CN102223601B - 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23601B CN102223601B CN201110154316.2A CN201110154316A CN102223601B CN 102223601 B CN102223601 B CN 102223601B CN 201110154316 A CN201110154316 A CN 201110154316A CN 102223601 B CN102223601 B CN 1022236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ositioning
- location data
- service platform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41000208365 Celastr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999 initiator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81000116232 China Mobile compan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能够给人们提供的便利服务越来越多,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轻松。目前,中国移动就推出了一种亲情通业务,给人们在赡养老人或抚养儿童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和便利性。
[0003] 亲情通业务服务对象主要为老人和儿童,一般儿童家长或老人子女为定位发起者,老人和儿童为被定位者。定位发起者可以实时、定时通过短信、Web (Web,网络、互联网)、 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1n Protocol,简称为WAP)、语音方式等查询被定位者的位置,并通过Web、WAP、彩信等方式查询、获得被定位者的活动轨迹及被定位者所在位置的周边信息;当被定位者位置超出预定范围时,短信告警通知定位发起者;定位发起者也可根据自身实时位置获得与被定位者间的路线轨迹,包括行车路线或公交线路等。[〇〇〇4] 监护人(定位发起者)使用亲情通业务定制终端定位老人或小孩的位置,获得他们的活动轨迹,当老人或小孩活动超出预定范围时进行报警等。此业务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老人、小孩的位置等相关信息,给予他们紧急的帮助和关怀。
[0005] 目前,亲情通业务要求的被定位终端主要为能够实现定位功能的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1ning System,简称为GPS)的定位终端或者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简称为Cell ID)定位终端。GPS定位终端实现的定位精度较高,而Cell ID定位终端实现的定位精度较低。
[0006] 然而,目前推出的亲情通业务具有以下三个缺点:
[0007] (1)被定位终端定位信息上报频繁,产生的网络流量也相对较多。在定位服务业务开通后,被定位终端需要不断地定位自身所处位置,并主动上报给亲情通业务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这样就会产生较多的网络数据流量。
[0008] (2)固定的区域报警的业务操作。在定位服务业务开通后,监护人可以登录亲情通业务平台设置区域报警的范围,如果被定位终端超出此区域范围,则主动向监护人发送报警信息进行提醒。如果监护人和被定位终端一起超出区域报警范围,同样会进行报警提醒, 这样的设计不是很恰当。
[0009] (3)需要特殊定制的移动终端。当前的亲情通业务规范明确要求此业务需要特殊定制的移动终端:GPS定位终端或者Cel 1 ID定位终端。使用特殊定制的移动终端,用户会产生额外支出,并且对于运营商而言,也不利于业务的广泛使用。发明内容
[0010] 针对相关技术中被定位终端定位信息上报频繁,产生的网络流量也相对较多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服务方法。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定位服务方法包括:被定位终端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被定位终端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在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确定无需上报定位数据,否则,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定位数据。
[0013] 上述被定位终端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包括:被定位终端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同时满足坐标位置条件以及时间点条件;如果同时满足,则确定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否则,确定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
[0014] 上述活动轨迹模型包括:坐标位置、时间点、位置阈值范围、以及时间阈值范围;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坐标位置条件包括:判断定位数据中的坐标位置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的关键位置的坐标位置及位置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时间点条件包括:判断定位数据的采集时间点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的关键位置的时间点及时间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0015] 上述被定位终端采集定位数据之前,还包括:当被定位终端的STK业务模块初始化时,接收来自于被定位终端的设备能力信息;STK业务模块根据设备能力信息判断被定位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
[0016] 上述STK业务模块根据设备能力信息判断被定位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之后, 还包括:如果被定位终端具有GPS定位功能,则STK业务模块通知被定位终端执行定位数据采集,被定位终端执行GPS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如果采集失败,被定位终端通过小区标识执行低精度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如果被定位终端不具有GPS定位功能,被定位终端执行低精度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0〇17] 上述方法还包括:定位服务平台根据定位发起终端与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其中,定位模式包括:静默模式和定位激活模式。
[0018] 上述定位服务平台根据定位发起终端与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包括:定位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侧数据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注册移动网络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定位服务平台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下发指令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当定位发起终端或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发生变化时,定位服务平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19] 当上述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均具有GPS定位功能时,定位服务平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包括:定位服务平台通知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采集坐标位置并上报;定位服务平台根据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上报的坐标位置,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阈值;如果否,则确定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服务系统。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定位服务系统包括:被定位终端;被定位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在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确定无需上报定位数据; 上报模块,用于在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定位数据。[〇〇22]上述被定位终端还包括:STK业务模块,用于在初始化时,接收来自于被定位终端的设备能力信息,根据设备能力信息判断被定位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
[0023] 上述系统还包括:定位服务平台,用于根据定位发起终端与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其中,定位模式包括:静默模式和定位激活模式。
[0024] 上述定位服务平台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通过网络侧数据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注册移动网络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调整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输出为是时,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下发指令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定位发起终端或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发生变化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25] 上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采集坐标位置并上报;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上报的坐标位置,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 确定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被定位终端,还用于执行GPS定位功能, 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其对应的坐标位置;系统还包括:定位发起终端,用于执行GPS定位功能,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其对应的坐标位置。[0〇26]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
[0027]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在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确定无需上报定位数据;上报模块,用于在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定位数据。
[0028] 通过本发明,被定位终端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当被定位终端的活动轨迹与上述活动轨迹模型不符时,进行定位数据上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定位终端定位信息上报频繁,产生的网络流量也相对较多等问题,进而可以减少被定位终端上报定位数据的频率,同时也为用户节省了网络数据流量。
[0029] 通过本发明,被定位终端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当被定位终端的活动轨迹与上述活动轨迹模型不符时,进行定位数据上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定位终端定位信息上报频繁,产生的网络流量也相对较多等问题,进而可以减少被定位终端上报定位数据的频率,同时也为用户节省了网络数据流量。附图说明
[0030]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1]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2]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3]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
[0034]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
[0035]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示意图;
[0036]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服务系统。
[0039]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定位服务系统包括:被定位终端10;
[0040] 其中,上述被定位终端10可以进一步包括:
[0041] 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
[0042]判断模块102,用于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
[0043] 确定模块104,用于在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确定无需上报定位数据;
[0044]上报模块106,用于在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定位数据。
[0045] 相关技术中,在定位服务业务开通后,被定位终端需要不断地定位自身所处位置,并主动上报给亲情通业务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这样就会产生较多的网络数据流量。如图1所示的被定位终端1,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当被定位终端1的活动轨迹与上述活动轨迹模型不符时,进行定位数据上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定位终端定位信息上报频繁,产生的网络流量也相对较多等问题,进而可以减少被定位终端上报定位数据的频率,同时也为用户节省了网络数据流量。
[0046] 优选地,上述判断模块102可以进一步执行如下处理: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同时满足坐标位置条件以及时间点条件;如果同时满足,则确定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否则,确定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
[0047]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活动轨迹模型可以进一步包括:坐标位置、时间点、位置阈值范围、以及时间阈值范围;上述判断模块102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坐标位置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判断定位数据中的坐标位置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的关键位置的坐标位置及位置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上述判断模块102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时间点条件包括:判断定位数据的采集时间点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的关键位置的时间点及时间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0048]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开通定位服务业务,并且在首次定位时经过被定位终端的定位许可。用户登录定位服务平台根据被定位终端上传的活动轨迹(活动轨迹可以是某天或者连续数天的数据)选择关键位置建立活动轨迹模型。该活动轨迹模型具体由坐标位置、时间点、位置阈值范围、时间阈值范围构成。其中,坐标位置由经玮度表示;时间点为被定位终端到达某坐标位置的时间,精确到秒;位置阈值范围为活动轨迹模型关键位置所允许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时间阈值范围为被定位终端到达某坐标位置的时间前后允许误差。
[0049]当活动轨迹模型建立后,定位服务平台会将此活动轨迹模型下发到被定位终端10进行本地存储。被定位终端10将每次采集到的定位数据与本地存储的活动轨迹模型进行计算,比较是否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如果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则无需上报定位数据;如果不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则将本次采集到的定位数据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
[0050] 其中,是否符合活动轨迹模型有以下条件决定:坐标位置条件和时间点条件;如果这两个条件其中之一不满足,则认为本次采集的定位数据不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即如果在关键点采集的定位数据内时间点满足条件而坐标位置条件不满足时上报定位数据;坐标位置条件满足而时间点不满足条件时上报定位数据;或者两者都不满足条件时也上报定位数据。
[0051] 其中,坐标位置条件是指采集的坐标位置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关键位置的坐标及位置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时间点条件是指采集定位数据的时间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关键位置的时间点及时间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0052]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被定位终端10还可以包括:STK业务模块108,用于在初始化时,接收来自于被定位终端的设备能力信息,根据设备能力信息判断被定位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
[0053]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如果被定位终端具有GPS定位功能,则STK业务模块通知被定位终端执行定位数据采集,被定位终端执行GPS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如果采集失败,被定位终端通过小区标识执行低精度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如果被定位终端不具有GPS定位功能,被定位终端执行低精度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
[005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定位服务业务可以集成到STK业务模块108中,当STK业务模块108初始化时,被定位终端(例如,移动终端)会将其设备能力进行上报,从而STK业务模块可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而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或者低精度定位服务,并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20。
[0055] 如果被定位终端具有GPS定位功能,当用户开通定位服务业务后,即可通过STK业务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如果采集成功,则将其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处理和存储;如果采集失败,则可以进行低精度的定位,将移动终端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处理和存储。
[0056] 如果被定位终端不具有GPS定位功能,当用户开通定位服务业务后,只能进行低精度的定位服务,即通过被定位终端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进行低精度定位服务。
[0057]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定位服务平台20,用于根据定位发起终端与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其中,定位模式包括:静默模式和定位激活模式。
[0058]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定位服务平台2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00,用于通过网络侧数据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注册移动网络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调整模块202,用于在判断模块输出为是时,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下发指令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第二判断模块204,用于在定位发起终端或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发生变化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59]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判断模块204可以进一步包括:通知单元2040 (图2中未示出),用于通知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采集坐标位置并上报;判断单元2042(图2中未示出),用于根据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上报的坐标位置,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确定单元2044 (图2中未示出),用于在判断单元输出为否时,确定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被定位终端10,还用于执行GPS定位功能,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其对应的坐标位置;上述定位服务系统还可以包括:定位发起终端30,用于执行GPS定位功能,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其对应的坐标位置。
[006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的距离较近时,无需被定位终端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和上报,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这样可以减少被定位终端的电池消耗,增加续航时间。如果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的距离较远时,自动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61] 例如,定位服务平台可以通过网络侧数据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注册移动网络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小区标识相同,则认为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间的距离较近,定位服务平台会下发指令自动调整定位模式到静默模式,不再采集定位数据;当定位发起终端或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发生变化时,均会激活前述的判断条件进行判断。
[0062] 进一步地,如果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均具有GPS定位功能,当两者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由相同变化为不同时,定位服务平台可以要求采集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执行坐标位置上报,进而可以精确判断两者是否距离较近而自动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
[0063]当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距离较近的条件不成立时,定位服务平台会下发指令激活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
[006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0065]具体可以参见图1,该终端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判断模块102,用于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确定模块104,用于在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确定无需上报定位数据;上报模块106,用于在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定位数据。
[0066] 优选地,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STK业务模块,用于在初始化时,接收来自于该终端的设备能力信息,根据设备能力信息判断该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
[006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服务方法。
[0068]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定位服务方法主要包括:
[0069] 步骤S302:被定位终端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
[0070] 步骤S304:被定位终端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活动轨迹模型;
[0071] 步骤S306:在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时,确定无需上报定位数据,否则,向定位服务平台上报定位数据。
[0072] 在图3所示的定位服务方法中,被定位终端接收定位服务平台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当被定位终端的活动轨迹与上述活动轨迹模型不符时,进行定位数据上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被定位终端定位信息上报频繁,产生的网络流量也相对较多等问题,进而可以减少被定位终端上报定位数据的频率,同时也为用户节省了网络数据流量。
[0073] 优选地,上述步骤S304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0074] (I)被定位终端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同时满足坐标位置条件以及时间点条件;
[0075] (2)如果同时满足,则确定定位数据满足活动轨迹模型,否则,确定定位数据不满足活动轨迹模型。
[0076] 优选地,上述活动轨迹模型包括:坐标位置、时间点、位置阈值范围、以及时间阈值范围;则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坐标位置条件包括:判断定位数据中的坐标位置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的关键位置的坐标位置及位置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判断采集到的定位数据是否满足时间点条件包括:判断定位数据的采集时间点是否在活动轨迹模型内的关键位置的时间点及时间阈值范围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0077] 优选地,在被定位终端采集定位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0078] (I)当被定位终端的STK业务模块初始化时,接收来自于被定位终端的设备能力信息;
[0079] (2) STK业务模块根据设备能力信息判断被定位终端是否具有GPS定位功能。
[0080] 优选地,在执行上述处理(2)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如果被定位终端具有GPS定位功能,则STK业务模块通知被定位终端执行定位数据采集,被定位终端执行GPS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如果采集失败,被定位终端通过小区标识执行低精度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如果被定位终端不具有GPS定位功能,被定位终端执行低精度定位功能采集定位数据。
[0081] 优选地,上述定位服务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定位服务平台根据定位发起终端与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其中,定位模式包括:静默模式和定位激活模式。
[0082]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定位服务平台确定是否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0083] (I)定位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侧数据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注册移动网络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
[0084] (2)如果相同,则定位服务平台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下发指令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
[0085] (3)当定位发起终端或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发生变化时,定位服务平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86]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当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均具有GPS定位功能时,定位服务平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0087] (3.1)定位服务平台通知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采集坐标位置并上报;
[0088] (3.2)定位服务平台根据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上报的坐标位置,确定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定阈值;
[0089] (3.3)如果否,则确定调整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为定位激活模式。
[0090] 以下结合图4和图5描述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0091]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定位服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0092] 步骤S402: STK业务初始化,根据被定位终端和定位发起终端的设备能力判断定位方式:高精度定位或者低精度定位;
[0093] 步骤S404:定位发起者登录定位服务平台,根据被定位终端的历史活动轨迹建立活动轨迹模型,并将活动轨迹模型下发到被定位终端进行存储。
[0094] 步骤S406:定位服务平台从服务器侧获取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的小区标识,如果小区标识相同则将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设置为静默模式;
[0095] 步骤S408:如果两终端的小区标识变化为不同,则通知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上报精确的GPS定位数据,根据精确的GPS定位数据来判断其是否距离较近,进而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自动调整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或者激活定位模式;
[0096] 步骤S410:如果两终端的小区标识变化为不同,且定位发起终端或者被定位终端无法获取精确的GPS定位数据,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自动激活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
[0097] 步骤S412:被定位终端采集关键点定位数据,与本机中存储的活动轨迹模型进行比较,根据坐标位置条件和时间点条件判断是否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如果不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则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
[0098] 步骤S414:定位服务平台将被定位终端的活动轨迹发送给定位发起终端;并且定位发起者可通过定位服务平台获取被定位终端的活动轨迹,并直观发现与活动轨迹模型的差异之处,也可进行活动轨迹模型的更新。
[0099]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定位服务方法主要包括:
[0100] 步骤S502:移动终端上报设备能力,STK初始化。定位服务平台根据移动终端上报的设备能力,提供高精度和低精度定位服务给定位发起者选择。
[0101] 步骤S504:定位发起者通过号码和密码鉴权登录到定位服务平台建立活动轨迹模型,并设定相关参数。建立活动轨迹模型基于之前某天或者连续数天的活动轨迹,此过程中还需要设定位置阈值范围和时间阈值范围。
[0102] 步骤S506:将用户建立的活动轨迹模型下发到被定位终端。
[0103] 步骤S508:被定位终端存储活动轨迹模型后,返回成功存储信息。
[0104] 步骤S510:定位服务平台提示定位发起者建立活动轨迹模型成功。
[0105] 步骤S512:定位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服务器获取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驻留网络的小区标识。
[0106] 步骤S514:定位服务平台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S516;否则,执行步骤S534。
[0107] 步骤S516: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到被定位终端,自动调整定位模式为静默模式。
[0108] 步骤S518:被定位终端接收到指令后,暂停定位服务,并等待激活定位模式指令。
[0109] 步骤S520:定位发起终端或者被定位终端小区标识发生变化,通过网络服务器报送给定位服务平台。
[0110] 步骤S522:定位服务平台判断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小区标识是否仍然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S518;否则,如果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均具备GPS精确定位功能,则执行步骤S524;否则,执行步骤S532;
[0Ί1Ί] 步骤S524:定位服务平台要求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上报GPS定位数据。
[0112] 步骤S526: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分别采集GPS定位数据。
[0113] 步骤S528: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分别上报采集到的GPS定位数据(成功和失败的数据均上报)。
[0114] 步骤S530:定位服务平台通过计算两终端上报的GPS定位数据,判断是否距离较近,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18;否则,执行步骤S532。[ΟΊ15] 步骤S532: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到被定位终端,激活被定位终端的定位模式。
[0116] 步骤S534:被定位终端采集定位数据,并与本机中的活动轨迹模型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如果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则继续执行步骤S534;否则,执行步骤S536。
[0117] 步骤S536:被定位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将定位数据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
[ΟΊ18] 步骤S538:定位服务平台定时将被定位终端的当天活动轨迹发送到发起定位终端。
[0119] 步骤S540:发起定位者登录定位服务平台查询被定位终端的相关数据。
[0120] 步骤S542:定位服务平台将被定位终端的活动轨迹、与活动轨迹模型的差异等信息呈现给定位发起者,供定位发起者更新活动轨迹模型和相关参数。
[0121]以下结合亲情通业务技术规范的实例进一步描述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0122]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定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以儿童家长为定位发起者,以儿童为被定位者,且家长和儿童已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定位服务业务。如图6所示,该定位服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0123] 步骤S602:家长和儿童开启STK中具备定位服务功能的移动终端,STK初始化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具备GPS定位功能,并将此信息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
[0124] 步骤S604:家长通过鉴权登录到定位服务平台,通过儿童当前日之前的单日活动轨迹或者综合多日的活动轨迹建立儿童的活动轨迹模型,设定关键点的坐标和时间,并且设定位置阈值范围和时间阈值范围。设定的活动轨迹模型会下发到儿童所持终端内以文件的形式存储。
[0125] 步骤S606:定位服务平台监测家长和儿童所持的定位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处的小区标识,判断定位终端和被定位终端所处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小区标识相同,执行步骤S608;如果小区标识不同,则进行步骤S614;
[0126] 步骤S608:如果小区标识相同,说明家长所持终端和儿童所持终端距离较近(即家长和儿童距离较近,比如周末家长和儿童一起出游活动的情况),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让儿童所持终端处于静默模式,等待激活定位模式;
[0127] 步骤S610:在儿童所持终端处于静默模式时,家长或儿童所持终端中如果其中一部终端的小区标识发生变化,则通过判断变化后的两部终端的小区标识是否仍然一致;如果一致,则不改变儿童所持终端的定位模式;如果不一致且家长所持终端和儿童所持终端均具备GPS定位功能,则进行步骤S612;否则,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激活儿童所持终端的定位模式,执行步骤S616;
[0128] 步骤S612:定位服务平台要求家长所持和儿童所持终端上报GPS定位数据,定位服务平台根据两个终端上报的GPS定位数据判断家长和儿童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较近(例如相距100米以内),则不改变儿童所持终端的定位模式,执行步骤S610;
[0129] 步骤S614:如果距离较远(例如相距100米以外),则定位服务平台下发指令激活儿童所持终端的定位模式;
[0130] 步骤S616:儿童所持终端采集活动轨迹模型关键点的定位数据,与本终端内存储的活动轨迹模型进行比较,如果符合活动轨迹模型,则不将定位数据上报给定位服务平台;否则,上报定位数据到定位服务平台;
[0131] 步骤S618:定位服务平台经过处理后将儿童某日的活动轨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短信、彩信等)发送到家长所持终端;
[0132] 步骤S620:家长可通过鉴权登录到定位服务平台进行查询儿童的活动轨迹。
[0133] 综上所述,借助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能够通过定位服务业务集成到STK业务中,摆脱特殊定制终端的条件束缚,使定位服务业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能够结合定位服务平台的功能,自动根据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的物理距离自动调整定位模式,从而在定位发起终端和被定位终端距离较近而无需定位时自动调整为静默模式,可以减少用户的直接参与,并且可以节省被定位终端的电量耗费;允许定位发起者通过建立活动轨迹模型的方式,被定位终端采集定位数据后根据与下发活动轨迹模型的比较结果决定是否上报定位数据,可以减少网络数据流量,进而为用户节省费用,提升用户体验。
[013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01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54316.2A CN102223601B (zh) | 2011-06-09 | 2011-06-09 | 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54316.2A CN102223601B (zh) | 2011-06-09 | 2011-06-09 | 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 |
EP11867364.9A EP2672767B1 (en) | 2011-06-09 | 2011-07-20 | Positioning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
US13/988,543 US9173062B2 (en) | 2011-06-09 | 2011-07-20 | Positioning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and terminal |
PCT/CN2011/077393 WO2012167483A1 (zh) | 2011-06-09 | 2011-07-20 | 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3601A CN102223601A (zh) | 2011-10-19 |
CN102223601B true CN102223601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44780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54316.2A CN102223601B (zh) | 2011-06-09 | 2011-06-09 | 定位服务方法、系统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73062B2 (zh) |
EP (1) | EP2672767B1 (zh) |
CN (1) | CN102223601B (zh) |
WO (1) | WO20121674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1069B (zh) * | 2013-10-25 | 2016-12-14 |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 位置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3561073B (zh) * | 2013-10-25 | 2017-12-01 |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 位置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3561074B (zh) * | 2013-10-25 | 2016-09-21 |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 提示随身定位设备是否按时抵达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US9779606B2 (en) | 2013-10-25 | 2017-10-03 |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rompting whether portable locator has arrived on time |
CN103561070B (zh) * | 2013-10-25 | 2016-08-17 |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 提示随身定位设备是否按时抵达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3561071B (zh) * | 2013-10-25 | 2016-08-24 |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 提示随身定位设备是否按时抵达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
US10043365B2 (en) | 2013-10-25 | 2018-08-07 |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mp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CN104661180B (zh) * | 2013-11-21 | 2018-06-15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频率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
CN103916817A (zh) * | 2014-03-28 | 2014-07-09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导航监控中移动设备位置信息自适应上报方法 |
CN105338616B (zh) * | 2014-05-30 | 2019-03-12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
CN103994764B (zh) * | 2014-05-30 | 2017-01-25 | 云朵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随身定位系统 |
CN105142102B (zh) * | 2014-05-30 | 2019-03-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
CN104883455A (zh) * | 2015-05-05 | 2015-09-02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电话呼叫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208209A (zh) * | 2015-09-23 | 2015-12-30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闹钟设置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5101095A (zh) * | 2015-09-25 | 2015-11-2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器及基于位置信息的告警方法、系统 |
CN108370550A (zh) | 2015-12-22 | 2018-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独立定位控制器及定位控制系统 |
CN106412257B (zh) * | 2016-09-13 | 2019-11-1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定位服务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851583A (zh) * | 2017-04-07 | 2017-06-1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TW201839706A (zh) * | 2017-04-19 | 2018-11-01 | 臺泥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物料管理方法及物料管理系統 |
TWI657942B (zh) * | 2017-12-11 | 2019-05-01 | 翔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輪胎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
CN110113706A (zh) * | 2018-02-01 | 2019-08-09 | 陕西诺维北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148046A (zh) * | 2019-12-31 | 2020-05-12 | 广西信恒科技有限公司 | 轨迹记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508199A (zh) * | 2020-03-05 | 2020-08-07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目标跟踪的老年人防走失系统和方法 |
CN111212382B (zh) * | 2020-04-22 | 2020-08-11 | 南京齐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数据纪录终端与方法、数据收集系统与数据服务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65827B1 (en) * | 2000-10-30 | 2005-11-15 |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moving objects |
WO2007066849A1 (en) * | 2005-12-09 | 2007-06-1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System for diminishing the load of platform which traces the location of moving object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1000373A (zh) * | 2006-12-30 | 2007-07-18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ps和gis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656912A (zh) * | 2009-09-02 | 2010-0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03694A2 (en) * | 2001-06-26 | 2003-01-09 | Versada Networks, Inc. | Detecting and transporting dynamic presence information over a wireless and wirelin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180386C (zh) * | 2001-08-14 | 2004-12-15 | 行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Gps行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SE523854C2 (sv) * | 2002-03-01 | 2004-05-25 | Multicom Security Ab | Method, system, radio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SIM card for monitoring an alarm path between a radio device and an alarm server |
US20060238347A1 (en) * | 2005-04-22 | 2006-10-26 | W.R. Parkinson, Co., Inc. | Object tracking system |
US20110231354A1 (en) | 2007-08-09 | 2011-09-22 | O'sullivan Sean | Transport management system |
CN101261134B (zh) | 2008-01-04 | 2011-05-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面向应急救援的车载定位导航终端 |
KR101020335B1 (ko) * | 2008-04-04 | 2011-03-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위치 정보 서비스 방법 |
US8467768B2 (en) * | 2009-02-17 | 2013-06-18 | Lookout,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securing or recovering a mobile device |
US8626184B2 (en) * | 2009-04-29 | 2014-01-07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US8353050B2 (en) * | 2009-09-02 | 2013-01-0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
CN101860988A (zh) * | 2010-05-17 | 2010-10-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位置区域的无线通信终端业务控制方法和装置 |
-
2011
- 2011-06-09 CN CN201110154316.2A patent/CN102223601B/zh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7-20 EP EP11867364.9A patent/EP2672767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7-20 US US13/988,543 patent/US9173062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7-20 WO PCT/CN2011/077393 patent/WO20121674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65827B1 (en) * | 2000-10-30 | 2005-11-15 |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moving objects |
WO2007066849A1 (en) * | 2005-12-09 | 2007-06-1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System for diminishing the load of platform which traces the location of moving object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1000373A (zh) * | 2006-12-30 | 2007-07-18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ps和gis导航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656912A (zh) * | 2009-09-02 | 2010-0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ALS的移动定位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苗佳丽;《信息科技辑》;20110315;第2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72767A1 (en) | 2013-12-11 |
CN102223601A (zh) | 2011-10-19 |
WO2012167483A1 (zh) | 2012-12-13 |
US20140080508A1 (en) | 2014-03-20 |
EP2672767B1 (en) | 2016-12-07 |
EP2672767A4 (en) | 2014-04-02 |
US9173062B2 (en) | 2015-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86743B2 (en) | Power optimizations for challenging WAN service conditions | |
US1046268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 |
EP2827168B1 (en) | Object location acquiring system and location acqui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6851555B (zh) | 用于地理围栏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 |
Nahrstedt et al. | Internet of mobile things: Mobility-driven challenges, designs and implementations | |
RU2595631C2 (ru) | Оповещение о чрезвычайной ситуации и реагирование | |
Paek et al. | Energy-efficient rate-adaptive GPS-based positioning for smartphones | |
CN103327162B (zh) | 情景模式设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8745208B2 (en) |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with mobile wireless devices | |
JP4976305B2 (ja) | 無線媒体を利用して人を監視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US702780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wireless modules linked to assets | |
EP224423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monitoring units of an electronic location monitoring system | |
US7133685B2 (en) | Monitoring boundary crossing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01371449B (zh) | 便携的运动激活的位置报告装置 | |
US7545283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 |
CN106205004B (zh) | 一种智能防丢系统及方法 | |
JP5476880B2 (ja) |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提供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 | |
US935111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inding user based on set position by using mobile terminal | |
JP4983005B2 (ja) | 電子機器、優先接続装置、優先接続方法及び優先接続プログラム | |
JP6067940B2 (ja) | 可搬型ワイヤレスユーザデバイスによる安全メッセージの送信および/または受信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8903417B2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US20150126234A1 (en) | User interface for object tracking | |
US20190141472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ly collecting and communicating sensor data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for example including a network of autonomous vehicles | |
CN105139584B (zh) | 一种疲劳驾驶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8023895B2 (en) | Location system for Bluetooth® enabled devi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