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1428A -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1428A CN102101428A CN2009102015068A CN200910201506A CN102101428A CN 102101428 A CN102101428 A CN 102101428A CN 2009102015068 A CN2009102015068 A CN 2009102015068A CN 200910201506 A CN200910201506 A CN 200910201506A CN 102101428 A CN102101428 A CN 1021014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us
- compartment
- admission port
- supply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主要包括一组送风装置及两组排风装置,其中,送风装置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送风管道组成,在进气口内部安装有风量控制装置,通过出气口安装在公交汽车的顶部;而排风装置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排风管道组成,在出气口内部安装有风量控制装置,且两组排风装置通过进气口对称的安装在公交汽车两侧的外壁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安装在公交汽车的送风装置与两侧的排风装置,在不需要消耗额外能源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对车厢内浑浊的空气进行更换,来改善整个车厢内空气质量;也不会对车厢外侧的广告产生较大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对流系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坐位。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公交车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大众运输工具,肩负着缓解城市日趋拥堵的交通,大大方便了生活在城市各处的市民外出的出行。
但,随着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尤其是乘坐装有空调系统的公交车,由于这些公交车往往采用车厢全封闭的结构,来增加制冷或保暖的效果,使得人们在上下班高峰时,不得不忍受车厢的拥堵之余,往往会感觉到,车内的空气十分的浑浊,往往还会带有不少各式各样的怪味。虽然在空调车的车厢中,可以通过空调循环系统来进行空气的循环流通,但这只是将室内的空气简单的过滤一下,而不能与外界新鲜的空气进行有效的交换;而且,如果有某些乘客想通过打开车厢两侧的车窗来为车厢通风,但又会受到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身两侧气流的影响,使得车厢外的空气以风的形式从打开的车窗中吹入车厢中,这便会影响到其他乘客的休息,从而引起车厢内乘客的不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以解决现有公交车所存在的车厢内人多拥挤时空气较为浑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所述换气系统主要包括一组送风装置及两组排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送风管道组成,在所述进气口内部安装有风量控制装置,且所述送风装置通过与公交汽车车厢相连的出气口安装在公交汽车的顶部;所述排风装置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排风管道组成,在所述出气口内部安装有风量控制装置,所述两组排风装置通过与公交汽车车厢相连的进气口,对称的安装在公交汽车两侧的外壁上。
在所述送风装置出气口与公交车车厢的交接部位处设置有百叶窗组件。
在所述排风装置进气口与公交车车厢的交接部位处还设置有百叶窗组件。
所述送风装置进气口上侧还设置有一块用于遮雨的上挡板。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安装在公交汽车的送风装置与两侧的排风装置,在不需要消耗额外能源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对车厢内浑浊的空气进行更换,来改善整个车厢内空气质量;也不会对车厢外侧的广告产生较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送风装置的原理简图。
图2为本发明排风装置的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设置在公交汽车上的换气系统,主要针对,现在所使用的公交汽车,往往主要由车厢密闭的空调车组成,虽然空调系统带有调节温度的功能,也可以依靠其附带的换气系统简单的过滤处理车内较为污浊的空气,但却不能通过与车厢外新鲜空气进行互换的方法来彻底解决这一影响乘客乘车舒适度的老大难难题。为此在现有公交汽车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本发明主要包括一组送风装置2及两组排风装置3,其中,送风装置2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21与出气口23的送风管道组成,为了便于对流入送风装置2中的空气大小进行调节,可以在在进气口21内部安装上一个可以开闭的风量控制装置22,而出气口23则被固定在公交汽车1后车厢的顶部位置,使得整个送风装置2可以通过出气口23固定安装在公交汽车1的顶部;至于排风装置3主要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33与出气口31的排风管道组成,为了防止车厢内空气在无需换气通过排风装置3泄漏出车厢,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功能,在出气口31内部也可以安装上一个可以开闭的风量控制装置32,来控制排风装置3的工作,且由于两组排风装置3在安装时需对称的安装在公交汽车1两侧,为此可以将进气口33安装在公交汽车1前车厢来那个侧的车壁上,设的整组排风装置3可以被牢牢的固定安装在公交汽车1两侧的外壁上。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在于,当公交汽车内部的空气变浑浊而影响乘车的乘客正常的休息时,公交车驾驶员只需启动设置在其一侧的控制开关,使设置在送风装置2与排风装置3内部的风量控制装置22、32处于开启状态,设置在公交汽车上的换气系统便开始工作。于是,在公交车正常行驶时,形成在车顶部位的气流,便可以通过送风装置的进气口21流入,并沿着送风管道通过设置在后车厢顶部的出气口23送入车厢内部;由于车厢内的空气受到后车厢中被送入的新鲜空气的挤压,使得这些浑浊的空气可以通过设置在前车厢两侧的排风装置的进气口33,送入到排风装置中,然后再通过出气口31排到车厢外的空气中,从而有效的形成一组性能良好的换气循环系统。当车厢内空气质量提高到较为舒适的程度时,驾驶员可以再次按下控制开关,来关闭风量控制装置22、32,从而使整个换气系统停止工作,来避免车厢内经过空调系统调节温度的空气,从车厢内大量外泄,以至影响空调工作效率。
考虑到在换气系统工作时,由于大量的空气从出气口23中涌出以及涌入进气口33中,以至影响了周边乘客的休息,为此可以在出气口23及进气口33与公交车车厢的交接部位处设置上百叶窗组件24、34,来间接的调整风量大小及风向,来减少由于在车厢内空气的流动所形成的风,对于乘客的影响。且为了防止下雨天,雨水沿着送风装置中的管道流入车厢中给乘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送风装置进气口21的上侧可以设置上一块能够有效遮雨的上挡板25,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对于现有公交车进行改进时,只需简单的将本发明安装在车顶与车体两侧侧壁上,且安装完后只要对于那些车厢外侧的广告进行稍许的修补,便不会影响到作为公交车重要来源的车身广告。且在整个换气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可以实现节能、绿色的环保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系统主要包括一组送风装置及两组排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送风管道组成,在所述进气口内部安装有风量控制装置,且所述送风装置通过与公交汽车车厢相连的出气口安装在公交汽车的顶部;所述排风装置由一组连接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排风管道组成,在所述出气口内部安装有风量控制装置,所述两组排风装置通过与公交汽车车厢相连的进气口,对称的安装在公交汽车两侧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装置出气口与公交车车厢的交接部位处设置有百叶窗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风装置进气口与公交车车厢的交接部位处还设置有百叶窗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进气口上侧还设置有一块用于遮雨的上挡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015068A CN102101428A (zh) | 2009-12-21 | 2009-12-21 |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015068A CN102101428A (zh) | 2009-12-21 | 2009-12-21 |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1428A true CN102101428A (zh) | 2011-06-22 |
Family
ID=4415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15068A Pending CN102101428A (zh) | 2009-12-21 | 2009-12-21 |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0142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89069A (zh) * | 2012-03-05 | 2012-07-18 | 叶明旭 | 一种车辆内部空气环境改善系统以及车辆内部空气环境改善方法 |
CN108263167A (zh) * | 2017-12-18 | 2018-07-10 | 合肥亿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内外换气装置 |
CN108692414A (zh) * | 2018-06-15 | 2018-10-23 | 北京英策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行车空气轨道送风系统 |
CN111301113A (zh) * | 2020-02-13 | 2020-06-19 | 高毅 | 车厢智能通风系统 |
CN114104022A (zh) * | 2021-11-09 | 2022-03-01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一种轨道交通换气装置 |
-
2009
- 2009-12-21 CN CN2009102015068A patent/CN10210142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89069A (zh) * | 2012-03-05 | 2012-07-18 | 叶明旭 | 一种车辆内部空气环境改善系统以及车辆内部空气环境改善方法 |
CN108263167A (zh) * | 2017-12-18 | 2018-07-10 | 合肥亿恒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内外换气装置 |
CN108692414A (zh) * | 2018-06-15 | 2018-10-23 | 北京英策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行车空气轨道送风系统 |
CN108692414B (zh) * | 2018-06-15 | 2024-04-05 | 北京英策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行车空气轨道送风系统 |
CN111301113A (zh) * | 2020-02-13 | 2020-06-19 | 高毅 | 车厢智能通风系统 |
CN114104022A (zh) * | 2021-11-09 | 2022-03-01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一种轨道交通换气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56604U (zh) | 汽车空调多出风口送风系统 | |
CN20505913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排气系统 | |
CN204605450U (zh) | 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05130863U (zh) | 车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 | |
CN108790722A (zh) | 汽车空气质量检测净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943505A (zh) | 车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 | |
CN102101428A (zh) | 一种设置在公共汽车上的换气系统 | |
CN201201496Y (zh) | 一种客车空调的出风通道 | |
CN201105629Y (zh)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 |
CN20448843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 | |
CN102340045B (zh) |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循环系统 | |
CN205553860U (zh) | 客车车顶顶窗新风换气结构 | |
CN201721284U (zh) | 汽车空调总成 | |
CN202923342U (zh) | 一种全新风式客车空调 | |
CN208827541U (zh) | 汽车空气质量检测净化控制系统 | |
CN205951772U (zh) | 一种座椅通风装置及汽车座椅 | |
CN101380940A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除雨水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4978150U (zh) | 两侧进风的汽车空调箱 | |
CN209972126U (zh) | 顶置净化模块 | |
CN204110047U (zh) | 城际动车组废排装置 | |
CN206841120U (zh) | 一种汽车自动换气系统 | |
CN202753724U (zh) | 车用自然风换气调温装置 | |
CN201922891U (zh) | 设有空调出风口的汽车车窗总成 | |
CN201283844Y (zh) | 一种汽车后视镜除雨水装置 | |
CN218316141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箱布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