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0882A - 生物体数据的测定器、测定系统及肌力计、肌力测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数据的测定器、测定系统及肌力计、肌力测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0882A
CN102090882A CN2010105782350A CN201010578235A CN102090882A CN 102090882 A CN102090882 A CN 102090882A CN 2010105782350 A CN2010105782350 A CN 2010105782350A CN 201010578235 A CN201010578235 A CN 201010578235A CN 102090882 A CN102090882 A CN 102090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sm
sthenometer
organism data
abutting part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82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田寿
佐佐木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O ULTRASHORT WAVES CO Ltd
I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O ULTRASHORT WAV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ULTRASHORT WAV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TO ULTRASHORT WAV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90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0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2Ergometry; 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r the force of a muscular blow
    • A61B5/224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4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y applying mechanical forces or stimuli
    • A61B5/005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y applying mechanical forces or stimuli by applying pressure, e.g. compression, indentation, palpation, grasping, gau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A61B5/442Evaluating sk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e.g. elasticity, hardness, texture, wrinkle assess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24Touch or pain perception evalu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4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sensor contact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5For evaluating or diagnosing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or teeth
    • A61B5/4519Muscles

Abstract

一种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以及肌力计与肌力测定系统,通过向生物体施加压力测定该生物体的相关数据。该生物体数据测定器具有:壳体;辅助抵接部,其从所述壳体延伸并与所述生物体的被测定部位附近抵接而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施加压力;主抵接部,其在所述辅助抵接部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施加压力的状态下与所述被测定部位抵接,并朝向所述辅助抵接部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对所述被测定部位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测定所述主抵接部从所述被测定部位受到的压力;生物体数据显示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显示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相比基端侧向外侧伸出。

Description

生物体数据的测定器、测定系统及肌力计、肌力测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生物体的肌组织的硬度、疼痛程度等生物体数据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以及测定生物体的肌力的肌力计与肌力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肌组织硬度计,已知具有带有抵接于生物体的探针的检测器和对于来自该探针的输入信号进行各种计算并显示肌组织硬度的装置本体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272286号公报)。
并且,作为现有的肌力计,已知具有以下部件的装置:配件,其具有抵接于生物体的抵接部及设置于抵接部的安装轴部;检测器,其具有插入安装轴部的插入孔及内置于插入孔的前端的压力传感器;装置主体,其对来自该检测器的输入信号进行各种计算。这种肌力计在将安装轴部插入插入孔的状态下,如果使抵接部抵接于生物体并通过肌力推压抵接部,则压力传感器经由安装轴部被推压,装置主体对该检测结果进行各种计算处理而显示肌力。作为与这种肌力计不同种类的肌力计,已知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80982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
但是,上述生物体数据测定器、肌力计除了具有抵接于生物体的配件、探针的检测器外,还配置有显示测定结果的装置主体。因此,上述生物体数据测定器、肌力计的装置整体庞大,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生物体数据测量器、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以及肌力计与肌力测定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是通过向生物体施加压力来测定所述生物体的相关数据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该生物体数据测定器具有:壳体;辅助抵接部,其从所述壳体延伸并与所述生物体的被测定部位附近抵接,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施加压力;主抵接部,其在由所述辅助抵接部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施加压力的状态下与所述被测定部位抵接,并朝所述辅助抵接部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对所述被测定部位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测定所述主抵接部从所述被测定部位受到的压力;生物体数据显示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显示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相比基端侧向外侧伸出。
根据该结构,由于显示测定的生物体数据(例如,组织硬度)的生物体数据显示部设置在壳体上,因此,不必使用设置有生物体数据显示部的另外的装置。因此,能够使生物体数据测定器整体的结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的便携性。
而且,由于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相比基端侧向外侧伸出,因此,辅助抵接部容易抵接于被测定部位。由此,即使是难以看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的被测定部位,由于能够大幅调整生物体与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的相对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可视性下降。
而且,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朝所述辅助抵接部从所述生物体受到压力的受压方向设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生物体数据显示部朝受压方向设置,因此,当测定者相对被测定部位位于受压方向时,能够使该测定者容易看到生物体数据。
而且,所述壳体具有沿与所述加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朝与所述把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壳体具有沿与所述加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因此,通过以使把持部位于竖直平面上的方式对把持部进行把持,能够使壳体的姿态稳定。由此,能够对被测定部稳定地进行加压,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生物体数据的测定。
而且,由于生物体数据显示部朝与把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置,因此,当生物体数据显示部处在测定者的视线高度的下方时,能够使该测定者容易看到生物体数据。
而且,所述辅助抵接部可以具有可装卸地设置于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的装卸式伸出部和将该装卸式伸出部固定于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的锁定机构。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可装卸地设置于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的装卸式伸出部和锁定机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的便携性。
另外,还可以具有:以使所述主抵接部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更靠近所述加压方向侧的方式固定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固定机构,以及使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中开关接通时的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在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上的开关。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以使所述主抵接部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更靠近所述加压方向侧的方式固定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固定机构和开关,因此,能够测定例如疼痛程度(痛觉阈值)等生物体数据。由此,能够使生物体数据测定器作为压痛计(圧通計)发挥作用。
而且,本发明的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具有:配置有无线通信部的上述任一生物体数据测定器,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部进行无线通信并印刷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的打印机。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进行无线通信并印刷测定的生物体数据的打印机,因此,能够可靠地记录测定的生物体数据。由此,即使在难以看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掌握测定的生物体数据。
而且,本发明的肌力计具有:配件,其抵接于生物体;肌力计主体,其安装有所述配件,经由所述配件检测来自所述生物体的压力,以测定所述生物体的肌力。并且,所述配件具有:抵接于所述生物体的抵接面延伸的抵接座部,以及用于将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肌力计主体上的安装轴部。进一步,所述肌力计主体具有:插入所述安装轴部的插入孔、设置于所述插入孔的前端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显示测定的肌力的肌力显示部。即,所述肌力计能够调整从所述安装轴部的轴向看时的所述配件与所述肌力计主体的相对角度。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肌力计主体上安装有配件,并且该肌力计主体具有显示肌力的肌力显示部,因此,不必使用设置有肌力显示部的另外的装置。因此,能够使肌力计整体的结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肌力计的便携性。
另外,由于从所述安装轴部的轴向看时的配件与肌力计主体的相对角度可调整,因此,能够使抵接座部容易抵接于生物体。因此,即使是难以看到肌力显示部的被测定部位,由于能够大幅调整生物体与肌力计的相对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可视性下降。
而且,可以在所述安装轴部上设置有多边形状的定位部,所述插入孔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所述多边形状。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所述安装轴部上设置有多边形状的定位部,并且所述插入孔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所述多边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对以插入孔的轴线为中心的配件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并且,能够防止配件在受到来自生物体的压力时的移动,能够更加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数据。
此外,可以使所述肌力计主体中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孔的面反向的顶面形成为穹顶状,并在所述顶面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使带部件穿过的带部件用突起部,所述带用突起部的前端与所述顶面的穹顶状的顶点部被设定为同一高度。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带部件穿过带部件用突起部,能够容易地把持肌力计主体。并且,由于带部件用突起部的前端与肌力计主体的顶面的顶点部被设定为同一高度,因此,在将顶面侧放置在平坦面上时,能够通过带部件用突起部与顶面的顶点部稳定地支承来自生物体的压力。
而且,本发明的肌力测定系统具有:配置有无线通信部的上述任一肌力计,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部进行无线通信并印刷测定的所述生物体的肌力的打印机。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进行无线通信并印刷测定的肌力的打印机,因此,能够可靠地记录测定的肌力。因此,即使在难以看到肌力显示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掌握测定的肌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的简略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的简略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筒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探针的侧面剖视图,即表示辅助筒部配置于齐平面位置时的样子的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探针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筒部的图,即图6的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探针的侧面剖视图,即表示辅助筒部配置于后退位置时的样子的图。
图9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作为肌组织硬度计使用时的图,即表示辅助筒部配置于齐平面位置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作为压痛计使用时的图,即表示辅助筒部26配置于后退位置E2位置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1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作为肌组织硬度计使用时的图,即表示辅助筒部配置于后退位置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卸式伸出部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卸式伸出部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配置于装卸式伸出部的贯通孔内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使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与装卸式伸出部相对旋转并互相锁定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从侧方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以及装卸式伸出部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从侧方看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端盖及装卸式伸出部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显示部的读取方法的第一说明图。
图21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显示部的读取方法的第二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卸式伸出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测定系统的简略结构立体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测定系统的框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计的主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计的侧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计的俯视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配件的侧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计主体的简略结构剖视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部131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并将球状部136配置于突出位置而与凹部130嵌合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32是从侧方看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配件及肌力计主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所进行的具体说明。只要没有特别指定,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在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S1的简略结构立体图。图2是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S1的框图。如图1及图2所示,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S1包含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与打印机P。
如图2所示,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具有壳体1、探针4、生体数据显示部6、操作部8、控制部9、第一压力传感器54、第二压力传感器53、无线通信部85。
图3是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的简略结构立体图。如图1及图3所示,壳体1在支承探针4的同时收容有构成控制部9和存储器9a的电子部件、生体数据显示部6、操作部8。该壳体1由合成树脂构成,形成为大致L形,剖面轮廓为椭圆形。这样的壳体1具有:在前端支承探针4的壳体主体部2和从该壳体主体部2的基端弯曲并沿与壳体主体部2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3。
壳体主体部2形成为筒状,前端为开放端。如图1所示,在该壳体主体部2的外表面上,在把持部3的相反侧,以平面状形成的显示操作面2a从前端附近延伸至基端。该显示操作面2a从基端侧向前端侧向上倾斜。另外,该壳体主体部2的轴线L是对生物体施加压力的方向。该压力方向包括对生物体施加压力的加压方向和接受来自生物体的压力的受压方向。
如图1及图3所示,把持部3是从壳体主体部2的基端沿与轴线L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部位,测定者能够容易地把持。另外,该把持部3与壳体主体部2一体成型。
图4是支承筒部16的主视图,图5是探针4的侧面剖视图。如图5所示,探针4具有支承筒部16、辅助筒部26、主针部37。
如图3所示,支承筒部16是沿轴L延伸的圆筒状部分,设置于壳体主体部2的开放端(前端)。在支承筒部16的基端部上,设置有向支承筒部16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基端凸缘21。该基端凸缘21以覆盖壳体主体部2的开放端的状态被固定,并安装有支承筒部16。
如图4所示,在支承筒部16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朝其径向内侧突出的一对的突起部(锁定机构)22。一对突起部22隔有支承筒部16的中心轴(轴线L)彼此相对配置。并且,如图5所示,在支承筒部16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前端凸缘27。
图6是探针4的立体分解图。如图5及图6所示,辅助筒部26是沿轴线L延伸的圆筒状部位,插入在支承筒部16的筒孔25内。辅助筒部26被支承为能够沿轴线L方向往复移动。
图7是图6的I向视图。如图6及图7所示,在辅助筒部26的外周面的基端上,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凸缘部33。如图6所示,在第一凸缘部33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以矩形状凹陷的第一凹部33a。如图7所示,两个第一凹部33a隔有均等间隔而设置于辅助筒部26的圆周方向。即,两个第一凹部33a隔有辅助筒部26的中心轴彼此相对。如图6所示,这些第一凹部33a在第一凸缘部33的轴线L方向的全长上形成。
如图6所示,在第一凸缘部33上,形成有向轴线L方向的后方凹陷的卡合用凹部(锁定机构)36。如图7所示,两个卡合用凹部36隔有均等间隔而设置于辅助筒部26的圆周方向。即,两个卡合用凹部36隔有辅助筒部26的圆心点彼此相对。即,如图7所示,第一凹部33a及卡合用凹部36在圆周方向上隔有均等间隔而交替设置。
如图6所示,从第一凸缘部33向支承筒部16的前端侧(轴线L方向)隔有规定间隔形成有第二凸缘部32。在第二凸缘部32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以矩形状凹陷的第二凹部32a。如图7所示,两个第二凹部32a隔有均等间隔而设置于辅助筒部26的圆周方向。即,两个第二凹部32a隔有辅助筒部26的圆心点彼此相对。该第二凹部32a在第二凸缘部32的轴线L方向的全长上形成。并且,第二凹部32a配置于第一凹部33a与卡合用凹部36之间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
如图4、图6及图7所示,通过上述结构,如果使辅助筒部26在以轴线L为旋转中心的规定的旋转位置沿轴线L方向移动,则形成于支承筒部16内的突起部22通过第二凹部32a。并且,如果使辅助筒部26在其他的旋转位置沿轴线L方向移动,则突起部22通过第一凹部33a。进而,在突起部22被配置于第一凸缘部33与第二凸缘部32之间的状态下,如果使辅助筒部26旋转而使突起部22与卡合凹部36一致,则突起部22与卡合用凹部36卡合。
并且,第一凸缘部33的直径和第二凸缘部32的直径相同,且都比前端凸缘27的内径大。即,通过第二凸缘部32抵接于前端凸缘27,能够防止辅助筒部26从支承筒部16脱落。另外,如图5所示,在辅助筒部26的前端部设置有前端凸缘31。
如图5所示,在支承筒部16及辅助筒部26内,主针部37与支承筒部16及辅助筒部26同轴设置。主针部37的长度尺寸比支承筒部16及辅助筒部26的各自的长度尺寸都大。因此,主针部37的前端部从支承筒部16的前端凸缘27中突出。主针部37被支承为能够在支承筒部16内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主针部37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外廓部45和圆柱状的芯部46。而且,芯部46插在外廓部45内,芯部46被支承为能够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如图5所示,外廓部45具有小径部45a和设置于该小径部45a的基端部的大径部45b。该小径部45a与大径部45b一体成型。在小径部45a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51。另外,在芯部4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51。而且,通过台阶部50、51彼此抵接,能够防止芯部46从外廓部45的前端脱落。
进一步,如图5所示,在芯部46的前端形成有朝其后端侧攻丝的外螺纹。而且,如图5及图6所示,圆柱状的前端触头(主抵接部)40螺纹连接于主针部37的前端。由此,前端触头40被可装卸地安装于主针部37的前端。
另外,如图5所示,在大径部45b内设置有由例如半导体构成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53。如果前端触头40被推压,则芯部46相对于外廓部45向后方侧移动,第二压力传感器53测定此时的芯部46的压力。进一步,在第二压力传感器53的后方且大径部45b的外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54。如果辅助筒部26与前端触头40被推压,则主针部37相对于支承筒部16向后方侧移动,第一压力传感器54测定此时的主针部37的压力。
并且,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主针部37的外周面设置有螺旋弹簧43。即,主针部37插在螺旋弹簧43内。螺旋弹簧43的长度尺寸(未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的长度尺寸)比小径部45a的长度尺寸大。另外,螺旋弹簧43的内径比小径部45a的外径和前端凸缘31的内径大。也就是,由于螺旋弹簧43配置于大径部45b的前端面与前端凸缘31的内表面之间,因此辅助筒部26始终受到朝前端侧的力,主针部37始终受到朝基端侧的力。而且,由于第二凸缘部32抵接于前端凸缘27,因此辅助筒部26以从支承筒部16的前端突出的状态保持。
进一步,如图5及图9所示,在没有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26a(更准确地说是后述前端盖70的表面)与前端触头40的前端面40a在同一平面上。将此时的辅助筒部26的配置位置记作通常位置E1。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如果向基端侧推压辅助筒部26,则辅助筒部26克服螺旋弹簧43的靠压力,向支承筒部16内移动。此时,使辅助筒部26处于规定的旋转位置,使突起部22通过第二凹部32a并配置于第一凸缘部33与第二凸缘部32之间。
使辅助筒部26以轴线L为中心从该旋转位置开始旋转,将辅助筒部26配置于使突起部22与卡合用凹部36在轴线L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参考图7)。进一步,如果将辅助筒部26从该旋转位置释放(松手),则辅助筒部26通过螺旋弹簧43的靠压力向前方移动,突起部22被配置于卡合用凹部36内。由此,辅助筒部26被保持在没入支承筒部16内的位置。此时,如图10及图11所示,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26a相对于前端触头40的前端面40a被配置于朝后方侧后退的位置,将此时的辅助筒部26的配置位置记作后退位置E2。并且,辅助筒部26具有安装于其前端的前端盖70。
图12是表示前端盖70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前端盖70的立体图。如图12及图13所示,前端盖70具有以环状形成的圆板状盖主体部75和从该盖主体部75的外缘部的全周竖起的周壁部76。在盖主体部75的中央位置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70a。在该贯通孔70a内配置有前端触头40(参照图5及图9)。
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周壁部76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周壁凹部74a和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周壁凸部74b。如图12所示,各为四个的周壁凹部74a及周壁凸部74b在圆周方向上隔有均等的间隔而交替配置。其中,周壁凸部74b以盖主体部75的中心部分为圆心形成为圆弧状。并且,周壁凹部74a向径向内侧平缓地弯曲。
在周壁凸部74b中,在高度方向(轴线L方向)的支承筒部16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矩形板状的固定突起部(固定机构)71。如图12所示,这些固定突起部71设置于周壁凸部74b的圆周方向的中央。并且,在相对的一对周壁凸部74b的内周上,分别形成有向支承筒部16侧延伸的连接壁72。在该连接壁72的内表面的前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安装部72a。通过使该安装部72a与辅助筒部26的凹部(未图示)卡合安装前端盖70(参考图5)。
并且,在周壁凸部74b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长槽(固定机构)73。长槽73在周壁凸部74b的整个高度方向上形成。并且,这些长槽73全部设置在周壁凸部74b的外周部中向圆周方向的一端偏离的位置。圆板状的装卸式伸出部(辅助抵接部)80经由这样的前端盖70可拆装地安装于辅助筒部26的前端。
图14是表示装卸式伸出部80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装卸式伸出部80的立体图。装卸式伸出部80由透明的树脂构成,如图3所示,其直径比辅助筒部26的直径大。如图14所示,在装卸式伸出部80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用肋81。并且,在装卸式伸出部80的中央,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有贯通孔80a。辅助筒部26的前端被配置在该贯通孔80a内,如果将装卸式伸出部80安装于辅助筒部26,则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26a与装卸式伸出部80的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如图14及图15所示,周壁部86从贯通孔80a的边缘部的全周竖起。在周壁部86中,在其高度方向的端部(周壁部86的竖起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固定突起部(固定机构)82。固定突起部82以圆弧状平缓地从所述周壁部86的内周部突出。进一步,如图14所示,四个固定突起部82在圆周方向上隔有均等的间隔。
并且,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周壁部86的内周部上,形成有沿周壁部86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突起部(固定机构)83。突起部83全部设置在周壁部86的内周部中向圆周方向的另一端部偏离的位置。进一步,在周壁部86上形成有从高度方向的端部以矩形状凹陷的切口部84。四个切口部84在周壁部86的圆周方向上隔有均等的间隔。而且,如图18所示,切口部84的底部84a以深度尺寸从圆周方的另一端部向一端部(朝固定突起部82及突起部83)逐渐减小的方式倾斜。即,在切口部84中,圆周方向的一端部的深度尺寸d1比另一端部的深度尺寸d2小。
再回到图1,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例如由矩形状的液晶构成,显示从控制部9输入的生物体数据(组织硬度、疼痛程度)的测定值、各种数据。在显示操作面2a中,该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设置于壳体主体部2的前端侧。如上所述,由于显示操作面2a从基端侧向前端侧向上倾斜,因此,如图1及图11所示,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朝向辅助筒部26接受来自生物体的压力的受压方向,并且,朝向与把持部3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
如图2所示,操作部8由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键等构成,将测定者所希望的动作信息输入至控制部9。如图1所示,该操作部8设置于显示操作面2a中壳体主体部2的基端侧。
控制部9对应肌组织硬度测定模式与肌力测定模式进行以下处理。即,当设定为肌组织硬度测定模式时,控制部9读取从第二压力传感器53及第一压力传感器54发出的测定信号,将各个测定值信息依次显示在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上。然后,控制部9读取存储在存储器9a中的阈值信息,并将该阈值信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4的测定值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控制部9判定为第一压力传感器54的测定值信息超过阈值信息,则将此时的第二压力传感器53的测定值信息存储在存储器9a中。并且,控制部9读取与第二压力传感器53的推压力对应而输出的测定信号,将测定值信息依次显示在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上。然后,控制部9读取从开关10发出的响应信号,将读取到该响应信号时的测定值信息存储在存储器9a中。并且,该控制部9将表示任一模式下都存储在存储器9a中的测定值信息的无线信号发送至无线通信部85。
开关10能够进行开与关的切换,通过电缆(未图示)与控制部9连接。该开关10在被释放的自然状态下为关,不发出响应信号。另外,如果该开关10被测定者按压,则处于开,并发出响应信号。
无线通信部85是采用例如蓝牙标准的部件,基于从控制部9输入的信号,将与存储在存储部9a中的测定值信息相同的测定值信息作为无线信号发送。
如图2所示,打印机P包括无线通信部90、印刷控制部91、印刷部92。无线通信部90接收从无线通信部85发出的无线信号,向印刷控制部91发出基于该接收的信号的输出信号。并且,印刷控制部91基于从无线通信部90输入的信号向印刷部92发送印刷数据。进而,印刷部92基于从印刷控制部91输入的印刷数据,在热敏纸的印刷介质上印刷测定值信息。
下面,对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及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S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作为肌组织硬度计来使用的情况下,如图5及图9所示,将辅助筒部26配置在通常位置E1。然后,使前端触头40的前端面40a与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26a抵接于被测定部位,并推压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其结果,如图8及图10所示,在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26a向皮肤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前端触头40被压入皮肤内。此时,前端触头40及辅助筒部26因反作用力而受到朝后方侧的推压力。
然后,对前端触头40施加的推压力直接施加在主针部37上。即,对前端触头40的施加推压力施加到芯部46上。因此,芯部46相对于外廓部45向后方移动,对第二压力传感器53施加推压力。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53发出与该推压力对应的测定信号。并且,对第二压力传感器53施加的推压力施加在外廓部45上。
同时,对辅助筒部26施加的推压力经由螺旋弹簧43间接施加在主针部37上。因此,主针部37相对于支承筒部16向后方移动,对第一压力传感器54施加推压力。此时,第一压力传感器54发出与该推压力对应的测定信号。
控制部9读取从第二压力传感器53及第一压力传感器54发出的测定信号,将各个测定值信息依次显示在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上。此时,由于生体数据显示部6朝向受压方向并且朝向与把持部3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测定者能够容易看到显示在生体数据显示部6上的肌组织的硬度。
然后,控制部9读取存储在存储器9a中的阈值信息,并将该阈值信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4的测定值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控制部9判定为第一压力传感器54的测定值信息超过阈值信息,则将此时的第二压力传感器53的测定值信息存储在存储器9a中。由此测定的肌组织硬度被存储。
并且,控制部9将表示判定为测定值信息超过阈值信息时的测定信息的无线信号发送至无线通信部85。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打印机P在热敏纸上印刷无线信号表示的肌组织硬度。
另一方面,在将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作为压痛计来使用的情况下,如图8、图10及图11所示,将辅助筒部26配置于退后位置E2并锁定。即,如上所述,使突起部22与卡合用凹部36卡合。由此,前端触头40处于从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26a突出的状态。并且,开关10由被测定者把持。在该状态下,使前端触头40抵接于被测定部位并推压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其结果,前端触头40因反作用力而受到朝后方侧的推压力。
对前端触头40施加的推压力直接施加在主针部37上。因此,芯部46相对于外廓部45向后方移动,对第二压力传感器53施加推压力。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53发出与该推压力对应的测定信号。于是,控制部9读取该测定信号,将测定值信息依次显示在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上。然后,被测定者在感觉到疼痛时按压开关10。于是,从开关10发出响应信号。控制部9读取该响应信号,并将响应信息显示在生体数据显示部6上。响应信息的显示可以通过文字或图形来进行。同时,控制部9将读取到响应信号时的测定值信息存储在存储器9a中。由此测定的疼痛程度被存储。
并且,控制部9将表示读取到响应信号时的测定值信息的无线信号发送至无线通信部85。接收到该无线信号的打印机P在热敏纸上印刷无线信号所表示的疼痛程度。
并且,为了解除辅助筒部26的锁定,向后方侧推压辅助筒部26,使突起部22从卡合用凹部36中移动,使辅助筒部26以轴线L为中心旋转。然后,在突起部22与第二凹部32a一致时,将辅助筒部26释放。于是,辅助筒部26通过螺旋弹簧43的靠压力压向前方,突起部22通过第二凹部32a,辅助筒部26被保持在配置于齐平面位置E1的状态。
这里,在将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作为肌组织硬度计来使用的情况下,当该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处在测定者难以看到生体数据显示部6的被测定部位时,可按照以下方法调整可视性。
首先,在辅助筒部26上安装装卸式伸出部80。由此,装卸式伸出部80与辅助筒部26同轴配置,装卸式伸出部80的表面与辅助筒部26的前端面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此状态下,如果使装卸式伸出部80抵接于生物体并推压,由于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容易抵接在被测定部位。即,如图20所示,即使生体数据显示部6的朝向与视线方向一致而使测定者难以看到生体数据显示部6,也能够将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的姿态变更,将生体数据显示部6的位置调整至图21所示的测定者容易看到的位置。
并且,通过在辅助筒部26上安装装卸式伸出部80,由于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对生物体的压力被分散。因此,即使在被测定部位较柔软的情况下,也不会使辅助筒部26陷入,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仅对生物体的软质部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被测定部位硬的情况下,通过卸下装卸式伸出部80,使辅助筒部26抵接于被测定部位,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定。
这里,在将装卸式伸出部80安装在辅助筒部26上时,为了使装卸式伸出部80的固定突起部82与前端盖70的周壁凹部74a一致,使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的旋转位置对准。在该状态下,将前端盖70配置在装卸式伸出部80的贯通孔80a内。于是,如图16所示,前端盖70的固定突起部71抵接于装卸式伸出部80的切口部84的底部84a。由此,装卸式伸出部80朝轴线L方向的后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另外,在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的旋转位置未对准的情况下,固定突起部82抵接于前端盖70的前端面,不能安装装卸式伸出部80。
而且,如图18所示,在前端盖70的固定突起部71抵接于切口部84的底部84a的状态下,前端盖7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与装卸式伸出部8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C。在此状态下,使装卸式伸出部80向另一方向(图16的左方向)而使前端盖70向一方向(图16的右方向)相对旋转。其结果,如图19所示,固定突起部71通过底部84a被引导,向轴线L方向的后方滑动。即,前端盖70相对于装卸式伸出部80整体地向轴线L方向的后方移动。由此,前端盖7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与装卸式伸出部8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之间的间隙C逐渐减小。进一步,如图17所示,如果使前端盖70与装卸式伸出部80相对旋转,则突起部83与长槽73卡合,相对旋转被限制。
此时,前端盖7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抵接于固定突起部82的轴线L方向的前方侧。由此,装卸式伸出部80向轴向L方向的前方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此时,如图19所示,间隙C被消失,通过固定突起部71与切口部84的底部84a的抵接以及固定突起部82与前端盖7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的抵接,装卸式伸出部80沿轴向L方向的往复移动被限制(锁定),晃动也被抑制。另外,当卸下装卸式伸出部80时,只要使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朝与上述相反的方向相对旋转即可。
如上所示,根据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由于将显示测定的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的生体数据显示部6设置在壳体1上,因此,不必使用设置有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的另外的装置。因此,能够使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整体的结构小型化。从而,能够提高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的便携性。并且,由于辅助筒部26的前端与基端侧相比向外伸出,因此,辅助筒部26容易抵接到被测定部位。因此,即使在难以看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的被测定部位,由于能够大幅调整生物体与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的相对角度,因此,能够抑制生体数据显示部6的可视性下降。
并且,由于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被设置为朝向受压方向,当测定者相对被测定部位位于受压方向时,能够使该测定者容易地看到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此外,由于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被设置为朝向与把持部3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当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位于测定者视线高度的下方时,能够使该测定者容易地看到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
而且,由于壳体1具有沿与加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3,因此,通过以使把持部3位于竖直平面的方式对把持部进行把持,能够稳定壳体1的姿态。因此,能够稳定地对被测定部施加压力,更加准确地进行对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的测定。
另外,由于具有可装卸地设置在前端盖70上的装卸式伸出部80,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的便携性。另外,能够使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的使用变得容易,并且迅速、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数据。
此外,使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相对旋转,使突起部83与长槽73卡合,从而使固定突起部71与切口部84的底部84a互相抵接,并且,使固定突起部82与前端盖70的轴线L方向的端部互相抵接。由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将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锁定或者解除锁定。另外,由于形成有切口部84,能够使固定突起部71可靠地抵接,并且能够迅速、可靠地将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锁定。而且,由于切口部84的底部84a倾斜,因此,能够引导固定突起部71,能够不晃动地且可靠地将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锁定。并且,由于设置有周壁凹部74a与固定突起部82,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装卸式伸出部80与前端盖70配置于恰当的旋转位置。
并且,由于设置有第一凸缘部33、第二凸缘部32及突起部22,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锁定辅助筒部26。并且,由于设置有卡合用凹部36,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锁定状态。
另外,由于装卸式伸出部80由透明的树脂构成,因此,能够透过装卸式伸出部80目测被测定部位。因此,能够容易且准确地使前端触头40抵接于被测定部位。
而且,由于具有将辅助筒部26以位于加压方向侧的方式固定的固定机构和开关10,因此,能够使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作为压痛计及肌组织硬度计发挥作用。即,由于能够将辅助筒部26锁定在退后位置E2,因此,能够通过一个装置高精度且容易地测定肌组织的硬度或疼痛程度。并且,由于能够兼用作肌组织硬度计与压痛计,能够减轻管理负担。
进一步,由于设置有开关10,因此,能够在被测定者感觉到疼痛的瞬间立即通知测定者。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被测定者的疼痛程度。并且,由于根据开关10的响应信号来存储测定值信息,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高精度的测定。这里,在被测定者感觉到疼痛的瞬间口头传达疼痛的情况下,由于从感觉到疼痛的瞬间到说话的瞬间之间存在时间差,难以进行高精度的测定。另外,即使在感觉到疼痛的瞬间通过动作来传达疼痛的情况下,由于从测定者看到该动作的瞬间到看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的瞬间之间存在时间差,仍然难以进行高精度的测定。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仅通过按压开关10的简单操作,便能够向被测定者容易通知时机,进行高精度的测定。
并且,由于具有通过无线通信印刷测定的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的打印机P,因此,能够可靠地记录测定的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因此,即使在难以看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掌握肌组织硬度或疼痛程度。
进一步,由于辅助筒部26的前端比基端侧向外伸出,因此,在测定生物体的硬的部位时,通过使辅助筒部26抵接于该部位,能够测定生物体的肌组织硬度。而且,通过安装装卸式伸出部80能够准确地测定生物体柔软部位的硬度。因此,不论被测定部位的硬度如何,上述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M都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测定被测部位的硬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一种装卸式伸出部8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事先准备尺寸不同的多种装卸式伸出部,选择性替换这些尺寸不同的前端触头。这里,“尺寸”并非单指大小还包含形状。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使用直径比装卸式伸出部80小且比辅助筒部26大的装卸式伸出部80A。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开关10,但是,也可不设置开关10。但是,由于通过设置开关10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测定,因此优选设置开关10。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生物体数据显示部6来通知开关10的响应,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适当变更。例如,也可通过声音或振动等来通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P采用热敏纸作为印刷测定的生物体数据的印刷介质,但也可采用普通纸或其他膜状的印刷介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蓝牙标准作为无线通信部85、90的无线方式,但也可采用其他标准或独立的通信方式。
图2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肌力测定系统S2的简略结构立体图,图24是肌力测定系统S2的框图。在图23至图32中,对于与图1至图22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23及图24所示,肌力测定系统S2具有肌力计N和打印机P。
图25是肌力计N的主视图,图26是肌力计N的侧视图,图27是肌力计N的俯视图。
如图25至图27所示,肌力计N包含与生物体抵接的配件102、基于来自生物体的压力来测定肌力的肌力计主体103。
图28是配件102的侧视图。如图28所示,该配件102通过夹物模压成型来成型,在侧视时大致呈梯形的抵接座部125内部配置有椭圆板部127。
抵接座部125由树脂构成,梯形状的下底部及上底部在俯视时大致呈椭圆形状(参考图27)。而且,如图28所示,抵接座部125的下底部以厚度从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中心逐渐变薄的方式向内侧平缓地弯曲。由此,即使将抵接座部125抵接于生物体的呈凸状弯曲的部位,也能够使生物体稳定地紧密贴合于下底部的整个面。另一方面,抵接座部125的上底部为平坦面。
椭圆板部127是俯视时大致呈椭圆形状的金属板,沿上底部的延伸方向延伸。在该椭圆板部127的背面,通过焊接接合有金属制安装轴部126,该安装轴部126沿与椭圆板部12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该安装轴部126的前端部形成为直径向前端逐渐减小的凸侧锥部126a。即,安装轴部126的前端形成为尖细状。
并且,如图28所示,在安装轴部126的基端部设置有六边形状的定位部128。定位部128与安装轴部126相比向外侧鼓出,在安装轴部126的长度方向上隔有间隔而设置有两个。即,在定位部128之间形成有向安装轴部126的轴线凹陷的凹部130。该凹部130在安装轴部126的全周上形成。
进一步,椭圆板部127设置于抵接座部125的内部。而且,焊接于椭圆板部127背面的连接部也配置于抵接座部125的内部。
再回到图24,肌力计主体103包含壳体104、压力传感器110、肌力显示部106、操作部107、控制部121、存储器122、无线通信部150。
如图23及图24所示,壳体104具有位于正面侧的长方体部104a与位于背面侧的穹顶状部104b被一体接合的外观形状。该壳体104的底面为平坦面。另一方面,在该壳体104的顶面中,长方体部104a是设置有肌力显示部106的平坦显示面,穹顶状部104b形成为厚度从边缘向中心点逐渐变厚。
图29是肌力计主体103的简略结构剖视图。如图29所示,在穹顶状部104b上,设置有为了使测定者易于把持而使带部件穿过狭缝114的一对的脚部(带部件用突起部)115。进一步,脚部115的前端与穹部113的顶点部113a被设为相同的高度。即,脚部115的前端与顶点部113a配置在沿与后述的插入孔111的轴线T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直线V上。并且,在壳体104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制支承部131。
图30是表示支承部131的斜视图。如图30所示,支承部131具有呈六棱柱状延伸的柱状部133、沿与该柱状部13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加强板134。该柱状部133及加强板134内置在壳体104中,柱状部133的前端面配置在与平坦面112同一平面上并向外突出。如图30所示,在加强板134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134a,通过使固定螺钉140(如图29所示)穿过这些安装孔134a而将支承部131固定在壳体104内。
在柱状部133上,形成有沿其轴线T方向延伸的插入孔111。该插入孔111从柱状部133的前端面开口。并且,插入孔111与柱状部133同心。进一步,插入孔11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因此,在将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时,通过使定位部128与插入孔111的嵌合,将配件102与肌力计主体103的相对旋转位置定位并限制相对旋转。另外,柱状部133的外周的六边形状与插入孔111的横截面的六边形状的朝向(以插入孔111的轴线T为旋转中心的旋转位置)统一,通过柱状部133的外观,能够容易地目测插入孔111的朝向。
并且,如图31所示,在柱状部133的上端部,设置有能够在与插入孔111的轴线T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球状部136。该球状部136被支承为能够在从插入孔111的内周面向插入口111的轴线突出的突出位置Q1与从内周面向内侧没入的没入位置Q2之间移动。并且,在球状部136的内侧设置有弹性部件(未图示),球状部136通过该弹性部件,向插入孔111的轴线靠压。另外,由于用于使球状部136突出至外侧的开口的直径比球状部136的直径小,因此限制了球状部136因被弹性部件靠压而向外侧的移动。
进一步,如图32所示,在插入孔11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树脂制衬环部142。两个环部142在轴线T方向上隔有间隔。这些衬环部142的内径与安装轴部126的外径相同,或者比安装轴部126的外径小。
压力传感器110内置于插入孔111的前端。在将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的状态下,如果从配件102受到压力,则该压力传感器110检测该压力,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部121(参考图24)。在压力传感器110的顶面(插入孔111侧的面)上,设置有引导安装轴部126的导向部141。在导向部141上形成有凹侧锥部141a,该凹侧锥部141a以轴线T上的点位中心点朝插入孔111的开口侧向外侧变宽而逐渐扩展。即,凹侧锥部141a与安装轴部126的凸侧锥部126a凹凸配对,安装轴部126被同轴配置在插入孔111内。
如图23及图27所示,肌力显示部106由例如矩形状的液晶构成,显示从控制部121输入的肌力测定值或各种数据。该肌力显示部106设置在壳体104的顶面中长方体部104a的平坦显示面上。
如图25所示,操作部107由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键构成,将测定者所希望的动作信息输入至控制部121。如图25所示,该操作部107设置于壳体104的正面。
如图24所示,控制部121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110的检测结果来计算生物体的肌力,并将计算结果显示在肌力显示部106上。并且,该控制部9将表示计算出的测定值信息的无线信号发送至无线通信部150。
如图24所示,无线通信部150采用例如蓝牙标准的部件,基于从控制部121输入的信号,发出表示测定值信息的无线信号。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肌力计N及肌力测定系统S2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将配件102安装在肌力计主体103上(参照图29、图32)。在此状态下,例如使抵接座部125抵接于被测定者的手或脚。如果被测定者通过手或脚按压抵接座部125,则该压力传递至抵接座部125,椭圆板部127起到接受该压力的辅助作用。然后,传递至抵接座部125及椭圆板部127的压力经由安装轴部126,从该安装轴部126的前端传递至压力传感器110。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出此时的压力,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部121。通过测定者对操作部107的操作,控制部121基于计算结果计算肌力,并将其结果显示在肌力显示部106上。
此时,在将配件102从肌力计主体103上卸下后使配件102旋转而再次安装,由此调整配件102与肌力计主体103的相对角度。由此,即使是难以看到肌力计N的肌力显示部106的位置,也能够将肌力显示部106调整到测定者容易看到的位置(参考图27)。
这里,在将配件102安装在肌力计主体103上时,如果将安装轴部126插入至插入孔111中的规定位置,则配件102按照如下方式被固定在肌力计主体103上。即,如图30所示,将安装轴部126的前端从插入孔111的开口端插入。由于插入孔111的开口直径比安装轴部126的外径大,因此,此时球状部136被配置在突出位置Q1。然后,如果推压安装轴部126,则设置于前端侧的定位部128抵接于球状部136。如图31所示,通过进一步推压安装轴部126,球状部136向内侧移动并没入插入孔111的内周面。即,球状部136被配置于没入位置Q2。然后,如图31所示,如果更进一步推压安装轴部126,则处于在与轴线T垂直的方向上凹部130与球状部136相对的状态。由于通过施力部件(未图示)被靠压,球状部136向外侧移动而被配置于突出位置Q1。因此,球状部件136嵌入凹部130,从而使配件102固定在肌力计主体103上。
并且,在将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时,由于在插入孔111的内周面设置有衬环部142,因此,安装轴部126与插入孔111的内周面的金属彼此不接触,通过安装轴部126与衬环部142,一边金属与树脂接触,一边插入安装轴部126。进而,由于设置有多个衬环部142,因此安装轴部126被多点支承,从而稳定地插入。
如上所述,根据肌力计N,由于配件102安装在肌力计主体103上并且该肌力计主体103具有显示肌力的肌力显示部106,因此,没有必要使用设置有肌力显示部106的另外的装置。由此,能够使肌力计N的整体结构小型化。因此,能够提高肌力计N的便携性。进一步,由于能够调整从安装轴部126的长度方向看时的配件102与肌力计主体103的相对角度,因此,容易使抵接座部125抵接于生物体。由此,即使是难以看到肌力显示部106的被测顶部位,由于容许大幅度调整生物体与肌力计主体103的相对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可视性下降。
另外,由于在安装轴部126上设置有多边形状的定位部128,并且插入孔111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对以插入孔111的轴线为中心的配件102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在接受来自生物体的压力时,也能够防止配件102移动,从而能够更加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数据。
而且,通过使带部件穿过脚部115,能够容易地把持肌力计主体103。进一步,由于脚部115的前端与穹部113的顶点部113a在同一高度,因此,在将顶面放置在平坦面时,能够通过脚部115与顶点部113a而稳定地支承来自生物体的压力。
此外,由于具有通过无线通信印刷测定的肌力的打印机P,能够可靠地记录测定的肌力。因此,即使在难以看到肌力显示部106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掌握肌力。
并且,由于主状部133为六边形状,并且插入孔111与主状部133的朝向统一,因此,在将支承部131固定在肌力计主体103内时,能够一边看主状部133的外观,一边容易地目测并确定插入孔111的朝向。其结果,能够减轻组装作业的负担。
并且,由于在插入孔11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衬环部142,因此,在将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时,使安装轴部126与衬环部142接触,能够容易地将安装轴部126插入插入孔111。进一步,由于设置有多个衬环部142,能够多点支承安装轴部126,从而能够更稳定地支承安装轴部12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插入孔111的截面、定位部128、主状部133为六边形,但并不限于此。其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多边形,可适当变更。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本发明对2009年12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9-280666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生物体数据测定器,通过向生物体施加压力测定所述生物体的相关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辅助抵接部,其从所述壳体延伸并与所述生物体的被测定部位附近抵接而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施加压力;
主抵接部,其在所述辅助抵接部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施加压力的状态下与所述被测定部位抵接,并朝向所述辅助抵接部对所述被测定部位附近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对所述被测定部位施加压力;
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测定所述主抵接部从所述被测定部位受到的压力;
生物体数据显示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显示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
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相比基端侧向外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朝所述辅助抵接部从所述生物体受到压力的受压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与所述加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把持部,
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朝与所述把持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抵接部具有:
装卸式伸出部,其可装卸地设置于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
锁定机构,其将该装卸式伸出部固定于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机构,其固定所述辅助抵接部以使所述主抵接部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辅助抵接部的前端更靠近所述加压方向侧;
开关,其将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中开关接通时的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在所述生物体数据显示部上。
6.一种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置有无线通信部的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数据测定器,以及
与所述无线通信部进行无线通信并印刷测定的所述生物体数据的打印机。
7.一种肌力计,具有:
配件,其抵接于生物体;
肌力计主体,其安装有所述配件,经由所述配件检测来自所述生物体的压力,以测定所述生物体的肌力;
所述肌力计的特征在于,所述配件具有:
抵接于所述生物体的抵接面延伸的抵接座部,以及
用于将所述配件安装在所述肌力计主体上的安装轴部;
所述肌力计主体具有:
插入所述安装轴部的插入孔;
设置于所述插入孔的前端的压力传感器;
显示测定的所述肌力的肌力显示部;
能够调整从所述安装轴部的轴向看时的所述配件与所述肌力计主体的相对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肌力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轴部上设置有多边形状的定位部,
所述插入孔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所述多边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肌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肌力计主体中与形成有所述插入孔的面反向的顶面形成为穹顶状,
在所述顶面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使带部件穿过的带部件用突起部,
所述带部件用突起部的前端与所述顶面的穹顶状的顶点部被设定为同一高度。
10.一种肌力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置有无线通信部的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肌力计,以及
与所述无线通信部进行无线通信并印刷测定的所述生物体的肌力的打印机。
CN2010105782350A 2009-12-10 2010-12-08 生物体数据的测定器、测定系统及肌力计、肌力测定系统 Pending CN1020908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0666A JP2011120727A (ja) 2009-12-10 2009-12-10 生体データ測定器及び生体データ測定システム、並びに、筋力計及び筋力測定システム
JP280666/09 2009-1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0882A true CN102090882A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2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82350A Pending CN102090882A (zh) 2009-12-10 2010-12-08 生物体数据的测定器、测定系统及肌力计、肌力测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44541A1 (zh)
JP (1) JP2011120727A (zh)
CN (1) CN1020908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6291A (zh) * 2013-04-24 2013-10-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医用疼痛刺激仪
CN105011953A (zh) * 2014-04-16 2015-11-04 上海理工大学 多功能移动化肌力评定设备
CN111198142A (zh) * 2015-06-25 2020-05-26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硬度计
CN112539868A (zh) * 2019-09-23 2021-03-23 北京远见医疗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经表面检测球体囊内压与表面切线张力方法与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2512B2 (en) * 2010-07-27 2014-04-29 Cerebral Diagnostics Canada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erting force on a subject tissue
ES2865187T3 (es) * 2012-04-16 2021-10-15 Myoton As Dispositivo y método para la medición no invasiva del estado de tensión, las propiedades biomecánicas y viscoelásticas de superficies de tejidos biológicos blandos
CN106168556B (zh) * 2016-06-21 2019-05-24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用于对接壁板强度试验的防失稳装置
US11045604B2 (en) * 2016-08-11 2021-06-29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Medical device assembly
KR102297555B1 (ko) * 2019-09-08 2021-09-03 신현정 근력측정기
CN115120199B (zh) * 2022-07-07 2023-04-14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6744B1 (en) * 2000-08-18 2004-12-28 Fareid A. Asphahani Portable system for analyzing human gait
US20070032750A1 (en) * 2005-07-15 2007-02-08 Jeffrey Oster Muscle strength assessment system
CN101166458A (zh) * 2005-03-03 2008-04-23 压力仪公司 交感紧张的评估
WO2008136140A1 (ja) * 2007-05-01 2008-11-13 Ito Co., Ltd. 筋組織硬度計
WO2008152751A1 (ja) * 2007-06-13 2008-12-18 Ito Co., Ltd. 生体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1432A (ja) * 1984-06-11 1985-12-24 浅井 利夫 水中において運動している生体の心電図無線遠隔記録方法
JP3951257B2 (ja) * 1996-11-08 2007-08-01 株式会社井元製作所 筋硬度計
US7004904B2 (en) * 2002-08-02 2006-02-28 Diagnostic Ultrasound Corporation Image enhancement and segmentation of structures in 3D ultrasound images for volume measurements
US20070179353A1 (en) * 2005-10-19 2007-08-02 Jacob Fraden Medical probe with consistent action
JP2009273697A (ja) * 2008-05-15 2009-11-26 Ito Chotanpa Kk 生体用硬度計
JP2009273698A (ja) * 2008-05-15 2009-11-26 Ito Chotanpa Kk 筋力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6744B1 (en) * 2000-08-18 2004-12-28 Fareid A. Asphahani Portable system for analyzing human gait
CN101166458A (zh) * 2005-03-03 2008-04-23 压力仪公司 交感紧张的评估
US20070032750A1 (en) * 2005-07-15 2007-02-08 Jeffrey Oster Muscle strength assessment system
WO2008136140A1 (ja) * 2007-05-01 2008-11-13 Ito Co., Ltd. 筋組織硬度計
WO2008152751A1 (ja) * 2007-06-13 2008-12-18 Ito Co., Ltd. 生体測定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6291A (zh) * 2013-04-24 2013-10-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医用疼痛刺激仪
CN105011953A (zh) * 2014-04-16 2015-11-04 上海理工大学 多功能移动化肌力评定设备
CN111198142A (zh) * 2015-06-25 2020-05-26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硬度计
CN112539868A (zh) * 2019-09-23 2021-03-23 北京远见医疗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经表面检测球体囊内压与表面切线张力方法与设备
CN112539868B (zh) * 2019-09-23 2022-03-11 北京远见医疗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经表面检测球体囊内压与表面切线张力方法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20727A (ja) 2011-06-23
US20110144541A1 (en) 201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0882A (zh) 生物体数据的测定器、测定系统及肌力计、肌力测定系统
CN101711128B (zh) 活体测定装置
KR101147686B1 (ko) 선주향 및 선경사 측정 장치 및 선주향 및 선경사 측정 보조 장치
JP4917880B2 (ja) 腕時計及び腕時計用バンド
JP5255475B2 (ja) 測定器
US20180317883A1 (en) Hand held ultrasound probe
WO2007059053A3 (en) Slope level
US20100104453A1 (en) Pump with automatic return-to-zero pressure gauge
TWI423891B (zh) A writing device with a timepiece
JP2009501093A (ja) 3次元力センサを有する電子ペン
CN201048965Y (zh) 带有指示器的经皮肾穿刺扩张装置
US9129582B2 (en) Master sound post gauge
US20080189967A1 (en) Standardizable level tool
JP2021153644A (ja) スイング測定用アタッチメント、スイング測定装置
CN105806185A (zh) 一种齿轮间隙斜面测量装置及方法
JP2009273698A (ja) 筋力計
KR101865811B1 (ko) 음성인식형 주사훈련장치
CN209214499U (zh) 锚杆钻孔检测装置
US11397074B2 (en) Anti-dogleg electronic measurement device
JP5276783B2 (ja) 内径測定器
JP5107825B2 (ja) 表示装置
JP2015025777A (ja) 測定器
KR200425340Y1 (ko) 휴대용 가시광선 투과율 측정기
JP2011129086A (ja) 電子ペン
JP2004271473A (ja) 雌ねじの内径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