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5680A -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5680A
CN102035680A CN2010105940354A CN201010594035A CN102035680A CN 102035680 A CN102035680 A CN 102035680A CN 2010105940354 A CN2010105940354 A CN 2010105940354A CN 201010594035 A CN201010594035 A CN 201010594035A CN 102035680 A CN102035680 A CN 102035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link
decision
switch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40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940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356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1734 priority patent/WO20120793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35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6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由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和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组成的保护组,其中主设备用于,发送倒换决策信息至备设备;备设备用于,根据收到的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向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通过本发明,可以对三网元和四网元的组网进行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实现保护链路对工作链路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用段保护倒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为SDH)技术能够取得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并且能被光传输系统采用作为中层协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自愈保护功能。而在各种组网保护中复用段保护(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简称为MSP)是一种高效的保护手段,也是当今光传输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简称为ITU-T)在其G.841建议中,明确定义了传输设备的复用段保护倒换协议自动保护倒换(Auto Protection switching,简称为APS)。协议规定,复用段保护倒换是通过K1和K2字节传递来实现的,其中K1字节前4位表示请求类型,后4位指示业务信号或所请求的复用段编号,而K2字节的比特1-5表示MSP倒换中的桥接状态,6-8比特用于指示倒换模式。
复用段保护倒换按照组网形式可分为线性和环形。线性复用段保护倒换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组网形式,它是专用或者共享保护组机制。其保护复用段层,应用于点到点的物理拓扑中。一个保护复用段能被应用于保护N个工作复用段中的正常业务信号,但它不能保护节点故障。线性复用段保护倒换可工作于单向和双向倒换,并在双向模式下通过保护复用段传送额外业务。
目前线性复用段保护主要用于单设备的保护。如图1所示,单设备的线性复用段保护组网由节点S1和S2组成,实现对SDH链路Link1和Link2的保护。Port(端口)1和Port2接入节点S1,且配置Port2为工作端口,Port1为保护端口,同样Port3和Port4接入节点S2,且配置Port4为工作端口,Port3为保护端口。因此,Link1确认为工作链路,Link2确认为保护链路。在节点S1和S2上分别创建线性复用段保护组,配置工作端口、保护端口、保护模式和类型等,并运行G.841协议实现Link2对Link1的保护。线性复用段保护组支持1+1单向、1+1双向和1:1。正常情况下,业务工作在Link1,当Link1发生故障时,S1和S2检测到链路故障,产生工作链路信号失效告警(Signal Fail on working,简称为SF-W),根据当前的配置和状态进行协议运算,倒换到保护链路,即Link2。当Link1故障恢复时,S1和S2检测到链路故障消失,产生工作链路信号失效消失告警,若当前配置为反转模式,则根据决策倒换到工作链路,若当前配置为非反转模式,则根据决策保持在保护链路。这样就实现了对链路Link1的保护。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实现的MSP都是单设备的保护,针对组网的三网元环境,则无法起到链路保护的作用。如图2所示,该组网由节点S1、S2和S3组成,S2到S1、S3到S1为SDH链路。此时,Port1和Port2不在同一个设备上,应用传统的点到点的MSP协议就没法实现保护链路Link2对工作链路Link1的保护。同理,在四网元组网的环境下,传统的复用段保护也不能起到链路保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实现三网元、四网元组网时对SDH链路的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由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和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组成的保护组,其中:
所述主设备用于,发送倒换决策信息至所述备设备;
所述备设备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主设备进一步包括:
主本地状态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所述故障告警信息、和/或收到所述倒换命令时,通过所述主通信模块向所述备设备发送所述倒换决策信息;
主通信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发送至所述备设备;以及,接收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
主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备设备进一步包括:
备本地状态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所述故障告警信息、和/或收到所述倒换命令时,通过所述备通信模块向决策模块发送倒换决策信息;
备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主设备及所述备本地状态模块发送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发送给所述决策模块;以及,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
备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决策模块决策的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通过所述备通信模块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倒换结果包括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
所述备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倒换结果,当所述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中有至少一个发生变化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所述同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备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后,将所述倒换结果转换为K值,通过所述备通信模块通知所述备设备的远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备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
所述备执行模块还用于,根据收到的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发送倒换决策信息至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
所述备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主设备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时,向所述备设备发送所述倒换决策信息;
其中所述故障告警信息进一步包括工作链路信道失效告警或工作链路信道失效消失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备设备根据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倒换结果包括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
所述备设备根据所述倒换结果,当所述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中有至少一个发生变化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所述同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时,根据链路状态变化信息、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进行决策;
其中所述故障告警信息进一步包括保护链路信道失效告警或保护链路信道失效消失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设备通过比较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与本地保存的链路状态信息,检测链路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根据所述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后,还将所述倒换结果转换为K值,通知所述备设备的远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接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K值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设备之间通过定期发送通信报文,进行状态同步。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特点:
主设备和备设备上都可以进行命令配置,在主、备设备上配置命令就像在一台设备上进行配置命令的效果相同,同样也可以接收告警信息,由备设备进行决策,之后将倒换结果发送到主设备进行同步;
如果备设备收到远端发送过来的K1和K2字节(例如对端节点配置了手工倒换命令),则也需要进行倒换决策,并将倒换结果通知到主设备,以保持和对端设备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一种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倒换实现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对三网元和四网元的组网进行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实现保护链路对工作链路的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单设备的复用段保护组网图;
图2是三网元组网时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设备链路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4是由三网元组成的跨设备复用段保护组网时,工作链路出现故障的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四网元组网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复用段保护组工作端口和保护端口都在同一设备,因而可以同时获取两个端口的状态进行决策。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的解决方案,即需要在两个设备间建立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组,因此,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工作链路所在的设备与保护链路所在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同时获取工作端口和保护端口的状态,进而进行倒换决策。
基于上述思想,本发明提供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发送倒换决策信息至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
所述备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其中,所述主设备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时,向所述备设备发送所述倒换决策信息;
其中所述故障告警信息进一步包括工作链路信道失效告警或工作链路信道失效消失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备设备根据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倒换结果包括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
所述备设备根据所述倒换结果,当所述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中有至少一个发生变化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所述同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主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时,根据链路状态变化信息、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进行决策;
其中所述故障告警信息进一步包括保护链路信道失效告警或保护链路信道失效消失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设备通过比较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与本地保存的链路状态信息,检测链路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根据所述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后,还将所述倒换结果转换为K值,通知所述备设备的远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接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K值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跨设备的链路保护系统由两个网元组成: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和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主设备和备设备共同构成一个保护组。
由于本发明的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工作链路和保护链路不在同一个设备上,因此工作链路所在的设备定义为主设备,链路相连端口为主端口,保护链路所在的设备定义为备设备,链路相连端口为备端口。
下面以单网元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系统框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设备包括以下模块:
主本地状态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所述故障告警信息、和/或收到所述倒换命令时,通过所述主通信模块向所述备设备发送所述倒换决策信息;
主通信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发送至所述备设备;以及,接收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
主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本实施例的备设备包括以下模块:
备本地状态模块,负责保存本地保护组的状态信息,并检测状态信息、请求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发生变化时,通知决策模块进行决策;
备通信模块,主要负责网元间的通信:一方面,接收保护组中另一网元的请求消息和状态消息并通知给决策模块作为倒换决策的触发条件之一,或是接收倒换结果消息并通知给执行模块,进行倒换执行;另一方面,进行报文发送,将决策模块的决策结果通知给保护组的另一个网元,或是将本网元的命令、告警状态通知给它进行决策;
决策模块,负责形成最终的倒换结果。接收通信模块发送来的其它网元的请求信息、状态信息和本地状态模块发送来的请求信息、状态信息,并综合以上所有信息进行优先级比较及逻辑运算,决策出最后的倒换结果,同时,在倒换结果发生变化时将结果通知到执行模块;
备执行模块,主要用于完成倒换结果的实际执行,并将倒换结果通知其他保护组,进行联动,实现各个保护组的状态统一。
下面将进一步说明各个模块的具体作用和流程。
主、备本地状态模块主要的功能包括四个方面:(1)保存本地保护组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保护组的配置信息包括保护模式、保护类型、等待时间、通信端口、等配置信息,保护组的状态包括当前的状态信息和有效端口,有效端口就是当前链路是工作端口有效还是保护端口有效;(2)接收告警检测模块(该告警检测模块与本发明的保护组是独立的功能模块)的链路告警信息,并通知到决策模块;(3)接收用户配置的倒换命令,并通知到决策模块;(4)备设备的通信模块还需接收远端设备,即图3中节点S1发送过来的K1和K2字节信息。
主、备通信模块负责主设备和备设备的通信,主要包括:(1)由于备设备为决策设备,因此主设备的链路状态和用户配置的倒换命令需要由通信模块通知给备设备;(2)备设备即决策设备的倒换结果需要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主设备进行状态同步;(3)定时发送通信报文,进行状态同步与配置检查。
决策模块主要进行协议决策。(1)首先进行告警状态的比较,低优先级告警不处理;(2)进行用户配置的倒换命令的优先级比较,低优先级的倒换命令不作处理;(3)根据当期最高优先级的告警信息、配置命令信息和当前生效的状态信息进行决策。(4)将决策结果通知执行模块。
主、备执行模块主要进行:(1)将倒换结果转化为K1和K2字节,通过备链路发送到对端设备及节点S1;(2)将倒换结果通知通信模块发送到主设备进行状态同步。
三网元组网时,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组网如图4所示。在图4中,节点S2为主设备,port2为工作端口,节点S3为备设备,port1为保护端口。在主、备设备组成的保护组中,备设备为决策设备,需要进行状态决策;而主设备不进行决策,只进行状态的同步。
当一切正常时,有效链路为工作链路Link1。当Link1发生故障时,首先节点S2检测到故障后,通知给本地状态模块;本地状态模块进行告警的优先级比较,低优先级时直接不处理,高优先级时,判断当前设备为主设备,则将告警状态通知通信模块;最后由通信模块发送报文通知节点S3。节点S3的通信模块接收到告警后,通知决策模块;接着,决策模块根据G.841协议,比较本网元的当前状态和接收到的告警信息,计算出倒换结果为保护链路有效,即倒换到Link2;最后,节点S3的通信模块将倒换结果通知给节点S1,S1接收到倒换结果后,通知给本地状态模块进行状态更新,且S3会通过K值(K1和K2字节)将倒换结果通知节点S1。同时,因为链路down(双向down),节点S1也可以检测到Link1的故障,也可以自己进行倒换到保护隧道Link2。例如节点S1也会运行单节点的保护,也会进行决策;而K值也会接收,但两者的决策结果是一致的。但如果在S2或是S3配置命令或是单通情况,则S1就感知不到了,这时就要通过K值触发S1进行倒换,这样就保证了链路Link2的业务有效。
当Link1故障恢复后,首先也是S2检测到故障恢复,并通知给本地状态模块;接着本地状态模块与当前告警比较后,将告警消失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对端节点S3。节点S3接收到告警消失的信息后,通知给决策模块,如果当前保护组的模式为反转式,则倒换回工作链路,若当前保护组的模式为非反转式则保持在保护链路;最后由通信模块将倒换结果通知给节点S2进行状态更新,并且将倒换结果通过K1和K2字节通知节点S1。同时S1也会检测到Link1故障恢复,且S1的保护组模块与跨设备保护的模式相同,则两个保护组会同时工作在保护链路或是工作链路。
当前已经通过配置命令使业务工作在保护链路,若此时保护链路Link2出现故障,首先节点S3检测到故障产生,通知本地状态模块;接着本地状态模块通知给决策模块进行告警的优先级比较,高优先级进行处理,因为S3为备设备,因此决策模块直接进行逻辑运算,结果为倒换到工作隧道;最后由通信模块将倒换结果通知给节点S2进行状态同步,同时节点S3通过K1和K2字节将倒换结果通知节点S1。
保护链路Link2故障恢复后,同样S3检测到后通知本地状态模块;接着本地状态模块通知给决策模块,根据G.841协议计算后仍然保持在工作链路,但此时状态发生了变化;最后同样由通信模块通知节点S2,且通过K1和K2字节将倒换结果通知节点S1。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S501,跨设备链路保护系统接收到事件触发条件,例如图4所示的链路故障或是用户配置的手动命令或是收到图4中节点S1的K1和K2字节(K字节只会在保护链路上收到,因此,在收到K值信息后,直接在备设备进行决策,产生倒换结果后通知到主设备进行同步),此时,都会触发跨设备复用段保护的流程,接着进入步骤S502。
步骤S502,决策模块接收到各种事件后,首先进行事件优先级的比较,相同优先级或是低优先级的事件不作处理直接结束,否则高优先级时进入下一步处理。例如该事件为链路故障,当前告警为SF-W,新告警为signal degrade(sd)时,新告警的优先级低于当前的有效告警,因此不作处理直接结束,进入步骤S508;若新告警为SF-W(Signal Fail on protect),比当前告警优先级高,此时就进入步骤S503。
步骤S503,判断当前设备是否为备设备,因为本发明的跨设备复用段保护的协议计算只在备设备运行,而主设备只是接收备设备发送过来的倒换结果直接进行状态和有效路径的更新,因此,若当前设备不是备设备,则进入步骤S504;否则进入步骤S506。
步骤S504,当前设备为主设备,当接收到高优先级的事件后,通知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报文到备设备,接着进入步骤S505;
通信报文可以根据不同的事件进行不同参数的填充,例如当发送通信报文为告警报文时携带主链路的告警信息,发送命令触发报文时携带用户配置的命令信息。
步骤S505,备设备收到通信报文后进行解析,并对不同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对告警报文进行主链路告警信息更新,对命令触发报文则进行命令参数的解析、更新,接着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倒换决策模块进行决策,即进入步骤S506。
步骤S506,备设备的决策模块根据当前的最新参数信息根据G.841协议进行决策运算,得到新的倒换结果,进入步骤S507。
步骤S507,比较新产生的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是否发生变化,当状态和有效路径都没有变化时,进入流程S509;否者,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都进入步骤S508。
步骤S508,保护组的状态或是有效链路发生变化时,需要将结果通知给主设备进行状态更新,同时在图4所示组网情况下,还要将倒换结果通过K1和K2字节通知远端设备(即节点S1)进行处理,以保证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组和节点S1上运行的保护组状态一致。
步骤S509,处理流程结束。
根据以上描述,应用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三网元组网的SDH链路的保护问题,并且可以实现跨设备情况下支持用户配置倒换命令。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网络由节点S1、S2、S3和S4组成,Link1和Link2为SDH链路。在节点S1和S2、节点S3和S4上分别建立跨设备的复用段保护组,并在S1和S2间、S3和S4间建立以太通信链路。
设定Link1为工作链路,则当Link1出现故障时,节点S1和S3检测到链路故障,通知本地状态模块,由于都为主设备,因此分别发送告警报文到备设备,即节点S2和S4;接着节点S2和S4收到告警后,分别进入决策模块进行处理,产生新的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即倒换到保护路径Link2;最后再由节点S2和S4的通信模块分别通知他们保护组内的主设备即S1和S3,进行状态的同步。通过此过程就完成了保护链路Link2对工作链路Link1的保护,实现了四网元组网情况下的复用段保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Claims (15)

1.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由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和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组成的保护组,其中:
所述主设备用于,发送倒换决策信息至所述备设备;
所述备设备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进一步包括:
主本地状态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所述故障告警信息、和/或收到所述倒换命令时,通过所述主通信模块向所述备设备发送所述倒换决策信息;
主通信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发送至所述备设备;以及,接收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
主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设备进一步包括:
备本地状态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以及,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所述故障告警信息、和/或收到所述倒换命令时,通过所述备通信模块向决策模块发送倒换决策信息;
备通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主设备及所述备本地状态模块发送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发送给所述决策模块;以及,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
备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决策模块决策的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通过所述备通信模块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倒换结果包括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
所述备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倒换结果,当所述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中有至少一个发生变化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所述同步通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后,将所述倒换结果转换为K值,通过所述备通信模块通知所述备设备的远端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
所述备执行模块还用于,根据收到的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7.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工作链路所在的主设备发送倒换决策信息至保护链路所在的备设备;
所述备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并根据决策的倒换结果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同步通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设备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时,向所述备设备发送所述倒换决策信息;
其中所述故障告警信息进一步包括工作链路信道失效告警或工作链路信道失效消失告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设备根据所述倒换决策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倒换结果包括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
所述备设备根据所述倒换结果,当所述保护组状态和有效路径中有至少一个发生变化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所述同步通知。
10.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备设备发送的同步通知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检测到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收到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时,根据链路状态变化信息、倒换命令、和/或故障告警信息进行决策;
其中所述故障告警信息进一步包括保护链路信道失效告警或保护链路信道失效消失告警。
12.如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设备通过比较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与本地保存的链路状态信息,检测链路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13.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根据所述倒换结果执行倒换后,还将所述倒换结果转换为K值,通知所述备设备的远端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备设备在接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K值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K值更新本地链路状态。
15.如权利要求7、8、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备设备之间通过定期发送通信报文,进行状态同步。
CN2010105940354A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20356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40354A CN102035680A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1734 WO2012079313A1 (zh) 2010-12-17 2011-03-11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40354A CN102035680A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680A true CN102035680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40354A Pending CN102035680A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35680A (zh)
WO (1) WO201207931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466A (zh) * 2012-08-17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纤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91767A (zh) * 2012-09-27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4094548A1 (zh) * 2012-12-20 2014-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设备的线性复用段保护方法、网关及控制器
CN106941414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保护决策结果的同步方法和装置及链路保护系统
CN10788828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用段保护双向倒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87895A (zh) * 2019-03-29 2019-05-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接入节点、设备及通信网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420B (zh) * 2012-08-24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线卡保护方法、相关装置及线卡业务接入ptn的方法及系统
CN113965452B (zh) * 2021-11-02 2023-11-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倒换状态获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123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传输网络的倒换方法和装置
CN101834687A (zh) * 2009-03-11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接入网络的主备倒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54255A (zh) * 2010-05-14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中复用段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5491B2 (en) * 2008-12-30 2014-10-07 Broadcom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protect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123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传输网络的倒换方法和装置
CN101834687A (zh) * 2009-03-11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接入网络的主备倒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54255A (zh) * 2010-05-14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中复用段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466A (zh) * 2012-08-17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纤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01466B (zh) * 2012-08-17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纤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026585A1 (zh) * 2012-08-17 2014-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光纤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596999C1 (ru) * 2012-08-17 2016-09-10 ЗетТи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отказов одиночного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JP2015525046A (ja) * 2012-08-17 2015-08-27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Zte Corporation 単一光ファイバーの障害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EP2871786A4 (en) * 2012-08-17 2015-09-02 Zte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NGLE OPTICAL FIBER FAULT TREATMENT
CN102891767B (zh) * 2012-09-27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2891767A (zh) * 2012-09-27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保护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4094548A1 (zh) * 2012-12-20 2014-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设备的线性复用段保护方法、网关及控制器
US9621455B2 (en) 2012-12-20 2017-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ross-device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method, gateway and controller
CN106941414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保护决策结果的同步方法和装置及链路保护系统
CN10788828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用段保护双向倒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87895A (zh) * 2019-03-29 2019-05-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接入节点、设备及通信网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79313A1 (zh)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680A (zh) 一种跨设备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RU2463719C2 (ru)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неисправн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основанные на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сети ethernet
CN1333554C (zh) 一种复用段保护和格状网恢复结合的方法
CN101652963B (zh) 重配通信网络的方法
CN1973466B (zh) 通信网络保护系统和通信网络
EP1729453B1 (en)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CN101741673B (zh) 一种以太环网的地址刷新方法
CN104980372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US875568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failure of multi-span working channel in r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US20090147672A1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ring network
CN102752126B (zh) 一种自动保护倒换方法、主设备及设备
CN101841450B (zh) 多个环形拓扑构建相交环实现稳定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195660A1 (en) Ring type ethernet system, ring type switch, ring connection control circuit, ring type ethernet system control method, ring type switch control method and ring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402190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TWI455525B (zh) 環狀網路之復原方法
CN101436975B (zh) 一种在环网中实现快速收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74217A (zh) 一种在mesh网络中实现永久环网保护的方法
JP5491623B2 (ja) アドレスのリフレッシュ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251547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protection
CN101534234B (zh) 一种相交以太环网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1641915B (zh) 重构通信网络的方法
KR101281658B1 (ko) 링 네트워크 노드가 프로토콜 메시지를 취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827506B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overhead and preventing subnets from switching simultaneously, device, network element, and network
CN101848128A (zh) 在多个环形拓扑间实现稳定通信的方法、系统及拓扑结构
CN102546410A (zh) 一种以太环网的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