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2804A -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2804A CN102032804A CN2010106115922A CN201010611592A CN102032804A CN 102032804 A CN102032804 A CN 102032804A CN 2010106115922 A CN2010106115922 A CN 2010106115922A CN 201010611592 A CN201010611592 A CN 201010611592A CN 102032804 A CN102032804 A CN 1020328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inlet
- waste
- pipe
- waste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35 industri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659 dischar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量回收利用率高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烟囱和余热回收器,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烟囱相通;换热器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分别利用换热器内部的管路相通;第一进水口与余热回收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进水管相通,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进水阀和第一控制阀,第一出水口与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出水管相通,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出水阀、水泵和第二控制阀,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之间还通过设置于换热器外部的过水管相通,过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上述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利用水来做媒介,可以提高废气中热量回收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与环保对企业来说不仅仅是社会责任,还可以节省燃料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装备落后,能源利用率低,如化工、建材、纺织、机械、汽车、冶金、动力、造纸、食品、电子等行业,在生产中大量的可利用热能直接排空,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如果将这部分浪费的热能回收利用,就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举个例子来说,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涂装烘干过程产生的废气都需要经过废气焚烧炉处理才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经废气焚烧炉处理过的废气由于温度达到约800℃,现普遍对该部分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以用于对烘干炉辅助加热或废气处理装置内部循环,上述技术处理过的废气排放温度能降低到约190℃,显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热能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热量回收利用率高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发明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烟囱和余热回收器,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烟囱相通;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分别利用换热器内部的管路相通;第一进水口与余热回收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进水阀和第一控制阀,第一出水口与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出水管相通,所述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出水阀、水泵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之间还通过设置于换热器外部的过水管相通,所述过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在工作时,首先将进水阀、出水阀关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打开,利用烟囱中的废气将余热回收器中的水加热到预定温度,然后再打开进水阀、出水阀,关闭第三控制阀,这样余热回收器中的热水就可以在水泵的驱动下进入到换热器中,实现热量交换,换热器加热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连通的管路进行利用,例如加热生产用水,从而可以减少热水锅炉的天然气消耗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热交换后的水再次回到余热回收器中进行加热。
为了保证足够的换热用的水,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可以通过该补水阀对余热回收器中的水进行补充。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流畅性,所述出水管或进水管上设置有排气阀,以排除水管中产生的蒸汽等,保证安全。
为了收集多余的热水,所述出水管与一个水箱连通,这样可以避免管路中的水温急剧变化。
为了尽可能多地将废气余热回收,所述烟囱在位于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设置了烟囱挡板,强迫烟囱中的热废气通过余热回收器。
为了便于整个系统的维护,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挡板,出气口设置有出气挡板,在系统维护时只需要打开烟囱挡板,关闭进气挡板和出气挡板即可。
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利用水来做媒介,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气的排放温度,提高废气中热量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换热器 101、第一进水口 102、第一出水口 103、第二进水口 104、第二出水口 2、烟囱 21、烟囱挡板 3、余热回收器 31、进气口 32、出气口 33、余热回收器的出水口 34、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 35、进气挡板 36、出气挡板 4、进水阀 5、第一控制阀 6、出水阀 7、水泵 8、第二控制阀 9、过水管 10、第三控制阀 11、补水阀
12、排气阀 13、水箱 201、进水管 20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1、烟囱2和余热回收器3,余热回收器3的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与烟囱2相通;换热器1包括第一进水口101、第一出水口102、第二进水口103和第二出水口104,其中第一进水口101与第一出水口102、第二进水口103与第二出水口104分别利用换热器1内部的管路相通;第一进水口101与余热回收器3的出水口33之间通过进水管201相通,进水管201上依次设置有进水阀4和第一控制阀5,第一出水口102与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34之间通过出水管202相通,出水管202上依次设置有出水阀6、水泵7和第二控制阀8,第一进水口101与第一出水口102之间还通过设置于换热器外部的过水管9相通,过水管9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0。
为了保证足够的换热用的水,出水管202上设置有补水阀11,可以通过补水阀11对余热回收器3中的水进行补充。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流畅性,进水管201上设置有排气阀12,以排除水管中产生的蒸汽等,保证安全。
为了收集多余的热水,出水管202与一个水箱13连通,这样还可以避免管路中的水温急剧变化。
为了尽可能多地将废气余热回收,烟囱2在位于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31与出气口32之间的位置设置了烟囱挡板21,以强迫烟囱2中的热废气通过余热回收器3。
为了便于整个系统的维护,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31设置有进气挡板35,出气口32设置有出气挡板36。
在工作时,首先将进水阀4、出水阀6关闭,第一控制阀5、第二控制阀8和第三控制阀10打开,利用烟囱中的废气将余热回收器3中的水加热到预定温度,然后再打开进水阀4、出水阀6,关闭第三控制阀10,这样余热回收器3中的热水就可以在水泵7的驱动下进入到换热器1中,实现热量交换,换热器1加热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03、第二出水口104所连通的管路进行利用,热交换后的水再次回到余热回收器3中进行加热。
在工作时,打开进气挡板35和出气挡板36,同时关闭烟囱挡板21;在系统维护时只需要打开烟囱挡板21,关闭进气挡板35和出气挡板36即可。
上述系统利用余热回收器3来回收烟气热量,将烟气温度由190℃左右降到约108℃左右后排空,从而将排放的热量的43.1%以上回收,回收的热量通过换热器1来加热生产用水,减少热水锅炉的天然气消耗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轻环境污染,节能环保一举两得。
Claims (7)
1.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烟囱和余热回收器,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烟囱相通;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分别利用换热器内部的管路相通;第一进水口与余热回收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进水阀和第一控制阀,第一出水口与余热回收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出水管相通,所述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出水阀、水泵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之间还通过设置于换热器外部的过水管相通,所述过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或进水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与一个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在位于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位置设置了烟囱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挡板,出气口设置有出气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15922A CN102032804A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15922A CN102032804A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2804A true CN102032804A (zh) | 2011-04-27 |
Family
ID=4388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115922A Pending CN102032804A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3280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4928A (zh) * | 2013-02-06 | 2013-05-15 | 重庆英耐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4964293A (zh) * | 2015-07-21 | 2015-10-07 | 天津霍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热能利用装置 |
CN107190153A (zh) * | 2017-05-22 | 2017-09-22 | 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 竖罐炼锌天然气供热条件下的冷凝废气回收利用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1042A (zh) * | 2010-06-25 | 2010-10-27 |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 连续退火机组中退火炉“烟气余热”的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
CN101881436A (zh) * | 2010-08-11 | 2010-11-10 |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分离式椭圆翅片热管低压省煤器 |
-
2010
- 2010-12-29 CN CN2010106115922A patent/CN1020328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1042A (zh) * | 2010-06-25 | 2010-10-27 |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 连续退火机组中退火炉“烟气余热”的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
CN101881436A (zh) * | 2010-08-11 | 2010-11-10 |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分离式椭圆翅片热管低压省煤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4928A (zh) * | 2013-02-06 | 2013-05-15 | 重庆英耐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3104928B (zh) * | 2013-02-06 | 2015-07-15 | 重庆英耐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4964293A (zh) * | 2015-07-21 | 2015-10-07 | 天津霍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热能利用装置 |
CN107190153A (zh) * | 2017-05-22 | 2017-09-22 | 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 竖罐炼锌天然气供热条件下的冷凝废气回收利用方法 |
CN107190153B (zh) * | 2017-05-22 | 2019-08-23 | 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 竖罐炼锌天然气供热条件下的冷凝废气回收利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7488B (zh) |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 |
CN201909551U (zh) |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高效热处理炉 | |
CN102072664A (zh) |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高效热处理炉 | |
CN109611878B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1586918B (zh) | 工业炉窑高温烟气的多级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4197306A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2032804A (zh) |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7779154U (zh) | 一种工业炉窑近零排放系统 | |
CN201407802Y (zh) | 一种锅炉节能减排装置 | |
CN205807468U (zh) | 一种锅炉烟气热量再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2485507U (zh) |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2018185U (zh) | 组合式空气炉系统 | |
CN105698388A (zh) | 一种工业导热油锅炉废热循环使用系统 | |
CN201942604U (zh) |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 |
CN206191560U (zh) | 一种节能环保蒸汽锅炉 | |
CN202452856U (zh) | 工业加热炉排放烟气的废热回收减排装置 | |
CN206191559U (zh) | 一种余热回收环保热水锅炉 | |
CN202139160U (zh) | 水玻璃窑低参数余热锅炉 | |
CN204176674U (zh) | 热载体炉双预热余热节能系统 | |
CN204372887U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9326432U (zh) | 高效蓄热型换热器 | |
CN202410960U (zh) | 一种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2578734Y (zh) | 一种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的燃煤加热炉 | |
CN103868377B (zh) | 工业废气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 |
CN204404157U (zh) | 一种超导真空热管换热节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