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0150B -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0150B
CN101960150B CN200980106559.XA CN200980106559A CN101960150B CN 101960150 B CN101960150 B CN 101960150B CN 200980106559 A CN200980106559 A CN 200980106559A CN 101960150 B CN101960150 B CN 101960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ide plate
mainboard
edge portion
turbo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65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0150A (zh
Inventor
池田尚史
滨田慎悟
枝吉敦史
铃木一隆
久保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60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0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0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24F1/003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exhaustion of in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轮风扇(10)具备:具有作为与马达旋转轴固定的固定部的毂部(2a)的主板(2)、多片叶片(4)、和形成吸入导风壁的侧板(3)。叶片后缘部(4e)具有主板(2)侧向旋转方向弯曲成凸状、侧板(3)侧向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曲成凹状的至少两个凹凸的弯曲点,主板侧弯曲部和侧板侧弯曲部之间形成为主板(2)侧相对侧板(3)侧在旋转方向上倾斜。

Description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风扇及空调机,特别是涉及用于空气清洁、加湿除湿、制冷制暖等的空调机的涡轮风扇及搭载该涡轮风扇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A)在现有技术的搭载于屋顶嵌入型空调机中的送风风扇,广泛采用其风扇的叶片形成为三维形状的涡轮风扇。
例如,分别公开有如下形式:把叶片的入口直径从主板侧到侧板侧逐渐扩大,且使叶片的侧板侧端部的入口直径比所述侧板的吸入口直径大,进而使叶片的上端向叶轮的旋转方向倾斜;另外,将在把切断成与叶轮轴心同心的圆筒状时的剖面展开成平面状的剖面上、叶轮的旋转轴和叶片上端部所呈的倾斜角度,设定成从叶轮内周侧到外周侧变大,设定成在侧板附近所述倾斜角度变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这样形成涡轮风扇,可抑制从叶片的上端部流入的流在叶片负压面发生剥离,可抑制送风性能的降低及乱流噪音的增加。
(B)另外,作为现有技术的另一例,公开有如下形式:使各叶片后缘部的侧板侧结合部的位置从主板侧结合部在叶轮旋转的反方向偏置规定量,同时使各叶片前缘部的侧板侧结合部的位置从主板侧结合部的位置在叶轮的旋转方向偏置规定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通过这样形成涡轮风扇,因为在叶片后缘部使叶片压力面向侧板侧倾斜,所以由压力面作用于空气的力成为靠近侧板的方向,因而可防止在侧板侧的出口侧产生剥离流。进而,通过在叶片前缘部使流速大的叶片的侧板侧的叶片弦长加长,向靠近主板侧的叶片前缘部流入的流朝向侧板侧,防止发生叶片的侧板侧出口侧的剥离流,所以配置于叶轮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前面侧的风速分布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得到均匀化。
(C)进而,作为现有技术的另一例,分别公开了以下方式等:叶片从前缘到后缘,相对于与主板接合的接合端部,与侧板接合的接合端部的位置向旋转方向侧偏移,所述叶片的前缘侧的侧板侧的端部向旋转方向侧倾斜;另外,在叶片前缘部向径向内方向旋转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入口角α)相对主板侧及侧板侧而言中央侧大,侧板侧比主板侧小;进而,在叶片后缘部,向径向外方朝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出口角β)相对主板侧及侧板侧而言中央侧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通过这样形成涡轮风扇,因为流入空气的轴向速度成分变得特别大的叶片的前缘侧的侧板侧端部向旋转方向倾斜而顺沿于流入空气的流入方向,所以可切实防止容易在叶片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侧产生的剥离,实现性能提高及噪音降低。另外,由于前缘侧倾斜角度α在中央部大,空气可以从内周侧极顺畅地取入。进而,在侧板侧的倾斜角度α比主板侧小时,因为是顺沿于流入角度的形状,所以可顺畅地取入空气。另外,在叶片后缘部中,倾斜角度(出口角β)相对主板侧、侧板侧而言中央侧大,由此可实现向外周侧送风的空气的均匀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0590号公报(第4页、图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701604号公报(第4页、图3)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861008号公报(第7页、图4)
但是,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涡轮风扇及空调机存在以下的问题。
(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涡轮风扇的装配性差。即,在把叶片的上端向叶轮的旋转方向倾斜时,对于在至少分别成形侧板和叶片后由焊接、嵌合等一体形成叶轮的涡轮风扇,因为对侧板向叶片施加旋转轴方向的力而进行按压结合,所以叶片上端的侧板侧为倾斜形状,因此在叶片的主板侧结合部附加了应力,进而难以良好地在叶片的侧板侧施加力。
(2)另外,在由热塑性树脂成形时,材料增加,重量也增加,加工性差。即,在由热塑性树脂成形时有可能产生收缩、加工性差的叶片的壁厚从叶轮高度方向的主板向侧板大体相同,所以在与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看时叶片的壁厚从叶轮内周缓缓增厚,进而,在向叶轮外周成为薄壁的翼型叶片时,例如,在壁厚增厚的叶片的中央附近,在侧面看时的倾斜的叶片上端部壁厚增厚,材料增加,重量也增加。另外,在由热塑性树脂成形时,有可能产生收缩,加工性差。
(3)进而,因为通过使叶片的上端的倾斜角度至少从叶轮内周向外周变大而使在叶片的侧板结合部处的流入量增加,所以与从叶片的叶轮内周侧流入的流产生干扰,产生噪音或振动,有可能使周边环境恶化(以下称为“噪音恶化的可能性”)。
(4)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涡轮风扇中,通过叶片后缘部的侧板侧结合部从主板侧结合部向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偏置规定量而提高了配设在叶轮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前面侧的风速分布的均匀化,但流集中在叶轮出口处的叶片后缘部的侧板侧,存在噪音恶化的可能性。
(5)另外,通过叶片前缘部的侧板侧结合部从主板侧结合部向旋转方向偏置规定量,可以抑制侧板侧结合部附近的剥离,但因为从叶片前缘部的中间部位到叶片侧板侧结合部的剥离依然存在,所以在降低噪音方面还有余地。
(6)进而,叶片侧板侧结合部相对主板侧结合部向旋转方向倾斜,主板表面和叶片的压力面(旋转方向的反方向面)成为比90°小的锐角。为此,从前缘流入的流向主板侧偏流,在叶片后缘部的侧板侧残存有剥离区域。
(7)进而,通过叶片侧板侧结合部在前缘侧和后缘侧向反方向偏置,叶片主板侧结合部从与侧板焊接的叶片侧板侧结合部相对侧板成为倾斜形状,所以与专利文献1公开的涡轮风扇同样,装配性差。
(8)另外,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涡轮风扇中,通过从叶片的前缘到后缘使侧板侧结合部相对主板侧结合部向旋转方向错开,而且,前缘侧的侧板侧端部向旋转方向侧倾斜,可抑制叶片的侧板侧端部及侧板侧结合部中的相对吸入流的剥离,从前缘流入的流向主板侧偏流,在叶片后缘部的侧板侧残存有剥离区域。
(9)另外,因为叶片整体向旋转方向倾斜,所以在至少分开成形侧板和叶片后、用焊接或嵌合等一体形成叶轮的涡轮风扇中,因为相对叶片从侧板向旋转轴方向加力而进行按压结合,所以在叶片的主板侧结合部附加应力,进而在叶片的侧板侧难以良好地施加力而变得不稳定,所以装配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抑制叶片的前缘及侧板侧端部、还有后缘部的剥离区域,得到低噪音、装配性或加工性好、即使附加通风阻力也可将性能恶化抑制得极小的涡轮风扇及搭载该涡轮风扇的空调机。
1.一种涡轮风扇,该涡轮风扇具备:具有作为固定马达的旋转轴(O)的固定部的毂部(2a)的圆盘状的主板(2)、与该主板(2)共同形成导风壁且在中心具有侧板开口部的作为圆环的侧板(3)、跨所述主板(2)和所述侧板(3)设置的多片叶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在与所述旋转轴(O)正交的平面看时越从叶片前缘部(4a)到叶片后缘部(4e)就越远离所述旋转轴(O),所述叶片前缘部(4a)以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为弯曲点而连续形成有侧板侧端部(4a1)和内周侧端部(4a2),在与所述旋转轴(O)平行的侧面看时,所述叶片的外周面(4b)及内周面(4c),在所述叶片前缘部(4a)中高度方向的中央范围与所述旋转轴(O)平行,所述叶片外周面(4b)的靠近所述主板(2)的范围,在所述叶片前缘部(4a)中越接近所述主板(2)就越向所述主板(2)的径向外方弯曲,所述叶片前缘部的所述侧板侧端部(4a1)和所述内周侧端部(4a2)的靠近所述侧板(3)的范围,越接近所述侧板(3)就越向所述侧板(3)的径向外方弯曲,由此,所述叶片的外周面(4b)的弯曲范围成为以所述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为顶角的三角形。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靠近所述侧板的端缘在靠近所述叶片后缘部的范围内与所述侧板接合,在靠近所述叶片前缘部的范围内离开所述侧板而位于所述侧板开口部,所述叶片的叶片后缘部是具有位于连结所述主板的外周缘和所述侧板的外周缘的假想圆筒上的至少两个以上拐点的波状,并具有在所述主板附近的范围内向旋转方向突出的主板侧弯曲部和在所述侧板附近的范围内向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突出的侧板侧弯曲部。
3.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靠近侧板的端缘在位于所述侧板开口部的范围内在平面看时以越接近所述叶片前缘部就越位于径向外方的方式弯曲,在侧面看时弯曲范围以越接近所述叶片前缘部就越远离所述端缘的方式扩大。
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叶片后缘部和所述主板的结合部与所述叶片后缘部和所述侧板的结合部连结的直线与所述旋转轴平行。
5.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是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间隔从所述主板向所述侧板变小的末端变细的形状,是在内部具备空洞的中空构造。
6.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叶片外周面和叶片内周面的中心线在接合于所述侧板的范围内与所述旋转轴平行。
7.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侧面看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时,连结所述主板侧弯曲部的旋转方向的最大突出位置和所述侧板侧弯曲部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最大突出位置的倾斜线,相对于连结与所述主板结合的结合部和与所述侧板结合的结合部的垂直线,在倾斜角度10°~30°之间倾斜。
8.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平面看与所述主板接合的接合部时的、将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与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与所述主板的外周缘交叉的点和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连结的线,和平面看与所述侧板接合的接合部时的、将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与所述侧板的外周缘交叉的点和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连结的线,在平面看时所成的角度即周向弯曲角度在5°~15°之间。
9.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看所述主板侧弯曲部时,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和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为中心且通过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圆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形成主板侧出口角,在平面看所述侧板侧弯曲部时,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与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和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为中心且通过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圆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形成侧板侧出口角,所述主板侧出口角与所述侧板侧出口角的角度差在20°~35°之间。
10.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侧面看时的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垂直曲线在所述叶片前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和所述旋转轴所成的角度即弯曲角度在25°~45°之间。
11.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看时的所述叶片前缘部的前端,在作为在所述侧板附近的位置的入口角的叶片侧板侧入口角,作为在所述侧板和所述主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入口角的叶片中央附近入口角,和作为在所述主板附近的位置的入口角的叶片主板侧入口角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叶片中央附近入口角>叶片主板侧入口角>叶片侧板侧入口角。
12.如技术方案1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看时的所述叶片前缘部的前端,作为在所述侧板和所述主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内周侧的端部的入口角的叶片中央内周入口角,和作为在所述侧板附近的端部的入口角的叶片侧板侧入口角,在平面看时的角度差在10°~20°之间。
13.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范围内的所述叶片内周部形成到达所述侧板附近的端部的凹槽,在所述弯曲范围和除此之外的所述叶片内周部的边界形成折线,所述凹槽与所述折线大体平行。
14.如技术方案13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矩形剖面,越接近所述侧板附近的端部就变得越浅。
15.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搭载技术方案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在该涡轮风扇的吸入口侧具有可通风的过滤器。
16.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搭载技术方案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在该涡轮风扇的吹出口侧具有可通风的过滤器。
(i)本发明的涡轮风扇因为是以上的构成,所以在风扇吹出口的风速分布均匀,在涡轮风扇的下游侧设有热交换器时,至少在风扇吹出口附近在高度方向均匀地流入,所以可抑制由风速差形成的不通过热交换器而在表面流动的流,降低了压损,可实现低噪音化。
(ii)另外,本发明的空调机,即使在涡轮风扇吸入口具有可通风的过滤器等的压损体,也可以抑制涡轮风扇的叶片前缘部的剥离,可实现低噪音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涡轮风扇的立体图。
图3是从风扇吸入口侧看图2所示的涡轮风扇的平面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X-X剖面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涡轮风扇的叶片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5的L1-L1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5的L2-L2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5的L3-L3剖面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5的L4-L4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5的L5-L5剖面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图3的K1-K1剖面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3的K2-K2剖面的纵剖视图。
图13是叶片后缘倾斜角度α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
图14是周向弯曲角度γ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
图15是出口角度差Δβ2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
图16是弯曲角度ε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
图17是入口角度差Δβ1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涡轮风扇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涡轮风扇的叶片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涡轮风扇(实施方式2),1a:风扇吸入口,1b:风扇吹出口,2:主板,2a:毂部,2b:叶片开口部,3:侧板,4:叶片,4a:叶片前缘部,4a1:叶片的前缘侧板侧端部,4a2:叶片的前缘内周侧端部,4a3:叶片前缘前端部,4ac1:叶片前缘部4e和水平曲线C1的交点,4ac2:叶片前缘部4e和水平曲线C21的交点,4ac3:叶片前缘部4e和水平曲线C31的交点,4ac4:叶片前缘部4e和水平曲线C4的交点,4b:叶片的外周面,4b1:侧板侧引导部,4c:叶片的内周面,4d:叶片的主板侧端部,4e:叶片后缘部,4ec1:叶片后缘部4e和水平曲线C1的交点,4ec2:叶片后缘部4e和水平曲线C2的交点,4ec3:叶片后缘部4e和水平曲线C3的交点,4ec4:叶片后缘部4e和水平曲线C4的交点,4g:叶片侧板接合部,4g1:叶片侧板结合部的叶片外周面的旋转方向前端部,5:凹槽,5a:凹槽的槽底部,10:空调机本体(实施方式1),10a:本体顶板,10b:本体侧板,10c:本体吸入口,10d:本体吹出口,11:装饰面板,11a:吸入格栅,11b:面板吹出口,12:过滤器,13:风向阀,14:喇叭口,15:风扇马达,16:热交换器,17:房间,30:涡轮风扇(实施方式2),A:旋转方向,B:弯曲基准线,C1:水平曲线,C2:垂直曲线,D:弦线,E1:水平曲线C1和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交点的水平曲线C1的切线,E2:水平曲线C1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的水平曲线C1的切线,F1:通过水平曲线C1和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交点的圆的切线,F2:通过水平曲线C1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的圆的切线,G:连接主板侧结合点4ec1和侧板侧结合点4ec4的直线,J:吸入流,T:叶片平面壁厚,t:叶片壁厚,O: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空调机]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纵剖视图。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搭载有后述的实施方式2的涡轮风扇,以下利用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中,屋顶嵌入型空调机本体(以下称“空调机本体”)10设置成嵌入形成于房间20的屋顶21的矩形孔内的状态。即,空调机本体10是在下方具有开口部的沉箱体,具有上方的顶板10a、相向地在下方配置于顶板10a的侧板10b。此时,因为侧板10b在中央具有侧板开口部(与本体吸入口10c连通),下端部与屋顶21位于大体相同的面,所以空调机本体10的开口部也与屋顶21位于大体相同的面。
进而,平面看大体四边形的装饰面板11面向房间20地安装在侧板10b或屋顶21,以便覆盖侧板10b的下端部及屋顶21的矩形孔。另外,在装饰面板11的中央附近,具有作为向空调机本体10吸入空气的吸入口的吸入格栅11a、对通过吸入格栅11a后的空气进行除尘的过滤器12、沿装饰面板11的各边形成的面板吹出口11b,进而在各面板吹出口11b具有风向阀13。
另外,在空调机本体10的内部,分别配置有涡轮风扇1、形成涡轮风扇的吸入风路的喇叭口14、驱动涡轮风扇1旋转的风扇马达15、在与吸入的室内空气(以下称“吸入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6。此时,热交换器16平面看形成为大体C字形,以包围涡轮风扇1的外周侧的方式立设,由连接配管与未图示的室外机连接。
另外,在空调机本体10的中央部形成本体吸入口10c,在本体吸入口10c的周围形成本体吹出口10d。此时,本体吸入口10c与装饰面板11的吸入格栅11a连通,本体吹出口10d与装饰面板11的面板吹出口11b连通。
根据这样构成的空调机10,当涡轮风扇1旋转时,房间20的空气流经装饰面板11的吸入格栅11a,经过过滤器12而进行除尘,进而在经过本体吸入口10c及喇叭口14之后被吸入涡轮风扇1。其后,向热交换器16吹出。另外,在热交换器16中进行了制暖、制冷等的热交换或除湿的空气,经由本体吹出口10d从面板吹出口11b朝向房间20,由风向阀13进行风向控制的同时进行吹出。这样,进行房间20的空气调节(以下有时称“空调”)。
[实施方式2:涡轮风扇]
图2~图1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涡轮风扇的图,图2是立体图,图3是从风扇吸入口侧看的平面部分剖视图,图4是图3的X-X剖面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局部的侧视图,图6~图9是表示局部的平面看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局部的平面图,图11及图12是表示局部的剖视图,图13~图17是表示噪音值和各部的角度的关系的关系图。
另外,图2相当于在图1中向上看屋顶21时的立体图。另外,在图4和图1(实施方式1)中,因为上下翻转,所以变成了吸入空气从图4的上侧吸入而向图4的左右方向吹出。另外,为了方便而把图4的纸面上下方向称为“高度方向”,把纸面的左右方向及表里方向称为“水平方向”。另外,在图1(实施方式1)及各图中,相同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一部分的说明。
另外,图13是叶片后缘倾斜角度α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图14是周向弯曲角度γ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图15是出口角度差Δβ2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另外,图16是叶片前缘前端部4a3的弯曲角度ε与针对在相同风量情况下向配设到吸入侧的过滤器堆积尘埃时相对无尘埃堆积的通风阻力比的噪音值的关系图。另外,图17是在叶片外周面中垂直曲线C12最为朝向旋转方向反方向的凹状底部的高度位置的、叶片前缘前端部处的入口角相对前缘内周侧端部处的入口角的角度差Δβ1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图。
在图2~图5中,涡轮风扇1一体成形有作为剖面大体山形的旋转体(圆盘)的主板2、与主板2的周缘部相向配置的作为剖面大体圆弧状的圆环的侧板3、和跨主板2和侧板3配置的多片叶片4。
即,主板2在中心(剖面大体山形的凸部)形成作为与风扇马达15的旋转轴O固定的固定部的毂部2a。因此,旋转轴O在高度方向平行,而在水平方向垂直。
作为圆环的侧板3的中央的侧板开口部形成风扇吸入口1a。另外,主板2的周缘部(剖面大体山形的下坡部)和侧板3成为导风壁,由它们围成的空间形成风扇吹出口1b。即,在图1中,主板2的周缘部的剖面及侧板3的剖面,因为任一个都向外周成为高的位置,所以上升(图2~图12因为上下翻转,所以用向下的箭头表示)以后,在水平方向形成朝向外周的风流。
(叶片的配置)
叶片4在平面看,越是从叶片前缘部4a到叶片后缘部4e就越远离旋转轴O,叶片4的接近侧板3的端缘在接近叶片后缘部4e的范围(4ec4~4g1)中与所述侧板接合,在接近叶片前缘部4a的范围(4g1~4a3)中离开侧板3而位于侧板开口部。另外,叶片4随着离开主板2而靠近侧板3,与叶片4的旋转轴O正交的水平剖面的壁厚T(与叶片外周面和叶片内周面的距离相同)缓缓变薄,成为在内部具有空洞、在主板2的叶轮外方具有开口的中空构造。
(叶片后缘部)
在图5中,叶片4的叶片后缘部4e位于连结主板2的外周缘和侧板3的外周缘的假想圆筒上,呈现在该假想圆筒上具有至少2个以上的拐点的波状。即,水平曲线C1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在高度方向,相对于作为主板侧结合点的交点4ec1,显示了在比风扇吹出口1b的中央靠主板2侧的规定位置在旋转方向朝旋转方向弯曲成凸状的作为主板侧弯曲点的交点4ec2、比风扇吹出口1b的中央靠侧板3侧的向旋转方向反方向弯曲成凹状的作为侧板侧弯曲点的交点4ec3、作为侧板3的侧板侧结合点的交点4ec4。
换言之,连结主板侧结合点4ec1和侧板侧结合点4ec4的直线G形成为平行于旋转轴O在主板2及侧板3的附近呈现直立形状,在主板侧弯曲点4ec2和侧板侧弯曲点4ec3之间,主板2侧相对侧板3侧向旋转方向A倾斜,叶片后缘部4e成为大体S字形。
此时,叶片后缘部4e位于连结主板2的外周缘和侧板3的外周缘的假想圆筒面,连结主板侧结合点4ec1和侧板侧结合点4ec4的直线G与旋转轴O平行,与主板2的外缘部的面垂直(与垂直于法线相同)。
另外,叶片后缘部4e是在侧板3附近与侧板3的法线平行的形状。进而,在作为主板侧弯曲部向旋转方向A侧的最大突出位置的主板侧弯曲点4ec2和作为侧板侧弯曲部向旋转方向A的相反方向的最大突出位置的侧板侧弯曲点4ec3之间,因为越靠近主板2就越向旋转方向A突出,所以在侧面看是倾斜的,成为大体S字形。
因此,在叶片外周面4b中,吸入空气由主板侧弯曲点4ec2在叶片吹出口1b的高度方向主板2侧和中央部侧分流,防止流向主板2侧集中。另外,由主板侧弯曲点4ec2和侧板侧弯曲点4ec3之间的倾斜部4e5向侧板3方向加力而引导流。进而,从侧板侧弯曲点4ec3到侧板侧结合点4ec4,在叶片内周面4c把从叶片4的前缘侧板侧端部4a1的侧板侧结合部4g周边流入的流导向风扇吹出口1b的侧板3侧。
(叶片的剖面形状)
以下,对叶片4的高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剖面形状进行说明。
图6~图10分别表示图4中所示的L1-L1剖面、L2-L2剖面、L3-L3剖面、L4-L4剖面和L5-L5平面。另外,旋转方向用“箭头A”表示。
即,图6表示作为与主板2接合的接合部的主板侧端部4d的L1-L1剖面,图7表示比风扇吹出口1b的中央靠主板2侧的L2-L2剖面,图8表示比风扇吹出口1b的中央靠侧板3侧的L3-L3剖面,图9表示通过风扇吹出口1b的侧板3表面的L4-L4剖面,图10表示叶片4的1片量的拆下侧板3时的L5-L5平面。
另外,对于L1-L1剖面(图6),剖面的壁厚中心线(与叶片内周面和叶片外周面的中央相同)用“水平曲线C1”表示,“水平曲线C1和叶片前缘部4a的交点”及“水平曲线C1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用“4ac1”及“4ec1”表示。
另外,对于L2-L2剖面(图7),剖面的壁厚中心线用“水平曲线C2”表示,“水平曲线C2和叶片前缘部4a的交点”及“水平曲线C2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用“4ac2”及“4ec2”表示。
以下,同样,对于L3-L3剖面(图8),“水平曲线C3”用“4ac3”及“4ec3”表示。另外,对于L4-L4剖面(图9),“水平曲线C3”用“4ac4”及“4ec4”表示。另外,为了明确高度方向的位相,在各图中标记“4ac1”及“4ec1”。
进而,在图6~图9中,各剖面的叶片4的形状是壁厚从叶片内周侧前缘部4a2向叶片中央部缓缓增加、壁厚向叶片后缘部4e缓缓减少翼型叶片。
在图6所示的L1-L1剖面中,相对旋转方向A后倾而向径向外方弯曲;在图7所示的L2-L2剖面中,叶片后缘部4e的主板2侧向旋转方向A弯曲成逆弯曲状;在图8所示的L3-L3剖面中,叶片后缘部4e相比所述主板侧结合部4ec1向旋转方向A的反方向弯曲成弯曲状。
另外,在图9所示的L4-L4剖面中,侧板侧结合点4ec4和图6所示的L1-L1剖面的主板侧结合点4ec1,在从风扇吸入口1a看的平面观看时处于相同位相,前缘内周侧端部4a2侧向径向外方弯曲而呈现逆弯曲的形状。
进而,在图10所示的平面看时,跨过主板侧结合部4ec1、侧板侧结合部4ec4,按具有规定角度γ的状态配设形成了主板侧弯曲点4ec2、侧板侧弯曲点4ec3。
另外,在图6(L1-L1剖面)中,将在水平曲线C1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4ec1处的水平曲线C1的切线E1和与旋转轴O同心地通过交点4ec1的圆的切线F1所成的角度(锐角)称为“出口角β21”。
在图7(L2-L2剖面)中,将在水平曲线C2和叶片后缘部4e的交点4ec2处的水平曲线C2的切线E2和与旋转轴O同心地通过交点4ec2的圆的切线F2所成的角度(锐角)称为“出口角β22”。以下同样,在图8(L3-L3剖面)中规定了“出口角β23”,在图9(L4-L4剖面)中规定了“出口角β24”。
此时,叶片4的各出口角形成为“β23<β21=β24<β22”的关系。
(叶片前缘部)
在图2及图3中,叶片4的成为空气入口侧的叶片前缘部4a的形状由侧板侧端部4a1和内周侧端部4a2形成,以前缘前端部4a3为弯曲点而连续。另外,侧板侧端部4a1在高度方向上,随着从前缘前端部4a3接近“作为叶片4和侧板3的紧密接触部的侧板结合部4g(参照图4)”,向风扇吸入口1a倾斜。即,侧板侧端部4a1在接近侧板3的法线方向地倾斜的同时接近侧板3。
在图3中,把水平曲线C1和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交点设定为“交点4ac1”,把水平曲线C1和叶片后缘侧端部4e的交点设定为“交点4ec1”,把连结交点4ac1和交点4ec1的直线设定为“弦线D”。
另外,把叶片前缘内周端部4a2附近的垂直于弦线D的纵剖面设定为“K1-K1剖面”,K1-K1剖面的叶片4在图11中表示。另外,把侧板结合部的旋转方向前端部4g1(与接合范围和位于侧板开口部的范围的边界相同)的垂直于弦线D的纵剖面设定为“K2-K2剖面”,K2-K2剖面的叶片4在图12表示。
另外,在图11及图12中,把K1-K1剖面及K2-K2剖面的叶片4的高度方向的壁厚中心线(与叶片外周面和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相同)设定为“垂直曲线C12”,把叶片前缘前端部4a3(K1-K1剖面)及叶片侧板接合部4g1(K2-K2剖面)的垂直曲线C12和旋转轴O所成的角度分别设定为“弯曲角度ε1”及“弯曲角度ε2”。
在图2、图11及图12中,在叶片4的靠近侧板3的端缘离开侧板3的范围(与位于侧板开口部的范围相同),在平面看时越接近叶片前缘部4a就越位于径向外方地弯曲,在侧面看时,弯曲范围越接近叶片前缘部4a就越远离端缘地扩大。
即,叶片前缘侧板侧端部4a1及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侧板3侧,把侧板结合部4g的叶片外周面的旋转方向前端部4g1作为支点,把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作为力点,以弯曲角度ε随着朝向叶轮内周侧(与接近叶片前缘部4a相同)变大的方式向径向外方弯曲。
为此,在侧面看时,因为弯曲范围形成为大体三角形,所以在叶片4的外周面4b上,生成从旋转方向前端部4g1向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缓缓朝向主板2侧的倾斜状的“折线B”。
进而,如图4及图11所示,叶片前缘部4a的主板2侧的叶片外周面4b,以向径向外方弯曲的方式使叶片壁厚T缓缓增厚,且垂直曲线C12也向径向外方弯曲。
另外,在图12所示K2-K2剖面中,叶片外周面4b相对于主板2的外缘部的面大体垂直,只有叶片内周面4c的侧板3侧向径向外方弯曲,叶片4作为整体从主板2向侧板3(随着成为高位置)使壁厚变薄,同时呈现大体直立的形态。
另外,在图6~图10的各剖面所示的锐角的入口角β11、β12、β13、β14形成为,“β14<β11”,进而,高度方向中央部的β12、β13至少比β11、β14大(β12>β11,β13>β14),在径向内方从叶片前缘前端部4a3到侧板3缓缓扩大入口角β1,叶片前缘前端部4a3的入口角β14形成为最小。
如上所示,至少叶片前缘部4a在从内周侧起侧面看时,叶片外周面4b的叶片侧板4a1侧及主板2侧相对于旋转方向A形成凹形状,叶片内周面4c形成为向径向外方弯曲的形状。
(作用、效果)
因为涡轮风扇1为以上的构成,所以如图2所示,在由风扇马达15向旋转方向A旋转时,使从风扇吸入口1a吸入的室内空气(与吸入空气相同)通过叶片4后,从风扇吹出口1b以大体放射状吹出。此时,有以下的作用、效果。
(i)风扇吹出口1b的风速分布均匀。其结果,在涡轮风扇1的下游侧具有热交换器16时,因为至少在风扇吹出口1b附近在高度方向均匀地流入,所以可抑制由风速差形成的不通过热交换器16而在表面流动的二次流,能够降低压损,实现低噪音化(参照图1)。
另外,由于叶片后缘部4e的主板2及侧板3附近是直立,所以,与现有的涡轮风扇那样相对主板2、侧板3使后缘部4e倾斜的情况相比,在焊接装配时可准确施加平行于旋转轴O的力,可抑制由叶片4的后让形成的焊接故障。
(ii)进而,把在主板侧弯曲点4ec2和侧板侧弯曲点4ec3之间的倾斜部4e5和与旋转轴O平行的平行线G所成的倾斜角度即“后缘倾斜角度α2”设定为“10°~30°”。为此,在风扇吹出口1b,流不会过于向叶片外周面4b的侧板3侧集中。另外,在叶片内周面4c的侧板3侧,从叶片的前缘部侧板侧4a1流入的流也不会过于集中。因此,如后缘倾斜角度α和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所示那样成为低噪音(参照图13)。
(iii)另外,在图10的平面看,把连结叶轮旋转中心O和主板侧弯曲点4ec2、侧板侧弯曲点4ec3的直线所成的周向弯曲角度γ设定为“5°~15°”。因此,在风扇吹出口1b的下游侧配设热交换器16时,涡轮风扇1旋转,叶片后缘部4e接近热交换器16,即使局部增加通风阻力,气体流也被分散。另外,与后缘倾斜角度α的效果同样,由于流不向风扇吹出口1b的向叶片外周面4b的侧板3侧过于集中,在叶片内周面4c的侧板3侧从叶片4的前缘部侧板侧4a1流入的流也不会过于集中,由此如周向弯曲角度γ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那样成为低噪音(参照图14)。
(iv)另外,在与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的叶片的各剖视图中,相对于叶片后缘部的叶轮旋转方向A,作为主板侧弯曲点4ec2的出口角β22和侧板侧弯曲点4ec3的出口角β23之差的“角度差Δβ2”成为“20~35°”之间。因此,在空调机10中,即使配设在风扇吹出侧的热交换器16(作为可通风的压损体的平面看大体C字形)和风扇吹出口1b的距离在周向发生变化,因为叶片后缘部4e形成为凹凸弯曲的大体S字形,所以由该大体S字形可限制空气流。
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在风扇1和热交换器16接近的区域流集中在风扇吹出口1b的主板2侧,在侧板3侧剥离大,噪音恶化大,但是,在本发明中,风速分布的变化小,可抑制产生噪音(对此,参照表示“出口角度差Δβ2与相同风量时的噪音值的关系”的图15)。
(v)另外,在叶片前缘部4a中,在空气流入时,因为在从中心侧(旋转轴O)起侧面看,外周面4b的叶片侧板3侧及主板2侧相对旋转方向A弯曲成凹形状,所以在叶片4的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侧板2侧及叶片外周面4b的侧板侧引导部4b1(前缘侧板侧端部4a1向径向外方弯曲),吸入空气不与外周面4b冲突,抑制了紊流,进而可顺畅导入。
因此,可以增加风扇转速相同时的送风量,相对空调机10的热交换所需的送风量,因为可以降低风扇转速,所以可以低噪音化,同时,可以使风扇的旋转驱动低转矩化,可降低马达的消耗电力。
(vi)另外,因为叶片前缘部4a的叶片外周面4b的主板2侧向径向外方弯曲,所以可使由毂部2a经过主板2的表面的流朝向叶片高度方向中央,与从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流入的流一起抑制向主板2侧的流的集中。
另外,流不向叶片4冲突而可顺畅地导入到叶片外周面4b,抑制了紊流。
其结果,与现有的向风扇吹出口的主板侧集中的风速分布相对,通过抑制侧板侧的剥离和避免向主板侧的集中可使吹出风速分布均匀化,且实现低噪音化。
(vii)另外,因为叶片前缘部4a的叶片内周面4c的侧板3侧形成为向径向外方倾斜且弯曲,所以叶片内周面4c的吸入空气顺沿于该倾斜的弯曲面,顺畅地向叶片后缘部4e流动。因此,因为可抑制在现有的涡轮风扇中在侧板3附近产生的剥离,所以可实现低噪音化。
(viii)另外,以侧板结合部4g的叶片外周面4b的旋转方向前端部4g1为支点,以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为力点,在叶片主板侧前端4d的水平剖面的与弦线D正交的纵剖视图中,“弯曲角度ε(与垂直曲线C12和与旋转轴O平行的直线所成的角度相同)”随着朝向叶轮内周侧而变大地向径向外方弯曲。即,叶片4的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侧板3侧和前缘侧板侧端部4a1朝向叶片4的旋转方向面4b(从侧板结合部的内周侧端部4g1向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缓缓生成朝向主板2侧的折线B(倾斜状,参照图2)地向径向外方弯曲。
为此,与现有的与旋转轴O正交的水平线为起点弯曲的情况相比,缩小了叶片4的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侧板3侧的流入量与前缘侧板侧端部4a1的流入量之差。
(ix)另外,通过以前缘前端部4a3为顶点,将前缘内周侧端部4a2及前缘侧板侧端部4a1连设成大体三角形,以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为中心在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及叶片前缘侧板侧端部4a1中产生的纵涡旋被均匀化,通过将空气引导到叶片内周面4c上而获得稳定。因此,如搭载在空调机10(参照图1)时那样,即使在过滤器12(作为向风扇吸入口1a侧配设的可通风的压损体)堆积尘埃、通风阻力增加时,也难以产生空气流的剥离,可将噪音恶化抑制得很小。
(x)图16是“相对通风阻力比的噪音值”和弯曲角度ε的关系图,是叶片前缘前端部4a3的弯曲角度ε在弯曲角度ε的情况下和相同风量时的图。即,是相对于向在吸入侧配设的过滤器堆积尘埃时的值的、与不堆积尘埃时的值的比率即“相对通风阻力比的噪音值”的关系图。另外,如图16所示,若是“ε1=25°~45 °”的范围的话,则可以得到即使在风扇吸入口1a处的通风阻力发生变化也难以出现剥离、低噪音的涡轮风扇及空调机。
(xi)进而,如图12所示,因为叶片4从主板2向侧板3在风扇高度方向使壁厚T变薄,成为在主板2的叶轮外方具有开口2b的中空构造,所以可实现涡轮风扇的轻量化。为此,在起动风扇马达时,可以减小向毂部2a施加的起动转矩,抑制了扭曲,所以可提高涡轮风扇1的耐久性。
(xii)另外,对于叶片4,图6所示的纵剖面K1-K1(包含叶片主板侧前端4d的水平剖面的与弦线D正交的叶片4的侧板结合部的旋转方向前端部4g1的纵剖面)以及朝向其下游侧的叶片后缘部4e的规定范围都形成为相对主板2与旋转轴O平行地大体直立的方式。为此,为了把叶片4和侧板2焊接成一体,在与旋转轴O平行的方向,把侧板2向叶片4按压时,抑制了现有的叶片相对主板2倾斜时产生的“叶片主板侧端部4d的应力集中”,可防止叶片4的变形,安装容易,提高了生产可靠性。
(xiii)另外,对于与旋转轴O正交的平面的叶片4的各剖视图的入口角β1,叶片前缘前端部4a3的入口角β14在前缘部4a中成为最小。另外,叶片前缘内周端部4a2的叶轮高度方向中央附近的入口角β1至少比所述主板侧的入口角β11、叶片前缘前端部的入口角β14大地形成在径向内方。即,形成为“β1>β11>β14”的关系。
另外,在叶片4的侧板侧端部4a1中,因为入口角β1从叶片前缘前端部4a3到侧板结合部4g缓缓扩大地形成,所以可以减小作为叶片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与旋转轴O正交的水平剖面上的“吸入流J”和入口角β1的角度差的“入射角δ”,可减小剥离地顺畅引导吸引空气,可实现低噪音化。
(xiv)另外,从叶片前缘前端部4a3到叶片前缘侧板侧端部4a1的侧板结合部4g,在朝向风扇吸入口1a侧的倾斜部在径向把吸入流向径向引导,使入口角β缓缓扩大,由此进一步向径向引导,可抑制侧板3侧的剥离,使风扇吹出口1b的风速分布均匀化。
(xv)另外,在叶片外周面4b中,相对于在垂直曲线C12最为朝向旋转方向反方向的凹状底部的高度位置的前缘内周侧端部4a2(参照图7及图11)的入口角β12的、叶片前缘前端部4a3的入口角β14(参照图8及图11)的角度差设定为“角度差Δβ1”。
这样,如图17所示,当角度差Δβ1过大时,在叶片内周面4c的主板2侧产生剥离,产生噪音恶化,但只要形成为角度差Δβ1处在“10°~20°”之间,就可以得到低噪音效果。
(xvi)另外,把叶片后缘部4e弯曲成大体S字状的形状、以及把叶片前缘部4a向径向外方弯曲的形状,即便单独使用也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低噪音的效果。
进而通过组合两种形状,因为吸引空气从叶片前缘部4a整体顺畅流入,所以被整流的流向叶片后缘部4e流入。由此,因为流容易顺沿于大体S字形的叶片表面,而且流入的是紊流少的流,进而风速分布也均匀化,且两者并行地促进了噪音的降低。
以上,本发明的涡轮风扇是低噪音、制造可靠性及耐久性高的涡轮风扇。另外,通过搭载该涡轮风扇,对于使用者而言可抑制损伤耳部的噪音,确保舒适的使用环境,同时可提供可长期无故障的使用且廉价高质量的空调机。
[实施方式3:涡轮风扇]
图18及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涡轮风扇的图,图18是立体图,图19是表示局部的剖视图(准确地是图18所示的叶片主板侧端部4b的与弦线D正交的平面的叶片4的纵剖视图)。另外,在与实施方式2(图2~图12)相同的部分或对应的部分采用与之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一部分的说明。
在图18中,作为叶片4的靠近侧板3的端缘的前缘侧板侧端部4a1,在离开侧板3的范围(与位于侧板开口部的范围相同)中,在平面看时以越接近前缘内周侧端部4a2则越位于径向外方的方式弯曲,在侧面看时弯曲范围以越接近前缘内周侧端部4a2则越远离所述端缘的方式扩大。
即,在涡轮风扇30,在向径向外方弯曲的叶片4的前缘侧板侧端部4a1和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的侧板3侧的叶片外周面4b,从侧板结合部4g的叶片外周面4b的旋转方向前端部4g1向叶片4的前缘内周侧端部4a2,缓缓生成朝向主板2侧的折线B。
另外,在该弯曲范围的叶片内周面4c,成为与折线B大体垂直,形成相对于旋转轴O从侧板3侧向主板2侧朝斜外方延伸的长方形的凹槽5。
在图19中,凹槽5的深度随着接近前缘侧板侧端部4a1而变浅。
即,叶片4由形成叶片外周面的部件和形成叶片内周面的部件形成,是在内部具有空洞的双重构造,两者在前缘侧板侧端部4a1接合,越远离前缘侧板侧端部4a1则两者的间隔就变得越宽。
另外,因为凹槽5的槽底部5a由形成叶片外周面的部件形成,所以凹槽5的深度相当于形成叶片外周面的部件的内周侧面和形成叶片内周面的部件的内周侧面的距离。
这样形成的涡轮风扇30通过由风扇马达向旋转方向A旋转,从风扇吸入口1a吸入空气,流经叶片4后,把吸引空气从风扇吹出口1b向旋转方向以大体放射状吹出。
此时,在叶片4流入空气时,因为前缘侧板侧端部4a1向径向外方弯曲,所以空气沿叶片外周面4c顺畅地流向叶片后缘部,所以可抑制紊流。另外,因为凹槽5形成为相对于旋转轴O从侧板3侧向主板2侧扩大同时向倾斜方向延伸,所以由槽底部5a对流进行整流,进而可抑制紊流,能够促进低噪音化。
另外,由于所述凹槽5的槽底部5a形成为沿叶片外周面4b使叶片4的壁厚成为薄壁,所以在由热塑性树脂成形涡轮风扇时,即便是壁厚增厚的弯曲部,因为成为薄壁,所以可防止收缩,提高了成形的可靠性。
特别是当在风扇吸入口1a配设过滤器等可通风的压损体的空调机10(图1)上搭载涡轮风扇30时,即使在缓缓地向过滤器堆积尘埃、通风阻力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剥离,保持低噪音。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因为是以上的构成,噪音低且制造可靠性高,所以作为家庭用及单位用的各种涡轮风扇,进而作为搭载该涡轮风扇的家庭用及单位用的各种空调机可广泛地加以利用。

Claims (13)

1.一种涡轮风扇,该涡轮风扇具备:具有作为固定马达的旋转轴(O)的固定部的毂部(2a)的圆盘状的主板(2)、与该主板(2)共同形成导风壁且在中心具有侧板开口部的作为圆环的侧板(3)、跨所述主板(2)和所述侧板(3)设置的多片叶片(4),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4)在与所述旋转轴(O)正交的平面看时越从叶片前缘部(4a)到叶片后缘部(4e)就越远离所述旋转轴(O),
所述叶片前缘部(4a)以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为弯曲点而连续形成有侧板侧端部(4a1)和内周侧端部(4a2),
在与所述旋转轴(O)平行的侧面看时,所述叶片的外周面(4b)及内周面(4c),在所述叶片前缘部(4a)中高度方向的中央范围与所述旋转轴(O)平行,
所述叶片的外周面(4b)的靠近所述主板(2)的范围,在所述叶片前缘部(4a)中越接近所述主板(2)就越向所述主板(2)的径向外方弯曲,
所述叶片前缘部的所述侧板侧端部(4a1)和所述内周侧端部(4a2)的靠近所述侧板(3)的范围,越接近所述侧板(3)就越向所述侧板(3)的径向外方弯曲,由此,所述叶片的外周面(4b)的所述侧板侧的弯曲范围成为以所述叶片前缘前端部(4a3)为顶角的三角形,
所述叶片(4)的靠近所述侧板(3)的端缘在靠近所述叶片后缘部(4e)的范围内与所述侧板(3)接合,在靠近所述叶片前缘部的范围内离开所述侧板而位于所述侧板开口部,
所述叶片的叶片后缘部(4e)位于连结所述主板(2)的外周缘和所述侧板(3)的外周缘的假想圆筒上,呈现具有至少两个拐点的波状,并具有在所述主板附近的范围内向旋转方向突出的主板侧弯曲部和在所述侧板附近的范围内向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突出的侧板侧弯曲部,
将所述叶片后缘部(4e)和所述主板(2)的结合部与所述叶片后缘部(4e)和所述侧板(3)的结合部连结的直线与所述旋转轴(O)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靠近侧板的端缘在位于所述侧板开口部的范围内在平面看时以越接近所述叶片前缘部就越位于径向外方的方式弯曲,在侧面看时弯曲范围以越接近所述叶片前缘部就越远离所述端缘的方式扩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是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间隔从所述主板向所述侧板变小的末端变细的形状,是在内部具备空洞的中空构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侧面看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时,连结所述主板侧弯曲部的旋转方向的最大突出位置和所述侧板侧弯曲部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最大突出位置的倾斜线,相对于连结与所述主板结合的结合部和与所述侧板结合的结合部的垂直线,在倾斜角度10°~30°之间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平面看与所述主板接合的接合部时的、将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与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与所述主板的外周缘交叉的点和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连结的线,和
平面看与所述侧板接合的接合部时的、将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与所述侧板的外周缘交叉的点和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连结的线,在平面看时所成的角度即周向弯曲角度在5°~15°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看所述主板侧弯曲部时,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和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为中心且通过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圆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形成主板侧出口角,
在平面看所述侧板侧弯曲部时,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与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水平曲线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和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为中心且通过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圆在所述叶片后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形成侧板侧出口角,
所述主板侧出口角与所述侧板侧出口角的角度差在20°~35°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侧面看时的表示所述叶片外周面和所述叶片内周面的中央的垂直曲线在所述叶片前缘部的前端的切线和所述旋转轴所成的角度即弯曲角度在25°~45°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看时的所述叶片前缘部的前端,
在作为在所述侧板附近的位置的入口角的叶片侧板侧入口角,
作为在所述侧板和所述主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入口角的叶片中央附近入口角,和
作为在所述主板附近的位置的入口角的叶片主板侧入口角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叶片中央附近入口角>叶片主板侧入口角>叶片侧板侧入口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看时的所述叶片前缘部的前端,
作为在所述侧板和所述主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内周侧的端部的入口角的叶片中央内周入口角,和
作为在所述侧板附近的端部的入口角的叶片侧板侧入口角,在平面看时的角度差在10°~2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范围内的所述叶片内周部形成到达所述侧板附近的端部的凹槽,
在所述弯曲范围和除此之外的所述叶片内周部的边界形成折线,
所述凹槽与所述折线大体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矩形剖面,越接近所述侧板附近的端部就变得越浅。
12.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搭载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在该涡轮风扇的吸入口侧具有可通风的过滤器。
13.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搭载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在该涡轮风扇的吹出口侧具有可通风的过滤器。
CN200980106559.XA 2008-04-18 2009-03-04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Active CN101960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09046 2008-04-18
JP2008109046 2008-04-18
PCT/JP2009/054060 WO2009128299A1 (ja) 2008-04-18 2009-03-04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150A CN101960150A (zh) 2011-01-26
CN101960150B true CN101960150B (zh) 2014-04-02

Family

ID=4119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6559.XA Active CN101960150B (zh) 2008-04-18 2009-03-04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264320B1 (zh)
JP (2) JP5283691B2 (zh)
CN (1) CN101960150B (zh)
AU (1) AU2009237152B2 (zh)
ES (1) ES2686246T3 (zh)
WO (1) WO20091282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89903T3 (es) * 2005-10-06 2016-1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urbo ventilador y acondicionador de aire
JP5444108B2 (ja) * 2010-04-23 2014-03-19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JP5882804B2 (ja) * 2012-03-23 2016-03-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ペラ及び流体機械
AU2013263811B2 (en) * 2012-12-03 2018-03-15 Angelo Lambrinos Notaras Motorised Portable Blower Apparatus
CN103174674A (zh) * 2013-04-02 2013-06-26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上的斜流离心叶轮
CN103174673B (zh) * 2013-04-02 2016-01-13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
CN103174672B (zh) * 2013-04-02 2016-01-13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后倾式斜流送风叶轮
CN103195752B (zh) * 2013-04-03 2015-11-18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叶轮
CN103195753B (zh) * 2013-04-03 2015-12-02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后倾式叶轮
CN103185030B (zh) * 2013-04-03 2015-12-02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上的斜流离心叶轮
CN103195751B (zh) * 2013-04-03 2015-11-04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后倾式离心风叶
KR101645178B1 (ko) * 2013-05-10 2016-08-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원심팬 및 원심팬의 제조방법
EP2829733B1 (en) 2013-05-10 2021-01-27 Lg Electronics Inc. Centrifugal fan
EP3009686B1 (en) 2013-06-13 2017-11-1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Impeller and fluid machine
CN104895835B (zh) * 2014-03-05 2017-11-28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离心风扇、离心风扇的制造方法及具有该离心风扇的空调
KR102227374B1 (ko) * 2014-05-28 2021-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원심팬
TWI550237B (zh) * 2014-06-06 2016-09-21 張永富 排油煙機葉輪結構
JP2016050486A (ja) * 2014-08-29 2016-04-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流体機械、及び流体機械の羽根車
JP2016142431A (ja) * 2015-01-30 2016-08-08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気調和機
CN105987015A (zh) * 2015-02-26 2016-10-05 廖泊康 三百六十度旋转式鼓风机
KR101906341B1 (ko) * 2015-04-09 2018-10-12 코웨이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JP6621194B2 (ja) * 2015-06-03 2019-12-1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このターボファンを用いた送風装置
JP6053882B2 (ja) * 2015-07-28 2016-12-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ペラ及び流体機械
JP6642913B2 (ja) * 2015-10-02 2020-02-1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5275875B (zh) * 2015-10-15 2017-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风叶及离心风机
ES2792034T3 (es) * 2015-12-28 2020-11-06 Daikin Ind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fabricación de un impulsor de un ventilador centrífugo
JP6056952B1 (ja) * 2015-12-28 2017-0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00531B2 (ja) * 2016-02-04 2017-09-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ペラ及び流体機械
CN105864099B (zh) * 2016-05-24 2018-06-26 江苏大学 一种中高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出口端折边叶片结构的设计方法
DE112017003760T5 (de) 2016-07-27 2019-04-18 Denso Corporation Zentrifugalgebläse
WO2018020790A1 (ja) * 2016-07-27 2018-02-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
CN106286388B (zh) * 2016-08-31 2019-05-24 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向离心风机
JP6971662B2 (ja) * 2017-06-30 2021-11-24 株式会社川本製作所 インペラ
JP2019019759A (ja) * 2017-07-18 2019-02-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インペラおよび当該遠心ファンインペラを備える遠心ファン
ES2892967T3 (es) * 2017-07-26 2022-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condicionador de aire
JP7467025B2 (ja) * 2018-03-26 2024-04-15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9899318B (zh) * 2019-02-22 2021-03-30 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新健康空气净化器的旋涡风扇
CN110725808B (zh) * 2019-10-31 2021-03-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离心叶轮叶片及构型方法与离心压气机
CN111963478B (zh) * 2020-07-28 2021-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离心风机的叶片、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KR20220033352A (ko) * 2020-09-09 202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팬, 팬을 갖는 공기조화기 및 팬의 제조방법
JP2023156170A (ja) * 2022-04-12 2023-10-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ファン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736A (zh) * 2004-06-15 2005-1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涡轮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WO2007040236A1 (ja) * 2005-10-06 2007-04-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ターボファン、空気調和機
CN101054982A (zh) * 2006-04-11 2007-10-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涡轮风扇
CN101187383A (zh) * 2006-11-20 2008-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涡轮风扇及具有该涡轮风扇的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4508U (zh) * 1977-04-20 1978-11-14
JPS53144508A (en) * 1977-05-20 1978-12-15 Neos Kk Process for preparing perfluoroolefin oligomer
DE3137554A1 (de) * 1981-09-22 1983-03-31 Wilhelm Gebhardt Gmbh, 7112 Waldenburg "radialventilator"
JP2701604B2 (ja) 1991-08-02 1998-01-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H08165998A (ja) * 1994-12-14 1996-06-25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遠心送風機
JPH1030590A (ja) 1996-07-16 1998-02-0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遠心送風機
JPH1122695A (ja) * 1997-06-30 1999-01-2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遠心圧縮機のインペラ翼構造
JP2001234888A (ja) * 2000-02-25 2001-08-3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送風機
JP3757802B2 (ja) * 2001-02-09 2006-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ターボファンを用い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機
JP3861008B2 (ja) * 2002-01-10 2006-12-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4014887B2 (ja) * 2002-02-08 2007-1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の遠心ファン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JP2008002379A (ja) * 2006-06-23 2008-01-10 Daikin Ind Ltd 遠心ファ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736A (zh) * 2004-06-15 2005-1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涡轮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WO2007040236A1 (ja) * 2005-10-06 2007-04-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ターボファン、空気調和機
CN101054982A (zh) * 2006-04-11 2007-10-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涡轮风扇
CN101187383A (zh) * 2006-11-20 2008-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涡轮风扇及具有该涡轮风扇的空调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34888A 2001.08.31
JP特开2003-206892A 2003.07.25
JP特开平11-22695A 1999.01.2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64320A1 (en) 2010-12-22
ES2686246T3 (es) 2018-10-17
CN101960150A (zh) 2011-01-26
AU2009237152A1 (en) 2009-10-22
JP5283691B2 (ja) 2013-09-04
WO2009128299A1 (ja) 2009-10-22
JP5669877B2 (ja) 2015-02-18
JP2013117233A (ja) 2013-06-13
EP2264320B1 (en) 2018-08-08
JPWO2009128299A1 (ja) 2011-08-04
AU2009237152B2 (en) 2012-07-05
EP2264320A4 (en)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0150B (zh) 涡轮风扇以及空调机
CN102422025B (zh) 离心风扇及空调机
JP5143173B2 (ja)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これを装備し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EP2441963B1 (en) Turbo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10436496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10133254A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6029738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冷却ユニット
JP642922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870823A (zh) 空调机
CN101135319A (zh) 螺旋桨式风扇
CN101395381B (zh) 涡轮风扇和空调机
CN103573703A (zh) 轴流风叶
JP5230814B2 (ja) 送風機及びその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US20220205650A1 (en)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a centrifugal fan
JP2001159396A (ja) 遠心ファン及び該遠心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202707612U (zh) 轴流风叶
CN104685218B (zh) 螺旋桨式风扇
WO2020152748A1 (ja) 送風機、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6200878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3157271A1 (ja) 羽根車、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3185036B (zh) 轴流风扇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185037B (zh) 轴流风扇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H1110146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壁掛形室内機
KR100484825B1 (ko) 축류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