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4820B - 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 Google Patents
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4820B CN101934820B CN2010101459416A CN201010145941A CN101934820B CN 101934820 B CN101934820 B CN 101934820B CN 2010101459416 A CN2010101459416 A CN 2010101459416A CN 201010145941 A CN201010145941 A CN 201010145941A CN 101934820 B CN101934820 B CN 1019348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cursor
- longeron
- vertical beam
- vehicle frame
- right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右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左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左、右纵梁均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左纵梁前、后体均比左纵梁中体高,右纵梁前体和中体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所述左、右纵梁的后体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比左纵梁前体低,并且右纵梁前体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左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一簧支架安装于左纵梁前体的下方,右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二簧支架安装于右纵梁前体的右侧。本发明能够降低整车重心,实现前置发动机客车乘客登车两级踏步,方便了乘客上、下车,有效缩短了上、下乘客的时间在提高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客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国内现有发动机前置式前悬开乘客门的客车,其底盘该处车架为平大梁对称结构,受前悬架和发动机安装空间限制,导致前悬纵梁上平面离地高度较高,约为750mm。这种布置形式只能采用三级踏步结构才能满足客车布置要求,一方面上、下乘客不方便,并且上、下乘客的时间较长,在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的城市或地区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另一方面,整车的重心较高,会影响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以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包括车体、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车架、前桥、前悬架、后桥、后悬架和减震器,其中车体安装于车架上,该车架具有并排布置的左、右纵梁,在车架的前端安装发动机、变速器及散热器,车架的前部通过左、右前悬架及簧支架安装前桥,车架的后部通过左、右后悬架及簧支架安装后桥,其关键在于:所述右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左纵梁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左、右纵梁均由前、中、后三 段组成,左纵梁前、后体均比左纵梁中体高,右纵梁前体和中体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所述左、右纵梁的后体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比左纵梁前体低,并且右纵梁前体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所述左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一簧支架安装于左纵梁前体的下方,右前悬架前、后端的第二簧支架安装于右纵梁前体的右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车架左、右纵梁采用不对称设计,能保证前置发动机的安装空间。左、右纵梁采用三段式结构,并且右纵梁前体及中体比左纵梁前体低,右纵梁向车架中心线偏移,第一簧支架下置安装,第二簧支架侧置安装,实现了降低车架右纵梁前、中体的离地高度,达到了乘客登车两级踏步的高度要求,能够方便乘客上、下车,并有效缩短了上、下乘客的时间;同时,整车的重心减低,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右纵梁前体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满足了右前悬架和前桥的安装及运动不发生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右纵梁前体上平面的离地高度不大于700mm。
为了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所述纵梁前体比左纵梁前体低50~500mm。
在所述左纵梁前体的左侧以及右纵梁前体的右侧均固定有前、后边梁,同一侧的前、后边梁之间通过圆拱形桁架连接,并且两边前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架连接,两边后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另一个底架连接。以上结构增加了该处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满足了右前减振器和前桥轮胎的安装和运动要求。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牢靠性,所述桁架具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圆拱形框条,两框条之间通过短横条连接,框体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边梁上。
在所述左纵梁前体的左侧设置左前减震器,该左前减震器的上端通过支座与左纵梁前体铰接,左前减震器的下端与左前悬架铰接;在右纵梁的右侧设置右前减震器,该右前减震器的上端与支座铰接,该支座固定于支架上,而支架与桁架固定连接,右前减震器的下端与右前悬架铰接。以上结构有利于前减震器布置、安装,同时增大了车厢过道宽度,能够方便乘客在车厢内快速移动。
在所述左、后纵梁前体的底部均安装有缓冲块,该缓冲块位于前桥轴管的上方。缓冲块起缓冲、限位的作用,满足了前悬架相对车架运动和缓冲限位的要求。
所述左纵梁前体分为前、后两段,左纵梁前体的前段搭接在后段的左侧,这样增大了发动机和散热器系统的安装空间,在保证车架结构紧凑的同时,有利于发动机及散热器系统的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车架纵梁采用不对称设计,右纵梁前体及中体比左纵梁前体低,降低了车架右侧纵梁前体及中体的离地高度,实现了前置发动机客车乘客登车两级踏步,能够方便乘客上、下车,并有效缩短了上、下乘客的时间。
2、能够降低整车重心,在提高快速交换大容量乘客目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3、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
图2为图1拆除车体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车体20安装于车架上,在车体20内设置有驾驶室、乘客座椅及过道,车体右侧车身的前部及中部开有供乘客上、下的车门。所述车体20的设置形式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车架具有并排布置的左、右纵梁1、2以及从前向后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左、右纵梁1、2采用不对称布置,即右纵梁2到车架中心线L的距离小于左纵梁1到车架中心线L的距离,以保证前置发动机的安装空间,右纵梁2相对左纵梁1向车架中心线L的偏移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述左纵梁1由左纵梁前体1a、左纵梁中体1b和左纵梁后体1c依次相连而成,其中左纵梁前、后体1a、1c均比左纵梁中体1b高,并且左纵梁前体1a分为前、后两段,左纵梁前体1a的前段搭接在后段的左侧,以增大发动机和散热器系统的安装空间。所述右纵梁2由右纵梁前体2a、右纵梁中体2b和右纵梁后体2c依次相连而成,右纵梁前体2a和右纵梁中体2b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2c。所述左、右纵梁1、2的后体1c、2c在同一高度上,右纵梁中体2b与左纵梁中体1b也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2a比左纵梁前体1a低50~500mm,右纵梁前体2a上平面的离地高度不大于700mm。
如图2、图3、图5所示,在车架的前部设置前桥5,该前桥5的左部与左 前悬架3的中部连接,左前悬架3的前、后端各通过一个第一簧支架8与左纵梁前体1a连接,第一簧支架8位于左纵梁前体1a的下方。前桥5的右部与右前悬架4的中部连接,右前悬架4的前、后端各通过一个第二簧支架8’与右纵梁前体2a连接,第二簧支架8’位于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并且右纵梁前体2a对应前桥5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L的方向弯曲。在所述左、后纵梁前体1a、2a的底部均安装有缓冲块18,该缓冲块18位于前桥5轴管的上方。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左纵梁前体1a的左侧以及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均设置有前、后边梁9、10,其中前边梁9位于前桥5的前方,后边梁10位于前桥5的后方。同一侧的前、后边梁9、10之间通过圆拱形桁架连接,并且左、右两边前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架11连接,左、右两边后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另一个底架11连接。所述桁架具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圆拱形框条12,两框条之间通过多根短横条13连接,框体12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边梁9或10上。
如图2、图3、图5所示,在左纵梁前体1a的左侧设置左前减震器14,该左前减震器14的上端通过支座与左纵梁前体1a铰接,左前减震器14的下端与左前悬架3铰接;在右纵梁2a的右侧设置右前减震器15,该右前减震器15的上端与支座16铰接,该支座16固定于支架17上,而支架17与右边的桁架固定连接,右前减震器15的下端与右前悬架4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后部通过左、右后悬架6、7及簧支架安装后桥19,左后悬架6位于左纵梁后体1c的左侧,右后悬架7位于右纵梁后体2c的右侧。
从图1、图2、图3中进一步可知,在车架的前端安装发动机21、变速器22及散热器23,其中散热器23位于发动机21的前方,而变速器22位于发动机21的后方。所述发动机21的输出轴与变速器22的输入端连接,变速器2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后桥19中部的差速器连接。本发明的其余结构与现有技 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2
参照图1,在车体20右侧车身的前部及后部开有供乘客上、下的车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Claims (3)
1.一种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包括车体、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车架、前桥、前悬架、后桥、后悬架和减震器,其中车体安装于车架上,该车架具有并排布置的左、右纵梁(1、2),在车架的前端安装发动机、变速器及散热器,车架的前部通过左、右前悬架(3、4)及簧支架安装前桥(5),车架的后部通过左、右后悬架(6、7)及簧支架安装后桥(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2)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左纵梁(1)到车架中心线的距离;左、右纵梁(1、2)均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左纵梁前、后体(1a、1c)均比左纵梁中体(1b)高,右纵梁前体(2a)和中体(2b)在同一高度上,并低于右纵梁后体(2c);所述左纵梁前体(1a)分为前、后两段,左纵梁前体(1a)的前段搭接在后段的左侧,在左、右纵梁前体(1a、2a)的底部均安装有缓冲块(18),该缓冲块(18)位于前桥(5)轴管的上方;所述左、右纵梁(1、2)的后体在同一高度上,而右纵梁前体(2a)比左纵梁前体(1a)低,并且右纵梁前体(2a)对应前桥的部位向车架中心线的方向弯曲;所述左前悬架(3)前、后端的第一簧支架(8)安装于左纵梁前体(1a)的下方,右前悬架(4)前、后端的第二簧支架(8’)安装于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
在所述左纵梁前体(1a)的左侧以及右纵梁前体(2a)的右侧均固定有前、后边梁(9、10),同一侧的前、后边梁(9、10)之间通过圆拱形桁架连接,并且两边前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架(11)连接,两边后边梁的底部之间通过另一个底架(11)连接,所述桁架具有两根左右并排布置的圆拱形框条(12),两框条之间通过短横条(13)连接,框条(12)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边梁上;
在所述左纵梁前体(1a)的左侧设置左前减震器(14),该左前减震器(14)的上端通过第一支座与左纵梁前体(1a)铰接,左前减震器(14)的下端与左前悬架(3)铰接;在右纵梁(2a)的右侧设置右前减震器(15),该右前减震器(15)的上端与第二支座(16)铰接,该第二支座(16)固定于支架(17)上,而支架(17)与桁架固定连接,右前减震器(15)的下端与右前悬架(4)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前体(2a)上平面的离地高度不大于7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前体(2a)比左纵梁前体(1a)低50~5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459416A CN101934820B (zh) | 2010-04-13 | 2010-04-13 | 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459416A CN101934820B (zh) | 2010-04-13 | 2010-04-13 | 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4820A CN101934820A (zh) | 2011-01-05 |
CN101934820B true CN101934820B (zh) | 2012-09-12 |
Family
ID=4338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459416A Active CN101934820B (zh) | 2010-04-13 | 2010-04-13 | 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348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7367A (zh) * | 2010-04-13 | 2010-09-01 |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 前置发动机客车两级踏步底盘及车架前悬结构 |
CN103158774A (zh) * | 2011-12-15 | 2013-06-19 | 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7米前置客车底盘车架的设计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2521Y (zh) * | 1999-11-26 | 2000-10-25 | 常州长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 客车底架 |
CN2642548Y (zh) * | 2003-08-25 | 2004-09-22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客车专用底盘低地板车架总成 |
CN201071075Y (zh) * | 2007-09-11 | 2008-06-11 |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置式三桥客车 |
CN201077482Y (zh) * | 2007-09-24 | 2008-06-25 |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 双前轴单后桥式客车底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75698B2 (ja) * | 1997-02-11 | 2003-12-08 | 三菱ふそうトラック・バス株式会社 | バス用フレーム構造 |
-
2010
- 2010-04-13 CN CN2010101459416A patent/CN1019348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2521Y (zh) * | 1999-11-26 | 2000-10-25 | 常州长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 | 客车底架 |
CN2642548Y (zh) * | 2003-08-25 | 2004-09-22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公交客车专用底盘低地板车架总成 |
CN201071075Y (zh) * | 2007-09-11 | 2008-06-11 |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 发动机前置式三桥客车 |
CN201077482Y (zh) * | 2007-09-24 | 2008-06-25 | 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 双前轴单后桥式客车底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4820A (zh) | 2011-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39021B1 (en) | Wheel-beam axleless vehicle frame | |
CN108357565B (zh) | 用于电动机动车的前体结构和底盘 | |
EP2562065A1 (en) | Integral body of ultra-micro pure electric vehicle at low speed | |
US8215442B2 (en) | Rear mount structure of engine | |
CN100425495C (zh) | 车身框架结构 | |
CN1970329A (zh) | 载货车的汽车车架 | |
CN102556167A (zh) |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 |
CN114348118B (zh) | 模块化车身及模块化车身制造方法 | |
CN112810697A (zh) |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 |
CN105501299A (zh) | 轮梁式3d打印无桥车架 | |
CN104192215A (zh) | 一种轻质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 |
CN210338042U (zh) | 一种四轮转向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 |
CN101934820B (zh) | 前置发动机两级踏步客车 | |
CN204749784U (zh) |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 |
CN201109361Y (zh) | 机动车后悬架 | |
CN101817367A (zh) | 前置发动机客车两级踏步底盘及车架前悬结构 | |
CN204341194U (zh) | 轮梁式无桥车架 | |
CN201580438U (zh) | 轿车用焊接梯形车架 | |
CN201347166Y (zh) | 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 |
CN103770798A (zh) | 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 | |
KR20220140253A (ko) | 차체 스페이스 프레임 플랫폼과 이것이 구비된 차량 | |
CN20933642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双轮边驱动桥结构 | |
CN103158774A (zh) | 7米前置客车底盘车架的设计方法 | |
CN109823396B (zh) |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 |
CN102328691B (zh) | 一种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1 Address after: 401120 the whole building of Building 2, No. 888, Xiangyu Road, shuangfengqiao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ENGTONG ELECTRIC BUS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0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Xiangyu Road No. 888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ENGTONG BU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