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741A - 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7741A CN101927741A CN2009100539815A CN200910053981A CN101927741A CN 101927741 A CN101927741 A CN 101927741A CN 2009100539815 A CN2009100539815 A CN 2009100539815A CN 200910053981 A CN200910053981 A CN 200910053981A CN 101927741 A CN101927741 A CN 101927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car
- vehicle
- automobile
- prot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汽车碰撞事故带来的汽车和人员损失是巨大的。本发明在汽车的前部和车内乘座椅的上部设有气囊(5),当汽车即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1)接收信息,由控制模块(2)发出信号,气体发生器(3)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满气囊,从而达到气囊保护汽车和车内乘员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保护了车内驾驶员和所有乘客;保护车辆本身;车前、车内双气囊缓冲时间和缓冲距离长,保护作用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碰撞事故。有的车相互碰撞,结果车毁人亡;有的车因各种缘故撞在墙上,电线杆上或者山体等各种障碍物上,结果也是车毁人亡,汽车碰撞事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的损坏和车速急剧下降。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称之为二次碰撞,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汽车急剧降速时,乘员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发生乘员和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之间的碰撞,造成乘员的伤亡。减少汽车碰撞事故带来的汽车损坏和人员伤亡,发明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课题。世界各国的汽车专家多年来努力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好的技术方案。因此发明一种最大的减少撞车损失的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大的减轻汽车碰撞带来的汽车损坏和人员伤亡的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大的减轻汽车碰撞带来的汽车损坏和人员伤亡的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在汽车的前部和车内乘座椅的上部设有气囊,当汽车即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接收信息,由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满气囊,从而达到气囊保护汽车和车内乘员的效果。
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由保险杠、发动机、挡风玻璃、方向盘、车轮、乘座椅组成,在汽车的前部设有车前气囊,在车内设有车内气囊。
车前气囊设于保险杠后部,车内气囊设在乘座椅的上部。
车前气囊和车内气囊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
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由保险杠、发动机、挡风玻璃、方向盘、车轮、乘座椅组成,在汽车的前部设有车前气囊,在车内设有车内气囊。
车前气囊设于保险杠后部,车内气囊设在乘座椅的上部。
车前气囊和车内气囊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气体发生器与控制模块、传感器相连。
本发明的要点是:在汽车的前部设有车前气囊,减少汽车的碰撞损坏;在车内设有车内气囊,保护汽车乘座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气囊由尼龙材料制作,气囊由传感器、控制模块控制,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传感器接收信息后,由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满气囊,从而达到气囊保护汽车和人员的效果。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辆接近故障物体,即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快速对信号做出处理,迅速指令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对信号做出处理,确认发生碰撞的严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带的保护能力,迅速指令气囊释放部分气体,使乘员的头、胸部直接与较为柔软有弹性的气囊接触,通过气囊的缓冲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
车辆正面碰撞时安全气囊打开,后碰、侧碰、翻转都不会引发安全气囊打开。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称之为二次碰撞,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汽车急剧降速时,乘员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发生了乘员和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之间的碰撞,造成乘员的伤亡。
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发生碰撞前,气体充满气囊,通过气囊的缓冲作用减轻汽车的碰撞损害。发生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气囊充满气体,使乘员与气囊接触,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为了减少乘员和气囊相碰,因振荡造成的乘员伤害,在气囊的背面开两个直径25mm左右的圆孔。乘员和气囊相碰时,圆孔放气缓冲减轻振荡。放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可以很快地吸收乘员的动能,有助于保护乘员。在使用安全气囊时,同时要系好安全带,发挥安全带和气囊的双重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车前气囊,设置在保险杠后。如果汽车发动机设在汽车前部,气囊则设在保险杠与发动机之间,用以保护发动机,在发动机和气囊之间设有隔离板,防止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对气囊造成的损坏。车内气囊,设置在乘座椅的上部,保护乘座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工作效果是:发生障碍物即将碰撞到车上向外凸的保险杠上时,安全气囊迅速打开,减轻汽车碰撞伤害。
发生障碍物一次碰撞到车上向外凸的保险杠上时,车前安全气囊迅速打开,在障碍物和车身之间起到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达到保护车辆和车上所有乘客的目的。如果气囊被硬物刺破,借助放气可减轻振荡,释放能量,吸收车辆动能,保护车辆和车上的所有乘员。同时车内气囊打开,减轻了车上乘员与车内设施的碰撞,保护了乘员安全。
本发明使用时,车上所有乘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以发挥更好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保护了车内驾驶员和所有乘客。
2.保护车辆本身。
3.车前、车内双气囊缓冲时间和缓冲距离长,保护作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全气囊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安全气囊设置图;
图3为本发明安全气囊工作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即带有车前和车内双气囊的安全汽车,如图2所示,骄车型。由保险杠7、发动机8、挡风玻璃9、方向盘10、车轮11、乘座椅12组成。在汽车的前部保险杠后,发动机前,设有车前气囊5;发动机和车前气囊之间设有隔离钢板。在车内每个乘座椅12的上部设有车内气囊6。气囊5、气囊6由尼龙材料制成,每个气囊的侧面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直径25毫米,上面覆盖塑料膜,碰撞震动时,塑料膜破裂,部分气体释放;起缓冲和保护作用。本发明传感器1设在车头处、控制模块2设在仪表盘上,气体发生器3设在车头盖板下,发动机附近。车前气囊5和车内气囊6与气体发生器3相连接,气体发生器3与控制模块2、传感器1相连。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是:传感器1接收信息后,控制模块2发出信号,气体发生器3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满气囊4,从而达到利用气囊保护汽车和人员的效果。
实施例2:
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即带有车前、车内双安全气囊的汽车,大客车型,车内座椅10排,乘座人员50人。由保险杠7、发动机8、挡风玻璃9、方向盘10、车轮11、乘座椅12组成。在汽车的前部保险杠后,发动机前,汽车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车前气囊5;发动机和车前气囊之间设有隔离板。在车内每个乘座椅12的上部设有车内气囊6。气囊5、气囊6由尼龙材料制成,每个气囊的侧面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直径25毫米,上面覆盖塑料膜,碰撞震动时,塑料膜破裂,部分气体释放;起缓冲和保护作用。本发明传感器1设在车头处、控制模块2设在仪表盘上,气体发生器3设在车头盖板下,发动机附近。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是:传感器1接收信息后,控制模块2发出信号,气体发生器3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满气囊4,从而达到气囊保护汽车和人员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在汽车的前部和车内乘座椅的上部设有气囊(5),当汽车即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1)接收信息,由控制模块(2)发出信号,气体发生器(3)产生大量气体,迅速充满气囊,从而达到气囊保护汽车和车内乘员的效果。
2.一种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由保险杠(7)、发动机(8)、挡风玻璃(9)、方向盘(10)、车轮(11)、乘座椅(1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汽车的前部设有车前气囊(5),在车内设有车内气囊(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车前气囊(5)设于保险杠(7)后部,车内气囊(6)设在乘座椅(12)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汽车碰撞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车前气囊(5)和车内气囊(6)与气体发生器(3)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39815A CN101927741A (zh) | 2009-06-26 | 2009-06-26 | 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39815A CN101927741A (zh) | 2009-06-26 | 2009-06-26 | 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741A true CN101927741A (zh) | 2010-12-29 |
Family
ID=4336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539815A Pending CN101927741A (zh) | 2009-06-26 | 2009-06-26 | 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2774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7134A (zh) * | 2012-09-27 | 2013-01-30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气囊及汽车安全装置 |
CN110730736A (zh) * | 2017-05-05 | 2020-01-24 | 保罗·菲利普·科德 | 用于人员和物品的包括具有长持续时间作用的可充气结构的保护系统 |
-
2009
- 2009-06-26 CN CN2009100539815A patent/CN10192774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7134A (zh) * | 2012-09-27 | 2013-01-30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气囊及汽车安全装置 |
CN102897134B (zh) * | 2012-09-27 | 2016-09-14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气囊及汽车安全装置 |
CN110730736A (zh) * | 2017-05-05 | 2020-01-24 | 保罗·菲利普·科德 | 用于人员和物品的包括具有长持续时间作用的可充气结构的保护系统 |
CN110730736B (zh) * | 2017-05-05 | 2022-12-13 | 保罗·菲利普·科德 | 用于人员和物品的包括具有长持续时间作用的可充气结构的保护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91754B (zh) | 一种保护车人碰撞事故中人地碰撞损伤的方法 | |
CN103587487B (zh) | 安全气囊式防撞汽车 | |
CN205131175U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保护设备 | |
CN106696884A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保护设备 | |
CN201300751Y (zh) | 汽车车厢内的撞击保护装置 | |
CN201998937U (zh) | 一种带有侧安全气囊的汽车座椅 | |
CN101927741A (zh) | 保护汽车碰撞的方法和设备 | |
CN202429163U (zh) |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系统 | |
CN201432633Y (zh) | 带有双安全气囊的减轻碰撞损失汽车 | |
CN210822123U (zh) | 一种汽车防碰撞保险杠 | |
CN208164938U (zh) | 一种汽车防撞保护装置 | |
CN101966842A (zh) | 汽车碰撞气囊 | |
CN205871973U (zh) | 一种防撞汽车结构 | |
CN207657778U (zh) | 多功能型汽车保险杠 | |
CN202641581U (zh) | 一种可控汽车外部安全气囊装置 | |
CN205706576U (zh)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 |
CN202863350U (zh) | 一种安全防护装置 | |
CN200992181Y (zh) | 一种汽车防碰撞装置 | |
CN102039862A (zh) | 一种汽车防碰撞缓冲器 | |
CN203032589U (zh) | 一种改进型汽车安全行车装置 | |
CN201951392U (zh) | 一种汽车防碰撞缓冲器 | |
CN112930284A (zh) | 汽车和驾驶员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257978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板 | |
CN203093973U (zh) | 一种汽车侧碰保护装置 | |
CN202389332U (zh) | 汽车侧碰保护车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