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0527A - 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0527A CN101920527A CN 201010175230 CN201010175230A CN101920527A CN 101920527 A CN101920527 A CN 101920527A CN 201010175230 CN201010175230 CN 201010175230 CN 201010175230 A CN201010175230 A CN 201010175230A CN 101920527 A CN101920527 A CN 101920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substrate
- wall box
- mould
- th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空腹楼房楼盖中带弧形边薄壁箱体的制造模具。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主体模具包括基板、依次固定在基板上的前框架、顶框架、后框架和底框架,顶框架和底框架靠近后框架的一边有支撑座,基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基板上各框架之间不接触,侧模具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安装有加强件。本发明采用整个基板制作薄壁箱体的四面板材,使薄壁箱体的主体框架一体成型,抗压强,利用框架与框架之间的距离,使基板弯曲形成薄壁箱体两个板面之间的弧形边,采用方钢制作的框架重量轻,易操作,基板可以采用整张铁皮制成,也可以由多个碎铁皮铆接在一起组成,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器材,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空腹楼房楼盖中带弧形边薄壁箱体的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楼房楼盖中都放置有空心的薄壁箱体,形成楼盖的空心层,薄壁箱体一般为六个面,目前的薄壁箱体在制作上,都是先浇注出薄壁箱体的各个面,然后再用粘接剂或砂浆将各部件粘在一起组成完整的薄壁箱体,各个面板在组合到一起时,各处的受力强度不均匀,且由于拼装工艺的限制,还会导致薄壁箱体出现外形不一致,密封不严等问题,而影响楼盖的布局,且单个板面在搬运、组装过程中还易造成破损。有些薄壁箱体的侧面开有孔,用于薄壁箱体与薄壁箱体之间连接,但这种连接一般是在楼盖浇注时才需要,薄壁箱体制好后,由于孔洞的存在,施工人员在搬运过程中,会以孔洞为把手,易造成孔洞破损,使后期连通连接管时密封不严,而且孔洞的存在会造成一些废弃物进入薄壁箱体内也影响薄壁箱体的内部空间利用。
在申请人200810132770.6的专利中公开一种制造中间带通道的薄壁箱体的模板结构,利用构件将一个薄壁箱体的所有单个面板模具连接在一起,待内部的混凝土初凝后,将排成一串的面板模具合在一起固定,再密封左右两边的面板,同时进行中间孔洞的制造,此模板完成的薄壁箱体,外形标准、板面与板面之间接缝整齐,整个模具制造的薄壁箱体即利于单独粘接又便于整个楼盖的布局设计,但是采用单独模具再用构件连接的方式,生产出来的薄壁箱体主框架还是由几个面板粘合构成的,面板与面板之间的混凝土还是没有混为一体,主框架并不能同时成型,使用中,还会存在因板面与粘合处凝固时间的不同及接合点的存在,使整个薄壁箱体受力不均匀,导致接合处出现裂缝,使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进入薄壁箱体内,影响楼盖的保温、隔音效果,还会增加楼盖的重量,且制造出来的薄壁箱体都是直角边,顶面的受力大,易破损,与整个楼盖的结合也不紧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薄壁箱体的模具结构不合理,导致生产出的薄壁箱体受力不均匀,不能与楼盖紧密接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式模具,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具包括基板、依次固定在基板上的前框架、顶框架、后框架和底框架,所述顶框架和底框架靠近后框架的一边有支撑座,所述基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基板上各框架之间不接触,所述侧模具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安装有加强件。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各框架的固定采用铆钉或螺栓方式,所述基板采用整张铁皮制成或由多块碎铁皮利用铆钉连接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底框架处的基板上有四个对称的凹向底框架的弧形坑。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基板上的框架采用方钢、角钢或扁钢固定连接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基板上固定的框架中间有固定杆,所述加强件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长轴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座由方钢单独焊接在底框架和顶框架上形成或由底框架和顶框架的侧边形成或框架焊接在顶框架和底框架上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座的长度大于框架与框架之间距离的一半。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有三个对应的弧形角。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基板上前框架和后框架对应的中心部位或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心部位开有用于连通管道的连通孔或凹槽,所述基板上顶框架和底框架对应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贯穿通道的孔。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基板两端对应的框架边上安装有锁扣。
本发明采用整个基板制作薄壁箱体的四面板材,使薄壁箱体的主体框架一体成型,减少使用粘接剂的地方,制造的薄壁箱体结构紧密,抗压强,各个板面利用基板背面的框架来定型,保证了薄壁箱体的基本面,利用框架与框架之间的距离,使基板弯曲形成薄壁箱体两个板面之间的弧形边,基板的两端利用安装在框架上的锁扣固定在一起,以保持薄壁箱体的主体形状,利用左侧板、右侧板来对基板围成的框架进行支撑、调型,保证薄壁箱体的形状整齐。通过调整框架与框架之间的距离来改变薄壁箱体弧形边角度的大小,从而改变薄壁箱体承受压力的大小,采用方钢制作的框架重量轻,易操作。基板可以采用整张铁皮制成,也可以由多个碎铁皮铆接在一起组成,节省成本。在底框架和顶框架与作为支撑面的后框架相邻的边上安装有支撑座,防止了框架围起来时薄壁箱体的变形。
本方案的模具生产出来的薄壁箱体,使前面、顶面、后面和底面一次成型,且相连的边在模具的作用下有三边变成弧形边,大大增强了抗压能力,弧形边在楼盖浇注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时,还可减少阻力,使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浇注的更快速,带弧形边的薄壁箱体在受力时,可以分担顶面的压力,弧形边还减少了边角处的用料,减轻了薄壁箱体的重量,更有利于运输和施工,弧形边的薄壁箱体安装在楼盖内时,弧形边可以使浇注在肋梁内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进入薄壁箱体底部,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凝固后会从下面托住薄壁箱体,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保持薄壁箱体不与楼盖脱离,增加楼房的抗震效果,薄壁箱体侧面上的凹槽平时为封闭,防止了破损和杂物进入内部,在使用时视连接情况,将其连接侧面的凹槽打通安装连通管,使整个楼盖内的薄壁箱体都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有薄壁箱体内部空间连成一体,为薄壁箱体的尽一步利用提供基础,薄壁箱体侧面上凹槽的位置可以有多种,以适应不同的连接方式。薄壁箱体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密封管道中可以浇注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从而起到支撑作用,并减少薄壁箱体受到的压力,薄壁箱体底部的弧形凸起,使薄壁箱体与楼盖模板之间形成空隙,可以方便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流入,进一步保证薄壁箱体与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的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模具中前面板和后面板带连通孔示意图
图3本发明模具的四个侧面带连通孔示意图
图4本发明基板拼接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基板卷起状态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凹槽位于薄壁箱体板面上的侧视图
图7带固定圈的凹槽
图8矩形凹槽示意图
图9椭圆凹槽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以框架侧边为支撑座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以框架作为支撑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模具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主体模具由基板1、和上面固定的框架组成,基板1为长方形,框架包括前框架5、顶框架4、后框架3和底框架2,在各框架的框内安装有加强框架强度的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数量和安装由框架的尺寸决定,可以安多根也可以不安装。前框架5、顶框架4、后框架3和底框架2依次固定在基板1上,固定方式采用铆钉13或螺栓等方式,各框架之间并不接触,间隔的大小视需求的薄壁箱体的边角弧度决定,一般在50mm-150mm之间,前框架5和底框架2分别位于基板1的两端,在基板两端的框架边上安装有锁扣10,卷起后基板上的前框架和底框架通过锁扣可以锁在一起,形成首尾相连的薄壁箱体主体框架。基板1上安装底框架2和顶框架4处的中间部位有对应的孔14,用于安装薄壁箱体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贯穿通道模具。在顶框架4、底框架2靠近后框架3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座18,支撑座的长度大于基板上顶框架与后框架或底框架与后框架之间距离的一半。支撑座18可以直接采用单根方钢在框架上焊接而成,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在制作顶框架和底框架时延长其两侧边的长度来形成支撑座,还可以如图11所示,利用一个独立框架焊接到顶框架和底框架上形成支撑座。
侧模具也由铁皮制成,分为左侧板8和右侧板9,左侧板8、右侧板9上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有加强件6,加强件主要加强左侧板和右侧板长轴方向上的强度,使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移动和安装时不会变形,加强件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左侧板8与右侧板9的形状与基板卷起后的侧边形状一致,左侧板和右侧板有三个角为弧形角15,且大小相互对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大小稍微小于基板围成的侧面。在底框架处的基板上带有四个凹向框架方向的弧形坑,弧形坑的位置相互对应。
如图2、3所示,基板1上安装前框架5和后框架3的中心位置处开孔或安装有凹槽7,左侧板8和右侧板9的中心位置上也可以安装凹槽7,也可以在上述位置同时开孔或安装凹槽,凹槽7可以利用冲压的方式直接在基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冲压制成,也可以在凹槽的四周形成一些固定处,通过铆钉13或螺栓穿过固定处与基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如图6所示,凹槽7安装在基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涂抹水泥砂浆的一面,如图7、8、9所示,凹槽可以采用带固定圈20的形式,凹槽的形状还可以是矩形、椭圆等形状。
如图4所示,基板1可以采用整张铁皮制成,也可以采用多块碎铁皮12通过铆接或螺栓固定制成,只要保证足够的基板面积即可,基板还可以采用一些带有弹性的板材制作,框架和加强件可以采用方钢、角钢或扁铁等制成。
如图5所示,本方案的模具在使用时,将基板带框架的一面朝下放置在地上,基板平整的一面朝上,然后在基板表面涂抹浇注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然后将顶框架和底框架以后框架3为支撑面抬起,把基板两端的前框架5和底框架2对接,然后利用两个框架边上的锁扣10进行搭接固定,锁扣可以采用任何能够使两者固定的部件,基板固定后围成一个封闭四面体,基板内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以背面的各个框架为依托,形成薄壁箱体的四个面。除前框架和底框架对接处的边是直角边外,四个框架之间的铁皮由于没有支撑,当基板卷起时,形成三个弧形边16,使得内部薄壁箱体的三个边也凝固成弧形边。由于以后框架为支撑底面,整个基板上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重量都集中在后框架两侧边,压力使得两侧边角的弧度变大,导致薄壁箱体变形,因此本方案在底框架和顶框架与后框架相邻的边安装支撑座,支撑座的长度大于顶框架、底框架与后框架之间距离的一半,这样当基板卷起来时,顶框架和底框架与后框架之间的角度为90度,顶框架与底框架的重量就完全由支撑座承担,而作为支撑底的后框架两侧就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变形。
本方案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在底框架和顶框架的两个支撑座端头之间安装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基板折起后的底框架和顶框架上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以调整基板折起后的形状。调节装置采用穿过两个支撑座的调节杆,调节杆至少一端有螺纹,在螺纹上安装有调节螺帽,调节螺帽安装在支撑座外。或采用固定长度的卡杆进行控制。
基板固定好后,将涂抹了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的贯穿通道模具两端分别插入底框架和顶框架处的孔中,再将左侧板8和右侧板9挤入基板侧面,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挤入基板框架一面,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水泥砂浆和基板两侧面四边的水泥砂浆复合,并起支撑作用,安装时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三个弧形角分别与基板围成的三个弧形边对应,待模具内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全部固化后,再分别拆除贯穿通道模具、左侧板和右侧板、基板,得到最终的薄壁箱体产品,此模具生产出来的模具在薄壁箱体的底面上有四个向外凸出的弧形,将整个薄壁箱体顶起,在楼盖中浇注时,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易从底部的通道进入薄壁箱体下面,从而使薄壁箱体与楼盖结合紧密,凹槽的壁厚度小于薄壁箱体的侧壁板厚度,在使用时可以采用切割或是敲击的方式将凹槽的底面打开,即可安装连通其它薄壁箱体的连通管了,如果采用在模具上开孔,此时就直接插连接管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具包括基板(1)、依次固定在基板上的前框架(5)、顶框架(4)、后框架(3)和底框架(2),所述顶框架(4)和底框架(2)靠近后框架(3)的一边有支撑座(18),所述基板(1)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基板上各框架之间不接触,所述侧模具包括左侧板(8)和右侧板(9),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安装有加强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框架的固定采用铆钉(13)或螺栓方式,所述基板(1)采用整张铁皮制成或由多块碎铁皮(12)利用铆钉
(13)连接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4)处的基板上有四个对称的凹向底框架的弧形坑(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的框架采用方钢、角钢或扁钢固定连接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基板(1)上固定的框架中间有固定杆(11),所述加强件(6)安装在左侧板(8)和右侧板(9)的长轴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8)由方钢单独焊接在底框架和顶框架上形成或由底框架和顶框架的侧边形成或框架焊接在顶框架和底框架上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长度大于框架与框架之间距离的一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8)和右侧板(9)分别有三个对应的弧形角(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前框架和后框架对应的中心部位或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心部位开有用于连通管道的连通孔(7)或凹槽,所述基板上顶框架(4)和底框架(2)对应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贯穿通道的孔(1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两端对应的框架边上安装有锁扣(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75230 CN101920527A (zh) | 2010-05-18 | 2010-05-18 | 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75230 CN101920527A (zh) | 2010-05-18 | 2010-05-18 | 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0527A true CN101920527A (zh) | 2010-12-22 |
Family
ID=4333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75230 Pending CN101920527A (zh) | 2010-05-18 | 2010-05-18 | 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20527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26731A (ja) * | 1992-06-11 | 1994-05-10 | Ujima Seisakusho: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型装置 |
CN101249687A (zh) * | 2004-01-20 | 2008-08-27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01319561A (zh) * | 2008-07-14 | 2008-12-10 | 王本淼 | 一种制作现浇空腹楼盖中空腹构件的模具及方法 |
CN101386187A (zh) * | 2004-01-20 | 2009-03-18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01525919A (zh) * | 2009-04-13 | 2009-09-09 | 王本淼 | 一种具有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及其制造方法 |
-
2010
- 2010-05-18 CN CN 201010175230 patent/CN1019205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26731A (ja) * | 1992-06-11 | 1994-05-10 | Ujima Seisakusho: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型装置 |
CN101249687A (zh) * | 2004-01-20 | 2008-08-27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01386187A (zh) * | 2004-01-20 | 2009-03-18 | 邱则有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101319561A (zh) * | 2008-07-14 | 2008-12-10 | 王本淼 | 一种制作现浇空腹楼盖中空腹构件的模具及方法 |
CN101525919A (zh) * | 2009-04-13 | 2009-09-09 | 王本淼 | 一种具有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43956B2 (ja) | 階高節減型鋼コンクリート合成スラブ・梁用成形鋼板組立梁 | |
CN110206210B (zh) | 装配式复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855047U (zh) | 一种全螺栓连接高强钢板拼装梁-混凝土板组合梁 | |
CN206953254U (zh) | 型钢组合楼板制作模具 | |
CN106368353A (zh) | 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 | |
CN101920518B (zh) | 一种三弧形薄壁箱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7060173B (zh) | 清水混凝土华夫板结构孔内早拆模施工方法 | |
CN105696453A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101920527A (zh) | 一种带支撑座的三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
CN101922234A (zh) | 一种制造三弧形边带凹槽的薄壁箱体模具 | |
CN101920526A (zh) | 一种带支撑座的四弧形边薄壁箱体模具 | |
CN107190905A (zh) | 冷弯薄壁型钢一体化梁板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1781492B1 (ko) | 조립형강과 데크 플레이트를 활용한 일체화 구조를 갖는 수벽 | |
CN101920528A (zh) | 一种制造四弧形边带凹槽的薄壁箱体模具 | |
CN113123504A (zh) | 一种带有可拆卸附加刚度装置的叠合楼板 | |
CN1773049A (zh) | 混凝土叠合构件箱 | |
CN103669710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及制作方法 | |
CN101947808B (zh) | 一种弧形薄壁箱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3572891A (zh)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
CN202850288U (zh) | 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 | |
CN101920525A (zh) | 一种制造四弧形边薄壁箱体的模具 | |
CN101920524A (zh) | 一种制造三弧形边薄壁箱体的模具 | |
CN111335530A (zh) | 一种集块建筑叠合板用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 | |
CN211278955U (zh) | 全预制整体卫生间箱模 | |
CN215802556U (zh) | 一种倒置型无支撑钢筋桁架叠合楼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