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7834A - 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7834A
CN101887834A CN201010178086.9A CN201010178086A CN101887834A CN 101887834 A CN101887834 A CN 101887834A CN 201010178086 A CN201010178086 A CN 201010178086A CN 101887834 A CN101887834 A CN 101887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tank
panel
spacer
back plate
ta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80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多川元气
川濑俊光
上口欣也
大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87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7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01J29/8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limiting effects of implosion of vessels or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1/00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31/08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having a screen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 H01J31/10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 H01J31/12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with luminescent screen
    • H01J31/123Flat display tubes
    • H01J31/125Flat display tubes provided with control means permitting the electron beam to reach selected parts of the screen, e.g. digital selection
    • H01J31/127Flat display tubes provided with control means permitting the electron beam to reach selected parts of the screen, e.g. digital selection using large area or array sources, i.e. essentially a source for each pixel gro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29/00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e.g. field emission display panels
    • H01J2329/86Vessels
    • H01J2329/8605Front or back plates

Landscapes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板,包括:真空容器,该真空容器具有面板、后板、连接构件和多个板状隔离物,所述连接构件包围面板和后板之间的空间并且连接面板和后板,所述板状隔离物设置在面板和后板之间以使它们的纵向方向相互平行;以及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通过多个线性粘结构件粘接到真空容器上。所述多个线性粘结构件中的每一个按规定的彼此间隔并且沿所述多个隔离物的纵向设置在后板上。所述多个线性粘结构件仅设置在位于被连接构件包围的区域相反侧上的一部分区域中。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显示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板和具有扁平的长方形真空容器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例如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的图像显示装置,在这种图像显示装置中,从电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电子射到例如荧光体的光发射体上。这种图像显示装置使用具有扁平的长方形真空容器的显示板,所述真空容器内部维持在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真空)。为了使内部空间维持真空,一般在扁平的长方形真空容器内设置多个隔离物。
在具有按该方式设置有扁平的长方形真空容器的显示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需要防止真空容器被施加到图像显示装置上的冲击所损坏。另外,不但需要防止破坏真空容器的外部,而且需要防止破坏位于真空容器内部的与图像显示有关的构件。导致真空容器破坏的冲击的实例包括从外侧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冲击、在运输或者安装期间发生的冲击和由于不小心地搬运而掉落所引起的冲击。
公开号为JP2005-011764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附接到构成显示板的真空容器背面(显示侧的相反侧)上的加强框架,以便提高真空容器的机械强度。另外,公开号为JP2005-227766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多个粘结剂把加强框架粘连到真空容器上。公开号为JP2006-185723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设置有狭长的板状隔离物以使各隔离物的纵向方向平行的真空容器。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模式,其中,狭长的板状隔离物与间断地设置在覆盖发光表面的金属背衬层上的多个隔离物接触层接触。另外,公开号为H10-326580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在构成显示板的真空容器的显示表面上设置保护板。
在公开号为JP2005-227766的日本专利申请中,还在垂直于板状隔离物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设置粘结剂。因此,掉落冲击等对板状隔离物和与所述板状隔离物接触的接触构件产生破坏,并且这会引起显示图像的恶化。另外,在公开号为JP2005-227766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在真空容器的边缘设置粘结剂。因此,在运输期间或者由掉落等引起的冲击通过加强框架施加到真空容器上,并且冲击被直接传递到发生弯曲的边缘上,从而导致边缘的破坏。另外,当将加强框架粘结到发生弯曲的边缘上时,在粘结剂厚度或者在粘结期间施加的压力等的变化也会引起边缘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板状隔离物、由板状隔离物接触的接触构件和真空容器边缘破坏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板,包括:真空容器,所述真空容器具有面板、后板、连接构件和多个板状隔离物,所述后板具有与所述面板以一定间隔相对的表面,连接构件包围所述面板和后板之间的空间并设置在面板和后板之间并且连接所述面板和后板,所述多个板状隔离物设置在所述面板和后板之间以使所述多个板状隔离物的纵向方向相互平行;以及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通过多个线性粘结构件粘结到真空容器上,该多个线性粘结构件设置在后板的与面板相对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其中,该多个线性粘结构件中的每一个按规定的相互间隔并且沿所述多个隔离物的纵向方向设置到后板上,并且仅在后板的与面板相对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上的一部分区域中设置所述多个线性粘结构件,该部分区域位于与面板相对的后板表面上被连接构件所包围区域的相反侧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板;和支承构件,其通过固定构件来支承组成显示板的真空容器。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破坏板状隔离物、由板状隔离物接触的接触构件和真空容器边缘的图像显示装置。另外,可以提供能够实现减小厚度、轻重量和低成本的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在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到1C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设置粘结构件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在掉落冲击期间发生的变形的典型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显示板弯曲形状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显示图像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形式的附图;
图6是表示显示板的分解图的实例的附图;
图7A和7B是表示显示板结构的实例的附图;
图8A和8B是显示固定构件的第一变型的附图;
图9A和9B是显示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型的附图;
图10A和10B是显示固定构件的第三变型的附图;
图11A到11C是显示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12A到12C是显示板的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有效地用于具有如图11所示扁平长方形真空容器10的显示板和使用所述显示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本发明有效地用于在掉落冲击等期间需要减轻真空容器10在特定方向上变形和减小在特定方向上应力产生的图像显示装置和显示板中。扁平长方形真空容器10的内部维持在低于大气压力的压力下,并且具有多个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该多个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与所述扁平长方形真空容器10的纵向方向(第一方向X)为相同方向。
显示板涉及所谓的显示模块,并且至少具有真空容器10、用于将真空容器10固定到支承构件上的固定构件和将所述固定构件粘结到真空容器上的粘结构件。此外,显示板一般还具有在所述真空容器内部用于驱动电子发射装置和阳极的驱动电路。另一方面,图像显示装置涉及一种装置,除显示板之外其至少具有用于将显示板配置在安装表面上的支承构件。此外,图像显示装置还涉及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必要的用于接收电视信号的接收器、用于根据输入图像信号和显示板的特征来执行规定处理的图像处理电路以及扬声器等。
首先,利用图11A到11C来对本发明优选适用的显示板进行说明。图11A是示意性地显示构成显示板的真空容器10的局部剖面的透视图,并且图11B是沿图11A的线A-A截取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11C是当从后板12处观察时一部分面板11的示意图。所述显示板的一实例是场致发射显示器(FED)。如图11A和11B所示,真空容器10具有分别由长方形的玻璃板所构成的面板11和后板12,以及设置在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的连接构件28。连接构件28的形式为把面板11和后板12连接起来的长方形框架。通过包围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的空间,连接构件28限定了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在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中,面板11和后板12按规定的间隔(例如,1到2毫米的间隙)彼此相对地设置。因此,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可以说是由面板11、后板12和连接构件28所包围的空间。在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内,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的间隔例如维持在不小于200微米并且不大于3毫米,并且更实际的是维持在不小于1毫米并且不大于2毫米。面板11和后板12的厚度为0.5到3毫米,并且优选为2毫米或者更小。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维持在大约10-4帕(Pa)或更低的高压下。面板11和后板12的比外周更靠内的那些部分可以通过长方形框架形侧壁13和由粘结构件23构成的连接构件28来连接,所述粘结构件23设置在侧壁13上与面板11和后板12相对的部分上。侧壁13例如可由玻璃或金属构成。另外,可以使用具有用于密封低熔点玻璃或者低熔点金属等功能的粘结剂来作为粘结构件23。通过将侧壁13粘结到面板11和后板12上,粘结构件23密封了面板11的的比外周更靠内的部分和后板12的的比外周更靠内的部分,从而把面板11和后板12连接起来。这里,虽然示出的实例中连接构件28是由侧壁13和粘结构件23组成,但是根据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的间隔也可以省去侧壁13。即,只要能够连接面板11和后板12同时也包围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的空间并且维持该空间的气密性,对连接构件28的结构没有限制。
此外,连接构件28设置在离面板11和后板12各自的周边规定距离处,以便比各周边更靠内。因此,维持真空的空间(内部空间)、包围维持真空的所述空间的连接构件28和在大气压力下包围连接构件的空间(外部空间)存在于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因此,真空容器10具有用于包围连接构件28的边缘部分。换句话说,连接构件28位于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和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之间。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是由位于后板12粘结到连接构件28上的区域外侧的后板12的边缘部分和位于面板11粘结到连接构件28上的区域外侧的面板11的边缘部分所组成的。通常,后板12的边缘部分的表面积大于面板11的边缘部分的表面积,以便连接电子发射装置和驱动电路的布线。当形成(连接)真空容器10时,将面板11和后板12的其中一块板压在另一块板上,同时至少加热连接构件28以及后板12和面板11之间的连接部分。因此,在后板12和面板11已经被连接之后,由于连接时不可避免的热应力、粘结构件23的高度变化等,在后板12和面板11各自的边缘部分中发生弯曲。因为如前所述后板12的边缘部分的表面积大于面板11的边缘部分的表面积,所以后板12的边缘部分弯曲得比面板11的边缘部分大。在采用形成如前所述的真空容器的方法的情况中,经常观察到这种现象。图4是示意性地显示后板12的边缘部分的弯曲的附图。更具体地说,图4的示意性曲线图是基于通过将真空容器10水平地放在平台上(后板12朝上)并且测量后板12的弯曲所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利用能够在真空容器10上水平地移动的激光位移计测量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坐标来进行后板12的弯曲测量。在图4中,将所测得的位置坐标绘制在横轴上,而将真空容器10的表面弯曲量(后板12的弯曲量)绘制在纵轴上。此外,横轴的实际位移为大约1000毫米,而纵轴的实际位移为大约2毫米。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在朝向真空容器10背面(背离面板11的那侧)的后板12的边缘部分401中出现了相当大的弯曲。另一方面,由连接构件28所包围的区域403中的弯曲量小于边缘部分401的弯曲量,并且可以看到呈现出相对较平缓的形状。此外,区域403具体地是指位于与面板11相对的后板12那侧上由连接构件28包围那部分区域(位于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中的区域)的相反侧上的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在面板11的内侧(内部空间侧)设置有光发射体层15,例如荧光体。该光发射体层15具有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光发射体R、G与B和矩阵式光屏蔽层17。在光发射体层15上形成有金属背衬层20,所述金属背衬层20的主要成分例如为铝并且起到阳极的作用。此外,可以在金属背衬层20上形成有吸气膜22。在显示操作期间,将规定的阳极电压施加到金属背衬层20上。
在后板12的与面板11相对的表面(内部空间侧上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分别发射电子束的电子发射装置18,以作为激发光发射体层15的R、G和B光发射体的电子源。按照与像素(光发射体R、G和B)相对应的矩阵的形式来布置这些电子发射装置18。此外,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装置或者场致发射型电子发射装置来可以应用于电子发射装置18。在后板12的内部空间侧的表面上按照矩阵形式设置有多个用于驱动电子发射装置18的电线21,电线21的端部引到真空容器10的外面(参见图11A)。
在后板12和面板11之间设置有多个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以便支承作用在这些板上的大气压力并且将后板12和面板11之间的空间(内部空间29)维持在规定的间隔。在将面板11和后板12的纵向方向(长侧的方向)限定为第一方向X并且将与其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或短侧的方向)限定为第二方向Y的情况下,板状隔离物14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换句话说,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110是第一方向X。该多个板状隔离物14在第二方向Y上按规定间隔设置。第二方向Y上的间隔例如可以为1到50毫米。隔离物14可以由狭长的玻璃板或者陶瓷板组成。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在所述板的表面上设置高电阻的膜,或者可以在所述板中设置不规则表面。隔离物14的高度(在Z方向上的长度)是其宽度(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的几倍到十倍或更多倍,并且其长度(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是高度的几十倍到几百倍。
在具有上述真空容器的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显示图像的情况下,通过金属背衬层20将阳极电压施加到所述R、G和B发射体层上。另外,通过阳极电压使从电子发射装置18发出的电子束同时地加速,并且与光发射体发生碰撞。因而,相应的R、G和B光发射体被激发并且发光以显示彩色图像。
如图11C所示,光发射体层15具有多个发射红光、蓝光和绿光的长方形光发射体R、G和B。光发射体R、G和B按照在第一方向X上彼此之间有规定间隙的方式相互重复地设置,并且相同颜色的光发射体设置成在第二方向Y上彼此之间有规定的间隙。第一方向X上的间隙设置成小于第二方向Y上的间隙。光屏蔽层17具有沿面板11的边缘部分延伸的长方形框架部分17a,和在所述长方形框架部分内侧在光发射体层R、G和B之间按矩阵形式延伸的矩阵部分17b。
接下来,利用图1A到1C示出的示意图来对优选地应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实例进行说明。图1A是从背面观察时整个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示意图,并且图1C是沿图1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示意图。
在真空容器10的背面上设置有固定构件103,用于将真空容器10固定到形式为支承构件108的刚性体上。此外,除了真空容器10之外,支承构件108可以可拆卸地固定至少具有固定构件103和粘结构件122的显示板。如利用图11所阐明的,在真空容器10的后板12的背面(与面板11相反侧上的那侧)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构件103粘结到真空容器10上的粘结构件122。按这种方式,真空容器10通过固定构件103而由形式为支承构件108的刚性体支承。支承构件108具有支座(基座)和支柱,支座用于将显示板放在例如书桌或音响架之类的安装表面上,图像显示装置在所述安装表面上安装;支柱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用于相对于安装表面垂直地保持显示板的显示屏。即,支柱的基部通过支座来固定。此外,支座和支柱可以利用螺钉等来连接在一起,以便能拆卸。支承构件108还可以具有角度调整部分,以便能够相对于支柱调节显示屏在所有四个方向上的角度。另外,还可以在支柱的基部或者支座上设置能够允许支柱转动的旋转机构。另外,虽然这里显示了由分别是单独构件的支座和支柱组成的一实例,但是所述支座和支柱还可以为单一构件的形式。另外,还可以设置多个支柱。
虽然用于驱动显示板的印刷电路板通常设置在显示板的背面上(与后板12相对的那侧),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省略了各种型式的印刷电路板。另外,为了改善实际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除了图1中所示的结构之外,一般还附接有例如外部镶板(未显示)之类的盖。
接下来,利用图2来说明相对于真空容器10设置粘结构件122的位置。图2是从背面观察时的真空容器10的示意图。此外,在图1和图2中利用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的构件指的是相同的构件。另外,图2中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和图1中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竖直方向相应于图11A中的第二方向Y,而水平方向相应于图11A中的第一方向X。另外,正如图11A中所示箭头110那样,图1和图2中的箭头110表示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隔离物的纵向方向)。即,图1和图2的实例中的隔离物的纵向方向是图像显示装置的水平方向(宽度方向、横向)。
如图2所示,在后板12的与面板11相对侧的相反侧上设置有多个粘结构件122。所述多个粘结构件122在竖直方向上分隔规定的间隔,并且每个粘结构件122沿水平方向线性地延伸。即,每个粘结构件122沿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设置(以便平行于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因此,与沿垂直于隔离物14的纵向的方向设置粘结构件122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当通过固定构件103和粘结构件122从支承构件108向真空容器10上施加冲击时隔离物14的变形。另外,与在垂直于隔离物14的纵向的方向上设置粘结构件122的情况比较起来,还可以减小在稍后将描述的与隔离物14接触的部分(隔离物接触层40)中所产生的剪切应力。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在沿垂直于隔离物14的纵向的方向上设置粘结构件122的情况中当通过固定构件103和粘结构件122从支承构件108向真空容器10施加冲击时的状态。此外,图3是按与沿图1A的线B-B截取的剖视示意图(图1C)相同的方式沿水平方向(隔离物14的纵向110)截取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果沿垂直于隔离物14的纵向的方向上设置粘结构件122,则当施加冲击时,所述板(11和12)的表面在沿水平方向截取的真空容器10的横截面中变形成不规则表面的形状(经受正弦波状变形)。同时,隔离物也承受了会导致在沿真空容器10的水平方向上截取的横截面中变形成不规则表面形状(正弦波状变形)的作用力。因此,如图3所示,应力集中的部分301周期性地出现在与隔离物14、面板11和后板12接触的那些部分处。隔离物更容易由于施加了引起隔离物弯曲的作用力而发生损坏,并且正如稍后将描述的,在应力集中的部分301中,由于在与隔离物接触的那些部分(隔离物接触部分)中产生的剪切应力,隔离物接触部分更容易发生损坏。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如果每个粘结构件122沿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设置,则抑制了在沿真空容器10的水平方向截取的横截面中变形成如图3所示的不规则表面的形状。即,在图3中所示的形式中,粘结构件122以一定间隔地(周期性地)出现在沿水平方向截取的横截面中。因此,当通过接触构件122从支承构件108向真空容器10上施加冲击时,虽然冲击被施加到真空容器10上粘结构件122所粘接的那些部分上,但是冲击未被施加到没有粘接粘结构件122的那些部分上。因此,如前面所描述的,在隔离物14和所述板(11和12)中出现了变形。然而,因为沿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线性地设置粘结构件122(参见图1C),所以抑制了在隔离物的纵向截取的横截面中变形成沿如图3所示的不规则表面形状(正弦波状变形)。因此,可以抑制隔离物的破坏,并且如稍后描述的抑制了由于产生剪切应力所引起的与隔离物接触的那些部分(隔离物接触部分)的破坏。此外,在沿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设置粘结构件122的情况中,所述板(11和12)的表面变形成表面不规则的形状(正弦波状变形)。然而,因为抑制了如利用图3说明的隔离物14的变形,所以可以抑制对隔离物的破坏和对隔离物接触部分的破坏。另外,粘结构件122优选是直接地设置在板状隔离物14的下面,而后板12在粘结构件122与板状隔离物14之间,以便进一步抑制上述破坏。
另外,仅在位于与面板11相对的后板12侧上被连接构件28包围的那部分区域(位于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29中的区域)的相反侧上的区域中设置粘结构件122。即,当与面板11相对的后板12侧被定义为第一主侧并且第一主侧的相反侧上的后板12侧被定义为后板12的第二主侧时,仅在第二主侧的一部分区域中设置粘结构件122。作为第二主侧一部分的区域是指被连接构件28所包围的第一主侧区域(位于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中的区域)的相反侧上的区域。换句话说,作为第二主侧的一部分的区域是指直接在被连接构件28所包围的第一主侧区域(位于真空容器10的内部空间中的区域)后面的区域。由于按该方式构造,在前面描述过的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弯曲较大)处不设置粘结构件122。因此,即使通过固定构件103和粘结构件122从支承构件108向真空容器10施加冲击,也可以避免对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的破坏。另外,因为即使当固定构件103粘接到真空容器10上时也没有向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施加载荷,所以可以减小对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产生破坏的机率。另外,因为如利用图4来说明的,设置粘结构件122的区域是相对较平的表面,所以可以减小粘结构件122的表观高度的变化,从而能够很均匀地粘接固定构件103和真空容器10。
双面胶带或者粘结剂等可以用作粘结构件122。考虑到粘结构件122的强度、冲击吸收性及导热率和支承构件的平面度等来适当地设定粘结构件122的材料、形状、厚度、表面积等。例如,可以使用弹性有机硅树脂粘结剂来作为粘结剂,而可以使用具有丙烯酸基料的双面胶带作为双面胶带。例如,TSE3944(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 Japan LLC)形式的弹性有机硅树脂粘结剂可以用作所述弹性有机硅树脂粘结剂。粘结构件122的蠕变性能通常表示为γc=A×τ×t0.5(其中,γc:剪切蠕变应变,τ:剪切应力[Pa],t:时间[秒]),并且A的值优选为1.0×10-9或更小。如果蠕变量过大,则真空容器10经过一定时间后会从初始的固定位置处下降,就外观而言这是不可取的。使粘结构件122具有如上所述的蠕变性能就防止了真空容器10在经过长时间后从初始的固定位置处下降,即使粘结构件122的表面积显著地减小(例如减小到显示面表面积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小)。因此,可以显著地减少所使用的粘结剂的量,从而能够获得低成本的粘结剂结构。
该多个粘结构件122布置成满足线性对称,其中,在图像显示区域(或者后板12)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144作为对称轴(参见图2)。同时,每个粘结构件122布置成还满足这样的线性对称关系,其中,在图像显示区域(或者后板12)的竖直方向(图11A中的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线143作为对称轴。该关系还可以说成是这样的关系,即,图像显示区域可以在中心线143处在竖直方向上折回。此外,粘结构件122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在使用奇数个粘结构件(例如,三个)的情况中,其中的一个粘结构件设置在后板12上,以便位于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区域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144上。然后,其余的粘结构件设置成远离在后板12上设置在中心线144上的所述粘结构件,以便满足上述两种关系。
固定构件103可以由铝、铁或者镁制成的金属板构成。虽然在图1中固定构件103是由表面积大致等于后板12表面积的金属板构成的,但是根据真空容器10的强度、所需散热量和重量等来适当地设计固定构件103的形状。
例如,如图5A所示,固定构件还可以由多个固定构件103所组成。图5A是按和图1A的相同方式从背面观察时整个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5B是沿图5A的线C-C截取的剖视示意图。此外,在图1和图5中利用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的那些构件涉及相同的构件。在使用多个固定构件103的情况中,每个固定构件103具有线性形状,并且设置成使其纵向方向位于(平行于)水平方向(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110)。由于采用这种结构,就可以将来自支承构件108的冲击通过在隔离物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所有粘结构件122上分散而施加到真空容器10上。因此,可以抑制如前面利用图3所说明的在沿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中的表面不规则形状变形(正弦波状变形)。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多个线性固定构件103设置成使其纵向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则所得到的形式基本上和按图3的方式间隔地(周期性地)设置粘结构件122的形式相同。因此,在沿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截取的横截面中出现了表面不规则形状变形(正弦波状变形)。
因为在如图5所示使用多个固定构件103的情况中固定构件自身的强度减小了,因此,为了增加真空容器10的强度,在面板11的前部上优选设置前板102,该前板102可透过可见光。使用这种结构能够补偿固定构件103强度的减小。
以下使用图6和7对采用多个固定构件103时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图6和图7中利用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的那些构件表示相同的构件。图6是当从背面观察时的显示板的分解图的实例。图7A是显示板背面的透视图。图7B是图像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包括有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沿图7A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其中,支承构件108附接到图7A的显示板上。此外,为了改善实际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外观,除了图7B中所示的结构之外,一般还附接有例如外部镶板(未显示)的盖。
使用粘结构件122来将多个固定构件103粘结到后板12的背面(与面板11相对侧(内侧)的相反侧)上,固定构件103用于将真空容器10固定到支承构件108形式的刚性体上。按这种方式,真空容器10可以通过多个固定构件103被支承构件108支承。另外,图6与图7A中的箭头110表示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方向(隔离物的纵向方向),与图11A中所示的箭头110是相同的方式。即,图6和图7的实例中的隔离物的纵向方向是显示板的水平方向(宽度方向、横向)。
另外,前板102通过粘结构件121粘接到真空容器10的面板11的前侧表面上(与后板12相对那侧的相反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前板102的纵向、显示板10的纵向和隔离物的纵向110平行地布置,可以减小隔离物纵向110上的变形和应力集中。前板102优选形式是比(真空容器10)显示板的图像显示区域(设置荧光体R、G和B的区域或者表面积)大的平板。前板102是由可透过可见光的构件组成的,并且虽然例如可使用玻璃板或者聚碳酸酯板,但是从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是使用玻璃板。为了赋予真空容器10规定的强度,如果前板102是由玻璃构成的,则前板102的厚度优选为1.5到3.5毫米。特别是,从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前板102的厚度设定成大于面板11和后板12的厚度。
考虑到粘结构件121的强度、冲击吸收性及导热率和前板102的平面度等来适当地设定粘结构件121的材料、形状、表面积等。虽然对粘结构件121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在形成真空容器10之后,优选使用不需要高温加热的粘结剂来将前板102粘接到真空容器10上。例如,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的树脂粘结剂,所述树脂粘结剂能够在常温下通过紫外光照射将由玻璃构成的前板102粘接到由玻璃构成的真空容器10上。更具体地说,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的基于丙烯酸的树脂粘结剂。通过利用粘结构件121将前板102粘接到真空容器10上,增大了真空容器10的刚性,并且特别是增大了在平面方向上的扭转刚度。因此,可以显著地减小传统上需要的加固件(例如设置在后板12的背面上的加强框架)的厚度和重量。
在图6和7所示的实例中,用于将真空容器10固定到支承构件108形式的刚性体上的多个固定构件103是由两个相互分隔的线性固定构件(103A和103B)组成的。每个线性固定构件(103A和103B)布置成使其纵向方向平行于板状隔离物的纵向方向110。因此,可以减小隔离物14的变形和在隔离物14接触面板11的那些部分中的应力集中(随后将详细描述)。
该多个固定构件103布置成使得一个固定构件103A相对于另一个固定构件103B满足线性对称关系,其中,在图像显示区域(或者后板12)的水平方向(图11A的第一方向X)上的中心线144作为对称轴。同时,每个固定构件布置成还满足这样的线性对称关系,其中,在图像显示区域(或者后板12)的竖直方向(图11A的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线143作为对称轴。该关系还可以说成是这样的关系,即,图像显示区域可以在中心线143处在竖直方向上折回。此外,虽然此处说明了使用两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的实例,但是固定构件103的数量可为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在使用奇数个固定构件(例如,三个)的情况中,其中一个固定构件粘附在后板12上,以便位于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区域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144上。然后,其余的固定构件设置成远离粘接在后板12上在中心线144上的所述固定构件上,以便满足上述两种关系。
粘结构件122优选按与固定构件相同的形状设置在真空容器10的表面上。此外,虽然可以任意地设定粘结构件122的宽度,但是,为了确保固定构件和真空容器10之间有足够的粘结表面积,粘结构件122的形状优选与在真空容器10的表面(后板12的表面)上垂直投影的固定构件103的影像形状相同,如图6所示。布置粘结构件122的位置仅设在被连接构件28包围的后板12区域的背面上的区域中,如利用图1和图2来说明的。因此,如利用图1和2所说明的,按与粘结构件122相同的方式,布置固定构件的位置也仅设在被连接构件28包围的后板12区域的背面上的区域中。
每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具有板状构件206和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206上的凸出部分207,并且所述凸出部分207具有支承点的功能。凸出部分207设置在板状构件206粘接到后板12上的那侧的相反侧上。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支承构件108形式的刚性体被固定到多个固定构件103上,并且显示板(真空容器10)被固定到支承构件108上。板状构件206和凸出部分207被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方法可以是例如填缝、压配合、焊接或者粘接之类的方法。将板状构件206的宽度和/或表面积设定成比至少在设置凸出部分207的那些部分(直接在凸出部分207下面)处的凸出部分207的基部(固定到板状构件206上的部分)的宽度和/或表面积要大。这样可以减小当冲击通过凸出部分207施加到真空容器10上时在真空容器中所产生的应力。
板状构件206和凸出部分207优选是由金属形成的,例如铝、铁或者镁。由金属来形成板状构件206和凸出部分207的优点如下:
可以将板状构件206和凸出部分207用作电气电路和显示板的接地件;
极好的阻焰性;以及
金属具有极好的强度。
另外,通过压制成型来形成板状构件206,可经济地获得良好的平面度。凸出部分207能够起到间隔限定构件的作用,并且凸出部分207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圆柱、四角柱或者多角柱。可以使用例如镦锻加工或机加工的方法来制造凸出部分207。另外,可以提供这样的结构,其中,进行螺纹切削来使凸出部分207具有支承点的功能,并且牢固地粘接到真空容器10上的固定构件(103A和103B)利用螺旋固定到支承构件108上。虽然每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具有六个凸出部分207,但是不必使用所有的凸出部分207来固定到支承构件108上。可以根据支承构件108的形状和结构来适当地选择用于固定到支承构件108上的凸出部分207的数量和位置。例如,在支承构件108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等于显示板宽度的一半的情况中,可以将六个凸出部分207中的两个中心的凸出部分207固定到支承构件108上。支承构件108(支柱119)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越大,则可以用于固定的凸出部分207或者在水平方向外侧的凸出部分207的数量就越多。另外,在支承构件108具有多个支柱119的情况中,凸出部分207还可以固定到每个支柱119上。另外,在对板状构件206和凸出部分207一起压制成形时,可以同时在几个位置上进行填缝或者压配合。因此,可以降低固定构件的生产成本,因为可以减少生产所需的步骤数。
支承构件108具有支座(基座)118和支柱119,支座118用于将显示板放在安装表面(例如书桌和音响架)上,在所述安装表面上安装图像显示装置,支柱119竖直地设置在支座118上,用于相对于安装表面竖直地保持显示板的显示屏。即,支柱119的基部通过支座118来固定。支承构件108还可以具有角度调整部分,以便能够调节显示屏在所有四个方向上相对于支柱119的角度。另外,可以在支柱119的基部或者基座118中设置旋转机构,以允许支柱119的旋转。另外,虽然此处显示了由是分别构件的支座118和支柱119组成的实例,但是所述支座和支柱也可以是单一构件的形式。另外,还可以设置多个支柱119。
接下来,对与隔离物14接触的面板11的结构进行说明。可以在图11B和图11C中所示的光屏蔽层17上形成电阻调节层30。使用图12来示意性地示出面板11的详细结构。电阻调节层30具有在光屏蔽层17的矩阵部分17b的区域中的多个第一电阻调节层31V和多个第二电阻调节层31H,所述第一电阻调节层31V在分别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光发射体之间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所述第二电阻调节层31H在分别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光发射体之间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因为光发射体在第一方向X上按R、G和B方式布置成行,所以第一电阻调节层31V的宽度比第二电阻调节层31H的窄。例如,第一电阻调节层31V的宽度为40微米,并且第二电阻调节层31H的宽度为300微米。这里,图12B是沿图12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而图12C是沿图12A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在电阻调节层30上形成薄膜分离层32。薄膜分离层32具有形成在电阻调节层30的每个第一电阻调节层31V上的竖直线部分33V,和形成在电阻调节层30的每个第二电阻调节层31H上的水平线部分33H。薄膜分离层32是由包括粘合剂和按合适密度分散的颗粒所形成的,以使表面具有表面不规则性,从而分隔随后由气相沉积等形成的薄膜(金属背衬层)20。可以使用荧光体或者硅石等来用作组成薄膜分离层32的颗粒。薄膜分离层32被形成为稍微比光屏蔽层17薄,并且就数值示例而言,薄膜分离层32的水平线部分33H的宽度为260微米,而竖直线部分33V的宽度为20微米。
在形成薄膜分离层32之后,使用漆等来进行平滑,以形成平滑的金属背衬层20。在已经形成金属背衬层20之后,通过烘焙来烧掉用于平滑的膜。
在平滑之后,通过气相沉积或者其他薄膜形成工艺来形成金属背衬层20。因此,通过薄膜分离层32形成了分隔的金属背衬层20a,所述金属背衬层20a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被二维地分隔。分隔的金属背衬层20a与每个光发射体R、G和B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分隔的金属背衬层20a之间间隙的宽度差不多与薄膜分离层32的水平线部分33H和竖直线部分33V的宽度相同,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为20微米以及在第二方向Y上为260微米。此外,为了避免附图过度的复杂性,从图12A中省去了金属背衬层20。
还可以在金属背衬层20上形成吸气膜22。在FED中,有时候有必要按该方式来在金属背衬层上形成吸气膜22,以长时间确保真空度。因为在形成金属背衬层20之后薄膜分离层的作用没有失去,所以吸气膜22可以形成为二维分隔的分隔的吸气膜22a,类似于金属背衬层20的方式。
如图12A和12C所示,多个隔离物14中的每一个与薄膜分离层32的水平线部分33H相对地布置。在与隔离物14相对的每个水平线部分33H上形成隔离物接触层40。例如,通过印刷包含银颗粒的膏并且随后进行烘干来形成每个隔离物接触层40。除了银之外,还可以优选地应用如铂(Pt)或者金(Au)颗粒的导电颗粒。因为就印刷精度而言不能形成过小尺寸的颗粒,所以隔离物接触层40的第二方向Y上的两个端部稍微地与一共四个光发射体层和分隔的金属背衬层20a重叠,这四个光发射体层和分隔的金属背衬层20a中的每两个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水平线部分33H的两侧。另外,如图12A所示,多个隔离物接触层40在第一方向X上按规定的间隔间断地设置。调整隔离物接触层40的上表面上的膜厚度,以使后板12侧上的膜厚度比薄膜分离层32的上表面的膜厚度要厚。因此,在不直接接触薄膜分离层32的情况下,隔离物14设置成与隔离物接触层40接触。
虽然从与隔离物接触、防止电荷积聚等观点来看隔离物接触层40优选是导电的,但是也允许使用绝缘的隔离物接触层。此外,根据金属背衬层20的形式和制造方法,可以省去上述实例中所说明的薄膜分离层和电阻调节层。可选地,除了薄膜分离层和电阻调节层以外,也可以不设置隔离物接触层40。在这种情况下,隔离物14接触金属背衬层20,并且金属背衬层起到隔离物接触层的作用。
如利用图12所说明的,存在隔离物14通过隔离物接触层40与面板11接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由于从外部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冲击、在运输或者安装期间发生的冲击和由于不小心地搬运时掉落图像显示装置所引起的冲击,图像显示装置会遭受破坏。更具体地说,正如利用例如图3的附图来说明的,真空容器10发生变形,例如在图11所示的Z方向上弯曲成凸出或者凹陷形状。伴随该变形,位于与隔离物14接触的那些部分上的构件(例如面板11的隔离物接触层40或者金属背衬层20)承受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的剪切力,而使这些构件被压碎。当面板11上与隔离物14接触的构件(例如,隔离物接触层40和金属背衬层)被压碎时,它们的碎片掉落到后板12侧上,从而导致在金属背衬层和电子发射装置之间以及在分隔的金属背衬层之间的不希望的放电现象。因此,图像显示装置不能再起到图像显示装置的作用,或者显示的图像显著地变差。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从支承构件108向真空容器10施加冲击,也可以减小前面使用例如图3的附图所说明的隔离物的变形和隔离物的接触部分(隔离物接触层40)中所产生的剪切应力。通过按该方式来减小剪切应力等,就可以防止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不再起图像显示装置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所显示图像显著地变差。另外,从减小应力的观点来看,将多个线性粘结构件122和多个线性固定构件103直接定位在隔离物14的后面并使后板12处于线性粘结构件122和线性固定构件103与隔离物14之间是更可取的。此外,多个线性粘结构件122在平行于隔离物14纵向的方向上的长度优选等于或小于隔离物14纵向上的长度。隔离物14设置成横过图像显示区域(隔离物14纵向上的长度比图像显示区域在隔离物14纵向上的长度更长)。这里,图像显示区域相当于设置光发射体R、G和B的区域(光发射体层15的区域)或者设置电子发射装置的区域。因此,多个线性的粘结构件122优选是仅设置在这样的区域中,所述区域是后板的第二主侧的一部分并且是在与第一主侧上设置电子发射装置的区域的相反侧。从减小应力的观点来看,采用这种结构更可取。
在图6和图7所示的实例中,每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具有交替且连续的宽部分206和窄部分208。这里,窄部分或者宽部分的宽度是指在第二方向Y(垂直于隔离物的纵向110的方向)上的长度。另外,在宽部分206上设置凸出部分207的原因是:由于当冲击(例如掉落)通过凸出部分207施加到真空容器10上时应力在宽部分206上分散,因此减小了施加到真空容器10上的应力。根据真空容器10的刚性、预计的掉落冲击力等来适当地确定宽部分206(即,具有较大表面积的部分)的表面积、形状和厚度。另外,还根据真空容器10的刚性、允许的掉落冲击力等来适当地确定凸出部分207的间距和数量。凸出部分207在第二方向Y(垂直于隔离物的纵向110的方向)上的间距(间隔)设定成比凸出部分207在第一方向X(平行于隔离物的纵向110的方向)上的间距(间隔)大。就实际应用而言,凸出部分207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设定成比凸出部分207在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的一半小。此外,凸出部分207在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可以被认为是粘接到后板12上的多个固定构件103中的两个相邻的固定构件103的间距(间隔)(即,可以被认为是在图7的实例中固定构件103A和103B之间的间隔)。由于按该方式来设置的结果,因为当通过凸出部分207向真空容器10施加冲击时可以减小沿隔离物14的纵向110的应力并且可以抑制真空容器的变形,所以可以抑制对真空容器10的内部和外部的破坏。另一方面,如果凸出部分207在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间隔)设置成小于凸出部分207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间隔),则不能减小沿隔离物14的纵向110上的应力,从而这是不可取的。该情况类似于把线性固定构件设置成使其纵向为沿垂直于隔离物的纵向110的方向的情况。
以下说明如上所述的线性固定构件103的变型。在如图8A所示的第一变型中,线性固定构件303可由杆状构件306和凸出部分307组成。图8A是显示板背面的透视图。图8B是使用图8A的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装置在相应于图8A的线B-B的横截面中的剖视示意图。其他方面与利用图6和图7所说明的实例中的是相同的。由于按该方式来构造的结果,可以扩展可用于固定构件303的模制方法的范围,能够使它们相应于所使用材料来制造。另外,虽然与安装印刷电路板有关的自由度与图6和图7的实例比起来要逊色,但是与利用传统的加强框架相比,可以减少设计的限制。
在如图9A所示的第二变型中,可以采用杆状构件406通过螺纹切削作为支承点404来构成线性固定构件403。可以通过直接攻螺纹或者螺纹衬套工艺在杆状构件406上进行螺纹切削。图9A是显示板背面的透视图。图9B是使用图9A的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装置在相当于图9A的线C-C的横截面中的剖视示意图。其他方面与利用图6和图7所说明的实例中的是相同的。由于应用该结构的结果,虽然与安装印刷电路板有关的自由度与图6和图7的实例比起来逊色,但是因为固定构件可以由单一件构成,所以可以为固定构件提供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如图10A所示的第三变型中,两个固定构件(503A和503B)可以由线性地布置多个单元510来构成,所述单元510由板状构件506和凸出部分507组成。每个单元510具有一板状构件506和固定在其上的一凸出部分507。多个单元510被粘接并固定到真空容器10的背面上,以便沿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110相互分开规定的距离,并且按直线形式来布置所述多个单元。该变型的其他方面与利用图6和图7所说明的实例中的是相同的。该第三变型相当于组成图6和图7中所示固定构件103的窄部分208已经被除去了的结构(宽部分和窄部分没有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凸出部分的间距需要满足前面所述的间距关系。
在上述这些变型中,同样可以减小真空容器10内的隔离物14的变形和接触隔离物14的那些部分(隔离物接触层40)中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如上所述的线性固定构件基本上不具有按照设置在真空容器背面上的加强框架方式的用于加强真空容器的那些构件的常规功能。前板102实现了与真空容器10的刚性并且特别是与平面方向上的扭转刚度有关的作用。因此,显示板或者图像显示装置不再需要传统上设置在真空容器10背面上的复杂、笨重的加强框架形式的构件。
以下提供了具体实例的说明。首先,提供了以下实例1到3中图像显示装置所共有的那些内容的说明。固定构件(103或者503)借助于粘结构件122被粘接并固定到组成真空容器10的后板12的表面(通向大气的那侧)上。真空容器10的细节基本上与利用图11和图12所说明的那些相同。图像显示区域对角的尺寸为55英寸。另外,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装置用于电子发射装置18。各电子发射装置18分别连接到通过烘干包含银颗粒的导电膏所形成的扫描布线和信号布线上。面板11和后板12的厚度为1.8毫米,并且面板11和后板12之间的间隔为1.6毫米。
通过借助于连接构件28在真空中连接面板11和后板12来形成真空容器10,并且真空容器10的内部保持在1.0×10-5Pa的压力。由玻璃构成的侧壁13和由铟构成的粘结构件23用作连接构件28。通过将后板12压靠在面板11上同时在真空室中利用激光照射来局部地加热粘结构件,把面板11和后板12连接起来。另外,多个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110与扁平的长方形真空容器10的纵向(第一方向X或者水平方向)为相同方向。在垂直于真空容器10的纵向的方向(第二方向Y或者竖直方向)上按15毫米的间隔来设置该多个狭长的板状隔离物14。隔离物14是由玻璃构成的,并且厚度被制造成为200微米。隔离物14设置在扫描布线上,并且隔离物14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通过无机粘结剂(Aron Ceramic D,Toagosei有限公司)固定到后板12上。以TSE3944(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LLC)形式的弹性有机硅树脂粘结剂被用作粘结构件122。涂敷2毫米厚和5毫米宽的有机硅树脂粘结剂。就实际使用而言,例如,涂层厚度可以在1到5毫米的范围内,并且宽度可以在0.5到5毫米的范围内。具有1到5MPa的杨氏模量和100%或以上的断裂伸长率的有机硅树脂粘结剂被用作所述有机硅树脂粘结剂。
<实例1>
在本实例中,制造如图1和图2所示图像显示装置。将多个粘结构件122线性地直接设置在板状隔离物14的后面,以使其纵向平行于隔离物的纵向110。另外,仅在由后板12的被连接构件28所包围的区域的背面区域中按30毫米的相互间隔来设置该多个粘结构件122。随后,通过粘结构件122将由厚度为8毫米且表面积等于后板12表面积的铝合金板所构成的固定构件103附接到真空容器10的背面(后板12)上。当将固定构件103附接到真空容器10的背面上时,粘结构件122被压到1毫米厚和10毫米宽。此外,就实际使用而言,当固定构件103被附接到真空容器10上时,粘结构件122可以被压到0.1到1.0毫米厚的范围内和5到25毫米宽的范围内。
可以使设置粘结构件122的表面积例如为后板12的表面积的二分之一。随后,通过固化粘结构件122来将固定构件103粘接到真空容器10上。然后,通过用螺丝紧固来将支承构件108固定到固定构件103上。
在按本实例所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上进行20厘米高的竖直掉落试验和振动试验。此外,在冲击和振动直接施加到支承构件108上(以使冲击和振动通过固定构件103和粘结构件122从支承构件108施加到真空容器10上)的时候进行试验。结果,确定真空容器10没有裂缝,并且确定产生的应力比真空容器10的致裂应力低。另外,也没有发现对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的破坏。另外,当在进行如上所述的竖直掉落试验之后利用图像显示装置来显示图像时未证实有放电现象,并且能够长时间获得稳定的图像显示。另外,当拆卸真空容器10时,不存在对隔离物14的破坏,并且没有观察到金属背衬层20或者隔离物接触层40被隔离物14压碎的迹象。
<实例2>
在本实例中使用的固定构件103具有图7中所示的结构。图7A是本实例的显示板背面的透视图。图7B是使用图7A的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装置在相应于图7A的线A-A的横截面中的剖视示意图。该实例不同于实例1之处在于:使用两个线性固定构件(103A和103B)并且使用前板102。真空容器10的结构与实例1是相同的。该实例中所用的固定构件103具有图6和图7中所示的结构。两个线性固定构件(103A和103B)通过粘结构件122而被彼此间隔开地粘接到组成真空容器10的后板12的背面上。每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是由板状构件206形成的,所述板状构件206通过交替地设有多个宽部分206和多个窄部分208并且在每个宽部分206上固定有多个凸出部分207所组成。板状构件206是通过压制成形而形成的。对凸出部分207进行螺纹切削,以使它们具有支承点的作用,以用于通过将真空容器10固定到支承构件108上来支承真空容器10。在本实例中,凸出部分207是通过镦锻加工所形成的。通过在凸出部分207上接触板状构件206的那些位置上进行滚花加工和开槽加工并且之后从背面进行压入填缝来固定板状构件206和凸出部分207。
板状构件206的形状是这样的,宽部分为60毫米高×60毫米宽,而窄部分为10毫米高×140毫米宽。另外,板状构件206的厚度为2毫米。这里,虽然厚度设为2毫米,但是如果金属或者合金被用作材料,则就实际使用而言厚度优选为1毫米或更厚到小于30毫米,并且更优选为小于10毫米。另外,镀锌钢板被用作所述板状构件206的材料。另外,单个凸出部分207被固定到单个宽部分206的中心。此外,凸出部分207的顶部(离后板12的背面最大距离的部分)离后板12的背面的高度为25毫米。就实际使用而言,考虑到电路板的布置等,凸出部分207离后板12背面的高度为5毫米或更大到小于30毫米。不锈钢用作凸出部分207的材料。另外,凸出部分207(支承点)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200毫米。按一定间隔在真空容器10的背面(后板12暴露于大气中的那侧)上设置两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此外,虽然在本实例中使用了两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但是固定构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更多。另外,虽然在本实例中凸出部分207(支承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420毫米,但是就实际使用而言,该间距在400到430毫米的范围内。固定构件103相对于真空容器10的位置是:一个固定构件103A相对于另一个固定构件103B满足这样的线性对称关系,其中,在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区域(或者后板12)的水平方向(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110)上的中心线144作为对称轴。另外,每个固定构件(103A和103B)布置成具有这样的线性对称关系,其中,图像显示区域(或者后板12)的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143作为对称轴(即图像显示区域可在中心线143处沿竖直方向折回的状态)。凸出部分207的形式是直径为16毫米的圆柱。此外,凸出部分207的形状还可以是四角柱或者多角柱,而不是圆柱。这些尺寸可以根据真空容器10的刚性、前板102的刚性、粘结构件121的机械性能、粘结构件122的机械性能和多个固定构件103的刚性而改变,并且可以导出这些数值的合适数值。在本实例中,粘结构件122是两个线性构件的形式。粘结构件122的形状被制成与固定构件103A和103B的形状相同(与垂直投影在真空容器表面上的固定构件影像相同的形状)(参见图6)。仅在后板12的被连接构件28包围的区域的背面的区域中设置粘结构件122。
另外,在本实例中,固定构件103的刚度小于实例1的固定构件的刚度。因此,使用粘结构件121将前板102粘接并固定到组成真空容器10的面板11的表面(暴露于大气中的那侧)上,以增大真空容器10的刚度。前板102与面板11及后板12为相同的玻璃板,并且前板102比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区域大。在本实例中,前板102的厚度被制成为2.5毫米。虽然在玻璃的情况下该尺寸与面板11的尺寸是相同的,但是厚度在1.5到3.5毫米的范围内。用紫外线固化的基于丙烯酸的树脂粘结剂被用作粘结构件121。更具体地说,TB3042C(ThreeBond有限公司)被用作粘结构件121。紫外线固化的基于丙烯酸的树脂粘结剂被涂敷在与面板11相对的前板102侧的整个表面上,并且虽然该粘结剂被涂敷为0.5毫米的厚度,但是就实际使用而言,涂层厚度在0.1到1毫米的范围内。按该方式结合前板102和粘结构件121的优点是可以在图像显示装置中防止外部光的反射和显示图像的反射。
按和实例1相同方式,在本实例中所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上进行竖直掉落试验和振动试验。结果,确定真空容器10没有裂缝,并且确定所产生应力比真空容器10的致裂应力低。另外,通过增加起支承点作用的凸出部分207的数量能够减小真空容器中所产生的应力。另外,当在进行如上所述的竖直掉落试验之后利用图像显示装置来显示图像时未证实有放电现象,并且能长时间获得稳定的图像显示。另外,也没有观察到对真空容器10的边缘部分的破坏。另外,当拆卸真空容器10时,不存在对隔离物14的破坏,并且没有观察到金属背衬层20或者隔离物接触层40被隔离物14压碎的迹象。
另外,通过采用上述用于多个固定构件103的形式,能够使得用于安装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是平的,并且能够将电路布置在优选位置上,而几乎不必考虑加强框架的位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在支承构件108和后板12之间)。因此,能够减少对电路的设计限制。设计限制的一个实例是避免与凸出部分207的干涉。然而,通过在印刷电路板或者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板的一部分上钻出与凸出部分207的形状相应的孔,或者通过将印刷电路板布置在没有凸出部分207的位置处,就能够减少设计限制。另外,与现有技术中所需的加强框架或者其他种类的支承构件相比,能够实现显示板重量和成本的显著减少的效果,同时还能获得显示板的相同强度。
此外,在对比的实例中,将本实例2的两个固定构件和粘结构件122旋转90°(布置成在竖直方向上排列)并且设置在组成真空容器10的后板12的背面上。当按和实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竖直掉落试验时,发现隔离物接触层40的一部分已经被隔离物14压碎。另外,还发现破坏了一部分隔离物。此外,竖直方向是指垂直于板状隔离物14的纵向110的方向。
<实例3>
用于本实例中的两个固定构件(503A和503B)具有图10中所示的结构。以下仅提供实例3不同于实例2的那些方面的说明。图10A是本实例中的真空容器10背面的透视图。图10B是使用图10A的真空容器10的图像显示装置在相应于图10A的线D-D的横截面中的剖视示意图。各自都是由板状构件506和凸出部分507组成的多个单元510被布置成两行来组成两个固定构件(503A和503B)。
本实例相当于与实例2相比省去了窄部分208的结构(宽部分和窄部分没有连接的结构)。因此,本实例中的板状构件506相当于实例2中的宽部分206,并且板状构件506为60毫米高×60毫米宽。本实例中的凸出部分507相当于实例2中的凸出部分207。通过将单个凸出部分507固定在每个板状构件506的中心来组成单元510。在本实例中,单个固定构件503的组成方式是:在水平方向(隔离物14的纵向110)上将七个单元510排列成一行,以使凸出部分507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50毫米。两个固定构件503通过粘结构件122被粘接到真空容器10的背面(后板12暴露于大气中的那侧)上,以便在竖直方向(垂直于隔离物14的纵向110的方向)上分隔开。此外,粘接每个单元,使得组成每个单元的凸出部分507(支承点)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420毫米。此外,虽然构成单个固定构件(503A或者503B)的单元510的数量不限于七个,但是构成每行的单元510的数量优选是相等的。
组成固定构件(503A和503B)的板状构件506(实例2中的宽部分206)和凸出部分507(实例2中的凸出部分207)按和实例2相同的方式形成。另外,支承点的形状、间距和用于固定板状构件506和凸出部分507的方法也和实例2中的相同。在本实例中,粘结构件122的形状被制造成与固定构件503A和503B的形状相同(与在真空容器表面上垂直投影的固定构件的影像相同的形状)。仅在后板12的被连接构件28包围区域的背面的区域中设置粘结构件122。
当按和实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竖直掉落试验时,不存在对隔离物的破坏,并且没有观察到金属背衬层或者隔离物接触层压碎的迹象。
由于按本实例的方式来配置固定构件的结果,可以省去实例2的窄部分208,从而进一步实现减少显示板的重量和成本的效果。
如以上已经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隔离物的变形和隔离物接触部分的剪切应力,并且即使在强烈冲击(例如掉落冲击)被施加到图像显示装置上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防止真空容器被破坏。另外,可以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的减小厚度、轻重量和低成本。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的改进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7)

1.一种显示板,包括:
真空容器,所述真空容器具有面板、后板、连接构件和多个板状隔离物,所述后板具有与所述面板以一定间隔相对的表面,所述连接构件包围所述面板和后板之间的空间并且设置在所述面板和后板之间并连接所述面板和后板,所述多个板状隔离物设置在所述面板和后板之间以使所述多个板状隔离物的纵向相互平行,以及
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通过多个线性粘结构件粘接到所述真空容器上,该多个线性粘结构件设置在后板的与面板相对的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其中
所述多个线性粘结构件中的每一个按规定的彼此间隔并且沿所述多个隔离物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后板,以及
所述多个线性粘结构件仅设置在后板的与面板相对的表面的相反侧表面上的一部分区域中,该部分区域位于在后板与面板相对的表面上被所述连接构件所包围的区域的相反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多个线性固定构件,并且该多个线性固定构件中的每一个按规定的相互间隔并且沿所述多个隔离物的纵向方向通过所述线性粘结构件粘接到所述后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线性固定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板状构件和多个凸出部分,该板状构件粘接到后板的与面板相对的表面的相反侧的表面上,该多个凸出部分设置在所述板状构件的在所述后板相反侧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板状构件具有多个沿所述多个隔离物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交替的宽部分和窄部分,并且所述多个凸出部分设置在所述宽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宽部分和窄部分被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面板上粘接有前板。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板;以及
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借助于所述固定构件来支承组成显示板的真空容器。
CN201010178086.9A 2009-05-15 2010-05-11 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8878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8971 2009-05-15
JP2009118971A JP2010267541A (ja) 2009-05-15 2009-05-15 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7834A true CN101887834A (zh) 2010-11-17

Family

ID=4271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8086.9A Pending CN101887834A (zh) 2009-05-15 2010-05-11 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42681B2 (zh)
EP (1) EP2251892A2 (zh)
JP (1) JP2010267541A (zh)
CN (1) CN1018878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589A (zh) * 2019-03-18 2021-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被膜的制造方法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3060A (ja) 2010-06-17 2012-01-05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とその保持部材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415058B2 (ja) 2013-02-19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25786B1 (ko) * 2013-07-04 2019-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5194516A (ja) * 2014-03-31 2015-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電子装置、および、基板の調整方法
EP3343047B1 (en) * 2016-12-27 2023-11-22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JP6860959B2 (ja) 2017-08-29 2021-04-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の撮像デバイスの交換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643A (ja) * 2001-07-18 2003-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JP2005085513A (ja) * 2003-09-05 2005-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パネル、画像表示組立品、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227766A (ja) * 2004-01-15 2005-08-25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CN1809855A (zh) * 2003-06-20 2006-07-26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显示器件
JP2006215193A (ja) * 2005-02-02 2006-08-17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86642A (ja) * 2005-09-26 2007-04-05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73910B2 (en) 1993-05-20 1996-11-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5578899A (en) * 1994-11-21 1996-11-26 Silicon Video Corporation Field emission device with internal structure for aligning phosphor pixels with corresponding field emitters
US6342875B2 (en) 1997-03-21 2002-0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H10326580A (ja) 1997-03-21 1998-12-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7304429B2 (en) 2002-06-28 2007-1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substrates in a hermetic container sealed by a conductive bonding member therebetween
JP4035490B2 (ja) 2003-08-15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082272A1 (en) * 2004-09-24 2006-04-20 Ki-Jung Kim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JP4594076B2 (ja) 2004-12-27 2010-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20080045463A (ko) * 2006-11-20 2008-05-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JP2009145822A (ja) 2007-12-18 2009-07-02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16889A (ja) 2008-03-10 2009-09-24 Canon Inc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643A (ja) * 2001-07-18 2003-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CN1809855A (zh) * 2003-06-20 2006-07-26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显示器件
JP2005085513A (ja) * 2003-09-05 2005-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パネル、画像表示組立品、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227766A (ja) * 2004-01-15 2005-08-25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15193A (ja) * 2005-02-02 2006-08-17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86642A (ja) * 2005-09-26 2007-04-05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589A (zh) * 2019-03-18 2021-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被膜的制造方法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3614589B (zh) * 2019-03-18 2023-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被膜的制造方法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67541A (ja) 2010-11-25
US8242681B2 (en) 2012-08-14
US20100288524A1 (en) 2010-11-18
EP2251892A2 (en)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7834A (zh) 显示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US837938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7075241B2 (en) Chassis base for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20060098136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6541900B1 (en) Vacuum envelope having specific supporting efficiency (η)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835045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2012013627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56468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chassis base with boss
KR20120081924A (ko) 플라즈마 튜브 어레이 타입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8599543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connection with supporting body
TW314637B (zh)
JP2006278161A (ja) 表示装置
JP2010266756A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065198A (ja) 表示装置
JP2006331985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119033A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103614A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376153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KR20070033462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10243708A (ja) 映像表示装置
KR200371131Y1 (ko) 디스플레이 검사장치의 베이스 지지장치
JP4547920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072205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装置
JP2002343282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120534A (ja) 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