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0033B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0033B CN101830033B CN2010101654512A CN201010165451A CN101830033B CN 101830033 B CN101830033 B CN 101830033B CN 2010101654512 A CN2010101654512 A CN 2010101654512A CN 201010165451 A CN201010165451 A CN 201010165451A CN 101830033 B CN101830033 B CN 1018300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jecting mechanism
- lifting support
- aforementioned
- aforesaid
- m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包括升降支架、驱动机构、顶出机构及工作台,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支架上升,顶出机构包括本体、斜块及用于顶出型砂的顶杆,斜块顶部具有一斜面,弹性地设置于本体上,顶杆纵向设于本体上,工作台具有供顶杆伸出的通孔,底面设有与斜块配合以解除钩挂的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顶出机构随升降支架上升顶出型砂,形成中空,去掉顶出的型砂,到一定高度后斜块与挡块接触,解除钩挂,顶出机构就下降恢复原位,设计精巧,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劳动者强度大大降低,一次成型,精度也大为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砂造型机,尤其涉及一种翻砂造型机上的顶出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翻砂造型对于中空的砂型通常采用分步处理,即先独立成型砂型的各个部分然后合为一体,也有采用砂型成型后倒置处理的,上述方案即麻烦又精度不高,劳动工人强度大,效率低,没有像注塑中的顶出模机构加以处理,需要更新。另外,传统的砂箱造型中,砂箱的移送需要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容易破坏已成型的造型,对工人要有较高的操作经验和技巧,为此,出现了很多替代人工操作的砂箱移送的装置,有采用气缸传动从下提升砂箱的,也有液压缸传动从下提升砂箱的,不管是气缸传动和液压缸传动,都存在如下不足:首先,气缸或液压缸设于翻砂造型机底部,占用一定的高度,使整个砂箱底盘显得比较高,这样工人在向砂箱中加砂时,较为费力;其次,气缸或液压缸驱动同步性上存在差异,导致砂型移位,影响后续的产品出模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精度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度低便于加砂且上升同步性佳砂型不易移位的翻砂造型机砂箱升降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支架;
驱动机构,驱动前述的升降支架上升;
顶出机构,包括本体、斜块及用于顶出型砂的顶杆,前述的斜块顶部具有一斜面,弹性地设置于前述的本体上,初始状态下钩挂于前述的升降支架上;前述的顶杆纵向设于前述本体上,
工作台,具有供前述顶杆伸出的通孔,底面设有与前述斜块配合以解除钩挂的挡块。作为改进,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一顶板,该顶板下端面与所述的顶杆相抵或相连接,上端面具有伸入砂型的顶模件。当然顶杆也可以直接顶模件,但以前者设计为优选。
进一步,所述的顶出机构为至少两个,每个顶出机构又至少具有两个顶杆,所述顶杆均匀地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
为使顶杆上升平稳顺畅,所述的顶出机构具有导向筒,对应地,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与前述导向筒配合导向的导向杆。
所述的斜块可以通过一扭簧弹性地设置于所述的本体上。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常见复位机构设置。
为使升降同步性佳,保证砂型不受损,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一机壳,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设于前述机壳内,具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
多个丝杆,均匀纵向设置于前述机壳内并相对机壳能转动,具有外螺纹,每个丝杆底端设置一带轮;
传动带,动力输入端与前述主动齿轮连接,动力输出端与前述带轮连接,
所述的升降支架容置于机壳与工作台的空间内,具有多个螺母部并上端面凸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砂箱的支轴,每个螺母部与前述丝杆螺接配合,每个支轴向上伸出所述的工作台。
为使升降支架在限定高度的范围的运作,所述的机壳上设有一升降支架触碰后能断电以使电机停止工作的上行程开关,该上行程开关的感应部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方,所述的机壳上还设有一升降支架触碰后能断电以使电机停止工作的下行程开关,该下行程开关的感应部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下方。
为适应不同大小砂箱的需要,所述的每个支轴顶端还连接设置有一调整支撑组件,该调整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及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具有供前述支撑杆伸入并固定的水平通孔及供支轴端部伸入并固定的竖直通孔,前述的水平通孔一侧设有能将前述支撑杆顶固于连接块的第一旋紧螺栓,前述的竖直通孔一侧设有一能将支轴端部顶固于连接块的第二旋紧螺栓。
保证准确性,所述支撑杆上端面凸设有一限位砂箱的定位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顶出机构随升降支架上升顶出型砂,形成中空,去掉顶出的型砂,到一定高度后斜块与挡块接触,解除钩挂,顶出机构就下降恢复原位,设计精巧,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劳动者强度大大降低,一次成型,精度也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工作台去除后机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顶出机构去除后机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机与链条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调整支撑组件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工作台的底面视图。
图7为图2中顶出机构的放大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斜块触碰到挡块后解除钩挂时的状态。
图10为底盘与顶板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翻砂造型机包括砂箱升降机构、砂箱10、立柱1a、控制箱1b、顶出机构7及压实机构1c。砂箱升降机构位于底面并与立柱1a连接设置,控制箱1b位于立柱1a顶端,压实机构1c设置于立柱1a上并相对立柱1a可上下移动,用于压实砂箱10内的砂。
砂箱升降机构又包括机壳12、工作台11及设于机壳1内的电机2、四个丝杆5、链条3、调整支撑组件6及升降支架4,工作台11位于机壳12上端面,一砂箱底盘1d设置于工作台11上端面,砂箱10则围在砂箱底盘1d四周。
结合图4所示,电机2设置于机壳12内壁底部的中心位置并具有输出轴(图中无显示),该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21,四个丝杆5纵向设置并布置于电机2四周,同时相对机壳12能转动,每个丝杆5具有外螺纹,每个丝杆5底端设置一链轮51,链条3动力输入端与主动齿轮21连接,动力输出端与链轮51连接,链条3大体呈双直角的内凹五边形,其中主动齿轮21位于内凹的顶点上,而四个链轮51则分别位于其余四个顶点上。
升降支架4四周分别具有四个螺母部42和四个支轴41,支轴41凸设于升降支架4的上端面,每个支轴41靠近每个螺母部42设置并向上伸出工作台11,每个螺母部42与丝杆5螺接配合。
结合图5所示,调整支撑组件6设置于每个支轴41顶端,调整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杆62及连接块61,支撑杆62使用时位于砂箱10底部直接作用于砂箱10,其上端面凸设有定位栓65,定位栓65用于限位砂箱10,连接块61具有水平通孔及竖直通孔,水平通孔一侧设有第一旋紧螺栓64,竖直通孔一侧设有第二旋紧螺栓63。水平通孔供支撑杆62伸入并通过第一旋紧螺栓64固定,竖直通孔供支轴41顶端伸入并通过第二旋紧螺栓63固定,这样设计使使用者根据实际砂箱10的大小,做适当的调整。
如图3所示,为使升降支架4在限定高度的范围的运作,机壳12上设有上行程开关7和下行程开关8,上行程开关的感应部71位于升降支架4上方,下行程开关8的感应部位于升降支架4下方,升降支架4触碰上行程开关7或下行程开关8的感应部后均能断电以使电机2停止工作。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顶出机构包括本体72、斜块73、导向筒74、顶板1f及作用于顶板1f底面的顶杆71,斜块73顶部具有一斜面,通过一扭簧弹性地设置于本体72上,初始状态下受扭簧作用钩挂于升降支架4上,顶杆71纵向设于本体72上,工作台11具有供顶杆71伸出的通孔13,底面设有与斜块73配合以解除钩挂的挡块14。顶板1f下端面与顶杆71相连接,上端面具有伸入砂型的顶模件1e,见图10所示,顶板1f置于底盘1d下方,底盘1d有供顶模件1e伸出的通孔。见图2所示,对应地,机壳12内设有与导向筒74配合导向的导向杆121。
本实施例中的顶出机构7为两个,每个顶出机构7具有两个顶杆71,顶杆71均匀地设置于顶板1f下方。
上升时,电机2驱动链条3转动,进而带动链轮51转动,链轮51带动丝杆5相对机壳12转动,与丝杆5螺接的螺母部42带动升降支架4上升,这样支轴41上升带动调整支撑组件6上升,最后砂箱10上升,同时,升降支架4带动顶出机构7上升,并使顶板1f上的顶模件1e顶出型砂,取掉顶模件1e上顶出的型砂,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斜块73的斜面与挡块14相抵,斜块73克服扭簧弹力转动,并脱离升降支架4,自动下降,砂型搬移后,启动电机2反向转动,升降支架4下落并越过斜块73,与斜块73之间恢复初始状态。图8所示为斜块73的初始状态,图9所示为斜块73触碰到挡块14后解除钩挂时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顶出机构7与砂箱10上升时为同步,但下降时是独立的,顶出机构7达到一定高度即自动下降到初始状态,而砂箱10的升降都完全受控于电机2。
Claims (9)
1.一种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支架;
驱动机构,驱动前述的升降支架上升;
顶出机构,包括本体、斜块及用于顶出型砂的顶杆,前述的斜块顶部具有一斜面,弹性地设置于前述的本体上,初始状态下钩挂于前述的升降支架上;前述的顶杆纵向设于前述本体上;
工作台,具有供前述顶杆伸出的通孔,底面设有与前述斜块配合以解除钩挂的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一顶板,该顶板下端面与所述的顶杆相抵或相连接,上端面具有伸入砂型的顶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为至少两个,每个顶出机构又至少具有两个顶杆,所述顶杆均匀地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具有导向筒,对应地,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与前述导向筒配合导向的导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块通过一扭簧弹性地设置于所述的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一机壳,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设于前述机壳内,具有输出轴,该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
多个丝杆,均匀纵向设置于前述机壳内并相对机壳能转动,具有外螺纹,每个丝杆底端设置一带轮;
传动带,动力输入端与前述主动齿轮连接,动力输出端与前述带轮连接,
所述的升降支架容置于机壳与工作台的空间内,具有多个螺母部,并且升降支架上端面凸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砂箱的支轴,每个螺母部与前述丝杆螺接配合,每个支轴向上伸出所述的工作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上设有一升降支架触碰后能断电以使电机停止工作的上行程开关,该上行程开关的感应部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方,所述的机壳上还设有一升降支架触碰后能断电以使电机停止工作的下行程开关,该下行程开关的感应部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轴顶端还连接设置有一调整支撑组件,该调整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及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具有供前述支撑杆伸入并固定的水平通孔及供支轴端部伸入并固定的竖直通孔,前述的水平通孔一侧设有能将前述支撑杆顶固于连接块的第一旋紧螺栓,前述的竖直通孔一侧设有一能将支轴端部顶固于连接块的第二旋紧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端面凸设有一限位砂箱的定位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654512A CN101830033B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654512A CN101830033B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0033A CN101830033A (zh) | 2010-09-15 |
CN101830033B true CN101830033B (zh) | 2011-09-07 |
Family
ID=4271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654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0033B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300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42715B (zh) * | 2016-06-27 | 2019-02-05 | 邹园 | 一种升降式电暖桌 |
CN107053259A (zh) * | 2016-12-30 | 2017-08-18 | 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损伤检测机器人系统 |
CN107009502A (zh) * | 2017-05-23 | 2017-08-04 | 中铁十七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 螺杆式同步顶升自动控制轨道板脱模机 |
CN107457958B (zh) * | 2017-07-31 | 2023-08-08 | 旭平首饰股份有限公司 | 注蜡机升降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86271A (en) * | 1959-04-07 | 1963-04-23 | Longinotti Enrico | Machine for moulding tiles, slabs and the like or other objects |
CN1062510C (zh) * | 1998-01-06 | 2001-02-28 | 黄顺德 | 二模板锁模装置 |
CN1327985C (zh) * | 2005-07-19 | 2007-07-25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复合冲压模具 |
CN201685319U (zh) * | 2010-05-05 | 2010-12-29 | 陆腾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57676A (ja) * | 1996-03-21 | 1997-10-03 | Marui:Kk | 供試体成形型枠とその離型方法及び離型装置 |
JP3051096B2 (ja) * | 1997-11-12 | 2000-06-12 | 株式会社タイガーマシン製作所 | 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の成型方法 |
-
2010
- 2010-05-05 CN CN2010101654512A patent/CN1018300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86271A (en) * | 1959-04-07 | 1963-04-23 | Longinotti Enrico | Machine for moulding tiles, slabs and the like or other objects |
CN1062510C (zh) * | 1998-01-06 | 2001-02-28 | 黄顺德 | 二模板锁模装置 |
CN1327985C (zh) * | 2005-07-19 | 2007-07-25 | 兰州理工大学 | 一种复合冲压模具 |
CN201685319U (zh) * | 2010-05-05 | 2010-12-29 | 陆腾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0033A (zh) | 201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28486B2 (en) | Automatically-returning mold ejection device and casting mold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208728475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汽车模具 | |
CN207171439U (zh) | 二次连续化浮动压装装置 | |
CN102632604B (zh) | 热成型机 | |
CN101830033B (zh)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
CN104608206A (zh) | 一种板材自动加工辅助工装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4842855U (zh) | 一种全自动注蜡机夹具 | |
CN203863318U (zh) | 一种轴承压套装置 | |
CN201685319U (zh) |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 |
WO2013107328A1 (zh) | 轮胎后充气装置 | |
CN205395014U (zh) | 一种高效紧凑型注塑模具 | |
CN204054709U (zh) | 一种合模压力机 | |
CN203510539U (zh) | 一种真空橡胶硫化机双工艺自动换模机构 | |
CN202741535U (zh) | 背板翻边卷圆机 | |
CN202450395U (zh) | 一种倾斜式自动热压机 | |
CN110803653B (zh) | 一种大型压缩机缸体铸造成型后取件机械 | |
CN101530875B (zh) | 定容积自动冷压机的自动装料和脱模装置 | |
CN204414434U (zh) | 一种实心胎硫化机的自动脱模机构 | |
CN203805200U (zh) | 一种模具脱模机构 | |
CN219360191U (zh) | 一种模具脱模装置 | |
CN108500874B (zh) | 一种用于轮胎锥度点匹配的定心总成 | |
CN111516207A (zh) | 一种可调的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 |
CN201684885U (zh) | 翻砂造型机砂箱升降机构 | |
CN105856502A (zh) |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 |
CN109531686A (zh) | 冰箱内胆冲孔机快速换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