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6574A -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6574A
CN101826574A CN201010111127A CN201010111127A CN101826574A CN 101826574 A CN101826574 A CN 101826574A CN 201010111127 A CN201010111127 A CN 201010111127A CN 201010111127 A CN201010111127 A CN 201010111127A CN 101826574 A CN101826574 A CN 101826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copper
light
gallium
in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1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仁
林群福
杨益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hengf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Zhengf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Zhengf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Zhengfu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11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26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6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6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用以在非真空下一钼层上形成均匀光吸收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依据配方比例,调配含IB、IIIA及VIA族元素的二成份、三成份或四成份粉末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混合粉末;其次,该混合粉末加入溶剂、NaI和界面活性剂搅拌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浆料;接着,将该浆料以非真空涂布法涂布在钼层上,再经过软烤去除溶剂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光吸收前驱层;接着,利用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的滚轮,来回滚压该光吸收前驱层;以及最后,将滚压后的光吸收前驱层,置于含VIA族元素粉末的高温RTA炉中长晶,完成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制作。

Description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不使用高毒性硒化氢硒化法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国际油价高涨及环保意识的抬头,绿色能源已成为新能源主流,其中太阳能电池又因系取自太阳的稳定辐射能,来源不会枯竭,因此更为各国所重视,无不挹注大量研发经费及政策性补贴,以扶植本地的太阳能电池产业,使得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非常快速。
第一代太阳能模组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太阳能模组,虽然光电转换效率高且量产技术成熟,但因为材料成本高,且硅晶圆常因半导体工业的需求而货源不足,影响后续的量产规模。因此,包含非晶硅薄膜、铜铟镓硒(CIGS)薄膜或铜铟镓硒(硫)(CIGSS)薄膜和碲化镉薄膜的第二代的薄膜太阳能模组,在近几年已逐渐发展并成熟,其中又以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单元电池可高达20%而模组约14%),因此特别受到重视。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30、缓冲层40、绝缘层50以及第二导电层60,其中基板10可为玻璃板、铝板、不绣钢板或塑胶板,第一导电层20一般包括金属钼,当作背面电极,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30是包括适当比例的铜、铟、镓及硒,当作p型薄膜,为主要的光线吸收层,缓冲层40可包括硫化镉(CdS),当作n型薄膜,绝缘层50包括氧化锌(ZnO),用以提供保护,第二导电层60包含氧化锌铝(ZnO:Al),用以连接正面电极。
上述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主要依据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的制造环境而分成真空制造工艺及非真空制造工艺。真空制造工艺包括溅镀法或蒸镀法,缺点是投资成本较高且材料利用率较低,因此整体制作成本较高。非真空制造工艺包括印刷法或电沉积法,缺点是技术仍不成熟,仍无较大面积的商品化产品。不过非真空制造工艺仍具有制造设备简单且制造工艺条件容易达成的优点,而有相当的商业潜力。
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的非真空制造工艺是先调配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浆料或墨水(Ink),用以涂布到钼层上。
现有技术中,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浆料调配是先以适当比例混合含IB、IIIA及VIA族元素的二成份、三成份或四成份的粉末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原始混合粉末,再添加适当比例的溶剂,并进行搅拌以形成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原始浆料,最后添加接着剂(binder)或界面活性剂以提高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和钼背面电极的接着性,并进行搅拌混合以形成最后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最终浆料。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配置好的浆料在RTA过程中,会因为硒挥发,造成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中IB/IIIA/VIA的原始比例变化太大,影响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吸收层的光吸收特性,严重者会造成光吸收层从P层变化成N层,所形成的太阳能电池会失去电池的特性,以往为补充损失的硒,会使用硒化制程,即用高毒性的硒化氢气体,以补充损失的硒成份,但高毒性的硒化氢气体,稍一不慎会造成致命的危险。因此,需要一种危险性较低,又可补充VI族成份的光吸收层制作方法,以改善上述习用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不使用硒化法,避免使用危险的硒化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用以在非真空下一钼层上形成均匀光吸收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据配方比例,调配含IB、IIIA及VIA族元素的二成份、三成份或四成份粉末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混合粉末;步骤二,在该混合粉末加入溶剂、NaI和界面活性剂搅拌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浆料;步骤三,将该浆料以非真空涂布法涂布在钼层上,再经过软烤去除溶剂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光吸收前驱层;步骤四,利用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的滚轮,来回滚压该光吸收前驱层;步骤五,将滚压后的光吸收前驱层,置于含VIA族元素粉末的高温RTA炉中长晶,完成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制作。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配方比例是指IB∶IIIA∶VI元素的摩尔比例=0.9-1.0∶1.0∶2.0。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IB族元素包括铜。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IIIA族元素包括铟或镓或铟镓混合材料。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VIA族元素可为硒或硫或硒硫混合材料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溶剂包括醇类、醚类、酮类或混合所述二种以上溶剂的至少其中之一。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非真空涂布法包括电沉积法、刮刀涂布法、狭缝涂布法、网印法或超音波涂布法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VIA族元素粉末可为硒粉、硫粉或硒硫混合粉末其中之一。
前述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高温RTA炉内温度介于400-800℃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主要利用调配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浆料时,使用正常比例的铜铟镓硒(硫)化合物配成浆料,涂布形成光吸收前驱层并软烤后,经由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滚轮,来回滚压前驱层,使膜层更致密,最后在RTA过程中加入VIA族粉末,使VIA族粉末高温形成蒸气,补充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前驱层的VIA族挥发所造成的损失。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不使用硒化法,避免使用危险的硒化氢。
二、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滚轮,来回滚压前驱层,使膜层更致密。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的滚轮的示意图。
10:基板                    20:第一导电层
30:吸收层                  40:缓冲层
50:绝缘层                  60:第二导电层
S100-S140制作步骤           1:气压缸
2:支架                     3:气压缸控制连动支架
4:滚轮                     5:光吸收前驱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先计算需求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的配方比例,混合含不同平均粒径的IB、IIIA及VIA族元素的二成份、三成份或四成份粉末以形成含铜铟镓硒(硫)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混合粉末。
铜铟镓硒或铜铟镓硒硫的配方比例所包含的IB、IIIA及VIA族元素的比例为IB∶IIIA∶VI的摩尔比例=0.9-1.0∶1.0∶2.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选择IB族中的铜元素,IIIA族中的纯铟元素、纯镓元素、或混合铟元素与镓元素的材料,VIA族中的纯硒元素、纯硫元素或混合硒元素与硫元素的材料,以形成上述原始混合粉末,例如可选择含铜-硒(IB-VIA)或铜-铟/镓(IB-IIIA)的二元化合物粉末和IIIA族中的纯铟元素、纯镓元素混合铟元素与镓元素的粉末混合成上述的混合粉末,但不以上述为限。
步骤S110,在步骤S100中制得的混合粉末中加入溶剂、NaI和界面活性剂搅拌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浆料;该溶剂可以是醇类、醚类、酮类等单一溶剂或混合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步骤S120,将步骤100中制得的浆料以非真空涂布法涂布在钼层(含下电极的基板)上,并软烤去除溶剂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光吸收前驱层。所述的非真空涂布法为电沉积法、刮刀涂布法、狭缝涂布法、网印法或超音波涂布法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S130,再利用如图3所示的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的滚轮,来回滚压步骤120中制得的光吸收前驱层,使光吸收前驱层更致密。
如图3所示,该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的滚轮,利用至少一固定于支架2上一气压缸1提供气压产生动力,以推动连结在气压缸上的连动支架3,而连动支架3进一步带动所连结的滚轮4,使滚轮4向下压合位于滚轮4底下的铜铟镓硒(CIGS)光吸收前驱层5,因此至少一滚轮4会压在光吸收前驱层5上。接着,调整气压缸1压力,使达到适当下压力,然后启动气压缸,使连动支架3带动的滚轮4下压于光吸收前驱层5上,来回移动光吸收前驱层5,使滚轮4在光吸收前驱层5上来回均匀滚压,进而使光吸收前驱层5达到密实化,以增加光吸收前驱层5的致密性,改善光吸收前驱层5中因过多晶界而降低转换效率的问题。
步骤S140,接着将滚压后的光吸收前驱层以RTA炉400-800℃高温长晶以形成光吸收层,另高温RTA过程中,硒成份可能会减少,可在RTA过程中添加纯VIA族元素粉末,使粉末在高温中挥发形成VIA族蒸气,补充损失的硒成份,使光吸收层含IB、IIIA及VIA族元素的比例仍维持在IB∶IIIA∶VI的摩尔比例=0.9-1.0∶1.0∶2的最佳比例。步骤S140中添加的VIA族元素粉末可为硒粉、硫粉或混合硒粉和硫粉的混合物。
一、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不使用硒化法,避免使用危险的硒化氢。
二、本发明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滚轮,来回滚压前驱层,使膜层更致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用以在非真空下一钼层上形成均匀光吸收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依据配方比例,调配含IB、IIIA及VIA族元素的二成份、三成份或四成份粉末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混合粉末;
其次,该混合粉末加入溶剂、NaI和界面活性剂搅拌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浆料;
接着,将该浆料以非真空涂布法涂布在钼层上,再经过软烤去除溶剂以形成含铜铟镓硒或含铜铟镓硒硫的光吸收前驱层;
接着,利用多道独立气压缸控制的滚轮,来回滚压该光吸收前驱层;以及
最后,将滚压后的光吸收前驱层,置于含VIA族元素粉末的高温RTA炉中长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配方比例是指IB∶IIIA∶VI元素的摩尔比例=0.9-1.0∶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IB族元素包括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IIIA族元素包括铟或镓或铟镓混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VIA族元素可为硒或硫或硒硫混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溶剂包括醇类、醚类、酮类或混合所述二种以上溶剂的至少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非真空涂布法为电沉积法、刮刀涂布法、狭缝涂布法、网印法或超音波涂布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VIA族元素粉末为硒粉、硫粉或硒硫混合粉末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高温RTA炉内温度介于400-800℃之间。
CN201010111127A 2010-02-10 2010-02-10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Pending CN101826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1127A CN101826574A (zh) 2010-02-10 2010-02-10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1127A CN101826574A (zh) 2010-02-10 2010-02-10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6574A true CN101826574A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1127A Pending CN101826574A (zh) 2010-02-10 2010-02-10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265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170A (zh) * 2011-05-06 2014-01-08 原子能和代替能源委员会 刮涂铜铟基墨水的设备和方法
CN103779433A (zh) * 2012-10-22 2014-05-07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一种铜铟镓硒薄膜预制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1914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沉积法制备的铜铟硒硫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298A (zh) * 2007-11-22 2008-04-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富铟光吸收层的方法
US7521344B2 (en) * 2001-04-16 2009-04-21 Basol Bulent M Method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compound film for fabric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lm produced by same using a solid solution
CN101443892A (zh) * 2006-02-23 2009-05-27 耶罗恩·K·J·范杜伦 硫属元素层的高生产量印刷和金属间材料的使用
CN101443130A (zh) * 2006-02-23 2009-05-27 耶罗恩·K·J·范杜伦 利用硫属元素和金属间材料的半导体层高生产量形成
JP2009540537A (ja) * 2006-02-23 2009-11-19 デューレン、イェルーン カー.イェー. ファン 金属間マイクロフレーク粒子による高処理能力の半導体前駆体層印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21344B2 (en) * 2001-04-16 2009-04-21 Basol Bulent M Method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compound film for fabric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lm produced by same using a solid solution
CN101443892A (zh) * 2006-02-23 2009-05-27 耶罗恩·K·J·范杜伦 硫属元素层的高生产量印刷和金属间材料的使用
CN101443130A (zh) * 2006-02-23 2009-05-27 耶罗恩·K·J·范杜伦 利用硫属元素和金属间材料的半导体层高生产量形成
JP2009540537A (ja) * 2006-02-23 2009-11-19 デューレン、イェルーン カー.イェー. ファン 金属間マイクロフレーク粒子による高処理能力の半導体前駆体層印刷
CN101159298A (zh) * 2007-11-22 2008-04-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富铟光吸收层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170A (zh) * 2011-05-06 2014-01-08 原子能和代替能源委员会 刮涂铜铟基墨水的设备和方法
CN103779433A (zh) * 2012-10-22 2014-05-07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一种铜铟镓硒薄膜预制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9433B (zh) * 2012-10-22 2016-09-21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一种铜铟镓硒薄膜预制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1914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沉积法制备的铜铟硒硫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
CN106591914B (zh) * 2016-12-30 2019-01-1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沉积法制备的铜铟硒硫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445C (zh) 制造化合物半导体膜的氧化物基方法和制造有关电子器件
Abermann Non-vacuum processed next generation thin film photovoltaics: towards marketabl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of CZTS based solar cells
US20060219288A1 (en) Process and photovoltaic device using an akali-containing layer
US8980682B2 (en)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ZnOSe alloys
US8852989B2 (en) Back-contact for thin film solar cells optimized for light trapping for ultrathin absorbers
CN102652368A (zh) 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Cu-In-Zn-Sn-(Se,S)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TWI536588B (zh) 化合物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
CN103572229B (zh) 一种在真空卷对卷镀膜用可挠性基材上制备薄膜的方法
CN101826574A (zh)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光吸收层的方法
CN101820024A (zh) 多层铜铟镓硒(硫)光吸收前驱层制造方法
CN101818375A (zh) 以非真空工艺制作铜铟镓硒(硫)光吸收层的方法
CN101789470A (zh)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吸收层的方法
TWI570949B (zh) 化合物半導體薄膜之製作方法及具備其化合物半導體薄膜之太陽能電池
KR101584072B1 (ko) 확산방지막으로서의 탄소층을 이용한 비진공 박막 형성방법
CN101820025A (zh) 以非真空工艺制作铜铟镓硒(硫)光吸收层的方法
CN102496645B (zh) 一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1820029A (zh)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和/或硫的太阳能电池
CN103305793B (zh) 一种制备缓冲层氧化物靶材及其氧化物薄膜的方法
CN101820032A (zh) 一种非真空环境下配置铜铟镓硒浆料制作光吸收层的方法
CN101820030A (zh)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和/或硫光吸收层的方法
CN101820031A (zh) 无粘接剂及活性剂的铜铟镓硒和/或硫光吸收预制层制造方法
CN103531659B (zh) 一种制备真空卷对卷镀膜用可挠性基材及薄膜的方法
CN102145385A (zh) 不含界面活性剂及溶剂的铜铟镓硒浆料的调配方法
CN103400899B (zh) 一种制备多孔性前趋层及吸收层薄膜平坦化的方法
CN101820026A (zh) 非真空制作铜铟镓硒浆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