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2455A -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2455A
CN101782455A CN 201010122623 CN201010122623A CN101782455A CN 101782455 A CN101782455 A CN 101782455A CN 201010122623 CN201010122623 CN 201010122623 CN 201010122623 A CN201010122623 A CN 201010122623A CN 101782455 A CN101782455 A CN 101782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s
gear
motion
model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226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孙攀
李勇跃
张申
杨世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1226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2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2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2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其中: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锚泊机构和推力器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运动控制模块和计算机相连,锚泊机构固定于海洋平台模型上,推力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内,应变片和应变放大器相连,应变片和锚泊机构相连,应变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相连,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分别与计算机和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相连,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上。本发明能够使得平台系统在较小的环境载荷下仅通过锚泊定位系统实现精确定位,节省功率消耗。当环境载荷增大时,启用推力器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Description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在深海的恶劣环境条件下进行钻探等工程作业的需要,必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精确地保持半潜式平台在海面上的位置,但是半潜式平台在水平面内的运动不具有回复力,这就需要安装定位系统,平衡作用在浮体上的外力,减小浮体的水平运动,以减小其水平面的位移。传统的定位方式是锚泊定位,锚泊定位因其结构简单、投资小、节省能源、操作简便而被广泛采用。然而其应用受到水深条件的限制,并且海底土质要有利于抛锚,另外锚泊定位的机动灵活性较差,遇到突发的恶劣海况,不能够及时的撤离。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深海的进军,平台的作业水深急剧增加,若仍然仅依靠锚泊线,锚泊线的制作成本会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大幅度的提高,且水深较大,系泊缆索对浮体的影响比较大,两者之间的耦合运动比较强烈,从而降低定位的精度。动力定位因其不受水深的限制,且适于恶劣海况,能够迅速躲避恶劣海况,从而弥补了锚泊定位的不足,但全动力定位系统初始投资和营运成本都比较高,单纯的依靠动力定位将会降低整体的经济效益,故在适当水深的条件下,采取锚泊辅助的动力定位的方式,将会使得平台的能耗、定位精度等各项性能的综合指标达到最优。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036552.2,名称: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该技术包括:海洋平台模型、拉力传感器、系泊缆模型、滑块、计算机、运动控制卡、驱动器、丝杆、伺服电机、水密装置、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应变放大器、接线装置和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其中:海洋平台模型通过拉力传感器和系泊缆模型相连,系泊缆模型下端固接于滑块,滑块位于丝杠上面,丝杆和伺服电机固接,水密装置位于伺服电机、丝杠和滑块的外面,且置于水池底部,运动控制卡连接到计算机,非接触式光学测量系统连接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拉力传感器设置在海洋平台模型和锚泊线模型上端之间,拉力传感器连接到应变放大器,应变放大器连接到数据自动采集卡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模块。该技术的缺陷是:系泊缆顶端固定,不能通过控制系统实施随时收放,并且没有考虑在环境载荷较大的情况下的定位方式。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45544.9,名称:半潜式平台动力定位模型试验推进装置,该技术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设置在内轴上,第一直齿轮设置在步进电机上,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第二直齿轮设置在外轴上端,外轴上设有吊舱和导管,外轴通过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连接在外轴套中,第三轴承设置在靠近螺旋桨端的吊舱的一端。该装置能够全方位回转,实现360°全方位推进,适合在环境载荷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综上所述,现阶段急需一种装置:当环境载荷较小时,锚泊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当调节以满足船舶(或海洋平台)的定位精度要求;当环境载荷较大时,锚泊线不能够满足定位精度需求或者在锚泊线张力达到极限值之前,能够适时启动动力定位装置,实现二者的联合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本发明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将系泊缆模型、滑块、驱动器、丝杆、伺服电机和水密装置用锚泊机构代替;通过锚泊机构和推力器的联合,利用运动控制模块发出实时指令来满足定位精度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海洋平台模型、推力器、锚泊机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应变片、应变放大器、数据采集分析模块、计算机和运动控制模块,其中: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锚泊机构和推力器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运动控制模块和计算机相连,锚泊机构固定于海洋平台模型上,推力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内,应变片和应变放大器相连,应变片和锚泊机构相连,应变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相连,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分别与计算机和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相连,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上。
所述的锚泊机构包括:锚泊线、锚泊电机、飞轮、齿轮和绞车,其中:锚泊电机和飞轮相连,飞轮和齿轮相连,齿轮和绞车相连,锚泊线缠绕设于绞车上,锚泊线和应变片相连,锚泊电机和绞车固定设于海洋平台模型上,运动控制模块和锚泊电机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
所述的推力器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螺旋桨、吊舱、步进电机、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外轴和螺旋桨轴,其中: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伺服电机和第一锥齿轮相连,第一直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连,第二锥齿轮和内轴相连,内轴和第三锥齿轮相连,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相连,第四锥齿轮和螺旋桨轴相连,螺旋桨轴和螺旋桨相连,螺旋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的底部,步进电机和第一直齿轮相连,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相连,第二直齿轮和外轴相连,外轴和吊舱相连,内轴和外轴相连。
本发明工作时,首先根据实际海洋平台和水池的尺度确定合适的海洋平台模型,并根据海洋平台模型制作锚泊线,通过计算机和运动控制模块完成对锚泊线的布置。然后模拟实际工作的环境载荷,在一定的风浪流等外载荷条件下,通过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测量海洋平台模型在水平面内的位置信号,将测量得的位置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同时改用现有技术的拉力传感器为应变片,通过应变放大器,测量锚泊线的应变,将锚泊线的受力情况反馈给数据采集分析模块,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将得到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程序计算后,选择适当的定位方式,运动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控制锚泊电机和推力器进行收放锚泊线或启动推力器定位方式来满足海洋平台模型的定位精度需求。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够使得平台系统在较小的环境载荷下仅通过锚泊定位系统实现精确定位,节省功率消耗。当环境载荷增大时,启用推力器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锚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推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海洋平台模型1、推力器2、锚泊机构3、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4、应变片5、应变放大器6、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计算机8、运动控制模块9和拖车10,其中:运动控制模块9分别与计算机8、推力器2和锚泊机构3相连,锚泊机构3固定于海洋平台模型1上,推力器2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1内,应变片5和应变放大器6相连,应变片5和锚泊机构3相连,应变放大器6和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相连,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分别与计算机8和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4相连,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4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1上,拖车10用于放置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
如图2所示,锚泊机构3包括:锚泊线11、锚泊电机12、飞轮13、齿轮14和绞车15,其中:锚泊电机12和飞轮13相连,飞轮13和齿轮14相连,齿轮14和绞车15相连,锚泊线11缠绕在绞车15上,锚泊线11和应变片5相连,运动控制模块9和锚泊电机12相连,锚泊电机12和绞车15固定设于海洋平台模型1上。
如图3所示,推力器2包括:伺服电机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内轴19、第三锥齿轮20、第四锥齿轮21、螺旋桨22、吊舱23、步进电机24、第一直齿轮25、第二直齿轮26、外轴27、外轴套28、第二轴承29、第一轴承30、第一推力轴承31、第二推力轴承32和螺旋桨轴33,其中:运动控制模块9分别与步进电机24和伺服电机16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伺服电机16和第一锥齿轮17相连,第一直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相连,第二锥齿轮18和内轴19相连,内轴19和第三锥齿轮20相连,第三锥齿轮20和第四锥齿轮21相连,第四锥齿轮21和螺旋桨轴33相连,螺旋桨轴33和螺旋桨22相连,步进电机24和第一直齿轮25相连,第一直齿轮25和第二直齿轮26相连,第二直齿轮26和外轴27相连,外轴27和吊舱23相连,内轴19和外轴27通过第一轴承30和第二轴承29相连接,外轴27与外轴套28通过第一推力轴承31和第二推力轴承32相连。
所述的海洋平台模型1是根据缩尺比和实际工作的海洋平台制作的。
所述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4测量海洋平台模型1的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同时应变片5测量锚泊线11的应变,并由计算机分析系统计算出导缆孔处锚链的张力,通过应变放大器6将信号进行放大,锚泊线11的受力情况被反馈给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将得到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8。
所述的计算机8接收海洋平台模型1随时间变化的运动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运动控制模块9。
所述的运动控制模块9包括:运动控制卡和信号驱动器,其中:运动控制卡接收计算机8传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此信号传送至信号驱动器,信号驱动器驱动锚泊电机12、步进电机24和伺服电机16以实现运动信号的传输。
本实施例中,锚泊线11共有八根,对称的布置于实验水池中,每两根锚泊线11通过一个导缆孔固定于海洋平台模型1的外侧,并分别与海洋平台模型1成45度夹角。推力器2共有八个,设置在海洋平台模型1之中,其中推力器2的螺旋桨22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1的下浮体的底部,其他部分设于海洋平台模型1的内部,螺旋桨轴33中心的位置坐标分别为(单位为m):(-0.864,0.7),(-0.864,-0.7),(0.864,-0.7),(0.864,0.7),(-0.352,0.5),(0.352,0.5),(-0.352,-0.5),(0.352,-0.5),海洋平台模型1的主甲板长度和宽度均为1.56m,海洋平台模型1的下浮体的宽度为0.36m。
本实施例使用前,需要对锚泊线11进行等效水深的截断。启动海洋平台模型1定位控制程序,程序就会根据实时反馈的海洋平台模型1位置参数及锚泊线11的张力来自动选取定位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使用时,首先根据实际海洋平台和水池的尺度确定合适的海洋平台模型1,并根据海洋平台模型1制作锚泊线11,通过计算机8和运动控制模块9完成锚泊线11的布置。然后模拟实际工作的环境载荷,在一定的风浪流等外载荷条件下,通过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4测量海洋平台模型1在水平面内的位置信号,将测量得的位置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同时应变片5通过应变放大器6将锚泊线11的受力情况反馈给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数据采集分析模块7将得到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8。计算机8通过程序计算后,选择适当的定位方式,运动控制模块9发出指令控制锚泊电机12和推力器2进行收放锚泊线11或启动动力定位方式来满足海洋平台模型1的定位精度需求。

Claims (3)

1.一种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包括:海洋平台模型、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应变片、应变放大器、数据采集分析模块、计算机、运动控制模块和推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泊机构,运动控制模块和计算机相连,应变片和应变放大器相连,应变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相连,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分别与计算机和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相连,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上,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锚泊机构和推力器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锚泊机构固定于海洋平台模型上,推力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内,应变片和锚泊机构相连;
所述的锚泊机构包括:锚泊线、锚泊电机、飞轮、齿轮和绞车,其中:锚泊电机和飞轮相连,飞轮和齿轮相连,齿轮和绞车相连,锚泊线缠绕设于绞车上,锚泊线和应变片相连,锚泊电机和绞车固定设于海洋平台模型上,运动控制模块和锚泊电机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运动控制模块包括:运动控制卡和信号驱动器,其中:运动控制卡接收计算机传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此信号传送至信号驱动器,信号驱动器驱动锚泊电机和推力器以实现运动信号的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推力器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螺旋桨、吊舱、步进电机、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外轴和螺旋桨轴,其中:运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相连并输出运动控制信号,伺服电机和第一锥齿轮相连,第一直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连,第二锥齿轮和内轴相连,内轴和第三锥齿轮相连,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相连,第四锥齿轮和螺旋桨轴相连,螺旋桨轴和螺旋桨相连,螺旋桨设置于海洋平台模型的底部,步进电机和第一直齿轮相连,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相连,第二直齿轮和外轴相连,外轴和吊舱相连,内轴和外轴相连。
CN 201010122623 2010-03-12 2010-03-12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Pending CN101782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22623 CN101782455A (zh) 2010-03-12 2010-03-12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22623 CN101782455A (zh) 2010-03-12 2010-03-12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2455A true CN101782455A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22623 Pending CN101782455A (zh) 2010-03-12 2010-03-12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245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1864A (zh) * 2010-10-27 2013-08-21 通用电气能源转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估计作用于被支撑的自升式船只上的环境作用力的方法
CN104881056A (zh) * 2015-05-29 2015-09-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半潜式平台锚泊自动控制系统
CN105608946A (zh) * 2016-03-08 2016-05-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深水海洋平台抛锚模拟训练仿真平台及其仿真方法
CN106498897A (zh) * 2016-11-07 2017-03-1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可调节式海洋平台模型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6989902A (zh) * 2017-05-27 2017-07-28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一种船模操纵性实验系统
CN107091727A (zh) * 2017-05-11 2017-08-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空气中主动控制系泊试验装置
CN107729641A (zh) * 2017-10-10 2018-02-2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
CN104443337B (zh) * 2014-12-03 2018-07-2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水下吊舱或舵桨推进装置模型驱动及推力、扭矩测试系统
CN109668713A (zh) * 2018-12-11 2019-04-2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截断试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4340A1 (en) * 2003-05-01 2006-09-14 Leenaars B.V. Floating construction, a platform construction, a method for placing a float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t sea, and a method for removing a platform construction at sea
CN101261178A (zh) * 2008-04-24 2008-09-10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CN101464199A (zh) * 2009-01-08 2009-06-24 上海交通大学 半潜式海洋平台外载荷模型试验二阶波浪力测量装置
CN101475050A (zh) * 2009-01-15 2009-07-08 上海交通大学 半潜式平台动力定位模型试验推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4340A1 (en) * 2003-05-01 2006-09-14 Leenaars B.V. Floating construction, a platform construction, a method for placing a float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t sea, and a method for removing a platform construction at sea
CN101261178A (zh) * 2008-04-24 2008-09-10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动式海洋平台混合模型试验装置
CN101464199A (zh) * 2009-01-08 2009-06-24 上海交通大学 半潜式海洋平台外载荷模型试验二阶波浪力测量装置
CN101475050A (zh) * 2009-01-15 2009-07-08 上海交通大学 半潜式平台动力定位模型试验推进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1231 徐荣华等 半潜式海洋平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研究现状与进展 323-328 1-3 第1卷, 第4期 2 *
《机电设备》 20071231 茅昕 新型船用锚泊定位装置的设计 7-10 1-3 , 第6期 2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1864A (zh) * 2010-10-27 2013-08-21 通用电气能源转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估计作用于被支撑的自升式船只上的环境作用力的方法
CN103261864B (zh) * 2010-10-27 2015-12-09 通用电气能源转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估计作用于被支撑的自升式船只上的环境作用力的方法
CN104443337B (zh) * 2014-12-03 2018-07-2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水下吊舱或舵桨推进装置模型驱动及推力、扭矩测试系统
CN104881056A (zh) * 2015-05-29 2015-09-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半潜式平台锚泊自动控制系统
CN105608946A (zh) * 2016-03-08 2016-05-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深水海洋平台抛锚模拟训练仿真平台及其仿真方法
CN106498897A (zh) * 2016-11-07 2017-03-1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可调节式海洋平台模型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7091727A (zh) * 2017-05-11 2017-08-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空气中主动控制系泊试验装置
CN107091727B (zh) * 2017-05-11 2019-05-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空气中主动控制系泊试验装置
CN106989902A (zh) * 2017-05-27 2017-07-28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一种船模操纵性实验系统
CN106989902B (zh) * 2017-05-27 2019-03-19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一种船模操纵性实验系统
CN107729641A (zh) * 2017-10-10 2018-02-2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
CN109668713A (zh) * 2018-12-11 2019-04-2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截断试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控制方法
CN109668713B (zh) * 2018-12-11 2020-04-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截断试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2455A (zh) 海洋平台锚泊辅助动力定位模型测试装置
CN201397138Y (zh) 极地近岸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CN106768043B (zh) 海洋多参数剖面测量仪
CN200982914Y (zh) 一种测量系泊船模运动的装置
CN105584599A (zh) 一种基于无人艇编队运动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CN105159320A (zh) 适用于复杂水域的水下目标探测平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053000B (zh) 剪切流下斜置立管的涡激振动旋转测试装置
Gürtner et al. Aspects of importance related to Arctic DP operations
CN103507938A (zh) 平台供应船的动力定位系统
CN203689153U (zh) 一种水上勘探采样船
CN106314680A (zh) 船舶或船模风浪中航向保持远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307497C (zh) 海洋作业升沉补偿的定位坐标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202486622U (zh) 一种船舶定位系统
Jia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wave-induced ship hydroelastic vibrations by large-scale model measurement in coastal waves
CN101683894A (zh) 一种无人驾驶气象探测船
Dal Santo et al. Model DP system for ice-tank research
CN105464049A (zh) 深水抛填船实时测控验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5841869B (zh) 波浪滑翔器浮体受力监测装置及受力计算方法
Guo et al. Propulsion performance of large-scale ship model in real sea environment
CN201903360U (zh) 一种双浮体结构的水下观测平台
CN104359700B (zh) 一种fpso原油外输系统耦合特性试验方法
CN201501515U (zh) 活塞式水下升降平台浮力调节机构
CN108520089B (zh) 一种柔性连接的波浪滑翔器运动预测方法
CN201493850U (zh) 一种微型水下机器人控制装置
Van Kerkhove et al. Advanced model testing techniques for ship behaviour in shallow and confined w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