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耙式吊车桥架的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更换耙式吊车桥架的顶升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冶金轧钢吊装设备检修技术领域的对设备自身重量大、标高点较高、三维尺寸较大的设备进行检修的顶升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使用所述顶升装置对耙式吊车桥架进行检修或更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耙式吊车作为钢轨、轧钢等生产的重要特种设备之一,其检修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厂方的正常生产,而以往耙式吊车的大修采用的施工方法一股是按照“从上至下”的方法进行拆除,再按照“从下至上”的方法进行安装,此类施工方法工期一股在40-50天左右,施工工期长、劳动强度高,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而且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拆装耙吊走行小车就可以对耙式吊车桥架进行检修、更换顶升装置和使用该顶升装置对耙式吊车桥架进行检修或更换的施工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更换耙式吊车桥架的顶升装置,包括至少四台油压机,还包括一个由四根立柱以桁架结构形式构成的长方体形顶升井架,所述顶升井架每根立柱的上平面内支撑有至少一台所述的油压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每根立柱均由三根钢管组成;该三根钢管在横截面上形成的外圆两两外切。
采用前述更换耙式吊车桥架顶升装置对耙式吊车桥架进行检修、更换的施工方法,先用位于耙吊走行耙吊走行小车下方的顶升装置将耙吊走行小车整体沿垂直方向顶离位于耙式吊车桥架上的小车轨道,再拆除所述的需要更换的耙式吊车桥架,接着再将用于更换的耙式吊车桥架吊装到大车轨道上,并连接安装到位,最后再用所述的顶升装置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整体沿垂直方向回落到更换完成的耙式吊车桥架上的小车轨道上。
进一步的是,在启动多台油压机顶升耙吊走行小车的过程中,先使所述的油压机工作杆顶面刚好接触耙吊走行小车底部,然后在每个顶升点做好标记,再开动油压机,耙吊走行小车每被顶升起10mm的高度,确认一次顶升高度,确保顶升过程中耙吊走行小车水平倾斜度≤2/1000。
进一步的是,所述油压机将耙吊走行小车整体沿垂直方向顶离小车轨道后,在顶升井架与小车底面之间的每个油压机处支撑有至少一件支撑件,所述各支撑件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的是,所述油压机顶升起的耙吊走行小车距小车轨道上表面的高度为200~250mm;所述支撑件的长度等于所述顶升起的高度加油压机基体高度之和;在支撑所述支撑件的过程中,先用所述油压机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顶升起超过所述支撑件的高度10~15mm,支撑好所述支撑件后,再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回落到所述支撑件上。
进一步的是,在拆除所述需要更换的耙式吊车桥架的过程中,先将耙吊桥架端梁临时支撑,再将端梁与主梁分开,此后将主梁拉离支撑好的耙吊走行小车大于1.5m距离,再分别拆除左主梁、两根端梁和右主梁。
进一步的是,所述耙吊走行小车回落到更换好的小车轨道上的过程按下述步骤进行,先调整更换好的所述耙式吊车桥架位置,再启动所述油压机,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再次顶升10~15mm的高度,取出所述支撑件,然后所述耙吊走行小车回落至所述小车轨道上,将所述小车移走,拆除所述油压机及所述顶升井架。
进一步的是,所述用于更换的安装有小车轨道的耙式吊车桥架的安装顺序为:先装两根主梁,再装两根端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耙吊走行小车正下方设置一个长方体结构的顶升井架,将油压机支撑到外该顶升井架的上平面内,对耙吊走行小车进行顶升操作,将只适用于低标高点顶升大吨位的技术运用到高标高点顶升大吨位的生产中,使顶升法在机械设备检修、安装中的运用更加广泛,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用位于耙吊走行小车下方的顶升装置将耙吊走行小车顶离耙式吊车桥架上的小车轨道,并支撑可靠,再检修或者更换该耙式吊车桥架;不再像以前那样,要对大车桥架进行检修或更换时,必须先从上到下的拆除耙吊走行小车及其上面的附件,然后再检修或更换,完成后又按从下到上的顺序重新恢复耙吊走行小车部份,此施工方法大大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更换耙式吊车桥架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图2为发明更换耙式吊车桥架施工方法的A向局部视图;
图3为发明更换耙式吊车桥架顶升井架主视图;
图4为发明更换耙式吊车桥架顶升井架横截面视图;
图5为发明更换耙式吊车桥架施工方法涉及的耙式吊桥架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耙吊走行小车1、小车轨道2、顶升井架3、钢管(31)、油压机4、支撑件5、油压机工作杆6、左主梁7、右主梁8、前端梁9、后端梁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资料所述,目前在对耙式吊车,尤其是在像耙吊走行小车这种自重特别大的耙式吊车桥架进行检修或者更换的施工中,一股都采用先从上到下拆除耙吊走行小车及附件,检修或更换桥架,然后再从下到上恢复耙吊走行小车及其附件,这种施工方法检修或更换的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给厂方的生产造成很大压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需拆装耙吊走行小车就可以对耙式吊车桥架进行检修、更换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是,先用位于耙吊走行小车1下方的顶升装置将耙吊走行小车1整体沿垂直方向顶离位于耙式吊车桥架上的小车轨道2,再拆除所述安装有小车轨道的需要更换的耙式吊车桥架,接着再将用于更换的安装有小车轨道的耙式吊车桥架吊装到大车轨道上并连接安装到位,最后再用所述的顶升装置使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整体沿垂直方向回落到更换完成的耙式吊车桥架上的小车轨道2上。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就不需要按现有的施工方法那样逐一拆除耙吊走行小车1及附件,在检修或更换完成后又再逐一的恢复所述的耙吊走行小车1及附件,施工周期短、劳动强度低,减轻了企业生产上的压力。
由于耙式吊车一股都是在高空运行,而耙吊走行小车1的重量特别大、三维尺寸也特别大、结构较为复杂,这也是长期以来采用拆除耙吊走行小车1进行检修和更换吊车桥架的原因。在现实的地面设备检修中也有采用顶升法进行检修的施工方法,但当设备,尤其是自身重量特大的设备位于高空时,在目前的技术中尚无采用顶升法进行检修或更换的先例可以参考,主要是重物到高空后要进行顶升,其平稳性极其不好控制,故对顶升装置和顶升操作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顶升装置的结构形式种类较多,最平稳的是采用一套整体液压缸进行顶升,但这种结构能够顶升的设备的空间高度有限,一股在低于一米的高度内比较常用,而且顶升设备本身的行程高度也有限,一股能顶升的高度都在300~400mm;而且制造成本高,对于顶升像耙吊走行小车1这种大型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至少四台油压机4,还包括一个由四根立柱以桁架结构形式构成的长方体形顶升井架3,所述顶升井架3每根立柱的上平面内支撑有至少一台所述的油压机4。如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顶井架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四台油压机布置在顶升井架上平面内,并且该四台油压机,位于顶升井架3上部的耙吊走行小车1底面下方的四角处,稳定性好,受力均匀、启动时同时启动,人工控制被顶升的耙吊走行小车1的平衡。根据需要所述的油压机也可以是八台,相应的长方体顶升井架也可以制作成其它形状,如,当只需要三台油压机4时,侧可以制作成三棱形的柱状体结构。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顶升井架3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辅助构件,尤其是构成顶升井架的四根立柱。所述构成立方体的四根立柱可以使用圆钢,但其成本太也,制作成型后重量也较大,不利于在施工过程对顶升井架3的布置和转运,为了满足本发明的施工要求,所述每根立柱均由三根钢管31组成;该三根钢管31在横截面上形成的外圆两两外切,这种结构重量轻,强度好,承载能力强,制作、转运方便,成本也较圆钢结构的顶升井架低得多。
进一步的,为了控制好顶升过程中,耙吊走行小车1的平衡性、稳定性,在启动多台油压机4顶升起耙吊走行小车1的过程中,先使所述的油压机4工作杆5的顶面刚好接触耙吊走行小车1体底部,然后在每个顶升点做好标记,再同时开动四台油压机4顶起耙吊走行小车1,当耙吊走行小车1每被顶升起10mm的高度时,确认一次各处顶升起的高度是否一致,确保顶升过程中小车1水平倾斜度≤2/1000。由于是在高空进行大吨位设备的顶升,所以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而设备的安全,又依赖于顶升过程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为了保证顶升过程的安全、平稳,故在操作过程中,采用手动、人工进行配合,并且每顶升起设备10mm检查一次各点被顶升起的高度是否相等,以保证耙吊走行小车1的最大倾斜度不超过2/1000,从而达到保证耙吊走行小车1在顶升过程中的平稳性的目的。当然,此处的每次检查时顶升起的高度也可以是5mm、15mm或者是其它高度,但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又能提高效率,本发明采用的是10mm检查一次耙吊走行小车1的倾斜度。
当耙吊走行小车1被安全顶升至足够拆除大车桥架的高度后,停止顶升拆除大车桥架。因拆除大车桥架的过程耗时耗较多,如果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均由四台油压机4支撑耙吊走行小车1,由于油压机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油的泄漏,不可避免的出现支撑失稳的情况。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危险情况,所述油压机4将耙吊走行小车1整体沿垂直方向顶离小车轨道2后,在顶升井架3顶面与耙吊走行小车1底面之间的每个油压机4处支撑有至少一件支撑件5,所述各支撑件5的高度相等。这样将耙吊走行小车1顶升至足够拆除大车桥架的高度后,在拆除和更换大车桥架的过程中,主要支撑耙吊走行小车1的就变成了支撑件5,从而保证的支撑的平稳性。
为了保证能安全的拆除和更换大车桥架,又不至使耙吊走行小车1顶升的高度太高,所述油压机4顶升起的耙吊走行小车1距小车轨道2上表面的高度为200~300mm,这样既可以安全的进行大车桥架的拆除和更换,又能使耙吊走行小车1的顶升高度较小。于是,所述支撑件5的长度就等于所述顶升起的高度加油压机基体高度之和。高空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应该是安全的,如果在地面安装这种支撑件5,一股是人工外力强行支撑,但在高空时这种操作步骤极危险,故在支撑所述支撑件5的过程中,先用所述油压机4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顶升起超过所述支撑件5的长度10~15mm,支撑好所述支撑件5后,再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回落到所述支撑件5上。这样就保证了支撑过程的安全可靠。
顶升起来的耙吊走行小车1在空中尽管有支撑件5的支撑,但仍然经受不了碰撞,为了保证在整个拆除和更换大车桥架的过程中的耙吊走行小车1的安全,在拆除所述需要更换的耙式吊车桥架的过程中,如图5所示的耙式吊车桥架结构示意图,先将耙式吊车桥架端梁临时支撑,再将端梁与主梁分开,此后将主梁拉离支撑好的耙吊走行小车1大于1.5m的距离,再分别拆除左主梁7、前端梁9、后端梁10和右主梁8。这样在拆除大车桥架过程中既使桥架有一些小的位移也能保证耙吊走行小车1的安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的左主梁7、前端梁9、后端梁10和右主梁8进行编号是为了描述方便和便于理解,并不代表在实际拆除和安装大车架过程中的实际位置顺序。
大车桥架拆除后,接下来便可以安装新的耙式吊车桥架,其步骤如下:新安装右大梁8,再安装前端梁9,接着安装左大梁7,最后安装后端梁10,当然此顺序也可以倒回来安装,为了减小支撑,最好的安装顺序是,安装好一根大梁后,接着安装一根端梁,再安装另一根大梁,最后再安装剩余那一根端,这样只需在安装好第一根大梁后需要支撑,以后各主梁和端梁的安装均不需要支撑,或仅作简单支撑即,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在此步骤中对构成桥架的主梁和端梁的编号也是为了描述方便和便于理解,并不代表在实安装操作中的位置顺序。
新大车桥架安装完成后,再将耙吊走行小车1回落到小车轨道2上,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回落到更换好的小车轨道上的过程按下述步骤进行,先调整更换好的所述耙式吊车桥架位置,再启动所述油压机4,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再次顶升10~15mm的高度,取出所述支撑件5,然后将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回落至所述小车轨道2上,移走所述耙吊走行小车1,拆除所述油压机4及所述顶升井架3。这样便可以保证耙吊走行小车回落过程的平稳、安全,而且位置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耙吊走行小车1回落到小车轨道2上也不再需要调整。
综上所述的整个更换耙式吊车桥架的施工方法,此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过程控制可靠,施工技术水平、技术难度要求不高,容易掌握。适于广泛的推广应用。同时施工中涉及到的顶升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布置和转运方便,进一步的增加了本发明推广应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