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1658A -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1658A
CN101741658A CN200810227434A CN200810227434A CN101741658A CN 101741658 A CN101741658 A CN 101741658A CN 200810227434 A CN200810227434 A CN 200810227434A CN 200810227434 A CN200810227434 A CN 200810227434A CN 101741658 A CN101741658 A CN 101741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ver
key
network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7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1658B (zh
Inventor
高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 Star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Vimic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mic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micro Corp filed Critical Vimicro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2274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1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1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1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1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该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客户端(CE)、前端设备、以及各逻辑层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通过IP网络来实现,从而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全IP化。而且,媒体流采集来源于连接于IP网络的前端设备、而非通过模拟电缆连接的数字视频服务器(DVS)、数字视频录像机(DVR)等设备,因而无需通过模拟线缆与模拟视频摄像机相连,降低了布线困难和设备维护成本,避免了模拟摄像机对视频监控向高清视频发展的阻碍,避免了由DVR、DVS等设备端口众多而导致的设备配置复杂度高,避免了硬件板卡制式的DVS、DVR等设备所导致的接入方式差异。

Description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英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该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摄像机、数字视频服务器(Digital Video Server,DVS)、数字视频录像机(Digital VideoRecorder,DVR)等前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实现视频传输的IP传输网络、用于实现设备统一管理和中心存储的网络视频监控平台、以及用于将视频数据显示在个人计算机(PC)或电视的客户端。
然而,上述的现有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并未实现全IP化,尤其是该系统中的前端设备均为DVS、DVR等未通过IP网络连接的设备,因而存在以下问题:
1、DVS、DVR等设备则需要通过模拟线缆与模拟视频摄像机相连,布线困难且设备维护成本高;
2、模拟摄像机的视频清晰度制式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ing Line,PAL)或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NTSC)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标准,其规定的最高清晰度仅为(720×576),阻碍了视频监控向高清视频的发展;
3、DVS、DVR等设备需要基于自身的端口连接在视频系统中,而DVR、DVS等设备的端口众多,使得设备的配置较为复杂,并且很难实现自动发现和自动配置功能;
4、DVS、DVR等设备使用硬件板卡制式,各厂商定制的功能差异大,需要针对不同厂商的设备制定不同的接入方式;
5、DVS、DVR等设备无智能设备接入端口,阻碍了视频监控向智能化视频的发展。
由上述问题可见,现有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并未实现全IP化,进而使得组网布线的难度较大、系统配置的通用性较差且实现较为复杂、同时还阻碍了视频监控向高清视频和智能化的发展。
而且,现有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并未实现全IP化,还使得系统架构不清晰、不统一,且系统中的通信协议混乱、不规范,更是无法实现多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多级多域互联互通,从而无法进行统一化管理和无限级联扩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该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能够实现全IP化的视频监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前端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客户端单元CE;
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控制,将所述CE和所述前端设备接入至所述系统中;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控制,实现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CE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套接字Socket协议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与所述前端设备之间采用基于SIP的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与所述CE之间采用基于SIP的第四接口;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前端设备之间采用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或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或实时流化协议RTSP的第五接口;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CE之间采用基于RTP、或RTCP、或RTSP的第六接口。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二控制层设备;
所述第二控制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交互,实现对通过已接入所述系统的所述CE登录的用户进行权限校验。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二控制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SIP的第七接口。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和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二承载层设备;
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控制,将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CE之间经由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传输的媒体流存储。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套接字Socket协议的第八接口;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RTP、或RTCP、或RTSP的第九接口。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相连的至少一个IP存储设备。
所述IP存储设备为存储域网络IP-SAN、或网络附属存储NAS、或直连方式存储DAS。
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媒体流信息提供设备,或者,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媒体流信息提供设备和安防领域设备。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并与所述前端设备相连的智能设备。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一扩展层设备,用于对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内容发布。
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相连。
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互连接、并互存有对应的路由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进一步用于向与其相连的其他第一扩展层设备查询所述前端设备。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二扩展层设备,用于所述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融合。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三扩展层设备,用于所述系统内的网络管理。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四扩展层设备,用于存储所述系统内的日志服务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IP网络相连的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前端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客户端单元CE;
且该方法包括:
a、CE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发送获取媒体流的请求消息;
b、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在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已建立连接后,向所述CE发送表示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响应消息;
c、所述CE通过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发送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命令正确应答ACK;
d、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发送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
e、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开放所述前端设备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向第一控制层设备返回开放响应消息;
f、所述CE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前端设备进行媒体流的交互。
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具体包括:
b1、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前端设备发送表示申请端口的请求消息;
b2、所述前端设备分配对应的端口并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返回表示端口已分配的响应消息;
b3、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前端设备发送确认端口已分配的ACK。
在所述步骤f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g、所述CE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发送表示终止视频监控会话的请求消息;
h、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发送关闭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
i、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关闭所述前端设备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向第一控制层设备返回关闭响应消息;
j、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CE发送表示视频监控会话终止的响应消息,所述CE断开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的连接。
在所述步骤j终止的视频监控会话为所述前端设备的最后一个视频监控会话,且在所述步骤j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k、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向所述前端设备发送撤销端口的请求消息;
l、所述前端设备撤销对应的端口并向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返回表示端口已撤销的响应消息,然后断开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的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CE、前端设备、以及各逻辑层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通过IP网络来实现,从而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全IP化。而且,媒体流采集来源于连接于IP网络的前端设备、而非通过模拟电缆连接的DVS、DVR等设备,因而无需通过模拟线缆与模拟视频摄像机相连,降低了布线困难和设备维护成本,避免了模拟摄像机对视频监控向高清视频发展的阻碍,避免了由DVR、DVS等设备端口众多而导致的设备配置复杂度高,避免了硬件板卡制式的DVS、DVR等设备所导致的接入方式差异。
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供智能设备接入,因而避免了无智能设备接入端口的DVR、DVS等设备对视频监控向智能化视频发展的阻碍。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可以实现多域组网结构、能够实现无限级联扩展,因而能够实现基于统一管理的异地跨域视频监控,使得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广;且本发明中还可以实现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的融合、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内的网络管理和日志服务管理,使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多种业务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逻辑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接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域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交互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交互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接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域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接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域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多域组网结构1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多域组网结构2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逻辑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可包含4个逻辑层:接入层101、承载层102、控制层103、以及业务层104。
1)接入层101支持IP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和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等传输控制协议,用于视频监控中的各种端点的接入。其中,端点可具体包括用户端点、媒体流端点、以及告警端点,告警端点为可选的而非必要。
2)承载层102,用于承载视频监控中的媒体流,包括媒体流的转发分发、媒体流的底层传输;可选地,承载层102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媒体流的存储。
对于承载层102的媒体流的转发分发,可由承载层102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媒体转发分发功能模块来实现。媒体转发分发功能模块可用于媒体流的复制、转发、分发、广播、组播和路由等功能。
对于承载层102的媒体流的底层传输,可由承载层102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底层传输功能模块来实现。底层传输功能模块可用于控制信令和通知信令的传输。其中,控制信令和通知信令均可为SIP协议的信令,并可以使用TCP中的套接字(Socket)连接、且内容携带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XML)格式的消息描述。其中,通知信令为可选的信令而非必需。
当然,底层传输功能模块还用于实现媒体流的传输。具体来说,针对媒体流的传输,可采用系统中的各逻辑层设备所支持的媒体流格式,并选择使用H.264、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MPEG-4)、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AVS)等协议对媒体流进行封装。
对于承载层102的媒体流的存储,可由承载层102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媒体存储功能模块来实现。媒体存储功能模块可用于媒体流的接收、存储;该媒体存储功能模块可接入存储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IP-SAN)、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直连方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DAS)等IP存储设备;且,媒体存储功能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存储计划管理、存储介质管理及录像回放服务等,例如,由用户根据时间、各逻辑层设备的特性、告警类型等制定存储计划,供媒体存储功能模块来执行。
3)控制层103,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会话控制和音视频分发管理(Audioand Video Distribute Management,AVDM);可选地,控制层103还可以进一步用于音视频存储管理(Audio and Video Storage Management,AVSM)、端点管理、权限管理、级联管理、日志服务管理(Log Server Management,LSM)等。其中,上述的“级联”是指在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由多个域组网构成的平级多域或多级多域,“平级”是指各域之间无主从关系,“多级”是指多个域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且上级域能够实现对下级域的管理;上述的“级联”还可以是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扩展级联。
对于控制层103的会话控制,可由控制层103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会话控制功能模块来实现。会话控制功能模块可用于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内所有业务的控制。且,本发明中的业务层104可通过SIP协议进行业务的建立、使用和取消操作,因而控制层103中的会话控制功能模块内部会针对该业务建立用来控制该业务的业务控制块、时间控制块和资源控制块等,并维护所建立的业务控制块、时间控制块和资源控制块等。
对于控制层103的AVDM和AVSM,可分别由控制层103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AVDM功能模块和AVSM功能模块来实现。AVDM功能模块用于进行媒体流传输控制、控制信令和通知信令的控制、以及负载分担策略控制、语音视讯会议所需要的混音功能;AVSM功能模块用于对承载层102中的媒体存储功能模块的控制。
对于控制层103的端点管理,可由控制层103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端点管理功能模块来实现。端点管理功能模块可用于对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内,所有接入的用户端点、媒体流端点、以及告警端点等各端点的设备进行管理,通过对上述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记录于系统的用户信息的抽象化存储,通过对系统中的数据库的静态配置,通过网络管理单元进行各逻辑层设备的配置及属性管理,使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拥有全局统一管理和规划各逻辑层设备的能力。其中,上述设备信息可包括设备标识、设备属性等信息,而上述用户信息则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用户属性等信息;如上所述的系统中的数据库通常可以由各逻辑层共享使用,因而在本文中并未单独结合某一逻辑层进行说明。
对于控制层103的权限管理,可由控制层103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权限管理功能模块来实现。权限管理功能模块可用于确定用户对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内的各种资源的使用权限。
对于控制层103的级联管理,可由控制层103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级联管理功能模块来实现。级联管理功能模块可用于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级联,通过对平级多域组网、多级多域的总体级联控制,协调系统内的资源与权限,使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无限级联特性。
对于控制层103的LSM,可由控制层103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LSM功能模块来实现。
4)业务层104,用于实现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基础业务、作为业务制定参考的智能分析、各种联动策略的联动配置、以及业务融合。
对于业务层104中的基础业务,可由业务层104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基础业务功能模块来实现。基础业务功能模块可用于提供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业务,例如实时监控、点播回放、云台控制、存储计划、接入控制、批量配置等。用户可通过接入层中的CE客户端使用基本业务。
对于业务层104中的智能分析,可由业务层104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智能分析功能模块来实现。智能分析功能模块可用于提供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业务,通过智能技术与上层应用的结合,满足用户对系统的需求。例如:物体追踪(Motion Tracking)、人脸识别(FacialDetection)、车辆识别(Vehicle Identification)、非法滞留(Object Persistence)、烟火检测(Fire Detection)、人流量统计(People Counting)、人群控制(FlowControl)、人体行为分析(Action Analyze)、交通流量控制(Traffic Flow)、高级视频移动侦测(Advanced VMD)、物品丢失或位移检测(MovingDetection)等。
对于业务层104中的联动配置,可由业务层104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联动配置功能模块来实现。联动配置功能模块可用于提供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告警、消息通知等的联动策略,进而提供周界防范、告警联动和门禁联动等业务。
对于业务层104中的业务融合,可由业务层104中在逻辑上划分出的业务融合功能模块来实现。业务融合功能模块可用于提供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通信业务功能或行业应用的整合。例如,可通过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接口与视频点播业务(Video On Demand,VOD)系统的业务功能融合,还可通过SIP协议的交互提供与视频会议系统的业务功能融合,进而为用户提供应急指挥、集中调度等业务功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层104中的各功能模块,主要是为了使得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够以业务的方式提供视频监控功能、并能够进一步提供其他业务功能。当然,如果脱离业务而直接由承载层102在控制层103的控制下通过接入层101获取并分发媒体流,则也能够实现视频监控,因而业务层104对于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来说是可选的而非必需的。
上述逻辑层结构中提及的各种功能模块,均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基于上述的逻辑层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对应承载层102的承载层设备、对应控制层103的控制层设备。
1)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包括:对应用户端点的客户端单元(Client Element,CE)201、对应媒体流端点或告警端点的前端设备202、以及用于CE 201、前端设备202接入的呼叫控制功能(Call Control Function,CCF)服务器203。
较佳地,CCF服务器203可提供SIP服务网关和安全接入网关。
较佳地,CE 201可以具体分为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C/S)架构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模式两种,且CE 201可支持实时视频、点播回放、实时告警、告警联动、轮切计划、组切计划、群切计划、用户登录、权限管理、设备管理、批量配置、巡航轨迹、云台控制、透明通道、存储管理、存储计划、语音广播、语音对讲、录像下载、录像管理、组角色管理、设备划归、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业务。
较佳地,前端设备202可以是例如IP Camera、IP云台设备等媒体流信息提供设备,用于视频信息、音频信息、数据信息、智能分析信息及告警信息的采集和输出;可选地,前端设备202可通过例如模拟线路、嵌入等电连接方式与智能设备202’相连,或者也可以通过IP网络与智能设备202’相连,该智能设备202’同时还与CCF服务器203通过IP网络相连,以便于通过CCF服务器203接入至视频监控系统中;当然,对于包含可选的告警端点的系统来说,前端设备202还可以是例如门禁设备、红外设备、烟感设备、智能告警分析设备等安防领域设备。
且,上述CE 201和前端设备202支持SIP协议扩展,支持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CP)和实时流化协议(Real-time StreamingProtocol,RTSP)等媒体流传输控制协议。
2)对应承载层102的承载层设备包括:音视频分发功能(Audio and VideoDistribute Function,AVDF)服务器204。如前所述的承载层102中的媒体转发分发功能模块承载于AVDF服务器204中。
3)对应控制层103的控制层设备包括:业务管理功能(Service ManagerFunction,SMF)服务器206。如前所述的控制层103中的会话控制功能模块和AVDM功能模块承载于SMF服务器206中。
此外,对于如前所述的可选的业务层104中的基础业务功能模块、智能分析功能模块、联动配置功能模块,则可以由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所包括的所有接入层设备、所有承载层设备、所有控制层设备共同承载。
仍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
CE 201、前端设备202分别与CCF服务器203通过IP网络相连,通过CCF服务器203接入至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
CCF服务器203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相连,基于SMF服务器206的会话控制,实现CE 201、前端设备202的接入;
CE 201、前端设备202分别与AVDF服务器204通过IP网络相连,通过AVDF服务器204传输媒体流;
AVDF服务器204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相连,基于SMF服务器206的会话控制,实现前端设备202与CE 201之间的媒体流传输相关处理。具体来说,AVDF服务器204用于来自前端设备与CE之间的媒体流接收、复制、转发、分发、路由、组播和广播等转发分发相关处理,实现CE 201与前端设备202的视频监控会话的视频监控,即实现对该前端设备202所在场景的视频监控;AVDF服务器204进一步用于控制信令和通知信令的传输等底层传输相关处理。
SMF服务器206,用于实现上述的会话控制。实际应用中,一个SMF服务器206可连接多个CCF服务器203进行负载均衡控制;多个CCF服务器203可提供广泛范围的CE 201、前端设备202、或其它任何能够接入系统的设备的接入,且CCF服务器203可进一步作为网关支持广域网内的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网关。
本文中所提及的“通过IP网络相连”,可以采用现有任意通过IP网络连接的具体方式,例如,各逻辑层设备可连接在IP网络中的同一台交换设备、或分别连接在IP网络中的不同交换设备,其它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接口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中:
CE 201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c接口(Interface of CE and CCF)301,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前端设备202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n接口(Interface ofCCF andNE)302a,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各英文缩写所涉及的英文全称中的“NE”,在本文中仅表示前端设备202;
与前端设备202电连接的智能设备202’,则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i接口(Interface of CCF and Intelligent Device)302b,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CCF服务器203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c接口(Interface of SMFand CCF)303,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AVDF服务器204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d接口(Interface of SMFand AVDF)304,接口通信使用Socket协议;
CE 201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dc接口(Interface of AVDF andCE)308,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前端设备202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nd接口(Interface ofNE andAVDF)309,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域组网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对于仅包含一个SMF服务器206的情况,称之为单域组网结构,该系统具体包括:
CE 201,用于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获取媒体流的第一请求消息,例如名为“INVITE”的消息,表示获取任一前端设备202的媒体流;
CCF服务器203,用于根据来自CE 201的第一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CE 201返回例如名为“100”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并保存该请求对应的会话(Session);然后根据来自CE 201的第一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发送获取媒体流的第二请求消息,例如名为“INVITE”消息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名为“INVITE”消息与上述名为“INVITE”消息均为标准消息,但消息中携带的内容不同,下文中仍会出现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的消息,均可以由消息中携带的内容来区分,后续不再赘述),以将CE 201的请求转发至SMF服务器206;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二请求消息可以是以透传的方式直接转发的第一请求消息,也可以是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响应消息;CCF服务器203也可以不向CE 201返回例如名为“100”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
SMF服务器206,用于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第二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返回第二响应消息;然后判断前端设备202是否已通过CCF服务器203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了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连接413,即对应图3中基于RTP、或RTCP、或RTSP的Ind接口309连接;如果是,则根据CCF服务器203的第二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返回例如名为“200OK”的消息等表示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三响应消息;否则,发起上述媒体流传输连接413的建立;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SMF服务器206也可以不向CCF服务器203返回例如名为“100”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CCF服务器203,还用于根据来自SMF服务器206的表示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三响应消息,通过IP网络向CE 201返回例如名为“200OK”的消息等表示可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四响应消息;当然,如果SMF服务器206不向CCF服务器203返回第三响应消息;CCF服务器203也不会向CE 201返回第四响应消息;
CE 201,还用于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表示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四响应消息,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一命令正确应答(ACK);
CCF服务器203,还用于根据来自CE 201的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一ACK,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发送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二ACK;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ACK可以是以透传的方式直接转发的第一ACK,也可以是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ACK;
SMF服务器206,还用于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第二ACK,通过IP网络向AVDF服务器204发送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例如端口开放通知(PortOpenNotify)请求消息;
AVDF服务器204,用于根据来自SMF服务器206的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通过基于IP网络所建立的媒体流传输连接413开放该前端设备202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返回例如名为“Response”消息的开放响应消息;
CE 201,还用于在AVDF服务器204开放了对应前端设备202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后,通过IP网络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1,即对应图3中基于RTP、或RTCP、或RTSP的Idc接口308连接。这样,CE 201即可通过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的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1、AVDF服务器204、以及AVDF服务器2047与前端设备202之间的媒体流传输连接413,与前端设备202基于视频监控会话进行媒体流的交互。
此外,对于发起前端设备202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的建立,SMF服务器206进一步用于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前端设备202发送申请端口的第五请求消息,例如名为“INVITE”消息等,以向前端设备202申请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进一步根据前端设备202在分配对应的端口后、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所返回的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端口已分配的第五响应消息,再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前端设备202发送表示确认端口已分配的第三ACK,此后,前端设备202即通过IP网络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通过CCF服务器203接入在前端设备202的智能设备202’,则需要与前端设备202建立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2,该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2使用RTP、或RTCP、RTSP协议,且该媒体流传数接口412的连接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现有智能设备逻辑接口连接的建立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CE 201与前端设备202基于视频监控会话进行媒体流的交互之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上述系统还能够实现视频监控会话的终止。
这种情况下,CE 201进一步用于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请求终止视频监控会话的第六请求消息,例如名为“BYE”消息,请求终止与前端设备202之间的视频监控会话;
CCF服务器203进一步用于根据来自CE 201的第六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发送请求终止视频监控会话的第七请求消息,以将CE 201终止与前端设备202之间的视频监控会话的请求转发至SMF服务器20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七请求消息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六请求消息,也可以是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请求消息;
SMF服务器206进一步用于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第七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AVDF服务器204发送关闭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例如端口关闭通知(PortCloseNotify)请求消息;
AVDF服务器204进一步用于根据来自SMF服务器206的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通过其与前端设备202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连接413,关闭该前端设备202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返回例如名为“Response”消息的关闭响应消息;
SMF服务器206根据关闭响应消息终止CE 201与ASDF服务器204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411,并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视频监控会话终止的第六响应消息;CCF服务器203根据第六响应消息,通过IP网络向CE 201发送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视频监控会话终止的第七响应消息;需要说明的示,上述第七响应消息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六响应消息,也可以是由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消息。
此外,每一个前端设备202均可以与多于一个的CE 201进行视频监控会话,如果任一前端设备202的最后一个视频监控会话终止后,SMF服务器206还可进一步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前端设备202发送例如名为“BYE”消息等表示撤销端口的第八请求消息,以向前端设备202撤销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当前端设备202在撤销对应的端口、并返回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端口已撤销的第八响应消息后,前端设备202断开了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交互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主要涉及媒体流传输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CE 201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获取媒体流的第一请求消息,例如名为“INVITE”的消息,表示请求获取任一前端设备202的媒体流;
步骤502,CCF服务器203根据来自CE 201的第一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CE 201返回例如名为“100”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并保存该请求对应的会话(Session);
步骤503,CCF服务器203根据来自CE 201的第一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发送例如名为“INVITE”的消息等获取媒体流的第二请求消息,以将CE 201的请求转发至SMF服务器206;此处所述的第二请求消息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一请求消息,也可以是由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请求消息;
步骤504,SMF服务器206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获取媒体流的第二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返回第二响应消息;
步骤505,SMF服务器206判断前端设备202是否已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了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如果是,则直接执行步骤509,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前端设备202发送例如名为“INVITE”消息等表示申请端口的第五请求消息,以向前端设备202申请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
步骤507,前端设备202分配对应的端口,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SMF服务器206返回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端口已分配的第五响应消息;
步骤508,SMF服务器206根据前端设备202在分配对应的端口后所返回的表示端口已分配的第五响应消息,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前端设备202发送确认端口已分配的第三ACK,此后,前端设备202即通过IP网络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
步骤509,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返回例如名为“200OK”的消息等表示可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三响应消息;
步骤510,CCF服务器203根据来自SMF服务器206的第三响应消息,向CE 201返回例如名为“200OK”的消息等表示可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四响应消息;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第四响应消息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三响应消息,也可以是由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响应消息;
步骤511,CE 201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第四响应消息,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一ACK;
步骤512,CCF服务器203根据来自CE 201的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一ACK,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发送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二ACK;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第二ACK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一ACK,也可以是由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ACK;
步骤513,SMF服务器206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第二ACK,通过IP网络向AVDF服务器204发送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例如PortOpenNotify请求消息;
步骤514,AVDF服务器204根据来自SMF服务器206的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通过其与对应前端设备202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开放该前端设备202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IP网络并向SMF服务器206返回例如名为“Response”消息的开放响应消息;
步骤515,CE 201在AVDF服务器204开放了对应前端设备202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后,通过IP网络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如图4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1,并通过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1、AVDF服务器204、以及AVDF服务器204与前端设备202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基于视频监控会话与前端设备202进行媒体流的交互。
至此,本流程结束。
上述流程中,步骤502、504均为可选的步骤,步骤503可以在步骤502之前或与步骤502同时执行,步骤505可以在步骤504之前或与步骤504同时执行;且对于前端设备202已通过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了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的情况,步骤505~508也为可选的步骤。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交互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于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且在如图5所示的流程之后,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主要涉及媒体流传输控制,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CE 201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例如名为“BYE”消息的表示终止视频监控会话的第六请求消息,请求终止与前端设备202之间的视频监控会话;
步骤602,CCF服务器203根据来自CE 201的第六请求消息,通过向SMF服务器206发送表示终止视频监控会话的第七请求消息,以将CE 201终止与前端设备202之间的视频监控会话的请求转发至SMF服务器206;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第七请求消息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六请求消息,也可以是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请求消息;
步骤603,SMF服务器206根据来自CCF服务器203的第七请求消息,通过IP网络向AVDF服务器204发送关闭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例如PortCloseNotify请求消息;
步骤604,AVDF服务器204根据来自SMF服务器206的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通过其与对应前端设备202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关闭该前端设备202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返回例如名为“Response”消息的关闭响应消息;
步骤605,SMF服务器206根据关闭响应消息终止CE 201与ASDF服务器204之间的媒体流传输接口411,并通过IP网络向CCF服务器203发送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视频监控会话终止的第六响应消息;
步骤606,CCF服务器203根据第六响应消息,通过IP网络向CE 201发送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视频监控会话终止的第七响应消息,CE201在接收到第七响应消息后断开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基于IP网络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1,从而终止与前端设备202的视频监控会话;需要说明的示,上述第七响应消息可以是以透传方式直接转发的第六响应消息,也可以是由CCF服务器203另行生成的消息;
步骤607,SMF服务器206判断当前终止的视频监控会话,是否为对应前端接口202的最后一个视频监控会话,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步骤608,否则结束本流程;
步骤608,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并经由CCF服务器203,向前端设备发送例如名为“BYE”消息等撤销端口的第八请求消息,以向前端设备202撤销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
步骤609,当前端设备202在撤销对应的端口、并所返回的例如名为“200OK”消息等表示端口已撤销的第八响应消息后,前端设备202断开了通过IP网络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3。
至此,本流程结束。
上述流程中,步骤605、606为可选的步骤,步骤607可在步骤605或步骤606之前执行,也可以与步骤605或步骤606同时执行;且,由于断开前端设备202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的媒体流传输接口413连接并非必需,因此,步骤607~609也为可选的步骤。
此外,虽然图4中仅示出了一个CE 201和一个前端设备202,但是在本实施例中,CE 201和前端设备20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如图4所示的系统中仅包含一个AVDF服务器204、一个SMF服务器206仅连接一个AVDF服务器204,那么当该AVDF服务器204自身出现故障而导致运行状态异常时,或者当该AVDF服务器204由于连接的较多数量的前端设备202而导致负载状态异常时、再或者当该AVDF服务器204与任意前端设备202或任意CE 201之间的链路状态异常时,与该AVDF服务器204相连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无法传输至对应的CE 201。
基于此,虽然图4中仅示出了一个AVDF服务器204,但是,在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也可以有多个AVDF服务器204通过IP网络与一个SMF服务器206相连,构成一个服务器池(AVDF POOL);且每个CE 201和前端设备202分别与AVDF POOL中的每个AVDF服务器204通过IP网络相连,即各CE 201和各前端设备202同时与AVDF POOL中的多个AVDF服务器204通过IP网络相连,构成多对多的网状结构。
而且,SMF服务器206中可以配置有集群控制策略,该集群控制策略用于SMF服务器206能够从多个AVDF服务器204构成的AVDF POOL中,选择正常状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AVDF服务器204实现媒体流传输。
这样,SMF服务器206除了前述功能之外,还可用于检测AVDF POOL中多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多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以及SMF服务器206中配置的上述集群控制策略,选择状态正常的一个或多个AVDF服务器204实现任意前端设备202与任意CE 201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其中,本文所述的集群控制策略,可以在“只有状态正常才选择”的这一重要原则下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例如,对于一个通过CCF服务器203新接入至系统的CE 201来说,SMF服务器206可根据检测到的多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以及SMF服务器206中配置的上述集群控制策略,任选一个状态正常的AVDF服务器204来实现该CE 201与对应的任一前端设备202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再例如,对于一个已经通过某一AVDF服务器204实现与对应的任一前端设备202之间媒体流传输的CE 201来说,当该AVDF服务器204状态变为异常后,SMF服务器206可根据检测到的多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以及SMF服务器206中配置的上述集群控制策略,任选另一个状态正常的AVDF服务器204替换状态异常的AVDF服务器204,来实现该CE 201与该前端设备202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具体来说,SMF服务器206中可选地进一步承载有记录AVDF POOL中多个AVDF服务器204状态的状态表,该状态表中多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初始值均为正常。当然,AVDF POOL中多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信息记录的现有各种方式来表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际应用中,关于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可以只考虑其运行状态,那么对于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相应的SMF服务器206可周期性地、或实时地向AVDF POOL中的多个AVDF服务器204发送状态查询请求;在发送状态查询请求后的预设周期内,如果未接收到任意AVDF服务器204反馈的表示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正确的状态查询响应,则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即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并将状态表中对应的状态改为表示异常的值;如果接收到了任意AVDF服务器204反馈的表示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正确的状态查询响应,则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仍保持正常,且不对状态表中对应的状态作修改。
实际应用中,关于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可以在考虑其运行状态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其负载状态,那么对于AVDF服务器204的负载状态,相应的SMF服务器206可进一步在从接收自每一个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查询响应中携带的该AVDF服务器204的负载量,并在获取的任意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查询响应所携带的负载量高于表示负载正常的预设第一阈值时,虽然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正常,但仍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即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并将状态表中对应的状态改为表示异常的值;相应地,在获取的任意AVDF服务器204状态查询响应所携带的负载量高于表示负载正常的预设阈值时,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仍保持正常,且由于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也正常,因而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仍保持正常,且不对状态表中对应的状态作修改;
或者,SMF服务器206可进一步根据任意AVDF服务器204在该AVDF服务器204的负载量高于表示负载正常的预设第二阈值时主动上报的负载过载通知,确定该承载层设备的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并将状态表中对应的状态改为表示异常的值;相应地,如果没有接收到任意AVDF服务器204上报的负载过载通知,则认为该AVDF服务器204的负载状态保持正常,那么此时即可根据上述方式,依据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来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是否由正常变为异常。
其中,对于上述由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查询响应所携带的负载量,如果AVDF服务器204所实现的媒体流传输由其内部承载的软件来完成,则承载量可以为该AVDF服务器204分配给软件的资源利用率;如果AVDF服务器204为硬件板卡,则承载量可以为硬件板卡中的内存和CPU利用率。
实际应用中,关于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还可以在考虑其运行状态和/或负载状态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其链路状态,那么对于AVDF服务器204的链路状态,相应的SMF服务器206可进一步根据AVDF服务器204主动上报的链路失效通知、或由该AVDF服务器204实现传输的媒体流所属前端设备202或CE 201通过CCF服务器203上报的链路失效通知,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且无论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和/或负载状态是否正常,均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并将状态表中对应的状态改为表示异常的值;相应地,如果没有接收到任意AVDF服务器204、或前端设备202、或CE 201上报的链路失效通知,则认为该AVDF服务器204的链路状态保持正常,那么此时即可根据前述方式,依据该AVDF服务器204的运行状态和/或负载状态来确定该AVDF服务器204的状态是否由正常变为异常。
可见,本实施例中的视频监控系统如果包括多个AVDF服务器204,则当AVDF服务器204自身出现故障而导致运行状态异常时,或者当AVDF服务器204由于连接的较多数量的前端设备202而导致负载状态异常时、再或者当AVDF服务器204与前端设备202或CE 201之间的链路状态异常时,可由SMF服务器206任选另一个状态正常的AVDF服务器204即可保证前端设备202与CE 201之间的媒体流传输不会中断,从而能够提高媒体流传输的可靠性。
当然,对于包括多个前端设备202的视频监控网络,多个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均可通过AVDF服务器204传输至同一个CE 201显示,但对于同一个CE 201来说,同一时刻只能够接收并显示一个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由此,就需要AVDF服务器204依次切换与不同前端设备202之间的媒体流传输连接413,从而将不同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次切换至同一个CE 201,该过程即可称为轮切。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可在SMF服务器206中设置轮切计划,该轮切计划中包括分别对应不同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轮切时段可包括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长,此后,即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来实现轮切:
方式一、由CE 201主动发起轮切,CE 201从SMF服务器206获取轮切计划,并已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媒体流传输连接411;CE 201依据轮切计划中分别对应各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在对应当前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开始时,向SMF服务器206请求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进行媒体流传输,由SMF服务器206按照如图5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然后CE 201即可在该轮切时段内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在对应当前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结束、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开始时,CE 201停止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并向SMF服务器206请求与下一个前端设备202进行媒体流传输,由SMF服务器206按照如图6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先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断开媒体流连接413、再按照如图5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与下一个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然后CE 201即可在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内接收下一个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
方式二、由SMF服务器206主动发起轮切,CE 201已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媒体流传输连接411,SMF服务器206依据轮切计划中分别对应各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按照如图5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然后CE 201即可在该轮切时段内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在对应当前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结束、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开始时,CE 201停止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SMF服务器206按照如图6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先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断开媒体流连接413、再按照如图5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与下一个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然后CE 201即可在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内接收下一个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
方式三、由SMF服务器206预先发起轮切,CE 201已与AVDF服务器204建立媒体流传输连接411,SMF服务器206依据轮切计划中分别对应各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按照如图5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然后CE 201即可在该轮切时段内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在对应当前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结束、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开始之前,SMF服务器206按照如图5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与下一个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然后在对应当前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结束、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开始时,CE 201停止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由于AVDF服务器204已与下一个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连接413,因而在对应下一个前端设备202的轮切时段开始时可立即接收下一个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然后再由SMF服务器206按照如图6中相关步骤所述的方式控制AVDF服务器204先与当前的前端设备202断开媒体流连接413。
上述三种方式中,依据图5可知,由于AVDF服务器204在与每个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传输之前,均需要与该前端设备202、以及SMF服务器206之间进行多次信令交互,从而使得CE 201接收到下一个前端设备202输出的媒体流会存在一定的延迟,因此,对于方式一和方式二来说,在每次CE 201停止接收当前的前端设备202所输出的媒体流之后、AVDF服务器204与下一个前端设备202建立媒体流传输413之前,CE 201用于显示媒体流的显示器会具有一定时间的黑屏。那么方式三则不存在黑屏的问题,其轮切速度高于方式一和方式二。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对应承载层102的承载层设备、对应控制层103的控制层设备。
本实施例中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中对应承载层102的承载层设备,除实施例一中已包括的之外,还进一步包括音视频存储功能(Audio and Video Storage Function,AVSF)服务器205,该AVSF服务器205分别与SMF服务器206和AVDF服务器204通过IP网络相连。如前所述的承载层102中的媒体存储功能模块承载于AVSF服务器中205。
本实施例中对应控制层103的控制层设备,除实施例一中已包括的之外,还进一步包括用户鉴权功能(User Authentication Function,UAF)服务器207,该UAF服务器207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相连。对于如前所述控制层103中可选的端点管理功能模块、以及权限管理功能模块,可以由SMF服务器206和UAF服务器207共同承载。
此外,对于如前所述可选的业务层104中的基础业务功能模块、智能分析功能模块、联动配置功能模块、以及业务融合功能模块,则可以由在本实施例的系统中包括的所有接入层设备、所有承载层设备、所有控制层设备共同承载。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接口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中:
CE 201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c接口301,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前端设备202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n接口302a,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接入在前端设备202的智能设备202’,则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i接口302b,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CCF服务器203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c接口303,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AVDF服务器204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d接口304,接口通信使用Socket协议;
AVSF服务器205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s接口(Interface of SMFand AVSF)305,接口通信使用Socket协议;
UAF服务器207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u接口(Interface of SMFand UAF)306,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CE 201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dc接口308,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前端设备202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nd接口309,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AVSF服务器205与AVS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ds接口(Interface ofAVDF and AVSF)310,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域组网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对于仅包含一个SMF服务器206的情况,称之为单域组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除AVSF服务器205和UAF服务器207之外的其他逻辑层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AVSF服务器205与AVDF服务器204通过IP网络连接,还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建立如图9所示的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4,即对应图8中所示的基于RTP、或RTCP、或RTSP协议的Ids接口310的连接,从而基于SMF服务器206的会话控制,通过IP网络实现前端设备202与CE 201之间经由AVDF服务器204传输的媒体流的存储相关处理;该媒体流传输接口连接414的建立方式可按照现有任一种逻辑接口连接的建立流程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AVSF服务器205用于接收、存储来自AVDF服务器204的媒体流,并进一步用于执行存储计划管理、存储介质管理及录像回放服务等处理。如前所述,AVSF服务器205为可选的承载层设备,因而如果不包含AVSF服务器205仅仅是无法存储媒体流、且无法实现基于存储的进一步功能而已,并不影响视频监控的实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AVSF服务器205还可以与IP SAN 405采用例如模拟线路、嵌入等方式的电连接,或者与IP SAN 405也可以通过IP网络相连。当然,AVSF服务器205也可以与例如NAS、DAS等其他IP存储设备电连接,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且,AVSF服务器205还支持多个相同或不同的IP存储设备的分布式部署。
UAF服务器207通过IP网络与SMF服务器206相连,用于对通过已接入至系统中的CE 201登录的用户进行权限校验。
对于新登陆至系统的用户来说,该用户利用通过CCF服务器203接入系统的CE 201申请登录,CCF服务器203将登录消息通过IP网络转发至归属的SMF服务器206,SMF服务器206将消息通过IP网络转发至UAF服务器207处,由UAF服务器207根据登录用户ID、校验码在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的权限集合,然后通过IP网络向SMF服务器206返回登录用户是否为已授权许可(Licence)用户的结果。
具体来说,UAF服务器207中可记录预先设置多个角色、每个角色所关联的对应相应资源的权限,以及预先为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的各用户分配的至少一个角色。其中,本文所述的“角色”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抽象的虚拟用户,其表示的是“具有对应相同资源的相同权限的一类用户”;“资源”可以是指前端设备202和各逻辑层设备统;本文所述的“权限”则是指“利用对功能模块的操作动作来控制相应资源的权限”,可简称为“对应相应资源的权限”,所述“相应资源”表示由用户所在应用场景决定的该用户能够控制的资源;权限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种类的权限可对应不同类型的操作动作,例如,启动权限对应“启动”这一操作动作,下载权限对应“下载”这一操作动作。
对于具有对应相同资源的相同权限的多个用户来说,只需要设置一个角色、以及该角色所关联的对应相应资源的权限即可,且在维护时,只需要修改一个角色所关联的对应相应资源的权限。例如,假设用户1、用户2、用户3所在应用场景决定了这三个用户均应当能够基于操作动作a和操作动作b控制资源1和资源2,则在本步骤中即可设置一角色1、以及角色1所关联的对应资源1和资源2的权限a和权限b。
如此一来,SMF服务器206可进一步用于获取为登录的用户所分配的角色、以及该角色所关联的对应相应资源的权限,并将获取的权限赋予该用户。其中,角色所关联的对应相应资源的权限,可以为对应一个相应资源的多种权限、或对应多个资源的一种权限、或对应多个相应资源的多种权限,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由于均与一个角色关联,因而可以一次获取并一次赋予用户。
实际应用中,SMF服务器206还可以再进一步地用于在登录的用户为管理用户时,将对应视频监控系统所有资源的所有权限赋予登录的该用户,而无需获取为该管理用户分配的角色;当然,如果为管理用户所分配的角色与所有资源的所有权限均关联,则SMF服务器206对于管理用户也可以采用上述处理方式。
当然,UAF服务器207还可以按照现有任一种权限管理方式与SMF服务器206进行端点管理、权限管理所需的鉴权交互。例如,UAF服务器207中可设置有用户相关联的分别与资源组一一对应的权限、以及用户相关联的分别与相应资源一一对应的权限。这样,当用户登录至视频监控系统时,SMF服务器206可以获取该用户所关联的分别与资源组一一对应的权限、和/或分别与资源一一对应的权限,即获取该用户所关联的相应资源的权限。其他的现有权限管理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包含多个SMF服务器,每个SMF服务器及与其相连的接入层设备、承载层设备构成一个边缘域,SMF服务器通常对其所在边缘域进行管理、统一编码、巡航轨迹、证书管理等。AVDF服务器仅接受其所在边缘域的SMF服务器中AVDM功能模块的管理,AVSF服务器仅接受其所在边缘域的SMF服务器中的AVSM功能模块的管理。
也就是说,对于本实施例中具有多个边缘域的系统来说,边缘域是基于SMF服务器来划分的。而为了实现对多个边缘域的管理,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边缘域除了包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单域组网结构内的接入层设备、承载层设备和控制层设备之外,还进一步包括服务发布功能(Business PublishingFunction,BPF)服务器,该BPF服务器对应未在图1中示出的扩展层。这样,每个边缘域的SMF服务器可通过IP网络连接至同一个BPF服务器,连接至同一个BPF服务器的多个边缘域可统称为一个管理域,从而构成多域组网结构。当然,每个边缘域也可独立构成一个单域组网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每个边缘域中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与实施例二相同,且依据实施例一可知,AVSF服务器和UAF服务器均为可选的、而非必需的。且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的BPF服务器仅仅是为了实现其管辖边缘域的对外内容发布,因而对于实现视频监控来说也是可选的。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包含有BPF服务器的单域组网结构和多域组网结构分别说明。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以单域组网结构为例,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对应承载层102的承载层设备、对应控制层103的控制层设备。本实施例中对应接入层101的接入层设备与实施例二相同。
且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二,逻辑层进一步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扩展层105,相应地,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进一步包括对应扩展层105的扩展层设备,即如图10所示的BPF服务器208。
BPF服务器208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连接,且与BPF服务器208连接的SMF服务器206可称为BPF服务器208管辖的SMF服务器206。BPF服务器208,用于对所辖SMF服务器206的内容发布,且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对所辖SMF服务器206的业务控制、业务支撑、路由查询等功能。其中,BPF服务器208可通过网页服务(Web Service)接口,对其所辖SMF服务器206所属边缘域进行对外内容发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接口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中:
CE 201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c接口301,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前端设备202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n接口302a,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前端设备202附带的智能设备202’,则与CCF服务器203之间采用Ici接口302b,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CCF服务器203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c接口303,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AVDF服务器204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d接口304,接口通信使用Socket协议;
AVSF服务器205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s接口305,接口通信使用Socket协议;
UAF服务器207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su接口306,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BPF服务器208与SMF服务器206之间采用Ibs接口(Interface of BPFand SMF)307,接口通信使用SIP协议;
CE 201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dc接口(Interface of AVDF andCE)308,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前端设备202与AVD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nd接口(Interface ofNE andAVDF)309,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AVDF服务器205与AVSF服务器204之间采用Ids(Interface of AVDFand AVSF)接口310,接口通信使用RTP、或RTCP、或RTSP协议。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域组网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仅包含一个SMF服务器206的情况,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单域组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除BPF服务器208之外的其他逻辑层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与实施例二相同。而对于BPF服务器208的上述功能,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且BPF服务器208与其所辖的SMF服务器206之间的交互方式也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任意设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多域组网结构1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中未示出UAF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包括多个边缘域,且各边缘域内的SMF服务器206与同一个BPF服务器208通过IP网络连接,构成一种单管理域的多域组网结构。
在图13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1中,BPF服务器208不存储其所辖SMF服务器206的各种信息。当BPF服务器208需要获取其所辖SMF服务器206所在边缘域内的设备信息、用户信息、流量信息、状态信息等信息时,可直接向其所辖SMF服务器206查询。且,BPF服务器208内存有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设置有该BPF服务器208的管理域内各SMF服务器206的信息,包括SMF服务器206的身份标识(ID)、SMF服务器206的IP地址、SMF服务器206的端口(Port)。
这样,在本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1中,如果SMF服务器206在其所在边缘域内未找到CE 201希望获取媒体流的前端设备202,则可以向其所属管理域的BPF服务器208上报,由该BPF服务器208在其所在管理域内的其它边缘域查询对应的前端设备202,并将查询到的前端设备202所属其它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通知发起上报的SMF服务器206,以便该SMF服务器206能够通过与该其它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的直接交互,实现本边缘域内的CE 201与该其它边缘域的前端设备202之间的视频监控会话,实现跨边缘域的视频监控。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多域组网结构2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图中未示出UAF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包括多个边缘域,多个BPF服务器208中的每一个分别通过IP网络连接不同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图14中仅仅是以每个BPF服务器208分别连接互不相同的两个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为例,实际应用中,每个BPF服务器208可连接一个或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且分别连接有两个边缘域内的SMF服务器206的各BPF服务器208也通过IP网络相互连接,构成了一种多管理域的多域组网结构。
在图14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2中,每个BPF服务器208均不存储其所辖SMF服务器206的各种信息。当任一BPF服务器208需要获取其所辖SMF服务器206所在边缘域内的设备信息、用户信息、流量信息、状态信息等信息时,可直接向其所辖SMF服务器206查询。且,每个BPF服务器208内存有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设置有该BPF服务器208的管理域内各SMF服务器206的信息,包括SMF服务器206的ID、SMF服务器206的IP地址、SMF服务器206的Port。
进一步地,相比于如图13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1,在如图14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2中,每个BPF服务器208内存有的配置文件中,还进一步设置有其他管理域、即其他BPF服务器208的路由信息;对于每个BPF服务器208来说,配置文件中未设置路由信息的其他BPF服务器208不可见;配置文件中设置有其它BPF服务器208路由信息的各BPF服务器208,可通过交互注册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发现,具体交互注册的流程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意设定;每个BPF服务器208的配置文件中还可以设置该BPF服务器208是否与能够其他BPF服务器208交互管理的权限,当然,该权限的设置也可以通过处配置文件之外的方式设置于BPF服务器208中。
这样,在在本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1中,如果SMF服务器206在其所在边缘域内未找到CE 201希望获取媒体流的前端设备202,则可以向其所属管理域的BPF服务器208上报,该BPF服务器208不但可以在其所在管理域内的其它边缘域查询对应的前端设备202,还可以向其他BPF服务器208发起查询,并将查询到的前端设备202所属其它边缘域(可以是同一管理域、也可以是不同管理域)的SMF服务器206通知发起上报的SMF服务器206,以便该SMF服务器206能够通过与该其它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的直接交互,实现本边缘域内的CE 201与该其它边缘域的前端设备202之间的视频监控会话,实现跨边缘域的视频监控。
此外,为了实现如图13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1、以及如图14所示的多域组网结构2中能够实现跨边缘域的视频监控,每个边缘域内的AVDF服务器204还支持平级级联、多级级联;相应地,AVDF服务器204的媒体流可来源于其所在边缘域内的前端设备202、或其他边缘域的AVDF服务器204的转发。
对于上述的多域组网结构1和2,无论是平级级联还是多级级联,各边缘域的SMF服务器206中均承载有如前所述的控制层103中的级联管理功能模块。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与实施例二相同,且各边缘域之间的级联交互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现有各种级联交互方式任意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可基于实施例三中的单域组网结构、或多域组网结构1、或多域组网结构2,进一步实现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的融合、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内的网络管理和日志服务管理。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以基于实施例三中的单域组网结构为例,除了实施例三中单域组网结构所包含的接入层设备、承载层设备、控制层设备、以及扩展层设备BPF服务器208之外,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扩展层设备:
应用接入网关(Application Access Gateway,AAG)服务器209,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相连,用于将如图15所述的视频监控系统与业务相关的其它系统通过IP网络或其它方式的融合,例如,可以通过SIP协议与视频会议系统融合,从而为用户提供应急指挥、集中调度等业务功能需求;对于基于AAG服务器209与其它系统的融合,进一步需要如前所述的业务层104中的业务融合功能模块,且该业务融合功能模块需要由如图15所示系统中的所有接入层设备、承载层设备、控制层设备、以及AAG服务器209共同承载。
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服务器210,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相连,用于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协议与前端设备202或系统中的其它接入层设备、承载层设备、控制层设备交互,以进行系统配置管理、组网配置管理等网络管理操作。
日志服务器功能(Log Server Function,LSF)服务器211,与SMF服务器206通过IP网络相连,用于接收和存储系统内的日志信息、状态信息、调试信息等日志服务信息,其中,日志信息可以包括操作日志、系统日志、告警日志。
在图15中仅仅是以单域组网结构为例,对于多域组网结构,则每个边缘域均可包含AAG服务器209、NMS服务器210、LSF服务器211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且通过AAG服务器209与相关业务系统的融合、基于NMS服务器210的网络管理操作所涉及的相关交互流程、以及LSF服务器211记录所涉及的相关交互流程,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现有其它系统中的相应交互方式任意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四个实施例可见,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中,CE、前端设备、以及各逻辑层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通过IP网络来实现,从而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全IP化。而且,媒体流采集来源于连接于IP网络的前端设备、而非通过模拟电缆连接的DVS、DVR等设备,因而无需通过模拟线缆与模拟视频摄像机相连,降低了布线困难和设备维护成本,避免了模拟摄像机对视频监控向高清视频发展的阻碍,避免了由DVR、DVS等设备端口众多而导致的设备配置复杂度高,避免了硬件板卡制式的DVS、DVR等设备所导致的接入方式差异。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能够供智能设备接入,因而避免了无智能设备接入端口的DVR、DVS等设备对视频监控向智能化视频发展的阻碍。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可以实现多域组网结构、能够实现无限级联扩展,因而能够实现基于统一管理的异地跨域视频监控,使得本发明中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广;且本发明中还可以实现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的融合、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内的网络管理和日志服务管理,使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多种业务扩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前端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客户端单元CE;
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控制,将所述CE和所述前端设备接入至所述系统中;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控制,实现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CE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第一接口;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套接字Socket协议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与所述前端设备之间采用基于SIP的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与所述CE之间采用基于SIP的第四接口;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前端设备之间采用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或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或实时流化协议RTSP的第五接口;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CE之间采用基于RTP、或RTCP、或RTSP的第六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二控制层设备;
所述第二控制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交互,实现对通过已接入所述系统的所述CE登录的用户进行权限校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二控制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SIP的第七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和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二承载层设备;
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控制,将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CE之间经由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传输的媒体流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套接字Socket协议的第八接口;
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之间采用基于RTP、或RTCP、或RTSP的第九接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承载层设备相连的至少一个IP存储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存储设备为存储域网络IP-SAN、或网络附属存储NAS、或直连方式存储DAS。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媒体流信息提供设备,或者,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媒体流信息提供设备和安防领域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并与所述前端设备相连的智能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一扩展层设备,用于对与其相连的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的内容发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互连接、并互存有对应的路由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扩展层设备进一步用于向与其相连的其他第一扩展层设备查询所述前端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二扩展层设备,用于所述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融合。
15.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三扩展层设备,用于所述系统内的网络管理。
16.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第四扩展层设备,用于存储所述系统内的日志服务信息。
17.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层设备、与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通过IP网络相连的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前端设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和第一承载层设备通过所述IP网络相连的客户端单元CE;
且该方法包括:
a、CE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发送获取媒体流的请求消息;
b、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在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已建立连接后,向所述CE发送表示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响应消息;
c、所述CE通过所述第一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发送表示确认视频监控会话可建立的命令正确应答ACK;
d、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发送开放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
e、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开放所述前端设备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向第一控制层设备返回开放响应消息;
f、所述CE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与所述前端设备进行媒体流的交互。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具体包括:
b1、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前端设备发送表示申请端口的请求消息;
b2、所述前端设备分配对应的端口并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返回表示端口已分配的响应消息;
b3、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前端设备发送确认端口已分配的ACK。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f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g、所述CE向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发送表示终止视频监控会话的请求消息;
h、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发送关闭媒体流端口的请求消息;
i、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关闭所述前端设备能够输出媒体流的端口,并向第一控制层设备返回关闭响应消息;
j、所述第一控制层设备向所述CE发送表示视频监控会话终止的响应消息,所述CE断开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的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j终止的视频监控会话为所述前端设备的最后一个视频监控会话,且在所述步骤j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k、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向所述前端设备发送撤销端口的请求消息;
l、所述前端设备撤销对应的端口并向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返回表示端口已撤销的响应消息,然后断开与所述第一承载层设备的连接。
CN 200810227434 2008-11-25 2008-11-25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Active CN101741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7434 CN101741658B (zh) 2008-11-25 2008-11-25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27434 CN101741658B (zh) 2008-11-25 2008-11-25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658A true CN101741658A (zh) 2010-06-16
CN101741658B CN101741658B (zh) 2013-05-22

Family

ID=4246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27434 Active CN101741658B (zh) 2008-11-25 2008-11-25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1658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263A (zh) * 2010-06-22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字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2917212A (zh) * 2012-10-29 2013-02-06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tp和rtsp的3g无线视频监控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236979A (zh) * 2013-03-26 2013-08-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监控轮切业务中组播表项不足的装置和方法
CN10368550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福建省集英保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CN104660983A (zh) * 2014-12-05 2015-05-27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xml的输变电视频监测中的通用接口实现
CN105791761A (zh) * 2016-03-07 2016-07-20 深圳羚羊极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视频分发的综合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85567A (zh) * 2016-10-31 2017-02-08 成都加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视频监控实施联动系统和方法
CN107026907A (zh) * 2017-03-30 2017-08-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负载均衡器及负载均衡系统
CN107959665A (zh) * 2016-10-18 2018-04-24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8345854A (zh) * 2018-02-08 2018-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05483A (zh) * 2013-06-25 2019-06-18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家庭网络的设备的高效通信
CN110545258A (zh) * 2019-07-25 2019-12-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服务器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917516A (zh) * 2020-08-06 2020-11-10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域信令快速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3833C (zh) * 2005-11-15 2008-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CN1972311A (zh) * 2006-12-08 2007-05-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集群均衡负载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263A (zh) * 2010-06-22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字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2917212A (zh) * 2012-10-29 2013-02-06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tp和rtsp的3g无线视频监控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236979A (zh) * 2013-03-26 2013-08-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监控轮切业务中组播表项不足的装置和方法
CN103236979B (zh) * 2013-03-26 2016-05-1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监控轮切业务中组播表项不足的装置和方法
CN109905483A (zh) * 2013-06-25 2019-06-18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家庭网络的设备的高效通信
CN109905483B (zh) * 2013-06-25 2022-04-26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家庭网络的设备的高效通信
CN10368550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福建省集英保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CN104660983A (zh) * 2014-12-05 2015-05-27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xml的输变电视频监测中的通用接口实现
CN105791761A (zh) * 2016-03-07 2016-07-20 深圳羚羊极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视频分发的综合监控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59665A (zh) * 2016-10-18 2018-04-24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6385567A (zh) * 2016-10-31 2017-02-08 成都加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网的视频监控实施联动系统和方法
CN107026907A (zh) * 2017-03-30 2017-08-0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负载均衡器及负载均衡系统
CN107026907B (zh) * 2017-03-30 2020-08-14 广东红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负载均衡器及负载均衡系统
CN108345854A (zh) * 2018-02-08 2018-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45258A (zh) * 2019-07-25 2019-12-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服务器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917516A (zh) * 2020-08-06 2020-11-10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域信令快速调度方法
CN111917516B (zh) * 2020-08-06 2022-11-11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域信令快速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1658B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1658B (zh) 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交互方法
CN101753963B (zh) 视频监控系统的权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913533B (zh) 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702722B (zh) 融合多业务的多媒体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US8533346B2 (en) SIP-based network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65096B (zh) 提供视频内容的方法及相关业务设备和系统
US2005027876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treaming in an on-demand server
AU2013312982A1 (en) Physical security system having multiple server nodes
CN103997623A (zh) 基于p2p技术的视频监控方法
CN101753985B (zh) 视频监控系统及该系统中的媒体流传输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0417877B (zh) 一种音视频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79254B (zh) 一种基于视频会议的网络连接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864125A (zh) 环卫统一监控管理平台
CN108965220B (zh) 一种会议控制权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59602B (zh) 一种入网方法和装置
CN109922351B (zh) 一种发布直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83021A (zh) 用于监控视频会议系统的监控设备
CN110113631A (zh) 一种视频流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13014885B (zh) 一种铁路视频资源互联汇聚系统及方法
CN101431669A (zh) 视频监控系统及该系统中建立媒体流传输连接的控制方法
CN114679497B (zh) 基于交通专网的视频资源集成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4065933A (zh) 视频监控系统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1147789B (zh) 一种音视频流录制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2111608B (zh)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CN109963108B (zh) 一种一对多对讲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1

Address after: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35, the world building,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ground floor, No. 16

Co-patentee after: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Beijing No. 35, Nanjing Ning building, 15 Floor

Co-patentee before: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Vimicro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35, the world building,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ground floor, No. 16

Co-patentee after: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after: Mid Star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35, the world building,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ground floor, No. 16

Co-patentee before: Vi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xi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