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片纱络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把整经在经轴上的原纱经涂料环状染色后卷绕在盘头上的涂料片纱,直接集体退绕络成筒子纱的涂料片纱络筒机。
背景技术:
[0002] 涂料染色与传统的活性染料和氧化染料染色工艺不同,涂料染色具有节能、减排、环保、健康、色谱广等特点,由于涂料自身性能的特点,其成色属于物理变化,渗透性差,亲和性低,以前人们为了获取涂料筒子纱,采用易于络成筒子纱的绞纱染色、松式筒子染色以及色纺纱等方法,都因成色差,色差大、色牢度低和缺泛涂料风格等原因而无法使用。
[0003] 近几年来,人们采用涂料环状轧染的新工艺方法解决了纱线涂料染色的问题,但 染成的色纱为片状,并被卷绕在盘头上,头份高达几百或上千个,要将这样的片纱络成筒子 纱,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为在片纱络筒过程中,一是盘头表面片纱不平整,导致退绕后单纱有松紧现象;二是盘头片纱退绕直径和络筒筒纱直径始终在变化,若不协调一致就会造成崩纱和浪纱现象;三是由于纱的强度较小,特别是高支纱;四是同时络筒的数量之多,若各个卷绕机构瞬间络纱速度不一致也会造成断头和浪纱现象;五是纱线在络筒过程中退捻和加捻的问题等,直接影响了高速连续络筒。目前社会上公开的现有络筒机系列,都属于单纱络筒,还有靛蓝经纱制筒机,由于工艺路线不同和结构原理的缺陷,还有先把盘头上的涂料片纱经过多次分段分至约有40个头份左右再络筒等方法都不能适应涂料片纱高支高速络筒的产业化需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应涂料片纱高支高速络筒需要的一种涂料片纱络筒机。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机包括气动控制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导纱辊、上蜡上油装置、络筒框架;退绕电机、电机带轮经传动带与减速机上的输入带轮相连接,经减速机减速后,减速机上的输出带轮驱动盘头传动轴上的盘头传动轴带轮转动,从而使盘头运转;络筒框架由前墙板、横连接梁、上下连接梁、后墙板构成,在络筒框架上配有若干根槽筒传动轴,在每根槽筒传动轴上又配有数个由槽筒、涂料筒子纱、绕纱管、筒子支架、筒子支架座构成的单纱络筒机构;络筒电机通过主动轮、传动带、被动带轮、筒轴带轮驱动每根槽筒传动轴同速转动,其特征在于:本机设有盘头积极退绕机构和分纱装置,盘头积极退绕机构上设有控制退绕电机、卷绕电机同步运转的装置,分纱装置将涂料片纱分隔成多层相互不粘连的保持一定距离的涂料单纱,涂料单纱经张力调节装置后,被引入络筒框架上与每根涂料单纱相对应层的导纱瓷板内,经导纱瓷板导向,进入一一对应的张力器后进入单纱络筒机构内。
[0006] 所述的涂料片纱络筒机,其特征在于:盘头积极退绕机构及其上的控制退绕电机、卷绕电机同步运转的装置,是在盘头积极退绕机构上的盘头的涂料片纱表面外圆周上,配有与其相对滚动的测速辊,测速辊配在测速辊轴上,在测速辊轴的一端上配有与本机电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退绕传感器;同时在卷绕电机所驱动的槽筒传动轴的一轴端上,也配有与本机电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卷绕传感器;测速辊轴的两头配在摆臂的一端的“U”形叉头上,摆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配在固定销轴上,固定销轴固定在机架上,在摆臂上配有气缸连接销,连接销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气缸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活塞杆向摆臂施加推力,使配在摆臂一端的测速辊的圆周表面与盘头中的涂料片纱圆周表面始终保持接触作相对滚动,并带动退绕传感器转动,与此同时,槽筒传动轴的转动也带动卷绕传感器转动,退绕传感器、卷绕传感器分别输出信号给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盘头涂料片纱积极退绕速度和络筒速度同步协调一致。
[0007] 所述的涂料片纱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纱络筒机构中的槽筒外圆周上设有等螺距往复导纱沟槽,涂料筒子纱络成圆柱型;在筒子支架座一端的筒子支架座轴上配有扭簧、扭簧挡圈,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扭簧挡圈上的固定扭簧螺钉及筒子支架座上的固定扭簧螺钉上,扭簧的弹力使绕纱管与槽筒保持接触对滚,筒子支架座轴的两端固定在前墙板、后墙板上;在筒子支架座另一端的筒子支架座轴配有定位挡圈,在定位挡圈相对应的筒子支架座上设有定位手柄座,在定位手柄座的中心孔中,配有定位手柄的外周上配有弹·簧,弹簧的弹力使定位手柄的一端紧顶在定位挡圈的外周上,在定位挡圈的外周上设有一凹坑;当绕纱管上面的涂料筒子纱不需要与槽筒接触时,只要推动筒子支架向后摆动,筒子支架座中的定位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定位挡圈凹坑中,保持非接触状态,拉出定位手柄,在扭簧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接触位置。
[0008] 所述的涂料片纱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器由导纱瓷件一、张力器支架、张力器横梁、螺钉、张力盘、回转瓷管、螺钉小轴、导纱瓷件二、螺钉长轴、平衡瓷管组成;张力器支架安装在张力器横梁上,用螺钉固定,回转瓷管用螺钉小轴固定在张力器支架上,二只张力盘套在回转瓷管上,导纱瓷件一、导纱瓷件二分别固定在张力盘纱线进、出口处,平衡瓷管套在螺钉长轴上安装在张力器支架两侧垂直竖起立板上的调节孔上;涂料单纱穿过导纱瓷件一进入绕过二个张力盘的结合面和回转瓷管折向导纱瓷件二,从平衡瓷管下方引向单纱络筒机构的槽筒中;张力盘、回转瓷管和平衡瓷管均随涂料单纱转动。
[0009] 所述的涂料片纱络筒机,其特征在于:在立板上设有数个调节孔,来调节涂料单纱出口的高度;在张力器横梁上设有调节长槽,通过螺钉可调节张力器支架所需固定的位置。
[00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1] I、本机采取片纱积极退绕与被动退绕不同,避免了涂料片纱退绕时的牵伸和磨损,避免了盘头直径变化对片纱张力的影响,适应高支纱、高速度络筒的需要;
[0012] 3、本机所采用的分纱装置,使纱与纱之间有较大的角度和距离,使纱尽快顺利的分开,简单实用;
[0013] 4、每根涂料单纱上均有一片张力调节片,同层多片安装在同一根导向条上,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节量大,对顺利分纱、减少断头和连续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0014] 5、用退绕传感器和卷绕传感器分别把盘头片纱退绕的速度和槽筒转动的速度信号反馈给本机电器控制系统,控制各速度同步协调一致,能实现恒线速,恒张力,连续集体络筒;
[0015] 6、本机的张力器,不但减少了对纱线的磨损,又可以调节张力,能使涂料单纱入槽顺畅可靠。
[0016] 综上所述,本机采用框架多层多档结构及同向同侧引纱排列方式,一次络筒锭数在400个左右;具有筒子量大,占地面积小,引纱及换筒操作方便等特点,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产量高,成本低,能适应高支高速针织用涂料筒子纱产业化的需要,为织造具有节能减排、环保、健康的新型面料及服饰,开辟了一个新路子,带来了新商机。
附图说明:
[0017] 图I为本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I中的序号I部件结构原理图;
[0019] 图3为图I中的序号6部件图和图3-1的A-A向视图;
·[0020] 图3-1为图3的左视图;图4为图I中的序号8部件图;
[0021] 图4-1为图4中的B-B剖面图;
[0022] 图4-2为图4-1中的张力调节片工作原理图;
[0023] 图5为图I中序号22的部件图;
[0024] 图5-1为图5的俯视图;
[0025] 图6为图I中序号21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1为图6的右视图;
[0027] 图6-2为图6的俯视图。
[0028] 图中:
[0029] I、盘头积极退绕机构,2、盘头,3、涂料片纱,4、导纱辊,5、上蜡上油装置,6、分纱装置,7、涂料单纱,8、单纱张力调节装置,9、络筒框架,10、前墙板,11、横连接梁,12、后墙板,13、筒轴带轮,15、被动带轮,16、传动带,17、主动轮,18、卷绕电机,19、卷绕传感器,20、上下连接梁,21、张力器,22、单纱络筒机构,23、导纱瓷板,25、固定销轴,26、摆臂,27、连接销,28、气缸,29、测速辊,30、测速辊轴,31、退绕传感器,32、退绕电机,33、电机带轮,35、减速机,36、输入带轮,37、输出带轮,38、盘头传动轴,39、盘头传动轴带轮,40、分纱棒支架,41、第一分纱棒,42、第二分纱棒,43、层分纱棒,50、瓷眼,51、前导纱瓷板,54、后导纱瓷板,55、张力调节片,56、导向条,57、门式支架,58、调节槽,59、定位手柄座,60、立板,61、槽筒传动轴,62、槽筒,64、涂料筒子纱,65、绕纱管,66、筒子支架,67、筒子支架座,68、定位挡圈,69、弹簧,70、定位手柄,71、筒子支架座轴,72、调节扭簧挡圈,73、固定扭簧螺钉,74、扭簧,75、固定扭簧螺钉,78、凹坑,80、导纱瓷件一,81、张力器支架,82、张力器横梁,83、螺钉,84、张力盘,85、回转瓷管,86、螺钉小轴,87、导纱瓷件二,88、螺钉长轴,89、平衡瓷管,90、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0031] 如图I所示,本机包括气动控制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导纱辊4、上蜡上油装置5、络筒框架9 ;退绕电机32、电机带轮33经传动带16与减速机35上的输入带轮36相连接,经减速机35减速后,减速机35上的输出带轮37驱动盘头传动轴38上的盘头传动轴带轮39转动,从而使盘头2运转;络筒框架9由前墙板10、横连接梁11、上下连接梁20、后墙板12构成,在络筒框架9上配有若干根槽筒传动轴61,在每根槽筒传动轴61上又配有数个由槽筒62、涂料筒子纱64、绕纱管65、筒子支架66、筒子支架座67构成的单纱络筒机构22 ;卷绕电机18通过主动轮17、传动带16、被动带轮15、筒轴带轮13驱动每根槽筒传动轴61同速转动。本机还设有盘头积极退绕机构I和分纱装置6,盘头积极退绕机构I上设有控制退绕电机32、卷绕电机18同步运转的装置,分纱装置6将涂料片纱3分隔成多层相互不粘连的保持一定距离的涂料单纱7,涂料单纱7经张力调节装置8后,被引入络筒框架9上与每根涂料单纱7相对应层的导纱瓷板23内,经导纱瓷板23导向,进入一一对应的张力器21后进入单纱络筒机构22内。
[0032] 如图2所示,盘头积极退绕机构I及其上的控制退绕电机32、卷绕电机18同步运转的装置,是在盘头积极退绕机构I上的盘头2的涂料片纱表面外圆周上,配有与其相对滚动测速辊29,测速辊29配在测速辊轴30上,在测速辊轴30的一端上配有与本机电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退绕传感器31 ;同时在卷绕电机18所驱动的槽筒传动轴61的一轴端上,也配有与本机电器控制系统相连通的卷绕传感器19 ;测速辊轴30的两头配在摆臂26的一端的“U”形叉头上,摆臂26的另一端可转动地配在固定销轴25上,固定销轴25固定在机架上,在摆臂26上配有气缸连接销27,连接销27与气缸28的活塞杆相连接,气缸28固定在 机架上;气缸28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活塞杆向摆臂26施加推力,使配在摆臂26 —端的测速辊29的圆周表面与盘头2中的涂料片纱3圆周表面始终保持接触作相对滚动,并带动退绕传感器31转动;与此同时,槽筒传动轴61的转动也带动卷绕传感器19转动,退绕传感器31和卷绕传感器19分别把盘头2上的涂料片纱3退绕的速度和槽筒62转动的速度信号反馈给电器控制系统。传感器是目前常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在络筒过程中,由电器控制系统中的PC控制退绕电机32、卷绕电机18的速度同步协调一致,实现恒线速,恒张力,连续集体络筒。
[0033] 如图3、图3-1所示,所述涂料片纱络筒机的分纱装置6,由分纱棒支架40、第一分纱棒41、第二分纱棒42、多根层分纱棒43组成;所有的分纱棒两端固定在分纱棒支架41上,第二分纱棒42比第一分纱棒41径向间距短50-100mm,且第一分纱棒41、第二分纱棒42之间圆周内侧在一水平直线上,可限制上下纱位;多根层分纱棒43在第一分纱棒41、第二分纱棒42右侧呈圆弧状分布。涂料片纱3通过第一分纱棒41下侧面与第二分纱棒42的上侧面之问的平面,按照层数的多少为根数,按同一方向依次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的第一根涂料单纱7分向最上层的层分纱棒43并依次向下分向各对应的层分纱棒43,第二小组的第一根纱依然分向最上层的分纱棒43,再依次向最下层的层分纱棒43,以此类推,直至分完,使得运行的涂料片纱3被分部成相互有较大角度和较大间距的涂料单纱7,再一一对应的引入单纱张力调节装置8。
[0034] 如图4、图4-1、图4-2所示,所述张力调节装置8由瓷眼50、前导纱瓷板51、张力调节片55、导向条56、后导纱瓷板54和门式支架57组成;前导纱瓷板51、后导纱瓷板54和导向条5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门式支架57前后侧的立柱上;在前导纱瓷板51、后导纱瓷板54上分别相对应地设有数个小孔,在每个小孔中分别配有瓷眼50 ;张力调节片55上部的孔中配有瓷眼50,中下部设有竖直长孔配在导向条56上;涂料单纱7通过固定在前导纱瓷板51的瓷眼50,穿过张力调节片55上的瓷眼50后,通过固定在后导纱板54上的瓷眼50引向络筒部件;每根涂料单纱7上均配有一片张力调节片55,同层多个张力调节片55安装在同一根导向条56上。当涂料单纱7因集体退绕的盘头2表面不平整而造成的张力波动时,张力调节片55在自重的作用下,张力调节片55通过中部的长孔沿着导向条56上下移动,自动调节其运行长度并保持一定的张力。张力调节片的行程一般为100-150毫米,增加纱的行程为200-300晕米。
[0035] 如图5、图5-1所示,所述涂料片纱络筒机的单纱络筒机构22,是在单纱络筒机构22中的槽筒62外圆周上设有等螺距往复导纱沟槽,涂料筒子纱64络成圆柱型;在筒子支架座67 —端的筒子支架座轴71上配有扭簧74、扭簧挡圈72,扭簧7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扭簧挡圈72上的固定扭簧螺钉73及筒子支架座67上的固定扭簧螺钉75上,扭簧74的弹力使绕纱管65与槽筒62保持接触对滚。筒子支架座轴71的两端固定在前墙板10、后墙板12上;在筒子支架座67另一端的筒子支架座轴71固定有定位挡圈68,在定位挡圈68相对应的筒子支架座67上设有定位手柄座59,在定位手柄座59的中心孔中,配有定位手柄70的外周上配有弹黃69,弹黃69的弹力使定位手柄70的一端紧顶在定位挡圈68的外周上,在 定位挡圈68的外周上设有一凹坑78 ;当绕纱管65上面的涂料筒子纱64不需要与槽筒62接触时,只要推动筒子支架66向后摆动,筒子支架座67中的定位手柄70在弹簧69的作用下插入定位挡圈68凹坑78中,保持非接触状态,便于换筒和处理断头,拉出定位手柄70,在扭簧74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接触位置;绕纱管65与槽筒62的压力可通过扭簧74来调节。
[0036] 如图6、图6-1、图6-2所示,所述的涂料片纱络筒机中的张立器21,由导纱瓷件一80、张力器支架81、张力器横梁82、螺钉83、张力盘84、回转瓷管85、螺钉小轴86、导纱瓷件
二 87、螺钉长轴88、平衡瓷管89组成;张力器支架81安装在张力器横梁82上,用螺钉83固定,在张力器横梁82上设有调节长槽58,通过螺钉83可调节张力器支架81所需固定的位置。回转瓷管85用螺钉小轴86固定在张力器支架81上,二只张力盘84套在回转瓷管85上,导纱瓷件一 80、导纱瓷件二 87分别固定在张力盘84纱线进、出口处,平衡瓷管89套在螺钉长轴88上安装在张力器支架81两侧垂直竖起立板60上的调节孔90上,在立板60上设有数个调节孔90,来调节涂料单纱7出口的高度;涂料单纱7穿过导纱瓷件一 80进入绕过二个张力盘84的结合面和回转瓷管85折向导纱瓷件二 87,从平衡瓷管89下方引向单纱络筒机构22的槽筒62中。张力片84、回转瓷管85和平衡瓷管89均随涂料单纱7转动。根据槽筒62上的往复螺旋槽情况平衡瓷管89上下位置可调,张力盘84上片的重量也可根据张力大小选择配重。
[0037] 张力器横梁82安装在框架的前墙板10、后墙板12上,每层一条,框架采用矩形结构分成二排,同方向设置,用横联接梁11、上下连接梁20连接固定,二排多层平行走纱。
[0038] 工作时,涂料片纱3从盘头2中积极退绕送出,经导纱辊4、上蜡上油装置5的上油辊上表面上蜡上油,后进入分纱装置6的第一分纱棒41、第二分纱棒42、层分纱棒43分成涂料单纱7,每根涂料单纱7接着分别进入单纱张力调节装置8中相对应的前导瓷板51上的瓷眼50、张力调节片55上的瓷眼50、后导瓷板54上的瓷眼50,引向络筒部件9前端对应的导纱瓷板23上的瓷眼50后,进入张力器21上的导纱瓷件一 80、两张力盘84的结合面加压后,进入张力器21上的导纱瓷件二 87,接着在平衡瓷管89下侧面引入单纱络筒机构22中的槽筒62的往复螺旋槽中后被绕在绕纱管65上,络成圆柱形筒子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