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0135A -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0135A
CN101650135A CN200910306948A CN200910306948A CN101650135A CN 101650135 A CN101650135 A CN 101650135A CN 200910306948 A CN200910306948 A CN 200910306948A CN 200910306948 A CN200910306948 A CN 200910306948A CN 101650135 A CN101650135 A CN 101650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riven valve
signal
valv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6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科远
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NENG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NENG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NENG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NENG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6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01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0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风扇房、除盐水箱、与除盐水箱连接的进水总管以及设置在进水总管上的总手动阀、水泵、总电动阀,对应一列风扇房或一行风扇房设置一与进水总管连接的进水分管,在每进水分管的始端设有电动阀,对应每个风扇房设有四组与进水分管连接的喷淋管,每组喷淋管上设有分别处于上部和下部各二个雾化喷头,喷头的射程抵达两侧的凝汽器列管,所有电动阀受程序控制器控制。本发明利用喷雾冷却及蒸发冷却相结合的原理,利用专用喷嘴将雾化水流直接对管束翅片进行喷淋,迅速降低管束翅片温度,大大提高换热效率;采用分区雾化喷淋的方式,可以减少水量,降低电耗及水耗。

Description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和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A形空气冷却凝汽器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用空气代替水冷却的一种凝汽器冷却设备。A形空气冷却凝汽器的下方设有风扇,每风扇所处的区域称风扇房。中国授权公告号是201133773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冷却装置,包括风扇和散热翅片,风扇位于散热翅片的下方,还包括空气喷淋冷却装置,空气喷淋冷却装置设于风扇和散热翅片之间。上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喷淋冷却装置中喷出的水雾对散热器入口处空气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喷雾和蒸发冷却相结合、且水耗较低的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对上述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前一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风扇房、除盐水箱、与除盐水箱连接的进水总管以及设置在进水总管上的总手动阀、水泵、总电动阀,对应每一列风扇房或每一行风扇房设置与进水总管连接的一进水分管,在每进水分管的始端设有电动阀,对应每个风扇房设有3~4组与进水分管连接的喷淋管,每组喷淋管上设有分别处于上部2个和下部2个呈锥形喷洒域或方形喷洒域的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射程抵达两侧的凝汽器列管,所有电动阀受程序控制器控制。
进水总管上对应六列风扇房连接有6根进水分管,分别设置在6根进水分管始端上的电动阀依次是1#电动阀、2#电动阀、3#电动阀、4#电动阀、5#电动阀和6#电动阀。
处于上部的喷头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是55°。
处于下部的喷头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β是48°。
为达到上述后一目的,本发明采取的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一、启动程序控制;
二、开启总电动阀;
三、判断1#电动阀、2#电动阀、3#电动阀、4#电动阀、5#电动阀和6#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关”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四;如“关”信号不是都有,则自动关闭上述1#至6#电动阀一定时间,再次判断1#至6#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还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四、开启1#电动阀、2#电动阀、4#电动阀和5#电动阀;
五、判断上述1#电动阀、2#电动阀、4#电动阀和5#电动阀“开”信号是否都有,如“开”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六;如“开”信号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六、启动水泵;
七、经设定时间后,自动开启3#电动阀和6#电动阀;
八、判断3#电动阀和6#电动阀“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进入步骤九;如3#电动阀和6#电动阀“开”信号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九、经设定时间后,关闭上述1#电动阀和4#电动阀;
十、判断1#电动阀和4#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一,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一、经设定时间后,开启1#电动阀和4#电动阀;
十二、判断上述1#电动阀和4#电动阀“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进入步骤十三,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三、经设定时间后,关闭上述2#电动阀和5#电动阀;
十四、判断上述2#电动阀和5#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五,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五、经设定时间后,开启2#电动阀和5#电动阀
十六、上述2#电动阀和5#电动阀“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七,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七、经设定时间后,关闭上述3#电动阀、6#电动阀
十八、判断上述3#电动阀、6#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或返回步骤七循环;或进入步骤十九;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九、停止水泵,关闭1#电动阀、2#电动阀、4#电动阀和5#电动阀;
二十、判断1#、2#、4#、5#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用,关闭总电动阀,则程控正常结束,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利用喷雾冷却及蒸发冷却相结合的原理,利用专用喷嘴将雾化水流直接对管束翅片进行喷淋,迅速降低管束翅片温度,大大提高换热效率;2、本发明可以采用分区雾化喷淋的方式,因此可以减少1/3的水量,降低电耗及水耗,节省运营成本;3、采用全自动方式,减少人工操作,可随时对任一管束进行雾化喷淋,提高了设备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喷淋降温系统布置图;
图2是喷淋降温管道图;
图3是喷淋降温系统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包括5×6排列的风扇房1、除盐水箱2、与除盐水箱2连接的进水总管3以及设置在进水总管3上的总手动阀4、水泵5、总电动阀6。对应每一列风扇房设置与进水总管3连接的一进水分管7,进水总管3上对应六列风扇房连接有六根进水分管7,依次在6根进水分管7的始端设有1#电动阀8-1、2#电动阀8-2、3#电动阀8-3、4#电动阀8-4、5#电动阀8-5和6#电动阀8-6。对应每个风扇房1设有与进水分管7连接的梯形喷淋管9,每喷淋管9上连接有四组雾化喷头,每组雾化喷头包括分别处于上部2个和下部2个呈锥形喷洒域或方形喷洒域的雾化喷头10,一个风扇房1内有16个雾化喷头。处于上部的喷头10-1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是55°。处于下部的喷头10-2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β是48°。各雾化喷头的射程都抵达所在一侧的凝汽器列管11,所有电动阀受程序控制器控制。
见图3,上述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启动程序控制;
二、开启总电动阀6;
三、判断1#电动阀8-1、2#电动阀8-2、3#电动阀8-3、4#电动阀8-4、5#电动阀8-5和6#电动阀8-6“关”信号是否都有;如“关”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四;如“关”信号不是都有,则自动关闭上述1#至6#电动阀,15秒后,再次判断1#至6#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关”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四;如还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控,需要人工检修;
四、开启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
五、判断上述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开”信号是否都有,如“开”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六;如“开”信号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六、启动水泵;
七、3分钟后,开启3#电动阀8-3和6#电动阀8-6;
八、判断3#电动阀8-3和6#电动阀8-6“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进入步骤九;如3#电动阀8-3和6#电动阀8-6“开”信号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九、15秒后关闭上述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
十、判断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一,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十一、3分钟后开启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
十二、判断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进入步骤十三,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十三、15秒后关闭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
十四、上述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五,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十五、3分钟后开启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
十六、上述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七,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十七、15秒后关闭上述3#电动阀8-3、6#电动阀8-6;
十八、判断上述3#电动阀8-3、6#电动阀8-6,“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或返回步骤七循环;或进入步骤十九,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十九、停止水泵,关闭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
二十、判断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用,关闭总电动阀,则程控正常结束,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人工检修。
上述时间是根据不同的环境而设定的,本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采取分区雾化喷淋的方式,由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控制的雾化喷头喷洒,再由2#电动阀8-2、3#电动阀8-3、5#电动阀8-5和6#电动阀8-6控制的雾化喷头喷洒,再轮换成由1#电动阀8-1、3#电动阀8-3、4#电动阀8-4和6#电动阀8-6控制的雾化喷头喷洒,在调换雾化喷头时,有个15秒的延迟时间,避免水压过高现象出现,保护水管和喷头。

Claims (5)

1、一种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包括风扇房(1)、除盐水箱(2)、与除盐水箱(2)连接的进水总管(3)以及设置在进水总管(3)上的总手动阀(4)、水泵(5)、总电动阀(6),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一列风扇房或每一行风扇房设置与进水总管(3)连接的一进水分管,在每进水分管的始端设有电动阀,对应每个风扇房(1)设有3~4组与进水分管连接的喷淋管(9),每组喷淋管(9)上设有分别处于上部2个和下部2个呈锥形喷洒域或方形喷洒域的雾化喷头(10),雾化喷头(10)的射程抵达两侧的凝汽器列管(11),所有电动阀受程序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总管(3)上对应六列风扇房连接有6根进水分管,分别设置在6根进水分管(7)始端上的电动阀依次是1#电动阀(8-1)、2#电动阀(8-2)、3#电动阀(8-3)、4#电动阀(8-4)、5#电动阀(8-5)和6#电动阀(8-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上部的喷头(10-1)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是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下部的喷头(10-2)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β是48°。
5、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启动程序控制;
二、开启总电动阀(6);
三、判断1#电动阀(8-1)、2#电动阀(8-2)、3#电动阀(8-3)、4#电动阀(8-4)、5#电动阀(8-5)和6#电动阀(8-6)“关”信号是否都有;如“关”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四;如“关”信号不是都有,则自动关闭上述1#至6#电动阀一定时间,再次判断1#至6#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还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四、开启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
五、判断上述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开”信号是否都有,如“开”信号都有,则进入步骤六;如“开”信号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六、启动水泵;
七、经设定时间后,自动开启3#电动阀(8-3)和6#电动阀(8-6);
八、判断3#电动阀(8-3)和6#电动阀(8-6)“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进入步骤九;如3#电动阀(8-3)和6#电动阀(8-6)“开”信号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九、经设定时间后,关闭上述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
十、判断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一,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一、经设定时间后,开启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
十二、判断上述1#电动阀(8-1)和4#电动阀(8-4)“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进入步骤十三,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三、经设定时间后,关闭上述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
十四、判断上述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五,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五、经设定时间后,开启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
十六、上述2#电动阀(8-2)和5#电动阀(8-5)“开”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则进入步骤十七,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七、经设定时间后,关闭上述3#电动阀(8-3)、6#电动阀(8-6)
十八、判断上述3#电动阀(8-3)、6#电动阀(8-6),“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有,或返回步骤七循环;或进入步骤十九;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十九、停止水泵,关闭1#电动阀(8-1)、2#电动阀(8-2)、4#电动阀(8-4)和5#电动阀(8-5);
二十、判断1#、2#、4#、5#电动阀“关”信号是否都有,如都用,关闭总电动阀(6),则程控正常结束,如不是都有,自动报警,结束程序。
CN200910306948A 2009-09-14 2009-09-14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650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6948A CN101650135A (zh) 2009-09-14 2009-09-14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6948A CN101650135A (zh) 2009-09-14 2009-09-14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135A true CN101650135A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72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6948A Pending CN101650135A (zh) 2009-09-14 2009-09-14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013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6905A1 (en) 2010-08-23 2012-03-01 Cuneyt Aksuyek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cooled chillers
CN102901371A (zh) * 2012-10-11 2013-01-30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 电站凝汽器间接空冷喷雾降温装置
CN110986628A (zh) * 2019-11-22 2020-04-10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平引风式空气冷却器用环境调节装置
CN112047799A (zh) * 2020-08-17 2020-12-08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烯的连续生产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6905A1 (en) 2010-08-23 2012-03-01 Cuneyt Aksuyek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cooled chillers
CN102901371A (zh) * 2012-10-11 2013-01-30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 电站凝汽器间接空冷喷雾降温装置
CN110986628A (zh) * 2019-11-22 2020-04-10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平引风式空气冷却器用环境调节装置
CN110986628B (zh) * 2019-11-22 2023-06-23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平引风式空气冷却器用环境调节装置
CN112047799A (zh) * 2020-08-17 2020-12-08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烯的连续生产系统
CN112047799B (zh) * 2020-08-17 2023-07-11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烯的连续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8173B (zh) 喷水式空气冷却器与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复合高温冷水机组
CN106052418B (zh) 空冷散热器开闭可切换空冷凉水复合式冷却塔
CN203757924U (zh) 采用燃气加热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2092258U (zh) 板式间接、倾斜式喷淋填料直接的两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4187760U (zh) 圆筒形单风机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1650135A (zh)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606826B (zh) 基于板管间接蒸发冷却预冷的蒸发式冷凝器
CN205878942U (zh) 一种模块化节水消雾型闭式冷却塔
CN104697087A (zh) 土建结构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闭式蒸发冷却冷水系统
CN201129814Y (zh) 一种管式间接蒸发冷风/冷水机
CN105546692B (zh) 数据中心机柜冷却用蒸发冷却供冷系统
CN201476607U (zh) 空气冷却凝汽器喷淋降温装置
CN203964233U (zh) 一种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3478483U (zh) 一种适用于发电厂的复合蒸发凝汽装置
CN104930619A (zh) 蒸发冷却-吸收式热泵相结合的发电厂用空调系统
CN206300515U (zh) 一种节水消雾冷却塔
CN206019394U (zh) 水冷降温与风冷降温结合的梯级降温冷却水制备冷却塔
CN104791933B (zh) 基于光伏驱动的防结冰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4596005A (zh) 节水型填料裹管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3907860U (zh) 适用于发电厂变频机房用的蒸发冷却水-空气空调装置
CN203744441U (zh) 适用于发电厂的惯性过滤器与喷水室结合的通风降温系统
CN203881168U (zh) 干湿蒸发式油冷机
CN103791572A (zh) 带惯性过滤器和喷水室的发电厂用通风降温系统
CN204593678U (zh) 基于土建结构的闭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RU111269U1 (ru) Эжек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водовоздушным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ом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оборотной вод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