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0100A -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0100A
CN101650100A CN200910101837A CN200910101837A CN101650100A CN 101650100 A CN101650100 A CN 101650100A CN 200910101837 A CN200910101837 A CN 200910101837A CN 200910101837 A CN200910101837 A CN 200910101837A CN 101650100 A CN101650100 A CN 101650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enerator
heating jacket
extra heavy
heav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1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根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01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0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0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包括内管,外管,加热套,所述的外管是由粗管和细管两段管连接构成,在粗管上设有一开口,加热套插入到在所述的开口内,且粗管的开口与加热套密封连接。本发明发生器的外管分为两段,一段是与原外管特征相同的细管,另一段是相对较短的但加粗的粗管,粗管用于包裹内管与加热套,粗管和细管采用气焊密封连接,加热套管设置在粗管内与内管相贴,电加热棒发出的热量可以集中加热内管,较之现有技术,减少了热量向外管中流失,节省了热能,增加了液氨的蒸发力度,进一步缩短了制冷系统的启动时间。

Description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改进的热效率高的发生器。
背景技术
扩散吸收制冷是一种采用三工质,以热能为动力的全焊接密封制冷系统,一般采用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惰性气体氦为扩散剂。系统具有无运动部件、无阀门、无噪声、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可用多种能源驱动等特点。目前,这种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小型冰箱。
发生器是扩散吸收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发生器的结构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制冷效率。图1、图2为现有吸收扩散式制冷机中的发生器,其采用的是外加热结构,其构造为,包括内管1,外管2,加热源,加热源包括加热套3,电加热棒,加热套3用于密封保护电加热棒并可起到热传导作用。加热套3焊接在外管2管壁上,电加热棒插入到加热套3内,内管1套设在外管2内,提升管4连接在内管1的顶部。在工作时,内管1与外管2之间为氨水稀溶液或水,内管1内为氨水浓溶液,电加热棒通电后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热量传递到加热套3-外管2管壁-外管2内的氨水稀溶液或水-内管1管壁-内管1内氨水浓溶液,待浓溶液吸收热量沸腾后被提升管4提升。但这种构造使得传热过程中大部分热能被浪费,不仅造成整机热效率低,能耗大,而且也延缓了制冷工作的启动时间。
作为改进,如图3所示,将外管2加粗,并在外管2的一端设有一开口,将加热套3塞入此开口内,使得加热套3与内管1相贴,加热套3与外管2的开口处密封,当电加热棒放入到加热套3内加热时,可以直接加热内管1,从而减少热量流失,缩短了制冷系统的启动时间。但后来研究发现,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原因在于包含内管及提升管的外管2为一整根加粗的管,但是加热套的长度小于外管的长度,一般等于或小于外管的一半长度,导致增加了加热套管上部的外管部分21这部分加热体积,加热棒加热内管的同时,一部分热量还散发到加热套管上部的外管部分内;由于加热套管上部的外管比采用外加热结构时的体积增大了,影响了提升管4对液氨的蒸发力度,从而延长了机芯的启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效率高、能耗小、启动时间快的发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包括内管,外管,加热套,所述的外管是由粗管和细管两段管连接构成,在粗管上设有一开口,加热套插入到在所述的开口内,且粗管的开口与加热套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套的外周壁与内管的外管壁相贴。由此,加热套可直接加热内管,使得内管中氨水混合物可快速获得热量,达到启动迅速制冷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套的伸入到外管内的这端封闭,所述的加热套的露出于外管的这端开口。外管将加热套包裹于外管与内管之间,加热套的伸入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这端封闭从而可防止水或稀溶液渗入到加热套中,所述的加热套的露出于外管的这端开口可使得电加热棒放入加热套内后,电线可从加热套开口端引出;不仅提高了发生器的热效率,而且方便电加热棒维修与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粗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所述的细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粗管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可以紧密的将内管与加热套包裹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粗管的横截面的高度为25mm-46mm,宽度为12mm-32mm,所述的加热套的直径为10-15mm,所述的细管的直径为12mm-22mm。粗管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用以将内管与加热套在高度方向上叠加后包裹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粗管的长度为140-200mm,所述的加热套的长度为110-200mm,所述的细管的长度为170mm-500mm。将外管分为长度、口径不同的粗管和细管,粗管用来包裹内管与加热套,细管还照常使用,无需加粗。使得加热棒的热量可集中加热内管,增强了液氨的蒸发力度,缩短了系统的启动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粗管为冲压而成的无缝管,所述的细管为焊管或无缝管。无缝管耐压、强度高,不会生锈腐蚀,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机芯的使用寿命。
为便于加工,作为优选,所述的粗管与细管之间是采用气焊密封连接。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是:本发明将外加热改为内加热,即将加热套焊接于发生器内管与外管之间,使得加热套内放入电加热棒后,可直接对内管加热,使内管中的氨水浓溶液沸腾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吸热效率,缩短了整个制冷系统的启动时间。最重要的是,本发明发生器的外管分为两段,一段是与原外管特征相同的细管,另一段是相对较短的但加粗的粗管,粗管用于包裹内管与加热套,粗管和细管采用气焊密封连接,加热套管设置在粗管内与内管相贴,电加热棒发出的热量可以集中加热内管,较之现有技术,减少了热量向外管中流失,节省了热能,增加了液氨的蒸发力度,进一步缩短了制冷系统的启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改进的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粗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包括内管1,外管2,加热套3,加热套3为铁或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外管2是由粗管11和细管12两段管连接构成,在粗管11上设有一开口8,加热套3插入到所述的开口内,为防止外管内的液体流出,粗管11的开口8处与加热套3焊接密封连接。为使得制冷系统启动快,尽可能减少热量流失,所述的加热套3的外周壁与内管1的外管壁相贴,粗管11将加热套3紧密包裹在内管1与粗管11之间,即加热套3的外管壁的一部分与内管1的外管壁焊接在一起,加热套3外管壁的剩余部分与粗管11的内管壁相贴,内管1与外管2之间留有供液体流通的间隙。
所述的加热套3的伸入到内管1与粗管11之间的这端为封闭端5,所述的加热套3的露出于粗管11的这端为开口端6,封闭端5从而可防止水或稀溶液渗入到加热套3中,所述的加热套3的内管7的形状和大小均与电加热棒相匹配,所述的加热套3的露出于外管的开口端6可使得电加热棒放入加热套内后,电线可从加热套开口端6引出;从而不仅提高了发生器的热效率,而且方便电加热棒维修与更换。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粗管1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所述的细管1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即为一根圆管。所述的粗管11的横截面的高度h为25mm-46mm,宽度d为12mm-32mm,所述的加热套的直径为10-15mm,所述的细管12的直径为12mm-22mm。所述的粗管11的长度为140-200mm,所述的加热套3的长度为110-200mm,所述的细管12的长度为170mm-500mm。本发明对上述粗管、细管、加热套的长度、口径作了限定,使其能否用于各种型号的制冷机芯,提高了实用性。本发明的原则是使粗管11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加热套3的长度,使得粗管11恰好能够将加热套3包住,尽可能做到充分利用热量,避免热量流失。所述的粗管11为冲压而成的无缝管,所述的细管12为焊管或无缝管。所述的粗管11与细管12之间是采用气焊密封连接。因粗管11与细管12口径不同,粗管11与细管12的连接处形成一台阶33。
采用上述结构可将原来60W的加热功率的减到53W,制冷的启动时间可以缩短12分钟左右,充分利用电加热棒产生的热能,减少向外部环境中排放热量,保证了制冷系统的正常使用。

Claims (8)

1、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包括内管(1),外管(2),加热套(3),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管(2)是由粗管(11)和细管(12)两段管连接构成,在粗管(11)上设有一开口,加热套(3)插入到在所述的开口内,且粗管(11)的开口与加热套(3)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套(3)的外管壁与内管(1)的外管壁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套(3)的伸入到粗管(11)内的这端封闭,所述的加热套(3)的露出于粗管(11)的这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粗管(1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所述的细管(1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粗管(11)的横截面的高度为25mm-46mm,宽度为12mm-32mm,所述的加热套的直径为10-15mm,所述的细管(12)的直径为12mm-2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粗管(11)的长度为140-200mm,所述的加热套(3)的长度为110-200mm,所述的细管(12)的长度为170mm-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粗管(11)为冲压而成的无缝管,所述的细管(12)为焊管或无缝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粗管(11)与细管(12)之间是采用气焊密封连接。
CN200910101837A 2009-09-03 2009-09-03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Pending CN101650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1837A CN101650100A (zh) 2009-09-03 2009-09-03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1837A CN101650100A (zh) 2009-09-03 2009-09-03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100A true CN101650100A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7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1837A Pending CN101650100A (zh) 2009-09-03 2009-09-03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010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1578A (zh) * 2012-04-01 2012-07-25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生器的组装方法
CN102620483A (zh) * 2012-04-01 2012-08-01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生器外管
CN103148640A (zh) * 2013-03-20 2013-06-12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生器的内管
CN103148641A (zh) * 2013-03-20 2013-06-12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生器
CN103322322A (zh) * 2013-06-05 2013-09-25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加热管和套管的方法
CN107677014A (zh) * 2017-11-13 2018-02-09 苏州市泰美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蒸气发生器用提升管及吸收式制冷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1578A (zh) * 2012-04-01 2012-07-25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生器的组装方法
CN102620483A (zh) * 2012-04-01 2012-08-01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生器外管
CN103148640A (zh) * 2013-03-20 2013-06-12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生器的内管
CN103148641A (zh) * 2013-03-20 2013-06-12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生器
CN103322322A (zh) * 2013-06-05 2013-09-25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加热管和套管的方法
CN103322322B (zh) * 2013-06-05 2016-01-06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加热管和套管的方法
CN107677014A (zh) * 2017-11-13 2018-02-09 苏州市泰美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蒸气发生器用提升管及吸收式制冷装置
WO2019090792A1 (zh) * 2017-11-13 2019-05-16 苏州市泰美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蒸气发生器用提升管及吸收式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100A (zh) 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的发生器
CN104518614B (zh) 驱动电机液冷冷却装置和驱动电机
CN21098436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水冷高压电缆
CN204481638U (zh) 一种直驱轮毂电机
CN210467549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主空道绝缘结构
CN106685180B (zh) 一种以高速液态金属为发电工质的脉冲磁流体发电机
CN205429938U (zh) 一种散热冷却装置
CN205118983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散热装置
CN201373626Y (zh) 一种吸收扩散式制冷机构的发生器
CN101498531A (zh) 吸收扩散式制冷机构的发生器
CN205105051U (zh) 一体式轮毂电机
CN205959709U (zh) 自冷密封高速电磁铁
CN202940677U (zh) 新型低温升水冷定子机座
CN103075459B (zh) 一种双出杆环形磁钢活塞磁流变阻尼器
CN108627025B (zh) 一种冷凝水罐的进口管结构
CN218448601U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枪的冷却结构
CN202042317U (zh) Sf6气体变压器
CN208920585U (zh) 一种双氧水加热器
CN202906651U (zh) 一种新型低温升水冷定子机座
CN204792340U (zh) 底部散热型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02523960U (zh) 气体激光管密封连接结构
CN108526243A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该加热结构的制造方法
CN206472361U (zh) 一种变压器恒温冷却脉冲等离子设备
CN218123140U (zh) 一种结构改良型电磁线圈
CN205064255U (zh) 驻车加热柱塞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