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5612B -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5612B
CN101645612B CN2009101043802A CN200910104380A CN101645612B CN 101645612 B CN101645612 B CN 101645612B CN 2009101043802 A CN2009101043802 A CN 2009101043802A CN 200910104380 A CN200910104380 A CN 200910104380A CN 101645612 B CN101645612 B CN 101645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ontrol device
interlocking control
module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43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5612A (zh
Inventor
熊小伏
字美荣
陈星田
胡之荣
刘年
罗曦
杨增源
胡昌斌
吴封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Kunm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Kunm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Kunm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043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5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5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6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的电气防误操作技术领域。该系统由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组成。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根据输电线路不同,在输电线路的每一侧装设1套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相互数据交换,根据采集到的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发出闭锁或解锁命令给本侧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实现断路器闭锁或解锁。可实现预防输电线操作中的变电站站间带地刀合闸的“硬闭锁”,弥补现有微机“五防”装置的不足,填补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消除和避免电力系统中的故障隐患,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的电气防误操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
电力系统历来十分重视系统的安全运行,但近几年,国内外电网因电气误操作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对电力系统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电气误操作事故是电力系统频发性事故之一,能造成装置损坏,大面积停电和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是国电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规定的重大事故之一。电气误操作中对电力系统危害最大的是以下五种恶性误操作: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带接地线(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误分、合断路器;误入带电间隔。用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即“技术措施”实现防止以上五种恶性误操作,通常被简称为“五防”。而其中带地刀合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仍在不断发生。综上所述,带地刀合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已成为电力系统的痼疾,各电网公司系统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多年来仍苦无良策解决这类重大安全隐患。近年来,电网建设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压力加大,研究新的技术保障手段十分必要,任务十分紧迫。现有变电站微机“五防”仅利用变电站站内装置的信息,不能识别站外装置和输电线对端装置的状态,因而对此类误操作事故不能起到有效防范作用。完整的防止误操作措施应弥补微机“五防”的缺陷,研究实施新的防务措施,解决带地刀合闸的预警和闭锁问题。
因此进行预防带接地刀合闸恶性误操作事故的相关技术及装置研究,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一种有效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能实现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组成,其中: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相互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换。对于双端输电线路设置两个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它们分别装置于输电线路两端;对于T接或多端输电线路,则在输电线路的每一侧装设1套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仍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相互数据交换。
线路一侧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采集本侧接地刀闸的状态信息然后发送给线路其它侧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包含以下三种模式:
1)数据传输系统由有线或无线网络、数据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组成,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刀闸状态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再由后台服务器通过网络将信息转发到对端变电站的站间闭锁装置,数据服务器可对多个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信息进行接收并转发,客户端计算机则可通过通信通道实现对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管理和工作状态监视;
2)数据传输系统由输电线路两端已装设的数据传输通道构成,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该通道直接将刀闸状态信息发送到线路对端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此时无需设置统一的数据后台服务器,也无需设置客户端计算机;
3)数据传输采用由公共无线短信方式,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公共短信息方式将刀闸状态信息发送到线路对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此时无需设置统一的数据后台服务器,也无需设置客户端计算机。
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接收到输电线路对端的接地刀闸状态信息后,实现本侧断路器合闸操作闭锁的原理是:当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接收到的输电线路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为闭合时,在本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上给出闭锁灯光指示同时利用继电器接点输出闭锁信号,该闭锁接点用于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的合闸条件判断,并通过微机“五防”装置或断路器合闸电气控制回路闭锁合闸命令,可防止本侧断路器闭合,起到防止误操作的作用;当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收到的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为断开时,在本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上给出解锁灯光信号同时利用继电器接点输出解锁信号,允许本侧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
在第1)种的数据传输方式中,后台服务器与全部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及客户端计算机相连,作为通信网络系统的核心向系统内的站间闭锁设备和客户端计算机提供数据服务,存储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当前和历史信息,转发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数据。
在第1)种的数据传输方式中,客户端计算机与后台服务器相连,通过客户端计算机上的客户端软件调用后台服务器中数据库信息实时显示各被监控接地刀闸的状态信息,并分别按照双端输电线路和多端输电线路对在线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对应关系的设置。
所述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它由CPU模块1、电源模块2、信号模块3、通信模块4、人机对话模块5构成,其中:CPU模块1由微处理器、开关状态采集电路、串口通信电路、I2C电路构成,它们对采集和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并保存,根据开关状态判定接地刀闸的运行状态并发出控制命令;电源模块2与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各个用电模块相连,电源模块2由两个开关稳压电源组成,将220V交/直流电转换成24V、12V、5V直流电后向各用电模块供电,并对备用电源进行充、放电;信号模块3与CPU模块1相连,信号模块3由继电器、光电耦合器元件构成,对接地刀闸辅助触点的开关量进行隔离后再送给CPU模块1,同时还将CPU模块发出的闭锁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接点信号输出;由通信模块4接收的数据经CPU模块1分析后再决定是输出闭锁信号还是解锁信号以便对该输电线路的断路器操作回路进行闭锁或解锁;通信模块4与CPU模块1直接相连且由GPRS模块、RS232串行接口构成并与后台服务器相连后将CPU模块发送来的IP包和接地刀闸变位信息或基站传来的分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转发给其它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人机对话模块5用于初始参数的设置、修改以及变电站间接地刀闸、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的状态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可实现预防输电线操作中的变电站站间带地刀合闸的“硬闭锁”,弥补现有微机“五防”装置的不足,消除和避免电力系统中的故障隐患,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管理者在简单的操作中便可完成复杂、繁琐的管理工作;
2)实现该输电线两侧或多侧接地刀闸未拉开时对输电线合闸回路的自动闭锁,从而避免出现带地刀合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3)不影响变电站其它装置的功能和可靠性,系统构成简单,投资低;
4)新的硬件结构保障了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5)电源长时间供电,且供电方式为交流和直流双组电源供电,不存在大电流冲击,功耗低,安全、可靠性高;
6)改变了传统的依靠人工查询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得从依赖人工管理转换为自动安全闭锁,从根本上提供了接地刀闸安全监控的措施和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GPRS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主模块稳压电源的电路图。
图5为开关量输入的电路图。
图6为RS-232串行接口的电路图。
图7为串行存储器的电路图。
图8为复位电路的原理图。
图9为调式口电路的原理图。
图10为CPU模块的电路图。
图11为开关量输出的电路图。
图12为GPRS_IO装置端子的定义图。
图13为输出继电器的连接图。
图14为接线端子排的功能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方案中,CPU模块1通过通信模块4采集到的反映对端接地刀闸状态的开关量信号,并结合信号模块3采集到的本侧接地刀闸状态信息,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本端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进行投切,如果需要,则通过本端信号模块3中的出口继电器来控制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的闭锁,从而达到断路器站间闭锁使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同时,CPU模块1还要将各种开关量数据和继电器动作参数经通信模块4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从而实现上位机对现场的监视。
电源模块2为站间闭锁控制装置(GSB)提供工作电源。工作电源由两个开关稳压电源HAS10-24-N和HAT15-05V12-NFCI构成,电源的输入均为DC220V/AC220V,HAS10-24-N的输出为24V的直流电源,HAT15-05V12-NFCI的输出为5V、±12V的直流电源。其中:5V主要用于CPU模块,经过三端稳压芯片LM1086变换为3.3V,给微处理器LPC2368提供工作电源,±12V主要用于集成运放的工作电源,24V用作信号模块的中间继电器的工作电源。全部转换为弱电压信号,供给CPU模块1模数转换用;同时经过这些变换,也实现微机监控装置在电路上与电力系统二次回路隔离,并通过变换器初级和次级绕组之间的屏蔽绕组的接地来防止来自高压侧电磁干扰。
信号模块3由继电器、光电耦合器元件构成,它对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采集以及断路器操作回路的控制。开关量输入信号采集主要是对与接地刀闸操作机构联动的辅助触点信号进行采集,然后送入CPU模块以便CPU处理,当接地刀闸处于合闸位置时,辅助触点闭合;当接地刀闸拉开时,辅助触点断开;开关量输出信号由CPU模块1输出,用于控制出口继电器,它经过外部光电隔离TLP5214后,输出给小型继电器,继电器线圈接通使其触点闭合,从而完成对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的投切操作。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共设计了8路输入量,3路输出量,用户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
通信模块4由GPRS模块、RS232串行接口构成,可实现GPRS无线网络通信、RS232通信、以及出现无线网络故障时,利用短信通信方式临时进行的不经过后台服务器,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间直接数据交换的备用通信,三种通信方式极大的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其中GPRS无线通信和RS232通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短信方式可作为两种通信的后备通信,以保证可靠性。
人机对话模块5由客户端计算机上的客户端软件、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上的信号灯两部分组成,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在大量采用站间闭锁控制的情况下,各变电站的接地刀闸及断路器的状态信息将可以通过后台服务器集中采集并利用上述的人机对话模块5进行监视,实时观察接地刀闸及断路器的开断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一些异常情况,它对调度员掌握全系统接地刀闸状态、下达正确的调度命令将起到有效的提示作用。
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上电后,初始程序对软件、硬件进行初始化定义,装置进行硬件自检、与伙伴装置通信检测、GPRS通讯口通讯、与后台服务器连接;主控制程序按照固定的采样周期接收采样中断信号中断进入采样控制程序,在采样控制程序中进行开关量采集。
此时,提供的这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将具体按以下工作流程进行:
1)利用短信方式,给每个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通信规约依次设置管理中心号码:OBJ***********N(*为中心sim号码);设置管理中心(后台服务器)IP:OIP″***.***.***.***″,″****″N(*为Ip号和端口号);设置每个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编号:NMB******N(*为装置编号从000001开始)。由此使得每个装置都有自己固定编号,并根据IP和端口号连接到后台服务器,同时可通过设置的管理中心号对装置进行必要的装置编号及IP和端口号的更改。
2)当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IP和端口号连接到后台服务器后,此时客户端计算机上便会出现相关装置的信息,此时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经后台服务器对该装置进行设置及历史信息查询。通过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安装地点及线路闭锁要求,设置分为以下几步:
a.设置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间工作模式:主机模式,从机模式,对等模式,默认为对等模式;
b.设置定时通信时间:定时通信时间即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未采集到开关变位信息的情况下,该装置周期性与服务器通信的时间;
c.设置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间伙伴关系:可以是其中一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一个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对应一个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也可以是一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一个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对应多个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
d.设置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伙伴间输入信号端口号,及对应伙伴间输出信号端口号;
e.最后在客户端计算机上注明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所属位置及所属线路等信息便于控制和查看。
3)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自动闭锁:当线路一端装置检测到该侧接地刀闸合上时,通过辅助触点采集到的开关量输入信号发生变位,并通过GPRS通信将变位数据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再转发到其为伙伴关系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使其伙伴装置对应的输出端口发生变位,接通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当该侧接地刀闸断开时,运用相同原理,其伙伴装置对应的输出端口再次发生变位,当与该断路器相关的所有接地刀闸全部断开时,则解除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通过数据监控,客户端计算机可观察到所有相关接地刀闸状态,及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状态,并检测异常,报警。
4)短信后备通信: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当出现网络故障,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连接服务器时,该装置会通过短信方式与其为伙伴关系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信,确认该伙伴装置在线后,当发生输入信号变位,则通过短信方式使其伙伴装置对应的输出端口发生变位,接通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当该侧接地刀闸断开时,运用相同原理,其伙伴装置对应的输出端口再次发生变位,当与该断路器相关的所有接地刀闸全部断开时,则解除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该方式由于通过短信方式通信,装置间响应较GPRS通信慢,并且费用较高,所以只在GPRS网络不通时,采用此备用通信方式。
由于本系统是实现断路器闭锁控制功能,因此要求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接地刀闸未拉开时,应可靠输出闭锁信号才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在接地刀闸拉开时,应可靠释放、解除闭锁,否则该线路不能合闸,影响供电恢复。本装置安装于变电站开关场,运行环境受强电磁干扰和高温高湿影响。因此本发明采取了多个综合措施予以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加以实施:
1)将本发明核心装置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重要硬件模块及电路板封装起来(这个封装部分简称GPRS_IO装置),然后与输出继电器及外部电源置于一高质量的不锈钢配电箱中,有效的降低外部电磁干扰,并做防水及通风口处理,减少高温高湿的影响。在外接电源电路中装设一保险装置,防止过电流侵入该设备,损坏该站间闭锁控制装置。
2)在信号输出方案中,为了提高输出可靠性,将四个输出口通过线路逻辑转换后合并为一个输出端口如图12,13所示,虽然减少了输出口的数量,但是大大的提高了输出的可靠性,以保证断路器闭锁回路工作的可靠性。
假设站间比锁装置装设的线路为双端输电线路,线路一端装置编号为000001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入1”连接该线路端的接地刀闸辅助触点;线路对端装置编号为000002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出1”连接此线路端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然后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进行设置,设“装置000001”对应伙伴为“装置000002”,且“装置000001”的“输入1”对应“装置000002”的“输出1”。则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接通的条件为:
式中G1B1——“装置000001”的1号输入端口;
KCJ1——“装置000002”的内部继电器1;
KCJ2——“装置000002”的内部继电器2;
则此时断路器闭锁回路断开的条件为:
Figure GSB00000368283900062
假设一个断路器闭锁条件由多条线路对端接地刀闸决定,即前文所讲的一对多的情况,在此以一对二(既“T型”线路)为例说明,一对多时可以此类推。假设线路一端装置编号为000001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入1”连接该线路端接地刀闸辅助触点;另一端装置编号为000003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入1”连接该线路端接地刀闸辅助触点;线路第三端装置编号为000002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出1”及“输出2”并联连接于此线路端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然后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进行设置,设“装置000001”对应伙伴为“装置000002”,“装置000003”也对应伙伴为“装置000002”,且“装置000001”的“输入1”对应“装置000002”的“输出1”,“装置000003”的“输入1”对应“装置000002”的“输出2”,则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接通的条件为:
Figure GSB00000368283900071
式中G1B1——“装置000001”的1号输入端口;
KCJ1——“装置000002”的内部继电器1;
KCJ2——“装置000002”的内部继电器2;
G3B1——“装置000003”的1号输入端口;
KCJ3——“装置000002”的内部继电器3;
KCJ4——“装置000002”的内部继电器4;
则此时断路器闭锁回路断开的条件为:
Figure GSB00000368283900072
由此使得站间闭锁控制装置输出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3)本发明参照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及处理的经验基础上,确立了可靠的多端数据传输规约、数字滤波抗干扰算法,接地刀闸状态信号及开关闭锁信号输入/输出回路的自检及异常识别算法。
a.通信规约按问答方式编写,连续三次结果相同予以确认;
b.开关量状态信号定时发/收,开关量变位信号及时发/收;
c.开关量信息2分钟发送不成功就重启GPRS,后重新再发;
d.如果三次发送不成功就会报警;
e.开关量变位信息发出后5分钟没有收到回应重新再发,并通过短信方式直接发送于对应伙伴装置;
f.回复信息与发出开关量不一致时重新发送当前开关状态。
在数据传输方法上采用了GPRS及RS232两种可选其一,短信通信备用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根据通信可靠性、经济性和易维护性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系统默认为GPRS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GPRS系统在无线资源分配上采用动态信道分配方式,仅在有效数据通信时占有物理信道资源,因此既可以长时间保持在线,又没有独占信道,可以大大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当一则消息含有大量的数据时,它可以被分成多个分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信道发送,这些分组到达目的地以后,它们被重新组合起来,恢复成原有消息。
本方案所述的电路器件,其型号如下:
  元件代号   名称   型号
  U1   中央处理器   LPC2368
  U2   模拟多路开关   MAX306
  U3   正向电压调节器   SPX1117-3.3
  U10,U11   光电耦合器   TLP5214
  U12   GPRS通信芯片   29302WU
  U13   EEPROM   24C64
  U14   电平转换芯片   SP3232E
  U15   RS232转换器   MAX3232
  U16   低功耗半双工收发器   SP3481
  U17   微处理器监控芯片   MAX705
  U18   电源电压监控器   IMP811S
  U27   时钟芯片   PCF856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其外接线可按附图15中所示端子排的功能表进行接线,其接线方式如下:
a)根据规划设计接地刀闸辅助触点一端接接线端子排1,2,3端任一端,分别代表输入1,输入2,输入3,辅助触点另一端接于接线端子排4,5,6任一端,为公共输入端;
b)当一个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只对应一端接地刀闸输入信号时,则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信号线可根据客户端计算机设置分别接于7,8端或者9,10端;
c)当一个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对应多端接地刀闸输入信号时,可根据客户端计算机设置,接线端子排7,9端相连,8,10端相连,表示输出端并联形式,则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信号线分别接于9,10端;
d)接线端子排11,12端接外部交流或直流220V电源,接线端子13接地。

Claims (4)

1.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它由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相互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换,对于双端输电线路设置两个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分别装置于输电线路两端;对于T型或多端输电线路,则在输电线路的每一侧装设1套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仍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相互数据交换,线路一侧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采集本侧接地刀闸的状态信息然后发送给线路其它侧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包含以下三种模式:
1)数据传输系统由有线或无线网络、数据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组成,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刀闸状态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再由后台服务器通过网络将信息转发到对端变电站的站间闭锁装置,数据服务器对多个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信息进行接收并转发,客户端计算机则通过通信通道实现对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管理和工作状态监视;
2)数据传输系统由输电线路两端已装设的数据传输通道构成,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该通道直接将刀闸状态信息发送到线路对端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此时无需设置统一的数据后台服务器,也无需设置客户端计算机;
3)数据传输采用公共无线短信方式,站间闭锁控制装置通过公共短信息方式将刀闸状态信息发送到线路对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此时无需设置统一的数据后台服务器,也无需设置客户端计算机;
所述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接收到输电线路对端的接地刀闸状态信息后,实现本侧断路器合闸操作闭锁的原理是:当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接收到的输电线路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为闭合时,在本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上给出闭锁灯光指示同时利用继电器接点输出闭锁信号,该闭锁信号用于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的合闸条件判断,并通过微机“五防”装置或断路器合闸电气控制回路闭锁合闸命令,防止本侧断路器闭合;当站间闭锁控制装置收到的对端接地刀闸状态信息为断开时,在本端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上给出解锁灯光信号同时利用继电器接点输出解锁信号,允许本侧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1)种的数据传输方式中,后台服务器与全部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及客户端计算机相连,作为通信网络系统的核心向系统内的站间闭锁设备和客户端计算机提供数据服务,存储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当前和历史信息,转发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1)种的数据传输方式中,客户端计算机与后台服务器相连,通过客户端计算机上的客户端软件调用后台服务器中数据库信息实时显示各被监控接地刀闸的状态信息,并分别按照双端输电线路和多端输电线路对在线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对应关系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输电线合闸操作站间闭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它由CPU模块(1)、电源模块(2)、信号模块(3)、通信模块(4)、人机对话模块(5)构成,其中:CPU模块(1)由微处理器、开关状态采集电路、串口通信电路及12C电路构成,对采集和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并保存,根据开关状态判定接地刀闸的运行状态并发出控制命令;电源模块(2)与站间闭锁控制装置各个用电模块相连,电源模块(2)由两个开关稳压电源组成,将220V交流或直流电转换成24V、12V、5V直流电后向各用电模块供电,并对备用电源进行充、放电;信号模块(3)与CPU模块(1)相连,信号模块(3)由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元件构成,对接地刀闸辅助触点的开关量进行隔离后再送给CPU模块(1),同时还将CPU模块发出的闭锁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接点信号输出;由通信模块(4)接收的数据经CPU模块(1)分析后再决定是输出闭锁信号还是解锁信号以便对输电线路的断路器操作回路进行闭锁或解锁;通信模块(4)与CPU模块(1)直接相连,且由GPRS模块和RS232串行接口构成,并与后台服务器相连后将CPU模块发送来的IP包和接地刀闸变位信息,或基站传来的分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转发给其它站间闭锁控制装置;人机对话模块(5)用于初始参数的设置、修改以及变电站间接地刀闸、断路器闭锁控制回路的状态显示。 
CN2009101043802A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Active CN101645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43802A CN101645612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43802A CN101645612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612A CN101645612A (zh) 2010-02-10
CN101645612B true CN101645612B (zh) 2011-04-13

Family

ID=4165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43802A Active CN101645612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56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864A (zh) * 2018-11-12 2019-01-22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闭锁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892A (zh) * 2010-10-27 2011-02-16 北京津宇嘉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远程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系统
CN104167821A (zh) * 2014-08-28 2014-11-2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gprs的变电站五防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7492953A (zh) * 2017-09-08 2017-12-1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防站间带接地刀合闸送电的智能闭锁装置
CN107905641A (zh) * 2017-10-10 2018-04-13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一种开关柜防误闭锁装置
CN108010785A (zh) * 2017-11-01 2018-05-08 王亚苹 一种电网单摇臂可开关接线器
CN108376966B (zh) * 2018-03-09 2022-08-1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间隔关联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510067B (zh) * 2019-01-11 2024-08-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站间防误闭锁装置和设备
CN110011651B (zh) * 2019-04-17 2024-09-24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地线挂拆无线采集电子开关隔离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8812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变电站电气联锁故障快速检测装置
CN110474429B (zh) * 2019-09-11 2021-05-25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配电网送电防误闭锁方法及系统
CN111123031B (zh) * 2019-12-18 2022-04-2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及低压储能预操组装置、控制器及系统
CN113130230B (zh) * 2021-04-16 2022-07-01 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安全智能终端装置
CN116845881A (zh) * 2023-07-20 2023-10-0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一种实现输电线路远方联闭锁功能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864A (zh) * 2018-11-12 2019-01-22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闭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612A (zh) 2010-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5612B (zh) 一种反映接地刀闸状态的站间闭锁控制系统
CN103151842A (zh) 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
CN202495807U (zh) 用于配电网络的远程集中测控系统
CN110380378B (zh) 分布式10kv配电网测控保护方法
CN206698015U (zh) 配电站所自动控制终端
CN104283215A (zh) 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的检测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2263438B (zh) 变配电站智能运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26088A (zh) 基于负荷分层分区转移的配电网自动化策略
CN206412838U (zh) 基于双模通信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CN111917179B (zh) 基于多模物联网的变电站实时在线防误操作系统
CN204408024U (zh) 一种10kV线路运行信息采集系统
CN204497849U (zh) 一种兼顾集中式、就地式馈线自动化的测控装置
CN201435620Y (zh) 高压用户电能监控及运行管理系统
TWI442663B (zh) Intelligent microgrid control system and intelligent electricity management method
CN201860163U (zh) 一种数据中心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
CN212935242U (zh) 一种应用于环网柜的智能终端系统及装置
CN105576828A (zh) 一种新型配网分布式故障监控系统
CN203760864U (zh) 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配网自动化柱上开关柜
CN113067328A (zh) 一种电网低压互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34825U (zh) 中压开关智能综合装置
CN205335976U (zh) 一种变电站scada监控信息与视频联动控制系统
CN204615511U (zh) 一种具有剩余电流监控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CN112631219A (zh) 一种远程智能断路器控制系统
CN208568961U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电力线路检测系统
CN110609510A (zh) 一种小水电智能管控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