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871B - 轴重测量系统及车辆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轴重测量系统及车辆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32871B CN101532871B CN2009100075990A CN200910007599A CN101532871B CN 101532871 B CN101532871 B CN 101532871B CN 2009100075990 A CN2009100075990 A CN 2009100075990A CN 200910007599 A CN200910007599 A CN 200910007599A CN 101532871 B CN101532871 B CN 1015328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letree
- axle
- vehicle
- inspection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06010033307 Overweigh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20825 overweigh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66 bio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35 sensit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01G19/0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for weighing during mo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18—Indicating devices, e.g. for remote indication; Recording devices; Scales, e.g. graduated
- G01G23/36—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 G01G23/365—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involving comparison with a reference valu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重测量系统及车辆分离方法。能不设置用于进行车辆分离的专用装置,就能测量每1台车辆的重量。根据轴重传感器(32a、32b)的检测输出,计算出车辆(12)的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根据该轴间距离与预先准备的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是否一致,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在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时,分离该前检车轴之前的轴重测量结果和该后检车轴的轴重测量结果,根据分离出的前检车轴之前的轴重测量结果,计算出每1台行驶车辆的总重量。
Description
轴重测量系统及车辆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配备在路面上的轴重传感器测量通行车辆的轴重的轴重测量系统、及该系统中每1台地分离车辆的车辆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近年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为背景,基于运货卡车等大型车辆的运输或配送增加, 随着该大型车辆的增加,存在大量为了优先效率而超载的车辆、即超重车辆。这种超重车辆对路面或桥梁等产生损坏等,成为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0003] 为了保全道路结构、或防止交通危险,在基于“道路法”(昭和27年6月10日法律第180号)第47条第1项的“车辆限制令”(昭和36年7月17日政令第沈5号)和“决定车辆的通行许可手续等的省令”(昭和36年9月25日建设省令第28号)中限制车辆的主要参数(尺寸或重量等)。
[0004] 由于超重这些限制的车辆受到作为特殊车辆的处理,所以在其通行中,必须基于道路法第47条第1项的许可或基于车辆限制令第12条的认定,在没有该许可或认定时,禁止通行。
[0005] 可是,由于未受到所述许可或认定、使违法车辆通行的事例不能杜绝,所以强化该违法车辆的管理用的特殊车辆自动测量系统的构筑成为当务之急。
[0006] 特殊车辆自动测量系统例如由设置在车辆通行的道路中的动态重量测量装置 (Weigh In Motion、通称 “WIN” 或动态尺寸测量装置(Dimension In Motion、通称 “DIM”) 等构成。
[0007] 这里,用图2说明现有的WIM的一个实例。
[0008] 图中的200是从行驶车辆各车轴的负载、即轴重测量该车辆的重量的轴重测量系统。
[0009] 在道路21上通行的车辆22的各车轴的轴重由埋设在路面上的轴重传感器4¾〜 42d检测,检测结果发送至设置在道路21的路旁的轴重测量装置23。轴重测量装置23根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形成轴重数据,形成的轴重数据同样发送至设置在道路21的路旁的测量控制处理装置25。
[0010] 并且,在道路21的各处设置大门(gate) Mb,在大门24b的梁部设置从安装在车辆 22上的汽车牌照(省略图示)读取车辆注册号码的摄像装置Ma。摄像装置2½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经设置在大门Mb的柱部上的号码读取装置M发送至测量控制处理装置25。
[0011] 测量控制处理装置25根据从轴重测量装置23接收到的轴重数据进行运算,计算出车辆22的重量。
[0012] 并且,根据从号码读取装置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形成车辆22的车辆注册号码信息。
[0013] 并且,根据规定的算法,判定车辆22的重量是否超重。在判定为超重时,将该重量信息与该车辆22的车辆注册号码信息一起发送至远程设置的上位装置26。在判定为未超
4重时,将重量信息或车辆注册号码信息等按每台车辆存储在测量控制处理装置25内的存储部(省略图示)中。
[0014] 上位装置沈例如由统一控制网络上的计算机的服务器等构成,在管理事务局(省略图示)的通信控制室(未图示)等中设置/管理。
[0015] 另外,在轴重测量系统200中,根据从轴重测量装置23依次发送至测量控制处理装置25的轴重数据,计算出车辆22的重量,所以必须按每1台车辆区分该轴重数据(下面记载为“车辆分离”)用的车辆分离单元。
[0016] 轴重测量系统200中的车辆分离单元是2个循环式车辆检测器61a、61b,该循环式车辆检测器61a、61b以夹持轴重传感器4¾〜42b的方式,在道路21的上流和下流各埋设1个。由此,能通过车辆22进入循环式车辆检测器61a、退出循环式车辆检测器61b,进行车辆分离。
[0017] 可是,存在因配备该循环式车辆检测器61a、61b,构成轴重测量系统200的装置增加,所以该系统导入时的成本变高的问题。并且,由于循环式车辆检测器61a、61b以夹持轴重传感器4¾〜42b的方式,在道路21的上流和下流各埋设1个,所以该系统的设置所需的区域变为宽范围,由此,存在不能简便地进行施工的问题。
[0018]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一种车辆特征量检测装置,在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由光传感器等构成的多个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车辆的轮胎,检测车辆的车轴数,并判别该车辆的种类。
[0019]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一种车辆检测装置,通过具备向多个方向发射多个光束的发光部、感光该多个光束内由反射物体反射的多个反射光的感光部、和运算该多个光束和该多个反射光的对应关系的运算部,作为1个单独车辆来检测。
[0020]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一种配置方法及轴重测量装置,根据由轴重计测量的数据, 确定成为不均等的配置间隔的轴重计的配置位置。
[0021] 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一种轴重测量装置,不使轴重已知的试验车辆行驶,就能判定并通知轴重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为允许范围外或降低。
[0022] 专利文献1 :特开平7-1676M号公报
[0023] 专利文献2 :特开2001-101568号公报
[0024] 专利文献3 :特开2000-121418号公报
[0025] 专利文献4 :特开2006-2^812号公报
[0026] 在所述专利文献1〜4所述的装置中,由于作为车辆分离单元,必须是由光电形状构成的车辆检测装置、或循环式车辆检测器,所以与所述的轴重测量系统200相同,在导入成本变高的同时,设置区域变为宽范围,所以不能简便地进行施工。
[0027] 发明内容
[0028] 本发明为解决所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不设置进行车辆分离用的专用装置, 就能测量每台车辆的重量。
[0029] 本发明的轴重测量系统是根据配置在路面上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测量行驶车辆的轴重的轴重测量系统,其中具备:轴重测量单元,具有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以规定间隔排列的2个轴重传感器,根据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测量行驶车辆的轴重;根据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及2个轴重传感器的配置间隔,计算出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的计算单元;存储包含每台车辆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的车辆数据的存储单元;判定单元,比较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轴间距离和包含于存储单元的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根据两者是否一致,来判定各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和分离单元,根据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 按每1台车辆分离轴重测量单元的多个测量结果。
[0030] 这样,从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计算出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将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与车辆数据的轴间距离信息相比较,根据其结果,对每1台车辆分离多个轴重测量结果。
[0031] 由此,不设置用于进行车辆分离的循环式车辆检测器或光电开关等,就能利用轴重传感器分离车辆,测量每台车辆的重量。因此,能实现能谋求导入成本的减少且能缩小设置区域的轴重测量系统。
[0032] 在本发明中,判定单元也能每当计算单元计算出轴间距离,就比较该轴间距离和包含于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在该方式中,在两者不一致时,判定单元判定为构成不一致的轴间距离的2个车轴中由轴重传感器先检测出的前检车轴和由轴重传感器后检测出的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而且,分离单元在由判定单元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时,分离基于轴重测量单元的前检车轴之前的测量结果和基于轴重测量单元的后检车轴的测量结果。
[0033] 于是,由于每次由轴重传感器检测车轴,都将车轴的轴间距离与车辆数据相比较, 在不一致时,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分离前检车轴之前的测量结果和后检车轴的测量结果,所以能相对于车辆的前行方向,从前方起检查是否是同一车辆,进行车辆分离。因此,能对车轴数少的车辆迅速地进行车辆分离。
[0034] 并且,在本发明中,判定单元也能在保存了规定数量的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之后,比较该轴间距离的每一个和包含于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在该方式中, 在就全部的轴间距离而言未得到一致的结果时,判定单元依次除去最靠后的车轴并重复判定。而且,分离单元在由判定单元得到轴间距离的一致结果时,分离基于轴重测量单元的对该一致的轴间距离车轴的测量结果、和基于轴重测量单元的对不一致的轴间距离车轴的测量结果。
[0035] 这样,由于在保存规定数量的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之后,将该轴间距离与车辆数据相比较,在未得到一致的结果时,依次除去最靠后的车轴并反复判定,在得到一致的结果时,分离轴重测量结果,所以能对应车辆的前进方向,从后方起检查是否是同一车辆,进行车辆分离。因此,能对车轴数多的车辆迅速进行车辆分离。
[0036] 在本发明中,车辆数据还具有每台车辆的最远轴距信息,也能根据从多个最远轴距信息中导出的该最远轴距的最大值和从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计算出的前检车轴的速度,来设定后检车轴的检测时限,在该检测时限内未检测出后检车轴时,判定单元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
[0037] 这样,由于能通过在检测时限内是否检测出后检车轴,来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所以能根据检测时限来进行车辆分离。
[0038] 在本发明中,也能设定对应于轴重值的多个车辆分区,判定单元根据由轴重测量单元测量出的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轴重,判定前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和后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是否不同,在车辆分区不同时,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
[0039] 这样,由于在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各不相同时,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所以能根据车辆分区进行车辆分离。
[0040] 在本发明中,判定单元也能判定从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计算出的前检车轴的速度和后检车轴的速度的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在不是规定阈值以下时,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
[0041] 这样,由于能根据各车轴的速度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来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所以能根据速度差量进行车辆分离。
[0042] 下面,本发明的车辆分离方法是根据配备在路面上的2个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测量行驶车辆的轴重的轴重测量系统中的车辆分离方法,其中具备:根据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及2个轴重传感器的配置间隔,计算出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的步骤;比较计算出的轴间距离和车辆数据中的每台车辆的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根据两者是否一致,来判定各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步骤;和根据该判定结果,分离每1台车辆的步骤。
[0043] 这样,从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计算出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将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与车辆数据的轴间距离信息相比较,根据其结果,分离每1台车辆。
[0044] 由此,不设置进行车辆分离用的循环式车辆检测器或光电开关等,就能利用轴重传感器分离每1台车辆。因此,能实现能谋求导入成本的减少且能缩小设置区域的轴重测量系统。
[0045]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利用轴重传感器分离车辆,所以不设置用于进行车辆分离的专用装置,就能测量每1台车辆的重量。因此,能实现能谋求导入成本的减少且能缩小设置区域的轴重测量系统。
[0046] 附图说明
[0047]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轴重测量系统的一个实例图。
[0048] 图2是表示现有的轴重测量系统的一个实例图。
[0049] 图3是轴重测量装置的框图。
[0050] 图4是测量控制处理装置的框图。
[0051] 图5是上位装置的框图。
[0052] 图6是表示车辆数据的一个实例图。
[0053] 图7是表示车辆数据的一个实例图。
[0054]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中的车辆分离方法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0055]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中的车辆分离方法的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0056] 图10是表示各车轴的关系图。
[0057] 图中:11-道路,12-车辆,13-轴重测量装置,15-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6-上位装置,31-控制部,32a、32b-轴重传感器,35-存储部,35a、35b_车辆数据,51-数据处理部。
[0058]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60]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轴重测量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0061] 另外,在后述的图1〜图10中,对相同部分或对应的部分附以相同标记。
[0062] 图中的11是普通汽车或大型汽车等通行的道路(例如高速公路等),12是在道路11上通行的车辆(例如作为大型车辆的卡车)。
[0063] 13是测量车辆12的各车轴的负载、即轴重的轴重测量装置,设置在道路11的路旁。轴重测量装置13与检测轴重用的2个轴重传感器32a、32b连接,该轴重传感器32a、 32b由水晶等利用压电效应的棒状传感器构成。
[0064] 轴重传感器32a、32b为输出对应于检测出的轴重值的电流的结构,将输出的电流发送至轴重测量装置13。
[0065] 并且,轴重传感器32a、32b以规定的间隔L在道路11的P地点及Q地点各埋设1 个。
[0066] 并且,为了正确地检测车辆12的轴重,各车轴的两轮必须同时通过轴重传感器 32a或32b上,大致垂直于道路11的铺设方向地设置轴重传感器3¾或32b。
[0067] 14是从在道路11上通行的车辆12上安装的汽车牌照读取车辆注册号码的号码读取装置。号码读取装置14与读取车辆注册号码用的摄像装置Ha连接,摄像装置14a由具备闪光灯(strobo)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照相机等构成。
[0068] 摄像装置1½设置在设置于道路11各处的大门14b的梁部,号码读取装置14设置在大门14b的柱部。
[0069] 15是控制轴重测量装置13及号码读取装置14、通过运算等处理该控制得到的数据的测量控制处理装置,与轴重测量装置13同样地设置在道路11的路旁。在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中,计算出在道路11上通行的车辆12的重量、判定该车辆12的重量是否超重等。
[0070] 16是集中管理从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发送的车辆12的重量信息和车辆注册号码信息等、且提高信息传递或维修的效率的上位装置。上位装置16由统一控制网络上的计算机的服务器构成。
[0071] 并且,上位装置16设置在与轴重测量装置13和号码读取装置14、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不同的场所,例如,在遥远地方的管理事务局(省略图示)的通信控制室(省略图示)等中管理。
[0072] 图3是表示轴重测量装置13的结构框图。
[0073] 图中的31是统一控制轴重测量装置13的各部分的控制部,由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构成。33是在将从埋设于道路11(图1)上的轴重传感器32a、3^输出的电流转换成电压的同时、进行放大或A/D(Anal0g to Digital)转换等的信号转换部。
[0074] ;34是计时当前时刻的计时部,35是由RAM (Random Access Memory)或 EEPROM(ElectronicalI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等构成的存储部,36是与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0075] 存储部35内规定的存储区域(省略图示)中,存储如图6的3¾或图7的3¾所示表格形式的车辆数据,该车辆数据具有多个车辆的每台车辆的各种信息(主要单元信息
寸乂 O
[0076] 图6中的3¾是具有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内各车轴轴重为1.5t(吨)以上的车辆(大型车)的主要单元信息的车辆数据,图7中的3¾是具有多个各车轴轴重小于 1.5t(吨)的车辆(普通车)的主要单元信息的车辆数据。
[0077] 并且,图6的3¾〜3¾是车辆数据35a中的各项,图7的35p〜3¾是车辆数据 35b中的各项。详细地说,项邪e、35p表示车种、项35f、35q表示车型。并且,项35g、35r表示从设置于每台车辆的车轴的最前轴至最后轴的距离、即最远轴距(前后轮距),项35h、 35s表示各车轴间的距离、即轴间距离。
[0078] 通信部36与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进行通信,利用该通信,进行存储于存储部35 中的车辆数据35a (图6)、3¾ (图7)的更新等。
[0079] 在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轴重时,从该轴重传感器32a、32b输出对应于检测出的轴重值的电流,输入至信号转换部33。
[0080] 在信号转换部33中,在将输入的电流转换成电压的同时,进行放大或A/D转换等, 之后,形成轴重数据。
[0081] 由信号转换部33形成的轴重数据在控制部31的控制下,与由计时部34计时的时间数据一起,暂时存储在存储部35内的规定存储区域(省略图示)中。
[0082] 控制部31根据轴重数据等测量结果和车辆数据3¾或35b,利用规定的算法,进行车辆分离,根据该车辆分离,按每1台车辆区分存储在存储部35内的规定存储区域中的轴重等数据。每1台车辆地区分的轴重等数据依次输出至通信部36,从通信部36发送至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另外,车辆分离方法的细节后述。
[0083] 这里,控制部31、轴重传感器32a、32b、信号转换部33构成本发明中的轴重测量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控制部31构成本发明中的计算单元、判定单元及分离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存储部35构成本发明中的存储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
[0084] 图4是表示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的结构框图。
[0085] 图中的51是处理从轴重测量装置13发送的轴重等数据或从号码读取装置14发送的图像等数据的数据处理部,由微型计算机或图像处理电路等构成。
[0086] 52是由RAM或EEPROM等构成的存储部,53是与轴重测量装置13、号码读取装置 14、上位装置16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0087] 数据处理部51根据从轴重测量装置13发送的每1台车辆的轴重等数据,利用规定的算法进行运算,计算出车辆12的总重量,同时,根据该计算结果,判定车辆12的重量是否超重。并且,数据处理部51执行从号码读取装置14发送的图像数据等的图像处理,形成车辆注册号码信息。
[0088] 在存储部52内的规定存储区域中,按每台车辆存储由数据处理部51计算出的重量信息、或是否超重的判定结果、车辆注册号码信息等。
[0089] 并且,在存储部52内的其他规定存储区域(省略图示)中,例如,存储从上位装置 16发送的车辆12的车辆数据35a(图6) ,35b (图7)的最新版等。
[0090] 通信部53将由数据处理部51判定为超重的车辆12的重量信息或车辆注册号码信息等发送至上位装置16。
[0091] 并且,在从上位装置16接收到车辆数据35a(图6)、3恥(图7)的最新版时,暂时存储在存储部52中之后,将该最新版传输至轴重测量装置13。
[0092] 图5是表示上位装置16的结构框图。
[0093] 图中的71是统一控制上位装置16的各部分的控制部,由CPU等构成。
[0094] 72是存储管理管辖的道路用的管理信息等的存储部,由ROM或EEPROM等构成。在存储部72中例如存储由上位装置16形成/编辑的车辆数据35a(图6)、3恥(图7)的最新版等。[0095] 73是与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将车辆数据35a(图6)、 35b (图7)的最新版等发送至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从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接收判定为超重的车辆12的重量信息或车辆注册号码信息等。由通信部73接收到的重量等信息存储在存储部72中集中管理。
[0096] 74是显示存储在存储部72中的信息等的显示部,由IXD (LiquidCrystal Display)等构成。75是判定为在道路11上通行的车辆12是超重车辆时点亮的警告灯。另外,由于显示部74及警告灯75与本发明无关,所以下面不详述。
[0097] 下面,用图8、图9的流程图详述本发明中的车辆分离方法。
[0098] 图8是表示轴重测量系统100中的车辆分离方法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
[0099] 在本流程图中,设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上的各车轴内、由该车辆传感器先检测的车轴为前检车轴,后检测的车轴为后检车轴。
[0100] 详细地说,如图10的表81所示,在基于轴重测量系统100的测量开始后检测出的第1车轴和第2车轴的关系中,设第1车轴为前检车轴,第2车轴为后检车轴。同样地,在检测第3车轴时,设先检测出的第2车轴为前检车轴,第3车轴为后检车轴。
[0101] 另外,所谓第1车轴,未必指每1台车辆中的最前方的车轴,指基于轴重测量装置 13的测量开始后,初次由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出的车轴。
[0102] 在步骤Sl中,由前检车轴(测量开始之后为第1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 之上,从轴重传感器32a、32b输出对应于该车轴轴重的信号。在轴重测量装置13中,根据轴重传感器32a、32b的输出信号,由信号转换部33 (图幻和控制部31 (图幻进行运算等, 形成该前检车轴的轴重数据。
[0103] 在步骤S2中,根据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轴重值的车辆分区(例如,大型车或普通车等),进行前检车轴的车辆分区,在本实施例中,区分成轴重为1.5t(吨)以上的车辆(大型车)和小于1.5t的车辆(普通车)2种。
[0104] 在步骤S3中,根据前检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¾上的时刻、和同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2b上的时刻,计算出轴重传感器32a、32b间的通过时间,根据该通过时间和轴重传感器32a、32b的配置间隔L(图1),利用规定的算法,计算出前检车轴的速度、即具有该车轴的车辆的速度。另外,前检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上的时刻由计时部34(图幻计时。
[0105] 在步骤S4中,根据前检车轴的车辆分区,导出该车辆分区的最远轴距的最大值, 根据导出的最远轴距的最大值和步骤S3中计算出的前检车轴的速度进行运算,计算出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后检车轴(测量开始之后为第2车轴)之前的最大时间。并且,根据计算出的时间设定计时器(省略图示)。
[0106] 详细地说,在前检车轴的轴重为1.5(吨)以上时,选择存储于存储部35 (图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的2个车辆数据内的车辆数据35a (图6),从包含于该车辆数据35a中的最远轴距项35g中的每台车辆的最远轴距信息导出最远轴距的最大值。并且,在小于1. 5t 时,选择车辆数据35b (图7),从包含于该车辆数据35b中的最远轴距项35r中的每台车辆的最远轴距信息导出最远轴距的最大值。
[0107] 在步骤S5中,判定在步骤S4中计时器设定的时间内(下面记载为“计时器时间内”)是否由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了后检车轴(省略图示),在检测了时(步骤S5 :YES), 前进至步骤S6,在未检测时(步骤S5 :N0),前进至步骤S14以下。
10[0108] 在步骤S6中,形成后检车轴的轴重数据,在步骤S7中,进行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 另外,由于就该轴重数据的形成方法而言,与步骤Sl相同,就车辆分区的方法而言,与步骤 S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109] 在步骤S8中,检验前检车轴的车辆分区与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是否一致,在车辆分区一致时(步骤S8 =YES),前进至步骤S9,在不一致时(步骤S8 =NO),前进至步骤S14以下。
[0110] 在步骤S9中,计算出在计时器时间内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上的后检车轴的速度、即具有该车轴的车辆的速度。另外,由于就速度的计算方法而言,与步骤S3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111] 在步骤SlO中,计算出前检车轴的速度和后检车轴的速度的差量,检验该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在检验的结果、该差量是规定阈值以下时(步骤SlO=YEQ,前进至步骤S11,在不是规定阈值以下时(步骤SlO :N0),前进至步骤S14以下。
[0112] 在步骤Sll中,根据前检车轴的速度或后检车轴的速度等,利用规定的算法进行运算,计算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轴间距离。
[0113] 在步骤S12中,检验与步骤Sll中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一致的轴间距离信息是否存在于步骤S8中一致的车辆分区所对应的车辆数据(图6的3¾或图7的35b)中,在具有一致的轴间距离信息时(步骤S12 :YES),前进至步骤S13,在没有一致的轴间距离信息时 (步骤S12 =NO),前进至步骤S14以下。
[0114] 详细地说,在前检车轴及后检车轴的轴重为1.5t以上时,以车辆数据3¾为检验对象数据,在轴重小于1. 5t时,以车辆数据3¾为检验对象数据。
[0115] 在检验对象数据为车辆数据3¾时,检验轴间距离项35h的小项Dl〜DlO中包含的每个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之一与步骤Sll中计算出的轴间距离是否一致。
[0116] 例如,在前检车轴是轴重测量装置13执行的检验开始后、初次通过轴重传感器 32a、32b上的车轴时,由于该前检车轴为第1轴、后检车轴为第2轴,所以检验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之间的轴间距离与轴间距离项35h的小项Dl中包含的轴间距离信息是否一致。
[0117] 在检验对象数据为车辆数据35b时,也进行与所述同样的检验。
[0118] 在步骤S13中,根据步骤S12中的检验结果,设定表示一致的轴间距离信息的标志。标志设定后,为了还检测后检车轴,返回至步骤S4。这时,将已取得的关于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或速度等信息返回为前检车轴信息。
[0119] S卩,将在第1轴及第2轴的检测时处理为后检车轴信息的、关于第2轴的信息在第 2轴及第3轴的检测时作为前检车轴信息处理。由此,由于能省略步骤Sl至步骤S3的处理,所以能更迅速地配备于后检车轴的检测中。
[0120] 在步骤S14中,检验有无已设定的标志,在具有已设定的标志时(步骤S14 =YES), 前进至步骤S15,在没有已设定的标志时(步骤S14 :N0),前进至步骤S17。
[0121] 在步骤S15中,以最终设定的标志为基准、即界限进行车辆分离,检测1台车辆。详细地说,将标志最终设定以前取得的全部车轴信息区分为1台车辆的车轴信息,将标志最终设定后取得的车轴信息区分为后续的其他车辆的车轴信息。
[0122] 在步骤S16中,将标志的最终设定以后取得的车轴信息返回为后续的车辆的车轴信息。之后,转移至下一次的车辆分离,结束本流程。即便在没有返回的车轴信息时,为了转换至下一次的车辆分离,也结束本流程。
[0123] 由于返回的车轴信息能处理为本流程中的前检车轴的车轴信息,所以仅对该车轴省略Sl〜S3之前的处理。
[0124] 在步骤S17中,检验取得的车轴信息数是否小于2。车轴信息数小于2时(步骤 S17 =YES),前进至步骤S18,车轴信息数不小于2时(步骤S17 :N0),前进至步骤S19。
[0125] 例如,对于车辆分区及速度都相同的2台车辆,在由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前面车辆的最靠后车轴之后,在步骤S4中设定的计时器时间内检测后面车辆的最前方的车轴 (步骤S5、S8、S10 :YES),且检测出的2轴的轴间距离不在车辆数据35a、35b中时(步S12 : NO),不前进至设定标志的步骤S13,经由步骤S14前进至步骤S17,所以步骤S17中的车轴信息数为2 (前面车辆的最靠后车轴及后面车辆的最靠前车轴)(步骤S17 :N0),前进至步骤 S19。
[0126] 另外,由于在由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前面车辆的最靠后车轴之后,在步骤 S4中设定的计时器时间内未检测后面车辆的最靠前车轴时(步骤S5 :N0),不前进至步骤 S6〜S12,经由步骤S14前进至步骤S17,所以步骤S17中的车轴信息数为1 (仅前面车辆的最靠后车轴),前进至步骤S18。
[0127] 在步骤S18中,由于取得的车辆信息是前面车辆的信息、不能返回后面车辆,所以废弃该车轴信息。之后,为了转移至下次的车辆分离,结束本流程。另外,在步骤S19中,取得的车轴信息是前面车辆和后面车辆的信息,仅将最终取得的车轴信息返回为后面车辆的车轴信息。之后,为了转移至下次的车辆分离,结束本流程。
[0128] 另外,由于返回的车轴信息能处理为本流程中的前检车轴的车轴信息,所以能仅对于该车轴省略Sl〜S3之前的处理。
[0129] 这样,在所述实施例1中,能根据轴重传感器32a、32b的检测结果等,计算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轴间距离,根据该轴间距离与对应于该车轴的车辆分区的车辆数据3¾ 或35b中的轴间距离项3¾或35s中包含的每个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之一是否一致,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而且,在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时,分离该前检车轴之前的轴重测量结果和该后检车轴的轴重测量结果, 根据分离出的前检车轴之前的轴重测量结果,计算出每1台行驶车辆的总重量。
[0130] 因此,能不另外设置循环式车辆检测器或光电开关等,利用轴重传感器32a、32b 进行车辆分离,来计算出每1台车辆的总重量。
[0131] 并且,由于每当由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车轴时,都将车轴的轴间距离与车辆数据3如、3恥相比较,在不一致时,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分离前检车轴之前的测量结果和后检车轴的测量结果,所以能相对于车辆12的行驶方向,从前方检查是否是同一车辆,进行车辆分离。因此,能对车轴数少的车辆迅速地进行车辆分离。
[0132] 并且,作为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除轴间距离的比较外,还具备如下方法:在前检车轴的检测时,设定后检车轴检测中的检测时限,根据在该检测时限内是否检测出后检车轴,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步骤S5);设定对应于轴重值的车辆分区,根据前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与后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是否一致,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步骤S8);和根据前检车轴的速度和后检车轴的速度的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判定前检
12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步骤S10),因此,能迅速进行车辆分离且提高可靠性。
[0133] 图9是表示轴重测量系统100中的车辆分离方法的实施例2的流程图。
[0134] 在本流程图中,与图8的流程图相同,设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上的各车轴内由该轴重传感器先检测的车轴为前检车轴,后检测的车轴为后检车轴。
[0135] 在步骤S21中,由前检车轴(测量开始之后为第1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 上,从轴重传感器32a、32b输出对应于该车轴轴重的信号。在轴重测量装置13中,根据来自轴重传感器32a、32b的输出信号,由信号转换部33 (图幻和控制部31 (图幻进行运算等,形成该前检车轴的轴重数据。
[0136] 在步骤S22中,根据对应于预先设定的轴重值的车辆分区(例如大型车或普通车等),进行前检车轴的车辆分区。在本实施例中,区分成轴重为1.5t以上的车辆(大型车) 和小于1. 5t的车辆(普通车)2种。
[0137] 在步骤S23中,根据前检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¾上的时刻、和同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2b上的时刻,计算出轴重传感器32a、32b间的通过时间,根据该通过时间和轴重传感器32a、32b的配置间隔L(图1),利用规定的算法,计算出前检车轴的速度、即具有该车轴的车辆的速度。另外,前检车轴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上的时刻由计时部34(图幻计时。
[0138] 在步骤S24中,根据前检车轴的车辆分区,导出该车辆分区的最远轴距的最大值, 根据导出的最远轴距的最大值和步骤S23中计算出的前检车轴的速度进行运算,计算出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后检车轴(测量开始之后为第2车轴)之前的最大时间。并且,根据计算出的时间设定计时器(省略图示)。
[0139] 详细地说,在前检车轴的轴重为1. 5t以上时,选择存储于存储部35(图幻的规定存储区域中的2个车辆数据内的车辆数据35a (图6),从该车辆数据35a中的最远轴距项 35g中包含的每台车辆的最远轴距信息,导出最远轴距的最大值。并且,在小于1. 5t时,选择车辆数据3¾ (图7),从该车辆数据3¾中的最远轴距项35r中包含的每台车辆的最远轴距信息导出最远轴距的最大值。
[0140] 在步骤S25中,在步骤S24中计时器设定的时间内(下面记载为“计时器时间内”),判定是否由轴重传感器32a、32b检测出后检车轴(省略图示),在检测出时(步骤 S25 ,前进至步骤S26,在没有检测出时(步骤S25 :N0),前进至步骤S34以下。
[0141] 在步骤S26中,形成后检车轴的轴重数据,在步骤S27中,进行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另外,由于就该轴重数据的形成方法而言,与步骤S21相同,就车辆分区的方法而言,与步骤S2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142] 在步骤S28中,检验前检车轴的车辆分区与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是否一致,在车辆分区一致时(步骤S28 =YES),前进至步骤S29,在不一致时(步骤S28 :N0),前进至步骤 S34以下。
[0143] 在步骤S29中,计算出在计时器时间内通过轴重传感器32a、32b上的后检车轴的速度、即具有该车轴的车辆的速度。另外,由于就速度的计算方法而言,与步骤S23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144] 在步骤S30中,计算出前检车轴的速度与后检车轴的速度的差量,检验该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检测的结果在该差量为规定阈值以下时(步骤S30 ,前进至步骤S31,在不是规定阈值以下时(步骤S30 :N0),前进至步骤S34以下。
[0145] 在步骤S31中,根据前检车轴的速度或后检车轴的速度等,利用规定的算法进行运算,计算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轴间距离。
[0146] 在步骤S32中,关于前检车轴及后检车轴的车轴信息(在步骤S31中计算出的轴间距离、或各车轴的速度或轴间距离等)按升序暂时存储在存储部35的规定存储区域中。
[0147] 在步骤S33中,检验保存在存储部35的规定存储区域中的车轴信息数是否最大, 在是最大时(步骤S33 =YES),前进至步骤S34,在不是最大时(步骤S33 :N0),返回至步骤 S24,还配备于后检车轴的检测中。这时,已取得的关于后检车轴的车辆分区或速度等信息返回为前检车轴的信息。
[0148] S卩,在第1轴及第2轴检测时,处理为后检车轴信息的、关于第2轴的信息在第2 轴及第3轴检测时处理为前检车轴信息,由此,由于能省略步骤S21至步骤S23的处理,所以能更迅速地配备于后检车轴的检测中。
[0149] 另外,车轴信息数的最大值与存储在存储部35的规定区域中的车辆数据35a、35b 的项35h、35s中所包含的轴间距离信息数是相同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能检测具有最大 11车轴的车辆,所以车轴信息数的最大值为10。
[0150] 在步骤S34中,检验与步骤S31中计算出、步骤S32中保存的轴间距离分别一致的轴间距离信息是否在步骤S28中一致的车辆分区所对应的车辆数据(图6的3¾或图7的 35b)中。
[0151] 在检验对象数据是车辆数据35a时,检验轴间距离项35h的小项Dl〜DlO中包含的每个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分别与步骤S31中计算出的轴间距离是否一致。例如,检验步骤S31中计算出的1-2轴间的轴间距离与轴间距离项35h的小项Dl的轴间距离信息是
否一致。
[0152] 在检验对象数据为车辆数据35b时,也进行与所述同样的检验。
[0153] 在步骤S35中,步骤S34中的检验结果在包含于全部车轴信息中的轴间距离信息一致时(步骤S35 =YES),前进至步骤S40以后,在不一致时(步骤S35 :N0),前进至步骤 S36。
[0154] 在步骤S36中,从检验对象中去除步骤S34中的检验对象的车轴信息内、关于最靠后的车轴的车轴信息。例如,就全部11轴的车轴信息而言,在得不到一致的结果时,去除第 11轴的车轴信息,以1〜10轴的车轴信息、即全部10轴的车轴信息为新的检验对象。
[0155] 在步骤S37中,检验成为新的检验对象的车轴数是否为2轴以上。在车轴数为2 轴以上时、即车轴信息数为2以上时(步骤S37 =YES),返回至步骤S34,再检验成为新的检验对象的全部车轴信息。即便反复步骤S34〜S37、重复再检验也未得到车轴信息一致时, 从后方依次去除车轴信息,在车轴数小于2轴、即车轴信息数仅为最靠前的1个时(步骤 S37 :N0),前进至步骤S38。
[0156] 在步骤S38中,通过还原步骤S36中从检验对象中去除的车轴信息,删除作为检验对象的车轴信息内关于最靠前车轴的车轴信息、即1个轴的车轴信息。例如,在全部11轴的车轴信息为检验对象,就该车轴信息的1-2轴间的轴间距离未得到一致的结果时,通过删除第1轴的车轴信息,提前第2轴以后的车轴信息,设为第1轴的车轴信息,重新设为全部10轴的车轴信息。[0157] 在步骤S39中,在步骤S38中删除第1轴的车轴信息之后,检验成为新的检验对象的车轴数是否为2轴以上,在车轴数为2轴以上时、即车轴信息数为2以上时(步骤S39 : YES),返回步骤S34,再检验成为新的检验对象的全部车轴信息。即便反复步骤S34〜S39、 重复再检验也未得到车轴信息的一致时,从前方依次删除车轴信息,若车轴数小于2轴、即车轴信息为1(步骤S39 :N0),则为了转移至下一次的车辆分离,结束本流程。
[0158] 在步骤S40中,接受步骤S35的结果、进行车辆分离,检测1台车辆。例如,在检验开始时的车轴信息数为11,在之后的检验中11轴全部的车轴信息一致时,检测为车轴数为 11的车辆。并且,在检验开始时的车轴信息数为11,在之后的检验中从检验对象中去除3 个轴的车轴信息(步骤S36),删除1个轴的车轴信息(步骤S38)之后,剩下的7轴全部的车轴信息一致时,检测为车轴数为7的车辆。
[0159] 在步骤S41中,检验在步骤S40中进行车辆分离之前的步骤S34〜S39之间否是有从检验对象中去除的车轴信息,在有去除的车轴信息时(步骤S41 =YES),前进至步骤S42, 在没有去除的车轴信息时(步骤S41 :N0),为了转移至下一次的车辆分离,结束本流程。
[0160] 在步骤S42中,作为进行下一次车辆分离时的车轴信息,还原及返回从检验对象中去除的车轴信息,之后,为了转移至下一次的车辆分离,结束本流程。
[0161] 另外,由于在步骤S38中删除的车轴信息不是后续车辆的车轴信息,所以不成为返回对象。
[0162] 这样,在所述实施例2中,根据轴重传感器32a、32b的检测结果等,计算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轴间距离,暂时保存最大11轴的轴间距离之后,检验与该轴间距离分别一致的轴间距离信息是否在车辆数据(图6的3¾或图7的35b)中。
[0163] 检验结果在就全部的轴间距离未得到一致的结果时,依次去除最靠后的车轴,重复判定,在得到一致结果时,分离对该一致的轴间距离的车轴的轴重测量结果、和对不一致的轴间距离的车轴的轴重测量结果。而且,根据分离出的轴重测量结果,计算出每1台行驶车辆的总重量。
[0164] 因此,不另外设置循环式车辆检测器或光电开关等,利用轴重传感器32a、32b就能进行车辆分离,计算出每1台车辆的总重量。
[0165] 并且,由于在保存规定数量的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之后,将该轴间距离与车辆数据 35a、35b比较,在未得到一致结果时,依次去除最靠后的车轴,重复判定,在得到一致结果时分离轴重测量结果,所以能对车辆12的前进方向,从后方检查是否是同一车辆,进行车辆分离。因此,能对车轴数多的车辆迅速地进行车辆分离。
[0166] 并且,作为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除了轴间距离的比较外,还具备如下方法:在前检车轴的检测时,设定后检车轴检测中的检测时限,根据在该检测时限内是否检测出后检车轴,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步骤S2Q ;设定对应于轴重值的车辆分区,根据前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与后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是否一致,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 (步骤S28);和根据前检车轴的速度和后检车轴的速度的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判定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方法(步骤S30),因此,能迅速进行车辆分离且提高可靠性。
[0167] 在本发明中,除所述以外还能采用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车辆区分为轴重为1. 5t以上的情况和小于1. 5t的情况2种分区,但不限于此,也能更细地区分。
[0168]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轴重测量装置13和测量控制处理装置15分别设置在道路11的路旁,但不限于此,也能将轴重测量装置13组装入测量控制装置15中作为1个单元。
Claims (7)
1. 一种轴重测量系统,根据配置在路面上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测量行驶车辆的轴重,其特征在于,具备:轴重测量单元,具有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以规定间隔排列的2个轴重传感器,根据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测量行驶车辆的轴重;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及2个轴重传感器的配置间隔,计算出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存储单元,存储包含每台车辆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的车辆数据; 判定单元,比较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轴间距离和包含于所述存储单元的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根据两者是否一致,来判定各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和分离单元,根据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按每1台车辆分离所述轴重测量单元的多个测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每当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轴间距离,就比较该轴间距离和包含于所述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在两者不一致时,判定为构成不一致的轴间距离的2个车轴中由所述轴重传感器先检测出的前检车轴和由所述轴重传感器后检测出的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所述分离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时, 分离基于所述轴重测量单元的前检车轴之前的测量结果和基于所述轴重测量单元的后检车轴的测量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在保存了规定数量的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轴间距离之后,比较该轴间距离的每一个和包含于所述车辆数据中的轴间距离信息,在就全部的轴间距离而言未得到一致的结果时,依次除去最靠后的车轴并重复判定,所述分离单元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得到轴间距离的一致结果时,分离基于所述轴重测量单元的对该一致的轴间距离车轴的测量结果、和基于所述轴重测量单元的对不一致的轴间距离车轴的测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轴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数据还具有每台车辆的最远轴距信息,根据从多个所述最远轴距信息中导出的该最远轴距的最大值和从所述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计算出的前检车轴的速度,来设定后检车轴的检测时限,在所述检测时限内未检测出所述后检车轴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前检车轴和所述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轴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定对应于轴重值的多个车辆分区,所述判定单元根据由所述轴重测量单元测量出的前检车轴和后检车轴的轴重,判定前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和后检车轴对应的车辆分区是否不同,在车辆分区不同时,判定为所述前检车轴和所述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轴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从所述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计算出的所述前检车轴的速度和所述后检车轴的速度的差量是否是规定阈值以下,在不是规定阈值以下时,判定为所述前检车轴和所述后检车轴不是同一车辆的车轴。
7. —种车辆分离方法,是根据配备在路面上的2个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测量行驶车辆的轴重的轴重测量系统中的车辆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根据所述各轴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及2个轴重传感器的配置间隔,计算出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的步骤;比较计算出的轴间距离和车辆数据中的每台车辆的各车轴间的轴间距离信息,根据两者是否一致,来判定各车轴是否是同一车辆的车轴的步骤;和根据所述判定结果,分离每1台车辆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63502A JP5024131B2 (ja) | 2008-03-13 | 2008-03-13 | 軸重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分離方法 |
JP2008063502 | 2008-03-13 | ||
JP2008-063502 | 2008-03-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32871A CN101532871A (zh) | 2009-09-16 |
CN101532871B true CN101532871B (zh) | 2011-11-30 |
Family
ID=4110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75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2871B (zh) | 2008-03-13 | 2009-02-23 | 轴重测量系统及车辆分离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24131B2 (zh) |
KR (1) | KR101122340B1 (zh) |
CN (1) | CN101532871B (zh) |
TW (1) | TW20094476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3792A (zh) * | 2010-11-26 | 2011-05-18 | 绍兴文理学院 | 一种汽车超载检测管理系统 |
CN102155973A (zh) * | 2011-02-18 | 2011-08-17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一种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的现场静车称量检测方法 |
CN102226710B (zh) * | 2011-03-30 | 2012-12-05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重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3035126A (zh) * | 2011-10-09 | 2013-04-10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一种超载车辆自动控制装置 |
JP2013174481A (ja) * | 2012-02-24 | 2013-09-05 | Toda Constr Co Ltd | 車両軸重計測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橋梁の監視システム |
CN103017875A (zh) * | 2012-12-17 | 2013-04-03 | 山东易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高速公路动态称重系统 |
CN105160888B (zh) * | 2015-10-12 | 2017-11-10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不停车车辆车重信息采集与匹配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651368A (zh) * | 2015-12-29 | 2016-06-08 | 韦金城 | 公路轴载谱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
CN105651338B (zh) * | 2016-03-01 | 2018-03-13 | 湖南大学 | 用于桥梁的车轴数量识别方法、轴距识别方法及系统 |
CN106066202A (zh) * | 2016-06-01 | 2016-11-02 | 河北中岗通讯工程有限公司 | 数字化轮轴模拟识别装置及方法 |
JP6750967B2 (ja) * | 2016-06-09 | 2020-09-02 | 株式会社東芝 | 車種判別装置および車種判別方法 |
KR101847106B1 (ko) | 2016-09-02 | 2018-04-10 | (주)노바코스 | 차량 통과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725282B1 (ko) * | 2016-10-05 | 2017-04-26 | (주)인펙비전 | 하중 검출장비를 이용한 교통정보 수집 시스템 |
CN106768232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陕西电器研究所 | 一种新型的车辆信息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
CN106768233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陕西电器研究所 | 在整车称量中轴计重与轴数统计的实现方法 |
CN108122416B (zh) * | 2017-11-27 | 2020-08-04 | 北京因泰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车道车辆分离激光系统 |
CN108489578B (zh) * | 2018-04-01 | 2019-07-26 | 徐州工程学院 | 多支点称重系统一维角度线性称重方法 |
JP7003833B2 (ja) | 2018-05-09 | 2022-01-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車両計測装置及び車両計測方法 |
JP7003868B2 (ja) | 2018-08-03 | 2022-01-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重量計測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分離方法 |
WO2020196354A1 (ja) * | 2019-03-26 | 2020-10-01 | アダマンド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 車両検知装置、駐車場、道路および車両検知方法 |
CN111829627B (zh) * | 2019-04-15 | 2022-05-20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
JP2020177348A (ja) * | 2019-04-16 | 2020-10-29 |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軸重データ処理装置、計測システム、軸重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10095173B (zh) * | 2019-05-22 | 2021-02-19 | 西安航天三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轴组秤的称重方法 |
CN112857541A (zh) * | 2021-01-08 | 2021-05-28 | 重庆开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称重的路面分车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91530A1 (en) * | 1994-07-06 | 1996-01-10 | Omro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xle load of a running vehicle |
CN1670490A (zh) * | 2005-04-14 | 2005-09-21 | 上海交通大学 | 汽车超载自动识别方法 |
CN1858563A (zh) * | 2006-04-06 | 2006-11-08 | 徐州师范大学 | 线缆式中低速公路动态称重装置 |
EP1856680A1 (de) * | 2005-03-08 | 2007-11-21 | Wingtec GmbH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ermittlung und überwachung des beladungszustandes von kraftfahrzeugen im fliessenden verkehr und zur fallweisen eichfähigen nachverwägung von überladenen kraftfahrzeug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8006B2 (zh) * | 1980-12-19 | 1987-04-21 | Kyowa Electronic Instruments | |
JPH07334787A (ja) * | 1994-06-14 | 1995-12-22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判別方法 |
JPH11232586A (ja) * | 1998-02-18 | 1999-08-27 | Omron Corp | 車輪間隔算出装置 |
JP4720205B2 (ja) * | 2005-02-17 | 2011-07-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軸重計測装置、軸重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計測精度の監視方法 |
JP2007172458A (ja) * | 2005-12-26 | 2007-07-05 | Hitachi Cable Ltd | コードスイッチを用いた車両通行台数計測装置 |
KR100794591B1 (ko) * | 2006-10-12 | 2008-01-17 | 한국도로공사 | 차량정보 자동계측시스템 |
-
2008
- 2008-03-13 JP JP2008063502A patent/JP50241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2-03 KR KR1020090008370A patent/KR10112234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2-23 CN CN2009100075990A patent/CN1015328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3-10 TW TW098107607A patent/TW200944765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91530A1 (en) * | 1994-07-06 | 1996-01-10 | Omro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xle load of a running vehicle |
EP1856680A1 (de) * | 2005-03-08 | 2007-11-21 | Wingtec GmbH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ermittlung und überwachung des beladungszustandes von kraftfahrzeugen im fliessenden verkehr und zur fallweisen eichfähigen nachverwägung von überladenen kraftfahrzeugen |
CN1670490A (zh) * | 2005-04-14 | 2005-09-21 | 上海交通大学 | 汽车超载自动识别方法 |
CN1858563A (zh) * | 2006-04-06 | 2006-11-08 | 徐州师范大学 | 线缆式中低速公路动态称重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122340B1 (ko) | 2012-03-23 |
TW200944765A (en) | 2009-11-01 |
JP5024131B2 (ja) | 2012-09-12 |
JP2009216674A (ja) | 2009-09-24 |
KR20090098669A (ko) | 2009-09-17 |
CN101532871A (zh) | 2009-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32871B (zh) | 轴重测量系统及车辆分离方法 | |
CN107316461B (zh) | 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通道交通超限超载远程云监控系统 | |
JP4650193B2 (ja) | 過積載車両の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検出方法 | |
CN107403555A (zh) | 一种高速公路治超系统及方法 | |
CN104900055B (zh) | 动态称重非现场综合执法管理系统 | |
CN106017621B (zh) | 一种基于rfid汽车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
CN108318117B (zh) | 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补偿传感器阵列、系统与方法 | |
CN207798229U (zh) | 一种高速入口称重检测劝返系统 | |
CN104132725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磅防作弊系统 | |
KR102197449B1 (ko) | 구간단속지점 내에서 연계적 일정구간별 단속을 수행하는 단속시스템 | |
CN107316459A (zh) | 一种车辆轨迹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207147609U (zh) | 公路超限检测系统 | |
JP2002183882A (ja) | 過積載車両検知システム | |
CN204313954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磅防作弊系统 | |
JP4728202B2 (ja) | 交通量調査プログラム及び交通量調査方法 | |
JP2008299707A (ja) | 車両通行管理システム | |
WO2013145962A1 (ja) | 車両番号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車両番号データ処理方法、車両番号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207817965U (zh) | 一种高速公路治超系统 | |
CN106446978A (zh) | 一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计量检斤无人值守方法 | |
ES2870572T3 (es) |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verificar el peso de la carga de un camión | |
KR101845311B1 (ko) | Wim을 활용한 통행료 징수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0698944B1 (ko) | 도로에 설치되는 과적 화물차량의 무인 단속 감시장치 | |
CN112562156A (zh) | 基于电子车牌和视频识别的重点车辆场所出入管理方法 | |
KR101484839B1 (ko) | 영상처리 기술을 이용한 차량의 축조작 검출 방법 | |
KR101784783B1 (ko) | 차축 감지장치 및 그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