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8915A - 电池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8915A
CN101308915A CNA2008100992389A CN200810099238A CN101308915A CN 101308915 A CN101308915 A CN 101308915A CN A2008100992389 A CNA2008100992389 A CN A2008100992389A CN 200810099238 A CN200810099238 A CN 200810099238A CN 101308915 A CN101308915 A CN 101308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pair
battery
apparatus main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92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8915B (zh
Inventor
山口昌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0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8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89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和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到所述电子装置的主体上,在所述电子装置中,显示部经由一对铰接部被支承在装置主体的一个边缘上,以便可以旋转。一对铰接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上突出的支承突起,以及一对从显示部上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每一个被支承突起被一对支承突起中的一个支承。所述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在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上的状态下时,所述盖部覆盖一对支承突起。在安装到装置主体上的状态下,电池的一部分设置在一对铰接部之间,所述一对盖部配置在一对被支承突起附近。

Description

电池及电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在2007年5月16日在日本特许厅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130722所涉及的主题,并要求该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在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及电子装置。在一个例子中,本发明涉及通过提供带有一对盖部的电池来对设计的自由度进行改进,所述每一个盖部覆盖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一对支承突起之一。
背景技术
例如,诸如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PDAs(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装置,其中,包括有显示面板的显示部通过一对铰接部被支承在包括多个操作键的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上,以便能够转动。
通常,对于这种电子装置,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池是可拆卸的,有一种类型,其中的电池配置在一对铰接部之间(例如,见特开2005-165637号公报)。
在特开2005-165637号公报所描述的电子装置中,铰接机构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圆柱部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圆柱部。所述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圆柱部被支承在所述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圆柱部的外侧,以便可以转动。从而,所述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圆柱部起着支承突起的作用,所述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圆柱部起着被所述支承突起支承的被支承突起的作用。安装在装置主体部上的电池配置在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之间。
但是,根据特开2005-165637号公报所述的电子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所述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圆柱部)是暴露的。因此,需要将支承突起形成圆柱形,以便具有和被支承突起(圆柱部)及电池的形状和尺寸相符的预定尺寸,这将导致设计的自由度受到不希望的限制的问题。
进而,除了在电池与支承突起之间导致产生间隙之外,在支承突起与被支承突起之间也导致产生间隙。从而,存在着许多间隙,灰尘容易从这些间隙侵入。从而,令人担心灰尘可能会粘附在设置在装置主体部中的用于安装电池的连接器上,造成电池与装置主体部的连接故障。
因此,需要改进电池和电子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在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一对盖部覆盖一对支承突起的每一个。至少电池的一部分在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下配置在一对铰接部之间,并且,所述一对盖部分别邻近一对被支承突起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电子装置包括一对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带有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本方案包括从显示部突出的一对被支承突起,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分别由所述一对支承突起支承。本方案进一步包括带有一对盖部的电池,在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一对盖部覆盖一对支承突起中的每一个。在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一对盖部分别邻近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配置。
从而,对于这种示范性的电池和电子装置,在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下,所述一对支承突起分别被所述一对盖部覆盖,只在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和所述一对盖部之间形成间隙。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安装到电子装置的装置主体部上的电池,在所述电子装置中,显示部经由一对铰接部被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上,以便能够旋转运动。所述一对铰接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所述被支承突起的每一个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支承。所述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盖部覆盖一对支承突起中的每一个。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部之间。所述一对盖部中分别邻近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配置。
从而,几乎不需要根据被支承突起和电池的形状和尺寸来形成支承突起,可以改进设计自由度。
在盖部的外侧可以形成插入槽。典型地,插入槽在向装置主体部安装的方向上敞开。支承突起用于插入到插入槽内。从而,在将电池相对于装置主体部进行安装/拆卸时,可以防止电池从支承突起上掉落或者坠落。
一个方案提供配置充电电池的第一原电池配置部,和配置另外的充电电池的第二原电池配置部。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第一原电池配置部配置在所述一对盖部之间。第二原电池配置部形成为使得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第二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配置在第一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之下。从而,当将电子装置被放置到桌子等上时,可以利用第二原电池配置部将装置主体部以向前倾斜的状态倾斜,无需设置用于将装置主体部保持向前方倾斜的状态的专用单元,减少了部件的数目,可以改进使用的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经由一对铰接部可旋转地被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上的显示部、以及电池。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并被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之间。所述一对铰接部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其中,每一个被支承突起由所述一对支承突起支承。优选地,所述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在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盖部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的每一个。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一对盖部的每一个邻近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配置。
从而,几乎不需要根据被支承突起和电池的形状和尺寸来形成支承突起。从而,可以实现电子装置的设计自由度的改进。
可以在电池的盖部的外侧形成插入槽。典型地,该插入槽在向装置主体部安装的方向上敞开。支承突起用于插入到插入槽内。从而,在将电池相对于装置主体部进行安装/拆卸时,可以防止电池从支承突起上掉落或者坠落。
可以提供配置充电电池的第一原电池配置部和配置充电电池的第二原电池配置部。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第一原电池配置部配置在所述一对盖部之间。第二原电池配置部形成为使得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第二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配置在第一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之下。当将电子装置被放置到桌子等上时,可以利用第二原电池配置部将装置主体部以向前倾斜的状态倾斜,并且,无需设置用于保持装置主体部向前方倾斜的状态的专用单元,减少了部件的数目,可以改进电子装置的操作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结合到电子装置的装置主体部上的电池。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对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被支承突起的每一个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支承。所述装置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经由所述一对铰接部被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上,并相对于装置主体部可旋转运动。所述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盖部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的每一个。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部之间。所述盖部分别邻近所述被支承突起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和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经由一对铰接部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上。本方案进一步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部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部之间。所述一对铰接部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所述被支承突起分别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支承。所述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盖部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的每一个。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一对盖部的每一个邻近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和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经由一对铰接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上。本方案进一步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并且被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部之间。所述一对铰接部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分别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支承。所述电池还包括用于将电池结合到装置主体部上并且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的每一个的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与图2至图35一起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附图,图1表示在显示部打开的状态下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在显示部关闭的状态下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键盘和外壳的上部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托板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设置在托板上的卡定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表示设置在托板上的卡定部的另外一种形状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键盘盖的透视图;
图8是与图9至图11一起表示键盘与上部壳体之间的连接步骤的附图,本图是表示键盘重叠在上部壳体的键配置部上、并且所述卡定部从通孔突出的状态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键盘重叠在上部壳体的键配置部上、并且所述托板的卡定部从插入孔突出的状态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键盘相对于上部壳体滑动、键盘盖的卡定部被卡定在连接卡定部上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键盘相对于上部壳体滑动、设置在两侧边缘部的卡定部被卡定在连接卡定部上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显示部被关闭的状态的电子装置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显示部被关闭的状态的电子装置的后视图;
图14是表示电池从装置主体部上卸下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是支承突起的放大透视图;
图16是电池的放大侧视图;
图17是电池的仰视图;
图18是与图19至25一起表示电池和装置主体部之间的连接步骤的附图,本图是表示将盖部倾斜的状态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电池移动到前倾斜下部、并且支承突起被插入到插入槽内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在旋转电池的过程中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电池被旋转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22是表示电池被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23是与图24及25一起表示当将电池锁定到装置主体部上时的顺序的附图,本图是表示接合爪与安装片接触的状态的示意放大平面图;
图24是表示接合爪反抗弹簧构件的压力而运动的状态的示意的放大平面图;
图25是表示接合爪与安装片接合、并且电池被锁定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的放大示意平面图;
图26是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27是显示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28表示将外部框架分离的状态的显示部的透视图;
图29是面板外壳的透视图;
图30是配置框架的透视图;
图31是表示各个部分被安装到面板外壳和配置框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2是表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被配置在配置框架上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33是外部框架的透视图;
图34是表示包括另一类型的第二天线的各个部分被安装到面板外壳和配置框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以及
图35是表示第一天线和另一类型的第二天线被配置在配置框架上的状态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对于下面描述的非限定性的实施形式,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被应用于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个人计算机。
对于下面的描述,在使用者视觉识别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屏的状态下,根据使用者观察的方向表示前方-后方、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从而,将使用者侧作为前方。应当注意,下面所述的前方-后方、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定的,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局限于这些方向。
电子装置,在本例中为个人计算机1,包括显示部4,所述显示部4经由铰接部3被支承在装置主体部2的后边缘部,以便可旋转运动(参见图1和2)。
装置主体部2在外壳5内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电路板(主板),该外壳5包括上下连接的上部壳体6和下部壳体7。
如图3所示,上部壳体6包括配置在前侧的手掌放置部8、以及相连地配置在该手掌放置部8后侧的键配置部9。在所述的例子中,用于铰链10的向后突出的突起相互隔离,并且配置在键配置部9的后边缘的每一侧。
在所述的例子中,手掌放置部8形成水平方向长的矩形的大致板状形状,在手掌放置部8的大致的中央部,配置指示装置11和敲击钮12。指示装置11是接触式传感器型的操作部,对于敲击钮12,典型地设置有左钮、中间钮和右钮。
键配置部9典型地形成浅的凹入形状。对于键配置部9,在两侧部以外的部分上形成多个通孔9a,在两侧部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形成相互隔离的插入孔9b。在键配置部9的通孔9a的开口边缘部,例如,设置有向后突出的舌状连接卡定部9c。在键配置部9的通孔9b的开口边缘部,例如,分别设置有向后突出的舌状连接卡定部9d。
键盘13配置在键配置部9上并且与键配置部9连接。键盘13包括:配置底座14、配置在该配置底座14上的多个操作键15、以及固定到该配置底座14上的键盘盖16。
配置底座14包括托板17、形成在托板17上的图中未示出的电路板、以及从上方覆盖电路板的保护片18。
托板17例如由铝或类似的金属材料形成。在托板17的下侧,设置向下方突出的多个卡定部19(参见图4)。卡定部19由托板17的被向下方冲压的各个部分形成。在图5和6所示的例子中,卡定部19形成弓形或者袋状,并分别具有开口部19a,所述开口部19a典型地朝着向前的方向敞开。
每一个操作键15都可以相对于配置底座14上下运动。借助图中未示出的设置在配置底座14上的升降机构进行运动。当将操作键15向下按时,由形成在托板17上的电路板产生与其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
典型地,键盘盖16的外形稍大于配置底座14的外形(见图3)。在键盘盖16上形成孔16a,孔16a分别对应于操作键15。如图7所示,在键盘盖16的两侧部的每一个上,设置卡定部20,在卡定部20上分别形成开口部20a,所述开口部20a向前方和侧方开口。
典型地,键盘盖16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到配置底座14上。在键盘盖16被固定到配置底座14上的状态下,操作键15从孔16a向上突出,键盘盖16的外周部位于配置底座14的外侧。从而,卡定部20位于配置底座14的外侧。
键盘13按照下述方式连接到外壳5的上部壳体6上(参见图8至图11)。
首先,将键盘13重叠到上部壳体6的键配置部9上,并且,如图8和9所示,配置底座14的卡定部19分别从键配置部9的通孔9a向下突出。键盘盖16的卡定部20分别从键配置部9的插入孔9b向下突出。
其次,如图10和11所示,当使键盘13相对于上部壳体6向前滑动时,分别将连接卡定部9c插入到卡定部19的开口部19a内,将卡定部19卡定在连接卡定部9c上。分别将连接卡定部9d插入到卡定部20的开口部20a内。将卡定部20分别卡定在连接卡定部9d上,从而,将键盘13连接到上部壳体6上。
如上面所述,对于电子装置1,将设置在键盘13的外周部和外周部之外的部分上的卡定部19和20卡定,将键盘13连接到外壳5上,借此,提供在键盘13与外壳5之间的牢固连接状态,当按压操作键15时,无需提供键盘13在上部壳体6的上方浮动的状态,就可以达到极好的操作感。
并且,典型地,只通过将卡定部19和20与连接卡定部9c和9d卡定来实现键盘13与外壳5之间的连接,从而,典型地,不利用螺旋夹具将键盘13连接到外壳5上。因此,可以容易地将键盘13从外壳5上卸下,并且可以改进维修特性。
进而,可以通过将键盘13重叠到键配置部9上并且使键盘13滑动来进行键盘13向外壳5的连接,借此,可以容易地实现键盘13向外壳5上的连接。从而可以达到电子装置1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的改进。
另外,对于键盘13,设置有固定到配置底座14上的键盘盖16,借此,可以提高键盘13和装置主体部2的刚性。
在外壳5的下部壳体7上,从后表面向后突出的铰链用突起21和21被隔离并配置在每一侧上(参见图12和13)。下部壳体7被安装在上部壳体6上,上部壳体6的铰链用突起10和下部壳体7的铰链用突起21被上下连接,从而构成支承突起22。
在外壳5的后面形成向后方和下方敞开的电池配置用凹入部5a。在电池配置用凹入部5a处设置连接器23(参见图13)。外壳5的电池配置用凹入部5a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安装片24(参见图12和13)。
典型地,支承突起22分别设置在电池配置用凹入部5a的两侧(参见图12至14)。如图15所示,支承突起22包括:向后方突出的基部25、在基部25的后边缘处相连续地配置的插入部26、设置在插入部26的外侧的侧面上的凸缘状突出部27。
插入部26随着向后方行进其竖直宽度变小,并且上边缘部28位于基部25的上表面的上方,上边缘部28的上表面28a形成大致向上方突出的弧形。
被支承突起29从显示部4的下边缘部的两侧边缘部突出,其中,所述显示部4被支承在装置主体部2上,以便可旋转运动(参见图1、2和12)。被支承突起29分别由支承突起22支承,以便可旋转运动。在所述被支承突起29由所述支承突起22支承的状态下,支承突起22的突出部27由被支承突起29从外壳5的外侧封闭(参见图12至14)。
铰接部3由支承突起22和被支承突起29构成(参见图1和2)。显示部4经由铰接部3支承在装置主体部2上,以便可旋转运动。
电池3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部2上,电池30的一部分被配置在铰接部3之间(参见图2和14)。
如图14和16所示,电池30包括:其横截面形状典型地形成大致的圆柱形的水平方向长的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横截面形状的下侧半部典型地形成大致的半圆柱形的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基板配置部33,用于对电池充电的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电路板配置在所述基板配置部33处。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相连续地配置在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的前侧,其下侧半部配置在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的下方。基板配置部33相连续地设置在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的前侧。
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和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一般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典型地,在它们的每一个中储存三个图中未示出的充电电池(原电池)。
盖部34分别与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的两个侧边缘部成一整体地设置。对于盖部34,其外表面形成与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相连续的弧形,该外侧包括向前敞开的插入槽34a。插入槽34a形成与支承突起22的插入部25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盖部34的外径形成与从显示部4向后方突出的被支承突起29的外径相同的尺寸。
在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的下侧,在每一侧相互隔离地设置典型地由橡胶等柔性材料构成的接受突起35。
在基板配置部33的前边缘部,形成在任一侧被隔离并且至少向前方敞开的缺口部33a,缺口部33a分别配置有接合爪36。在基板配置部33的下面,释放杆被在任一侧隔离且可滑动地设置(见图17)。释放杆37被制成在一个方向上滑动,借此,将配置在缺口部33a处的接合爪36(见图18)拉向基板配置部33的内部。利用图中未示出的弹簧构件将接合爪36向被拉入缺口部33a的方向推压。
在基板配置部33上,设置有向前突出的连接器部33b(参见图14)。
下面将描述将电池30安装到装置主体部2上的步骤(参见图18至23)。
首先,将电池30倾斜,使得盖部34的开口方向朝向前方向下倾斜部(参见图18)。
其次,将电池30向前方向下倾斜部移动,将支承突起22插入到插入槽34a内(参见图19)。
接着,旋转电池30,使得盖部34的开口方向朝向前方(参见图20和21)。这时,即使抓住电池30的手离开电池30,由于支承突起22被分别插入到盖部34的插入槽34a内,借此,可以防止电池30从支承突起22上掉落和坠落。特别是,支承突起22的上边缘部28的上表面28a形成向上突出的大致弧形,从而盖部34易于分别被上边缘部28保持,可以防止电池30从支承突起22掉落。
最后,将电池30向前方移动,借此,完成向装置主体部2上的安装(参见图22)。当电池3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部2上时,接合爪36分别与外壳5的安装片24接触(参见图23)。通过电池30向前的运动,反抗弹簧构件的压力,使接合爪36运动(参见图24),当通过电池30的进一步的运动,接合爪36跨越安装片24时,借助弹簧构件的压力,接合爪36返回到初始位置,并与安装片24接合,从而将电池30与装置主体部2锁定(参见图25)。
在电池30安装到装置主体部2上的状态下,连接器部33b被连接到设置在装置主体部2上的连接器23上,盖部34位于邻近从显示部4向后突出的被支承突起29的内侧处。从而,支承突起22的尚未被被支承突起29封闭的部分,被盖部34从外周侧封闭。
如图26所示,在电池30安装到装置主体部2上的状态下,在电子装置1被置于桌子等的安置面100上时,电子装置1被接受突起35支承在安置面100上,所述接受突起35设置在从装置主体部2的前边缘部的下侧和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中,装置主体部2以向前方倾斜的状态倾斜。从而,使用者易于对操作键15进行操作,可以改进操作性能。
从而,对于电池30,电子装置1被从第一原电池配置部31向下突出的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支承,这消除了设置用于将装置主体部2保持向前倾斜的状态的部分的必要性,从而,尽管减少了部件的数目,仍然可以改进电子装置1的使用方便性。
通过使释放杆37滑动以便解除接合爪36与安装片24之间的接合,使电池30相对于装置主体部2向后移动,可以进行电池30从装置主体部2上的拆卸。释放杆37设置在电池30的下侧,但是,如上面所述,在电子装置1被置于桌子等的安置面100上的状态下,装置主体部2以向前方倾斜的状态倾斜,在第二原电池配置部32的前侧,在安置面100与装置主体部2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用者将双手从装置主体部2的两侧插入,在电池30的基板配置部33的下侧搜索,可以使释放杆37滑动。因此,在将电子装置1安装到安置面100上时,可以将电池30从装置主体部2上卸下,从而,可以容易地将电池30从装置主体部2上卸下。
如上所述,对于电子装置1,在电池3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部2上的状态下,所述一对盖部34邻近所述一对被支承突起29,支承突起22被盖部34封闭。这种配置减小了根据被支承突起29和电池30的形状和尺寸形成支承突起22的必要。从而,可以改进电子装置1的设计自由度。
并且,典型地,只在电池30的盖部34与被支承部29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减少了灰尘从间隙的侵入,从而,可以确保电池30与装置主体部2的非常好的连接状态。
如图27和28所示,显示部4包括:显示面板38、配置显示面板38的面板外壳39、安装到面板外壳39的外周上的配置框架40、以及从前面覆盖配置框架40的外部框架41。
对于显示面板38,例如,采用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38的下边缘部安装有水平方向长的控制基板42。控制基板42是用于驱动控制显示面板38的基板。
面板外壳39的典型结构为,例如,由碳材料形成的底板部43和设置在底板部43的外周部上的框架部44通过嵌入成形成一整体地形成(参见图29)。
底板部43形成比显示面板38稍大的矩形的平板状,显示面板38配置在底板43的前表面上。底板部43典型地由碳材料形成,借此,优选地提供高的刚性。
框架部44由包括带有以树脂作为基础材料的碳树脂的材料形成,并形成具有上部45、下部46、左侧部47和右侧部48的框架状。
框架部44设置有用于定位和配置显示面板38的壁44a(参见图29)。将壁44a的一部分设置成高度比其它部分低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接合部49。
显示面板38配置在壁44a的内侧并安装到面板外壳39上。
前后穿透的定位孔44b形成在框架部44的预定的位置上。
连接接合部50分别配置在框架部44的上部45、左侧部47、和右侧部48的外周部上。
水平方向长的端子安装部45a设置在上部45上。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将上部45的水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设置成照相机安装部45b。
纵向方向长的端子安装部47a上下隔离地设置在左侧部47上。
铰链用突起51从下部46的两个侧边缘部向下突出。铰链用突起51配置在被支承突起29内,并分别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旋转运动构件连接到支承突起22上。
在配置框架40内,水平方向长的上表面部52、以及分别从上表面部52的两个侧边缘部向下突出的左侧面部53和右侧面部54由树脂材料成一整体地形成。
配置框架40包括形成朝向前后方向的板状的平板部55、以及从平板部55的外周部向前突出的壁56。连接接合部40a设置在配置框架40的预定位置上。
多个定位销55a在平板部55上向前突出。
接合部56a设置在壁部56的内表面上。接合部56a的一部分还起着连接接合部40a的作用。从而,可以简化结构。
在配置框架40内,定位销55a分别从背面插入到面板外壳39的定位孔44b内,以便进行定位,连接接合部40a分别与面板外壳39的连接接合部49接合,以便连接到面板外壳39上。从而,只通过在连接接合部40a与连接接合部49和50之间的接合,就可以进行配置框架40与面板外壳39之间的连接。
照相机单元57安装到面板外壳39的上部45的照相机单元安装部45b上(参见图28和31)。照相机单元57包括照相机主体单元57a和控制板57b。连接线57c从照相机单元57伸出。连接线57c通过面板外壳39的上部45、左侧部47、被支承突起29的内侧,并通向支承突起22的内侧。连接线57c连接到配置在装置主体部2的内侧的控制电路板(主板)上。
以将面板外壳39和配置框架40连接起来的状态配置第一天线58和第二天线59(参见图31和32)。第一天线58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用于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第二天线59被构造成用于例如1段广播(地上数字式广播面向手机等移动体的广播)系统、日本的数字电视系统、或者例如用于蓝牙、WiMax或GPS系统。
典型地,第一天线58分别配置在配置框架40的邻近上表面部52的左边缘的位置、和配置框架40的在左侧面部53的上侧上下隔离的位置上。金属接地端子58a分别设置在第一天线58处,并且分别安装到面板外壳39的端子安装部45a、47a和47a上并接地。
连接电缆58b分别从第一天线58伸出,并且,连接电缆58b从面板外壳39的上部45或者左侧部47通过被支承突起29的内侧到达支承突起22的内侧,并且被连接到配置在装置主体部2内侧的控制电路板(主板)上。
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天线59配置在配置框架40的右侧面部54的上侧。用于接地的金属端子59a设置在第二天线59上,该金属端子59a连接到面板外壳39上并且接地。
连接电缆59b从第二天线59伸出,并从面板外壳39的右侧部48通过被支承突起29的内侧到达支承突起22的内侧。因而,连接电缆59b被连接到配置在装置主体部2内侧的控制电路板(主板)上。
第二天线59包括天线轴59c,可以从显示部40内抽出和储存在显示部40内。
外部框架41从前面安装到配置框架40上。外部框架41形成矩形框架的形状,分别向下方突出的铰链用突起60配置在外部框架41的下边缘部的两个侧边缘部上。铰接用突起60和60分别连接到设置在面板外壳39上的铰接用突起51上,并且和铰接用突起51一起,配置在被支承部29的内侧,并且经由图中未示出的旋转运动机构与支承突起22连接,以便能够旋转。
如图33所示,多个接合部41a围绕周边相互隔离、并设置在外部框架41的后表面上,接合部41a向下突出。
外部框架41分别被与接合部56a接合的接合部41a连接到配置框架40上。从而,配置框架40和外部框架41的连接优选地只由接合部41a和接合部56a之间的接合来进行。
在外部框架41连接到配置框架40上的状态下,从前方将整个配置框架40和显示面板38的外周部覆盖起来。
如上所述,对于电子装置1,第一天线58配置在由非金属材料形成的配置框架40的上表面部52和左侧面部53上,第二天线59配置在右侧面部54上。
从而,伴随着用于配置用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天线58和第二天线59的足够空间,可以实现通信性能的改进。特别是,将第一天线58配置在上表面部52和左侧面部53上,借此,通过具有用以被各个第一天线58接受所必要的强度的信号,可以实现灵敏度的改进,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并且,第一天线58和第二天线59配置在上侧,从而,第一天线58和第二天线59与桌子(安置面100)和装置主体部2相隔离,这样可以屏蔽所接收到的进入的无线电波,从而改进接收灵敏度。另外,接受会由装置主体部2引起的不必要的噪音的可能性,可以确保优异的通信状态。
进而,只通过接合部41a与接合部56a之间的接合,实现配置框架40与外部框架41之间的连接,借此,可以改进第一天线58和第二天线59的接收灵敏度,而无需采用金属固定螺钉,所述金属固定螺钉在配置框架40与外部框架41之间的连接时可能会使接收灵敏度恶化。
进而,只通过接合部40a与连接接合部49和50之间的接合也实现了配置框架40与面板外壳39之间的连接,借此,可以改进第一天线58和第二天线59的接收灵敏度,而无需采用金属固定螺钉,所述金属固定螺钉在配置框架40与面板外壳39之间的连接时可能会使接收灵敏度恶化。
另外,将第二天线59制成可以抽出和储存的结构,并且可以移动到显示部4的内部和移动到显示部4的外部,从而,通过将第二天线59抽出,可以将第二天线59升起,从而可以改进接收灵敏度。
应当指出,上面已经举出了一个例子,其中,第二天线59配置在配置框架40的右侧面部54上,但是,也可以将第二天线59配置在配置框架40的上表面部52上。
而且,上面已经举出了一个例子,其中,将用于1段广播系统的天线设置成第二天线59,但是,例如,如图34和35所示,也可以将用于WAN(广域网)系统的天线设置成第二天线59A。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需要设置两个第二天线59A。在需要设置两个第二天线59A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天线59A分别设置在上表面部52和右侧面部54上。
典型地,第二天线59A分别配置在上表面部52和右侧面部54上,借此,借助具有用以被各个第二天线59A接收所需的强度的信号,可以改进灵敏度,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上面描述了一个例子,其中,将用于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天线用作第一天线58,将用于1段广播或者广域网系统的天线用作第二天线59和59A,然而,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并不局限于用于这些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可以采用用在光学或其它通信系统中的天线。
另外,上面已经描述了一个例子,其中,配置采用用于不同通信系统的两种类型的天线,但是,天线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两种,也可以利用用于三种或者更多种类型的通信系统中的天线。
在实施形式中所述的部件的特定形状和结构只是实施本发明的例子,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理解,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或者其等价物的范围内,根据设计的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改型、组合、再组合和变形。

Claims (11)

1.一种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接合到电子装置的装置主体部上,
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一对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包括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和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每一个被支承突起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中的一个支承,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经由所述一对铰接部被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并且相对于装置主体可旋转运动,
所述电池包括:
一对盖部,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一对盖部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中的每一个,在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部之间,一旦将所述电池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所述盖部中的每一个与被支承突起中的一个邻近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其中插入所述支承突起的插入槽配置在所述盖部的内侧,所述插入槽在相对于装置主体部的安装方向上敞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一步包括:
第一原电池配置部,第一充电电池配置在所述第一原电池配置部中;以及
第二原电池配置部,第二充电电池配置在所述第二原电池配置部中;
其中,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第一原电池配置部设置在所述一对盖部之间,并且
将所述第二原电池配置部构造成这样的结构: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第二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设置在所述第一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之下。
4.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部;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经由一对铰接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以及
电池,该电池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部上,所述电池配置在一对铰接部之间,
所述一对铰接部包括:
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以及
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每一个被支承突起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中的一个支承,
所述电池包括一对盖部,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盖部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中的每一个,当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盖部的每一个与所述被支承突起中的一个邻近地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中插入所述支承突起的插入槽配置在所述电池的盖部的内侧,所述插入槽在相对于装置主体部的安装方向上敞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电池包括:
第一原电池配置部,第一充电电池配置在该第一原电池配置部中;以及
第二原电池配置部,第二充电电池配置在该第二原电池配置部中;
其中,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第一原电池配置部配置在所述一对盖部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原电池配置部被构造成这样的结构:当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所述第二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配置在所述第一原电池配置部的下侧之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用于支承电路板的基板配置部,所述基板配置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原电池配置部与所述装置主体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配置部包括向装置主体部敞开的缺口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进一步包括配置在所述基板配置部上的接合爪,所述接合爪与设置在外壳上的安装片接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接合爪被连接到由使用者移动的释放驱动件上,并且,接合爪响应释放驱动件的运动而从所述安装片上脱离。
1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部;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经由一对铰接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装置主体部的一个边缘部处;以及
电池,所述电池的至少一部分被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部上,并且配置在所述一对铰接部之间,
所述一对铰接部包括:
一对从装置主体部突出的支承突起,以及
一对从显示部突出的被支承突起,所述被支承突起的每一个被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中的一个支承,
所述电池包括:
用于将电池装到装置主体上的机构,并且,所述机构还用于在所述电池处于安装到装置主体部上的状态时覆盖所述一对支承突起中的每一个。
CN2008100992389A 2007-05-16 2008-05-15 电池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8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0722A JP2008287977A (ja) 2007-05-16 2007-05-16 バッテリー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30722 2007-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8915A true CN101308915A (zh) 2008-11-19
CN101308915B CN101308915B (zh) 2011-06-15

Family

ID=39720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2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8915B (zh) 2007-05-16 2008-05-15 电池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53590A1 (zh)
EP (1) EP1993156A1 (zh)
JP (1) JP2008287977A (zh)
CN (1) CN101308915B (zh)
TW (1) TWI3703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2518A (zh) * 2011-01-05 2012-07-1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0403B (zh) 2009-10-23 2015-01-21 Wistron Corp 易於組裝之可攜式電腦裝置
JP4869397B2 (ja) 2009-12-18 2012-02-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TWI454205B (zh) * 2009-12-28 2014-09-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設備
TWI391811B (zh) * 2010-01-13 2013-04-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轉接板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US10355524B2 (en) 2016-01-29 2019-07-16 Hewi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evices for wireless charging
TWM587292U (zh) * 2019-06-25 2019-1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3300A (en) * 1992-12-02 1994-03-08 Quanta Computer, Inc.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handle including a battery
US5583744A (en) * 1994-09-06 1996-12-10 Citizen Watch Co., Ltd. Portable computer with detachable battery pack
JP3845916B2 (ja) * 1996-10-18 2006-11-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
JPH10124182A (ja) * 1996-10-24 1998-05-15 Fujitsu Ltd 増設バッテリを装着可能な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JPH10222258A (ja) * 1997-01-31 1998-08-21 Citizen Watch Co Ltd 着脱自在な電池パックを備えた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ー
TW408255B (en) * 1997-09-29 2000-10-11 Sony Corp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JP4776062B2 (ja) * 1997-09-29 2011-09-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JPH11330723A (ja) * 1998-05-18 1999-11-30 Toshiba Corp 取り外し可能なパック部品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2000011977A (ja) * 1998-06-29 2000-01-1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電子機器
KR100598083B1 (ko) * 1999-01-22 2006-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디바이스에 배터리 팩을 장착시키기 위한 구조
JP4203782B2 (ja) * 1999-05-19 2009-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バッテリ
JP2002215267A (ja) * 2000-11-15 2002-07-31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555521B2 (ja) * 2001-09-18 2010-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着脱ユニット
CN2529390Y (zh) * 2002-02-04 2003-01-0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型电脑一体外挂电池结构
US7476462B2 (en) * 2002-08-24 2009-0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ttery pack locking device for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JP2005165637A (ja) 2003-11-11 2005-06-23 Sony Corp 電子機器及びバッテリー
JP2005157730A (ja) * 2003-11-26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畳式電子機器
JP2006178797A (ja) * 2004-12-24 2006-07-06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
TWI335499B (en) * 2004-12-29 2011-01-01 Asustek Comp Inc Notebook computer and battery device thereof
CN100367154C (zh) * 2005-04-07 2008-02-0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及其电池装置
JP2007130722A (ja) 2005-11-10 2007-05-31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ロボットコントロー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2518A (zh) * 2011-01-05 2012-07-1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模块
CN102592518B (zh) * 2011-01-05 2014-04-2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93156A1 (en) 2008-11-19
CN101308915B (zh) 2011-06-15
US20090053590A1 (en) 2009-02-26
TWI370344B (en) 2012-08-11
TW200846878A (en) 2008-12-01
JP2008287977A (ja) 200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8915B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01308396B (zh) 电子装置
US7733636B2 (en) Keyboard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525437B1 (en) Mobile phone with camera
US8027156B2 (en) Keyboard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36340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432485B1 (en) Optimized designs for embedding webcam modules with superior image quality in electronics displays
US900778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587226B2 (en) Folding cellular phone
KR101107016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
JPH02105663A (ja) 情報機器
US7320607B2 (en) Main board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7054670B2 (en) Cellular phone stru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564075A (zh) 一种双屏笔记本电脑的组装方法及双屏笔记本电脑
US8345448B2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noise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JP4468116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EP1119156A1 (en) Foldabl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JP3298496B2 (ja) 携帯電話機
JP2009009733A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217060863U (zh) 笔记本电脑
JP4332403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7028541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US2007014634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158922A (ja) 携帯端末
JP2008283548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