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2679A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02679A CN101302679A CNA2008101226495A CN200810122649A CN101302679A CN 101302679 A CN101302679 A CN 101302679A CN A2008101226495 A CNA2008101226495 A CN A2008101226495A CN 200810122649 A CN200810122649 A CN 200810122649A CN 101302679 A CN101302679 A CN 1013026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
- knitting
- needle
- base plate
- tri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置于三角底板上,其上至少包含一个编织单元,每一编织单元包含控制织针编织动作的编织三角和控制织针是否处于编织状态的选针器及选针三角,编织三角包括移圈拦针三角、压针三角、接圈拦针三角、移圈三角、成圈三角和集圈三角,上述编织三角在三角底板上的分布形成了一编织区域,其中所述选针器及选针三角设置在该编织区域内,选针器置于所述区域的中部,选针三角置于所述区域的底部;编织三角是:移圈拦针三角、眉毛三角、接圈拦针三角、压针三角排列在编织区域上部,移圈三角、成圈三角、集圈三角排列编织区域下部。优点是:结构简化、紧凑,整机体积小、耗材少、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编织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横机,尤其涉及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设置在三角底板上,一般由多个编织单元组成。每一编织单元由分布在三角底板上侧的编织区域I、分布在三角底板中部的压板区域II和分布在三角底板下侧的选针区域III组成,见图8。编织区域内设置有各种编织三角,其中主要的编织三角是:移圈拦针三角102、压针三角103、眉毛三角104、成圈三角105、移圈三角106和集圈三角107。移圈拦针三角102、移圈三角106位于于编织区域的上半部,眉毛三角104、成圈三角105、接圈三角107和压针三角103基本位于编织区域的下半部。移圈三角与成圈三角联动,即当移圈三角高于三角底板面(即处于上位位置)时,在联动机构120的作用下成圈三角低于或齐平于三角底板面(即处于下位位置),反则反之,可参见图7。成圈编织时,成圈三角处于上位,将对挺针片后针踵作用,其上的三角斜面推抵后针踵向上,使后针踵进入成圈针道M。移圈编织时,移圈三角处于上位,将对挺针片前针踵作用,其上的三角斜面推抵前针踵使挺针片继续向上,前针踵进入移圈针道N。
进行移圈、集圈编织还要有压板和选针器的配合。压板包括左右活动压板108和固定压板109,它们设置在压板区域内。选针区域设置在压板区域的下侧,该区域内有选针器110及选针三角111。所以,现有的编织控制机构结构较为复杂,这使得三角底板尺寸较大。而编织控制机构是安装在电脑横编织机的机头上的,所以机头的尺寸也相应较大。机头在针床上运行,因此,针床的尺寸必然随着增大,而针床是一铸造件,较大的床体必然耗材多,从而造成生产成本高。
目前世界性的资源紧缺,使钢材价格日益高企,所以在保证各种编织性能的基础上生产一种耗材少、价格相对低廉的的电脑横编织机,既符合国家提出的节约资源的战略方针,又符合编织企业尤其是小型编织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材少、成本低且编织性能优良的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置于三角底板上,其上至少包含一个编织单元,每一编织单元包含控制织针编织动作的编织三角和控制织针是否处于编织状态的选针器及选针三角,编织三角包括移圈拦针三角、压针三角、接圈拦针三角、移圈三角、成圈三角和集圈三角,上述编织三角在三角底板上的分布形成了一编织区域,其中所述选针器及选针三角设置在该编织区域内,选针器置于所述区域的中部,选针三角置于所述区域的底部;每一编织区域内的编织三角是这样分布的:移圈拦针三角、眉毛三角、接圈拦针三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在所述编织区域对称中心线的上部,一对压针三角对称置于上述三编织三角的两侧,移圈三角、成圈三角、集圈三角从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在该编织区域对称中心线的下部。
所述集圈三角左右可滑动地滑接在三角底板上。
所述三角底板对应于集圈三角位置处设有一横向滑槽,集圈三角滑接在该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
所述接圈拦针三角和眉毛三角通过一杠杆机构实现联动,即当接圈拦针三角高于三角底板面时,眉毛三角不高于三角底板面;反之,当接圈拦针三角不高于三角底板面时,眉毛三角高于三角底板面时。
本发明的编织控制机构对编织三角进行了新型的分布设置,并根据这种分布设置,建立了新的编织三角联动关系,并将选针区域设置在编织区域中,配合对应改型设计的挺针片,省去了原编织机中的各种压板,并将选针区域与编织区域重合,在保证较好编织功能的基础上使编织控制机构的结构大大简化,结构十分紧凑,三角底板的尺寸大大减小,从而为生产一种整机体积小、耗材少、价格相对低廉且具有良好编织性能的经济型编织机奠定了基础,既满足了编织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也在具体产品设计中实践了国家节约资源的战略方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编织控制机构在成圈编织时其组合织针前后针踵的轨迹图。
图3是图1所示编织控制机构在移圈编织时其组合织针前后针踵的轨迹图。
图4是图1所示编织控制机构在接圈编织时其组合织针前后针踵的轨迹图。
图5是图1所示编织控制机构在集圈编织时其组合织针前后针踵的轨迹图。
图6是组合织针不参与编织被选针器选中时的状态。
图7编织三角上、下位位置及联动示意图。
图8是现有编织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角底板,2压针三角,3移圈拦针三角,3a拦针面,4眉毛三角,5拦针三角,6选针三角,7成圈三角,7a起针三角,8移圈三角,9接圈拦针三角,9a拦针面,10集圈三角,11压针三角滑槽,12集圈三角滑槽,13选针器,20织针,30挺针片,31前针锺,32后针锺,33花型针踵,101拦针三角,102移圈拦针三角,103压针三角,104眉毛三角,105成圈三角,106移圈三角,107集圈三角,108左右活动压板,109固定压板,110选针器,111选针三角,120联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优点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设有一个编织单元的编织控制机构,在三角底板1上由拦针三角5、移圈拦针三角3、压针三角2、接圈拦针三角9、移圈三角8、成圈三角7和集圈三角10等编织三角形成一编织区域。在该区域的上部对称分布有拦针三角5和压针三角2。在该区域中部对称两侧置有选针器13。在该区域下部对称分布有选针三角6和起针三角7a,两起针三角7a与成圈三角7做成一体。在该编织区域对称中心线的上部自上而下置有移圈拦针三角3、眉毛三角4、接圈拦针三角9。在其下部,自上而下置有移圈三角8、成圈三角7和集圈三角10。
其中的眉毛三角4和接圈拦针三角9通过一杠杆机构实现联动(可参见图7),当眉毛三角4处于高于三角底板1平面的上位位置时,接圈拦针三角9则处于低于三角底板平面或与三角底板齐平面的下位位置。反之,当眉毛三角处于下位位置时,接圈拦针三角9则处于上位位置。
成圈三角7和移圈三角8是单独活动连接在三角底板1上来实现有上下两个工位的转变,相互间不联动。压针三角2滑接于三角底板1的滑槽11中,可沿该滑槽滑动。这与现有压针三角连接方式相同。
上述编织区域内的编织三角的设置及联动编织三角的设置使取消压板后的编织机照样能完成一般编织功能。
本发明的集圈三角10与三角底板1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它不是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而是滑动连接在三角底板1上。三角底板1上设有滑槽12,集圈三角10滑接在该滑槽中,并沿滑槽12左右滑动。这样在织针进行翻针编织时集圈三角10通过移动与接圈拦针三角9上对应的三角斜面相对应,使集圈三角10的横向尺寸大大减小,从而使编织控制机构的结构更紧凑。
本发明将原先设置在编织区域下方选针区域内的选针器和选针三角放到编织区域内,两选针器13设置在编织区域的对称两侧,使两区域合而为一。这样,三角底板的尺寸大大减小,约为现有三角底板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因而编织机的整体尺寸也大大缩小。
上述编织控制机构装在横编织机机头上并随机头在针床上移动。针床上每一针槽内装有专门设置的一种组合织针,它由织针20与推动其运动的挺针片30组成,请参见图1或其它附图的左侧所示的结构。下面以机头由右向左运动来说明编织控制机构的工作过程。所有的编织过程开始是一样的:拦针三角5的拦针斜面触接到挺针片30上的前针踵31,拦针斜面推抵前针踵31,使织针20向下移动,准备接受选针器13的选针。
见图2,织针20如进行成圈编织,推动该织针运动的挺针片30不被选针器选中。此时,挺针片30上的后针踵32露在针槽外,左侧压针三角2已沿槽11移动到上端位置。成圈三角7和眉毛三角4处于上位,接圈拦针三角9则处于下位而不起作用。挺针片相对三角底板1向右移动,当其后针踵32触接到成圈三角7的左侧斜面时沿该斜面向上移动,到斜面上端后再向右移动直到左侧成圈三角斜面的上端,再沿右侧成圈三角斜面下移,完成成圈编织。与此同时,挺针片30的前针踵31侧在右侧压针三角2和眉毛三角4形成的针道及眉毛三角4的下侧移动。
见图3,织针20如进行移圈编织,挺针片30也不被选针器选中,挺针片30上的后针踵32露在针槽外。左侧压针三角2同样处在上端位置,成圈三角7、移圈三角8同样处于上位,而眉毛三角4处于下位的不工作位置,接圈拦针三角9则处于上位。挺针片右移,其后针踵32触接到成圈三角7的左侧斜面时沿该斜面向上移动,移动到该斜面上端后继续沿移圈三角8左侧斜面向上移动,到移圈三角8左侧斜面上端后再沿其上侧向右移动,然后再沿移圈三角8右侧斜面下移,完成移圈编织。与此同时,挺针片的前针踵31沿移圈拦针三角3上的拦针面3a移动,拦针面3a右侧的斜面使挺针片30向下回位。
见图4,织针20如进行接圈编织,挺针片30不被选针器选中,挺针片30上的后针踵32露在针槽外。成圈三角7、眉毛三角4处于下位的不工作位置,接圈拦针三角9则处于上位。挺针片相对右移时,集圈三角10会随机头向右移动,使其中心滞后于编织中心,以便与接圈拦针三角9相对应。挺针片后针踵32起先沿集圈三角10的左侧斜面向上移动,到其左上端后再沿集圈三角10上侧向右移动,然后再沿其右侧斜面下移,完成接圈编织,与此同时,挺针片的前针踵31沿接圈拦针三角9的拦针面9a移动,拦针面9a右侧的斜面使挺针片30向下回位。
见图5,织针20如进行集圈编织,挺针片30还是不被选针器选中,挺针片30上的后针踵32露在针槽外。其编织三角的状态与上述接圈编织相同,所不同的是眉毛三角4处于上位的工作位置,接圈拦针三角9则处于下位的不工作位置,集圈三角10不随机头移动,也就是保持在编织中心的位置上,其中心位置与编织中心重合,没有滞后关系。
见图6,织针不参与编织时,挺针片30被选针器选中,选针器中的选针摆片压在挺针片30的花型针踵33上,使挺针片30向下发生较大的弹性弯曲变形,其挺针后针踵32压入针槽内。此时,挺针片30上的前针踵31露在针槽外,这样,挺针片30不能沿上述编织三角移动,从而使织针20不能编织。
Claims (4)
1.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置于三角底板上,其上至少包含一个编织单元,每一编织单元包含控制织针编织动作的编织三角和控制织针是否处于编织状态的选针器及选针三角,编织三角包括移圈拦针三角、压针三角、接圈拦针三角、移圈三角、成圈三角和集圈三角,上述编织三角在三角底板上的分布形成了一编织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器及选针三角设置在该编织区域内,选针器置于所述区域的中部,选针三角置于所述区域的底部;每一编织区域内的编织三角是这样分布的:移圈拦针三角、眉毛三角、接圈拦针三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在所述编织区域对称中心线的上部,一对压针三角对称置于上述三编织三角的两侧,移圈三角、成圈三角、集圈三角从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在该编织区域对称中心线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圈三角左右可滑动地滑接在三角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底板对应于集圈三角位置处设有一横向滑槽,集圈三角滑接在该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圈拦针三角和眉毛三角通过一杠杆机构实现联动,即当接圈拦针三角高于三角底板面时,眉毛三角不高于三角底板面;反之,当接圈拦针三角不高于三角底板面时,眉毛三角高于三角底板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226495A CN101302679A (zh) | 2008-06-18 | 2008-06-18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226495A CN101302679A (zh) | 2008-06-18 | 2008-06-18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02679A true CN101302679A (zh) | 2008-11-12 |
Family
ID=4011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226495A Pending CN101302679A (zh) | 2008-06-18 | 2008-06-18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0267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1166A (zh) * | 2011-04-26 | 2011-07-13 | 张海 |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
CN102776693A (zh) * | 2012-08-10 | 2012-11-14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机头三角系统 |
CN103334220A (zh) * | 2013-03-31 | 2013-10-02 | 浙江金优科技有限公司 |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
CN112831903A (zh) * | 2021-02-04 | 2021-05-25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纱线在翻针阶段磨损的方法 |
-
2008
- 2008-06-18 CN CNA2008101226495A patent/CN10130267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1166A (zh) * | 2011-04-26 | 2011-07-13 | 张海 |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
CN102121166B (zh) * | 2011-04-26 | 2012-06-27 | 张海 |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
CN102776693A (zh) * | 2012-08-10 | 2012-11-14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机头三角系统 |
CN102776693B (zh) * | 2012-08-10 | 2013-12-11 | 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机头三角系统 |
CN103334220A (zh) * | 2013-03-31 | 2013-10-02 | 浙江金优科技有限公司 |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
CN103334220B (zh) * | 2013-03-31 | 2015-03-04 | 浙江金越管业有限公司 |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
CN112831903A (zh) * | 2021-02-04 | 2021-05-25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纱线在翻针阶段磨损的方法 |
CN112831903B (zh) * | 2021-02-04 | 2021-11-12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纱线在翻针阶段磨损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14888B (zh) | 一种采用电磁选针的三角编织控制系统 | |
CN201212089Y (zh)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
CN201268765Y (zh) | 单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 |
CN101302679A (zh)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
CN1793467A (zh) | 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
CN101985789B (zh) | 一种全自动电脑横机三角底板 | |
CN101532206B (zh) | 一种三角编织机构 | |
CN201406529Y (zh) | 三角编织机构 | |
CN205152524U (zh) | 一种经济型电脑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 |
CN201883252U (zh) | 新型全自动电脑横机三角底板 | |
CN102121166B (zh) |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 |
CN101532207B (zh) | 三角编织机构 | |
CN102605538A (zh) | 一种横机电磁选针三角编织机构 | |
CN201224820Y (zh) | 一种采用电磁选针的三角编织控制系统 | |
CN101570914B (zh) |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 |
CN101122061B (zh) | 编织三角系统 | |
CN102021733B (zh) | 一种采用电磁选针的三角编织控制系统 | |
CN103088535A (zh) | 一种电脑横机三针道及双向移圈技术的编制控制机构 | |
CN202519433U (zh) | 一种横机电磁选针三角编织机构 | |
CN104499178B (zh) | 一种采用多级选针的五功位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 |
CN100500966C (zh) | 一种横编织机选针用三角机构 | |
CN201347489Y (zh) | 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 | |
CN201512651U (zh) | 一种织针组合 | |
CN103437054B (zh) | 一种电磁选针的横机三角编织机构及其集圈、接圈编织方法 | |
CN203034222U (zh) | 一种电脑横机三针道及双向移圈技术的编制控制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204 Address after: Postal code 2, Yang Yi River Development Zone, Chengdong Town, Haian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26625 Applicant after: Feng Jia Lin Co-applicant after: Wu Youqun Address before: Postal code 2, Yang Yi River Development Zone, Chengdong Town, Haian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26625 Applicant before: Feng Jiali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