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3489B - 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3489B
CN101273489B CN2006800352930A CN200680035293A CN101273489B CN 101273489 B CN101273489 B CN 101273489B CN 2006800352930 A CN2006800352930 A CN 2006800352930A CN 200680035293 A CN200680035293 A CN 200680035293A CN 101273489 B CN101273489 B CN 101273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ntenna
circuit substrate
plate part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52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3489A (zh
Inventor
安部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3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3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34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 H05K9/002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of components 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05K9/0024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 H05K9/003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made from non-conductive materials comprising an electro-condu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45Casings being rigid plastic containers having a coating of shielding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第一电路基板22、壳体24和外壳8,在第二电路基板22上布置有天线32和电子组件,壳体24由非导电材料制模而成,并且附着于第一电路基板,使得壳体24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电路基板发生交迭,以及外壳8包括外壳8中的第一电路基板22和壳体24。壳体24包括在除了壳体24在第一电路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天线相对区域S之外的壳体24的表面上所形成的导电层。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其外壳中设有天线的无线通信终端、一种容纳在该无线通信终端的外壳内的屏蔽壳、以及一种制造壳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无线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以这样的方式来配置,即在用户将无线通信终端中安装的伸缩天线沿该天线的长度方向上向外伸出之后执行诸如电话呼叫之后的通信。
然而,在这种伸缩天线中,由于无线通信终端的长度增大了与其向外伸出相对应的长度,这妨碍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紧致性的实现。为此,存在这样一种无线通信终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至3),其中在外壳内设有内置天线,取代向外伸出的天线,使得在通信期间也能够维持紧致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01623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11-312912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10-163748
发明内容
然而,在其中设置有如专利文献1至3中所公开的内置天线的无线通信终端中,该天线被布置在外壳内的电路基板的地(对其施加基准电位的金属部分)的附近。结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与安装伸缩天线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天线增益相比,天线增益发生恶化。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置天线的增益发生恶化的无线通信终端、一种屏蔽壳、以及一种制造壳体的方法。
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电路基板,在其上布置有天线和电子组件;
以非导电材料制模的壳体,该壳体附着于第一电路基板,使得该壳体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电路基板发生交迭;以及
外壳,其中包括第一电路基板和壳体,
其中,该壳体包括在其表面上形成的导电层,该表面不包括壳体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发生交迭的天线相对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中,该壳体还包括:
平板部分,在该壳体附着于第一电路基板的状态下与第一电路基板平行,该平板部分包含该天线相对区域,以及
肋条,形成为具有在从该平板部分到第一电路基板这一侧的方向上的高度,
其中,在至少是所述天线相对区域的外沿,没有形成或间断地形成肋条。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具有按键顶部的按键片,其被设置在该平板部分的与第一电路基板一侧相对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具有通过该按键顶部按下的金属圆盖的第二电路基板,该第二电路基板被布置在该按键片与平板部分之间,
其中,该金属圆盖的定位使得该金属圆盖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不会与所述天线发生交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屏蔽壳包括平板部分和肋条,该肋条被形成为具有在从平板部分到一侧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该肋条包括非导电材料,其中
该平板部分和肋条包括在其上除至少预定区域以外处所形成的导电层。
根据本发明的屏蔽壳,该平板部分和肋条一体地形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用于制造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壳体的方法,在该电路基板上布置有天线和电子组件,该方法包括:
使用非导电材料形成壳体的步骤,该壳体具有平板部分和一定高度的肋条,该肋条在除了该平板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预定区域的外沿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之外的位置;
通过使用该预定区域中的外沿部分中的非肋条部分,对第一表面和第一表面的背面上的第二表面二者进行掩模的步骤;
在该壳体上形成导电层的步骤;以及
去除掩模的步骤。
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使得可以防止内置天线的增益发生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90和95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在其中组装了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第二外壳8的上壳18和下壳20、刚性基板22、壳体24、按键FPC 28、按键片30以及容纳于第二外壳8内的天线32的状态的分解图;
图3是沿图2中所示的刚性基板22的线A-A的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刚性基板22的后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线B-B的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壳体24;
图6是沿第二外壳8的线C-C的视图,示出了在其中组装了图2中所示的第二外壳8的上壳18和下壳20、刚性基板22、壳体24、按键FPC28、按键片30、以及天线32的状态;
图7是在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的壳体92的刚性基板22一侧看去时的平面图;
图8是在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5的壳体97的刚性基板22一侧看去时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
2折叠式移动电话
4铰链
6第一外壳
8第二外壳
10显示单元
12扬声器
14操作单元
16麦克风
18上壳
20下壳
22刚性基板
22a第一表面
22b第二表面
24壳
25平板部分
26,26a,26b,26c,26d,26e肋条
28按键FPC
28a第一表面
28b第二表面
30按键片
32天线
36,38基准电位充电图(reference potential pattern)
48按键开关
62金属圆盖
80按键顶部
81操作表面
82按键孔
90折叠式移动电话
92壳
95折叠式移动电话
97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1至6是用于例证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对应于无线通信终端)、壳体24(对应于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24的方法的参考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包括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8,它们通过铰链4彼此可旋转地相连。第一外壳6具有显示单元10和扬声器12,而且扬声器12被布置于在第一外壳6的长度方向上接近与铰链4相对一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处。此外,第二外壳8具有操作单元14和麦克风16,而且麦克风16被布置于在第二外壳8的长度方向上接近与铰链4相对一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处。
第二外壳8包括具有操作单元14的上壳18以及位于其相对一侧上的下壳20。如图2所示,在上壳18和下壳20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中,从下壳20开始,依次容纳有刚性基板22(对应于第一电路基板或电路基板)、壳体24、按键FPC(柔性印刷电路)28(对应于第二电路基板)以及按键片30。
在刚性基板22的下壳20这一侧的第一表面22a上,以及在与第一表面22a相对的一侧的第二表面22b上,布置有各种电子组件(未示出)。此外,在刚性基板22的第一表面22a上,固定有内置天线32。
如图3所示,该天线32沿刚性基板22的长度方向布置在铰链4的末端部分(该方向是铰链4这一侧与麦克风16这一侧相连的方向),该末端部分是宽度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之一。以使得向其施加基准电位的第一表面22a上的基准电位充电图36不会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刚性基板22。天线32与第一表面22a上所形成的导电图案(未示出)电路连接,并且由该导电图案来供电。
此外,如图4所示,以使得向其施加基准电位的第二表面22b上的基准电位充电图38不会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刚性基板22。
此外,如果刚性基板22是多层基板,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以使得基准电位充电图不会在内层中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基准电位充电图。此外,除了基准电位充电图之外,以使得包括刚性基板22的表面层和内层的导电图案在除了针对天线32的馈电部分之外不会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导电图案。
接下来,如图5所示,壳体24包括平板部分25和肋条26,该平板部分25具有其平面形状大致为矩形的几乎平坦的表面,而肋条26形成为具有从平板部分25朝向刚性基板22一侧的高度(在图5中,正面一侧与纸面呈直角)。肋条26在平板部分25的边缘部分的大致整个周边上形成,并处于平面形状之内的预定位置处。
如图2中所示,壳体24附着于刚性基板22,使得平板部分25与刚性基板22平行地布置,并且使末端表面在肋条26的高度方向上与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b相接触。壳体24覆盖了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b上的电子组件,例如高频电路(未示出),以形成第二表面22b和壳体24之间的闭合空间。
壳体24的平板部分25具有如图5所示的天线相对区域S(在图中,是矩形阴影区域),该区域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面向天线32。也就是说,天线相对区域S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在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布置了肋条26a、肋条26b和肋条26c,其中肋条26a与平板部分25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边缘部分,肋条26b与平板部分25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平面平板部分25之内,以及肋条26c与平板部分25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平面平板部分25之内。肋条26没有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一段中。这一段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四条边中除了与肋条26a、26b和26c相对应的三条边之外的边相对应。
此外,使用硬且非导电的合成树脂材料作为壳体24的核心材料,并通过对核心材料的正面和反面的几乎整个区域上应用汽相沉积方法来形成金属导电层。在将壳体24插在上壳18与下壳20之间时,正面上的导电层与电连接至基准电位充电图38(参见图4)的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b上的基准电位充电图38中设置的接触点发生接触,由此获得与基准电位充电图38相同的电位。因此,外壳24起到了除了天线相对区域S之外的屏蔽壳的作用。
也就是说,壳体24用作防止外部噪声影响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b上的多个电子组件(未示出),并且还防止每一个电子组件(未示出)所产生的噪声彼此影响并潜入天线32的屏蔽壳。
例如,壳体24吸收来自高频电路的噪声,例如布置在图2所示的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上的、产生无线频率的RF(射频)模块(未示出),以防止噪声影响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b上布置的基带芯片组(未示出)等。
此外,在壳体24中,导电层并非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天线相对区域S(见图5)的正面和反面中的每一个面上。为了使导电层并非以上述方式形成于天线相对区域S的正面和反面中的每一个面上,当通过汽相淀积方法等在壳体24的核心材料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导电层时,预先在天线相对区域S的正面和反面上进行掩模。在导电层形成于整个表面的区域之上后,将掩模连同其上的导电层一并去除。结果,可以将导电层保留在尚未进行掩模的地方。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掩模:将具有粘着层的带附着于一个表面上,或涂上最初为液态然后可以在凝固后容易地被剥除的涂料。
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作为另一种不使用带或涂料进行掩模的掩模方法,可以使用一种使用掩模构件的方法,该掩模构件具有大致与平板部分25的厚度相同的间隙宽度且截面大致为U形的切口。也就是说,这个掩模构件(未示出)的安装使得天线相对区域S的正面和反面从天线相对区域S的非肋条侧开始向切口内部收缩,这样,在壳体24的整个表面区域上形成导电层。如果在形成导电层之后去除该掩模构件,则可以防止在天线相对区域S的正面和反面二者上形成导电层,而且可以使导电层作为在其它区域具有导电性的屏蔽壳。
接下来,如图2所示,在关于壳体24与刚性基板22相对的位置处,将按键片30与壳体24的平板部分25平行地布置,并且按键FPC 28(稍后描述)位于按键片30与壳体24之间。以使得多个按键顶部80与硅橡胶制成的片78结合的方式对按键片30进行配置。
如图1中所示,在第二外壳8的上壳18中,当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8折叠时,在与显示单元10的显示屏相对的操作表面81上形成多个按键孔82。按键片30的每一个按键顶部80中待按下的表面(允许手指等的接触)暴露在每一个按键孔82之外。然后,当按键顶部80的表面被手指等按下时,被推挤的表面的反面会按下相应的按键开关48(稍后描述)。
此外,如图2所示,按键FPC 28以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将其夹在壳体24的平板部分25与按键片30之间。在按键FPC 28中,上壳18一侧上的第一表面28a配备有多个按键开关48,而与第一表面28a相对的第二表面28b则位于壳体24的平板部分25上。
按键FPC 28的按键开关48所具有的结构包括具有在三维上呈碗形弯曲的金属板的金属圆盖62。当按下金属圆盖62的碗形顶点时,金属圆盖62与在按键FPC 28上所印制的电子电路(未示出)的开关端子相接触,从而彼此电连接。如图6中所示,以使得金属圆盖62不会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金属圆盖62。
根据上文依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壳体24以及制造壳体24的方法,由于在壳体24的平板部分25的天线相对区域S中没有形成导电层,因此可以防止天线32的增益发生恶化。
此外,即使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圆盖62布置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除了刚好在天线32之上发生交迭的位置之外,可以减小对天线32的无线电波辐射特性的不利影响。结果,可以将按键开关48布置在壳体24的近似整个区域上,而且可以改进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在壳体24中,肋条26并非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一段中。该段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四条边中除了与肋条26a、26b和26c相对应的三条边以外的边相对应。结果,可以有利于防止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形成导电层的掩模操作。
也就是说,在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延且与壳体24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段中没有形成肋条26。结果,当沿着壳体24的长度方向附着用于掩模的带或当在天线相对区域S的刚性基板22一侧(在图5中,正面一侧与纸面呈直角)的表面上涂上用于掩模的涂料时,减少了对附上带或涂上涂料的操作的妨碍,而且可以容易地执行这些操作。
例如,针对用于掩模的带,预先提供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平面带:增加与平板部分25的厚度相对应的长度,从而在连接两个平面形状的方向上完整地连续,所述两个平面形状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相对应。通过使用天线相对区域S的非肋条侧,这个带可以从正面经过壳体24的侧面而附着到反面。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壳体24,可以通过使用这种单个带来容易地执行掩模。此外,当形成导电层之后去除掩模时,仅需剥除该单个带,由此改进了操作的便利性。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壳体24以及制造壳体24的方法,天线相对区域S具有在除了外沿部分的一个非肋条侧以外的位置处设置的肋条26a、26b和26c,该外沿部分在掩模期间使用。结果,即使在按键片30中按下布置在天线相对区域S上的按键顶部80,由此按下金属圆盖62,壳体24仍可以获得使肋条支撑基板的力,以及(可以获得)保持间隙的力。
此外,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壳体24具有平板部分25,该部分在上壳18一侧的整个表面(在图5中,内部与纸面呈直角)几乎是平坦的。结果,当按键顶部80被布置在平板部分25上所布置的按键片30的平面区域内时,无需关注例如阶梯差的妨碍。因此,可以改进按键顶部80的布置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折叠式移动电话2具有按键FPC 28,以使得该按键FPC28的金属圆盖62不会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金属圆盖62,这可以防止天线32的增益发生恶化。
接下来,将参考图1、2和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对应于无线通信终端)、壳体92以及制造壳体92的方法。
如图1所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类似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包括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8。在第二外壳8的上壳18和下壳20之间的空间中,如图2中所示,同样容纳有刚性基板22、按键FPC 28以及按键片30,这些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中的那些是等同的。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中,提供了如图7所示的壳体92,以取代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壳体24。
在壳体92的平板部分25中的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中,布置了肋条26d、肋条26b和肋条26c,其中肋条26d与平板部分25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边缘部分中,肋条26b与平板部分25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平板部分25内、以及肋条26c与平板部分25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平面平板部分25内。肋条26并未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某段中。该段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四条边中除了与肋条26b、26c和26d相对应的三条边以外的边相对应。
根据上文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壳体92和制造壳体92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导电层并未形成于壳体92的平板部分25的天线相对区域S中,因而,可以防止天线32的增益发生恶化。
此外,只要排除刚好在天线32之上发生交迭的位置,即使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圆盖62布置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也难以对天线32的无线电波辐射特性施加不利影响。结果,可以将按键开关48布置在壳体92的几乎整个区域上,而且可以改进折叠式移动电话90的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肋条26并非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某段中。该段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四条边中除了与肋条26b、26c和26d相对应的三条边以外的边相对应。结果,可以容易地执行掩模操作,用于防止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形成导电层。
根据折叠式移动电话90、壳体92以及制造壳体92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天线相对区域S具有在除了外沿部分的非肋条侧的位置处所设置的肋条26b、26c和26d,该非肋条侧在掩模期间使用。结果,在按键片30中,即使按下布置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的按键顶部80并按下金属圆盖62,刚好在壳体92之下,肋条26b、26c和26d支撑刚性基板22,而且可以获得继续维持壳体92的平板部分25与刚性基板22之间的恒定间隙的足够的力。
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折叠式移动电话90的壳体92具有平板部分25,该平板部分25在上壳18一侧上的整个表面(在图7中,内部与纸面呈直角)几乎是平坦的。结果,当按键顶部80被布置在平板部分25上所布置的按键片30的平面区域内时,无需关注例如阶梯差的妨碍。因此,可以改进按键顶部80的布置的自由度。
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由于折叠式移动电话90具有按键FPC
28,以使得该按键FPC 28的金属圆盖62不会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金属圆盖62,这可以防止天线32的增益发生恶化。
接下来,将参考图1、2和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5(对应于无线通信终端)、壳体97以及制造壳体97的方法。
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5包括如图8所示的壳体97,以取代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2中的壳体24。
在壳体97的平板部分25中的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中,布置了肋条26e、肋条26b和肋条26c,其中肋条26e与平板部分25的长度平行地间断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边缘部分中,肋条26b与平板部分25的宽度平行地形成于平板部分25内、以及肋条26c与平板部分25的长度平行地形成于平面平板部分25内。这样,肋条26并未形成于平板部分25的某段中。该段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四条边中除了与肋条26b、26c和26e相对应的三条边以外的边相对应。
根据上文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5、壳体97和制造壳体97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导电层并未形成于壳体97的平板部分25的天线相对区域S中,因而,可以防止天线32的增益发生恶化。
此外,只要排除刚好在天线32之上发生交迭的位置,即使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圆盖62被布置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也难以对天线32的无线电波辐射特性施加不利影响。结果,可以将按键开关48布置在壳体97的几乎整个区域上,而且可以改进折叠式移动电话95的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壳体97具有在某个区域处的间断的肋条26e,该区域位于与平板部分25的长度平行的第一段中,该区域位于平板部分25的外沿中,而且该区域位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中。另外,壳体97在第二段中不具有与宽度方向平行的肋条26。结果,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可以便于执行掩模操作,以防止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形成导电层。
根据折叠式移动电话95、壳体97以及制造壳体97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天线相对区域S具有在除了外沿部分的非肋条侧的位置处所设置的肋条26b、26c和26e,该非肋条侧在掩模期间使用。结果,在按键片30中,即使按下了布置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的按键顶部80并按下金属圆盖62,刚好在壳体97之下,可以获得足够的力以使肋条26b、26c和26e支撑刚性基板22,而且可以获得继续维持壳体97的平板部分25与刚性基板22之间的恒定间隙的足够的力。
根据折叠式移动电话95、壳体97以及制造壳体97的方法,根据本实施例,间隔的肋条26e形成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部分中。因此,当通过使用用于掩模的涂料在天线相对区域S中执行掩模时,可以通过肋条26e的间隔部分将用于掩模的涂料连续地涂在正面和反面上,或者可以连续地剥除正面和反面的掩模。在增加了掩模操作的便利性的同时,确保了肋条26对于刚性基板22的支撑力。因此,在按键片30中,可以防止按下布置于天线相对区域S上的按键顶部80的力减小。
此外,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折叠式移动电话95的壳体97具有平板部分25,该平板部分25在上壳18一侧上的整个表面(在图8中,内部与纸面呈直角)几乎是平坦的。结果,当按键顶部80被布置在平板部分25上所布置的按键片30的平面区域中时,无需关注例如阶梯差的妨碍。因此,可以改进按键顶部80的布置的自由度。
此外,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由于折叠式移动电话95具有按键FPC 28,以使得该按键FPC 28的金属圆盖62不会在刚性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32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金属圆盖62,这可以防止天线32的增益发生恶化。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天线32被布置在刚性基板22的长度方向(在将铰链4一侧与麦克风16一侧相连的方向)上的铰链4一侧的末端部分中,并且被布置在刚性基板22的宽度上的末端部分之一中。备选地,天线32可以被布置在刚性基板22的长度方向上的铰链4一侧或麦克风16一侧的末端部分中,并且被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此外,天线32可以被布置在刚性基板22的宽度方向上的末端位置之一,并且被布置在长度方向中的任意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类似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壳体24、92和97的平板部分25中与天线32的位置相对应的天线相对区域S中,当然没有形成导电层,而且在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第二段中也没有形成肋条26。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与天线相对区域S的外沿的四条边中除了与肋条26a、26b和26c相对应的三条边的非肋条边相对应的平板部分25的第二段中没有形成肋条26。备选地,在第二段中,可以提供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的壳体92(参见图7)等同的肋条26d。
此外,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刚性基板22和壳体24、92和97容纳于第二外壳8内。备选地,这些可以容纳于第一外壳6内。
此外,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壳体24、92和97具有包括平板部分25和肋条26的结构。然而,壳体24、92和97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壳体24、92和97可以以具有弯曲部分、阶梯差等的平板部分来取代平板部分25。此外,壳体24、92和97可以以与肋条26具有相同高度的多个支柱来取代肋条26,而且可以按照与刚性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b邻接的方式将支柱的尖端表面安装到刚性基板22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应用于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情况做出了描述。当然,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无线通信终端,例如除了折叠式移动电话2的移动电话。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无线通信终端,例如PHS(个人手机系统)、PDA(个人数字助理)、以及便携式导航装置。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包括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的多种改变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5年9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279423,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6)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电路基板,在其上布置有天线和电子组件;
以非导电材料制模的壳体,所述壳体附着于第一电路基板,使得所述壳体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电路基板发生交迭;以及
外壳,其中包括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在其表面上形成的导电层,所述表面不包括所述壳体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发生交迭的天线相对区域,
所述壳体还包括:平板部分,在所述壳体附着于第一电路基板的状态下与第一电路基板平行,所述平板部分包含所述天线相对区域;以及肋条,形成为具有在从所述平板部分到第一电路基板这一侧的方向上的高度,
其中,在至少是所述天线相对区域的外沿,没有形成或间断地形成所述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具有按键顶部的按键片,其被设置在所述平板部分的与第一电路基板一侧相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具有通过所述按键顶部按下的金属圆盖的第二电路基板,所述第二电路基板被布置在所述按键片与所述平板部分之间,其中
以使得所述金属圆盖在第一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不会与所述天线发生交迭的方式来安置所述金属圆盖。
4.一种屏蔽壳,安装于配置有天线的电路基板,其中,
在其表面上形成导电层,所述表面不包括所述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天线发生交迭的天线相对区域,
包括由非导电材料形成的平板部分和肋条,所述平板部分与所述电路基板相对,所述肋条被形成为具有在从所述平板部分到一侧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其中
所述平板部分和所述肋条包括在其上除至少预定区域以外处所形成的导电层,
在至少是所述天线相对区域的外沿,没有形成或间断地形成所述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壳,其中,所述平板部分和所述肋条一体形成。
6.一种制造附着于电路基板的壳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路基板上布置有天线和电子组件,并且在所述壳体附着于所述电路基板的状态下该壳体的预定区域在所述电路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天线对应,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非导电材料形成壳体的步骤,所述壳体具有平板部分和肋条,所述肋条在除了所述平板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所述预定区域的外沿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之外的位置从所述平板部分突出;
通过使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外沿部分中的非肋条部分,对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侧的第二表面二者进行掩模的步骤;
在所述壳体上形成导电层的步骤;以及
去除掩模的步骤。
CN2006800352930A 2005-09-27 2006-09-27 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3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9423A JP4368838B2 (ja) 2005-09-27 2005-09-27 無線通信端末
JP279423/2005 2005-09-27
PCT/JP2006/319194 WO2007037283A1 (ja) 2005-09-27 2006-09-27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ス並びにケース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3489A CN101273489A (zh) 2008-09-24
CN101273489B true CN101273489B (zh) 2013-03-13

Family

ID=3789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529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3489B (zh) 2005-09-27 2006-09-27 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66857B2 (zh)
JP (1) JP4368838B2 (zh)
KR (1) KR100983713B1 (zh)
CN (1) CN101273489B (zh)
WO (1) WO20070372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41179A (en) * 2010-05-14 2011-11-16 Pegatron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018936A (ja) * 2013-07-11 2015-01-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USD870066S1 (en) * 2017-11-27 2019-12-17 Urbanista AB Headphones
CN110392151B (zh) * 2019-08-16 2021-02-26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天线性能的翻盖手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5752A (en) * 1997-06-13 1999-09-21 Fujitsu Limited Semiconductor module having antenna element therein
US6236366B1 (en) * 1996-09-02 2001-05-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Hermetically sealed semiconductor module composed of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ntenna element
CN1346565A (zh) * 1999-02-01 2002-04-2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812B2 (ja) 1988-06-08 1995-11-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集積回路
US5142698A (en) * 1988-06-08 1992-08-25 Nec Corporation Microwave integrated apparatus including antenna pattern for satellite broadcasting receiver
JPH0231706A (ja) 1988-07-20 1990-02-01 Shizuoka Nitsusetsu Kk 書棚
JPH02305002A (ja) * 1989-05-18 1990-12-18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887956B2 (ja) * 1991-07-11 1999-05-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H08223260A (ja) 1995-02-16 1996-08-30 Fujitsu Ltd 携帯無線端末装置
US5731963A (en) * 1995-04-24 1998-03-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ousing for a radio device having a th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film applied to an exterior surface thereof
JP3508352B2 (ja) 1995-12-15 2004-03-2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H10163748A (ja) 1996-11-26 1998-06-19 Kyocera Corp 平面アンテナ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無線機
JPH11275196A (ja) 1998-03-26 1999-10-08 Toshiba Corp 通信端末装置
JPH11312912A (ja) 1998-04-28 1999-11-09 Kyocera Corp 携帯無線機用内蔵アンテナ
JP3908448B2 (ja) * 2000-08-17 2007-04-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電話装置及びその内蔵アンテナ
JP4304358B2 (ja) 2001-04-20 2009-07-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装置
JP2003101332A (ja) * 2001-09-20 2003-04-04 Kyocera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3101623A (ja) 2001-09-21 2003-04-04 Kyocera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無線機
JP2003101335A (ja) * 2001-09-25 2003-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機器
JP3912182B2 (ja) * 2002-05-24 2007-05-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通信機
JP3997517B2 (ja) 2002-08-29 2007-10-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ード型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通信機
KR100493073B1 (ko) * 2002-12-06 2005-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JP3734807B2 (ja) * 2003-05-19 2006-01-11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
JP2005051576A (ja) * 2003-07-30 2005-02-24 Tdk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US7148851B2 (en) * 2003-08-08 2006-12-12 Hitachi Metals, Ltd.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JP4232158B2 (ja) * 2003-08-08 2009-03-0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機器
CN100511530C (zh) * 2003-10-23 2009-07-08 诺基亚公司 用于便携式设备的具有按键支撑结构的键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6366B1 (en) * 1996-09-02 2001-05-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Hermetically sealed semiconductor module composed of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ntenna element
US5955752A (en) * 1997-06-13 1999-09-21 Fujitsu Limited Semiconductor module having antenna element therein
CN1346565A (zh) * 1999-02-01 2002-04-2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33384A1 (en) 2010-02-11
US8766857B2 (en) 2014-07-01
CN101273489A (zh) 2008-09-24
KR100983713B1 (ko) 2010-09-24
WO2007037283A1 (ja) 2007-04-05
JP4368838B2 (ja) 2009-11-18
KR20080047429A (ko) 2008-05-28
JP2007096408A (ja) 200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3944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と、前記アンテナ装置を含む携帯用電気通信装置
JP4896493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JP4828482B2 (ja) 携帯無線装置
CN202084632U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内的天线结构
EP1748515B1 (en) Antenna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100846343B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JP5576690B2 (ja) 携帯無線装置
CN101273489B (zh) 无线通信终端、屏蔽壳以及制造壳体的方法
CN114980638A (zh) 支撑板、壳体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1599377B (zh) 侧键组件及具该侧键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9037909B (zh) 天线以及电子装置
JP2004214443A (ja) 折り畳み式電子装置
JP2002246935A (ja) 内蔵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装置及び携帯無線装置
JP4954823B2 (ja) 電子機器
JPH11312998A (ja) 携帯無線機
JP2008301125A (ja) 通信機器
JP5294921B2 (ja) 電子機器
JP2012151710A (ja) 電子機器
JP2011135249A (ja) 携帯無線端末装置
JP4712103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JP2009135239A (ja) 携帯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