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3371B - 加热烹调器及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及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3371B
CN101233371B CN200680027339.4A CN200680027339A CN101233371B CN 101233371 B CN101233371 B CN 101233371B CN 200680027339 A CN200680027339 A CN 200680027339A CN 101233371 B CN101233371 B CN 101233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llet
heating
heating clamber
hot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73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3371A (zh
Inventor
上田真也
山口清司
松林一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276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245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6/31459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13408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23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3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3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33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加热烹调器(1)在加热室(20)的侧面上具有将加热流体吹出的吹出口(22)、和卡止部(3a)。托盘(4)从外缘侧朝向内侧依次具有缘部(4a)、侧壁部(4b)、平坦面部(4c)、内壁部(4d)以及底部(4e)。在使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将卡止部(4)卡止在卡止部(3a)上时,侧壁部(4b)的贯通孔(4f)对置于吹出口(22)。来自吹出口(22)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经由贯通孔(4f)被供给到托盘(4)的背面侧,该加热流体的其余被供给到托盘(4)的表面侧。在使背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将托盘(4)卡止在卡止部(3a)上时,侧壁部(4b)与内壁部(4d)之间的槽部(4i)的开口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及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加热流体将被加热物加热的加热烹调器及配置在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室内、支承被加热物的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进行被加热物的加热的加热烹调器,有下述机构:具备设在加热室的顶板上的上加热器、和设在加热室的底板的背侧的下加热器,将食品配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板之上的旋转台上、通过上下加热器将该食品加热烹调(例如参照特开平2-306030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加热烹调器由于下加热器相对于食品被旋转台和底板遮挡,所以来自下加热器的热难以传递到食品,有食品的加热在上侧和下侧之间变得不均匀的问题。
作为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加热烹调器,以往,对于通过蒸汽加热食品的加热烹调器,有在加热室的对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在上侧和下侧的两个部位设有蒸汽的吹出口的结构(例如参照特开2003-302051号公报)。在该加热烹调器中,通过在设于加热室的底板上的旋转台上配置高脚烤架网并将食品配置在该烤架网之上,将该食品在高度方向上配置在上侧的吹出口与下侧的吹出口之间。通过将来自该上侧的吹出口和下侧的吹出口的蒸汽送到上述食品的上侧和下侧,将该食品在上侧与下侧之间没有不均匀地加热。此外,通过将被加热物配置在烤架网上,在被加热物是肉的情况下,使伴随着加热而渗出的肉汁及油滴下到旋转台上,使上述肉不被肉汁及油浸渍。
但是,上述以往的加热烹调器即使在烹调例如点心或比萨等那样的不渗出汁的被加热物的情况下,也为了从上下两侧无偏地加热而需要烤架网。即,在旋转台上配置烤架网,在其上配置方盘等,在该方盘中放入点心或比萨等的被加热物进行烹调。这样,使用的器具较多,所以有在烹调中花费工夫的问题。此外,除了旋转台以外,还需要收容烤架网及方盘,所以有导致加热室的大型化的问题。
进而,由于在烹调后需要清扫烤架网,所以有花费维护的工夫的问题。此外,在仅从上侧加热被加热物而进行烹调的情况下,将被加热物直接配置在上述旋转台上,所以烤架网不需要使用而配置在加热烹调器之外。因而,在加热烹调器外需要确保烤架网的配置空间,并且有配置在加热烹调器外的烤架网成为障碍而令人感到烦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烹调内容而减少使用器具的数量、能够减小烹调的工夫并防止大型化、并且能够防止加热不均匀的加热烹调器,并且提供一种不使用烤架网那样的辅助工具而能够以较少的工夫将被加热物的上下两侧无不均匀地加热的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关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
加热流体发生部,产生加热流体;
加热室,具有顶面和两个对置的侧面,用于借助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供给的加热流体将被加热物加热;
吹出口,设在上述加热室的上述两个侧面的至少一个上,将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供给的加热流体朝向加热室内吹出;
卡止部,设在上述加热室的上述各侧面上;
托盘,具备具有表面和背面且在上述表面和背面的任一方上载置上述被加热物的底部、形成在该底部的边缘上的槽部、与该槽部相连的侧壁部、和形成在该侧壁部上的贯通孔,该托盘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
上述托盘在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表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侧壁部的贯通孔对置于上述吹出口,使来自该吹出口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流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
另一方面,在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背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槽部的开口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托盘卡止在上述加热室的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表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托盘的侧壁部的贯通孔对置于上述吹出口。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被供给而从吹出口吹出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对应于托盘相对于吹出口的位置(即卡止部的位置),经由上述托盘的贯通孔流通到底部的表面侧或背面侧。例如,在上述吹出口位于托盘的表面侧的情况下,来自上述吹出口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经由贯通孔被供给到托盘的背面侧,并且来自上述吹出口的加热流体的其他部分不通过贯通孔而被供给到托盘的表面侧。此外,在上述吹出口位于托盘的背面侧的情况下,来自上述吹出口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经由贯通孔被供给到托盘的表面侧,并且来自上述吹出口的加热流体的其他部分不通过贯通孔而被供给到托盘的背面侧。这样,能够将加热流体供给到托盘的表面侧和背面侧。通过将被加热物配置在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表面上,能够借助被供给到上述托盘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加热流体将上述被加热物在上侧与下侧之间无偏地加热。在上述被加热物例如是点心或比萨的情况下,能够不使用以往那样的烤架网而将上下两侧无偏地加热。
另一方面,上述托盘在卡止在上述加热室的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背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槽部的开口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通过将被加热物配置在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背面上,借助从上述流体发生部供给并从吹出口吹出的加热流体将该被加热物加热。在上述被加热物是例如肉的情况下,随着加热而渗出的肉汁及油集中到上述槽部中。因而,能够防止上述肉被肉汁及油浸渍。另外,也可以使用例如烤架网而使被加热物从底部的背面离开、使加热流体也流动到该被加热部的下侧、将被加热物的上下两侧没有不均匀地加热。
这样,在使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表面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的情况下,能够将被加热物在没有上下两侧的不均匀的状态下加热,另一方面,在使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背面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的情况下,能够使随着被加热物的加热而渗出的汁集中到槽部中。因而,通过对应于被加热物的种类将被加热物配置到托盘的表背面的某一个上,能够使在烹调中使用的器具的个数比以往少,所以能够削减烹调的工夫。此外,由于能够削减在上述加热室内使用的器具的个数,所以能够实现加热室的小型化。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具有产生作为加热流体的过热蒸汽的蒸汽模式、和产生作为加热流体的高温空气的热风模式。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根据被加热物的种类而分别使用加热被加热物的加热流体。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的模式也可以根据使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表背面的哪一个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来切换。由此,能够在使用较少的器具的情况下进行适合于被加热物的加热。
在一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上述托盘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以使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背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托盘的贯通孔在上述托盘的底部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比上述底部的背面靠顶面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将被加热物配置在上述托盘的底部的背面上而加热时,在上述被加热物例如是肉的情况下,随着加热而渗出的肉汁及油集中到上述槽部中。此时,由于形成为使得上述贯通孔在上述托盘的底部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比上述底部的背面靠顶面侧,所以能够防止集中到上述槽部中的肉汁及油从上述贯通孔漏出。因而,能够防止上述加热室的底面被肉汁及油弄脏。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用托盘,是在下述加热烹调器中支承被加热物的加热烹调器用托盘,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具有顶面和两个对置的侧面并用来通过加热流体将被加热物加热的加热室、和设在上述加热室的上述两个侧面的至少一个上而将加热流体朝向加热室内吹出的吹出口,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盘具备:
大致矩形状的底部,具有表面和背面,在上述表面和背面的任一方上载置上述被加热物;
侧壁部,与上述底部的相互对置的两边的至少一个相连,在上述托盘被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既定部位上时朝向上述吹出口侧;
第1贯通孔,形成在上述侧壁部上,在上述托盘被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既定部位上时,使从上述吹出口供给到加热室内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流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加热烹调器用托盘被卡止在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室内,将被加热物载置在上述底部的表面上。如果从形成于上述加热室的侧面上的吹出口供给加热流体,则该加热流体的一部分在形成于朝向上述吹出口侧的侧壁部上的第1贯通孔中流过,根据托盘相对于吹出口的位置,流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中的一侧。上述加热流体的其他部分不流过上述第1贯通孔而流动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中的另一侧、即形成上述吹出口的一侧。通过流动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的加热流体将载置于该底部上的被加热物的上侧加热。此外,通过流动到上述底部的背面侧的加热流体将上述被加热物的下侧加热。这样,能够不使用以往的高脚的烤架网而将加热流体供给到载置有被加热物的底部的表背面的两侧,能够将被加热物的上下两侧没有不均匀地加热。因而,能够省去在烹调前配置烤架网的工夫、以及在烹调后清扫烤架网的工夫。此外,不需要在加热烹调器的周围确保用来配置不使用的烤架网的空间,不使用的烤架网不会使加热烹调器的周边变得烦杂。另外,在仅从上侧将被加热物加热的情况下,只要将上述加热烹调器用托盘配置在加热室的底面上而将被加热物配置在该加热烹调器用托盘上就可以。
此外,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第1贯通孔的加热烹调器用托盘,能够使来自1个吹出口的加热流体流到托盘的上下两侧,所以上述吹出口只要至少设置一个就可以,所以能够使加热烹调器的构造变得简单。
另外,上述的加热流体并不限于气体及液体,也包括蒸汽那样的气液混合流体。只要是能够进行被加热物的加热并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就可以。
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用托盘,具备设在上述底部的与连接上述侧壁部的边大致正交的两边中的至少一个边的附近、使经由上述第1贯通孔流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的加热流体流动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与背面侧中的另一侧的第2贯通孔。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加热烹调器用托盘的底部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中的一侧的加热流体在上述第2贯通孔中流过,流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中的另一侧。因而,在上述加热烹调器用托盘的上侧与下侧之间能够使加热流体高效率地循环而使加热流体的温度变得均匀,所以对于配置在该加热烹调器用托盘上的被加热物,能够有效地防止上侧与下侧之间的加热不均匀。
此外,在形成有上述吹出口的一侧形成有加热流体的吸引口的情况下,能够使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中的一侧的加热流体回到上述底部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中的另一侧、并从上述吸引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加热烹调器的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A是托盘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3B-3B线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将托盘的表面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而卡止在加热室的上侧卡止部上的状况的图。
图4B是表示将托盘的背面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而卡止在加热室的上侧卡止部上的状况的图。
图5是将托盘卡止在卡止部上的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将托盘的表面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而卡止在加热室的下侧卡止部上的状况的图。
图6B是表示将托盘的背面朝向加热室的顶面侧而卡止在加热室的下侧卡止部上的状况的图。
图7是表示加热烹调器的基本结构的概略结构图,表示使用烤架网进行蒸汽烹调的状况。
图8是表示加热烹调器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加热烹调器的变形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的加热烹调器中不使用烤架网而进行蒸汽烹调的状况的与图7同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该加热烹调器1大致如下地构成:在长方体形状的机壳10的正面的上部设置操作面板11,在机壳10的正面的操作面板11的下侧设置以下端侧的边为中心转动的门12。并且,在门12的上部设有把手13,在门12上嵌入有耐热玻璃制的窗14。
图2是将上述加热烹调器1的门12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在机壳10内设有长方体形状的加热室20。加热室20具有由门12开闭的开口20a、对置于该开口20a的里侧面20b、连接在该里侧面20b的左右两侧并相互对置的左侧面20c及右侧面20e、在该左侧面20c的上端缘与右侧面20e的上端缘之间延伸的顶面20f、和在左侧面20c的下端缘与右侧面20e的下端缘之间延伸的底面20d。加热室20的里侧面20b、左右两侧面20c、20e、底面20d及顶面20f由不锈钢板形成。此外,开闭开口20a的门12的面向加热室20侧由不锈钢板形成。在加热室20的周围及门12的内侧载置有隔热部件(未图示),将加热室20内与外部隔热。
在上述加热室20的左侧面20c和右侧面20e两者上,在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设有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的吹出口22(在图2中仅能看到一个)。在该左侧面20c与右侧面20e上,在吹出口22的下方附近,设有与该吹出口22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上侧卡止部3a。此外,在比上侧卡止部3靠下侧设有下侧卡止部3b。该上侧及下侧卡止部3a、3b从加热室20的左右两侧面向内侧突出而设置,具有从左右各侧面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上端面、和从该上端面的顶端朝向左右各侧面倾斜地延伸的倾斜面(参照图4A、图4B)。托盘的后述的缘部4a抵接在该上侧或下侧卡止部3a、3b的上端面上,托盘4卡止在上侧或下侧卡止部3a、3b上。
图3A、图3B是表示卡止在上述卡止部3a上的托盘4的图。详细地讲,图3A是托盘4的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3B-3B线的托盘4的剖视图。以下,将图3B中上侧称作托盘4的表面侧,将下侧称作托盘4的背面侧。
该托盘4在俯视图中具有有比上述加热室20的内部尺寸稍小的外形尺寸的大致矩形状,角部带有圆角。该托盘4从外周缘朝向内侧依次具有被卷入(弯曲)加工的缘部4a、朝向内侧且表面侧(在图3B中是上侧)倾斜的侧壁部4b、连接在该侧壁部4b的上端上的平坦面部4c、从该平坦面部4c朝向内侧且背面侧(在图3B中是下侧)倾斜的内壁部4d、和在表背面方向(在图3B中是上下方向)上在缘部4a与平坦面部4c之间延伸的底部4e。在该托盘4的4边附近,形成有与各边平行的细长的贯通孔4f。详细地讲,在图3B的剖视图中,在侧壁部4b的下端附近(在图3A的俯视图中在侧壁部4b的外周缘附近)形成有与该侧壁部4b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细长的贯通孔4f。该贯通孔4f在每一边上设有各4个。在底部4e上,形成有随着朝向内侧而向表面侧稍稍倾斜的环状的倾斜面4g、和位于该倾斜面4g的内侧的圆形的平坦面4h。
上述托盘4通过侧壁部4b的比底部4e靠表面侧的部分、平坦面部4c、内壁部4d而形成槽部4i。该槽部4i在背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设置在加热室20内的情况下,朝向该加热室20的顶面侧开口。
上述托盘4在底部4e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哪一侧都能够载置被加热物,对应于被加热物的大小,被卡止在加热室20的上侧卡止部3a及下侧卡止部3b的某一个上。
图4A、图4B是表示将上述托盘4卡止在加热室20的上侧卡止部3a上的状况的图。详细地讲,图4A表示将托盘4的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卡止在加热室20内的状况,图4B表示将托盘4的背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卡止在加热室20内的状况。
如图4A所示,在将托盘4的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而卡止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形成在托盘4的侧壁部4b上的贯通孔4f对置于吹出口22的下端附近。从吹出口22吹出的蒸汽或热风的一部分经由对置于该吹出口22的贯通孔(第1贯通孔)4f流通到托盘4的背侧。典型地,在将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配置托盘4的情况下,将被加热物直接载置在托盘4上,通过从吹出口22吹出的热风进行被加热物的加热。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在将托盘4的背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卡止的情况下,托盘的侧壁部的贯通孔4f远离吹出口22。因而,来自该吹出口22的蒸汽或热风流通到托盘4的下侧的量比将托盘4的表面侧朝向顶面侧配置时少。在将托盘的背面侧朝向顶面侧配置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而以脚部位于朝向顶面侧的托盘的槽部4i中的方式配置烤架网5,通过将被加热物配置在该烤架网5上,对被加热物的上下两侧供给蒸汽或热风。典型地,从吹出口22供给蒸汽而进行烤架网5上的被加热物的加热,并且将从该被加热物渗出的汁及凝缩水收集到托盘的槽部4i中。。
图6A、图6B是表示将上述托盘4卡止在加热室20的下侧卡止部3b上的状况的图。详细地讲,图6A表示将托盘4的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而卡止在加热室20内的状况,图6B表示将托盘4的背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而卡止在加热室20内的状况。这样,通过将托盘4卡止在加热室20的下侧卡止部3a上,能够将大型的被加热物载置在托盘4或烤架网5上。
图7是表示上述加热烹调器1的基本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如图7所示,该加热烹调器1具备加热室20、储存蒸汽用的水的水箱30、使从水箱30供给的水蒸发而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40、将来自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汽及加热室20内的流体加热的升温装置50、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40及升温装置50等的动作的控制装置80。
在图7中,表示在上述加热室20内、将托盘4的背面侧朝向顶面侧而设置、在配置于该托盘4上的烤架网5上载置有被加热物90的情况。
设于上述水箱30的下侧的连接部30a能够连接到设于第1供水管31的一端上的漏斗形状的接收口31a上。并且,在从第1供水管31分支而向上方延伸的第2供水管32的端部上连接着泵35的吸入侧,在该泵35的吐出侧连接着第3供水管33的一端。进而,在从第1供水管31分支而向上方延伸的水位传感器用管38的上端上配设有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进而,在从第1供水管31分支而向上方延伸的大气开放用管37的上端上连接着后述的排气管道65。
并且,上述第3供水管33呈从垂直配设的部分大致水平地弯曲的L字形状,在第3供水管33的另一端上连接着辅助水箱39。进而,在辅助水箱39的下端上连接着第4供水管34的一端,在该第4供水管34的另一端上连接着蒸汽发生装置40的下端。此外,在蒸汽发生装置40中的比第4供水管34的连接点靠下侧,连接着排水阀70的一端。并且,在排水阀70的另一端上连接着排水管71的一端,在排水管71的另一端上连接着排水箱72。另外,辅助水箱39的上部经由大气开放用管37和排气管道65连通到大气。
如果将上述水箱30连接到第1供水管31的接收口31a,则水箱30内的水在大气开放用管37内上升,直到其成为与水箱30相同的水位。此时,由于连接在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上的水位传感器用38的顶端被密闭,所以水位不会上升,但对应于水箱30的水位,水位传感器用管38的密闭的空间的压力从大气压上升。通过用水箱用水位传感器内的压力检测元件(未图示)检测该压力变化,能够检测出水箱30内的水位。在泵35处于静止中时的水位测量中,不需要大气开放用管37,但为了防止泵35的吸引压力直接作用在压力检测元件上而使水箱30的水位检测的精度降低,设置具有开放端的大气开放用管37。
此外,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具有在下侧连接着第4供水管34的另一端的罐41、配置在罐41内的底面附近的蒸汽发生加热器42、配置在罐41内的蒸汽发生加热器42的上侧附近的水位传感器43、和安装在罐41的上侧的蒸汽吸引排出器44。此外,在设于加热室20的侧面上部上的吸入口25的外侧配置有风扇壳体26。并且,通过设置在风扇壳体26中的送风风扇28将加热室20内的流体从吸入口25吸入,经由第1管61及第2管62送入到蒸汽发生装置40的蒸汽吸引排出器44的入口侧。第1管61的一端连接在风扇壳体26上。此外,第2管62的一端连接在第1管61的另一端上,而另一端连接在蒸汽吸引排出器44的内喷嘴45的入口侧。
上述蒸汽吸引排出器44具备将内喷嘴45的外侧包入的外喷嘴46,内喷嘴45的吐出侧与罐41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在蒸汽吸引排出器44的外喷嘴46的吐出侧连接着第3管63的一端,在该第3管63的另一端上连接着升温装置50。
由上述风扇壳体26、第1管61、第2管62、蒸汽吸引排出器44、第3管63以及升温装置50形成外部循环路径60。此外,在设于加热室20的侧面的下侧的放出口27上连接着放出通路64的一端,在放出通路64的另一端上连接着排气管道65的一端。进而,在排气管道65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口66。在放出通路64的排气管道65侧外嵌安装有散热器69。并且,在形成外部循环路径60的第1管61和第2管62的连接部上,经由排气通路67连接着排气管道65。进而,在排气通路67的第1及第2管61、62的连接侧,配置有开闭排气通路67的调节风门68。
此外,上述升温装置50具有使开口朝向下侧而配置在加热室20的顶面侧且大致中央的盘型盒51、配置在该盘型盒51内的第1加热器52、和配置在盘型盒51内的第2加热器53。盘型盒51的底面由设在加热室20的顶面20f上的金属制的顶面板54形成。在顶面板54上形成有多个顶面吹出口55。这里,顶面板54的上下两面通过涂装等被加工为暗色。另外,也可以利用因反复使用而变色为暗色的金属坯材或暗色的陶瓷成型品来形成顶面板54。
进而,上述升温装置50在加热室20的上部,如图4A、图4B所示,分别连接着朝向左右两侧延伸的供给通路23(在图7中仅能看到一个)的一端。并且,供给通路23沿着加热室20的左右两侧面朝向下方延伸,在其另一端上,连接着设于加热室20的左右两侧面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吹出口22。
接着,对本加热烹调器1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80由微型计算机及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如图8所示,连接着送风风扇28、第1加热器52、第2加热器53、调节风门68、排水阀70、蒸汽发生加热器42、操作面板11、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水位传感器43、检测加热室20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1、检测加热室20内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82、和泵35。并且,基于来自水箱用水位传感器36、水位传感器43、温度传感器81及湿度传感器82的检测信号,按照既定的程序控制送风风扇28、第1加热器52、第2加热器53、调节风门68、排水阀70、蒸汽发生加热器42、操作面板11及泵35。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如果按下操作面板11的电源开关(未图示),则电源开启,按照操作者向操作面板11输入的输入内容而开始加热烹调的运转。根据向该操作面板11的输入内容,进行使用作为加热流体的过热蒸汽的蒸汽烹调、和使用作为加热流体的高温空气的热风烹调。
首先,对蒸汽烹调进行说明。在蒸汽烹调中,典型地如图4B及图7所示,将托盘4使背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地卡止在上侧卡止部3a上,并且将烤架网5配置在该托盘4上,将被加热物90配置在该烤架网5上。如果对操作面板11实施了进行蒸汽烹调的内容的输入,则控制装置80在将排水阀70封闭并通过调节风门68将排气通路67关闭的状态下开始泵35的运转。接着,通过泵35从水箱30经由第1~第4供水管31~34对蒸汽发生装置40的罐41内供水。然后,如果水位传感器43检测到罐41内的水位达到了既定水位,则停止泵35而停止供水。
接着,对上述蒸汽发生加热器42通电,通过蒸汽发生加热器42将积存在罐41内的既定量的水加热。
并且,在上述蒸汽发生加热器42的通电的同时,或者如果罐41内的水的温度达到既定温度,则将送风风扇28开启,并且对升温装置50的第1及第2加热器52、53通电。于是,送风风扇28将加热室20内的空气(包括蒸汽)从吸入口25吸入,并将空气(包括蒸汽)送出到外部循环路径60中。此时,由于在送风风扇28中使用离心风扇,所以与使用螺旋式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产生高压。进而,通过用直流马达使用作送风风扇28的离心风扇高速旋转,能够使循环气流的流速变得很快。
接着,如果上述蒸汽发生装置40的罐41内的水沸腾则产生饱和蒸汽,产生的饱和蒸汽在蒸汽吸引排出器44的部位处合流到通过外部循环路径60的循环气流中。并且,从蒸汽吸引排出器44出来的蒸汽经由第3管63以高速流入到升温装置50中。
接着,流入到上述升温装置50中的蒸汽被第1及第2加热器52、53加热,成为大致300℃(因烹调内容而不同)的过热蒸汽。这样,由蒸汽发生装置40和升温装置50构成本发明的加热流体发生部。由升温装置50发生的过热蒸汽的一部分被从设在下侧的顶面板54上的多个顶面吹出口55朝向加热室20内的下方喷出。此外,过热蒸汽的另一部分经由设在升温装置50的左右两侧的供给通路23被从加热室20的两侧面的吹出口22喷出。来自加热室20的两侧面的吹出口22的过热蒸汽流动到烤架网5上的被加热物90的上下两侧。这样,将从上述加热室20的顶侧喷出的过热蒸汽朝向中央的被加热物90侧供给,并且从加热室20的左右的侧面侧将过热蒸汽朝向被加热物90供给。结果,在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上侧,产生在中央部吹下、在其外侧上升的蒸汽流。并且,托盘4的上侧的蒸汽依次重复被吸入到吸入口25中、通过外部循环路径60再次回到加热室20内的循环。
这样,通过在上述加热室20内形成过热蒸汽流,在加热室20内的被加热物90的上下两侧均匀地维持温度·湿度分布,能够将被加热物90的上下两侧无不均匀地加热。
在以上那样进行的蒸汽烹调中,随着加热而从例如为肉的被加热物90渗出肉汁、或者过热蒸汽产生被加热物90表面上凝缩而成的水滴。这些肉汁及水滴从烤架网5滴下到托盘4上,集中到托盘4的槽部4i中,所以在烹调结束后能够容易地丢弃。此外,由于托盘的贯通孔4f形成在托盘的侧壁部4b的缘部4a侧,所以能够防止集中到槽部4i中的肉汁等从贯通孔4f漏出到托盘4之外。
另一方面,使用高热空气的热风烹调是如以下这样进行的。在热风烹调中,典型地是与图7不同而如图4A所示,将托盘4使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地卡止在上侧卡止部3a上。在该托盘的底部4e的表面侧,配置作为被加热物的例如点心或比萨等。如果对上述操作面板11实施了进行热风烹调的内容的输入,则控制装置80将送风风扇28开启,并且对升温装置50的第1及第2加热器52、53通电。于是,送风风扇28将加热室20内的空气从吸入口25吸入,将空气送出到外部循环路径60中。
被送出到外部循环路径60中的空气经由第1管61及第2管62,从蒸汽吸引排出器44的内喷嘴45流入到第3管63中。在热风烹调中不进行罐41的蒸汽的发生,所以在蒸汽吸引排出器44中,从罐41侧不流入蒸汽。流入到第3管63中的空气流入到升温装置50中而被第1及第2加热器52、53加热,成为大致300℃(根据烹调内容而不同)的高温空气。这样,构成加热流体发生部的蒸汽发生装置40及升温装置50中的蒸汽发生装置40停止,由此,利用升温装置50的动作而产生作为加热流体的高温空气。该高温空气的一部分被从设在下侧的顶面板54上的多个顶面吹出口55朝向加热室20的下方喷出。此外,高温空气的其他部分经由设在升温装置50的左右两侧的供给通路被从加热室20的两侧面的吹出口22喷出。
从上述加热室20的左右的侧面侧喷出的高温空气如图5的箭头所示,一部分从托盘4的对置于蒸汽吹出口22的作为第1贯通孔的贯通孔4f流到托盘4的下侧,并且其他部分流到托盘4的上侧。这样,从加热室20的两侧面的吹出口22喷出的高温空气被供给到托盘4的上侧和下侧。如果对托盘4的下侧供给了足够的空气,则产生经由从加热室的开口20a侧观察设在托盘4的近侧和里侧的缘部上的作为第2贯通孔的贯通孔4f从该托盘4的下侧朝向上侧的流动。
这样,在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上侧产生在中央部吹下、在其外侧上升的空气流。进而,在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下侧产生从左右朝向前后的空气流。并且,托盘4的上侧的空气依次重复被吸入到吸入口25中、通过外部循环路径60再次回到加热室20内的循环。
这样,在上述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上侧和下侧的两者上形成高温空气流,由此,能够均匀地维持加热室20内的温度分布、将托盘4上的被加热物90从上下两侧加热。结果,能够无不均匀地将被加热物90的上下两侧加热。
此外,通过令上述托盘4的下侧的高温空气经由加热室的开口20a侧及里侧面20b侧的贯通孔4f返回到托盘4的上侧,能够将新的高温空气高效率地供给到该托盘4的下侧。因而,从托盘4的下侧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被加热物90的加热。
在如上所述地进行蒸汽烹调或热风烹调的运转时,如果经过一定时间,则加热室20内的蒸汽量或空气量增加,在量上变为过剩的量的蒸汽或空气被从放出口27经由放出通路64及排气管道65从排气口66放出到外部。此时,通过用设在放出通路64中的散热器69将通过放出通路64的蒸汽冷却而使其结露,或者通过将通过放出通路64的高温空气冷却,能够防止蒸汽或高温空气被原样放出到外部。
如果经过既定的烹调时间而蒸汽烹调或热风烹调结束,则通过控制装置80在操作面板11上显示烹调结束的消息,并且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11上的蜂鸣器(未图示)发出信号音。通过这些消息或蜂鸣器而获知了烹调结束的使用者如果将门12打开,则控制装置80通过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门12的打开,将排气通路67的调节风门68瞬间打开。于是,外部循环路径60的第1管61经由排气通路67连通到排气管道65,加热室20内的蒸汽或空气借助送风风扇28而经由吸入口25、第1管61、排气通路67及排气管道65被从排气口66排出。该调节风门动作在烹调中使用者将门12打开时也同样地发挥功能。因此,使用者不会被蒸汽或高温空气波及到,能够安全地将被加热物90从加热室20内取出。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通过对应于蒸汽烹调和热风烹调而将托盘4双面使用,能够将被加热物配置在适合于烹调模式的位置上。特别是,在热风烹调中,即使不使用烤架网5也能够在上下两侧没有不均匀地进行加热。另外,在蒸汽烹调中并不一定需要使用烤架网5。此外,在热风烹调中也可以使用烤架网5。即,烤架网5对于加热烹调器1来说可以成为可选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蒸汽烹调和加热烹调的哪一种中都将托盘4卡止在上侧卡止部3a上,但如图6A及图6B所示,也可以将托盘4卡止在下侧卡止部3b上。在此情况下,能够将大型的被加热物配置在托盘4或烤架网5上、通过过热蒸汽或高温空气对该大型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上侧卡止部3a设置在吹出口22的下方,但也可以将上侧卡止部3a设置在吹出口22的上方。在此情况下,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托盘4,也能够将来自吹出口22的蒸汽的一部分供给到托盘4的下侧、并且将蒸汽的其他部分经由托盘的贯通孔4f供给到托盘4的上侧。
此外,也可以不设置顶面吹出口55,而仅通过左右两侧面的吹出口22将蒸汽供给到加热室20内。此外,吹出口22也可以仅设在左右两侧面中的一个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上下两对(3a、3b)用来将托盘4设置在加热室20内的卡止部,但也可以设置3对以上。或者,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加热烹调器101那样仅设置1对卡止部3。
图10是表示代替图1的加热烹调器1而使用图9的加热烹调器101、不使用烤架网5而进行蒸汽烹调的状况的与图7同样的图。在此情况下,托盘4与上述不使用烤架网5的热风烹调时同样,使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而卡止在卡止部3上。并且,将被加热物90放置到设置于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底部4e上。
加热烹调器101的蒸汽烹调时的基本动作与关联于图7进行的加热烹调器1的蒸汽烹调时的动作相同,过热蒸汽被从设在顶面板54上的多个顶面蒸汽吹出口55朝向加热室20内的下方喷出,并且经由设在升温装置50的左右两侧的蒸汽供给通路23被从加热室20的两侧面的蒸汽吹出口22喷出。
但是,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由于托盘4使表面侧朝向加热室20的顶面侧而设置,所以从上述加热室20的左右侧面侧喷出的过热蒸汽与上述加热烹调器1的热风烹调时的热风流同样,如图5的箭头所示,一部分从托盘4的对置于蒸汽吹出口22的作为第1贯通孔的贯通孔4f流动到托盘4的下侧,并且其他部分流动到托盘4的上侧。这样,被从加热室20的两侧面的吹出口22喷出的过热蒸汽被供给到托盘4的上侧和下侧。如果对托盘4的下侧供给足够多的蒸汽,则产生经由从加热室的开口20a侧观察设在托盘4的近侧和里侧的缘部上的作为第2贯通孔的贯通孔4f从该托盘4的下侧朝向上侧的流动。
这样,在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上侧,产生在中央部吹下、在其外侧上升的蒸汽流。进而,在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下侧产生从左右朝向前后的蒸汽流。并且,托盘4的上侧的蒸汽依次重复被吸入到吸入口25中、通过外部循环路径60再次回到加热室20内的循环。
这样,在上述加热室20内的托盘4的上侧和下侧两者上形成过热蒸汽流,由此,能够均匀地维持加热室20内的温度·湿度分布,从上下两侧将托盘4上的被加热物90加热。结果,能够没有不均匀地将被加热物90的上下两侧加热。
此外,通过使上述托盘4的下侧的过热蒸汽经由加热室的开口20a侧及里侧面侧20b的贯通孔4f回到托盘4的上侧,能够将新的过热蒸汽高效率地供给到该托盘4的下侧。因而,从托盘4的下侧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被加热物90的加热。
这样,加热烹调器101通过将托盘4卡止在加热室20的左右两侧面的卡止部3上、使该托盘的贯通孔4f对置于吹出口22的简单的结构,能够不使用以往那样的高脚的烤架网而将被加热物90无不均匀地加热。因而,能够省去在烹调前将烤架网设置在加热室内的工夫,并且在烹调后只要仅清扫托盘4就可以,所以能够使维护变得容易。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将托盘4卡止在卡止部3上而从托盘4的上下两侧进行了加热,但在仅从托盘4的上侧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只要将托盘4配置在加热室20的底面20d上就可以。在此情况下,不需要如以往那样确保配置不使用的烤架网的场所,并且不使用的烤架网也不会变为障碍而令人感到烦杂。
此外,在加热烹调器101中,与加热烹调器1的上侧卡止部3a同样,在吹出口22的下侧设置了卡止部3,但也可以在吹出口22的上侧设置卡止部3。在此情况下,只要加热室20内的上部的空间允许,通过使托盘4的表面侧朝向顶面20f侧而卡止在卡止部3上、或者将托盘4以正反反向地卡止在卡止部3上,能够使托盘4的贯通孔4f对置于蒸汽吹出口22并将来自蒸汽吹出口22的蒸汽的一部分经由托盘的贯通孔4f供给到托盘4的上侧、并且将蒸汽的其他部分供给到托盘4的下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托盘4的4个边的附近设置了贯通孔4f,但在配置在加热室20内时也可以将位于加热室的开口20a侧的贯通孔4f、和位于里侧面20b侧的贯通孔4f的任一个去除。此外,形成在各边的附近的贯通孔4f的个数并不限于4个,是几个都可以。此外,贯通孔4f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可以做成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的任何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流体而使用1个大气压下300℃左右的过热蒸汽或高温的空气,但也可以使用1个大气压下100℃左右的蒸汽。只要能够将被加热物加热,也可以使用气体或液体等的其他加热流体。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显然它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这样的变更不应该看作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更都包含在接着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3)

1.一种加热烹调器,
包括:
加热流体发生部(40、50),产生加热流体;
加热室(20),具有顶面(20f)和两个对置的侧面(20c、20e),用于借助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40、50)供给的加热流体将被加热物加热;
吹出口(22),设在上述加热室(20)的上述两个侧面(20c、20e)的至少一个上,将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40、50)供给的加热流体朝向加热室内吹出;
卡止部(3a、3b、3),设在上述加热室(20)的上述各侧面(20c、20e)上;
托盘(4),具备具有表面和背面且在上述表面和背面的任一方上载置上述被加热物(90)的底部(4e)、侧壁部(4b)、和形成在该侧壁部(4b)上的贯通孔(4f),该托盘(4)卡止在上述卡止部(3a、3b、3)上;
上述托盘(4)在卡止在上述卡止部(3a、3)上以使上述底部(4e)的表面朝向上述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时,使来自该吹出口(22)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流到上述底部(4e)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托盘(4)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表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侧壁部的贯通孔对置于上述吹出口,使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供给的加热流体的一部分从上述吹出口朝向上述贯通孔吹出,
在上述托盘(4)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背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上述侧壁部的贯通孔不对置于上述吹出口,与上述托盘(4)卡止在上述卡止部上以使上述底部的表面朝向上述加热室的顶面侧时相比,通过上述贯通孔流到上述托盘下侧的加热流体的量变少,且流到上述托盘上侧的加热流体的量变多,
在上述底部的边缘具有槽部(4i),上述侧壁部与该槽部相连,
在上述托盘(4)卡止在上述卡止部(3a、3)上以使上述底部(4e)的背面朝向上述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时,上述槽部(4i)的开口朝向上述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流体发生部(40、50)具有产生作为加热流体的过热蒸汽的蒸汽模式、和产生作为加热流体的高温空气的热风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托盘(4)卡止在上述卡止部(3a、3b、3)上以使上述托盘(4)的底部(4e)的背面朝向上述加热室(20)的顶面(20f)侧时,上述托盘的贯通孔(4f)形成为在上述托盘的底部(4e)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比上述底部(4e)的背面靠顶面(20f)侧。
CN200680027339.4A 2005-07-25 2006-07-24 加热烹调器及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3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4602A JP4029099B2 (ja) 2005-07-25 2005-07-25 加熱調理器
JP214602/2005 2005-07-25
JP2005227612A JP3924582B2 (ja) 2005-08-05 2005-08-05 加熱調理器
JP227612/2005 2005-08-05
PCT/JP2006/314590 WO2007013408A1 (ja) 2005-07-25 2006-07-24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加熱調理器用トレ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3371A CN101233371A (zh) 2008-07-30
CN101233371B true CN101233371B (zh) 2012-09-05

Family

ID=3779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733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3371B (zh) 2005-07-25 2006-07-24 加热烹调器及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29099B2 (zh)
CN (1) CN1012333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7443A (ja) * 2007-04-23 2007-07-26 Sharp Corp 加熱調理器
JP4825743B2 (ja) * 2007-06-27 2011-11-3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4528837B2 (ja) * 2008-02-08 2010-08-25 藤原厨機株式会社 焼物調理器
JP5377132B2 (ja) * 2009-07-21 2013-12-25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JP6434229B2 (ja) * 2014-06-12 2018-12-05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グリル皿
JP6854425B2 (ja) * 2018-02-28 2021-04-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公開实用昭和55-172707 1980.12.11
JP昭54-10460A 1979.01.26
JP特開2000-130770A 2000.05.12
JP特開2005-61761A 2005.03.10
JP特開平9-101034A 1997.04.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3371A (zh) 2008-07-30
JP2007032890A (ja) 2007-02-08
JP4029099B2 (ja)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3371B (zh) 加热烹调器及加热烹调器用托盘
RU2401960C2 (ru)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ая печь
CN100565015C (zh) 加热烹调器
US8878105B2 (en) Steam cooker
US7875834B2 (en) Oven for cooking food
KR100953234B1 (ko) 가열 조리기 및 가열 조리기용 트레이
US20070227364A1 (en) Steam Cooker
EP2005831A2 (en) Cooking and smoking apparatus
JP2008008539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341139B1 (ko) 전열식 농산물 건조기
RU2008111052A (ru) Духовка
CN110115514A (zh) 用于多区烤箱的清洁系统
CN100392326C (zh) 一种用于烘烤食物的烤箱
EP4063748A1 (en) Oven for cooking foods and steam generation device for an oven for cooking foods
CN117545958A (zh) 具有独立的烹饪模块的组合式烤箱
JP4421952B2 (ja) 蒸気調理器
JP4566851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405318B2 (ja) 蒸気調理器
KR20050100858A (ko) 컨벡션 오븐의 증기 공급장치
JP4550033B2 (ja) 蒸気調理器
JP3924582B2 (ja) 加熱調理器
KR200359931Y1 (ko) 컨벡션 오븐의 증기 공급장치
JP2007247916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6807251A (zh) 蒸汽烤箱
JP4405319B2 (ja) 蒸気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