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7832A - 电池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系统、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系统、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7832A CN101187832A CN 200710301606 CN200710301606A CN101187832A CN 101187832 A CN101187832 A CN 101187832A CN 200710301606 CN200710301606 CN 200710301606 CN 200710301606 A CN200710301606 A CN 200710301606A CN 101187832 A CN101187832 A CN 101187832A
- Authority
- CN
- Grant status
- Application
- Patent type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electric
- residual
- device
- sys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AL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of data-processing equipment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e.g. cooling, packaging or power supply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power-saving mod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pparatus for testing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charge condition
- G01R31/3644—Various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01R31/3682—Various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electrical conditions or variables, e.g. visual or audible indicat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AL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by operating on the power supply, e.g. enabling or disabling power-on, sleep or resume op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condition, e.g.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condition, e.g.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8—Cells or batteries combined with indicating means for externally visualisation of the condition, e.g. by change of colour or of light inten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a packet dat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with battery type recognition
Abstract
Description
电池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系统、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2月20日、申请号为 200680000065.X、发明名称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系统、及电子装置。
本申i青以2005年3月10曰、向日本申"i青的曰本专利申i青号为 2005-067818的专利申请为基础主张优先纟又,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在 本申i青中加以引用。
背景技术
J见有4支术中,经常4吏用以内置有4里离子电池、NiCb电池、镍 氬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作为电源的4i/f象才几或凄t码照相才几这才羊 的摄像装置、便携式电话、或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
这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池组内置有:例如,孩t型计算才几(以下 也简称为^f鼓计算机),用于执行电池的剩余电量计算或执行与将该 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该樣t计算机的外围电路;以 及内置的该微计算机执行电池的剩余电量计算等所需要的、电池组 电池的状态一企测电3各等。作为这种电池组,有日本特开平09-297166 号公才艮中所记载的电池组。
此外, 便携式信息终端(PDA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 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网络连接功能,随着处理 能力的提高,为了与使用这些装置的电子结算等对应,而执行用于 确i^用户的用户iU正处理。例如,在充电装置与〗更携式信息处理装 置内的控制单元之间执行关于认证的信息通信,根据认证确认的结 果,对存储在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内的个人及秘密信息进行保护。 作为具备这种功能的装置,有日本特开2004-310387号公报中所记 载的装置。
<旦是,在以内置有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为电源的电子装置中,多 数是每台装置使用专用的电池组,但是在该装置上使用专用的电池 组往往成为导致装置主体的^^损、损坏等的原因。
此外,现有技术中,在充电装置和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内的控 制单元之间执行信息通信、进行电池的认证时,是在其他处理之前 进4亍电池的认i正处理,在未完成电池i人证处理时,不能进4于其他的 处理。
此外,即i"更是相同的电池,在接通电源后、进行其他的处理之 前,每次都要进4亍电池iU正。
在现有4支术中,统一进行使用于同种电子装置的电池的认证处 理,所以想要制造假冒电池的人很容易破解电池的认证方法。此外, 还存在以下问题:因为装置侧(set side )及电池侧的微型计算机的 负载大,所以需要高速驱动的微型计算机,导致成本高,并且,因 为装置侧及电池侧的微型计算机的负载大,所以需要高速驱动微型 计算机,导致消耗功率大。
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现有的电池组中,^又装载有电池剩 余电量显示功能和电池^人证处理功能中的4壬意一种,同时装载有两
种功能、同时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和电池认证处理,则需要两个 独立的装置和电池的通信系统,通信线需要两个系统,从而导致石更 件的成本高,而且,通信用的驱动器需要两个系统,软件开发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增大微型计 算机的负载、可同时装载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功能和电池认证处理功 能两种功能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一种电子装置中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
括:装载具有通信功能的樣i型计算机的装置主体;以及电池组,用 于向该装置主体提供电源,其装卸自由地安装该装置主体上,并装 载有具有与装置主体侧的微型计算机进行串行通信的通信功能的
-微型计算^/L。该方法为:在装置主体侧的樣i型计算枳4妄通电源时, 首先通过串行通信从安装在该装置主体上的电池组侧的微型计算 机取得用于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信息,根据取得的信息进行电池剩 余电量显示。接着,装置主体侧的微型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从安装 在该装置主体上的电池组侧的4鼓型计算4几取得用于i人i正处理的信 息,根据取得的信息进行认证处理以判断连接于该装置主体上的电 池组是否为正*见电池组。装置主体侧的纟鼓型计算4几在进4于i人i正处理 后,根据通过串行通信从电池组侧的微型计算机取得的用于电池剩 余电量显示的信息,更新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内容。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安装具有 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以及电池组,用于向该装置主体提供电源,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并装载有具有与装置主体侧的微型 计算机进行串行通信的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釆用本发明的电子 装置在接通电源时,装置主体侧的微型计算机首先通过串行通信从
安装在该装置主体上的电池组侧的孩i型计算才几取得用于电池剩余 电量显示的信息,根据取得的信息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接着, 装置主体侧的微型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从安装在该装置主体上的 电池组侧的微型计算机取得用于认证处理的信息,根据取得的信息 进行^人证处理,判断连4妾于该装置主体上的电池组是否为正失见电池
组;装置主体侧的孩i型计算才几在进行认i正处理后,4艮据通过串行通 信从电池组侧的微型计算机取得的用于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信息, 更新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内容。
本发明通过进行电池的认证,在装置侧不会使用粗劣的电池, 从而可以防止由于使用适合的电池以外的电池引起的装置主体的 破损、损伤等。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电池的剩余可使用时间开始出现之前不 进行电池的认证处理而仅仅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所以对用户来 说,具有价值的电池的剩余电量显示的功能不会因为电池认证处理 而受损。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一个系统内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处理
和电池iU正处理,乂人而不需要单独:t也具有装置和电池之间的4言号 线,可实现硬件成本削减,而且,通信驱动器4吏用一个系统就足够 了,所以可削减软件的开发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中,爿寻电池i人"i正处理分开,在电池的剩余电量 显示处理的间歇时进4于,/人而不4又制造4且劣电池的厂家等具有恶意 的人难以破解认证的方法,而且,即使不使用高性能的微型计算机 也可以进行电池认证,所以削减了成本,此外,即使不在高速运作 孩i型计算才几也可以进行电池i人证,所以节省了功率消库毛。
此外,在本发明中,因为保存有电池i人证结果,所以乂人第二次 以后的电源接通时开始,可以专门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处理,保 护对于用户的直接价值。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得到的具体优点,可以从以下 参照附图i兌明的实施方式中进 一 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摄像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于摄像机的软件的状态转变的图;
图3是表示由构成摄像机的照相机主体侧的微型计算机和电池 组侧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采用本发明和现有方法的处理中,对应经过时间 状态如4可转变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 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 可以在通常技术人员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本发明适用于例如包括图1所示构成的摄像机100。该摄像机 100包括:照相才几主体1;以及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该照相才几主体1 上、通过连接端子^是供电源的电池组2。
照相才几主体1 i殳置有:第一孩i型计算才几3、液晶显示部4(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非易失性存储器5、以及构 成才聂#4几100所需要的几个其他装置6。
第一微型计算机3连接于液晶显示部4、非易失性存储器5、 以及其他装置6,并对这些装置进行控制。
这里,作为摄像机100所需要的其他装置6,包括摄像光学系 统的透镜驱动器、摄像部的图像驱动器、记录再生系统的驱动器等, 但因为不是说明本发明直接需要的装置,所以以下说明中省略其详 细i兌明。
在该照相4几主体1的电池箱内i殳置有:连4妻于第一樣丈型计算枳』 3的连4妻端子67、照相才几主体1的正才及侧的电源输入端子68、以及 负才及侧的电源llr入端子69 。
i殳置在该照相才几主体1内的第一樣t型计算才几3可通过连接端子 67与外部进行串行通信。
电池组2包4舌:4里离子电池等电池组电池8; —端连4妄于该电 池组电池8的正一及的电流4企测电阻9;两端连4妻于该电流4企测电阻 9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以及连接于该第二微型计算机7的非易失 性存储器66等。
在该电池组2上i殳置有:连4妄于第二孩t型计算才几7的连4妾端子 10;通过电流;险测电阻9连4妾于电池《且电〉也8的正才及的正才及侧电源 输入端子11;以及连4妻于电池组电池8的负才及的负才及侧电源输入端 子12。 i殳置在该电池组2中的第二樣t型计算才几7可通过连4妄端子10 与外部进行串行通信。
而且,在电池组2 4翁入到照冲目才几主体1的电;:也箱内时,电池纟且 2侧的连接端子10、 11、 12分别连接于照相机主体1侧的连接端子 67、 68、 69。通过电;也纟且2侧的连4妄端子11、 12分另'J连4妄于月敎^目 才几主体1侧的连4妄端子68、 69,由此/人电池组2向照相才几主体1 4是 供电源。而且,通过电池组2侧的连接端子10连接于照相机主体1 侧的连接端子67,由此可以在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 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史型计算机7之间进行串行通信。
该摄像机100中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按照下述进行。
即,电池组2侧的第二纟效型计算才几7测量电流一企测电阻9两端 的电位差,以一定的周期计算流入电池组电池8的电流和流出电池 组电池8的电流,累计电流,计算得出当前可以Y吏用的电池的电流量。
而且,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t型计算才几3预先在非易失性存 储器5中存储该照相机主体1的消耗电流值Is,通过串行通信从电 池侧樣i型计算才几7耳又得当前可使用的电池组2的电流量Ia,利用7> 式(1):
Ta= la / Is ( 1 )
算出电池组2的剩余可l吏用时间Ta,并在液晶显示部4上进4亍
显TF 。
另外,按照下述内容进行该摄像机100中的电池认证。
即、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孩丈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
微型计算机7具有共同的某个信息。共同信息在照相机主体1侧存 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在电池组2侧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 中。
并且,电池组2侧的孩i型计算才几7 ,人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读 出共同信息,并向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发送。
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通过串行通信从电池组2 侧的微型计算机7接收共同信息,并读出存储在照相机主体1侧的 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的共同信息,与从电池组2侧得到的信息进行 比较,当两信息一致时,则判断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正品的电池组2。 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存储表 示电池认证结束的信息和表示插入的电池是正品的信息。
另外,当两信息不一致时,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扭i 3则判断是假冒电池。当判断为假冒电池时,则在液晶显示部4上 显示"现在插入的电池是非法的电池,请使用正品的电池"的信息, 同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存储表示电池认证结束的信息和表示插 入的电池组2不是正品的4言息。经过一定时间后断开照相才几主体1 的电源。
在该摄像机100中,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 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之间的通信使用共同的串行通信线 13、 14。
并且,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处理和电池i人i正处理中,在照相枳j 主体1侧的第 一樣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i型计算才几7之 间接收发送下 一个教:据。
即,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处理中,接收发送流经电流检测电阻 9的电流的累计值及多个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
而且,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处理中,在原理上,照相才几主体1
侧的第 一微型计算机3只要从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接收 可以〗吏用的电;也的电力t量即可。
实际上,可以〗吏用的电池组2的电流量不^5U又由电^i企测电阻 9的电流的累积值决定。可以^f吏用的电池组2的电流量才艮据照相才几 主体l可以动作的电压、当前电压、电池组2随时间劣化的程度等 要素而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将这些要素称为"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
"电池剩余电量修正系数"包括:在开始通信后仅仅接收发送 一次即可的修正系数、以及以一定周期反复进行接收发送的修正系 数。将前者的通信称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将后者称 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进行14 个数据的接收发送,作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进行18 个数据的接收发送。
在电池认证处理中,接收发送多个"照相机主体l侧和电池组 2侧共同具有的4言息"。
在^5U又进4亍一个"照相才几主体1侧和电池组2侧共同具有的信 息,,的通信时,可以进行"电池认证"。但是,企图制作假冒电池 的人石皮解"电池i人"i正"的方法,当发现该一个共同信息时,则可以 制作假冒电池。因此,本发明通过进行8个共同信息的通信,确认
在照相才几主体1侧和电池组2侧所有的共同信息完全一致,乂人而进 行"电池认证"。
此外,"照相机主体1侧和电池组2侧共同具有的信息"的个 凄史不局限于8个,也可以为任意个。
在进行"照相才几主体1侧和电池组2侧共同具有的信息"通 信时,也可以不是以该状态直接通信,而是进行演算后的值的通信。
这里,对该4聂^f象才几100中的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纟鼓型计算积j 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所执行的软件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4欠件有以下5个状态,并进4于图2所示的状态转换。
状态ST1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状态,照相才几主体1侧 的第 一〗鼓型计算4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才几7进行电池的 剩余电量计算所需要的、"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中仅需取得1次 的"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的通信。在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 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才几7之间进4亍14次通信。
此外,状态ST2为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照相才几主 体1侧的第 一樣i型计算4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才几7进4亍 电池组2的剩余电量显示所需要的数据中的、需要定期取得的"电 池剩余电量修正值"和"电流检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通信。 在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孩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 算才几7之间进4亍18次ii/f言。
此外,状态ST3为电池剩余电量计算状态,照相才几主体l侧的 第一微型计算机3根据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状态ST1及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中取得的"电池剩余电量修正 值"和"电流;险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计算电池组2的剩余 可^f吏用时间,并在液晶显示部4上进4亍显示。
此夕卜,状态ST4为电池认证通信状态,照相机主体l侧的第一 微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进行"在照相机主 体1侧的第 一《鼓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i型计算片几7中共 同具有信息"的通信。在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 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机7之间进行共计8次通信。
此外,状态ST5为OFF状态,将"现在插入的电池为假冒电 池,所以讳"使用正品电池"的内容显示在液晶显示部4上。照相机 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存储表示"'电 池认证,结束的信息,,和表示"插入的电池不是正品,,的信息。经 过一定时间后将照相才几主体1的电源切断。
接着,依次说明系统的复位之后的状态转换。
即,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孩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 微型计算机7进行复位时,从所有状态转移至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 始通信状态STl,进行电池的剩余电量计算所需要的"电池剩余电 量修正值,,中仅需要取得1次的"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的通信。 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纟敬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i型计算 才几7之间进4亍14次通信。
并且,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状态ST1的处理全部结束 时,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i型 计算才几7转移到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照相才几主体 1侧的第一纟鼓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4几7进行电 池组2的剩余电量显示所需要的数据中的、需要定期取得的"电池 剩余电量》务正值"和"电流一企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通信。
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t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史型计算 才几7之间进4亍18次通信。
接着,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ST2的处理全部结束时, 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4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t型计算 机7转移到电池剩余电量计算状态ST3,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 型计算机3根据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状态ST1及电池剩余 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中取得的"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和"电 流检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计算电池组2的剩余可使用时间, 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上。
才妻着,在电池剩余电量计算状态ST3的处理全部结束时,照相 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纟敬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型计算才几7 转移到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状态ST2,进4于电池组2的剩余电量 显示所需要的数据中的、需要定期取得的"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 和"电流^r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通信。照相机主体l侧的 第一孩t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i型计算才几7之间只进4亍1 次通信。
4妄着,在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状态ST2中,在照相才几主体l 侧的第 一纟敬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型计算才几7之间只1 次的ii/f言结束时,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t型计算4几3和电池组2 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才几7转移到电池认i正通信状态ST4 ,并进4于"照 相机主体1侧的第 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 7共同具有的^[言息"的通信。照相^/L主体1侧的第一孩t型计算才几3 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t型计算机7之间只进行1次通信。
接着,在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中,在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 樣史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吏型计算机7之间仅1次的通信
结束时,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孩t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
樣l型计算才几7转移到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电池组 进行电池组2的剩余电量显示所需要的数据中的、需要定期取得的 "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和"电流检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 通信。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孩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吏 型计算才几7之间4又进4亍1次通信。
并且,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樣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 二微型计算机7反复进行从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向 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的状态转移和从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向电 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的状态转移,直至在电池认证通 信状态ST4中,共8次的"照相4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才几3和 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i型计算才几7共同具有的信息"的通信结束。
接着,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 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 二微型计算4几7,在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中,共8次的"照相枳^ 主体1侧的第 一孩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樣t型计算才几7共 同具有的信息"的通信结束时,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枳j 3读出保存在照相机主体1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的共同信息, 与从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比较。
当两个信息一致时,照相4几主体1侧的第一樣t型计算才几3判断 为是正品电池,而在不一致时,则判断为是,i冒电池。
并且,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机3在判断为是正品电 池时,则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存储表示"电池认证结束,,的信息 和表示"插入电池为正品"的信息,然后,转移到电池剩余电量显 示通常状态ST2。接着,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 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仅仅进行"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和 "电流检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通信。当"电池剩余电量修
正值"和"电流检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值没有变化时,则 连续停留在该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状态ST2。当"电池剩余电量 修正值"和"电流检测电阻9的电流的累计值"的值有变化时,则 转移到电池剩余电量计算状态ST3,再次计算电池组2的剩余可使 用时间,并更^斤'液晶显示部4的显示。
并且,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孩i型计算机3在判断为是,支冒电 池时,则4争移向OFF状态,在液晶显示部4上显示"当前插入的电 池为假冒电池,请使用正品电池"的内容,同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 5中存储表示"电池认证结束,,的信息和表示"插入电池不是正品,, 的4言息,经过一定时间后断开照相才几本体1的电源。
接着,参照图3的流程,对通过该摄像机IOO中的照相机主体 1侧的第 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执行的 处理进4iS兌明。
即,在该才聂^4几100中,当照相才几主体1的电源4妻通时,照相 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孩吏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二孩i型计算机7 首先变成电池剩余电量初始通信状态ST1,进行14个"电池剩余 电量〗奮正值"的通信(步骤SA1〜步骤SA14、步骤SB1〜步骤 SB14)。
接着,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 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 二孩i型计算4几7变成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进4亍18 个"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的通信(步骤SA15〜步骤SA32、步骤 SB15 ~步骤SB32)。
接着,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才艮据取得的14个 +18个=32个"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计算电池组2的剩余可使用 时间(步-骤SA33)。
才妻着,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樣i型计算4几3在液晶显示部4上 显示电池组2的剩余可使用时间(步骤SA34)。
接着,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一微型计算机3和电池组2侧的第 二微型计算机7变成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进行仅 一个"电池剩余电量修正值"的通信(步骤SA35、步骤SB33)。
4妄着,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孩t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 二微型计算机7变成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进行仅一个"装置侧 和电池侧共同具有的信息"的通信(步骤SA36、步骤SB34)。
而且,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樣i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第 二微型计算机7在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中反复重复共8个"装置 侧和电池侧共同具有的信息",直至通信结束(步骤SA35〜步骤 SA36、步骤SB33 ~步骤SB34 )。
接着,照相机主体1侧的第 一微型计算机3读出保存在照相机 主体1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的共同信息,与从电池组2侧的第 二孩i型计算机7得到的信息进行比较(步骤SA37 )。
而且,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樣i型计算才几3在两个信息一致时 判断为是正品电池,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中存储表示"电池认证结 束,,和表示"插入的电池为正品"的信息(步骤SA38)。然后,变 成"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通信状态"ST2,只进行"电池剩余电 量^f'f正值"的通信。
而且,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樣£型计算才几3在两个〗言息不一致 时判断为是有支冒电池,然后在液晶显示部4上显示"当前插入的 电池为假冒电池,请使用正品电池"的信息,同时在非易失性存储 器5中存储表示"电池认证结束"的信息和表示"插入的电池不是 正品"的信息,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相机主体1的电源断开(步
骤SA39 )。
在该才i/f象才几100中,由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一樣i型计算才几3和 电池组2侧的第二微型计算机7执行图3的流程所示的处理,如图 4(A)所示的时序所示,当装置主体1的电源接通时,首先,经由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初始通信状态ST1变成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常 通信状态ST2,最初,在液晶显示部4上显示电池的剩余可4吏用时 间,然后,交替切换电池^人证通信状态ST4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通 常通信状态ST2,当认证处理结束时,反复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 通常通信状态ST2,更新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内容。
这里,如图4中(B)所示的时序所示的在最先进行电池认证 的现有电池i人i正方法中,与如图4中(C)所示的时序所示的现有 的^5U又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情况相比,电池的剩余可使用时间 比最初显示的时间仅慢电池认证通信状态ST4的时间,但是在该摄 ^f象才几100中,首先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然后进行认证处理,所 以与但J又进4于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的情况相比,电池的剩余可〗吏用时 间不比最初显示的时间'l"曼。
即,在采用了本发明的摄像机100中,最初仅仅进行电池剩余 电量显示处理,在液晶显示部4上出现电池的剩余可4吏用时间后进 4亍电池"i人i正处理,所以到开始出现电池的剩余可4吏用时间的时间即 使追加了电池认证处理,但对用户来说也没有改变,有价值的电池 剩余电量显示的功能也不会因为电池认证处理而受损。
这样,在采用了本发明的摄像机100中,即使进行电池认证, 作为用户的直4妄1介值的电池的剩余可使用时间也不会'f曼于最初显 示的时间。
另外,在该摄像机100中,与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并行地进行电 池认证,所以不可能使用不是正品的粗劣的电池,可以防止使用非 正品的电池而导致装置主体1的-皮损等。
ot匕外,在该才聂l象才几100中,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和电池i人i正处理 两者都是i吏用照相才几主体1侧的第 一樣t型计算才几3和电池组2侧的 第二微型计算才几7的通信系统,通过分时处理进行,所以只需要一 个系统的通信线即可,可以削减硬件的成本。
此外,在该摄像机100中,在相同系统内进行电池剩余电量显 示处理和电池i人i正处理,/人而通4言驱动器是一个系统即可,可以削 减软件的开发成本。
此夕卜,在该才聂4象才几100中,通过分割电池"i人i正处理,在电池剩 余电量显示处理的间歇时进行,从而制造粗劣电池的厂家等怀有恶 意的人7,以石皮解i人i正方法。
此外,在该摄像机100中,因为电池认证处理分开进行,所以 即使不使用高性能微型计算机也可以进行电池认证,所以削减了成 本。
此夕卜,在该才聂l象才几100中,因为电池i人i正处理分开进行,所以
即使不是高速使用微型计算机也可以进行电池认证,所以节省了电 力消耗。
此外,在该才聂l象才几100中,因为保存了i人证处理结果,所以第
二次以后的电源*接通时开始,可以专门进4亍电池剩余电量显示处 理,保护对用户的直4妄价值。
此外,因为电地J人i正后可以马上4吏用4S/f象才几100,因此,尤其 是在这种4聂像机100或数码照相机这样的摄像装置中,可以缩短更
换电池时的时间,减少错过摄像时机的可能,具有可以连续摄像的 效果。
Claims (3)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67818 | 2005-03-10 | ||
JP2005067818A JP3838258B2 (ja) | 2005-03-10 | 2005-03-10 | バッテリー残量表示方法 |
CN200680000065.X | 2006-02-20 | ||
CN200680000065.X2006.02.20 | 2006-02-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7832A true true CN101187832A (zh) | 2008-05-28 |
CN101187832B CN101187832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3695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211960 CN101694516B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 200680000065 CN100585424C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 200910211962 CN101694517B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 200710301606 CN101187832B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组、电池剩余电量显示系统、及电子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211960 CN101694516B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 200680000065 CN100585424C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 200910211962 CN101694517B (zh) | 2005-03-10 | 2006-02-20 | 电池剩余电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619536B2 (zh) |
EP (3) | EP2204661B8 (zh) |
JP (3) | JP3838258B2 (zh) |
KR (3) | KR101191579B1 (zh) |
CN (4) | CN101694516B (zh) |
DE (2) | DE602006010672D1 (zh) |
ES (3) | ES2336699T3 (zh) |
WO (1) | WO20060955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75329B2 (ja) * | 2007-06-07 | 2011-09-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4829854B2 (ja) * | 2007-08-30 | 2011-1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1566872B (zh) | 2008-04-23 | 2010-12-15 |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省电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装置及其省电方法 |
US9318917B2 (en) * | 2009-04-09 | 2016-04-19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ic storage apparatus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 |
EP2490317A4 (en) * | 2009-10-13 | 2014-12-24 | Panasonic Corp | Power source device and vehicle |
FR2957461B1 (fr) * | 2010-03-09 | 2012-05-11 | Bilal Manai | Batterie adaptee pour permettre le recueil d'informations fiables sur son etat afin d'ameliorer sa duree de vie |
JP2012049030A (ja) * | 2010-08-27 | 2012-03-08 | Denso Corp | 電池管理装置、電池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池管理方法 |
CN102375127B (zh) * | 2011-11-11 | 2014-01-08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剩余电池电量显示的方法 |
CN102868001B (zh) * | 2012-09-20 | 2015-07-01 | 深圳市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电量显示方法及装置 |
JP5992282B2 (ja) * | 2012-09-26 | 2016-09-1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池異常判定方法 |
JP5946919B2 (ja) * | 2012-09-27 | 2016-07-0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機器 |
CN103606718B (zh) * | 2013-10-25 | 2016-04-1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电池、电池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2015123303A (ja) * | 2013-12-27 | 2015-07-06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気掃除機 |
WO2015115069A1 (ja) * | 2014-01-31 | 2015-08-0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情報提供方法、情報提供装置及び電池パック |
CN105869450A (zh) * | 2016-05-27 | 2016-08-17 | 中山智慧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点读笔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0937A (en) * | 1981-11-16 | 1985-12-24 | Curtis Instruments, Inc. |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met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GB8528472D0 (en) * | 1985-11-19 | 1985-12-24 | British Aerospace |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indicator |
NL8601243A (nl) * | 1986-05-15 | 1987-12-01 | Philips Nv | Inrichting voor het weergeven van de ladingstoestand van een batterij. |
JPH0336977A (en) | 1989-06-30 | 1991-02-18 |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of servomotor |
JPH088466Y2 (ja) * | 1989-08-23 | 1996-03-06 | 東芝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 |
JPH05198293A (ja) * | 1992-01-20 | 1993-08-0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池パック |
US5455499A (en) * | 1993-04-26 | 1995-10-0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 battery status |
US5825155A (en) | 1993-08-09 | 1998-10-2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Battery set structure and charge/ dis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
JPH07230344A (ja) * | 1994-02-21 | 1995-08-29 | Toshiba Corp |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電池パック |
US5608306A (en) * | 1994-03-15 | 1997-03-04 | Ericsson Inc. |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with identification circuit, real time clock and authentication capability |
JPH08265984A (ja) | 1995-03-20 | 1996-10-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源装置 |
US5698965A (en) * | 1995-12-01 | 1997-12-16 | Flight System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charge of a battery by monitoring battery voltage increases above and decreases below a threshold |
US6522361B2 (en) * | 1996-03-08 | 2003-02-18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function of displaying the battery residual quantity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e battery residual quantity |
JP3941140B2 (ja) * | 1996-03-08 | 2007-07-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使用残時間表示機能付き電子機器及びバッテリ使用残時間の表示方法 |
US6504344B1 (en) * | 1997-07-03 | 2003-01-07 | William Adams | Monitoring battery packs |
US5717307A (en) * | 1996-07-24 | 1998-02-10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and brand of a battery for a portable device |
US5945804A (en) * | 1996-08-30 | 1999-08-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across individual cells in a battery |
JP3099181B2 (ja) * | 1996-09-10 | 2000-10-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器の電圧制御装置 |
JPH10263255A (ja) * | 1997-03-27 | 1998-10-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洗濯機の制御方法 |
JP3750318B2 (ja) * | 1997-11-14 | 2006-03-0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モジュール充放電器 |
CN1190877C (zh) * | 1999-01-27 | 2005-02-23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识别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KR100639731B1 (ko) * | 1999-09-03 | 2006-10-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작동방법 |
JP2002223537A (ja) | 2000-11-24 | 2002-08-09 | Toshiba Tec Corp | Dcモータ |
US7319755B2 (en) * | 2001-08-03 | 2008-01-15 | Waterstrike Incorporated | Image alt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fidential viewing of a fundamental display image |
US6822423B2 (en) * | 2001-09-03 | 2004-11-23 | Gpe International Limited | Intelligent serial battery charger and charging block |
JP3858893B2 (ja) * | 2001-10-01 | 2006-12-20 |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 電圧バランス回路、電圧検出用回路、電圧バランス方法及び電圧検出方法 |
US20030069485A1 (en) | 2001-10-10 | 2003-04-10 | Shimadzu Corporation | Optical image measuring device |
US6700350B2 (en) * | 2002-05-30 | 2004-03-0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e balance among cells while charging a battery array |
JP4525347B2 (ja) | 2002-06-12 | 2010-08-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残容量算出方法 |
JP3919650B2 (ja) * | 2002-10-23 | 2007-05-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
EP1568114B1 (en) * | 2002-11-25 | 2013-01-16 | Tiax Llc | Cell balancing system for equalizing state of charge among series-connected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units |
JP2004310387A (ja) * | 2003-04-04 | 2004-11-04 | Sony Corp | 認証確認システム及び認証確認方法並びに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
US6867595B2 (en) * | 2003-07-01 | 2005-03-15 | Benq Corporation |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verifying authenticity of a battery and method thereof |
US6975092B2 (en) * | 2003-07-03 | 2005-12-13 | Dell Products L.P. | Encrypted response smart battery |
JP2005051964A (ja) * | 2003-07-31 | 2005-02-2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パック電池の真贋判定方法 |
US6972542B2 (en) * | 2003-08-11 | 2005-12-06 | Motorol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verification |
KR20050018147A (ko) * | 2003-08-13 | 2005-02-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밀 인식 코드를 내장한 배터리 |
KR20050019240A (ko) * | 2003-08-18 | 2005-03-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
JP4199071B2 (ja) | 2003-08-25 | 2008-12-17 |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 マンコンベアの給油状況確認装置及びその給油状況確認方法 |
JP2005278241A (ja) * | 2004-03-23 | 2005-10-06 | Nissan Motor Co Ltd | 組電池の容量調整装置および容量調整方法 |
US20050231160A1 (en) * | 2004-04-15 | 2005-10-20 | Fischl Steven R | Energy safety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7471975B2 (en) | 2004-09-22 | 2008-12-30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Optical tensor imaging |
US20060097699A1 (en) * | 2004-11-05 | 2006-05-11 | Mathews Associates, Inc. | State of charge indicator for battery |
CN101557758B (zh) | 2005-03-25 | 2015-01-07 | Cnoga控股有限公司 | 用于测量化学浓度、化学饱和度和生物物理参数的光学传感器装置和图象处理单元 |
JP4375318B2 (ja) * | 2005-10-12 | 2009-12-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ー装置 |
EP1780867B1 (en) * | 2005-10-28 | 2016-11-30 | Black & Decker Inc. | Battery pack for cordless power tools |
JP4639321B2 (ja) | 2005-11-14 | 2011-02-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センシング株式会社 |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
JP2007227150A (ja) * | 2006-02-23 | 2007-09-06 | Sony Corp | バッテリー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Type |
---|---|---|
US20090280396A1 (en) | 2009-11-12 | application |
CN1942774A (zh) | 2007-04-04 | application |
KR20080003469A (ko) | 2008-01-07 | application |
CN101694517A (zh) | 2010-04-14 | application |
CN100585424C (zh) | 2010-01-27 | grant |
KR20070105234A (ko) | 2007-10-30 | application |
KR101425219B1 (ko) | 2014-07-31 | grant |
CN101694516A (zh) | 2010-04-14 | application |
EP2204661B1 (en) | 2011-12-21 | grant |
DE602006010672D1 (de) | 2010-01-07 | grant |
US8368356B2 (en) | 2013-02-05 | grant |
EP2204661B8 (en) | 2012-03-14 | grant |
JP3838258B2 (ja) | 2006-10-25 | grant |
US20080266126A1 (en) | 2008-10-30 | application |
US20080150477A1 (en) | 2008-06-26 | application |
DE602006014016D1 (de) | 2010-06-10 | grant |
ES2345370T3 (es) | 2010-09-21 | grant |
EP1857828A4 (en) | 2008-11-19 | application |
US7864065B2 (en) | 2011-01-04 | grant |
CN101694517B (zh) | 2013-05-01 | grant |
EP1944616A3 (en) | 2008-11-19 | application |
CN101694516B (zh) | 2016-09-28 | grant |
KR20080097430A (ko) | 2008-11-05 | application |
JP2006250718A (ja) | 2006-09-21 | application |
ES2379765T3 (es) | 2012-05-03 | grant |
US7619536B2 (en) | 2009-11-17 | grant |
EP1857828B1 (en) | 2009-11-25 | grant |
JP4809138B2 (ja) | 2011-11-09 | grant |
JP2006322942A (ja) | 2006-11-30 | application |
EP1857828A1 (en) | 2007-11-21 | application |
EP2204661A1 (en) | 2010-07-07 | application |
EP1944616B1 (en) | 2010-04-28 | grant |
KR101191579B1 (ko) | 2012-10-15 | grant |
CN101187832B (zh) | 2012-06-27 | grant |
WO2006095563A1 (ja) | 2006-09-14 | application |
JP2008003100A (ja) | 2008-01-10 | application |
ES2336699T3 (es) | 2010-04-15 | grant |
EP1944616A2 (en) | 2008-07-16 | application |
JP4780062B2 (ja) | 2011-09-28 | gran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01249B1 (en) |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 |
US20030231006A1 (en) | Deterioration degree calculating apparatus and deterioration degree calculating method for a battery | |
US7622895B1 (en) | Power level display calibration device | |
US7133703B2 (en) | Small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attery level detection unit | |
US20080111522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s | |
JP2006203997A (ja) | 充電システム | |
US20050017679A1 (en) | Battery pack and charger | |
US20110109613A1 (en) | Mobile device, battery pack,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 |
JP2005287278A (ja) | 電子端末の充電制御装置及び電子端末の充電制御方法 | |
US7808205B2 (en) | Battery charger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attery pack charging status information | |
US2007021636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calibration i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 |
JP2001086277A (ja) | 画像送信機 | |
US20080045275A1 (en) | Mobile phone with dual power supplies | |
US6617829B1 (en) | Automatic conditioning of battery in battery-powered apparatus | |
US20090170569A1 (en) |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automatic backup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090108810A1 (en) | Battery charging based on battery capacity | |
JP2006304572A (ja) | 充電装置 | |
CN101411035A (zh) | 充电系统、充电控制程序和便携式终端 | |
JPH11233157A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 |
US20030016292A1 (en) | Image dat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US20040107339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tting system environment of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050117050A1 (en) | Battery,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 |
JP2003240830A (ja) | 電子機器、表示制御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2005010032A (ja) | 電池残量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小型電気機器並びに電池パック | |
US20120081078A1 (en) | Battery charge management using a scheduling appl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C10 |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 ||
C14 | Gran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