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4685A -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4685A
CN101164685A CNA2006101173569A CN200610117356A CN101164685A CN 101164685 A CN101164685 A CN 101164685A CN A2006101173569 A CNA2006101173569 A CN A2006101173569A CN 200610117356 A CN200610117356 A CN 200610117356A CN 101164685 A CN101164685 A CN 101164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er
bed reactor
fluidized bed
emulsion zone
sett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173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4685B (zh
Inventor
钟思青
谢在库
刘俊涛
孙凤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1173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64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64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4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用于甲醇或二甲醚催化反应过程中,存在乙烯及丙烯选择性低,收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密相区A、过渡区B、沉降区C、原料进口1、分布器或分布板2、换热器3、提升管4、快分装置6、导气管7、旋风分离器8、集气室9、产物气体出口10、汽提器11、再生斜管12和待生斜管13,其中密相区A经过缩径结构的过渡区B后与提升管4相连通;提升管4上端或末端设有快分装置6;导气管7为沉降器5上部的组成部分,其上端与集气室9相连但不相通,其下端位于提升管4外,过渡区B外部上端;旋风分离器8位于沉降器5外部,其上部进气口与导气管7上部相连,其出气口与集气室9相通,旋风分离器8的料腿伸入沉降器5的沉降区C内;集气室9位于导气管7顶部与产物气体出口10相连通;分布器或分布板2位于密相区A底部,分布器或分布板2的下部设置有原料进口1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乙烯、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特别是关于采用外制式旋风分离器,实现含氧化合物如甲醇或二甲醚高效催化转化生成乙烯、丙烯的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工业、农业、交通和国防等部门提供大量化工原料,是国民经济中关联和带动性较强的产业部门之一。而丙烯与乙烯则是构成现代石油化工最为重要的两大基础原料。
乙烯的大宗下游产品主要有聚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聚氯乙烯、苯乙烯、醋酸乙烯等。乙烯产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异丙苯、羰基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异丙醇等,其中聚丙烯占世界丙烯需求的一半以上。目前,世界上67%的丙烯来自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品,30%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FCC)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少量(约3%)由丙烷脱氢和乙烯-丁烯易位反应得到。预计未来乙烯及丙烯需求增长速度快于供应。
鉴于乙烯及丙烯的需求增长率较高,而传统的生产模式呈现“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因此补充乙烯及丙烯需求需要借助于其他各种增产乙烯丙烯技术。
含氧化合物是用于制备烯烃的有前途的备选原料。特别有前途的含氧化合物原料是醇类如甲醇、二甲醚、甲乙醚、二乙醚、碳酸二甲脂、和甲酸甲脂。这些含氧化合物许多可通过发酵、或由天然气衍生的合成气、石油液体、碳质材料包括煤、再循环塑料、城市垃圾、或任何适合的有机材料生产。由于来源多种多样,含氧化合物将成为用于烯烃生产的经济来源。
一直以来,煤或天然气制合成气、合成气制甲醇和烯烃分离技术已经具有规模化成熟经验,但是由甲醇到烯烃的过程是合成气到烯烃这个工业链条的断点和难点,而该关键技术的解决可以为由非石油资源生产基本有机原料乙烯、丙烯提供一条新的原料路线。尤其是近些年来,乙烯及丙烯的需求持续走高,而石油资源日趋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开辟出一条非石油资源生产乙烯,丙烯的煤化工新路线,对于极大地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我国重化工的跨越式发展和原料路线的结构性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文献CN1356299A,公开了一种由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工艺方法及其系统。该工艺采用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4)作为催化剂,利用气固并流下行式流化床超短接触反应器,催化剂与原料在气固并流下行式流化床超短接触反应器中接触、反应物流方向为下行;催化剂及反应产物出反应器后进入设置在该反应器下部的气固快速分离器进行快速分离;分离出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中烧碳再生,催化剂在系统中连续再生,反应循环进行。该工艺二甲醚或甲醇的转化率大于98%。
文献WO2004/039754公开了一种含氧物至烯烃的快速流化床反应器装置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相关变量的控制来实现含氧物至烯烃的催化转化反应。所述工艺变量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个:1)空速,2)平均反应温度,3)反应物转化率,和4)催化剂上的平均焦炭量,且与至少一个工艺变量相对应的设置点选自(a)反应物进料速率,(b)原料焓,(c)与反应器温度有关的函数,例如,反应器的中间温度或沿反应器一部分的温升速率,和(d)在反应器立管中的催化剂滞留量。对应的操作变量选自I)进料控制阀II)原料预热速度,III)反应器中的催化活性,和IV)反应器中的催化剂量。显然,该装置及方法,必须使测量和操作变量实现最佳组合才能实现平稳组合,且操作复杂。
文献US6023005公开了保持含氧物至烯烃转化催化剂上的最佳平均焦炭含量对于实现改善较低的烯烃选择性的重要性,对于上述变量的控制表现为可用于使含氧化合物至烯烃的反应器的性能最佳,然而,在尝试选择控制空速,平均反应温度、反应物转化率及催化剂上的平均焦炭含量的控制模式时遇到了几个问题。例如难以测量催化剂上的平均焦炭含量,因为催化剂样品必须被取出并用试验室方法分析。目前,不存在可连续监控反应器内部催化剂上焦炭含量的可靠方法。对反应物转化率水平的测量存在着相似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述文献中存在催化剂与反应产物无效接触时间长,不能及时分离或停止反应,造成二次反应容易发生,副反应多,副产物量大,使目的产物选择性差、收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文献技术中存在快速流化床反应器用于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乙烯丙烯过程中目的产品乙烯丙烯收率低及选择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该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用于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乙烯丙烯过程中,具有目的产品乙烯丙烯收率高,选择性好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基本由流化床反应器、沉降器(5)、汽提器(11)、换热器(3)和旋风分离器(8)组成,包括密相区A、过渡区B、沉降区C、原料进口1、分布器或分布板2、换热器3、提升管4、快分装置6、导气管7、旋风分离器8、集气室9、产物气体出口10、汽提器11、再生斜管12和待生斜管13,其中密相区A经过缩径结构的过渡区B后与提升管4相连通;提升管4上端或末端设有快分装置6;快分装置6的旋臂位于提升管4外,与提升管4同轴相通的导气管7内;导气管7为沉降器5上部的组成部分,其上端与集气室9相连但不相通,其下端位于提升管4外过渡区B外部上端;旋风分离器8位于沉降器5外部,其上部进气口与导气管7上部相连,其出气口与集气室9相通,旋风分离器8的料腿伸入沉降器5的沉降区C内;集气室9位于导气管7上面与产物气体出口10相连通;汽提器11一端与沉降器5的底部相连通,汽提器11的另一端与待生斜管13相连;在沉降器5的底部与密相区A下段之间设置换热器3,换热器3的一端与沉降器5的底部相连通,换热器3的另一端与密相区A相连通;分布器或分布板2位于密相区A底部,分布器或分布板2的下部设置有原料进口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方案为在提升管4下部区域附近设置终止剂注入口15,终止剂注入口15距离提升管4底部的垂直距离为提升管4高度的0~4/5;终止剂注入口15沿提升管4下部区域呈环形分布;提升管4的内径是密相区A外径的1/15~1/2,提升管4的高度是密相区A高度的1/5~5/1;再生斜管12与密相区A连接口距离密相区A底部垂直距离是密相区A垂直高度的1/10~1/2;过渡区B的垂直高度是密相区A垂直高度的1/20~1/2。
采用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实现甲醇及二甲醚催化转化生产乙烯及丙烯过程中,目的产物乙烯和丙烯是反应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在与催化剂长时间接触情况下,依然会继续转化,尤其在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的沉降区域,大量未分离的催化剂在高温状态下会继续与反应产物发生二次反应,使得副反应多,副产物量大,造成乙烯及丙烯选择性低,收率低。本发明通过采用外置式旋风分离器,可以使沉降器的体积大大缩小,进一步减小了产品混合气在沉降器内的返混,缩短了停留时间,减少了二次反应,有利于提高乙烯及丙烯的收率。
本发明的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用于甲醇催化转化生产乙烯及丙烯反应,用图1所示装置,采用S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乙醇为终止剂,在反应温度450~530℃,接触时间3~10秒,催化剂与甲醇重量比为0.5~1.5的条件下,相对于相同条件沉降器外置的快速流化床反应器而言,乙烯收率可提高大于4%,丙烯收率可提高大于3%,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示意图。
图1中A是密相区、B是过渡区、C是沉降区、1是原料进口,2是分布器或分布板,3是换热器,4是提升管,5是沉降器,6是快分装置,7是导气管,8是旋风分离器,9是集气室,10产物气体出口,11是汽提器,12是再生斜管,13是待生斜管,14是汽提蒸汽入口,15是终止剂注入口。
图1中原料由原料进口1引入,经气体分布器或分布板2分布后进入流化床的密相区A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催化剂与反应混合物经过渡区B进入提升管4;经提升管4上端(末端)的旋流快分装置6快速分离后,大部分催化剂进入沉降器C的下部区域,反应混合物夹带的部分催化剂经导气管7进入经旋风分离器8进行二次分离,分离后的产品气经旋风分离器8的出口进入集气室9,由产物气体出口10引出。来自旋风分离器8分离后的催化剂经旋风分离器8的料腿返回沉降器5的下部区域。沉降器5内的沉降区C下部的待生催化剂进入汽提器11,经来自汽提蒸汽入口14的汽提蒸汽汽提后,经待生斜管12进入再生器(图中再生器省略),再生剂经再生斜管12进入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密相区A。另外,沉降器5内的部分催化剂经换热器3换热后进入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密相区A底部与催化剂混合继续反应,整个过程循环进行。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图1的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以S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甲醇为原料,乙醇为终止剂,原料与终止剂的重量比为10∶1,终止剂进料温度为40℃,在反应温度480℃,接触时间7秒,催化剂与甲醇重量比为0.4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100%,乙烯收率为51.1%,丙烯收率为34.2%。
【实施例2】
用图1的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以S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二甲醚为原料,不加为终止剂,在反应温度510℃,接触时间8秒,催化剂与二甲醚重量比为0.6的条件下,乙烯收率为52.3%,丙烯收率为31.0%。
【比较例1】
参照实施例1的各个步骤及反应条件,只是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采用内置式旋风分离器,反应结果为:甲醇转化率100%,乙烯收率为45.1%,丙烯收率29.5%。
【比较例2】
参照实施例2的各个步骤及反应条件,只是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采用内置式旋风分离器,反应结果为:二甲醚转化率100%,乙烯收率为44.9%,丙烯收率27.1%。

Claims (7)

1.一种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基本由流化床反应器、沉降器(5)、汽提器(11)、换热器(3)和旋风分离器(8)组成,包括密相区(A)、过渡区(B)、沉降区(C)、原料进口(1)、分布器或分布板(2)、换热器(3)、提升管(4)、快分装置(6)、导气管(7)、旋风分离器(8)、集气室(9)、产物气体出口(10)、汽提器(11)、再生斜管(12)和待生斜管(13),其中密相区(A)经过缩径结构的过渡区(B)后与提升管(4)相连通;提升管(4)上端或末端设有快分装置(6);快分装置(6)的旋臂位于提升管(4)外,与提升管(4)同轴相通的导气管(7)内;导气管(7)为沉降器(5)上部的组成部分,其上端与集气室(9)相连但不相通,其下端位于提升管(4)外,过渡区(B)外部上端;旋风分离器(8)位于沉降器(5)外部,其上部进气口与导气管(7)上部相连,其出气口与集气室(9)相通,旋风分离器(8)的料腿伸入沉降器(5)的沉降区(C)内;集气室(9)位于导气管(7)上面与产物气体出口(10)相连通;汽提器(11)一端与沉降器(5)的底部相连通,汽提器(11)的另一端与待生斜管(13)相连;在沉降器(5)的底部与密相区(A)下段之间设置换热器(3),换热器(3)的一端与沉降器(5)的底部相连通,换热器(3)的另一端与密相区(A)相连通;分布器或分布板(2)位于密相区(A)底部,分布器或分布板(2)的下部设置有原料进口(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提升管(4)下部区域附近设置终止剂注入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终止剂注入口(15)距离提升管(4)底部的垂直距离为提升管(4)长度的0~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终止剂注入口(15)沿提升管(4)下部区域呈环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提升管(4)的内径是密相区(A)外径的1/15~1/2,提升管(4)的高度是密相区(A)高度的1/5~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再生斜管(12)与密相区(A)连接口距离密相区(A)底部垂直距离是密相区(A)垂直高度的1/10~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过渡区(B)的垂直高度是密相区(A)垂直高度的1/20~1/2。
CN2006101173569A 2006-10-20 2006-10-20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Active CN101164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73569A CN101164685B (zh) 2006-10-20 2006-10-20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73569A CN101164685B (zh) 2006-10-20 2006-10-20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685A true CN101164685A (zh) 2008-04-23
CN101164685B CN101164685B (zh) 2010-10-06

Family

ID=39333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73569A Active CN101164685B (zh) 2006-10-20 2006-10-20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6468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9706A (zh) * 2011-02-25 2012-08-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草酸酯通过气相加氢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2649560A (zh) * 2011-02-25 2012-08-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o原料借助氧化反应脱氢的方法
CN102814151A (zh) * 2011-06-08 2012-12-12 富德(北京)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由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流化床反应器和方法
CN105617947A (zh) * 2014-10-27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及其应用
CN107235821A (zh) * 2016-03-29 2017-10-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甲醇制烯烃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US9855539B2 (en) 2014-10-14 2018-01-02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Separation device for use in fluidized bed reactor, reaction re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efi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1766A (en) * 1988-06-10 1990-11-20 Mobil Oil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FCC process with catalyst separation
CN1065853C (zh) * 1996-05-24 2001-05-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由甲醇或二甲醚制取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方法
CN1151232C (zh) * 2000-09-28 2004-05-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催化转化工艺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的方法
CN1156416C (zh) * 2001-12-14 2004-07-07 清华大学 一种由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工艺方法及其系统
CN1258580C (zh) * 2002-07-05 2006-06-07 石油大学(北京) 催化裂化汽油深度降烯烃增辛烷值的改质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9706B (zh) * 2011-02-25 2015-04-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草酸酯通过气相加氢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2649560A (zh) * 2011-02-25 2012-08-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o原料借助氧化反应脱氢的方法
CN102649706A (zh) * 2011-02-25 2012-08-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草酸酯通过气相加氢制乙二醇的方法
AU2012267002B2 (en) * 2011-06-08 2015-05-28 Fude (Beijing) Chemical & Industry Co., Ltd Fluidized bed reactor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oxygenates to olefins
CN102814151B (zh) * 2011-06-08 2014-02-26 富德(北京)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由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流化床反应器和方法
WO2012167708A1 (zh) * 2011-06-08 2012-12-13 富德(北京)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由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流化床反应器和方法
CN102814151A (zh) * 2011-06-08 2012-12-12 富德(北京)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由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流化床反应器和方法
US9403735B2 (en) 2011-06-08 2016-08-02 Fude (Beijing) Chemical & Industry Co., Ltd Fluidized bed reacto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s from oxygenates
US9855539B2 (en) 2014-10-14 2018-01-02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Separation device for use in fluidized bed reactor, reaction re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efi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s
US9895671B2 (en) 2014-10-14 2018-02-20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Fluidized bed reactor, reaction regeneration apparatus,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efi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romatic hydrocarbons
CN105617947A (zh) * 2014-10-27 2016-06-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及其应用
CN105617947B (zh) * 2014-10-27 2018-09-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及其应用
CN107235821A (zh) * 2016-03-29 2017-10-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甲醇制烯烃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CN107235821B (zh) * 2016-03-29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甲醇制烯烃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685B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4684B (zh) 组合式流化床反应器
CN101165026B (zh) 由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CN101165025B (zh) 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CN101164687B (zh) 多反应区组合式反应器
CN101333141B (zh) 甲醇或二甲醚转化为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
CN101165018B (zh) 乙烯和丙烯的生产方法
CN101357874B (zh) 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1164685B (zh) 组合式快速流化床反应器
CN102464532B (zh) 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02464529A (zh) 提高低碳烯烃收率的方法
CN101164686B (zh) 多床层组合式反应器
CN103446959B (zh) 一种带有进料换热的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再生装置及其应用
CN101306969B (zh) 用于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
CN102875289B (zh) 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276404B (zh) 由甲醇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
CN101165027B (zh) 含氧化合物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
CN105218288B (zh) 用于甲醇制烯烃的高效气固快速分离与沉降方法
CN102276389B (zh) 甲醇和石脑油催化转化为低碳烯烃的反应-再生装置
CN102464535A (zh) 甲醇或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276391B (zh) 甲醇和石脑油催化转化为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276400B (zh) 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再生装置
CN102276399B (zh) 由甲醇和石脑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276395B (zh) 生产乙烯、丙烯的方法
CN100567225C (zh) 含氧化合物生产乙烯和丙烯的装置
CN102875282A (zh) 甲醇制备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