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9520A - 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59520A CN101159520A CNA2007101848997A CN200710184899A CN101159520A CN 101159520 A CN101159520 A CN 101159520A CN A2007101848997 A CNA2007101848997 A CN A2007101848997A CN 200710184899 A CN200710184899 A CN 200710184899A CN 101159520 A CN101159520 A CN 1011595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receiving terminal
- transmitting terminal
- terminal
- data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384 tocopherol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5000019731 tricalc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10 layer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102100018193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4
- 101710072501 KIN7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4
- 101710043191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5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网纟各中两个节点之间的通ifU办i义主要有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凄史才居才艮文十办i义)和TCP (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采用这种协议 需要占用较多的处理器(CPU)时间,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可靠传 输的效率,提出了可靠的用户数据报文协议(RUDP, Reliable UDP ), 相对TCP来说,RUDP的效率提高了 。现有的RUDP协议大部份采用肯定应答(ACK)的方式,发送 端每发送一个才艮文,接收端都^f故一个肯定的应答,告诉发送端自己 接收到了报文。发送端发送报文时, 一般设置并启动一个定时器, 并等待接收端的接收应答,如果到定时器超时为止仍然没有得到应 答,则发送端认为数据没有到达接收端,需要重传已发送的数据。 这种方法要求接收端每接收到一个报文就必须向发送端发送一个接 收到数据的肯定应答,但是这种肯定应答方式增加了发送端和接收 端的负4旦。鉴于肯定应答方式的^:陷,可以考虑采用否定应答(NACK) 方式,即由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确定是否有报文丢失,如 果有丟失,就发送一个才艮文未收到的消息给发送端,请示发送端重
发丢失的报文。基于否定应答方式RUDP协议,接收端周期性的发 送NACK消息给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报文立即重发NACK消息 中标记的丢失的报文,每一个NACK报文中标记整个NACK发送 周期中所有没有到达的才艮文。这种方式虽然减少了 NACK回送的次 数,但是这种发送方式也延迟了报文的重传,导致出现丢失的消息 延长较长的时间。同时,这种方法也没有实现收发端的流量控制。 在出现丟包时,发送端如果能降低发送的速率,可以减少拥塞或丟 包的H量。并且这种方法没有提及对链路状态的实时4企查,收发器 不能及时发现链路出现的故障。在通讯领域,节点间通讯数据中短 包占了4交大的比重,众所周知,大量的短包会导致占用的4交多的网 络资源,如果能减少短包的收发凄t量,则可以更好地-提升通讯性能。基于以上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可靠、 高效的基于UDP的通讯方法。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使用基于否定应答 方式的RUDP协议,保证发送端能及时重传丟失的报文,并且增加 了拥塞控制和链路;险测机制,有效提高了通讯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才是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步骤一,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连接并均为开启状态,发送 端将短消息进行合并或拆分成凄t据包,并将数据包4要照顺序发送至 接收端;步骤二, ^接收端4妄收到数据包后进行^r查,在发现某个数 据包丟失后,向发送端反馈表示数据包丢失的否定应答消息;以及 步骤三,发送端根据否定应答消息将所丟失的数据包重新发送至接 收端,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包或重组。
在步骤一中,在短消息的长度小于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发送端将一个或多个短消息进行合并形成新的数据包;以及在短消息的长 度大于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发送端将短消息拆分形成多个新的数据 包。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端采用自适应加权平均值TCP友好拥 塞控制算法进^f于拥塞控制。拥塞控制过程包括:*接收端实时监控凄t据发送端和凄t据4妄收端 之间的数据往返时间、以及单位测量周期内的丢包率和平均速率; 才妄收端才艮据一个或多个测量周期内所测量的凄t据往返时间、丟包率 和平均速率计算下一个测量周期的期望发送速率,并将期望发送速 率通知发送端;以及发送端根据所计算的期望发送速率调整其发送 窗口大小进4于拥塞控制。其中,接收端对计算出的平均速率进行加4又处理,离下一个测 量周期近的测量周期的平均速率的权重大于离下一个测量周期远的 测量周期的平均速率的权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心跳检测。发送端在 不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发送心跳检测报文,接收端接收到心跳4企测才艮 文后向发送端回送心跳应答才艮文;以及接收端定时地将心跳冲企观'讨艮 文发送给发送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能让发送端即时知道没有 到达接收端的消息序,以便及时重传丢失的数据包,减少了出现丢 失的消息时延。本发明采用ATFCC (Adaptive TCP-Friendly Congestion Control,自适应TCP友好拥塞控制)方案做流量预测, 可以4吏节点双方更快地对流量4故出调整,防止网络拥塞。本发明方 法在发送端按序发送应用层的消息,在4妻收端按序4妄收数据,实现 了应用层数据的保序处理。本发明应用心跳检测,可及时发现链路 异常。附图说明此处所i兌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 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层次结构图;图3a是根据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的发送端消息处理的流程图;图3b是4艮据本发明的接收端消息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连接过程的步骤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传输数据包结构示意图;图6是才艮据本发明的发送端MP处理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端MP处理流程图;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可靠通讯无丢包情况的 处理示意图;图8b是才艮据本发明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可靠通讯有丢包情况的 处理示意图;图9a是才艮据本发明的发送窗口原理示意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窗口原理示意图;以及图10是才艮据本发明的4妻收端RP层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发明才是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连接并均为幵启状态,发 送端将短消息进行合并或拆分成数据包,并将数据包按照顺序发送 至4妄收端。步骤S104,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检查,在发现某个数据 包丢失后,向发送端反^t表示数据包丟失的否定应答消息。步骤S106,发送端根据否定应答消息将所丢失的数据包重新发 送至接收端。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3寻RUDP分为MP (Message Processing,消息处理)层和RP ( Reliable Processing,可靠处理) 层。MP层提供消息的发送接口和分发功能,在MP层实现应用层 消息的并包/解包、分片/重组处理。在发送端,它将较短的应用层消 息合并成一个长包来发送,将较长的应用层消息按照可以发送的最 大包长分片成若干个短包来发送。在接收端,MP层负责将并包的 数据做解包处理,将分片的数据估文并包处理,并分发给应用层。RP 层负责消息的可靠传送,它将MP层处理后的数据包按序号发送, 在接收端如果发现某一序号的数据包丢失,就回送一个该序号没有 到达的NACK应答,发送端接收到这个消息后就重传该序号的包给 ^接收端,以达到可靠发送的目的。 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根据消息事件来确定具体的流程分支。发送端的软件处理流程,如图3a所示,在发送端,主要有应用层发送请 求消息、从接收端发送过来的否定应答消息、往返时间的测量消息、 定时器消息、以及其它一些消息,诸如发送窗口调整、状态机协商 消息等。发送请求主要用来处理应用层的数据发送请求,包括分片 处理、并包处理及并包定时器的建立。定时器消息包括心跳4全测定 时器、等待接收端应答超时定时器等。接收端的软件处理流程,如 图3b所示,在接收端,主要有接收处理消息、定时器消息、以及一 些本图中未列出的其它消息,接收处理消息主要负责数据的接收及 分发,定时器消息主要涉及到一些重传、心跳检测的处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只有在OPEN (打开)状态,双方 才能通讯。处理器上电时,双方没有建立连4妾,处于CLOSED (关 闭)状态,无法通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如图4 所示,具体步艰《如下:步骤S402,通讯进程上电时,建立UDP连接,接收端处于监 听(LISTEN)状态,主要用于监听连接是否有心跳信号以及发送端 的同步请求信号。如果没有收到发送端的同步请求信号,接收端一 直处LISTEN状态。步骤S404,发送端通i凡进禾呈上电时,建立UDP连4妾后,进入 发送同步(SYN_SND )状态。同时向接收端发送同步请求 (SYN一REQ ),同步信息中包含有将要通讯的数据块的起始序号。 一般情况下块的起始序号从O开始,最大序号为SN—MAX-1。在发 送同步请求消息时需要设置并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定时器超时, 则需要重发同步请求消息。步艰《S406,接收端收到发送端的SYN—REQ后,保存块序号, 进入到接收同步(SYN—RCV)状态,同时向发送端回送一个应答
消息(ACK for SYN_REQ),表示本端收到了同步请求消息,发送 时需要启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定时器超时,则需要重发这个应答消息。步骤S408,发送端接收到了接收端回送的ACK for SYN_REQ 消息后,杀死在步骤S404中创建的定时器,同时回送一个ACK消 息,并进入到OPEN 4犬态。步骤S410,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ACK消息后,杀死在 步骤S406中创建的定时器,进入OPEN状态。这样双方都进入到 了OPEN状态,表明收发两端可以进行正常地通讯。在OPEN状态,收发两端需要做心跳4企测,如果4企测到通讯4连 路发生断链,发送端进入到SYN_SND状态,接收端进入到LISTEN 状态,并重复步骤S404到步骤S410中的操作,直到收发两端进入 到OPEN状态。在OPEN状态,如果发送端不再发送凄t据,希望拆除链^各,它 向接收端发送链路复位(RST)请求,收发两端进入关闭等待 (CLOSE—WAITE )状态,收发双方处理完收发緩冲区的数据后进 入关闭状态。为了即时发现链路的状态变化,发送端和4妄收端之间必须估文心 浪匕才企测。为了减少心;兆包发送的次凄t,收发两端〗故不同的处理。对 于发送端,只有在发送端不发送数据的时候才发送心跳包。发送端 所有凄t据全部发送出去以后,启动心跳4企测定时器,当定时器溢出 时,就发送一个心跳4企测包,接收端接收到心跳纟企测才艮文,回送一 个心跳应答4艮文;对于接收端,需要定时地发送心跳检测包给发送 端。如果发送端超过1秒没有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心跳包或NACK 信号,就认为链路出现故障,需要做告警处理或填写异常日志。如
果4妄收端超过1秒没有^妄收到^f壬〗可凄t据包(正常的RUDP包或心逸匕 包),也认为链路异常,并估文告警处理和异常日志记录。链路异常后, 收发两端更新自己的状态,发送端进入发送SYN—SND状态,接收 端进入LISTEN状态。之后,心跳检测继续进行,如果链路恢复正 常,状态同步完成,再次进入OPEN4犬态,4欠发两端可以继续进4亍 正常的通"ifl。发送端和"t妻收端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结构如图5所示,每个包可 以由0条或多条应用层消息(Message)打包而成,每一个包老P有一 个包头(Bundle Header )。包头定义的结构包括版本号、包类型、发 送时间、4妻收时间、期望发送速率、实际速率、包序号及附加的类 型等。包类型主要包括数据类型、心跳类型、往返时间测量类型、 速率协商类型、NACK、 ACK等类型,收发双方根据不同的类型做 不同的处理。发送端MP层的凝:据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当应用层要通过 MP接口发送数据时,处理步骤如下:步骤S602,首先确定链路状态是否处于OPEN状态,如果处于 OPEN状态,进行步骤S604处理;如果不处于OPEN状态,说明 链i?各没有准备好,向应用层返回发送失败及其原因。步骤S604,判断MP层是否可以緩存数据,如果能够緩存,则 进行步骤606处理;如果无法緩存,则向应用层返回发送失败及原 因。步骤S606,判断消息长度是否大于一个发送块的最大长度 (msg—length > bundling—length—max ):长口果不是则举争入步驶《S608 处理;如果是,需要对消息啦文分片处理,并计算出总共的分片数 NumSegs。分片后的各个片段使用相同的消息ID,每一片使用不同
的分片号,分片号依次从0开始,到NumSegs-l结束。如果NumSegs 大于segNo—Max,则分片号到segNo—Max - 1后,再/人0重新开始。 分片的凄t据包交给步骤S616处理。步骤S608,判断消息是否做并包处理,如果不做并包处理,需 转到步骤S616处理;如果要做并包处理,首先判断当前在发送队列 中是否有正在处理的并包:如果没有,则转入步骤S612处理;如果 有,判断如果新消息加入到并包中,并包长度是否会超过允许的最 大长度,如果超过最大长度,则转入步骤S616处理。如果加入新消 息并包不会超过最大长度,则将新消息加入到并包中。步骤S612,创建新的并包,包序号力。1,如包序号溢出则重新 乂人0开始,将MP消息填入并包中,如果还可以加入并包,则并包 定时器复位为0,并启动定时器。步骤S614,如果并包定时器超时,则结束本次并包处理、停止 相应的定时器,并转到S616去处理。下一条MP消息到来时创建新 的并包。步骤S616,填写消息头包括消息ID、分片号(segNo)等。步骤S618,所有结束处理的并包放在发送队列中等待在发送窗 口中发送出去。接收端MP层的数据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只对接收窗口保序 区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不处理乱序区的数据包,具体处理步骤如下:步骤S702,首先对消息做合法性检查,如果参数不合法,或消 息不是本接收端应用层感兴趣的数据,消息做丢弃处理,不发送应 答消息。如果消息是本接收端感兴趣的消息,转入步骤S704处理。
步骤S704,如果所接收到消息是应用层需要的消息,判断包是 否是并包或分片包,如果不是并包或分片包,直接获取消息,并将 消息分发给应用层。步骤S706,如果所收到的包是分片包,对包啦文重组处理。如果 收到的包有分片缺失,将所有分片丢弃。步骤S708,如果所收到的包是并包,对包估支解包处理,并将分 解出来的消息分发给应用层。下面结合图8至图IO介绍本发明方法的重传策略。当到达接收端的lt据包不是4姿序到达的,需要重传丟失的包, 按序到达是指到达接收端的数据包序号是按顺序逐渐递增的,例如 前一次到达的数据包序号为N,本次达到的凄t据包序号为N+l,这 种情况称之为4姿序到达,如果这次到达的包序号为N+2,则i人为序 号为N+l的包丢失,需要重传序号为N+l的数据包。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重传策略以NACK应答方式为主,ACK 应答方式为辅,尽量确保消息可靠到达接收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 间可靠通讯没有丢包的情况,如图8a所示,序号为N、 N+l、 N+2、 N+3的包都"t姿序到达^:收端。有丟包的情况,如图8b所示,序号为 N+l的包到达后,接收端收到N+3的包,接收端就认为序号为N+2 的包丢失,就向发送端回送一个NACK消息,在这个NACK消息 中携带的序号为N+2,发送端收到这个消息后立即重传序号为N+2 的才艮文。4妄收端发送NACK信号时需要启动一个定时器,序号为 N+2的报文到达,就停止这个定时器,如果超时就重发NACK消息, 直到发送NACK的次数达到最大次数。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层发送完数据后,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数 据发送。为了保证这最后一帧数据可靠到达接收端,将这一包数据包头的L标志位置1,表示这是阶^殳性的最后一个凄t据包,如图8a 和图8b所示,接收端接收到序号为N+M的数据包后回送一个ACK 消息,如果发送端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这个ACK消息,需要 重传这个序号的报文,直到达到发送的最大次数为止。发送端RP层的发送窗口原理如图9a所示,AB之间表示发送 队列,A表示等待发送的最大包序号,B表示发送窗口可发送的最 大包序号,C表示发送窗口可发送的最小包序号,BC之间序号差值 表发送窗口的大小。D表示重传窗口中等待否定应答的最小包序号, CD之间的序号差值表示重传窗口的大小。当用户要发送消息时, 凄t据打包后方文在A处,序号递增。发送ft据时,发送窗口在发送队 列上滑动,每次发送时发送的包数不超过滑动窗口中的包数。在C 处一包凄《据发送完成后就调整到重传窗口中,4妄收端要求发送端重 传的数据包序号落在CD区间时,发送端就将相应的报文重发出去, 如果一l殳时后,没有收到包含相应包序号的NACK消息,就表该才艮 文已成功发送给接收端,就将其调整出重发窗口 。如果B与A重合, 表示发送队列中已没有数据,当发送到A与B重合的包时,需要将 包头的L标志记为1,表明这一包数据是阶段性的最后一包。接收端RP层的接收窗口原理如图9b所示,E为最近从接收端 口接收到的包序号,EF之间为乱序区,位于这个区间表示存在没有 到达的包。虽然在发送端是按序发送的,但可能由交换机转发原因 或其它原因,在接收端并不是按序到达的,甚至有可能出现包丢失 情况,这些数据包位于EF区。当有数据重传时,如果重传数据落 在EF区,需要判断EF区是否已经接收到该序号的包,如果有,则 丢弃刚刚接收到的重传报文,如果在EF区没有该序号的重传报文, 就接收该报文,并调整F指向点,调整保序区的范围。如果接收到 序号的报文位于FG区,则直接丢弃,不估支任何处理。在EF区缺失 的序号4艮文经过NACK重传请求后仍然没到达,需要再次发送NACK消息,如果超过约定次数时仍然没有到达,则直接调整F的 指向点,将其移入到保序区。接收端RP层软件处理流程如图IO所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002, RP层计算4妄"欠速率。步骤S1004,判断进入接收端的数据包是否是合法的报文,如 果不是,直接将报文丢弃,如果是合法的报文,转入步骤S1006处理。步骤S1006,判断接收到的报文是否是按序到达,如果是按序 到达则进4亍步骤S1012;否则进^f于步骤S1008。步骤S1008,如果当前接收到的包序号小于上次接收到的包序 号,说明这是个重传报文,进行步骤S1010;否则说明出现了丢包, 需要回送NACK消息,在NACK消息中携带丟失了的包序号。步骤S1010,如果该报文落在保序区,直接丟弃才艮文,如果是 落在乱序区,还要判断该报文是否已经存在于乱序区,如果存在, 直4妄丢弃才艮文,并结束本次4妄收处理。如果不存在,进行步骤S1012。步骤S1012,首先4妄收该lt据包,并判断包头的L标志是否为 1,如果为1说明发送端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再发送数据,需要回 送一个ACK序号,告诉发送端这个带L标志的数据已经到达接收端。发送端RP层收到NACK消息后需要啦文重传处理。发送端接收 到NACK消息后,首先解4斤出NACK消息中的包序号,并判断本 端重传窗口中是否有该序号的包:如果没有该序号的包,不对NACK 应答,如果有该序号的包就将该包从发送端口发送出去。发送端发
送了带L标志的报文后,需要启一个定时器,如果收到接收端针对 这个带L标志的包的ACK消息时,就复位并停止定时器。如果定 时器超时,需要重发这个包,重发的次数不超过最大约定次数。本发明采用自适应TCP友好拥塞控制策略,发送端的发送窗口 大小由接收端根据实际的接收速率、丟包率及收发端报文的往返时 间计算而得,具体控制步骤如下:通讯进程在上电时首先i殳置一个 速率检测周期,每一个检测周期都要4企查数据包在收发节点间的往 返时间及连接的平均接收速率;根据测量的往返时间及平均接收速 率,接收端计算出下一个周期连接的期望速率;发送端根据这个期 望速率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以达到控制发送速率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848997A CN101159520A (zh) | 2007-10-29 | 2007-10-29 | 数据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848997A CN101159520A (zh) | 2007-10-29 | 2007-10-29 | 数据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9520A true CN101159520A (zh) | 2008-04-09 |
Family
ID=3930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848997A CN101159520A (zh) | 2007-10-29 | 2007-10-29 | 数据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59520A (zh) |
Cited B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208A (zh) * | 2010-08-05 | 2010-12-08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适用于cdma2000的视频无线传输控制方法 |
CN101908952A (zh) * | 2010-08-05 | 2010-12-08 |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线数据自检测重传方法 |
CN101409611B (zh) * | 2008-11-21 | 2011-05-18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调度的通信方法 |
CN102333337A (zh) * | 2011-10-11 | 2012-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脚本传输方法、无线网络仿真系统和服务器 |
WO2012083737A1 (zh) * | 2010-12-21 | 2012-06-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丢包检测方法、系统和媒体客户端 |
CN102821368A (zh) * | 2012-07-24 | 2012-12-1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051558A (zh) * | 2012-12-06 | 2013-04-1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 |
CN103220168A (zh) * | 2013-03-29 | 2013-07-24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定长协议数据包长度异常的处理方法 |
CN103532948A (zh) * | 2013-10-11 | 2014-01-22 |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进制通信结构 |
CN103684707A (zh) * | 2013-12-20 | 2014-03-26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端、用户端消息传输处理方法、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3841002A (zh) * | 2012-11-22 | 2014-06-0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语音传输方法、终端、语音服务器及语音传输系统 |
CN103975565A (zh) * | 2011-12-08 | 2014-08-06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多路复用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处理装置 |
CN104012021A (zh) * | 2011-12-21 | 2014-08-2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下行链路的改进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283650A (zh) * | 2014-11-05 | 2015-01-14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数据发送方法 |
CN104468061A (zh) * | 2014-11-25 | 2015-03-25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速网络环境下的实时可靠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580212A (zh) * | 2015-01-08 | 2015-04-29 | 华侨大学 | 一种基于udp传输实现监控功能的应用层协议 |
CN104796235A (zh) * | 2015-04-13 | 2015-07-2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
CN105376173A (zh) * | 2014-09-02 | 2016-03-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窗口流量控制方法和终端 |
CN105376165A (zh) * | 2015-10-15 | 2016-03-02 | 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dp组播方法、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CN105553742A (zh) * | 2015-12-31 | 2016-05-04 |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状态机的电子报文通信方法 |
CN106131925A (zh) * | 2011-11-01 | 2016-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Gas查询方法及装置 |
CN106452692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6791950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信号传输系统、高速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342917A (zh) * | 2017-07-04 | 2017-11-10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网络设备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023968A (zh) * | 2017-12-21 | 2018-05-11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234084A (zh) * | 2017-12-21 | 2018-06-29 | 深圳市欣博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收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243171A (zh) * | 2016-12-27 | 2018-07-03 |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在线直播互动系统及方法 |
CN109274748A (zh) * | 2018-09-30 | 2019-01-25 | 西安科技大学 | 数据可靠传输方法及应用其的电力设备监测数据传输方法 |
CN109936859A (zh) * | 2019-04-22 | 2019-06-25 |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适于高延时低带宽卫星通信小数据量传输方法 |
CN111133707A (zh) * | 2017-12-19 | 2020-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
CN112014788B (zh) * | 2020-11-02 | 2021-02-02 |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录波文件回放的负荷辨识模组检测方法 |
-
2007
- 2007-10-29 CN CNA2007101848997A patent/CN101159520A/zh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09611B (zh) * | 2008-11-21 | 2011-05-18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调度的通信方法 |
CN101908952A (zh) * | 2010-08-05 | 2010-12-08 | 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线数据自检测重传方法 |
CN101909208B (zh) * | 2010-08-05 | 2012-06-20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适用于cdma2000的视频无线传输控制方法 |
CN101909208A (zh) * | 2010-08-05 | 2010-12-08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适用于cdma2000的视频无线传输控制方法 |
WO2012083737A1 (zh) * | 2010-12-21 | 2012-06-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丢包检测方法、系统和媒体客户端 |
CN102333337A (zh) * | 2011-10-11 | 2012-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脚本传输方法、无线网络仿真系统和服务器 |
CN106131925A (zh) * | 2011-11-01 | 2016-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Gas查询方法及装置 |
CN106131925B (zh) * | 2011-11-01 | 2020-0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Gas查询方法及装置 |
CN103975565A (zh) * | 2011-12-08 | 2014-08-06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多路复用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处理装置 |
CN104012021A (zh) * | 2011-12-21 | 2014-08-2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下行链路的改进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
CN102821368A (zh) * | 2012-07-24 | 2012-12-1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2821368B (zh) * | 2012-07-24 | 2016-11-0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841002A (zh) * | 2012-11-22 | 2014-06-0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语音传输方法、终端、语音服务器及语音传输系统 |
CN103051558B (zh) * | 2012-12-06 | 2016-06-1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 |
WO2014086154A1 (zh) * | 2012-12-06 | 2014-06-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 |
CN103051558A (zh) * | 2012-12-06 | 2013-04-1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 |
US9264106B2 (en) | 2012-12-06 | 2016-02-16 |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lows of logical link layer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oftware stack |
CN103220168A (zh) * | 2013-03-29 | 2013-07-24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定长协议数据包长度异常的处理方法 |
CN103220168B (zh) * | 2013-03-29 | 2015-11-25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定长协议数据包长度异常的处理方法 |
CN103532948A (zh) * | 2013-10-11 | 2014-01-22 |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进制通信结构 |
CN103684707A (zh) * | 2013-12-20 | 2014-03-26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端、用户端消息传输处理方法、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WO2015090218A1 (zh) * | 2013-12-20 | 2015-06-25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端、用户端消息传输处理方法、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5376173A (zh) * | 2014-09-02 | 2016-03-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窗口流量控制方法和终端 |
CN104283650A (zh) * | 2014-11-05 | 2015-01-14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数据发送方法 |
CN104468061B (zh) * | 2014-11-25 | 2019-08-20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速网络环境下的实时可靠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468061A (zh) * | 2014-11-25 | 2015-03-25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速网络环境下的实时可靠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580212A (zh) * | 2015-01-08 | 2015-04-29 | 华侨大学 | 一种基于udp传输实现监控功能的应用层协议 |
CN104796235A (zh) * | 2015-04-13 | 2015-07-2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
CN104796235B (zh) * | 2015-04-13 | 2018-02-2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
CN105376165A (zh) * | 2015-10-15 | 2016-03-02 | 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dp组播方法、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CN105553742A (zh) * | 2015-12-31 | 2016-05-04 |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状态机的电子报文通信方法 |
CN106452692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8243171B (zh) * | 2016-12-27 | 2020-12-22 |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在线直播互动系统及方法 |
CN108243171A (zh) * | 2016-12-27 | 2018-07-03 |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在线直播互动系统及方法 |
CN106791950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信号传输系统、高速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342917A (zh) * | 2017-07-04 | 2017-11-10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网络设备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133707A (zh) * | 2017-12-19 | 2020-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
CN108234084A (zh) * | 2017-12-21 | 2018-06-29 | 深圳市欣博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收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023968A (zh) * | 2017-12-21 | 2018-05-11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9274748A (zh) * | 2018-09-30 | 2019-01-25 | 西安科技大学 | 数据可靠传输方法及应用其的电力设备监测数据传输方法 |
CN109936859A (zh) * | 2019-04-22 | 2019-06-25 |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适于高延时低带宽卫星通信小数据量传输方法 |
CN112014788B (zh) * | 2020-11-02 | 2021-02-02 |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录波文件回放的负荷辨识模组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7483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yer 2 ARQ for packets | |
Kohler et al. | Designing DCCP: Congestion control without reliability | |
Allman et al. | Ongoing TCP Research Related to Satellites. | |
Elaarag | Improving TCP performance over mobile networks | |
US6622172B1 (en) | Dynamically delayed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7184401B2 (en) | Link-awar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
US7564843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article for improved network performance by avoiding IP-ID wrap-arounds causing data corruption on fast networks | |
CN101047485B (zh) | 通信终端以及重发控制方法 | |
US7864799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AU766137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4202414B (zh) | 基于udp的可靠传输方法 | |
US6496520B1 (en) |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 |
US7885264B2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data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 |
ES2249474T3 (es) | Control de flujo. | |
KR100840951B1 (ko) | 무선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tcp 성능을 개선시키기 위한 이중 프록시 접근 방식 | |
EP1333625B1 (en) | Method for packet loss distinction | |
US776064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eordered data packets | |
JP5523350B2 (ja) | Tcpフロー制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JP4354406B2 (ja) | データユニット送信機及びこの送信機の制御方法 | |
US7925775B2 (en) | TCP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bandwidth estimation techniques | |
Mathis et al. | TCP 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options | |
US8059654B2 (en) | Wireless datagram transaction protocol system | |
AU2004325896B2 (en) | Data flow control with duplicate acknowledgment | |
EP1568180B1 (en) | A method for enhancing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streaming media | |
Sarolahti et al. | F-RTO: an enhanced recovery algorithm for TCP retransmission timeou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