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6505A - 蒸汽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6505A
CN101146505A CNA200580049272XA CN200580049272A CN101146505A CN 101146505 A CN101146505 A CN 101146505A CN A200580049272X A CNA200580049272X A CN A200580049272XA CN 200580049272 A CN200580049272 A CN 200580049272A CN 101146505 A CN101146505 A CN 101146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heat exchanger
sauna device
hum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92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6505B (zh
Inventor
松原充则
胜见佳正
西水流芳宽
藤井聪
竹内文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3237/2005 external-priority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6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6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33/063Heater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herefor
    • A61H33/065Heater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herefor with steam gener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33/063Heater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2033/068Steam bath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细的水滴对蒸汽浴对象室进行加湿及加热而不会伴随水滴感,从而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内而不会有水滴感,并且,不会因喷雾遮挡使用者的视野,能够在蒸汽浴对象室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且可使蒸汽浴对象室内的使用者体感温度分布均匀、即便在宽阔的浴室中也可得到均匀温湿度的蒸汽浴装置。该蒸汽浴装置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及第二循环机构;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机构;和将供给水破碎为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

Description

蒸汽浴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蒸汽浴(sauna)对象室进行加湿来获得蒸汽浴 空间的蒸汽浴装置。背景技术作为现有的蒸汽浴装置,有一种向喷雾喷出机构供给温水来加湿蒸汽 浴对象室的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2 — 336327号公报(第3〜7页、第l〜 5图))。下面,参照图22对该蒸汽浴装置进行说明。如图22所示,在蒸汽浴装置的主体1101内具备:通过吸气口 1102 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的空气,并通过吹出口 1104将空气吹出的循环 风路1105;对该循环风路1105进行通风作用的循环风扇1106;对在循环 风路1105中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作用的作为空气加热机构1107空气加热 机构1107的热交换器1108;对该热交换器1108断续供给温水的热动阀1109;作为喷雾喷出机构1110的喷嘴1111;用于向喷嘴1111供给温水的温水供给路1112及向喷嘴1111断续供给温水的电磁阀1113等。而且, 按照将通过温水供给路1112而供给的温水作为喷雾(mist)从喷嘴1111 喷出,并使循环风扇1106工作,将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的温度维持为设 定温度的方式,控制热动阀1109的开闭,向热交换器1108循环供给作为 传热介质的温水,通过从吹出口 1104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吹出由该热 交换器1108加热后的循环空气,来获得高温高湿的蒸汽浴空间。另外,对于蒸汽浴而言,有将室内的温度设为IO(TC左右、相对湿度 设为10%左右的高温低湿环境的干式蒸汽浴;和将室内的温度设为40〜 5CTC左右、相对湿度设为70%以上程度的中高温高湿环境的蒸汽(steam) 式蒸汽浴。近年来,设置于浴室或淋浴室等,能够将浴室或淋浴室自身作
为蒸汽浴房(sauna room)而使用的蒸汽浴装置备受瞩目,提出了各种蒸 汽式的蒸汽浴装置(例如参照特开平6 — 63103号公报(第5页、图3))。 图23是表示现有的这种蒸汽浴装置的概略内部构造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如图23所示,在外装体2101的内部,具有多个热水喷出口 2104的 热水喷出管2105被配置在上部,在热水喷出管2105的下方配置有由多个 薄板2107和管状的连接部件2106构成的热交换促进部件2108,并且,在 其下部配置有风扇单元2109。将从热水喷出口 2104喷出到热交换促进部 件2108上的温水的一部分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汽,提供给由风扇单元2109 从空气吸入口 2102吸入的空气,从而,由蒸汽吹出口 2103将其喷出到浴 室内。热交换后的温水被收集于泄水盘(drain pan) 2110,并被排出到 外部。而且,以往作为这种蒸汽浴装置的一个例子,公知有一种设置于浴室 的顶棚、将浴室作为蒸汽浴室的喷雾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2_336327 号公报(第3〜5页、图5))。下面,参照图24对该喷雾装置进行说明。如图24所示,不仅设置有对设置了循环风扇3101与可动百叶窗3102 的装置主体3103进行覆盖的格栅板3104,还设置有:用于通过吸气口 3105 将室内的空气吸引到装置主体3103中,并利用吹出口 3106将其吹出的循 环通风路3107;对循环通风路3107进行通风作用的循环风扇3101;对通 过循环通风路3107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3108;和使通过吹出口 3106而被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变化的可动百叶窗3102。并且,不仅设 置了吸引室内的空气并通过排气导管3109向屋外进行排气的换气扇 3110,还在吸气口 3105的侧方设置了向室内喷出喷雾的喷雾喷出部3111, 从而形成蒸汽浴空间。此外,作为其他蒸汽浴装置的一个例子,还公知有一种在浴室中设置 喷雾嘴单元的喷雾式浴室暖气装置(例如参照特开平6—88629号公报(第 2页、图1))。下面,参照图25对该喷雾式浴室暖气装置进行说明。如图25所示,在浴室3112中设置有与带喷雾蒸汽浴功能的洗浴供水 机3113连接的喷雾嘴单元3114,在该喷雾嘴单元3U4中安装有放出大量
喷雾的大量喷雾嘴3115和放出少量喷雾的少量喷雾嘴3116。另外,由切换阀3117将经由配管3118而来的温水切换提供给大量喷雾嘴3115和少 量喷雾嘴3116侧。而且,在浴室3112中设置有喷雾遥控器3119和温度 传感器3120,通过信号线3121与带喷雾蒸汽浴功能的洗浴供水机3113 连接,气体供给线3122和水供给线3123也与带喷雾蒸汽浴功能的洗浴供 水机3113连接。在上述装置中,当浴室3112内的温度低时,通过控制器3124将切换 阀3117切换到大量喷雾嘴3115侧,向浴室3112内放出大量的喷雾,当 浴室3112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之后,通过控制器3124将切换阀3117 切换到少量喷雾嘴3116。发明内容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及第二循环机构; 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机构;和 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通过利用空气加热机构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 的空气进行加热,来加热蒸汽浴对象室,并且,通过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 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中含有由水破碎机构产生的水滴,来对蒸汽 浴对象室进行加湿。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将水或温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水破 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分离为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加湿机构生成的水滴的空气向蒸 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加热机构、加湿机构和送风机构被配置在顶棚背面。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将水或温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水 破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加湿机构生成的水滴的空气向蒸 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水破碎机构具备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喷射机构喷射的水 或温水进行碰撞且自身运动的碰撞机构。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对由加热机构加热后的空气进行输送的加热空气送风机构; 喷射水或温水的直接喷射机构; 向直接喷射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 用于送风的吸入口及吹出口 ,在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设置有直接喷射机构。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蒸汽浴装置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的内部构成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的构成的概念图。 图9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的加湿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中的加湿机构的内部构成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中的其他加湿机构的内部构成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的箱体内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该蒸汽浴装置中将加湿机构、加热机构和控制机构取 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七的蒸汽浴装置的设置状态图。分解立体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八的蒸汽浴装置的吹出部剖面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九的蒸汽浴装置的加湿单元的剖面构成图。图19是表示该蒸汽浴装置的运转模式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十的蒸汽浴装置的喷嘴连接状态的构成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十一的蒸汽浴装置的喷嘴连接状态的构成图。图22是表示现有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3是现有蒸汽浴装置的内部构造图。图24是表示现有的喷雾装置的吹出喷雾和加热空气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5是表示现有的喷雾式浴室暖气装置的吹出喷雾的状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根据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五,对本发明说明如下。在上述的现有例中,通过使来自温水供给路1112的温水在喷嘴1111 中处于喷雾状,并供给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来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 内进行加湿。但是,由于是喷雾直接从喷嘴1111喷出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 的构成,所以,所喷出的喷雾会与使用者的外皮接触而成为水滴,产生使 用者感觉不舒服的问题,而且,喷出的喷雾会遮挡使用者的视野,存在着 使用者无法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的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细的水滴对 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及加热而不会伴随水滴感,从而使用者可以 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不会有水滴感,并且,不会因喷雾遮 挡使用者的视野,能够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的 蒸汽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 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 1002;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机构1107;和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 水滴的水破碎机构1003;通过利用所述空气加热机构1107对基于所述第 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来加热蒸 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过在基于所述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含有由所述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来对 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在该方案中,空气加热机构1107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由于被该空气加热机构1107加热后 的空气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所以,使得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温度 上升。而且,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生成微细的水滴。然后, 第二循环机构1002将蒸汽浴对象室1003的空气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 由此,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混入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 被供给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基于该被供给的水滴使得蒸汽浴对象室的温 度上升。这样,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空气作为加热用空气, 将基于第二循环机构而循环的空气作为加湿用空气,可同时进行蒸汽浴对 象室1103的加热和因微细水滴而没有水滴感的加湿。而且,本发明第二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问题解决方 案中,水破碎机构1003具备:以喷雾状喷出供给水的喷雾喷出机构1110、 和将由所述喷雾喷出机构1110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1011。在该方案中,设置了喷雾喷出机构111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作为水 破碎机构1003。而且,喷雾喷出机构以喷雾状喷出供给水,喷雾喷出机构 1110所喷出的喷雾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进一步细微破碎。通过该破碎作 用将生成细微的水滴。并且,本发明第三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问题解决方 案中,第二循环机构1002具备通过旋转来传送空气的第二风扇1009,喷 雾破碎机构1011通过使由喷雾喷出机构1110喷出的喷雾与所述第二风扇 1009碰撞而将喷雾破碎。在该方案中,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 1009喷出喷雾。由于第二风扇1009为了送风而处于旋转状态,所以,与 第二风扇1009接触的喷雾会基于该旋转而被强制细微破碎。通过该强制 破碎作用会产生更细微的水滴,所产生的水滴包含在由第二风扇1009送 风的空气中,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另外,本发明第四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第二或第 三问题解决方案中,具备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 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1004,使由所述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 滴中未被所述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所述第二 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在该方案中,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由水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 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由于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通过第二循 环机构1002被供给到水滴回收机构1004中,所示,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 回收的微细水滴将混入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被提供给蒸汽浴 对象室1103。通过该被供给的微细水滴会使得蒸汽浴对象室的湿度上升。 由此,可进行因微细水滴而无水滴感的加湿。此外,本发明第五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四问题解决方 案中,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在该方案中,水滴回收机构1004不仅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 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由此,由于可使空气的饱和水蒸汽 分压上升而含有更多水分,所以,在该被加热的空气中会含有更多未被水 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从而增加了加湿量。而且,本发明第六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五问题解决方 案中,由以温水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 机构1107,并且,由以温水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 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 器1012及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循环。在该方案中,由以温水为传热介质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以温水为传热介质进行加热作用的 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从而,可以通过温 水这一单一的传热介质回路,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 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加热作用。而且,第二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3具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流通的管路、和用于将管路 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由于在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 的水滴通过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时,比较大粒的水滴无法通过多 个传热板的间隙而被回收,所以,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作为水滴 回收机构1004而发挥作用。并且,本发明第七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六问题解决方 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作为 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水热 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 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空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之后, 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 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由此,由于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中,可进 行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并且, 对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度高于对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 度,所以,加热用空气被加热成比较高的温度,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 的加热效果。另外,本发明第八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六问题解决方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作为 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的顺序循环。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 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之后, 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空 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由此,由于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中,可进 行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和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并且, 对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度高于对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 度,所以,加湿用空气被加热成比较高的温度。由此,可使加湿用空气的 饱和水蒸汽分压进一步上升而含有更多的微细水滴,因此,可提高蒸汽浴 对象室1103的加湿效果。此外,本发明第九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六问题解决方 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作为 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和第二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3的每一个中分流循环。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流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 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分别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 的空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 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由此,可容易调整各自的加热量,即温水分 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而且,本发明第十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或第九问题解决方案中,具备对向水 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
在该方案中,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水破碎机构1003将该被加热的供给水破碎而生成高温的水滴。 由于在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将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之后,该高温的 水滴通过第二循环机构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所以,可进行没有水 滴感及冷风感的加湿。并且,本发明第十一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六问题解决 方案中,具备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 1005,所述水加热机构1005由以温水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 构成,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所述 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1012、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 中循环。在该方案中,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以温水为 传热介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且,作为空气 加热机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 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作为水破碎机构1003的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同样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 1002而循环的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由此,在温水这一单一的传热介质回 路中,可同时进行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 湿。另外,本发明第十二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十一问题解 决方案中,第一空气—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 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并且,分流 循环到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 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空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之后, 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 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分流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对 提供给水分离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由此,由于对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度高于对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度,所以,加热用 空气被加热成比较高的温度。因此,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效 果。并且,可容易地进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加热量和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此外,本发明第十三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十一问题解决方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及 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3、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顺序循环,并且,分流循环到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 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之后, 在水—水热交换器1014中对提供给水分离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 并且,分流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而循环的空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由此,由于对加湿用空气进行加 热的温水温度高于对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温水温度,所以,加湿用空气被加 热成比较高的温度。从而,可使加湿用空气的饱和水蒸汽压进一步上升而 含有更多的微细水滴,因此,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效果。并 且,可容易地进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 加热量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 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而且,本发明第十四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十一问题解 决方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 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 1014、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并且,分流循环到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对提供 给水分离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之后,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1013中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 并且,分流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而循环的空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由此,由于对供给水进行加热的 温水温度高于对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的温水温度,所以,供给水被加热成 比较高的温度,使得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的微细水系成为高温。从 而,在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效果下可抑降温风感。并且,可容易地进行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加热量和 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并且,本发明第十五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十一问题解决方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 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别在所述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所述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及所述第一空气—水热交换器 1012中分流循环。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别分流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1012、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及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分别对基 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空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对基于第 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不能够对提供 给水分离机构1003的水进行加热。由此,可容易地进行各自的加热量的 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另外,本发明第十六问题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十一问题解 决方案中,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及 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 1014、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所述第一空气—水热交换器 1012中串联循环。在该方案中,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 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水—水热交换器1014中串联循环,对基于第 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空气、即加热用空气进行加热,对基于第二循 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即加湿用空气进行加热、并对提供给水分离 机构1003的水进行加热。由此,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中,可进行蒸汽 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用空气加热、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及供给水的加热。根据上述构成,本申请发明可起到下述效果。(A)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通过将基于第一 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利用空气加热机构1107进行加热,可加热蒸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过使由水破碎机构 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可以加湿蒸汽浴对象室1103而不伴随水滴 感。由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高温高湿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不 会有水滴感,而且,由于使用者的视野不会因喷雾而被遮挡,所以,使用 者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B) 并且,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A) 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 所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可产生更细微的水滴。由此,水破碎机构 1003可以由喷雾喷出机构111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简单构成。(C)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B) 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使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 1002的第二风扇1009喷出喷雾,可以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强制破碎 喷雾,生成更微细的水滴。由此,不仅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细 微的水滴,没有水滴感地对其进行加湿,而且,可以利用使蒸汽浴对象室 1103的空气循环的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一部分构成水破碎机构1003,从 而,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D)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A) (B)或(C)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并使 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 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由此,可通过微细水滴对蒸汽浴对 象室1103进行加湿。从而,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 而完全没有水滴感。(E) 而且,根据本申请的第五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D) 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 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 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中更多地含有未被水滴回收机构 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由此,可以增加加湿量。(F) 并且,根据本申请的第六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E)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 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 1004,可以利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构成,进行基于第 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 气的加热。进而,可以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所具备的多个传热 板的间隙中,回收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 因此,不需要用于回收水滴的特别加工,可以容易地构成水滴回收机构 1004。(G)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第七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F) 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可以在单一的温 水循环回路这一简易的构成中,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 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并且,能够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 1001而循环的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效 果。(H)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第八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F) 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第二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1013、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顺序循环,可以在单一的温水 循环回路这一简单构成中,进行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 对象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 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并且,能够将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 而循环的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效果。(I) 而且,根据本申请的第九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F) 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一空气—水热交 换器1012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分流循环,可以容易地对基于
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分别进行加热量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J)此外,根据本申请的第十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A)、 (B) 、 (C) 、 (D) 、 (E) 、 (F) 、 (G) 、 (H)或(I)所记载的 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 给水进行加热,可以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高温的水滴。由此,可以 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地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K)而且,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一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 (F)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水热交换器 1014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 且,作为空气加热机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 介质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的空气 进行加热,作为水破碎机构1003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同样以温水为 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 空气进行加热,根据该构成,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结 构中,可同时进行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 湿。(L)并且,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二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 (K)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第一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 环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构成,可以将加热用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 从而能够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效果。进而,可容易地进行第一 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加热量和水一水 热交换器1014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 续。(M)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三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 (K)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第二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3、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环到第 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构成,可以将加湿用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 提高饱和水蒸汽分压,从而包含更多的微细水滴,能够提高蒸汽浴对象室 1103的加湿效果。进而,可容易地进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加热量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加热量的调 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N)此外,根据本申请的第十四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K)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水一水热交 换器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环到第 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构成,可以将供给水加热到更高温度,提高 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的微细水滴的温度,从而在蒸汽浴对象室的加 湿的同时能够提高冷风感的抑制效果。进而,可容易地进行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加热量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1012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O)而且,根据本申请的第十五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K)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别分流循环 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中的构成,可容易地进行各自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 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P)并且,根据本申请的第十六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在上述(K)所记载的效果的基础上,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水一水 热交换器1014、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中串联循环的构成,可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中进行蒸汽浴 对象室1103的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及供给水的加热, 从而可简化传热介质回路的构成。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五进行具体说明。 其中,针对与现有例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 说明。(实施方式一)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的 图。图1中,在蒸汽浴装置的主体1101内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 空气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对供给空气进行加 热的空气加热机构1107;将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1003; 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1004;和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 1005。第一循环机构1001具备: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开口的吸气口 1102 及吹出口 1104;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 通过吹出口 1104将空气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第一循环风路1006; 和用于将空气传送到第一循环风路1006的第一风扇1007,第二循环机构 1002具备: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吹出口 1104;用 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过吹出口 1104 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吹出空气的第二循环风路1008;和用于将空气传送 到该第二循环风路1008的第二风扇1009。水破碎机构1003具备:将来自 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以喷雾状喷出的作为喷雾喷出机构1110的喷嘴 1111;和将由该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喷雾破碎机构1011构成为,将喷嘴llll朝向第二风扇1009配置, 使从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通过第二风扇1009的 旋转而强行将喷雾破碎。而且,空气加热机构1107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一循环 风路1006内具备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 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水滴回收机构1004同样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二循环 风路1008内的第二风扇1009的后段配置有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 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并且,水加热机构 1005具备与空气加热机构1107同样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 用作传热介质,并通过该温水对给水配管1010内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 一水热交换器1014。而且,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通过温水配 管1015按照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 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环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如此进行分支,在该 分流后的温水配管1015上设置有使各自的温水循环断续的热动阀1109a、 1109b。另外,在给水配管1010上还设置了使向喷嘴1111提供的给水断
续的电磁阀1U3。接着,对上述构成中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如果从未图示的控制器发出了运转指示,则使第一风扇1007及第二风扇1009工作,让蒸汽浴对象 室1103的空气在第一循环风路1006及第二循环风路1008中循环,并且, 将热动阀1109a及热动阀1109b设定为开状态,使来自未图示的热源机的 温水从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经过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而循 环,并分流循环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进而,使电磁阀1113也处于开 状态,通过给水配管1010进行给水动作。基于第一风扇1007而循环的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被供给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通过与基于 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成为高温空气返 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另外,来自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在水一水热 交换器1014中通过与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被加 热。被加热后的供给水成为高温的喷雾状态,从喷嘴1111喷出,与第二 风扇1009碰撞。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的喷雾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 而被强制破碎,成为微细的高温水滴,包含在由第二风扇1009传送的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被供给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第二 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具有: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所流通 的管路、和用于将在该管路中流通的温水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所供给的空 气的多个传热板,向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供给的包含微细高温水 滴的空气经由该多个传热板与温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并且在通过多个 传热板的间隙时,所含有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被回收,从吹出口 1104 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li03。通过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由于可持续供给在 空气加热机构1107中被加热的空气,并且,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高 温水滴中,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将继续提供给蒸汽浴 对象室1103,所以,蒸汽浴对象室1103能够不伴随水滴感及冷风感地被 加湿、加热,从而可建立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高温高湿蒸汽浴空间。另外,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将热动阀1109b及电磁阀1113切换为闭 状态,则由于通向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温水循环和通向喷嘴1111的给 水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浴对象室加湿而仅对其进行加热。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构成及动作,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浴装置可发挥以下效果。通过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利用空气加热机构1107进行加热,可加热蒸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 过使由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可以加湿蒸汽浴对象室 1103而不伴随水滴感。由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高温高湿的蒸汽浴对 象室103内而不会有水滴感,而且,由于使用者的视野不会因喷雾而被遮 挡,所以,使用者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并且,通过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 进一步细微破碎,可产生更细微的水滴。由此,水破碎机构1003可以由 喷雾喷出机构1U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简单构成。另外,通过使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 1009喷出喷雾,可以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强制破碎喷雾,生成更微 细的水滴。由此,不仅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细微的水滴,没有 水滴感地对其进行加湿,而且,可以利用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循 环的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一部分构成水破碎机构1003,从而,可实现装 置的小型化。此外,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并使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 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 空气中,由此,可通过微细水滴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从而, 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完全没有水滴感。而且,通过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 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在基于第二循 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中更多地含有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 细水滴。由此,可以增加加湿量。并且,通过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 作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以利用只 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构成,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的加热。进而,可以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所具备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回收 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因此,不需要用于 回收水滴的特别加工,可以简单地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另外,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可以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这 一简易的构成中,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 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 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并且,能够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 的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效果。此外,通过利用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给水 进行加热,可以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高温的水滴。由此,可以没有 水滴感及冷风感地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而且,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以温水为传热介 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且,作为空气加热机 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一循环 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的空气进行加热,作为水破 碎机构1003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同样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 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根据 该构成,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结构中,可同时进行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湿。并且,根据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 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环到水一水热交换器 1014的构成,可以将加热用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从而能够提高蒸汽浴对 象室1103的加热效果。进而,可容易地进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 及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加热量和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加热量 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1009, 作为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但只要是能够细微破碎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破碎机构1011也可 以构成为通过其他途径设置旋转板等的结构。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1个喷嘴1111构成了喷雾喷出机构1110, 但只要是能够喷出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喷出机构1110可构成为设置多 个喷嘴来切换喷出喷雾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但只要是能够加热空气的机构即可,空气加热机构1107也可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或者一并使用加热器与温水线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 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但只要是能够加热供给水的机构即可,水加热机构1005可以利 用加热器加热供给水,或者可以从与蒸汽浴装置独立设置的热源供给温 水,这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在从蒸汽浴装置外部供给温水的情 况下,由于不需要在蒸汽浴装置内设置水加热机构1005,所以,可实现装 置的小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 收机构1004,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对比 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但只要能够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 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通过其他途径设置 气水分离板等。并且,可与水破碎机构1003独立地设置对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 构,例如可以设置温水线圈或加热器,对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水滴回收机构1004所回收的比较 大粒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只要是能够对使用者可视觉确认程度 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100 u m以上粒径的水滴 进行回收,可起到显著的效果。更希望的是,如果对10um以上粒径的水 滴进行回收,则由于水滴回收后的空气中几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 以,能够起到充分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
循环的空气中并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 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水滴的水滴直径只要是使用者无法视觉确认 程度的粒径即可,如果供给粒径为100um以下的水滴,则可有效地进行 没有水滴感的加湿。更希望的是,如果供给粒径为10um以下的水滴,则由于供给空气中几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充分的效果。 (实施方式二)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中,在蒸汽浴装置的主体1101内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 空气加热机构1107;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1003;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 1004;和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 第一循环机构1001具备: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吹 出口 1104;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过 吹出口 1104将空气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第一循环风路1006;和用 于将空气传送到第一循环风路1006的第一风扇1007,第二循环机构1002 具备: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吹出口 1104;用于通过 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过吹出口 1104向蒸汽 浴对象室1103吹出空气的第二循环风路1008;和用于将空气传送到该第 二循环风路1008的第二风扇1009。水破碎机构1003具备:将来自给水配 管1010的供给水以喷雾状喷出的作为喷雾喷出机构1110的喷嘴1111;和 使由该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1011。喷雾 破碎机构1011构成为,将喷嘴1111朝向第二风扇1009配置,使从喷嘴 1111喷出的喷雾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通过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而强行 将喷雾破碎。而且,空气加热机构1107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的管路及用 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一循环风路1006 内具备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2,水滴回收机构1004同样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的管路及 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二循环风路1008
内的第二风扇1009的后段配置有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并且,水加热机构1005具备 与空气加热机构1107同样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用作传热 介质,并通过该温水对给水配管1010内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一水热交 换器1014。而且,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通过温水配管1015 按照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顺序循环,同 时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如此进行分支,在该分流后的 温水配管1015中设置有使各自的温水循环断续的热动阀1109a、 1109b。 另外,在给水配管1010中还设置了使向喷嘴1111提供的给水断续的电磁 阀1113。接着,对上述构成中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如果从未图示的控制器发 出了运转指示,则使第一风扇1007及第二风扇1009工作,让蒸汽浴对象 室1103的空气在第一循环风路1006及第二循环风路1008中循环,并且, 将热动阀U09a及热动阀1109b设定为开状态,使来自未图示的热源机的 温水从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经过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而循环,并 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进而,使电磁阀1113也处于开 状态,通过给水配管1010进行给水动作。基于第一风扇1007而循环的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被供给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通过与基于 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成为高温空气返 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另外,来自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在水一水热 交换器1014中通过与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被加 热。被加热后的供给水成为高温的喷雾状态,从喷嘴1111喷出,与第二 风扇1009碰撞。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后的喷雾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 转而被强制破碎,成为微细的高温水滴,包含在由第二风扇1009传送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被供给到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第 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具有: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所流 通的管路、和用于将在该管路中流通的温水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所供给的 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向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供给的包含微细高温 水滴的空气经由该多个传热板与温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并且在通过多 个传热板的间隙时,所含有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被回收,从吹出口 1104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通过反复以上的动作,由于可持续供给在空气加热机构1107中被加热的空气,并且,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 高温水滴中,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将继续提供给蒸汽 浴对象室1103,所以,蒸汽浴对象室1103能够不伴随水滴感及冷风感地 被加湿、加热,从而可建立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高温高湿蒸汽浴空间。另外,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仅将热动阀1109a切换为闭状态,则由于 向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温水循环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 浴对象室加热而仅对其进行加湿。此外,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将热动阀1109b及电磁阀1113切换为闭 状态,则由于向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温 水循环和向喷嘴1111的给水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浴对象室加湿 而仅对其进行加热。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构成及动作,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浴装置可发挥以下 效果。通过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利用空气加热机构1107进行加热,可加热蒸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 过使由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可以加湿蒸汽浴对象室 1103而不伴随水滴感。由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高温高湿的蒸汽浴对 象室103内而不会有水滴感,而且,由于使用者的视野不会因喷雾而被遮 挡,所以,使用者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并且,通过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 进一步细微破碎,可产生更细微的水滴。由此,水破碎机构1003可以由 喷雾喷出机构111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简单构成。另外,通过使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 1009喷出喷雾,可以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强制破碎喷雾,生成更微 细的水滴。由此,不仅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细微的水滴,没有 水滴感地对其进行加湿,而且,可以利用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循 环的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一部分构成水破碎机构1003,从而,可实现装 置的小型化。
此外,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并使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 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 空气中,由此,可通过微细水滴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从而, 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完全没有水滴感。而且,通过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 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在基于第二循 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中更多地含有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 细水滴。由此,可以增加加湿量。并且,通过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 作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以利用只 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构成,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的加热。进而, 可以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所具备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回收 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因此,不需要用于 回收水滴的特别加工,可以容易地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另外,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和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分流循环,可以容易地对基于第一循环机 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分别进行加热量 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此外,通过利用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给水 进行加热,可以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高温的水滴。由此,可以没有 水滴感及冷风感地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而且,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以温水为传热介 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且,作为空气加热机 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一循环 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的空气进行加热,作为水破
碎机构1003的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同样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根据该构成,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结构中,可同时进行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湿。并且,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水 —水热交换器1014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水热交换器 1012的构成,可以将加湿用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提高饱和水蒸汽分压, 从而包含更多的微细水滴,能够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效果。进 而,可容易地进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 加热量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加热量的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 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1009, 作为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但只要是能够细微破碎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破碎机构1011也可 以构成为通过其他途径设置旋转板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1个喷嘴1111构成了喷雾喷出机构1110, 但只要是能够喷出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喷出机构1110可构成为设置多 个喷嘴来切换喷出喷雾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但只要是能够加热空气的机构 即可,空气加热机构1107也可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或者一并使用加热 器与温水线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 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但只要是能够加热供给水的机构即可,水加热机构1005可以利 用加热器加热水,或者可以从与蒸汽浴装置独立设置的热源供给温水,这 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在从蒸汽浴装置外部供给温水的情况下, 由于不需要在蒸汽浴装置内设置水加热机构1005,所以,可实现装置的小 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
收机构1004,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对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但只要能够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 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通过其他途径设置 气水分离板等。并且,可与水破碎机构1003独立地设置对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 构,例如可以设置温水线圈或加热器,对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水滴回收机构1004所回收的比较 大粒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只要是能够对使用者可视觉确认程度 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lOOu m以上粒径的水滴 进行回收,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如果对10um以上粒径的水滴进行回收, 则由于水滴回收后的空气中几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 充分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 循环的空气中并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 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水滴的直径只要是使用者无法视觉确认程度 的粒径即可,如果供给粒径为lOOttm以下的水滴,则可有效地进行没有 水滴感的加湿。如果供给粒径为lOum以下的水滴,则由于供给空气中几 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充分的效果。(实施方式三)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中,在蒸汽浴装置的主体1101内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 空气加热机构1107;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1003;对水 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 1004;和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 第一循环机构1001具备: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中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 吹出口 1104;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 过吹出口 1104将空气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第一循环风路1006;和 用于将空气传送到第一循环风路1006的第一风扇1007;第二循环机构1002具备: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中开口的吸气口 ]102及吹出口 1104;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过吹出口 1104 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吹出空气的第二循环风路1008;和用于将空气传送 到该第二循环风路1008的第二风扇1009。水破碎机构1003具备:将来自 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以喷雾状喷出的作为喷雾喷出机构1110的喷嘴 1111;和使由该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喷雾破碎机构1011构成为,将喷嘴1111朝向第二风扇1009配置, 使从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通过第二风扇1009的 旋转而强行将喷雾破碎。而且,空气加热机构1107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一循环 风路1006内具备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 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水滴回收机构1004同样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二循环 风路1008内的第二风扇1009的后段配置有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 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并且,水加热机构 1005具备与空气加热机构1107同样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 用作传热介质,并通过该温水对给水配管1010内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 一水热交换器1014。而且,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通过温水配 管1015按照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 环,同时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在该分流后的温水配管 1015中设置有使各自的温水循环断续的热动阀1109a、 110%。另外,在 给水配管1010中还设置了使向喷嘴1111提供的给水断续的电磁阀1113。 接着,对上述构成中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如果从未图示的控制器发 出了运转指示,则使第一风扇1007及第二风扇1009工作,让蒸汽浴对象 室1103的空气在第一循环风路1006及第二循环风路1008中循环,并且, 将热动阀1109a及热动阀1109b设定为开状态,使来自未图示的热源机的 温水从水—水热交换器1014经过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而循环,并 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进而,使电磁阀1113也处于开 状态,通过给水配管IOIO进行给水动作。基于第一风扇1007而循环的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被供给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通过与基于
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成为高温空气返 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另外,来自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在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通过与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被加热。被加热后的供给水成为高温的喷雾状态,从喷嘴1111喷出,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后的喷雾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 转而被强制破碎,成为微细的高温水滴,包含在由第二风扇1009传送的 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被供给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第 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具有: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所流 通的管路、和用于将在该管路中流通的温水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所供给的 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向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供给的包含微细高温 水滴的空气经由该多个传热板与温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并且在通过多 个传热板的间隙时,所含有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被回收,从吹出口 1104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通过反复以上的动作,由于可持续供给 在空气加热机构1107中被加热的空气,并且,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 高温水滴中,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将继续提供给蒸汽 浴对象室1103,所以,蒸汽浴对象室1103能够不伴随水滴感及冷风感地 被加湿、加热,从而可建立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高温高湿蒸汽浴空间。另外,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仅将热动阀1109a切换为闭状态,则由于 向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温水循环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 浴对象室1103加热而仅对其进行加湿。此外,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将热动阀1109b及电磁阀1113切换为闭 状态,则由于向水—水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温 水循环和向喷嘴1111的给水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浴对象室加湿 而仅对其进行加热。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构成及动作,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浴装置可发挥以下 效果。通过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利用空气加热机构1107进行加热,可加热蒸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 过使由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可以加湿蒸汽浴对象室1103而不伴随水滴感。由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高温高湿的蒸汽浴对 象室1103内而不会有水滴感,而且,由于使用者的视野不会因喷雾而被 遮挡,所以,使用者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并且,通过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 进一步细微破碎,可产生更细微的水滴。由此,水破碎机构1003可以由 喷雾喷出机构111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简单构成。另外,通过使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 1009喷出喷雾,可以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强制破碎喷雾,生成更微 细的水滴。由此,不仅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细微的水滴,没有 水滴感地对其进行加湿,而且,可以利用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循 环的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一部分构成水破碎机构1003,从而,可实现装 置的小型化。此外,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并使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 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 空气中,由此,可通过微细水滴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从而, 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完全没有水滴感。而且,通过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 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在基于第二循 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中更多地含有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 细水滴。由此,可以增加加湿量。并且,通过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 作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以利用只 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构成,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的加热。进而, 可以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所具备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回收 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因此,不需要用于 回收水滴的特别加工,可以容易地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 另外,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和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中分流循环,可以容易地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分别进行加热量 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此外,通过利用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给水 进行加热,可以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高温的水滴。由此,可以没有 水滴感及冷风感地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而且,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以温水为传热介 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且,作为空气加热机 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一循环 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的空气进行加热,作为水破 碎机构1003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同样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 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根据 该构成,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结构中,可同时进行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湿。并且,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 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顺序循环,同时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1012的构成,可以将加湿用空气加热到更高温度,提高向蒸汽浴对象室 1103供给的微细水滴的温度,从而在蒸汽浴对象室的加湿的同时能够提高 冷风感的抑制效果。进而,可容易地进行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及第二空 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加热量和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加热量的 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1009, 作为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但只要是能够细微破碎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破碎机构1011也可 以构成为通过其他途径设置旋转板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1个喷嘴1111构成了喷雾喷出机构1110, 但只要是能够喷出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喷出机构1110可构成为设置多 个喷嘴来切换喷出喷雾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但只要是能够加热空气的机构 即可,空气加热机构1107也可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或者一并使用加热 器与温水线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 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但只要是能够加热供给水的机构即可,水加热机构1005可以利 用加热器加热水,或者可以从与蒸汽浴装置独立设置的热源供给温水,这 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在从蒸汽浴装置外部供给温水的情况下, 由于不需要在蒸汽浴装置内设置水加热机构1005,所以,可实现装置的小 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 收机构1004,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对比 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但只要能够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 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通过其他途径设置 气水分离板等。并且,可与水破碎机构1003独立地设置对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 构,例如可以设置温水线圈或加热器,对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水滴回收机构1004所回收的比较 大粒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只要是能够对使用者可视觉确认程度 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100 ii m以上粒径的水滴 进行回收,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如果对10um以上粒径的水滴进行回收, 则由于水滴回收后的空气中几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 充分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 循环的空气中并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 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水滴的直径只要是使用者无法视觉确认程度 的粒径即可,如果供给粒径为100um以下的水滴,则可有效地进行没有 水滴感的加湿。如果供给粒径为10um以下的水滴,则由于供给空气中几 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充分的效果。 (实施方式四)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中,在蒸汽浴装置的主体1101内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 空气加热机构1107;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1003;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 1004;和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 第一循环机构1001具备: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中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 吹出口 1104;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 过吹出口 1104将空气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第一循环风路1006;和 用于将空气传送到第一循环风路1006的第一风扇1007;第二循环机构 1002具备: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中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吹出口 1104; 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过吹出口 1104 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吹出空气的第二循环风路1008;和用于将空气传送 到该第二循环风路1008的第二风扇1009。水破碎机构1003具备:将来自 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以喷雾状喷出的作为喷雾喷出机构1110的喷嘴 1111;和使由该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喷雾破碎机构1011构成为,将喷嘴llll朝向第二风扇1009配置, 使从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通过第二风扇1009的 旋转而强行将喷雾破碎。而且,空气加热机构1107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一循环 风路1006内具备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 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水滴回收机构1004同样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二循环 风路1008内的第二风扇1009的后段配置有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 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并且,水加热机构 1005具备与空气加热机构1107同样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 用作传热介质,并通过该温水对给水配管1010内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 —水热交换器1014。而且,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通过温水配管1015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每一个,在该分流后的温水配管1015中设 置有使各自的温水循环断续的热动阀1109a、 1109b、 1109c。另外,在给 水配管1010中还设置了使向喷嘴1111提供的给水断续的电磁阀1113。接着,对上述构成中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如果从未图示的控制器发 出了运转指示,则使第一风扇1007及第二风扇1009工作,让蒸汽浴对象 室1103的空气在第一循环风路1006及第二循环风路1008中循环,并且, 将热动阀1109a、热动阀1109b及热动阀1109c设定为开状态,使来自未 图示的热源机的温水在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 器1013及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分流循环。进而,使电磁阀1113也处 于开状态,通过给水配管1010进行给水动作。基于第一风扇1007而循环 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被供给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通过与 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成为高温空 气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另外,来自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在水一 水热交换器1014中通过与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 被加热。被加热后的供给水成为高温的喷雾状态,从喷嘴1111喷出,与 第二风扇1009碰撞。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的喷雾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 旋转而被强制破碎,成为微细的高温水滴,包含在由第二风扇1009传送 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被供给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具有: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所 流通的管路、和用于将在该管路中流通的温水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所供给 的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向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供给的包含微细高 温水滴的空气经由该多个传热板与温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并且在通过 多个传热板的间隙时,所含有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被回收,从吹出口 1104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通过反复以上的动作,由于可持续供给 在空气加热机构1107中被加热的空气,并且,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 高温水滴中,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将继续提供给蒸汽 浴对象室1103,所以,蒸汽浴对象室1103能够不伴随水滴感及冷风感地 被加湿、加热,从而可建立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高温高湿蒸汽浴空间。而且,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仅将热动阀1109a切换为闭状态,则由于第向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温水循环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 浴对象室1103加热而仅对其进行加湿。另外,如果从上述运转状态将热动阀1109c及电磁阀1113切换为闭 状态,则由于向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的温水循环和向喷嘴1111的给水被切断,所以,可以不对蒸汽浴对象室加湿而仅对其进行加热。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构成及动作,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浴装置可发挥以下 效果。通过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利用空气加热机构1107进行加热,可加热蒸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 过使由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可以加湿蒸汽浴对象室 1103而不伴随水滴感。由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高温高湿的蒸汽浴对 象室103内而不会有水滴感,而且,由于使用者的视野不会因喷雾而被遮 挡,所以,使用者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并且,通过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 进一步细微破碎,可产生更细微的水滴。由此,水破碎机构1003可以由 喷雾喷出机构111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简单构成。另外,通过使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 1009喷出喷雾,可以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强制破碎喷雾,生成更微 细的水滴。由此,不仅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细微的水滴,没有 水滴感地对其进行加湿,而且,可以利用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循 环的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一部分构成水破碎机构1003,从而,可实现装 置的小型化。此外,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并使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 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 空气中,由此,可通过微细水滴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从而, 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完全没有水滴感。而且,通过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
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中更多地含有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细水滴。由此,可以增加加湿量。并且,通过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 作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以利用只 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构成,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的加热。进而, 可以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所具备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回收 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因此,不需要用于 回收水滴的特别加工,可以简单地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另外,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流循环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1012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可以容易地对基于第一循环机构 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二循环机 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分别调整加热量, 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的断续。此外,通过利用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给水 进行加热,可以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高温的水滴。由此,可以没有 水滴感及冷风感地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而且,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以温水为传热介 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且,作为空气加热机 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一循环 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的空气进行加热,作为水破 碎机构1003的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同样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 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根据 该构成,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结构中,可同时进行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湿。并且,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别分流循环到水一水热交换器 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的构 成,可容易地进行各自的加热量调整,即温水分流程度的调整与温水供给 的断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1009, 作为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但只要是能够细微破碎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破碎机构101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其他途径设置旋转板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1个喷嘴1111构成了喷雾喷出机构1110,但只要是能够喷出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喷出机构iiio可构成为设置多个喷嘴来切换喷出喷雾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但只要是能够加热空气的机构 即可,空气加热机构1107也可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或者一并使用加热 器与温水线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 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但只要是能够加热供给水的机构即可,水加热机构1005可以利 用加热器加热水,或者可以从与蒸汽浴装置独立设置的热源供给温水,这 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在从蒸汽浴装置外部供给温水的情况下, 由于不需要在蒸汽浴装置内设置水加热机构1005,所以,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空气—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 收机构1004,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对比 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但只要能够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 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通过其他途径设置 气水分离板等。并且,可与水破碎机构1003独立地设置对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 构,例如可以设置温水线圈或加热器,对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水滴回收机构1004所回收的比较 大粒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只要是能够对使用者可视觉确认程度 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100 u m以上粒径的水滴 进行回收,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如果对10um以上粒径的水滴进行回收,
则由于水滴回收后的空气中几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 充分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 循环的空气中并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 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水滴的直径只要是使用者无法视觉确认程度的粒径即可,如果供给粒径为100um以下的水滴,则可有效地进行没有 水滴感的加湿。如果供给粒径为10um以下的水滴,则由于供给空气中几 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充分的效果。(实施方式五)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5中,在蒸汽浴装置的主体1101内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1001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机构1107;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1003;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 1004;和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 第一循环机构1001具备: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中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 吹出口 1104;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 过吹出口 1104将空气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第一循环风路1006;和 用于将空气传送到第一循环风路1006的第一风扇1007;第二循环机构 1002具备: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中开口的吸气口 1102及吹出口 1104; 用于通过吸气口 1102吸引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并通过吹出口 1104 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吹出空气的第二循环风路1008;和用于将空气传送 到该第二循环风路1008的第二风扇1009。水破碎机构1003具备:将来自 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以喷雾状喷出的作为喷雾喷出机构1110的喷嘴 1111;和使由该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喷雾破碎机构1011构成为,将喷嘴1111朝向第二风扇1009配置, 使从喷嘴1111喷出的喷雾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通过第二风扇1009的 旋转而强行将喷雾破碎。而且,空气加热机构1107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 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一循环 风路1006内具备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水滴回收机构1004同样具有使传热介质流通的管路及用于使管路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在第二循环风路1008内的第二风扇1009的后段配置有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 的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并且,水加热机构 1005具备与空气加热机构1107同样将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 用作传热介质,并通过该温水对给水配管1010内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 一水热交换器1014。而且,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通过温水配 管1015按照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第一空 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顺序循环,在该温水配管1015中设置有使温水循 环断续的热动阀1109。另外,在给水配管1010中还设置了使向喷嘴1111 提供的给水断续的电磁阀1113。接着,对上述构成中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如果从未图示的控制器发 出了运转指示,则使第一风扇1007及第二风扇1009工作,让蒸汽浴对象 室1103的空气在第一循环风路1006及第二循环风路1008中循环,并且, 将热动阀1109设定为开状态,使来自未图示的热源机的温水按照水一水 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 的顺序循环。进而,使电磁阀1113也处于开状态,通过给水配管1010进 行给水动作。基于第一风扇1007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被供 给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通过与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 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成为高温空气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另外, 来自给水配管1010的供给水在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中通过与基于未图示 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进行热交换被加热。被加热后的供给水成为高温的 喷雾状态,从喷嘴1111喷出,与第二风扇1009碰撞。与第二风扇1009 碰撞的喷雾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而被强制破碎,成为微细的高温水 滴,包含在由第二风扇1009传送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被供给 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具有:基于 未图示的热源机而循环的温水所流通的管路、和用于将在该管路中流通的 温水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所供给的空气的多个传热板,向第二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3供给的包含微细高温水滴的空气经由该多个传热板与温水进 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并且在通过多个传热板的间隙时,所含有的水滴中比 较大粒的水滴被回收,从吹出口 1104返回到蒸汽浴对象室1103。通过反复以上的动作,由于可持续供给在空气加热机构1107中被加热的空气, 并且,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高温水滴中,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 收的微细水滴将继续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所以,蒸汽浴对象室1103 能够不伴随氷滴感及冷风感地被加湿、加热,从而可建立没有水滴感及冷 风感的高温高湿蒸汽浴空间。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构成及动作,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浴装置可发挥以下 效果。通过将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 利用空气加热机构1107进行加热,可加热蒸汽浴对象室1103,并且,通 过使由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生的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中,可以加湿蒸汽浴对象室 1103而不伴随水滴感。由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高温高湿的蒸汽浴对 象室103内而不会有水滴感,而且,由于使用者的视野不会因喷雾而被遮 挡,所以,使用者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享受视频或读书的乐趣。并且,通过由喷雾破碎机构1011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 进一步细微破碎,可产生更细微的水滴。由此,水破碎机构1003可以由 喷雾喷出机构1110和喷雾破碎机构1011简单构成。另外,通过使喷雾喷出机构1110朝向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 1009喷出喷雾,可以基于第二风扇1009的旋转强制破碎喷雾,生成更微 细的水滴。由此,不仅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1103供给细微的水滴,没有 水滴感地对其进行加湿,而且,可以利用使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循 环的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一部分构成水破碎机构1003,从而,可实现装 置的小型化。此外,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水破碎机构1003将供给水破碎而产 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并使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 的微细水滴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 空气中,由此,可通过微细水滴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从而, 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处在蒸汽浴对象室1103内而完全没有水滴感。
而且,通过将水滴回收机构1004构成为不仅对由水破碎机构1003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 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在基于第二循 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空气中更多地含有未被水滴回收机构1004回收的微 细水滴。由此,可以增加加湿量。并且,通过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作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 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由将温水作为传热介质来进行加热 作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以利用只 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构成,进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 及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空气的加热。进而, 可以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所具备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回收 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因此,不需要用于 回收水滴的特别加工,可以简单地构成水滴回收机构1004。另外,通过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 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顺序循环,可以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这 一简单构成中,进行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 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和基于第一循环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 1103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并且,能够将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 空气加热至更高温度,从而可提高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效果。此外,通过利用水加热机构1005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提供的供给水 进行加热,可以在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高温的水滴。由此,可以没有 水滴感及冷风感地对蒸汽浴对象室1103进行加湿。而且,作为水加热机构1005的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以温水为传热介 质对提供给水破碎机构1003的供给水进行加热,并且,作为空气加热机 构1107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一循环 机构1001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热用的空气进行加热,作为水破 碎机构1003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同样以温水为传热介质对基于第二 循环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根据 该构成,在只有温水的单一传热介质回路这一简单结构中,可同时进行蒸 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热和没有水滴感及冷风感的加湿。
并且,基于使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所述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及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中串联循环的构成,可在单一的温水循环回路中进行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加湿用空气的加热、加热用空气的加热及供给水的加热,从而可简化传热介质回 路的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第二循环机构1002的第二风扇1009, 作为将喷雾喷出机构1110所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1011,但只要是能够细微破碎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破碎机构1011也可 以构成为通过其他途径设置旋转板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l个喷嘴1111构成了喷雾喷出机构1110, 但只要是能够喷出喷雾的机构即可,喷雾喷出机构1110可构成为设置多 个喷嘴来切换喷出喷雾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 水热交换器1012构成空气加热机构1107,但只要是能够加热空气的机构 即可,空气加热机构1107也可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或者一并使用加热 器与温水线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向水破碎机构1003供给的供给水进 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1005,设置了采用温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 器1014,但只要是能够加热供给水的机构即可,水加热机构1005可以利 用加热器加热水,或者可以从与蒸汽浴装置独立设置的热源供给温水,这 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在从蒸汽浴装置外部供给温水的情况下, 由于不需要在蒸汽浴装置内设置水加热机构1005,所以,可实现装置的小 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构成水滴回 收机构1004,在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3的多个传热板的间隙中对比 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但只要能够对水破碎机构1003中产生的水滴中 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水滴回收机构1004可通过其他途径设置 气水分离板等。并且,可与水破碎机构1003独立地设置对基于第二循环 机构1002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1103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 构,例如可以设置温水线圈或加热器,对加湿用的空气进行加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水滴回收机构1004所回收的比较 大粒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只要是能够对使用者可视觉确认程度的水滴进行回收即可,通过水滴回收机构1004对100 li m以上粒径的水滴 进行回收,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如果对10um以上粒径的水滴进行回收, 则由于水滴回收后的空气中几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 充分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针对包含在基于第二循环机构1002而 循环的空气中并被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的水滴,明示具体的水滴直径,但 提供给蒸汽浴对象室1103的水滴的直径只要是使用者无法视觉确认程度 的粒径即可,如果供给粒径为100um以下的水滴,则可有效地进行没有 水滴感的加湿。如果供给粒径为10um以下的水滴,则由于供给空气中几 乎没有可视觉确认的水滴,所以,能够起到充分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水一水热交换器1014、第二空气—水热 交换器1013、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1012的顺序使基于未图示的热源机 而循环的温水循环,由此,构成了由单一的温水热循环回路形成的简单传 热介质回路,但即使变更循环的顺序,对于传热介质回路的简略化效果也 不会产生差异。接着,根据实施方式六对本发明进行以下说明。在上述现有的蒸汽浴装置中,为了维持加湿量,需要确保通过喷出热 水管2105从多个热水喷出口 2104喷出的温水、与通过风扇单元2109从 空气吸入口 2102吸引的空气的接触面积,即需要确保热交换促进部件 2108的薄板2107面积,为此,需要增加薄板2107的枚数、或增大薄板 2107单张的面积。其中,在增大薄板2107的单张面积的情况下,需要增 加从热水喷出口 2104喷出的温水在薄板2107上流动的时间,因此,成为 形状在温水的下落方向较长的热交换促进部件2108。基于上述原因,在风扇单元2109高速旋转等使得来自蒸汽吹出口 2103的加湿风量增加时,薄板2107间的空气通过速度将加快,从而有可 能从蒸汽吹出口 2103吹出大粒水滴,存在着该大粒水滴与入浴者的身体 接触而引起不舒适感的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蒸汽
浴对象室的使用者的体感温度分布均匀的蒸汽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将 水或温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该水破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分 离为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气 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该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所述加 湿机构生成的所述水滴的空气向所述蒸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将所 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配置在顶棚背面。由此,可得到对于使用者而言体感温度分布均匀、舒适性高的蒸汽浴 装置。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 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一体收纳在箱体内。从而,由于可以从相同的吹出口、或位于附近的吹出口吹出加热空气 和加湿空气,所以,可以向蒸汽浴对象室吹出混合后的加热加湿空气,使 用户的体感温度分布均匀,由此,可得到能够使蒸汽浴对象室整体的温湿 度分布均匀的蒸汽浴装置。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加湿机构构成为在其 一侧具备水破碎机构,在另一侧具备气液分离机构,且整体成为横长形状。由此,可降低蒸汽浴装置的高度,容易在顶棚背面空间设置蒸汽浴装 置,可得到能够实现使用者的体感温度分布均匀的蒸汽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水破碎机 构、气液分离机构和送风机构,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 机构和对由该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的碰撞机构。由此,可得到通过喷射机构及送风机构的加减,来任意增减加湿量的 蒸汽浴装置。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 将水或温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该水破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 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 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该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所述加湿机构生成的所述水滴的空气向所述蒸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所 述水破碎机构具备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该喷射机构喷射的水
或温水进行碰撞的碰撞机构。由此,难以受到喷射机构的喷射能量增减的影响,可确保必要的加湿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水破碎机构包括喷射水 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该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且自身运 动的碰撞机构。由此,难以受到喷射机构的喷射能量增减的影响,可确保必要的加湿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水破碎机构和所述气 液分离机构沿水平方向配置成一列。.'由此,可得到在顶棚背面空间具有容易收纳的高度的蒸汽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机构由将水或温水 破碎成水滴且对所述水滴进行输送的风扇构成。由此,可得到小型的蒸汽浴装置。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从垂直上方进行吸 入,向水平方向吹出。由此,当风扇旋转时,由于风扇下方的空间难以成为负压,所以可得 到将喷射后与风扇碰撞而流向下方的水排出、不会滞留该水的加湿机构。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 且将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排出的排出口被设置在比蒸汽浴装 置的最下面高的位置。由此,在蒸汽浴装置的从排水口到顶棚的高度方向可形成距离,能够 得到可取得排水梯度的蒸汽浴装置。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了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 连通、且对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进行排出的排水口,将从所述 水破碎机构到所述排水口的排水用通路形成为下梯度。由此,可得到能够将由水破碎机构及气液分离机构回收的水从排水口 可靠回收的蒸汽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了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 连通、且对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进行排出的排水口,在从所述 气液分离机构到所述排水口的通路中设置有水位检测机构。由此,可得到能够对因排水不良等而在蒸汽浴装置内部蓄积的水或温 水的蓄水量进行检测的蒸汽浴装置。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相对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在下 游侧设置有排水泵,将所述排水泵的喷出侧作为排水口 。由此,可以实现强制排水,即使在无法采取排水扬程的施工现场也可 对蒸汽浴装置施工。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吸入蒸汽浴对象室的空 气并向屋外排出的排气机构,分别吸入到所述加湿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及 所述排气机构的所述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从相同的空气流入口取入。由此,可得到能够将加湿所形成的结露水通过加热机构的加热和排气 机构的排气容易地排出的蒸汽浴装置。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 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对向该给水机构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由此,可得到能够增加加湿能力的蒸汽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从面向蒸汽浴对象室的吸 入口到所述气液分离机构的空气流通路中设置有发热体。由此,可加热供给空气,能够得到使加湿空气具有温热感且增加了加 湿量的蒸汽浴装置。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由温水线 圈构成。由此,可得到能够通过温水线圈分离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另外,通 过使温水流过温水线圈可吹出加热加湿空气的蒸汽浴装置。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使向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 水的给水机构的来自蒸汽浴对象室的给水连接口 、将蒸汽浴装置内部的水 向装置外部排出的排水口、与对向所述给水机构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 换器连接而构成的循环温水回路的向蒸汽浴装置的入口及出口 ,位于蒸汽 浴装置的一侧面。由此,在蒸汽浴装置的设置中可以仅将一个方向设置为施工空间即 可,可得到设置场所的限制被缓和且容易施工的蒸汽浴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从气液分离机构到面向蒸 汽浴对象室的吹出口的流路中,形成当向垂直上方上升之后朝向所述吹出 口向下方下降的通风路。由此,将得到能够抑制由水破碎机构和气液分离机构回收并被导向排 水口的水,乘载由送风机构输送的空气流而从吹出口吹出的蒸汽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当从下方观察所述蒸汽浴装 置时,向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的来自外部的给水连接口、 将蒸汽浴装置内部存在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口、使与用于加热提供给所 述给水机构的水的热交换器连接的循环温水回路和蒸汽浴装置连接的连 接口 ,设置在比为了收纳所述蒸汽浴装置而在蒸汽浴对象室的顶棚形成的 开口缘靠向内侧处。由此,可得到在顶棚背面不会漏水的蒸汽浴装置。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 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与对提供给该给水机构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 连接的循环温水回路,将所述循环温水回路构成为可拆装。•由此,可得到能够以稳定的作业姿势进行维护的蒸汽浴装置。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的截面形状, 比形成在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 箱体下部的开口小。由此,可得到当取下加湿机构时不进行强硬动作的蒸汽浴装置。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的截面形状, 比形成在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 箱体下部的开口小。由此,可得到当取下加热机构时不进行强硬动作的蒸汽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对加热机构、加湿机构 及送风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构成为能够与所述 加热机构、加湿机构及送风机构拆装。由此,可提高电气安装部件的维护与更换的作业性。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的截面形状, 比形成在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
箱体下部的开口小。由此,可得到当取下控制机构时不进行强硬动作的蒸汽浴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相对使用者使体感温度分布均匀。而且,难以对位于蒸汽浴对象室的使用者直接吹出高温高湿的空气,• 可创造在蒸汽浴对象室内没有不均的湿度空间。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将水或温 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该水破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分离为大 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气进行加 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该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所述加湿机构 生成的所述水滴的空气向所述蒸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将所述加热 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配置在顶棚背面,通过由所述加湿机 构从顶棚侧对含有微细化水滴的空气进行输送,可以使使用者的体感温度 分布均匀,具有将蒸汽浴对象室的温湿度分布整体提高的作用。而且,在 顶棚背面隐藏装置很有创意,具有不会妨碍使用者活动的作用。而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将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 述送风机构一体收纳在箱体内,从而在蒸汽浴对象室内不需要设置空间, 而且可使蒸汽浴装置的施工容易。并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将所述加湿机构构成为在其一侧具备 水破碎机构,在另一侧具备气液分离机构,且整体成为横长形状;由于可以减小蒸汽浴装置的高度,所以,可在高度方向存在限制的浴室等的顶棚 背面空间设置蒸汽浴装置,使得使用者的体感温度分布均匀,提高蒸汽浴 对象室的整体温湿度分布。另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水破碎机构、气液 分离机构和送风机构,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 由该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的碰撞机构,由于基于水或温水在 碰撞下的扩散,在所述水破碎机构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之间构成的空气流 通路会在广阔范围成为高湿度的空间,所以,所述空气流通路整体成为与 气体和液体的接触空间,可实现加湿机构的小型化。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水破碎机构包括喷射水 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该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且自身运动的碰撞机构,通过施加碰撞机构的动能可促进水滴的微细化,难以受到 喷射机构的喷射能力的影响。并且,由于碰撞机构的外表面积增加,即气 体与液体外表的接触面积增大,所以,不仅可实现小型化而且可提高加湿 能力。并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水破碎机构包括喷射水或温水的 喷射机构、和对由该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且自身运动的碰撞 机构,通过施加碰撞机构的动能可促进水滴的微细化,难以受到喷射机构 的喷射能力的影响。并且,由于碰撞机构的外表面积增加,即气体与液体 外表的接触面积增大,所以,不仅可实现小型化而且可提高加湿能力。而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将所述水破碎机构和所述气液分离机 构沿水平方向配置成一列,通过使空气和液体沿水平方向流动,可降低蒸 汽浴装置的高度方向。另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碰撞机构由将水或温水破碎成水 滴且对所述水滴进行输送的风扇构成,可使碰撞机构兼具送风机构与水破 碎机构的作用,从而能够提供具备小型且廉价的加湿机构的蒸汽浴装置。此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风扇从垂直上方进行吸入,向水 平方向吹出,在风扇从垂直下方吸入了空气的情况下,进行驱动的风扇的 吸入口会成为负压,将引起回收后的应该被排出的水滞留在水破碎机构的 下面而无法排出的现象,通过从垂直上方进行吸入,可将由水破碎机构回 收的水可靠地导向排水口。而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且将由所 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排出的排出口被设置在比蒸汽浴装置的最下 面高的位置,由于蒸汽浴装置的最下面与蒸汽浴对象室的顶棚大致成为相 同位置,所以,可确保从蒸汽浴对象室到排水口的距离,从而,从排水口 到蒸汽浴对象室的边缘形成了排水梯度。并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设置了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且 对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进行排出的排水口,将从所述水破碎机 构到所述排水口的排水用通路形成为下梯度,从而,可将由水破碎机构及 气液分离机构回收的水可靠地导向排水口。另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设置了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且 对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进行排出的排水口 ,在从所述气液分离 机构到所述排水口的通路中设置有水位检测机构,由此,在因排水不良等 而无法排水的情况下,可通过水位检测机构对蒸汽浴装置内部的水位进行 检测,当达到规定以上时采取停止给水等措施,可构成不会溢水的蒸汽浴 装置。此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相对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在下游侧设置 有排水泵,将所述排水泵的喷出侧作为排水口,由此,当因施工不良等无 法排水时,可以实现强制排水,因此,能够在无法采取排水扬程的现场也 进行设置。而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具备吸入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并向屋 外排出的排气机构,分别吸入到所述加湿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及所述排气 机构的所述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从相同的空气流入口取入,由此,可从蒸 汽浴装置内部或蒸汽浴对象室向外部排出被加湿机构加湿的空间及因加 湿形成的结露等、湿度成分,而且,通过使加热机构和排气机构组合运转, 可使蒸汽浴装置内部或蒸汽浴对象室干燥,从而能够以更短的时间除去湿 度成分。并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具备向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水 的给水机构、和对向该给水机构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通过向水 破碎机构供给温水可制造具有温热感的加湿空气,而且,能够大幅增加加 湿量。另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在从面向蒸汽浴对象室的吸入口到所 述气液分离机构的空气流通路中设置有发热体,由此,可制造具有温热感 的加湿空气,而且,不仅能够大幅增加加湿量,还能够通过加湿后的干燥 输送由发热体加热干燥的空气。此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气液分离机构由温水线圈构成, 从而,可由温水线圈分离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并对大粒水滴进行回收, 另外,通过向温水线圈流淌温水,可吹出加热加湿空气。而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使向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 机构的来自蒸汽浴对象室的给水连接口、将蒸汽浴装置内部的水向装置外 部排出的排水口、与对向所述给水机构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连接
而构成的循环温水回路的向蒸汽浴装置的入口及出口,位于蒸汽浴装置的 一侧面,由此,仅将一个方向设置为施工空间即可,由于配管施工作业从 一个方向进行,所以可提高施工性。并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在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到面向蒸汽浴 对象室的吹出口的流路中,形成当向垂直上方上升之后朝向所述吹出口向 下方下降的通风路,从而,由于可抑制由水破碎机构和气液分离机构回收 并被导向排水口的水,乘载由送风机构输送的空气流而从吹出口吹出,所 以,可从蒸汽浴装置的吹出口仅吹出微细的水滴,能够使位于蒸汽浴对象 室中的使用者不带有大粒的水滴。另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当从下方观察所述蒸汽浴装置时,各 配管连接口设置在比为了收纳所述蒸汽浴装置而在蒸汽浴对象室的顶棚 形成的开口缘靠向内侧处,从而,在从连接配管的连接口漏水的情况下, 水也会全部滴落到蒸汽浴对象室内,而不会漏到顶棚背面,从而可防止因 来自蒸汽浴装置的漏水而引起的灾害的扩大。此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具备对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水 的给水机构、和与对提供给该给水机构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连接的循 环温水回路,将所述循环温水回路构成为可拆装,由于可容易地将加湿机 构或加热机构从蒸汽浴装置取下,所以,能够以稳定的作业姿势进行设置 于高处且重量大的加湿机构或加热机构的维护。而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加湿机构的截面形状,比形成在 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箱体下部 的开口小,从而在取下加湿机构时可不进行强硬动作地向下方抽拉来将加 湿机构取下。并且,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加热机构的截面形状,比形成在 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箱体下部 的开口小,从而在取下加热机构时可不进行强硬动作地向下方抽拉来将加 湿机构取下。另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具备对加热机构、加湿机构及送风机 构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构成为能够相对所述加热机 构、加湿机构及送风机构拆装,通过从蒸汽浴装置将控制机构整套取下, 可提高电气安装部件的维护与更换的作业性。此外,在上述的蒸汽浴装置中,所述控制机构的截面形状,比形成在 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箱体下部 的开口小,从而在取下控制机构时可不进行强硬动作地向下方抽拉来将控 制机构取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六)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在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背面空间2002 中设置有蒸汽浴装置2003,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下面形成的开口部2004 通过顶棚开口 2005与蒸汽浴对象室2001连通,而且,向蒸汽浴装置2003 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管2006及对从蒸汽浴装置2003排出的水进行排水的 排水管2007与蒸汽浴装置2003连接,另一方面,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 和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2010作为热源侧温水循环回路与作为热源的供给 热水器2008连接。在对蒸汽浴对象室2001及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进行 干燥或加热时,温水从供给热水器2008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被 送入蒸汽浴装置2003,在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被热交换之后,经由循环 温水回路复路2010返回到作为热源的供给热水器2008,另一方面,在对 蒸汽浴对象室2001或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进行加湿时,城市用水经由给 水管2006被传送给蒸汽浴装置2003, 一部分被用于加湿,剩余的水经由 排水管2007被排出,在对蒸汽浴对象室2001或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进 行加热加湿的情况下,从供给热水器2008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 将温水送往蒸汽浴装置2003,并且,经由给水管2006向蒸汽浴装置2003 输送城市用水,来自热源的循环温水在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被热交换之 后,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复路2010返回到供给热水器2008,由给水管2006 供给的城市用水的一部分被用作加湿,未被加湿使用的水经由排水管2007 被排出。如图7及图8所示,蒸汽浴装置2003在具有一个开口面的箱体2041 的内部收容有:加湿机构2011、加热机构2012和控制机构2013,排气机 构2014设置在箱体2041的侧面、与内部连通,控制机构2013与加湿机 构2011、加热机构2012和排气机构2014电连接。 加湿机构2011由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水破碎机构2016、气液分离 机构2017、给水机构2018、排水机构2019和循环温水回路2020构成。 通过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使从第一吸入口 2021吸入的空气从蒸汽浴对象 室2001开始通过水破碎机构2016,通过气液分离机构2017,从第一吹出 口 2022发送到蒸汽浴对象室2001,另一方面,从作为热源的供给热水器 2008经由循环温水回路管2009并通过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向热 交换器2037输送的温水,与通过给水机构2018输送的城市用水在水破碎 机构2016中进行热交换,从与给水机构2018连通的水破碎机构2016的 构成要素、即喷射机构2024喷射出温水。由喷射机构2016喷射的温水与 水破碎机构2016的构成要素,即碰撞机构2025碰撞,被破碎成微细的水 滴。破碎后的水滴随着由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形成的空气流通过气液分 离机构2017,但在通过气液分离机构2017时,加湿空气被分离成大粒水 滴和微细水滴,只有微细水滴从第一吹出口 2022被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 2001。加热机构2012由加热用温水线圈2026和加热用送风机构2027构成, 通过由加热用送风机构2027进行驱动,从蒸汽浴对象室2001经由第二吸 入口 2028发送到加热机构2012。对于加热机构2012所具备的加热用温水 线圈2026而言,从供给热水器2008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通过 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并通过对水流通进行开闭的加热用开闭机 构2030向加热用温水线圈2026供给热水。加热用温水线圈2026是空气 一水热交换器,从蒸汽浴对象室2001输入的空气与从热源输送的温水在 加热用温水线圈2026中进行热交换,作为加热空气,通过加热用送风机 构2027,从第二吹出口 2029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2001。排气机构2014基于换气用送风机构2031开始工作,从蒸汽浴对象室 2001通过第一吸入口 2021和第二吸入口 2028进行吸入,将加湿用空气等 排出到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外面。而且,加湿机构2011与排气机构2014 的吸入口是相同的空气流入口 2048,由加湿机构2011加湿后的蒸汽浴对 象室2001及蒸汽浴装置2003中的加湿机构2011内部的湿气,也基于排 气机构2014开始工作而排出到蒸汽浴装置2023的外部。控制机构2013与加湿机构2011、加热机构2012及排气机构2014电 连接,与供给热水器2008、加湿机构2011中的加湿用温水循环回路控制阀2032、作为给水机构2018的构成要素的给水控制阀2033、以及加湿用 送风机构2015电连接,另一方面,与加热机构2012、加热用开闭机构2030、 加热用送风机构2027电连接,并且,与排气机构2014、换气用送风机构 2031电连接,对每个机构发送动作控制的指示。从作为热源的供给热水器2008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向蒸汽 浴装置2003输送的温水,在通过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之后,在 温水循环往路分支部2035处分为2支, 一支被导入加湿机构2011所具备 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通过加湿用温水循环回路控制阀2032进入热交换 器2037。在热交换器2037中与通过给水机构2018供给的城市用水进行了 热交换的水,再次通过循环温水回路2020,在温水循环复路分支部2036 处合流。在温水循环回路往路分支部2035处分支的另一支进入到加热机 构2012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中,经由加热用开闭机构2030被导入加热 用温水线圈2026,与通过加热用送风机构2027导入到加热机构2012的蒸 汽浴对象室2001的空气在加热用温水线圈2026中进行热交换,再次进入 到循环温水回路2020,在温水循环复路分支部2036处与从加湿机构2011 返回的温水或水合流,通过循环温水回路出口连接部2038,经由循环温水 回路复路管2010返回到供给热水器2008。给水机构2018与给水管2006通过给水连接口 2039连接,城市用水 通过给水管2006被导入到给水机构2018,给水机构2018具备对给水的止 水、通水及流量调节进行掌控的给水控制阀2033,通过给水控制阀2033 将流量稳定的城市用水输入到热交换器2037,在热交换器2037中与来自 供给热水器2008的温水进行热交换而成为温水,然后被导入到作为水破 碎机构2016的构成要素的喷射机构2024中。喷射机构2024由喷嘴构成, 从喷嘴喷射的温水与作为碰撞机构2025的碰撞板碰撞。因此,通过由喷 嘴喷射的水滴与碰撞板碰撞而形成小的水滴,对通过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 输送的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另一方面,没有乘载被 输送的空气的大粒水滴基于重力被回收,导入到作为排水机构2019的构 成要素的排水路。通过水破碎机构2016后的加热加湿空气在将其分离成 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2017中通过。气液分离机构2017由
气液分离用温水线圈2040构成,气液分离用温水线圈2040的空气所通过 的多个翼片(fm)形状为凹凸状,或存在着切缺的形状。翼片沿纵向配置, 当在多个翼片之间通过的加热加湿空气通过翼片的凸凹或切缺的形状时, 会蜿蜒通过,反复对翼片表面造成碰撞地通过,因此,加热加湿空气的大 粒水滴会基于该碰撞而附着于翼片的表面,沿着翼片流下而被回收。回收 后的水或温水处于排水机构2019,流入到从翼片2043的下方到气液分离 用温水线圈2040的下方梯度形成的排水路中,与先前由水破碎机构2016 回收的水或温水一同从排水口 2045被排出到蒸汽浴装置2003的外部。从在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背面空间2002中设置的蒸汽浴装置 2003所具备的第一吹出口 2022及第二吹出口 2029吹出的加热加湿空气, 在吹出口附近交合,湿度成分高的加热加湿空气向蒸汽浴对象室2001内 扩散。由于入浴的使用者通常在坐着的位置入浴,所以,可按照不会被直 接吹到从第一吹出口 2022及第二吹出口 2029吹出的高温高湿空气的方 式,在蒸汽浴对象室2001内扩散加热加湿空气,使得使用者感受均匀的 温湿度,让蒸汽浴对象室2001成为体感上十分均匀的空间。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加热机构2012、加湿机构2011 及送风机构设置到顶棚背面空间2002,可以使蒸汽浴对象室2001内的使 用者不会被直接吹到高温高湿的吹出空气,从而能够创建在蒸汽浴对象室 2001中没有不均的湿度空间。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加湿机构2012、加热机构2011、送 风机构一体收纳于箱体,可使得蒸汽浴装置的施工容易,而且,通过将水回路集中于一处,也容易解决装置漏水的问题。接着,利用图9及图10对加湿机构2011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加湿机构2011由水破碎机构2016、气液分离机构2017、给水机构 2018、作为温水循环机构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排水机构2019、和加湿 用送风机构2015构成。对于加湿机构2011而言,在其一侧具有水破碎机 构2016,在中间夹设有空气流通路2044,在另一侧具备气液分离机构 2017,水破碎机构2016、空气流通路2044及气液分离机构2017整体被配 置成横长的形状。如现有技术的图23所示,由于因风扇单元2109使得来自空气吸入口
2102的空气流入量存在上限,所以,需要增大热交换促进部件2109的薄板2107的面积。即,可以增加来自空气吸入口2102的空气流与来自热水 喷射口 2104的温水的接触面积、总而言之能够增加空气流与温水的接触 时间的最廉价、最有效的形状,是在高度方向沿薄板2107使温水下落而 与空气流的接触时间增多的纵长形状。但是,在这种构造中,由于难以向 高度方向存在制约的地方进行设置(例如向顶棚背面的设置),所以,本 发明的加湿机构2011所具有的构成可实现蒸汽浴装置高度方向的小型化。 水破碎机构2016具有喷射机构2024和碰撞机构2025,对具有压力的 水或温水进行供给的给水机构2018与作为喷射机构2024的喷嘴连接,将 具有压力的水或温水从喷嘴向作为碰撞机构2025的碰撞板喷射。优选喷 嘴是使所喷射的水以广角扩散的类型,以广角扩散的水膜与碰撞板的宽广 面积碰撞。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由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与加湿送风用电动 机2042的轴连接的风扇2043构成,风扇2043例如由西洛克风扇等离心 风扇构成。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设置在上部,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其 旋转轴沿垂直方向配置,风扇2043被设置成比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位 于垂直下方,在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的下部具备吸入口。如果加湿送 风用电动机2042进行驱动,则风扇2043旋转,从风扇2043的上部、即 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与风扇2043的间隙吸入空气,并向风扇2043的 离心方向吹出。另一方面,碰撞机构2025兼具对水或温水进行碰撞而生成微细水滴 的功能和送风机构,由自身运动的风扇2043构成。由于从作为喷射机构 2024的喷嘴喷射的水或温水,与基于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而旋转的风 扇2043碰撞,所以,此时基于来自喷嘴的喷射而微细化为某种程度的水 或温水进一步与作为旋转体的风扇2043碰撞,成为更微细的水滴。在提 供给喷嘴的水或温水的压力利用了自来水管道压力时,如果仅由喷嘴实现 水滴的细微化则会直接受到自来水管道压力的影响,有时根据情况有可能 不能成为水滴,但通过使所供给的水与风扇2043碰撞可以降低自来水管 道压力的影响,从而总是能够制作微细的水滴。由此,由于风扇2043兼 具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和碰撞机构2025的作用,所以,可使得性价比出
色,而且可构成能够有效利用空间的水破碎机构2016。并且,通过使湿用送风机构2015与碰撞机构2025成为一体,可使得微细水滴与风流十分良 好地交合,即使在小型的水破碎机构2016中也能够得到非常高的加湿能 力。本实施方式的喷射机构2024从风扇2043的外周喷射来引起碰撞,但 也可以将喷射机构2024设置于风扇2043的吸入口,从风扇2043的吸入 侧进行喷射。与风扇2043碰撞的水或温水的一部分和空气流交合,成为加湿空气 而被输送给气液分离机构2017,其他的从风扇2043或周围的壁面滴下, 存积在风扇2043的下部。由于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被安装在上部,所 以,存积在风扇2043的下部的水或温水没有滴下或侵入的可能,而且, 由于风扇2043被安装成吸入口朝上,所以,存积在风扇2043的下部的水 基于风扇2043的旋转使得吸入口成为负压,由此,水或温水不会滞留在 风扇2043的下面。由水破碎机构2016产生的加热加湿空气通过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被 导入气液分离机构2017。气液分离机构2017由气液分离用温水线圈2040 构成,气液分离用温水线圈2040的空气所通过的多个翼片的形状为凹凸 状,或切缺状。翼片沿纵向配置,当在多个翼片之间通过的加热加湿空气 通过翼片的凸凹或切缺的形状时,会蜿蜒通过,反复对翼片表面造成碰撞 地通过,因此,加热加湿空气的大粒水滴会基于该碰撞而附着于翼片的表 面,沿着翼片流下而被回收。由此,通过了气液分离机构2017的加热加湿空气成为含有5 n m以下 微细水滴的加湿空气,由第一吹出口 2022将其输送给蒸汽浴对象室2001 。 由于被吹出到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加热加湿空气只是5 ti m以下的微细水 滴,所以,扩散性非常良好,从而可使蒸汽浴对象室2001内成为均匀的 温湿度空间。而且,由于蒸汽浴对象室2001内为高温高湿状态,且水滴 的直径小,所以,成为洁净的空间。因此,对处于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 使用者而言,可减轻紧贴于肌肤的水滴感,从而可享受舒适的蒸汽浴空间。 并且,当使用者进入到蒸汽浴时,能够观赏浴室电视或读书等。水破碎机构2016与气液分离机构2017在高度方向被配置成近似水 平,并且,气液分离部2017与第一吹出口 2022也被配置成近似水平。第 一吹出口 2022经由气液分离机构2017通过空气流通路2044与水破碎机 构2016连通,空气流通过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被吸入到作为水破碎机构 2016的构成要素的风扇2043的上部,风扇2043将加热加湿空气向风扇的 离心方向,即水平方向吹出,加湿加热空气在空气流通路2044中水平流 动,在纵向排列了翼片的作为气液分离机构2017的气液分离用温水线圈 2040中水平通过,通过在比排水口 2045的上端高的位置设置了开口的防 止液体巻入机构2046,在一度向垂直上方导入的期间被朝向第一吹出口 2022向垂直下方吹出,所述第一吹出口 2022与设置在蒸汽浴装置2003 下部的蒸汽浴对象室2011的顶棚开口 2005连通。防止液体巻入机构2046由隔壁构成,所述隔壁形成为在从气液分离 机构2017到第一吹出口 2022的通风路中,延伸到沿垂直方向比排水口 2045的开口上端高的位置,如果通过风扇2043对向第一吹出口 2022输送 的水滴进行吹拂的空气流高于排水口 2045而越过该隔壁,则朝向第一喷 出口 2022向垂直下方下降。超越隔壁时从空气流中离开而附着在隔壁侧 面的水滴,会在隔壁上流动而流向下方,从排水口 2045排出。由此,比 较大粒的水滴不会行进到第一吹出口 2022,从而可防止比较大粒的水滴不 会吹向使用者。另一方面,给水机构2018经由热交换器2037将水导入到喷射机构 2024,热交换器2037对水和温水进行热量的授受,与从供给热水器2008 供给温水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连接,由循环温水回路2020供给的温水在 通过热交换器2037之后,进入气液分离用温水线圈2040,再次返回到供 给热水器2008,供给到给水机构2018的流路中的水通过热交换器2037 而夺取热量,成为温水,由喷射机构2024对其进行喷射。被喷射的温水 在水破碎机构2016中一部分被夺取为加热加湿空气,其他的温水沿着在 风扇2043的周围形成的壁面流下、或在空间中落下,被回收到风扇2043 的下方。作为排水机构2019的排水路从水破碎机构2016的下方沿着空气流通 路2044,经由气液分离机构2017与排水口 2045连通,其被构成为近似水 平,从水破碎机构2016到气液分离机构2017之间,朝向气液分离机构2017 向下梯度配置,从气液分离机构2017到排水口 2045之间—,朝向排水口 2045 向下梯度配置。因此,由水破碎机构2016及气液分离机构2017回收的水 或温水沿着下向梯度被导入到排水口 2045。另一方面,排水机构2019是与空气流通路2044 —同作为空间的结构, 因此,加湿加热空气通过位于上部的空气流通路2044,被回收的水或温水 在位于下部的排水机构2019中流过,但在空气流通路2044与排水机构 2019的排水路相接的部分,在空气流通路2044内流过的加湿加热空气所 包含的大粒水滴沿着流向被回收到排水机构2019,使得在空气流通路2044 中移动的加湿加热空气只包含更微细的水滴。由于通过气液分离机构2017 后的加热加湿空气,基于防止液体巻入机构2046改变一度向上方的流向 而流动,所以,在从第一吹出口 2022被吹出时,不必担心巻入在排水机 构2019中流过的水或温水,而且,在排水机构2019中流动的水或温水还 以蒸汽状态流向排水口 2045。通过防止液体巻入机构2046后的加热加湿空气,在垂直下方从位于 比排水口 2045靠向下方的第一吹出口 2022吹出。因此,排水口 2045位 于比第一吹出口 2022高的位置,另外,由于第一吹出口 2022与蒸汽浴装 置2003的开口部2004的高度处于相同位置,开口部2004与在蒸汽浴对 象室2001的顶棚面设置的顶棚开口 2005的高度近似一致,所以,排水口 2045的高度成为比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面高的位置。由排水口 2045 分配的水或温水从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边缘向下方导出,例如贯通蒸汽 浴对象室2001的壁面而排水到位于浴缸下的泄水盘,但由于排水口 2045 位于比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面高的位置,所以,在排水口 2045之后 也总能够确保保持了下梯度的排水路。而且,如图10所示,对于排水机构2019而言,包括从风扇2043的 下方到气液分离机构2017的流路的下部在内,朝向排水口 2045成为下梯 度,在排水机构2019的高度方向的最下部附近,设置有对在排水机构2019 中流动的水或温水的量进行检测的水位检测机构2049 。在由给水机构2018 供给的水或温水的量比从排水口 2045流过的水或温水的量多时,或者因 排水口 2045之后的配管施工工事不良而无法排水时等,水会存积在排水 机构2019中。在排水机构2019中存积了规定以上的水或温水时,水位检 测机构2049检测到该情况,作为异常水位向与之电连接的控制机构2013 发送信号,控制机构2013通过向给水控制阀2033发送用于停止给水的信 号,将给水控制阀2033关闭,使得给水机构2018不能供给水或温水。由 此,即使在因排水而引起异常的时候,也不会从蒸汽浴装置2003溢出水。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浴装置可以解决以下所述的问题。在图23所示的 现有技术的蒸汽浴装置中,由于从热水喷出口 2104将温水喷出到热交换 促进部件2108上,所以,当蒸汽浴装置停止时会在热交换促进部件2108 上及喷出热水管2104上附着大量的水滴。由此,在附着有大量水滴的状 态下,容易在装置内及浴室内繁殖酶和细菌,对卫生产生不良影响。当在给水机构2018不向喷射机构2024供给水或温水的状态下驱动加 湿用送风机构2015,使温水流入到循环温水回路2020时,气液分离用温 水线圈成为散热器,通过使暖风在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的空气流通路 2044中流通,可以使结露的空气流通路2044干燥,而且,由于暖气从第 一吹出口 2022被吹出,所以,蒸汽浴对象室2001也被干燥。由此,可抑 制菌、酶的繁殖。并且,当在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的吸入口侧,即引导至水破碎机构 2016之前具备发热体2047时,由加湿用送风机构2015输送给水破碎机构 2016的空气被发热体2047加热。通过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水破碎机构 2016,使得水破碎机构2016内部的空气的饱和水蒸汽量增多,即可以提 高加湿量,进而,通过对发热体2047的温度进行调节可以使加湿量变换。 并且,在停止来自给水机构2018的给水的状态下,通过驱动加湿送风用 电动机2042可以对加湿机构2011内部进行干燥。另外,也可以通过使从给水机构2018供给的水量或水温变化来改变 加湿量,并且,还可以通过改变加湿送风用电动机2042的转速来调整加 湿量。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一侧具备水破碎机构2016,在中 间夹设空气流通路2044,在另一侧具备气液分离机构2017地构成加湿机 构2011,而且水破碎机构2016、空气流通路2044及气液分离机构2017 被配置成整体为横长形状,可以在以往需要高度方向的加湿部分中,构成 沿高度方向不占有尺寸的加湿机构20U,因此通过构成高度方向的尺寸小 的蒸汽浴装置2003,可以在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背面空间2002中设 置蒸汽浴装置2003。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水破碎机构2016包括:喷射水或温水 的喷射机构2024、和与由喷射机构2024喷射的水或温水碰撞且自身运动 的碰撞机构2025,可以在喷射机构2024的喷射能量与碰撞机构2025的碰 撞能量的基础上,增加碰撞机构2025自身的动能,使得将水或温水微细 破碎的能量增大,因此,能够实现构成水破碎机构2016的部分的小型化。并且,由于由运动的碰撞机构2025供给的水或温水被微细化,所以, 即使少量的水或温水也可以在广阔范围中传播,成为加湿空气,针对供给 水量或供给温水量可高效进行加湿。因此,可减少水的浪费,而且,在使 用温水的情况下可减少热损耗,即成为气体使用量或电使用量少的高效加 湿器。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水分离机构2016和气液分离机构2017 沿水平方向配置成一列,所以,通过空气与液体沿水平方向流动,可降低 蒸汽浴装置2003的高度方向。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碰撞机构2025由将水或温水破碎为水 滴且对所述水滴进行输送的风扇2043构成,所以,碰撞机构2025可兼具 送风机构与水破碎机构2016的功能,从而可实现小型、廉价的加湿机构。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风扇2043从垂直上方进行吸入,所以, 由水破碎机构2016回收的水不会滞留在水破碎机构2016的下面,能够可 靠地导向排水口 2045。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了与气液分离机构2017连通、且 对被气液分离机构2017分离的水进行排出的排水口 2045,并在从气液分 离机构2017到排水口 2045的通路中设置了水位检测机构2034,所以,即使在因排水不良而导致所回收的水无法被排出的状态下,通过水位检测机 构2034也不会从蒸汽浴装置2003溢出水。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从气液分离机构2017到第一吹出口 2022的通风路上,形成了在垂直上方延伸到比排水口 2045的开口上端高 的位置的隔壁,所以,从蒸汽浴装置2003的吹出口仅吹出微细的水滴, 从而可以使位于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使用者不会被吹到大粒的水滴。
接着,利用图11对其他的加湿机构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其中,仅 说明与所述图IO所示的加湿机构不同的构成。如图11所示,排水机构2019在从水破碎机构2016到气液分离机构 2017之间,朝向气液分离机构2017成为下梯度,从气液分离机构2017 到蓄水部2050之间,朝向蓄水部2050也成为下梯度。因此,由水破碎机 构2016及气液分离机构2017回收的水或温水被导向蓄水部2050。蓄水部 2050具备排水泵2051作为强制排水机构,排水泵2051的喷出部与排出口 2045连接。如果水或温水通过给水机构2018被供给水破碎机构2016,且 未用于加湿的水或温水蓄积于蓄水部2050,则水位检测机构2049会对水 位进行检测,驱动排水泵2051,从排水口 2045将蓄水部2050中存留的水 或温水强制排出。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和排水口 2045的位置无关地 对水或温水进行强制排水,所以,当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排水管施工时, 因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背面空间2002所具备的管道(duct)、配水 管、电布线等而无法实现下梯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施工。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相对气液分离机构2017在下游侧设 置的排水泵2051的喷出侧作为排水口 2045,所以,在无法采取排水扬程 的施工现场也可进行强制排水。接着,利用图12、图13及图14,对蒸汽浴装置2003的内部构成进 行说明。蒸汽浴装置2003与供给热水器2008的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通 过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连接,与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2010通过 循环温水回路出口连接部2038连接。当在箱体2041中收纳了加湿机构 2011及加热机构2012时,加湿机构2011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的入口及 出口、加热机构2012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的入口及出口在排水口 2045 的附近,分别通过温水循环往路分支部2035及温水循环复路分支部2036 结合,在从蒸汽浴对象室2001观察蒸汽浴装置2003并使排气机构2014 位于跟前的情况下,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左侧面具备循环温水回路入口 连接部2023和循环温水回路出口连接部2038。而且,对于向加湿机构2011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2018而言,在
从蒸汽浴对象室2001观察蒸汽浴装置2003并使排气机构2014位于跟前 的情况下,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左侧面设置有给水连接口 2039,从蒸汽 浴对象室2001观察并使排气机构2014位于跟前的情况下,给水连接口 2039、排水口 2045、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和循环温水回路出口 连接部2038全都设置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左侧面,从而在配管施工时能 够进行全部的配管连接作业。蒸汽浴对象室2001的顶棚开口 2005相对蒸汽浴装置2003的开口部 2004及蒸汽浴装置2003的作为箱体2041的框架缘2052的面积,具有充 分大的面积,另外,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主体侧面具备给水连接口 2039、 排水口 2045、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和循环温水回路出口连接部 2038,当从开口部2004的方向进行观察时,位于被框架缘2052遮挡而无 法观察的位置,即比框架缘2052位于内侧。由于给水管2006、排水管2007、 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2009和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2010与各自的连接口连 接,所以,从顶棚开口 2005沿垂直方向观察,各自的连接口位于内部。 即使从连接口漏水的情况下,水滴也会全部经由顶棚开口 2005滴落到蒸 汽浴对象室2001,因此,不会向顶棚背面空间2002露出,而且,由于使 用者可以确认发生漏水的情况,所以,可防止因装置连接部的漏水而引起 的灾害的扩大。而且,蒸汽浴装置2003在一个箱体2041的内部具备控制机构2013、 加湿机构2011和加热机构2012,加湿机构2011和加热机构2012通过循 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和循环温水回路出口连接部2038连接,另一 方面,控制机构2013与加湿机构2011及加热机构2012通过信号线(未 图示)连接。加热机构2012的设置于循环温水回路入口连接部2023的入口侧连接 部2053、和设置于循环温水回路出口连接部2038的出口侧连接部2054, 可通过向蒸汽浴装置2003的开口部2004方向移动而取下,若取下与控制 机构2013的作为连接的信号线(未图示),则可以从开口部2004向蒸汽 浴对象室2001取下比形成在蒸汽浴装置2003的箱体2041下部的开口部 2004小的、即投影截面积比开口部2004的面积小的加热机构2012。接着,通过与对作为给水管2006的连接部的给水连接口 2039和排水管2007进行安装的施工顺序相反的顺序,将加湿机构2011取下,并取下与控制机构2013连接的信号线(未图示),可以将比蒸汽浴装置2003的 开口部2004的截面积小的、即投影截面积比顶棚开口部5的截面积小的 加湿机构2011从开口部2004向蒸汽浴对象室2001取下。而且,控制机构2013被取下与加湿机构2011和加热机构2012的信 号线(未图示),可以将比开口部2004小的、即投影截面积比开口部2004 的面积小的控制机构2013从开口部2004向蒸汽浴对象室2001取下。这 样,能够对可从箱体2041取下的加湿机构2011、加热机构2012或控制机 构2013容易地进行部件更换、维护作业。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给水机构2018的来自蒸汽浴对 象室2001的给水连接口 2039、将蒸汽浴装置2003内部的水向外部排出的 排水口 2045、与对向给水机构2018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2037 连接而成的循环温水回路2020的向蒸汽浴装置2003的入口及出口,位于 蒸汽浴装置2003的一侧,可以将一个方向设置为施工空间,能够从一个 方向进行配管施工作业。接着,根据实施方式七〜实施方式十一,对本发明进行下述说明。在上述现有的蒸汽浴装置中,由于可从喷嘴喷出水滴直径为1〜500 um的喷雾,所以,喷雾所到达的范围被限制且大的水滴会直接滴落,因 此,存在着宽阔的浴室等中在喷雾没有到达的地方温度与湿度不同而产生 温湿度不均的问题,而且,即使分别从装置的吹出口吹出加热空气,从喷 雾喷出部喷出喷雾,加热空气与喷雾也不会充分混合,因此存在着温度与 湿度会产生温湿度不均的问题,从而要求在宽阔的浴室等中也可得到温风 与湿度混合均匀的温湿度。而且,由于喷雾喷出部设置在吸气口的侧方,所以,被喷出的喷雾的 一部分被吸入到吸气口,存在着吸气口附着大量水滴、或产生结露的问题, 为了抑制酶的繁殖,也要求减少结露量。并且,由于喷雾喷射部设置在吸气口的侧方,所以,在设计上存在很 多制约,要求提供一种符合使用者喜好的多样设计。进而,在现有的蒸汽浴装置中,如果滴落的大水滴直接附着于使用者 的身体,则当喷射开始时喷出冷水之际,会存在损害舒适性的问题,而且,
由于从体表面夺走汽化热且难以判别水滴和汗,所以存在着蒸汽浴感觉不 足的问题,并且,这些感觉存在个人差异,且当想要读书时还存在会在书 籍上附着水滴的问题,因此要求提供一种不会附着水滴、可在减轻身体负 载的同时得到接近于干式蒸汽浴的感觉,且与干式蒸汽浴同样不会制约读 书等行动的舒适空间。此外,在现有的蒸汽浴装置中,因为加热空气和喷雾分别被放出到室 内,所以存在着温湿度的控制不容易的问题,且在无法使从喷嘴喷射的水 量线性改变的构造中,存在着仅通过喷嘴的切换难以实现加热量和加湿量 控制的问题,因此要求起动性良好且温湿度的控制容易。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宽 阔的浴室中也可得到均匀的温湿度分布,并可减少主体或浴室内壁面的结 露量,且能够提供符合使用者喜好的多样设计,在与个人差异无关地减轻 身体负载的同时可得到接近干式蒸汽浴的感觉、可在蒸汽浴室内读书、起 动性良好、提高舒适性,且温湿度的控制容易、控制性出色、可靠性高的 蒸汽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具备: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 热机构;对由该加热机构加热后的空气进行输送的加热空气送风机构;喷 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向所述喷射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用 于送风的吸入口及吹出口 ,在所述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设置有所述 喷射机构。根据该方案,由于比较大粒的水滴也与加热空气一同被吹出,所以, 可得到被微细化、且温湿度在宽阔的浴室中也均匀的蒸汽浴空间,由于可 容易地控制温湿度而不存在温湿度不均,所以可得到能够实现温度湿度稳 定的空间的蒸汽浴装置。而且,可得到比较大粒的水滴被微细化、能够降 低水滴附着与结露的蒸汽浴装置。而且,其他方案在吹出口的上游侧附近设置喷射机构,在所述吹出口 中设置能够改变送风吹出方向的百叶窗。根据该方案,喷雾喷射角度可根据送风吹出方向的角度被变更,不需 要为了变更喷雾喷射角度而重新设置驱动部,可得到可靠性高的喷雾装 置。而且,由于喷射部设置于可变百叶窗内部,所以,可得到符合使用者
喜好的多样设计的蒸汽浴装置。并且,其他方案具备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机构;和对由该加湿机构 加湿后的加湿空气进行输送的加湿空气送风机构,且对加热机构、加热空 气送风机构、给水机构、百叶窗、加湿机构和加湿空气送风机构的运转停 止进行控制,来改变吹出空气的状态,从而改变蒸汽浴气氛即空气中水滴 的大小比例。根据该方案,如果仅运转给水机构,则成为以往的喷嘴喷雾的蒸汽浴 气氛,如果在给水机构的基础上运转加热空气送风机构,则成为大水滴量 减少了的蒸汽浴气氛,而且,如果运转加湿机构和加湿空气送风机构,则 成为接近只有微细水滴的干式蒸汽浴气氛的气氛,可得到与个人差异无 关、在减轻身体负载的同时可获得接近于干式蒸汽浴的感觉并可在蒸汽浴 室内读书、且起动性良好、容易控制温湿度、控制性出色、提高了舒适性 的蒸汽浴装置。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案,加湿机构由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喷射 由所述给水机构供给的水或温水的预备喷射机构;使由所述预备喷射机构 喷射的水或温水碰撞从而使所述水或温水破碎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所述 水破碎机构供给的水滴群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并除去大粒水滴的 气液分离机构构成。根据该方案,可提供能够简单进行加湿且存在水分子负载负离子的空 间,从而可得到控制性良好且舒适性提高的蒸汽浴装置。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案,在加热空气送风机构中设置使加热送风量可 变的加热送风可变机构,在加湿空气送风机构中设置使加湿送风量可变的 加湿送风可变机构。根据该方案,可细致地进行温湿度控制,得到控制性提高、舒适性增 强的蒸汽浴装置。而且,作为其他的方案,在位于顶棚面下方的面板上开口形成吹出口, 并形成了吹出风路。根据该方案,不仅可减少吸入风路的空气阻力、有效地进行风扇动作, 还可提高加热送风机构和加湿送风机构在装置内部的配置自由度,从而得 到可靠性高的蒸汽浴装置。
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案,在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中设置主开闭阀, 且在直接喷射机构和预备喷射机构中分别设置开闭阀,在停止时使各自的 开闭阀打开将剩余的水排出。根据该方案,由于剩余的水在停止时被排出,所以,不会在设备内冻 结残余的水,可提高可靠性且能够抑制残余水的臭味及细菌产生,从而得 到提高了舒适性的蒸汽浴装置。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案,在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中设置主开闭阀, 且从主开闭阀开始在前方分支,在分支的一方中设置直接喷射喷嘴或预备 喷射喷嘴中的任意一方喷嘴,且在分支的另一方中经由开闭阀设置直接喷 射喷嘴或预备喷射喷嘴中剩余的喷嘴。根据该方案,由于停止时不会残留剩余的水,所以,不会在设备内冻 结剩余的水,可提高可靠性且抑制剩余水的臭味及细菌生长,并且由于在 下一次喷雾时不会从直接喷射喷嘴作为冷水而喷出残余的水,所以可得到 舒适性提高了的蒸汽浴装置。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案,将所述开闭阀设置于配管的最上部。根据该方案,由于当和开闭阀的开度无关地关闭主开闭阀时被排水, 所以,不会在停止时残留剩余的水,因此剩余的水不会在设备内冻结,可 提高可靠性且抑制剩余水的臭味及细菌产生,并且由于在下一次喷雾时不 会从直接喷射喷嘴作为冷水而喷出残余的水,所以可容易地得到舒适性提 高了的蒸汽浴装置。而且,作为其他的方案,将直接喷射机构的开口部设置在比预备喷射 机构的开口部高的位置。根据该方案,可得到停止时不从吹出口滴落水滴且舒适性被提高的蒸 汽浴装置。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案,设置有给水温度检测机构,在水温低的情况 下可以仅从预备喷射喷嘴喷出。根据该方案,由于不仅不会作为冷水而喷出剩余的水,还能够在水温 可靠地升高之后从直接喷射喷嘴进行喷雾,所以,可得到舒适性提高了的 蒸汽浴装置。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在浴室内的任意场所均能够获得均匀温湿度的、 具有如此效果的蒸汽浴装置。而且,通过使温湿度容易控制,可提供在温湿度稳定的空间中提高了 使用者舒适性的、具有如此效果的蒸汽浴装置。并且,可提供减轻吸入口等的结露来抑制酶产生的蒸汽浴装置。另外,由于除了可变百叶窗用之外不需要另外设置喷射角度变更的驱 动部,所以,可提供可靠性更高的蒸汽浴装置。此外,由于在可变百叶窗内部设置有喷射部,所以,可提供符合使用 者喜好的多种设计的蒸汽浴装置。而且,由于对加热空气送风机构、喷射机构和加湿空气送风机构进行 切换来进行温湿度的控制,所以,可得到与使用者的多样喜好对应的、起 动性良好、温湿度容易控制的蒸汽浴装置。并且,可提供一种一边与个人差异无关地减轻身体负载一边得到接近 于干式蒸汽浴的感觉且可在蒸汽浴室内读书的舒适蒸汽浴装置。另外,由于可容易地控制温湿度,所以,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从高温 高湿的空间到低温低湿的空间的蒸汽浴装置。此外,由于可供给稳定的加湿量,成为紧凑的加湿机构,所以,可提 供一种即便在隐蔽空间等狭窄的场所也能够设置的、具有如此效果的蒸汽 浴装置。而且,可提供气液分离容易、从吹出口仅吹出均匀大小的水滴而不从 吹出口吹出比较大粒的水滴,从而让使用者总是可以感觉舒适的蒸汽浴 的、具有如此效果的蒸汽浴装置。并且,可提供滞留水的排出容易,不会喷雾残余水因而难以繁殖细菌 等且不会因剩余水而引起冻结的蒸汽浴装置。另外,可提供一种能够使各种风扇高效动作的、具有如此效果的蒸汽 浴装置。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具备: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对由该加热 机构加热后的空气进行输送的加热空气送风机构;喷射水或温水的直接喷射机构;向所述直接喷射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用于送风的吸 入口及吹出口,在所述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设置有所述喷射机构, 由此,具有在加热空气的输送区域基于水或温水的喷雾而产生的喷雾处于
雾化状态,比较大粒的水滴也与加热空气一同被吹出,通过气流被搬送而 扩散,并且,基于蒸发使得水滴微细化的作用。而且,由于气流在浴室内 循环,所以具有消除温湿度不均的作用。另外,由于能够通过所吹出的加 热空气的风量容易地控制温湿度,所以,还具有可实现温湿度稳定的空间 的作用。此外,由于可减轻吸入口的水滴附着和结露,所以还具有能够抑 制酶的繁殖的作用。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在吹出口的上游侧附近设置喷射机构,在 所述吹出口设置能够改变送风吹出方向的百叶窗,由此,不需要在可变百 叶窗用之外设置喷射角度变更的驱动部,因此具有可实现均匀温湿度空间 并进一步增高可靠性的作用。并且,由于喷射部设置于可变百叶窗内部, 所以,还具有可实现符合使用者喜好的多样设计的作用。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具备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机构;和对由 该加湿机构加湿后的加湿空气进行输送的加湿空气送风机构,且对加热机 构、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给水机构、百叶窗、加湿机构和加湿空气送风机 构的运转停止进行控制,来改变吹出空气的状态,从而改变喷雾蒸汽浴气 氛即水滴大小的比例,由此如果仅运转给水机构,则仅依靠喷嘴喷雾成为 含有大量比较大粒水滴的状态,接着,如果在给水机构的基础上运转加热 空气送风机构,则由于大的水滴在过热空气中蒸发而縮小粒径,所以,成 为大粒水滴的量减少了的状态,而且,如果运转加湿机构和加湿空气送风 机构,则成为没有大的水滴而只有微细水滴的状态,由于可适当控制该状 态,所以,具有使喷雾蒸汽浴气氛即水滴的大小比例变化的作用。另外,对于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而言,加湿机构由供给水或温水的给 水机构;喷射由所述给水机构供给的水或温水的预备喷射机构;使由所述预备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碰撞从而使所述水或温水破碎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的水滴群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并除 去大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构成,由此,由于可除去大粒的水滴,所以, 可供给仅产生微细水滴且相对湿度大约接近100%的空气,具有如此作用, 并且,在破碎水的阶段,除了因喷射而产生的水滴之外还有通过破碎而微 细化的水滴有助于加湿,具有如此作用。进而,可生成包含基于勒纳德(^ 于一卜,)效果的水分子负载负离子的高湿度空气。
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在加热空气送风机构中设置使加热送风 量可变的加热送风可变机构,在加湿空气送风机构中设置使加湿送风量可 变的加湿送风可变机构,由此,可通过加热空气的送风量调整蒸汽浴空间 的加温量,且通过加湿空气的送风量调整蒸汽浴空间的加湿量和加热量, 具有如此作用,从而能够基于该两个送风量调整,即两个风扇触点的切换 细微调整蒸汽浴空间的温湿度,具有如此作用。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在位于顶棚面下方的面板开口形成吹出 口,来形成吹出风路,并且在面板与顶棚面的间隔及/或面板面中形成吸入 口来形成吸入风路,由此,由于下面的开口部都可成为吸入风路,所以, 可减少吸入风路的空气阻力,不仅能够高效进行风扇动作,还可提高加热 送风机构与加湿送风机构在装置内部的配置自由度,从而实现简易的构 成,具有如此作用。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在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中设置主开 闭阀,且在直接喷射喷嘴和预备喷射阀喷嘴中分别设置开闭阀,在停止时 使直接喷射阀和预备喷射阀各自的开闭阔打开将剩余的水排出,由此,当 关闭设置于给水机构的主开闭阀并打开直接喷射阀和预备喷射阀时,从直 接喷射喷嘴或预备喷射喷嘴的任意一个开口流入空气,使得配管中的剩余 水被排出,具有如此作用。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在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中设置主开 闭阀,且从主开闭阀开始在前方分支,在分支的一方中设置直接喷射喷嘴 或预备喷射喷嘴中的任意一方喷嘴,且在分支的另一方中经由开闭阀设置 直接喷射喷嘴或预备喷射喷嘴中剩余的喷嘴,由此,若将分支的一方作为 预备喷射喷嘴,则当打开主开闭阀时,作为加湿机构从预备喷射喷嘴喷出 喷雾进行加湿,接着,当打开直接喷射阀时,从直接喷射喷嘴喷出喷雾进 行加湿,之后,如果在停止时关闭主开闭阀而打开直接喷射阀,则可排出 配管中的残余水,具有如此作用。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将所述开闭阀设置于配管的最上部,由 于开闭阀位于最上部,所以,当与开闭阀的开度无关地关闭主开闭阀时可 进行排水,具有如此作用。而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将直接喷射机构的开口部设置在比预备
喷射机构的开口部高的位置,由于从预备喷射机构的开口部排出剩余水, 所以,水不会滴落到吹出口,具有如此作用。并且,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设置有给水温度检测机构,在水温低的 情况下可以仅从预备喷射喷嘴喷出,从而在水温增高之后,可以从直接喷 射喷嘴进行喷雾,具有如此作用。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七〜十一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七)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七中的设置了蒸汽浴装置的状态的设置 状态图。图15中,在由浴室等构成的蒸汽浴对象室3001的顶棚背面空间3002 中设置有形成蒸汽浴装置的装置主体3,该装置主体3003是具有在下面形 成了开口面的主体开口部3004的箱状,通过顶棚开口部3005与蒸汽浴对 象室3001连通。给水管3006作为向装置主体3003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 机构与该装置主体3003连接,而且,对从装置主体3003排出的水进行排 出的排水管3007也与该装置主体3003连接。并且,从作为加热机构的热 源的供给热水器3008开始与作为热源侧温水循环回路的循环温水回路往 路管3009和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1010连接。另外,进行蒸汽浴装置的运 转停止的遥控器1011被设置在更衣室或浴室等的蒸汽浴对象室3001的内 部,例如设置在浴缸3012的附近。图16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七的蒸汽浴装置中,对装置主体3003、覆 盖主体开口部3004的内侧面板3013、和安装于内侧面板3013并向浴室等 的蒸汽浴对象室3001露出的外侧面板3014的构成进行表示的蒸汽浴装置 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6中,针对与图15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 并省略说明。图16中,在装置主体3003的内部设置有翅片管(fmandtube)式水 —空气热交换器3015作为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该水—空气热交 换器3015的热交换器入口管3016与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3009(省略图示) 连接,热交换器出口管3017与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1010 (省略图示)连 接。并且,在水一空气热交换器3015的上方设置有回流风扇3018作为对 加热后的空气进行输送的加热空气送风机构,而且,在装置主体3003内 形成回流风扇3018的风路(省略图示),所述风路的出口在装置主体3003 的下部构成为主体吹出口 3019。另一方面,在内侧面板3013上与水一空 气热交换器3015面对置设置有主体吸入口 3020,如果安装内侧面板3013 并使回流风扇3018运转,则形成从主体吸入口 3020通过水一空气热交换 器3015,然后经过回流风扇3018到达主体吹出口 3019的加热空气送风路 3021。当在蒸汽浴对象室3001及装置主体3003内部进行暖气运转时,即进 行加热时,温水从供给热水器3008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往路管3009被输送 给装置主体3003,经过热交换器入口管3016被水—空气热交换器3015 热交换之后,从热交换器出口管3017经由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1010返回 到作为热源的供给热水器3008。此时,加热后的空气从加热空气送风路 3021吹出。并且,直接喷射喷嘴3022作为直接喷射机构从给水管3006 (省略图 示)开始连接到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作为该直接喷射喷嘴3022 例如可采用沿主体吹出口 3019的长边方向长、沿短边方向短且平面地进 行喷射的类型(长边方向:喷射角度10°〜140°、短边方向:在距离喷射 口 100mm的位置处宽度为20mm以下),其按照覆盖主体喷出口 3019的 送风面的方式喷出喷雾。另外,也可以不在主体吹出口 3019的附近,只 要在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则可以为任意位置,只要按照大致切断送 风路的方式喷出喷雾即可。而且,当通过给水管3006向装置主体3003输 送城市用水时,蒸汽浴对象室3001或装置主体3003内部被加湿。另外, 城市用水也可以通过例如供给热水器(省略图示)等供给温水。在上述构成中,当运转加热机构和加热送风机构时,例如当输送50 °。的温风,并通过直接喷射喷嘴3022向该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喷射水或 温水时,由于所喷射的喷雾为雾化状态,所以,在加热空气的送风区域被 搬送,从主体吹出口 3019向蒸汽浴对象室3001吹出,并且,水滴在搬送 过程中蒸发而縮小粒径。然后,由于在蒸汽浴室1中形成循环气流并实施 搅拌,所以,可形成没有温湿度不均的蒸汽浴状态。另外,由于水滴一边 减小粒径一边在室内循环,返回到主体吸入口 3020,所以,可减轻水滴的 附着与结露,从而能够降低润湿。 (实施方式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八如图16所示,在内侧面板3013上形成与主体开口部3005连接且呈管道形状的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并且,在外侧面 板3014上设置有与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对置的吹出口 3024。此外,在 吹出口 3024中设置有能够改变送风方向的百叶窗3025。图17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八的蒸汽浴装置中,表示吹出口 3024部分 的内部构成的吹出部剖面图。在图17中,对于和图15及图16相同的构 成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17中,直接喷射喷嘴3022的喷射位置位于吹出口 3024上游侧附 近的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直接喷射喷嘴3022的喷射方向朝向室内侧。 而且,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能够通过百叶窗3025改变吹出方向。在上述构成中,如果改变百叶窗的方向,则由直接喷射喷嘴3022喷 出的喷雾会乘载气流,根据变更后的吹出方向改变喷射角度地进行扩散。 从而,不需要为了变更喷射方向,而对直接喷射喷嘴3022进行驱动等的 机械构成,因此,不仅可得到可靠性高的喷雾装置,而且由于水滴没有直 接喷向使用者,所以还可得到舒适的喷雾装置。另外,在将百叶窗朝下时 不能变更风向,所喷射的水滴会直接向蒸汽浴对象室3001喷出,如果停 止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的送风,则成为现有例的喷雾蒸汽浴。而且,由于直接喷射喷嘴3022设置于百叶窗3025的内部,即装置主 体3003的内部,所以没有露出到主体之外,并且在停止时可以关闭百叶 窗3025,由此,通过外侧面板3014的设计,可得到符合使用者喜好的多 种设计的蒸汽浴装置。 (实施方式九)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九如图16所示,在装置主体3003内部设置 有加湿单元3026以及对作为蒸汽浴装置的控制机构的电气控制设备进行 收纳的电气安装部3027,其中,所述加湿单元3026具备对空气进行加湿 的加湿机构、和对由该加湿机构加湿后的加湿空气进行输送的加湿空气送 风机构。并且,为了连通加湿单元3026和蒸汽浴对象室3001,加湿吸入 口 3028在内侧面板3013的加湿单元3026的下侧开口。另外,图18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九的蒸汽浴装置中,以截面表示 加湿单元3026的内部构成的剖面构成图。在图18中,对于和图15、图 16、图17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18中,作为对被加湿单元3026加湿的加湿空气进行输送的加湿空 气送风机构,例如构成西洛克风扇3029、加湿送风用电动机3030和成为 西洛克风扇3029的送风导向件的壳体(casing)部3031,并且,构成与 壳体部3031连接的加湿管道部3032,加湿管道部3032的端部3033被堵 塞且在上侧设置有开口部3034,与该开口部3034连接构成了加湿用吹出 管道3035。因此,在西洛克风扇3029的吸入侧设置加湿部吸入口 3036, 形成加湿单元风路3037。并且,加湿用吹出管道3035的前端构成为在内 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中与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合流(省略图示)。而且,在加湿管道部3032中设置有从上侧向管道内部喷射水或温水 的作为预备喷射机构的预备喷射喷嘴3038,与给水管3006连接。在该预 备喷射喷嘴3038的管道内的对置位置设置有碰撞板3039作为被喷射的水 滴的水破碎机构。碰撞板3039例如由网等制作,具有与喷出的水滴进行 碰撞使其进一步分裂的作用。另外,如果由金属等硬材质构成,或由梳齿 叶片形状、凹凸形状等构成,则在碰撞时可进一歩增加破碎效果。并且, 在加湿单元风路3037的下游侧设置有分离器3040作为气液分离机构,且 在加湿管道部3032的端部3033的下侧设置有排水口 3041,与排水管3007 连接。分离器3040由维护性出色且廉价的树脂制成,但也可以由翅片管 型温水线圈或金属制分离器、电刷或陶瓷制的多孔质物体等构成,在由隔 板对加湿空气和排水流过的空间进行划分时,可进一步增加气液分离性 能。在上述构成中,如果使加湿送风用电动机3030运转通过西洛克风扇 3029进行送风,则风被输送到加湿单元风路3037中,如果从预备喷射喷 嘴3038喷射具有压力的水或温水,则基于喷射而产生的水滴会与碰撞板 3039碰撞,由所产生的水滴对送风空气进行加湿及与其热交换。然后,在 通过分离器3040时,被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只有微细水滴(水 滴直径为50um以下)通过加湿用吹出管道3035被输送到内侧面板吹出 风路3023。该空气是在空气中含有微细水滴的高湿度空气。另一方面,没 有包含在空气中的基于热交换而温度降低的水分和大粒水滴流到加湿管 道部3032的底面,从排水口 3041通过排水管3007被排出。另外,如果 增长预备喷射喷嘴3038与碰撞板3039的距离、或设置多个预备喷射喷嘴 3038、或者设置流量可变阀来增加喷射水量使流速提高,则可进一步增加 碰撞时的破碎效果,从而提高加湿效率。即,由于加湿是通过向被输送的 风中喷雾水滴并使该水滴蒸发来提高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从而形成高湿 度状态的,所以,在风量少的状态或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由于饱和水蒸 汽分压低,所以能够以少量的水分成为高湿度,容易成为湿度100%的状 态,但是随着风量的增加与空气温度的上升,需要花费功夫增加所供给的 微细水滴。而且,在水滴被破碎之际,可生成包含基于勒纳德效果的水分 子负载负离子的高湿度空气。此外,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九中的蒸汽浴装置的运转模式控 制系统的框图。在图19中,针对与图15〜图18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 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19中,在对作为蒸汽浴装置的控制机构的电气控制设备进行收纳 的电气安装部3027中,有控制蒸汽浴装置的微机3042作为相关的电气控 制装置,运转信号接收部3043与该微机3042的输入侧连接,接收来自遥 控器IOII的信号。而且,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有用于使加热机构运转的加热机构运转 信号输出部3044,如果从此处输出信号,则作为热源的供给热水器运转, 从而流动温水。并且,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连接着加热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46, 其用于使对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回流风扇3018进行驱动的加热送风电动 机3045运转,并使作为改变加热送风量的加热送风可变机构的加热送风 电动机3045的旋转可变。另外,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连接着直接喷射阀驱动电路3048,其设 置在作为直接喷射机构的直接喷射喷嘴3022与给水管3006之间,用于使 对流水路进行开闭的直接喷射阔3047进行开闭。而且,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连接着百叶窗驱动电路3050,其与驱动 百叶窗3025的百叶窗电动机3049连接,用于通过开闭百叶窗来形成改变 风向的开度。
并且,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连接着预备喷射阀驱动电路3052,其设 置在作为加湿机构的预备喷射喷嘴3038与给水管3006之间,用于使对流 水路进行开闭的预备喷射阀3051进行开闭。另外,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连接着加湿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53, 其用于使对加湿空气送风机构的西洛克风扇3029进行驱动的加湿送风用 电动机3030运转,并使作为改变加湿送风量的加湿送风可变机构的加湿 送风用电动机3030的旋转可变。此外,在微机3042的输出侧有用于对来自给水机构的给水进行加热 的温水信号输出部3054,如果从此处输出信号,则例如由供给热水器或水 用加热器(省略图示)对给水加热。而且,微机3042还连接着运转模式数据部3057,其预先存储有根据 来自遥控器1011的信号,进行加热机构运转信号输出部3044、加热送风 电动机控制电路3046、直接喷射阀驱动电路3048、百叶窗驱动电路3050、 预备喷射阀驱动电路3052、加湿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53、温水信号输 出部3056的某一个输出。此外,微机3042还连接着以吸入温度或湿度对蒸汽浴对象室3001的 温度或湿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省略图示),并且,在微机3042中设置 有当从遥控器输入了除了模式信号之外的风量或设定温度和湿度的信息 时,在该状态下进行控制的程序。(表1)<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5</column></row> <table> (表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蒸汽浴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运转模 式逻辑的逻辑表。在(表1)中,针对与图15〜图19相同的构成要素赋 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艮P,来自遥控器1011的一个信号是最大功率模式,存储于运转模式数据部56的输出数据是加热机构运转信号输出部3044、加热送风电动机 控制电路3046、直接喷射阀驱动电路3048、百叶窗驱动电路3050、预备 喷射阀驱动电路3052、加湿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53、温水信号输出部 3056全都为ON的运转模式。其他的运转模式有中级模式、加湿模式和降 温模式。在上述构成中,如果蒸汽浴装置进行最大功率运转,则由于加湿送风 机构的加湿送风用电动机3030的运转基于加湿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53 的ON而运转,而且,加热送风机构的加热送风电动机3045基于加热送 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46的ON而运转,所以,蒸汽浴对象室3001内的空 气从加湿用吸入口 3028和主体吸入口 3020被吸入到装置主体3003内。 从加湿用吸入口 3028吸入的空气通过加湿单元风路3037,被基于预备喷 射阀驱动电路3052和温水信号输出部3056的ON而从预备喷射喷嘴3038 喷出的温水加热加湿,使得加湿空气从加湿管道部3032输送到在吹出口 3024的跟前设置的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另一方面,从设置于内侧面板3013的主体吸入口 3020被吸入到装置 主体3003内的空气,被基于加热机构运转信号输出部3044成为ON而从 热源供给温水的水一空气热交换器3015加热,加热空气经过加热空气送 风路3021从设置于内侧面板3013的主体吹出口 3019,被输送到在吹出口 3024的跟前设置的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将加湿空气和加热空气合流 进行混合,合流后的加热加湿空气从设置于外侧面板3014的吹出口 3024 通过百叶窗驱动电路3050成为ON而开口的百叶窗3025吹出到蒸汽浴对 象室3001。并且,直接喷射阀3047基于直接喷射阀驱动电路3048的ON而打开, 而且,基于温水信号输出部3056的ON,温水从直接喷射喷嘴3022以比 较大粒的水滴朝向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喷射。另外,在百叶窗驱动电 路3050为ON时,可通过遥控器1011调节开度,与从以所设定的角度打 200580049272.X说明书第78/83页开的百叶窗3025的表面通过的加热加湿空气合流,在微细水滴的基础上 加入了可视觉辨别的比较大粒的水滴的状态下,朝向使用者设定的角度被发送到蒸汽浴对象室3001,蒸汽浴对象室3001成为能够以更短时间让使用者发汗的蒸汽浴空间。空气的状态为充满热气的状态,微细水滴也增加, 在运转模式之中成为最高温度。接着,如果进行中级模式的蒸汽浴运转,则由于直接喷射阀驱动电路3048相对最大功率模式成为OFF,所以,从加湿机构的预备喷射喷嘴3038 喷出加温水,通过西洛克风扇3029在加湿单元风路3037中输送加湿空气, 由水一空气热交换器3015加热后的加热空气通过直流风扇3018输送,在 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中合流,仅将含有不可视的微细水滴的加热加湿 空气输送给蒸汽浴对象室3001,使得蒸汽浴对象室3001成为使用者可长 时间放松和发汗的蒸汽浴空间。空气的状态为没有热气的状态。接着,如果进行加湿模式的蒸汽浴运转,则停止来自预备喷射喷嘴 3038的水滴喷射,从直接喷射喷嘴3022朝向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喷射 比较大的水滴,与由直流风扇3018输送的被水一空气热交换器3015加热 后的加热空气合流,向蒸汽浴对象室3001输送可视的比较大粒的水滴。 此时,如果调整百叶窗3025的角度,则由于还能够朝向对使用者喷出的 喷雾的吹出区域,所以,成为可一边润湿身体一边发汗的蒸汽浴空间。此 时,由于向加湿单元供给水而没有对其进行喷雾,所以,不从排水口 3041 排水。空气的状态为充满热气的状态。接着,如果进行降温运转,则从预备喷射喷嘴3038喷出未被加热的 城市用水,此时吸入的空气通过汽化热而被冷却,并且,未被加热的城市 用水从直接喷射喷嘴3022向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喷射而与未被加热的 空气合流,将包含比较大粒的水滴的空气发送给蒸汽浴对象室3001,由此, 蒸汽浴对象室3001成为可夺走使用者身体上附着的水滴的汽化热, 一边 降温一边流汗的蒸汽浴空间,可构成使用者在蒸汽浴感觉之后, 一边降温 一边流汗,想要放松时有用的空间。并且,在最大功率模式的蒸汽浴运转时,由吸入温度或湿度传感器检 测蒸汽浴对象室3001的温度或湿度,在从开始运转时经过一定时间后而 达到一定的温度或一定的湿度时,进行使直接喷射喷嘴3022或预备喷射喷嘴303S的喷射停止的控制、或进行将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或加湿单元 风路3037的送风量减少或停止的控制。具体而言,在调节温度时为了减 少加热量而利用加热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46使回流风扇3018的转速降 低,从而降低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的送风量,由此来进行该动作,而且, 在调节湿度时,为了减少加湿量而利用加湿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53使 西洛克风扇3029的转速降低,从而降低加湿单元风路3037的送风量来进 行该动作。在中级模式与加湿模式中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并且,如果使 温水信号输出部3056的输出为OFF,或使加热机构运转信号输出部3044 为OFF,且为了在蒸汽浴对象室3001中循环而以最低限度的送风量运转, 则可以在没有温湿度不均的状态下运转。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九中,作为使温水循环来进行热交换的系 统,由供给热水器3008、循环温水往路管3009、循环温水回路复路管1010、 水一空气热交换器3015和作为城市用水加热用的供给热水器或加热器等 构成,但也可以作为使R410A或CO2等制冷剂循环来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而由搭载了压縮机的热源机、制冷剂配管和制冷剂用热交换器等构成,作 为对城市用水进行加热的方法,可以在供给热水器3008的循环温水往路 管3009中设置水一水热交换器,使城市用水通过该水一水热交换器进行 加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由此,由于微细水滴与加热空气一起被吹出,所以,从吹出口 3024 吹出的空气的温湿度均匀,没有不均,从而构成可得到均匀温湿度的蒸汽 浴对象室3001的蒸汽浴装置。而且,由于在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设置直接喷射喷嘴3022,基 于吹出的加热空气的风量可以容易地控制温湿度,所以,可以实现温湿度 稳定的空间。另外,由于在蒸汽浴对象室3001中循环而减小粒径的水滴 的气氛空气会到达加湿吸入口 3028、主体吸入口 3020、内侧面板3013和 外侧面板3014,所以,可减轻结露、抑制酶的繁殖。并且,由于在百叶窗3025的上游侧附近设置直接喷射喷嘴3022,可 基于百叶窗3025的设定角度改变加热加湿空气的吹出方向,所以,喷射 角度变更的驱动部除了百叶窗3025之外不需要其他途径来设置,可在实 现均匀的温湿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另外,由于在百叶窗3025
的内部设置有直接喷射喷嘴3022,所以,可实现符合使用者喜好的多种设 计。另外,由直接喷射喷嘴3022喷射的水滴流速基于加热空气送风路 3021的送风风速而变得更快,且水滴被进一步微细化,因此,即使是1.5 坪等宽阔的浴室等,加热空气和加湿空气也容易到达,可得到均匀的温湿 度空间。此外,由于切换直接喷射喷嘴3022和预备喷射喷嘴3038的喷射的控 制、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和加湿单元送风路3037的送风量的控制、温水 信号输出部3056的输出与加热机构运转信号输出部3044的输出,来进行 温度湿度的控制,所以,可实现与使用者的多样喜好对应、起动性良好、 稳定的温湿度空间。而且,通过利用分离器3040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并回收大粒 水滴,可使得加湿空气只包含微细水滴,在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中与 加热空气合流,从吹出口 3024吹出的吹出空气内的温湿度分布变得良好, 从而可得到无水滴感的蒸汽浴对象室3001。由此,由于可提供的蒸汽浴对 象室3001成为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因水滴而引起的烦扰的空间,所以,能 够在蒸汽浴对象室3001内读书,可以拓宽蒸汽浴对象室3001的利用范围, 而且,通过使水向碰撞板3039碰撞来将水微细化,可向蒸汽浴对象室3001 内输送基于勒纳德效果含有大量负离子的空气。并且,由于通过利用加热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46使回流风扇3018 的转速增减,来增减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的送风量,从而进行加热量的 增减,通过利用加湿送风电动机控制电路3053使西洛克风扇3029的转速 增减,来增减加湿单元风路3037的送风量,从而进行加湿量的增减,所 以,加湿量在某一范围与风量成大致比例增加,因此,容易进行加湿量控 审ij,可与温度控制一并从低温低湿空间到高温高时空间容易地进行温度湿 度的控制。另外,由于吹出口 3024其开口与内侧面板吹出风路3023连通地设置 于向蒸汽浴对象室3001的室内露出的外侧面板3014,所以,如果全部从 外侧面板3014和内侧面板3013的开口部吸入,而且在内侧面板3013上 适当地设置主体吸入口 3020和加湿吸入口 3028,则可构成吹出口加热空
气送风路3021和加湿单元风路3037,因此,可减轻吸入阻力,能够使直 流风扇3018和西洛克风扇3029高效动作(技术方案303、 304、 305、 306)。 (实施方式十)另外,图20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十的蒸汽浴装置中,表示直接喷雾 喷嘴3022与预备喷射喷嘴3038的喷嘴连接状态的构成图。在图20中, 针对与图15〜图19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20中,主开闭阀3056与给水管3006连接,然后在前方开始分支, 一方通过预备喷射阀3051与预备喷射喷嘴3038连接,另一方通过直接喷 射阀3047与直接喷雾喷嘴3022连接。另外,直接喷雾喷嘴3022被设置 于加热空气送风路3021,而且,预备喷射喷嘴3038被设置于加湿单元风 路3037。并且,配管没有成为在剩余的水流动之际变为障碍的回水弯形状, 即在中途朝上之后被朝下配置的所谓开字型(鳥居)配管。而且,在停止 时使主开闭阀3056关闭,并使预备喷射阀3051和直接喷射阀3047打开。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停止时从喷嘴喷射口 (省略图示)排出配管中剩 余的水,所以,不会在配管内残留剩余的水,使得设备内不会冻结剩余的 水,因此可提高可靠性,且可抑制剩余水的臭味及细菌产生,并且,不会 对残余的水进行喷雾,从而可得到提高了舒适度的蒸汽浴装置。 (实施方式H"^—)图21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十一的蒸汽浴装置中,表示直接喷雾喷嘴 3022与预备喷射喷嘴3038的喷嘴连接状态的构成图。在图21中,对与图 15〜图20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21中,主开闭阀3056与给水管3006连接,然后在前方开始分支, 一方与预备喷射喷嘴3038连接,另一方作为开闭阀通过直接喷射阀3047 与直接喷雾喷嘴3022连接。另外,直接喷射阀3047设置在配管57的最 上部,即比预备喷射喷嘴3038向上Hlmm处。而且,在比直接喷射阀3047 稍微向下且比预备喷射喷嘴3038向上H2mm处设置有直接喷雾喷嘴 3022。配管57成为朝向预备喷射喷嘴3038和直接喷雾喷嘴3022连续向 下的形状,配管没有成为在中途向上之后被向下配置的所谓开字型配管。 并且,在配管3057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3058作为给水温度检测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停止时通过关闭主开闭阀3056可与直接喷射阀 3047的开闭无关地从喷嘴喷射口 (省略图示)排出残余的水,所以,不会 在配管内残留剩余的7乂,使得设备内不会冻结剩余的水,因此可提高可靠 性,且可抑制剩余水的臭味及细菌产生,并且,不会对残余的水进行喷雾, 从而可得到提高了舒适度的蒸汽浴装置。此外,由于利用水温传感器3058 可在供给冷水的情况下只从预备喷嘴喷射,使得加湿的部分通过加热来加 温,未被用于加湿而被分离的水从排水口 3041向室外排出,所以,由于 不向蒸汽浴对象室3001内供给凉水滴,所以可得到提高了舒适性的蒸汽 浴装置。并且,如果使H2比Hl高几毫米以上,并在停止时使直接喷射阀3047 打开,则由于配管3057内的剩余水全部从预备喷射喷嘴3038滴落到加湿 单元3026,从排水口 3041排出,所以,在停止时不从吹出口 3024滴落, 从而能够提供舒适的蒸汽浴装置。另外,由于如果将直接喷射阀3047和直接喷雾喷嘴3022之间縮短, 则其中间的剩余水将减少,所以,例如可采用关闭百叶窗3025使设置于 百叶窗背侧的无纺布吸收滴落的水滴来防止滴落的机构。此外,在如本发明那样利用两个加湿机构进行加湿的情况下,由于其 湿度控制和同时运转/停止两个加湿机构的一般的控制相比,可进行首先使 一个加湿机构运转/停止,接着使剩余的加湿机构运转/停止的阶段控制, 所以,如果打开主开闭阀,则作为加湿机构从预备喷射喷嘴喷出喷雾进行 加湿,接着,如果打开直接喷射阀,则从直接喷射喷嘴喷出喷雾进行加湿, 从而可减少阀数,进行有用的控制。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所涉及的蒸汽浴装置,通过利用微细的水滴不伴随水滴感地进 行加湿及加热,可以让使用者舒适地享受而没有水滴感,而且,不会被喷 雾遮挡视野,可提供能够享受视频或读书乐趣的高温高湿蒸汽浴空间,适 用于将浴室或起居室作为蒸汽浴空间的情况。并且,由于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可利用安装于室内的加湿机构容易地 对室内进行温控并可以进行湿度调整,所以,可应用于一般的空调机中。
而且,由于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生成吹出温度低的高湿度空气,所以,使 得体感温度变得十分高,可应用于一般的暖气机。另外,本发明的蒸汽浴 装置可应用于通过微细水滴的作用来实现植物的保存、发育促进的目的的 装置。并且,由于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是利用了水破碎的加湿器,所以, 可适用于与急流效果相同的负离子产生装置。此外,如果本发明的蒸汽浴 装置不流动温水则吹出空气是微细水滴集合体的高湿度空气,所以,还可 应用于雾化器。另外,由于在严寒的北海道地区当冬天利用暖气时必须进行加湿,所 以,本发明的蒸汽浴装置可适用于将暖气装置和加湿装置设置一体的空气 调和装置的用途。而且,可应用于通过微细水滴的作用来实现植物的保存、 发育促进的目的的装置。并且,作为利用了水破碎的加湿器,可适用于与 急流效果相同的负离子产生装置。

Claims (52)

1、 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使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循环的第一循环机构及第二循环机构; 对供给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机构;和 使供给水破碎成微细水滴的水破碎机构;通过利用所述空气加热机构对基于所述第一循环机构而循环的蒸汽 浴对象室的空气进行加热,来加热蒸汽浴对象室,并且,通过在基于所述 第二循环机构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中含有由所述水破碎机构产 生的水滴,来对蒸汽浴对象室进行加湿。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以喷雾状喷出供给水的喷雾喷出机构、和将由所述喷雾喷出机构喷出的喷雾进一步细微破碎的喷雾破碎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循环机构具备通过旋转来传送空气的第二风扇, 所述喷雾破碎机构通过使由所述喷雾喷出机构喷出的喷雾与所述第二风扇碰撞而将喷雾破碎。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由所述水破碎机构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的水滴回收机构,使由所述水破碎机构产生的水滴中未被所述水滴回收机构回收的微 细水滴,包含在基于所述第二循环机构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滴回收机构不仅对由所述水破碎机构产生的水滴中比较大粒的水滴进行回收,而且,对基于所述第二循环机构而循环的蒸汽浴对象室 的空气进行加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加热机构具备以温水为传热介质的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所述水滴回收机构具备以温水为传热介质的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 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第一空气—水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二空气 一水热交换器中循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 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的顺序循环。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 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的顺序循环。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 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和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的 每一个中分流循环。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对向所述水破碎机构提供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向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的供给水进行加热的水加热机构, 所述水加热机构具备以温水为传热介质的水一水热交换器,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 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中循环。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 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且,分流循环到所述水一水热交 换器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且,分流循环到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按照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 空气一水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并且,分流循环到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 换器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分别在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 二空气 一 水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一空气 一 水热交换器中分流循环。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一水热交换器及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温水,在所述水一水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 气 一 水热交换器及所述第一空气 一 水热交换器中串联循环。
17、 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将水或温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所述 水破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分离为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所述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所述加湿机构生成的所述水 滴的空气向所述蒸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被配置在顶棚背面。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一体收纳在箱体内。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机构构成为在其一侧具备水破碎机构,在另一侧具备气液分离机构,且整体成为横长形状。
20、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水破碎机构、气液分离机构和送风机构, 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所述喷射机 构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的碰撞机构。
21、 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加湿机构,其包括:将水或温水破碎为水滴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所 述水破碎机构破碎后的水滴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对从蒸汽浴对象室取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以及将由所述加热机构加热的空气、或包含由所述加湿机构生成的所述水 滴的空气向所述蒸汽浴对象室传送的送风机构;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所述喷射机构 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且自身运动的碰撞机构。
22、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破碎机构包括喷射水或温水的喷射机构、和对由所述喷射机构 喷射的水或温水进行碰撞且自身运动的碰撞机构。
23、 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破碎机构和所述气液分离机构沿水平方向配置成一列。
24、 根据权利要求20〜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机构由将水或温水破碎成水滴且对所述水滴进行输送的风 扇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从垂直上方进行吸入,向水平方向吹出。
26、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且将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排出的排出口被设置在比蒸汽浴装置的最下面高的位置。
27、 根据权利要求17、 18、 19、 20、 22、 23、 24或25所述的蒸汽浴 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且对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 进行排出的排水口, 从所述水破碎机构到所述排水口的排水用通路被形成为下梯度。
28、 根据权利要求17、 18、 19、 20、 22、 23、 24或25所述的蒸汽浴 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连通、且对由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分离后的水-进行排出的排水口,在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到所述排水口的通路中设置有水位检测机构。
29、 根据权利要求17、 18、 19、 20、 22、 23、 24或25所述的蒸汽浴 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在下游侧具备排水泵, 将所述排水泵的喷出侧作为排水口 。
30、 根据权利要求17〜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入蒸汽浴对象室的空气并向屋外排出的排气机构, 分别吸入到所述加湿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及所述排气机构的所述蒸汽 浴对象室的空气从相同的空气流入口取入。
31、 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对向所述给水机构 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
32、 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面向蒸汽浴对象室的吸入口到所述气液分离机构的空气流通路 中具备发热体。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机构由温水线圈构成。
34、 根据权利要求17〜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的来自蒸汽浴对象室的给水 连接口、将蒸汽浴装置内部的水向装置外部排出的排水口、与对向所述给 水机构供给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连接而构成的循环温水回路的向蒸 汽浴装置的入口及出口,位于蒸汽浴装置的一侧面。
35、 根据权利要求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或34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气液分离机构到面向蒸汽浴对象室的吹出口的流路中,形成 有当向垂直上方上升之后朝向所述吹出口向下方下降的通风路。
36、 根据权利要求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34或35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下方观察所述蒸汽浴装置时,向水破碎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 机构的来自外部的给水连接口 、将蒸汽浴装置内部存在的水向外部排出的 排水口 、使与用于加热提供给所述给水机构的水的热交换器连接的循^F温 水回路和蒸汽浴装置连接的连接口,设置在比为了收纳所述蒸汽浴装置而 在蒸汽浴对象室的顶棚形成的开口缘靠向内侧处。
37、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破碎机构具备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与对提供给所述给水机构的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连接的循环温水回路, 所述循环温水回路构成为可拆装。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机构的截面形状,比形成在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箱体下部的开口小。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的截面形状,比形成在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箱体下部的开口小。
4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加热机构、加湿机构及送风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构成为能够相对所述加热机构、加湿机构及送风机构拆装。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的截面形状,比形成在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送风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箱体下部的开口小。
42、 一种蒸汽浴装置,具备: 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对由所述加热机构加热后的空气进行输送的加热空气送风机构; 喷射水或温水的直接喷射机构;向所述直接喷射机构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和 用于送风的吸入口及吹出口,在所述加热空气送风机构的下游侧设置有所述直接喷射机构。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喷射机构设置在所述吹出口的上游侧附近,在所述吹出口中设置有能够改变送风吹出方向的百叶窗。
44、 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机构;和对由所述加湿机构加湿后的加湿空气进行输送的加湿空气送风机构, 对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热空气送风机构、所述直接喷射机构、所述 百叶窗、所述加湿机构和所述加湿空气送风机构的运转停止进行控制,来 改变吹出空气的状态,从而改变与喷雾蒸汽浴气氛相关的水滴的大小比 例。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机构包括: 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喷射由所述给水机构供给的水或温水的预备喷射机构; 使由所述预备喷射机构喷射的水或温水碰撞从而使所述水或温水破碎的水破碎机构;和将由所述水破碎机构供给的水滴群分离成大粒水滴和微细水滴并除去大粒水滴的气液分离机构。
46、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空气送风机构具备使加热送风量可变的加热送风可变机构, 所述加湿空气送风机构具备使加湿送风量可变的加湿送风可变机构。
47、 根据权利要求42或45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顶棚面下方的面板上开设吹出口来形成吹出风路,并且,在面板与顶棚面的间隔中及/或面板面上形成吸入口来形成吸入风路。
48、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具备主开闭阀,且直接喷射喷嘴和预备喷射阀喷嘴分别具备开闭阀,在停止时使直接喷射阀和预备喷射阀各个开闭阀 打开来排出残余水。
49、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给水或温水的给水机构具备主开闭阀,且从主开闭阀开始在前方分支,在分支的一方中具备直接喷射喷嘴或预备喷射喷嘴中的任意一方喷 嘴,且在分支的另一方中经由开闭阀设置有直接喷射喷嘴或预备喷射喷嘴 中剩余的喷嘴。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阀设置在配管的最上部。
51、 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接喷射机构的开口部设置在比预备喷射机构的开口部高的位置。
52、 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蒸汽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给水温度检测机构,在水温低的情况下可以仅从预备喷射喷嘴喷出。
CN200580049272XA 2005-04-11 2005-09-30 蒸汽浴装置 Active CN101146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3237/2005 2005-04-11
JP2005113237A JP4670442B2 (ja) 2005-04-11 2005-04-11 サウナ装置
PCT/JP2005/018580 WO2006109364A1 (ja) 2005-04-11 2005-09-30 サウ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505A true CN101146505A (zh) 2008-03-19
CN101146505B CN101146505B (zh) 2011-07-27

Family

ID=37086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9272XA Active CN101146505B (zh) 2005-04-11 2005-09-30 蒸汽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27473B2 (zh)
JP (1) JP4670442B2 (zh)
CN (1) CN101146505B (zh)
HK (1) HK1111594A1 (zh)
WO (1) WO200610936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3532A (zh) * 2013-08-14 2013-11-20 广东康柏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抗病毒熏蒸仪
WO2014040492A2 (zh) * 2012-09-14 2014-03-20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微雾桑拿装置
CN105371450A (zh) * 2015-12-11 2016-03-02 无锡方盛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桑拿房用热湿空气余热回收综合装置
CN10571453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的衣物除皱方法及干衣机
CN108800406A (zh) * 2018-06-29 2018-11-13 梁伟艺 可进行空气净化的加湿装置
CN109589262A (zh) * 2018-11-20 2019-04-09 鲁玉军 一种女性产后和日常护理用保健熏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86764A (zh) * 2018-02-11 2020-02-14 株式会社Eins 用于发汗并清洗身体的喷雾产生装置
CN111227671A (zh) * 2020-03-26 2020-06-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蒸汽控制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7835B2 (ja) 2006-03-20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浴室サウナ装置
WO2008050647A1 (fr) 2006-10-23 2008-05-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sauna
JP4682962B2 (ja) * 2006-10-23 2011-05-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ウナ装置
JP2008136706A (ja) * 2006-12-04 200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サウナ装置
JP5034509B2 (ja) * 2007-01-17 2012-09-2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加湿空調システム
JP5092504B2 (ja) * 2007-04-04 2012-1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ウナ装置
JP4967764B2 (ja) * 2007-04-04 2012-07-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ウナ装置
US8646121B2 (en) * 2007-06-19 2014-02-11 Huan Thanh Nguyen Steam and sauna shower panel
JP4737558B2 (ja) * 2007-08-24 2011-08-03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サウナ機能付き浴室暖房機
JP4835565B2 (ja) * 2007-09-27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ウナ装置
JP4853442B2 (ja) * 2007-09-27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ミストサウナ装置
FR2927240B1 (fr) 2008-02-13 2011-11-11 Oreal Tete de pulverisation comportant une sonotrode, parcourue par un canal d'amenee du produit
FR2927237B1 (fr) * 2008-02-13 2011-12-23 Oreal Dispositif de pulverisation d'un produit cosmetique avec soufflage d'air chaud ou froid
FR2927238B1 (fr) 2008-02-13 2012-08-31 Oreal Dispositif de pulverisation comportant une sonotrode
JP5027779B2 (ja) * 2008-11-11 2012-09-19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スチームサウナ機能付き浴室暖房機
US9440041B1 (en) 2009-03-04 2016-09-13 Marissa R. Lacayo Medicinal healing booth system
EP2440306B1 (en) * 2009-06-08 2021-03-24 Woongjin Coway Co., Ltd. Water purifier
JP5532822B2 (ja) * 2009-10-30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微細化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サウナ装置
JP2014113342A (ja) * 2012-12-11 2014-06-26 Toho Gas Co Ltd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6118563B2 (ja) * 2013-01-10 2017-04-19 義久 林 ミスト発生装置および美顔器
US9629778B2 (en) * 2013-05-23 2017-04-25 Si Barghelame Collapsible multi function sauna and dryer
US9718071B2 (en) * 2013-06-12 2017-08-01 Fernando Castillo Sancho Multifunctional spray machine for cold macro- and micro-spray
CN105796315A (zh) * 2014-12-29 2016-07-2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超声雾化桑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02107A (zh) * 2015-09-07 2017-03-15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浴室电器系统以及浴室电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JP6620309B2 (ja) * 2015-12-18 2019-1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浴室暖房乾燥機
CN105674541A (zh) * 2016-04-05 2016-06-15 涟源市阳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浴蒸余热回收热水器
FI126907B (fi) * 2016-05-25 2017-07-31 Risto Tapio Yli-Kovero Menetelmä puhaltimella varustetun saunan kiukaan ohjaamiseksi, ohjain saunan kiukaan ohjaamiseksi ja saunan kiuas
IT201700021526A1 (it) * 2017-02-28 2018-08-28 Bernardi Giancarlo Box doccia con nebulizzatore con acqua di mare
JP7122839B2 (ja) * 2018-03-05 2022-08-22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ミスト装置
US11071688B2 (en) 2019-05-22 2021-07-27 Kohler Co. Steam system and method
RU207899U1 (ru) * 2021-08-15 2021-11-23 Дмит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елижанск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эрозольтерапии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5863A (en) * 1975-12-22 1977-11-01 Lawrence Edward Duval Apparatus for bathing persons
US4287618A (en) * 1979-04-26 1981-09-08 Louis Silver Portable therapeutic sitz-bath, shower and bidet combination
FR2462158B1 (zh) * 1979-07-25 1984-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JPS6313142A (en) 1986-07-03 1988-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cal type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H0349468B2 (zh) * 1987-03-26 1991-07-29 Inax Corp
JPH0349468A (en) 1989-07-18 1991-03-04 Murata Mach Ltd Erroneous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in facsimile equipment
JPH0688629A (ja) 1992-09-08 1994-03-29 Tokyo Gas Co Ltd ミスト式浴室暖房装置
JPH06327741A (ja) * 1993-05-26 1994-11-29 Robuitsuku:Kk 発汗作用促進装置
JP3252079B2 (ja) * 1995-07-24 2002-01-2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スチームサウナ装置
JPH10155866A (ja) * 1996-11-26 1998-06-16 Harman Co Ltd ミスト発生システム及び浴室ミスト暖房システム
US6623511B1 (en) * 1999-04-12 2003-09-23 Visibelle Derma Institute, Inc. Chromatherapy shower system
JP2000329382A (ja) * 1999-05-18 2000-11-30 Nikko Sohonsha:Kk 空気清浄方法および空気清浄装置、並びに空気清浄装置における自動給水装置
JP2000325424A (ja) * 1999-05-18 2000-11-28 Nikko Sohonsha:Kk サウナ風呂およびサウナ風呂における自動給温水装置
JP2001095890A (ja) 1999-09-29 2001-04-10 Nakamura Masako サウナ用熱交換器及びサウナ装置
JP2001187103A (ja) * 2000-01-05 2001-07-10 Kenji Azuma 浴室用加湿装置
JP2001231837A (ja) * 2000-02-22 2001-08-28 Inax Corp ミストサウナ装置
JP2001293294A (ja) * 2000-04-17 2001-10-23 Susumu Kiyokawa 浴室内で被乾燥物を乾燥する方法とその装置
DK1219281T3 (da) * 2000-12-19 2006-10-09 Hermann Kelmayr Brusekabine
JP4891489B2 (ja) * 2001-05-16 2012-03-07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ミスト装置
JP4869510B2 (ja) * 2001-07-18 2012-02-08 パナソニックエ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気水分離装置
JP2003319996A (ja) * 2002-03-01 2003-11-11 Sera Corp:Kk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3798993B2 (ja) 2002-04-01 2006-07-19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A2568199C (en) * 2002-04-04 2009-07-14 Henry Brunelle Therapeutic shower enclosure
JP3958620B2 (ja) 2002-04-11 2007-08-15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スチームサウナ装置
JP4197889B2 (ja) 2002-05-21 2008-12-17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プロ 浴用ミスト装置
JP4425522B2 (ja) 2002-05-30 2010-03-03 パナソニックエ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負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サウナ装置
JP2003325635A (ja) * 2003-03-26 2003-11-18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サウナおよびサウナ方法
JP2004290476A (ja) * 2003-03-27 2004-10-21 Osaka Gas Co Ltd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4292896B2 (ja) * 2003-07-03 2009-07-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サウナ装置
JP2005087328A (ja) * 2003-09-12 2005-04-07 Toto Ltd スチーム発生装置
JP2005087327A (ja) * 2003-09-12 2005-04-07 Toto Ltd スチーム発生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5154B (zh) * 2012-09-14 2017-09-15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微雾桑拿装置
CN103655154A (zh) * 2012-09-14 2014-03-26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微雾桑拿装置
WO2014040492A3 (zh) * 2012-09-14 2014-05-08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微雾桑拿装置
WO2014040492A2 (zh) * 2012-09-14 2014-03-20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微雾桑拿装置
CN103393532A (zh) * 2013-08-14 2013-11-20 广东康柏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抗病毒熏蒸仪
CN105714539B (zh) * 2014-12-05 2020-03-1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的衣物除皱方法及干衣机
CN10571453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的衣物除皱方法及干衣机
CN105371450A (zh) * 2015-12-11 2016-03-02 无锡方盛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桑拿房用热湿空气余热回收综合装置
CN110786764A (zh) * 2018-02-11 2020-02-14 株式会社Eins 用于发汗并清洗身体的喷雾产生装置
CN110786764B (zh) * 2018-02-11 2022-05-10 株式会社Eins 用于发汗并清洗身体的喷雾产生装置
CN108800406A (zh) * 2018-06-29 2018-11-13 梁伟艺 可进行空气净化的加湿装置
CN109589262A (zh) * 2018-11-20 2019-04-09 鲁玉军 一种女性产后和日常护理用保健熏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89262B (zh) * 2018-11-20 2021-03-12 夏均玲 一种女性产后和日常护理用保健熏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27671A (zh) * 2020-03-26 2020-06-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蒸汽控制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109364A1 (ja) 2006-10-19
JP2006288712A (ja) 2006-10-26
US8327473B2 (en) 2012-12-11
US20090056009A1 (en) 2009-03-05
CN101146505B (zh) 2011-07-27
HK1111594A1 (en) 2008-08-15
JP4670442B2 (ja)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6505A (zh) 蒸汽浴装置
US4342204A (en) Room ejection unit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CN105283729B (zh) 具有间接热交换器的冷却塔
JP4367267B2 (ja) サウナ装置
CN101378719A (zh) 桑拿装置
RU2013117384A (ru) Гибрид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JP4830784B2 (ja) サウナ装置
CN104456792B (zh) 吸收制冷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纺织厂大小环境自适应空调
JP4425522B2 (ja) 負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サウナ装置
CN101112344A (zh) 桑拿装置
CN204738392U (zh) 一种通风降温的板房
CN206609098U (zh) 主动式冷梁
CN1143095C (zh) 用于加湿和净化空气的装置
JP2007089752A (ja) 浴室サウナ装置
FI67040B (fi) Anordning och foerfarande vid sprutboxar foer exempelvis maolningsaendamaol
WO2009054008A2 (en) A mosquitoe free healthy air cooler
CN103470069B (zh) 集空气调节、能源自给于一体的环保建筑物
CN203964233U (zh) 一种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KR0134650Y1 (ko) 열교환 및 온습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버섯재배용 환기장치
CN100453915C (zh) 双级水蒸发冷却房间空调器
CN106196222A (zh) 一种改良油烟机
CN209605322U (zh) 一种基于室内水系再利用的敞开式冷热水系统
JP2006025965A (ja) サウナ装置
CN204254759U (zh) 一种立管间接与高压微雾复合的空调机
CN211345650U (zh) 一种宠物店用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15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159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