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7319C - 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47319C CN100547319C CNB2008100248938A CN200810024893A CN100547319C CN 100547319 C CN100547319 C CN 100547319C CN B2008100248938 A CNB2008100248938 A CN B2008100248938A CN 200810024893 A CN200810024893 A CN 200810024893A CN 100547319 C CN100547319 C CN 10054731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order
- level
- sleeve pipe
- st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1901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8 liquid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89523 Coregonus arted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Description
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适用于在室外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空调应用场合,特别是 一种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逐渐普及,建筑的空调能耗也日 益增大,空调系统的节能日显重要,热泵技术被公认为一种节能的空调方式。而在寒 冷地区,釆用风冷热泵进行空调供暖,因室外温度低,使得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与蒸 发压力低,从而导致传统的单级热泵系统压縮比高,在低温工况下系统的制热性能急 剧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使得热泵技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 制。为改善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适应性及提高热泵机组在低温工况的制热性 能,近年来在热泵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如2002 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开发表了双级耦合热泵供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分 析(喻银平,马最良,双级耦合热泵供热系统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电力需 求侧管理》,2002, 4 (2): 39-42)及2005暖通空调公开发表了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 我国三北地区应用的预测分析论文(马最良,姚杨,喻银平,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我 国三北地区应用的预测分析,《暖通空调》,2005, 35 (1): 6-10),提出了一种适用于 寒冷地区的双级耦合热泵空调系统,该系统由空气-水热泵系统与水-空气/水-水热泵机 组构成,两个单级热泵系统之间采用中间水环路进行耦合构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 室外温度较低时,由一级空气-水热泵系统制备10〜20'C低温水,二级水-空气热泵或水 -水热泵机组再以10〜2(TC的低温水为热源制备45〜5(TC热水;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双 级耦合热泵系统单级运行,即空气-水热泵机组直接制备45〜5(TC热水。该系统通过双 级耦合的方式,降低了各级热泵系统的压縮比,提高了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 及系统的低温适应性。但该系统因在一级空气-水热泵系统与二级水-空气/水-水热泵系 统之间采用中间水环路进行耦合,在系统双级耦合运行时增加了一次水环路与制冷工质间的换热,加大了一级与二级热泵间的传热温差,降低了系统的供热性能;且该双 级耦合热泵系统功能单一,不能用于夏季制冷运行工况,设备的利用率低;同时因中 间水环路的加入,使系统结构及运行控制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温差损失小、低温的制热性能及适应性好、系统 结构简化与设备利用率高的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包括第 一级压缩机、第一级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级节流阀、第一级气液分离器、 第二级压缩机、第二级换热器、第二级节流阀、第二级气液分离器、第二级四通换向 阀、三通阀、循环水泵,还包括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的第二 通道套管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一级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二通道套管上的第二接口与第一 级节流阀连接;所述的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与第一级压缩机、第一级四通换向阀、室 外换热器、第一级节流阀、第一级气液分离器构成第一级热泵循环;所述的三通道套 管式换热器与第二级压缩机、第二级换热器、第二级节流阀、第二级气液分离器、第 二级四通换向阔构成第二级热泵循环;所述的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能够实现 单级制热、双级复叠制热、单级制冷,即制热工况当室外温度高于切换温度Tcr时,第 一级热泵循环单级运行,第二级热泵循环停机,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空 调循环水换热制热;当室外温度低于切换温度Tcr时,第一级热泵循环与第二级热泵循 环双级复叠运行,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作为冷凝蒸发器,第二级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 空调循环水换热制热;制冷工况第一级热泵循环单级运行,第二级热泵循环停机,三 通道套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空调循环水换热制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采用三通道套管替代现有技术双级耦 合热泵系统中实现双级耦合的第一级空气-水热泵系统的冷凝器、第二级水-空气或水-水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取消第一级与第二级热泵系统间的耦合水环路,并实现第一级 与第二级热泵系统的复叠,减少了双级复叠运行时中间的水环路及耦合水环路的一次 换热过程,降低了第一级与第二级系统间的传热温差损失,提高了系统在低温环境下
5的制热性能;(2)采用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可在一个设备内实现第一级热泵循环的制 冷工质与用户循环水、第一级热泵循环的制冷工质与第二级热泵循环的制冷工质及第 一级热泵循环的制冷工质同时与第二级热泵循环的制冷工质、用户循环水之间的换热, 系统结构紧凑、设备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3)因采用三通道套管式换热 器实现第一级与第二级热泵循环间的复叠,双级复叠制热运行时,两级间的传热温差 损失小,降低了第一级与第二级压縮机的压缩比,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对低温环境的适 应性;(4)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可实现单级制热、单级制冷及双级复叠制热运行,提高 了系统应用的适应性及设备的利用率,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空调应用场合尤为 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及其部件名称如下:l-第一级压縮机;2-第一级四通换向阀;3-室外换热器;4-第一级节流阀;5-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6-第一级气液分离器;7-第二 级压縮机;8-第二级换热器;9-高温节流阀;10-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1-第二级四通换 向阀;12-三通阀;13-循环水泵;(5-1)-第一接口; (5-2)-第二接口; (5-3)-第三接 口; (5_4)-第四接口; (5-5)-第五接口; (5-6)-第六接口; (5-7)-第一通道套管;(5-8) -第二通道套管;(5-9)-第三通道套管;(5-10)-端板;(8-1)-第二级换热器的制冷剂 入口 (出口); (8-2)-第二级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 (入口); (8-3)-第二级换热器的入 水口; (8-4)-第二级换热器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本发明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包括第一级压縮机1、第 一级四通换向阀2、室外换热器3、第一级节流阀4、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第二级压 縮机7、第二级换热器8、第二级节流阀9、第二级气液分离器IO、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三通阀12、循环水泵13,还包括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 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上的第一接口 5-1与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连接,第二通道套管5-8 上的第二接口 5-2与第一级节流阀4连接;所述的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与第一级压 缩机l、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室外换热器3、第一级节流阀4、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 构成第一级热泵循环;所述的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与第二级压缩机7、第二级换热器 8、第二级节流阀9、第二级气液分离器IO、第二级四通换向阀ll构成第二级热泵循 环;所述的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能够实现单级制热、双级复叠制热、单级制 冷,即制热工况当室外温度高于切换温度Tcr时,第一级热泵循环单级运行,第二级热 泵循环停机,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作为冷凝器与空调循环水换热制热;当室外温度 低于切换温度Tcr时,第一级热泵循环与第二级热泵循环双级复叠运行,三通道套管式 换热器5作为冷凝蒸发器,第二级换热器8作为冷凝器与空调循环水换热制热;制冷 工况第一级热泵循环单级运行,第二级热泵循环停机,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作为蒸 发器与空调循环水换热制冷。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由同轴的第一通道套管5-7、第二通 道套管5-8和第三通道套管5-9组成,该第三通道套管5-9的首端设有第五接口 5-5, 第三通道套管5-9的末端设有第六接口 5-6;第二通道套管5-8的首端设有第一接口 5-1, 第二通道套管5-8的末端设有第二接口 5-2;第一通道套管5-7的首端设有第四接口 5-4, 第一通道套管5-7的末端设有第三接口5-3。其中,第二通道套管5-8、第三通道套管 5-9通过端板5-10与第一通道套管5-7焊接或法兰连接固定支撑。
实施例l: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是将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 的出口与第一级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第一级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级四通换向 阀2的进气端连接,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的回气口与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连接, 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 (在制冷工况下为进 口,以下类推)及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上的第一接口5-l连接, 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上的第二接口 5-2与第一级节流阀4的入口
7(出口)连接,第一级节流阀4的出口 (入口)与室外换热器3的入口 (出口)连接。 将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的出口与第二级压縮机7的吸气口连接,第二级压缩机7的排 气口与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的进气端连接,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的回气口与第二级 气液分离器10的入口连接,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三通道套管 式换热器5的第一通道套管5-7上的第四接口 5-4及第二级换热器8的制冷剂入口 (出 口)8-l连接,第二级换热器8的制冷剂出口 (入口) 8-2与第二级节流阀9的入口 (出 口)连接,第二级节流阀9的出口 (入口)与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一通道套管 5-7上的第三接口5-3连接。将用户回水干管分为两支路, 一路与第二级换热器8的入 水口 8-3连接,另一支路与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三通道套管5-9上的第五接口 5-5连接(该第五接口5-5与空调系统回水管连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三通 道套管5-9上的第六接口 5-6与三通阀12的b端连接,第二级换热器8的出水口 8-4 与三通阀12的a端连接,三通阀12的c端与循环水泵12的吸入口连接。通过上述各 部件的连接构成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该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用户的需求、第一级四通换 向阀2及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及三通阔12的不同开闭及切换状态可实现夏季单级制 冷、冬季单级与双级复叠制热三种运行模式。
(a) 夏季单级制冷运行模式
当系统在夏季供冷模式运行时,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断电,第二级压缩机7停机, 三通阀12的b、 c端接通。第一级压縮机1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级四通换 向阀2进入室外换热器3冷凝为过冷高压液态,然后通过第一级节流阀4节流为低温 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与第三通道套 管5-9内的循环水换热气化为低压气态制冷剂,由第二通道套管5-8流出的低压气态制 冷经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返回第一级压缩机1,完成单级制冷循 环。空调用户的高温回水进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三通道套管5-9换热降温后 经三通阀12、循环水泵13送入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实现空调制冷。
(b) 冬季单级制热运行模式冬季供热运行时,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切换温度Tcr时,系统按单级制热模式运行, 此时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通电,第二级压縮机7停机,三通阀12的b、 c端接通,第 一级压缩机1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进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 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与第三通道套管5-9内的循环水换热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 由第二通道套管5-8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第一级节流阀4节流为低温低压气液两 相制冷剂进入室外换热器3从环境空气中吸热气化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然后通过 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返回第一级压縮机1,完成单级制热循环。 空调用户的低温回水进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三通道套管5-9换热升温后经三 通阀12、循环水泵13送入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实现空调供热。 (c)冬季双级复叠制热运行模式
在冬季制热运行工况下,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切换温度Tcr时,系统按双级复叠制 热模式运行,此时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及第二级四通换向阀ll通电,三通阀12的a、 c接通。第一级压缩机1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进入三通道套 管式换热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与第一通道套管5-7内的第二级热泵系统的制冷剂进 行复叠换热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由第二通道套管5-8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第 一级节流阀4节流为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室外换热器3从环境空气中吸热气 化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返回第 一级压缩机1,完成第一级热泵制热循环。第二级压缩机7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 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进入第二级换热器8与用户循环水换热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 然后通过第二级节流阀9节流为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 的第一通道套管5-7与第二通道套管5-8内第一级热泵系统的制冷剂复叠换热气化为低 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第二级气液分离器IO返回第二级 压縮机7,实现双级复叠热泵循环。用户的低温回水进入第二级换热器升温后经三通阀 12、循环水泵13送入系统,实现空调供热。 实施例2:
结合图2,本发明的另一种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是将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
9的出口与第一级压縮机1的吸气口连接,第一级压縮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级四通换向 阀2的进气端连接,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的回气口与第一级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连接, 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室外换热器3的出口 (在制冷工况下为进 口,以下类推)及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上的第一接口 5-1连接, 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二通道套管5-8上的第二接口 5-2与第一级节流阀4的入口 (出口)连接,第一级节流阀4的出口 (入口)与室外换热器3的入口 (出口)连接。 将第二级气液分离器10的出口与第二级压縮机7的吸气口连接,第二级压縮机7的排 气口与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的进气端连接,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的回气口与第二级 气液分离器10的入口连接,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三通道套管 式换热器5的第三通道套管5-9上的第五接口 5-5及第二级换热器8的制冷剂入口 (出 口)8-l连接,第二级换热器8的制冷剂出口 (入口)8-2与第二级节流阀9的入口 (出 口)连接,第二级节流阀9的出口 (入口)与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三通道套管 5-9上的第六接口5-6连接。将用户回水干管分为两支路, 一路与第二级换热器8的入 水口 8-3连接,另一支路与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一通道套管5-7上的第四接口 5-4连接(第四接口5-4与空调系统回水管连接),三通道套管式换热器5的第一通道 套管5-7上的第三接口 5-3与三通阀12的b端连接,第二级换热器8的出水口 8-4与 三通阀12的a端连接,三通阀12的c端与循环水泵12的吸入口连接。通过上述各部 件的连接构成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与实施例l相同,该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用户的需 求、第一级四通换向阀2及第二级四通换向阀11及三通阀12的不同开闭及切换状态 可实现夏季单级制冷、冬季单级与双级复叠制热三种运行模式,各运行模式同实施例1 。
Claims (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8100248938A CN100547319C (zh) | 2008-05-19 | 2008-05-19 | 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8100248938A CN100547319C (zh) | 2008-05-19 | 2008-05-19 | 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5792A CN101275792A (zh) | 2008-10-01 |
CN100547319C true CN100547319C (zh) | 2009-10-07 |
Family
ID=39995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8100248938A CN100547319C (zh) | 2008-05-19 | 2008-05-19 | 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空调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7319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32621B (zh) * | 2011-01-24 | 2013-05-29 | 常光明 | 双模节能精密空调 |
CN102506502A (zh) * | 2011-10-19 | 2012-06-20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限公司 | 蓄热式复叠循环热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706034B (zh) * | 2012-01-05 | 2015-03-25 | 王全龄 | 一种单双级互补式一托多风能热泵空调 |
CN102706031B (zh) * | 2012-01-05 | 2016-05-25 | 王全龄 | 一种超低温多机分体式风能热泵空调 |
JP5712197B2 (ja) * | 2012-12-04 | 2015-05-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ヒートポンプ熱源システム |
CN103175345A (zh) * | 2013-03-28 | 2013-06-26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热泵机组 |
CN103423130A (zh) * | 2013-09-10 | 2013-12-04 |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 基于集成技术的高效空气换热器 |
CN103697613A (zh) * | 2013-12-28 | 2014-04-02 | 金国达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水源热泵机组 |
CN103940156B (zh) * | 2014-05-04 | 2017-01-18 |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复叠热泵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833087B (zh) * | 2015-04-30 | 2017-09-29 | 南京理工大学 | 复叠式中高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
CN105674375A (zh) * | 2016-03-31 | 2016-06-15 | 广东衡峰热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多级蒸发双级增焓直热式供暖装置 |
CN107514830A (zh) * | 2016-06-18 | 2017-12-26 | 上海春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多级压缩自动转换多功能热泵系统 |
CN106482546A (zh) * | 2016-10-25 | 2017-03-08 | 李家海 | 一种双热泵热水器专用的套管式热交换器 |
CN110260548A (zh) * | 2019-06-13 | 2019-09-20 |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 | 复叠热泵冷凝工况监控系统 |
-
2008
- 2008-05-19 CN CNB2008100248938A patent/CN100547319C/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5792A (zh) | 2008-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8100B (zh) | 机房用热管复合型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997499B (zh) | 一种可同时制取冷水与热水的空气源热泵装置 | |
CN1207519C (zh) | 多功能热泵型空调热水器 | |
CN2720355Y (zh) | 地源热泵集中空调装置 | |
CN204757216U (zh) | 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 | |
CN101713599B (zh) | 空调热泵装置 | |
CN101240949B (zh) | 梯级能量利用的可调容量的家庭能源系统 | |
CN100494827C (zh) | 空气——地能双热源同步复合式热泵装置 | |
CN101464058B (zh) | 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 |
CN101140122B (zh) | 使用组合节流装置的热泵机组 | |
CN101788206A (zh) | 室外双换热器化霜低温制热系统 | |
CN201037719Y (zh) | 一种梯级提升水温的热水热泵机组 | |
CN103206807B (zh) | 集成太阳能、空气能和套管蓄能的多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 |
CN201672748U (zh) | 多功能空调热水一体机 | |
CN101839585B (zh) | 适合低温气候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 |
CN202660661U (zh) | 实现辅助制热和辅助制冷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 | |
CN201772675U (zh) | 具有制冷、制热、生活热水和新风功能的空调热泵通风机组 | |
CN102645060B (zh) | 多联机空调系统 | |
CN101813401B (zh) | 节能型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 | |
CN203349573U (zh) | 一种联合热泵及太阳能热水暖通系统 | |
CN201177341Y (zh) | 自然能换新风节能空调器 | |
CN202126039U (zh) |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 |
CN101769580B (zh) | 空调热泵热水机组 | |
CN201555311U (zh) | 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液泵供液多联式空调机组 | |
CN202002391U (zh) | 喷液增焓式热泵热水器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