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9895C - 用于拉链条的连续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拉链条的连续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39895C CN100539895C CN 200610051428 CN200610051428A CN100539895C CN 100539895 C CN100539895 C CN 100539895C CN 200610051428 CN200610051428 CN 200610051428 CN 200610051428 A CN200610051428 A CN 200610051428A CN 100539895 C CN100539895 C CN 10053989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ggle piece
- guiding
- clamping
- finishing die
- chain bel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0000000800 Allium ursin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14 Extremiti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1968 Decreased immune responsive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682 ON-OFF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44—Securing metal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ready-made stringer tapes
- A44B19/46—Securing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12—Indefinite or running length work
- Y10T156/1734—Means bringing articles into association with web
Abstract
一种用于拉链条的连续制造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种不仅可充分满足传统制造速度、而且可充分满足近年来制造速度的加快并不产生啮合件的任何缺失的带导件(160),其中,该带导件(160)包括:一对夹紧导件(168),用于夹紧和引导链带;以及推压装置(167),用于朝向由成形模(5)定位和支承的啮合件(E)的支腿之间的空间弹性地推压由夹紧导件(168)夹紧的链带(T)的啮合件连接边缘部的芯纽部(B),该芯纽部(B)通过推压装置(167)的推压以预定压力可靠地压向啮合件(E)的叉口,且啮合件(E)在此状态下紧紧地嵌在链带(T)上。
Description
用于拉链条的连续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把拉链用啮合件相继连接到利用带导件引导 且间歇供给的链带上的拉链条用制造装置,该啮合件是通过切割啮合 件线性材料、然后把该啮合件的联接头模制成山形获得的,该啮合件
线性材料具有沿其横截面方向预先锻造的基本Y形截面。更具体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条用连接制造装置,该装置具有可通过消除连接 失能或连接故障来使啮合件与链带牢固连接的带导件,该连接失能或 连接故障是由制造过程加速所伴随的啮合件弹起导致的。 背景技术
关于这种拉链啮合件,具有圆形截面的长金属线性材料经由多个 轧辊沿其横截面方向形成为基本Y形、间歇地输送仅与单个啮合件对 应的量、并用切割冲头和切割模相继切割以具有预定厚度,从而获得 啮合件材料。之后,通过用成形冲头和成形模把联接头形成为山形来 形成啮合件(以后称为线性材料制啮合件)。通常,切割模固定在一部 分机架上且该切割模和成形模与撞头形成一体,在收缩时,该切割模 与切割冲头一起切断线性材料。随后,成形冲头被致动以在其收缩止 动端处把线性材料模制成山形。然后,撞头朝向链带的啮合件连接部 前进并在该过程的中途致动施压冲头,以便通过施压把啮合件的左、 右支腿嵌入链带的啮合件连接部内。在啮合件连接到链带上之后,用 于以相等节距间歇供给链带的间歇进给部被致动,以提升该链带仅一
定节距。这种用于形成线性材料制啮合件的方法已公开在例如日本公 开专利No. S59-51813中。
带导件的示意构造表示在日本公开专利No. S59-51813的图5中。
在传统带导件中,利用机械加工获得的金属夹紧导件固定在从单个方 柱引导主体的顶端起以直角伸出的矩形块的左、右侧面上。这对夹紧导件包括固定在矩形块的左、右侧面上的平板、从其相互靠近的前端 起倾斜延伸的弯曲部、以及从该弯曲部的前端起平行延伸的夹紧部。 方柱引导主体的底端枢接在地面上以前、后摆动,且顶端处的夹紧部 经由推压装置例如弹簧定位在恒定位置,以总是朝向形成为山形的啮 合件左、右支腿之间的叉口推压该夹紧部。利用这对留有啮合件连接 边缘的左、右夹紧部通过允许链带滑动的夹紧力来夹紧和引导该链带。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带导件中,如果提供传统制造速度,定位并支 承在成形模上的啮合件将随着该成形模的前进运动一起移动而其位置 无任何偏移。另一方面,利用带导件夹紧和引导的链带的啮合件连接 边缘通过与方柱引导主体的底端连接的弹簧的弹力而被可靠地压向啮 合件的叉口,于是通过在此状态施压可把左、右支腿嵌入链带。
然而,近年来制造速度已显著加快。即便支承在成形模上的啮合 件跟随该成形模的运动而移动,与带导件的方柱引导主体的底端连接
的弹簧的弹力也不允许该方柱引导主体的摆动跟随该成形模的前后运 动。结果,利用带导件夹紧的链带的啮合件连接端被压向啮合件的时 间存在偏差,从而导致该啮合件弹离的情况。于是,出现了啮合件缺 失即 一部分拉链条上未嵌入任何啮合件的情况,从而极大地损害产品 质量和降低产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此问题,已获得本发明,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充 分满足传统制造速度、而且可充分满足近年来制造速度的加快并不产 生啮合件缺失的拉链条用连续制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拉链条 的连续制造装置,该装置把拉链用啮合件相继连接到通过带导件的引 导以预定节距间歇供给的链带上,其中在连接期间,在间歇供给的具
有基本Y形截面的金属线性材料被切割沖头沿着横向方向切割以获得 由联接头和左右安装支腿形成的Y形啮合件材料之后,所述啮合件被 成形,以被模制成啮合件材料的联接头的中央部在成形沖头与成形模 之间以山形向成形模侧伸出,其中,该带导件包括: 一对夹紧导件,用于夹紧和引导链带;以及推压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夹紧导件朝向由
件连接边缘部的芯纽部,所述链带由所述夹紧导件夹持。、 '"
依据一种优选方面,带导件包括夹紧导件、推压装置、用于夹持 该夹紧导件的夹持件以及固定在一部分机架上的引导主体,经由所述 推压装置,所述夹持件和所述夹紧导件一起被可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引 导主体上。优选地,夹持件可在预定范围内相对于引导主体滑动,并 且具有在成形模朝向芯纽部前进的过程中与该成形模接触的接触面。
用于模制啮合件的金属线性材料具有预期截面且以预定节距间歇 供给,该材料受到多级轧制过程以整体具有基本Y形的平滑截面,并 向上间歇供给仅与单个啮合件对应的量。当完成线性材料的进给时, 该线性材料伸出切割模一与单个啮合件厚度对应的长度。接着,切割 模开始返回,线性材料的伸出部利用切割冲头切除,且啮合件从该切 割模移至位于该切割模的后端止动位置处的成形模。此时,施压撞头 停止且成形模从两侧控制和支承啮合件的安装支腿,以限制该啮合件 的水平运动。
随后,成形冲头下降且压垫也下降以把联接头模制成山形。当切 割模和成形模协同前进时, 一对施压沖头被致动,以利用形成在该施 压冲头上的施压面给啮合件的安装支腿施压,并朝向该安装支腿相互 靠近的方向使该安装支腿变形。在间歇供给之后,啮合件与处在待命 位置的链带的啮合件连接部连接,然后,间歇供给部被致动,以在利 用带导件进行引导的同时把链带的下一啮合件连接部输送至施压冲头 的施压部。
近年来,不仅在这种拉链条用制造装置领域,而且在每个制造领 域,制造过程都已显著加快。因此,尽管与主操作部分离设置的操作 部能够跟随传统制造速度的主操作部的操作时间,但其不能跟随加快 的速度,因而总是导致产量减少。这对于拉链条用制造装置也一样, 尤其,不直接与撞头互锁但利用弹簧的弹性消极操作的带导件的动作 已经不与撞头的前后运动的时间同步,特别的,该撞头是经加速的主操作部。结果,链带的芯纽部不能压向啮合件的叉口,或者该啮合件 总是弹离。由于此原因,啮合件不能牢固且准确地连接,或者发生该 啮合件未与链带连接的情况。
依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带导件的夹紧导件具有用于朝向由成形
的啮合件连接边缘的推压装置。因此,当成形模位于其收缩位置且啮 合件连接边缘不再与啮合件接触时,利用推压装置的推力保持该啮合 件连接边缘静止在伸出成形模的前进终端位置的位置。这里,在成形 模开始前进且啮合件与啮合件连接边缘接触之后,借助推压装置的推 压给该啮合件连接边缘连续施压。通过适当设定此时的推力,啮合件 连接边缘的芯纽部与带导件的夹紧导件一起利用啮合件的前进而收缩 以使该芯纽部合理地变形至平面形状,并停止在成形模的前进终端位 置。与此同时,施压冲头给啮合件的支腿施压,从而把该啮合件嵌在 链带的啮合件连接边缘上。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成形模上的啮合件在被压向利用带导件 夹紧的链带的啮合件连接边缘的同时,借助带导件的推力与该带导件 一起前进直至该成形模的前进终端位置。换句话说,成形导件前进过 程中,在利用由带导件夹紧的成形导件和啮合件连接边缘弹性夹持啮 合件的状态下,该啮合件移动和受压,因此,成形模上的啮合件在其 被压向啮合件连接边缘内的状态下嵌入啮合件连接边缘内,而其支承 位置无任何变动。于是,准确执行啮合件的嵌入,而与成形模的前进/ 收缩速度无关。
依据带导件的优选方面,该带导件具有用于夹持夹紧导件的夹持 件。朝向引导主体与其自身之间的成形模上的啮合件弹性推压夹持件, 以使该夹持件可在预定范围内相对于引导主体滑动。夹持件具有与成 形模的接触面,且该接触面在成形模朝向啮合件连接边缘的芯纽部前 进的同时与该成形模接触。在接触时,啮合件连接边缘的芯纽部相对 于啮合件的叉口的压力固定,以阻止给该芯纽部施加进一步的推力, 从而阻止该芯纽部进一步变形。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l是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拉链条用连续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
视图;
图2是同一装置的啮合件模制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啮合件模制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该啮合件模 制部具有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导件;
图4是表示同一带导件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当成形模位于其前进起始位置时该成形模与带导件之 间位置关系的说明图;以及
图6是表示当成形模位于其前进止动端位置时该成形模与带导件 之间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和2示意性表示本发明拉链条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例。 所示装置的结构没有远远不同于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装置。因此, 以下该装置的轮廓基于对上述公开文献的说明。在这些图中,第一撞 头2经由撞头导件3支承在基座1上以可自由地水平往复运动,用于 把啮合件E的联接头模制成山形的切割模4和成形模5沿第一撞头2 的前进方向按此顺序设在该第一撞头2的前端上。切割模4具有通孔 4a,用于啮合件的变形线性材料W经过该通孔4a,该线性材料具有 例如Y形横截面。
由基底1支承的压板6设在第一撞头2的前部上方,撞头导件7 安装在压板6上。第二撞头8设在撞头导件7上,以可相对于第一撞 头2的水平往复运动垂直上/下运动。用于把啮合件E的联接头模制成 山形的成形冲头10以及用于在模制成山形的同时给啮合件E的两支 腿施压的压垫11经由冲头座9安装在第二撞头8的前面上。此外,可 与第一撞头2的前部顶面滑动接触的切割沖头12固定在撞头导件7 的底端上。 一对施压冲头13设在成形才莫5上方的两侧上,以在形成啮 合件E的联接头之后从左右两侧给该啮合件E的姿装支腿施压,从而把该啮合件E连接到带T上。
如图1所示,用于啮合件且具有Y形截面的线性材料W利用进 给辊14,15以与单个啮合件E的厚度对应的量间歇供应给切割模4内 的线性材料通孔4a。链带T自下方供给并经由带导件160引导,该链 带将转变为连接有啮合件E的拉链条S。利用间歇进绔部的间歇驱动 辊17和施压辊18间歇拉动拉链条S。
驱动主轴19设在第一撞头2的后部上方,且在该主轴19上提供 第一撞头驱动凸轮20、成形冲头致动凸轮21、施压冲头致动凸轮22、 拉链条进给凸轮23以及线性材料进给凸轮24。各个凸轮20至24经 由凸轮连接机构25至28与笫一撞头2、成形冲头IO、施压冲头13、 间歇驱动辊17和线性材料进给辊14连接,这些部件被致动。
第一撞头2的凸轮连接机构25具有与第一撞头驱动凸轮20滚动 接触的第一辊25a,该辊25a与第一撞头2的后部轴接。利用压缩弹 簧30沿前进方向推压笫一撞头2,以使该第一撞头2通过第一撞头驱 动凸轮20的旋转而水平往复运动。此外,这样形成第一撞头驱动凸轮 20的凸轮面,以使该第一撞头驱动凸轮20在其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 处以及在预定时间内4亭止。
另一方面,成形冲头10的凸轮连接机构26包括:第二辊26a, 与成形冲头致动凸轮21滚动接触;杆26b,该杆的一端与辊26a轴接, 且该杆经由其中央部的轴杆安装到装置主体上;销26c,与杆26b的 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二撞头8的顶部接触;以及压缩弹簧26d,使该杆 复原。第二撞头8采用压缩弹簧31来向上推压撞头且杆26b通过凸轮 21摆动,从而通过该压缩弹簧31使第二撞头8下降和返回其原始位 置。
如图1所示,施压冲头13的凸轮连接机构27包括:第三辊27a, 与凸轮22滚动接触;杆27b,在其顶端处与辊27a轴接,该杆向下延 伸并经由其中央部处的轴杆支承在基座1上;连接件27c,其中央部 经由轴杆支^c在杆27b的底端处;第三撞头27d,连接件27c的前端 与该第三撞头27d的后部连接;以及致动杆27e,施压冲头13与该致动杆27e的顶部接触,且该致动杆27e的中央部经由轴杆连接。位于 笫三撞头27d前端处的侧面形成为向外延伸的凸轮面27f,且凸轮接 收件27g设在致动杆27e的底端处。当第三撞头27d经由凸轮面27f 和凸轮接收件27g收缩时,致动杆27e摆动,从而致动施压冲头13。 第三撞头27d通过压缩弹簧32回复其原始位置。
如图1所示,用于进给拉链条的凸轮连接机构28包括:第四辊 28a,与拉链条进给凸轮23滚动接触;第一杆28b,其一端与辊28a 轴接且其另 一端与第五辊28c轴接,该杆28b的中央部经由轴杆支承; 以及第二杆28d,该杆28d经由第六辊28e向下摆动且经由拉伸弹簧 33被向上拉。间歇驱动辊17的传动轴34a与第二杆28d的近端连接, 从而该间歇驱动辊17仅间歇地单向转动以进给拉链条S,其中,该传 动轴的中间部上安装有单向离合器(未示出)。
用于进给线性材料的凸轮连接机构29包括:第六辊29a,与凸轮 24滚动接触;滑才反29b,辊29a支承在其一端处;棘爪29c,与滑板 29b的另一端连接;以及棘轮29d,利用棘爪29c仅单向间歇转动该棘 轮29d每预定角度。棘轮29d和线性材料进给辊14利用传动轴34b 连接,且该线性材料进给辊14间歇供给线性材料W。通过压缩弹簧 29e使滑板29b回复其原始位置。
当笫一撞头2停止前进时,完成变形线性材料W的供给,于是该 变形线性材料W伸出切割模4上方预定厚度。在此过程的前半部,完 成啮合件E与链带T的连接。在施压沖头13,13离开啮合件E的支腿 部之后间歇地上拉该拉链条S,并在啮合件E的联接头离开成形模5 时第一撞头2开始收缩。于是,所连接的啮合件从不会被由第一撞头 2收缩和致动的成形才莫5绊住。
利用第一撞头2的收缩来切割线性材料W。在此收缩的同时,完 成拉链条的上拉。当第一撞头2位于其收缩位置且联接头成形时,施 压冲头13净皮致动以经由啮合件E的支腿部从两侧夹紧该啮合件E。 在第一撞头2的前进过程中开始利用施压冲头13连接啮合件之后,该 第一撞头2前进至前进终端位置,随后重复上述过程。
9图3显示带导件160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外貌,该带导件160 包括本发明特征部分的主要构造。如自同一图所理解的,在本实施例 的带导件160中,矩形块166垂直于方柱引导主体165的顶端朝向成 形模5延伸,该方柱引导主体165固定在一部分机架(未表示)上且 垂直竖立。如图4所示,矩形块166内形成一种位于沿延伸方向的基 本半部内且延伸端面开口的矩形中空部166a。与矩形中空部166a的 开口侧相对的半部即笫一中空部166a-l经由梯级部166b形成为比位 于开口侧处的第二中空部166a-2宽。另外,切除部166c形成在与形 成有梯级部166b的侧部相对的侧部内。切除部166c具有方形和半圆 形的组合形状且与开口侧第二中空部166a-2和该开口连通。第一弹簧 支承孔166d形成在中空部166a的底面的中央内,压缩弹簧167的一 端装配且固定在该支承孔166d中。
作为本发明主要部件的夹持件164包括在具有这种形状的中空部 166内,以使该夹持件可沿着矩形块166的开口方向滑动。夹持件164 包括第一本体部164a、从该第一本体部164a起连续提供的第二本体 部164b、以及一对从该第二本体部164b起连续提供的叉状件164c。 第一本体部164a在中空部166的第一中空部166a-l内朝向开口滑动。 第二本体部164b的一个侧面处具有可滑动地装配到切除部166c上的 滑动突起164b-l,并在第二中空部166a-2内朝向开口滑动。 一对叉状 件164c的厚度随着靠近其前端而变小。第二弹簧支承孔164d形成在 第一本体部164a的端面的中央内且一直到第二本体部164b,压缩弹 簧167的另一端装配且固定在该支承孔164d内。叉状件164c的前端 面164c-l形成在一与夹持件164的滑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
依据此实施例, 一对用于夹紧链带T的夹紧导件168沿着夹持件 164的叉状件164c的相对内面设置,且该夹紧导件的基端固定在第二 本体部164b内。夹紧导件168由弹簧钢形成,且包括呈窄条形式从基 端起延伸的平件部168a和呈曲柄状从该平件部的前端起延伸的夹紧 部168b。这对平件部168a相互面向地平刊4殳置且形成在曲柄状内弯 曲的夹紧部168b之间的间隙逐渐变窄,基端在此状态下插入第二本体部164b内并固定在夹持件164中。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夹紧部168b 伸出夹持件164的前端。在夹紧部168b前端形成的间隙被二没定成这样 一种尺寸,该尺寸足以弹性夹紧链带T的前后面并允许该链带T沿带 长方向滑动。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带导件160中,如图3和5所示,方柱引导主 体165的底端固定在机架上,以使夹紧部168b的前端朝向被定位并放 置在成形模5的顶面上的啮合件E的叉口。此时,引导主体165的底 端的固定位置如下确定。当成形模5位于收缩止动位置时,利用夹紧 部168b夹紧并从该夹紧部168b的前端伸出的链带T的芯纽部B的位 置以及夹持件164的叉状件164c的前端面164c-l的位置固定在超出 成形模5的前进止动终端位置AS的啮合件E附近。就本发明而言, 对芯纽部B的位置、叉状件164c的前端面164c-l的位置以及成形模 5的前进止动终端位置AS的i殳定相当重要。
在依据本实施例配备有带导件160的拉链条制造装置中,使第一 撞头2收缩,并利用固定切割冲头12的前端移动啮合件材料至成形模 5顶面上的模制位置。该啮合件材料是通过切割自切割模4内的线性 材料通孔4a向上伸出的金属线W的伸出部获得的。这里,成形冲头 10被致动以通过把啮合件模制成山形来生成联接头。在结束模制成山 形的操作后,第一撞头2开始前进。在此前进中,施压冲头开始操作, 以在模制成山形之后从左右两侧夹紧啮合件E的安装支腿。成形模5 继续朝向利用带导件160引导和支承的链带T的芯纽部B前进。在前 进过程中,放置在成形模5上的啮合件E的叉口与链带T的芯纽部B 的顶点接触。
成形模5进一步继续前进,啮合件E的叉口借助压缩弹簧167的 推力给芯纽部B施压并使该芯纽部B变形至平坦,从而令夹紧导件 168与夹持件164 —起朝向矩形块166内中空部166a-l的底面滑动。 当夹持件164滑过预定距离时,成形模5的前端面与夹持件164的叉 状件164c的前端面164c-l接触。
在接触时,啮合件连接边缘上的芯纽部相对于啮合件E的叉口的推力固定且不再有推力作用于该芯纽部B,从而阻止该芯纽部进一步 变形。此外,由于前述接触是作为刚性体的成形模5与夹持件164之 间的面接触,该夹持件164借助中空部166a-l的推力以及成形模5的 前进而收缩直至如图6所示成形模5的前进止动终端位置AS。结果, 啮合件E的安装支腿通过施压冲头13准确且牢固地压在链带上的嵌 入位置处,从而把该啮合件E稳固地嵌在链带T上。
与此同时,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未描述,但用于本发明带导件的 推压装置不限于夹紧导件168固定在夹持件164上并用单个压缩弹簧 167推压该夹持件164和夹紧导件168的情况,还允许包括位于夹持 件164与夹紧导件168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以利用两个推压装置给 夹持件164与夹紧导件168提供各自的推力。
在这种情况中,当啮合件与链带的芯纽部接触时,首先,夹紧导 件168收缩并压缩第二压缩弹簧,随后,夹持件164收缩并压缩第一 压缩弹簧。最后,成形模5的前面和夹持件164的叉状件164c收缩并 保持面接触,以使该成形模5到达前进止动终端位置AS。在成形模5 和夹持件164也相互面接触之后,夹紧导件168的恒定推力作用于啮 合件E的叉口 ,从而把啮合件E紧紧保持在该成形模5与夹紧导件 168之间。
Claims (3)
1.一种用于拉链条(S)的连续制造装置,所述连续制造装置把用于拉链的啮合件(E)相继连接到通过带导件(160)的引导以预定节距间歇供给的链带(T)上,其中在连接期间,在间歇供给的具有基本Y形截面的金属线性材料(W)被切割冲头沿着横向方向切割以获得由联接头和左右安装支腿形成的Y形啮合件材料之后,所述啮合件(E)被成形,以被模制成啮合件材料的联接头的中央部在成形冲头(10)与成形模(5)之间以山形向成形模(5)侧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导件(160)包括: 一对夹紧导件(168),用于夹紧和引导所述链带(T);以及 推压装置(167),用于通过所述夹紧导件(168)朝向由所述成形模(5)定位和支承的所述啮合件(E)的支腿之间的空间弹性地推压所述链带(T)的啮合件连接边缘部的芯纽部(B),所述链带由所述夹紧导件(168)夹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续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导 件(160)包括所述夹紧导件(168)、所述推压装置(167)、用于夹持 所述夹紧导件(168)的夹持件(164)以及固定在一部分机架上的引 导主体(165),经由所述推压装置(167),所述夹持件(164)和所述 夹紧导件(168) —起被可滑动地保持在所述引导主体(165)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 件(164)可在预定范围内相对于所述引导主体(165)滑动,并且具 有在所述成形模(5)朝向所述芯纽部(B)前进的过程中与所述成形 模(5)接触的接触面(164c-l)。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51397 | 2005-02-25 | ||
JP2005051397A JP4587840B2 (ja) | 2005-02-25 | 2005-02-25 |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連続製造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23647A CN1823647A (zh) | 2006-08-30 |
CN100539895C true CN100539895C (zh) | 2009-09-16 |
Family
ID=3693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51428 CN100539895C (zh) | 2005-02-25 | 2006-02-24 | 用于拉链条的连续制造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191641A1 (zh) |
JP (1) | JP4587840B2 (zh) |
KR (1) | KR100668566B1 (zh) |
CN (1) | CN100539895C (zh) |
TW (1) | TWI3249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3342B (zh) * | 2008-11-27 | 2012-12-12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牙链带连续制造机中的拉链带的供给装置 |
CN101731800B (zh) * | 2008-11-27 | 2011-12-21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牙链带连续制造机中的啮合元件成形装置 |
CN102835789B (zh) * | 2011-06-24 | 2015-12-09 |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 实现布带后进的排牙机 |
CN102319840B (zh) * | 2011-09-05 | 2013-08-28 | 广东顺德三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啮合元件叠料检测控制装置 |
CN104500677A (zh) * | 2014-12-31 | 2015-04-08 | 广东顺德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凸轮动力驱动装置 |
CN110958847A (zh) * | 2017-07-27 | 2020-04-03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牙链带制造装置 |
WO2019021413A1 (ja) * | 2017-07-27 | 2019-01-31 | Ykk株式会社 |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製造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88751A (en) * | 1979-10-29 | 1983-06-21 | Yoshida Kogyo K. 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 coupling elements |
CN88102087A (zh) * | 1987-04-11 | 1988-12-07 | 奥波蒂专利研究和生产公司 | 金属插座安装在连续拉链上的装置 |
CN1081344A (zh) * | 1992-07-06 | 1994-02-02 |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 制造拉链联接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1599A (zh) * | 1992-07-22 | 1994-02-09 |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 拉链链合元件成型装置和剪切冲头 |
CN1082953A (zh) * | 1992-07-06 | 1994-03-02 |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 拉链链合元件的成型装置 |
CN1120983A (zh) * | 1994-08-24 | 1996-04-24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链牙及其成型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427927Y1 (zh) * | 1965-12-29 | 1969-11-21 | ||
JPS6338025Y2 (zh) * | 1980-04-02 | 1988-10-06 | ||
JPS5951813B2 (zh) * | 1980-09-25 | 1984-12-15 | Yoshida Kogyo Kk | |
JPS5951812B2 (zh) * | 1980-09-25 | 1984-12-15 | Yoshida Kogyo Kk | |
JPS636340B2 (zh) * | 1982-11-30 | 1988-02-09 | Yoshida Kogyo Kk |
-
2005
- 2005-02-25 JP JP2005051397A patent/JP4587840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2-02 US US11/345,917 patent/US2006019164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2-08 TW TW95104225A patent/TWI324913B/zh active
- 2006-02-24 CN CN 200610051428 patent/CN100539895C/zh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2-24 KR KR1020060017937A patent/KR10066856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88751A (en) * | 1979-10-29 | 1983-06-21 | Yoshida Kogyo K. 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 coupling elements |
CN88102087A (zh) * | 1987-04-11 | 1988-12-07 | 奥波蒂专利研究和生产公司 | 金属插座安装在连续拉链上的装置 |
CN1081344A (zh) * | 1992-07-06 | 1994-02-02 |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 制造拉链联接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2953A (zh) * | 1992-07-06 | 1994-03-02 |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 拉链链合元件的成型装置 |
CN1081599A (zh) * | 1992-07-22 | 1994-02-09 |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 拉链链合元件成型装置和剪切冲头 |
CN1120983A (zh) * | 1994-08-24 | 1996-04-24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链牙及其成型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587840B2 (ja) | 2010-11-24 |
CN1823647A (zh) | 2006-08-30 |
TW200701903A (en) | 2007-01-16 |
KR100668566B1 (ko) | 2007-01-16 |
TWI324913B (en) | 2010-05-21 |
JP2006230785A (ja) | 2006-09-07 |
KR20060094902A (ko) | 2006-08-30 |
US20060191641A1 (en) | 2006-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061992A (en) | Wire positioning and insertion apparatus | |
JP5215973B2 (ja) | Oリングチェーン自動製造装置 | |
US3751902A (en) |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insulation on a staple | |
CN201997624U (zh) | 一种冲压轴瓦的自动喂料推料装置 | |
US20060243017A1 (en) | Device for forming protruding parts on the carrier plate of a brake-lining | |
US20030126743A1 (en) | Automatic shap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fin and connection element | |
CN101703335B (zh) | 拉链头装配机的拉片装配机构 | |
KR960015731B1 (ko) | 슬라이드 파스너 결합 엘레멘트 성형 장치 | |
CN101497141B (zh) | 拉链倒角机构及使用该倒角机构的拉链植齿机 | |
WO2004037527A3 (de) | Vorrichtung zum stanzen, prägen und/oder verformen flacher elemente | |
GB1404450A (en) | Pliers | |
JP4641828B2 (ja) |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連続製造機における務歯用金属線材の送り装置 | |
CN206716847U (zh) | 一种翻边冲孔模具 | |
KR20170013935A (ko) | 금형 내 제품 조립 방법 | |
GB1249755A (en) | Apparatus for crimp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to wires | |
CN105081068A (zh) | 圆管双头冲翻孔模具 | |
CN104836095A (zh) | 自动连续端子机 | |
KR101877525B1 (ko) | 금형 내 제품 조립장치 | |
JP2011104653A (ja) | 管体成型プレス機及び管体成型プレス方法 | |
JP4508909B2 (ja) |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の連続製造装置 | |
CN1081344A (zh) | 制造拉链联接件的方法和装置 | |
MXNL05000049A (es) | TROQUELADORA TO JOIN COVERING PANELS FOR COVERS. | |
JPH05331788A (ja) | ワイヤ圧着装置 | |
KR100946292B1 (ko) | 단자커팅삽입기 | |
CN104780803A (zh) | 拉链组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