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3634C -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3634C
CN100423634C CNB2007100198012A CN200710019801A CN100423634C CN 100423634 C CN100423634 C CN 100423634C CN B2007100198012 A CNB2007100198012 A CN B2007100198012A CN 200710019801 A CN200710019801 A CN 200710019801A CN 100423634 C CN100423634 C CN 10042363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tch
rice field
shrimp
rice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198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1039A (zh
Inventor
周鑫
王建新
徐增洪
张成锋
王凤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long Group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long Group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long Group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0198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363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1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36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363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涉及一种淡水经济虾类的养殖方法。它包括放养前稻田的清整,亲虾的养殖与自繁、幼体的养成与捕捞、水稻栽培四大步骤,其特征在于:亲虾的养殖与自繁是在构筑了防逃设施的围养沟中进行,防逃设施接近地面处密布有直径0.8~1.2厘米的散苗孔,亲虾自繁后产生的虾苗可穿过防逃设施的散苗孔进入稻田中自然生长。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前放养亲虾并可防止亲虾对水稻秧苗造成伤害的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在稻田中培养出大量底栖生物饵料供亲虾、幼体和虾苗摄食,以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经济虾类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俗称淡水小龙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蝲蛄科,1929年引进到我国,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加工数量的快速增长,其野生资源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已成为满足加工出口和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通常包括有三种养殖模式:1.放种虾模式;2.放抱卵虾模式;3.放幼虾模式。第一种放养模式是在7~8月份中稻收割前1~2个月放养种虾,此时正是高温和正值喷洒农药的高峰期,克氏原螯虾亲虾的成活率较低,而且孵出的幼体长成的商品虾只能在翌年5月份以后上市销售,能够达到上市销售规格的个体比例偏低;第二种模式是在9~10月中稻收割后放养抱卵虾,幼体的生长期较短,长至翌年5月份,起捕的克氏原螯虾多数达不到商品虾规格;第三种模式是9~10月中稻收割后放养幼虾,但能收购到的幼虾数量较少,且收购价格高,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养殖效益,因此,苗种来源不足是此种养殖模式难以大面积实施的主要原因。三种模式的稻田清整方式分为开环沟和不开环沟两种。开环沟的养殖方式存在着农田清整工程量大,投资金额高,费时、费力;不开环沟的养殖方式虽然工程量小,投资也比较低,但捕捞十分困难,且产量较低。上述三种养殖模式如果提前放养亲虾或幼虾的话均会对水稻秧苗造成危害,同时水稻喷药和烤田均会对克氏原螯虾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所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大多是在翌年起捕上市,生长期较短,而且水稻插秧时为避免伤及幼虾,通常只能采用免耕法,农户不易接受。上述三种模式由于采用免耕法,有机肥大多施在稻田表面,肥料流失严重,且不利于培养饵料生物。而亲虾或幼虾放养时间大多在施肥后的2~3个月,此时肥料中的有机质早已分解,稻田中饵料严重不足,对幼虾的生长和养殖产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致使现有的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方法产量较低,效益不够理想,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养殖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前放养亲虾并可防止亲虾对水稻秧苗造成伤害的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在稻田中培养出大量底栖生物饵料供亲虾、幼体和虾苗摄食,以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它包括放养前稻田的清整,亲虾的养殖与自繁、幼体的养成与捕捞、水稻栽培四大步骤,其特征在于:亲虾的养殖与自繁是在构筑了防逃设施的围养沟中进行,防逃设施接近地面处密布有直径0.8~1.2厘米的散苗孔,亲虾自繁后产生的虾苗可穿过防逃设施的散苗孔进入稻田中自然生长;所述放养前稻田清整的步骤是①在稻田中开挖围养沟并构筑防逃设施,②对沟外的稻田进行翻耕和平整,③有机肥料以开垄沟的方式底埋,④注水,⑤沟内消毒并种植水草;所述的围养沟是稻田中的一条水沟,在稻田中开挖围养沟的方法是在稻田内的进水口一端开挖一个占稻田总面积3%~15%,沟深0.5~1.0米,沟宽不小于3米的水沟;所述围养沟的防逃设施是指在沟的四周构建围栏,围栏上有0.8~1.2厘米棱形或矩形或圆形的孔,围栏距地面高30~60厘米,用桩固定,围栏的底端埋入泥中20~40厘米。
所述有机肥料以开垄沟的方式底埋是在围养沟外的稻田中,开设若干条垄沟,长度为稻田长度或宽度的95%,垄沟宽10~20厘米、深10~30厘米,并将禽畜粪肥埋入此沟中。
所述种草的方法是种沉水及漂浮植物,种植面积占围养沟总面积的20%以上。
所述亲虾的养殖与自繁的步骤是:①亲虾的消毒,②亲虾的围养,③亲虾自然交配、产卵和孵幼,④虾苗从防逃设施的散苗孔爬出进入稻田。
所述亲虾消毒的方法是用10~3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
所述幼体的养成与捕捞的步骤是:①幼体在稻田中自然生长,②幼体养成后轮捕上市。
所述轮捕的方法是在轮捕前捕出围养沟里的亲虾,拆除围养沟四周的防逃设施,使稻田中的克氏原螯虾进入围养沟,在围养沟内进行捕捞,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分批起捕已达到商品规格的个体。
所述水稻栽培可以在亲虾放养前,也可以在亲虾放养后进行,步骤是:①插秧,②水稻培育与收割,③清理余虾。
所述清理余虾是指水稻收割后捕出稻田中余留的克氏原螯虾。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在稻田中开挖亲虾围养沟可提前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2、将亲虾围养在围养沟中可防止亲虾对水稻秧苗的危害;3、亲虾可在围养沟中交配、产卵、孵幼,所孵出的虾苗可穿过防逃设施上的散苗孔进入稻田中生长,有利于减少虾苗的自相残杀,提高虾苗的成活率;4、亲虾比幼虾更容易获得,有利于解决稻田养殖所需虾苗的来源问题;5、围养沟可作捕捞商品虾之用,以解决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的捕捞问题;6、将有机肥埋入泥中有利于肥料的充分发酵,增强肥力和降低肥料的流失;7、将有机肥埋入泥中有利于培植出大量的水蚯蚓、螺贝类等底栖生物作为克氏原螯虾的饵料,有利于加快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提高克氏原螯虾的产量;8、轮捕有利于提高养殖产量和商品虾的均衡上市。由于本方法具有上述八个优点,因此,应用本方法将具有生产成本低、养殖产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稻田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稻田布局示意图。
图中:1、稻田,2、围养沟,3、垄沟,4、环沟,5、围养区。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是:在稻田(1)中进水口端开挖一个面积占稻田(1)总面积的3%~10%,深0.5~1.0米,宽3~6米的围养沟(2),沟四周用网目为1厘米的塑料网围成一个养殖区,围网用竹桩固定,竹桩间距为1.5~2米,网底的石垄埋入泥中20~40厘米。沟外稻田(1)按水稻栽种要求进行翻耕和平整。稻田(1)的进水口和排水口需建立防逃设施,以防止敌害鱼类进入和虾苗逃逸。稻田(1)中均匀开挖若干条垄沟,长度为稻田长度或宽度的95%,垄沟宽10~20厘米,深10~30厘米的垄沟(3),埋入200~1000公斤/亩有机肥。亲虾可以在插秧前或插秧后放养,亲虾放养前,在沟内注水,注水时需用60目筛绢进行过滤,注水深度为20厘米,用生石灰进行消毒,7天后在沟内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等水草,覆盖率为60%以上。沟内水位随水草的生长逐步加高至60~110厘米。亲虾放养时,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杀灭寄生在克氏原螯虾头胸甲中的肺吸虫和细菌;每亩稻田亲虾放养量为10~25公斤,沟内亲虾密度为10~30尾/m2。每天投饲量为亲虾体重的3%~15%;亲虾在围养沟(2)中进行自繁,待幼体长成仔虾后可从围网的网眼中钻出进入稻田(1)中生长。当部分虾苗长成20克/尾以上的商品虾后,既可开始轮捕,每次起捕时捕出达到规格的大虾,留下小虾继续饲养,以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轮捕前需先用地笼网捕出围养沟(2)内的亲虾,然后拆除围网,以便稻田(1)中已长成的克氏原螯虾进入沟中被捕获。水稻栽种可以在亲虾放养前,也可以在亲虾放养后进行,待水稻收割后对未捕尽的成虾进行清理和捕捉。
实施例二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是:利用稻田(1)中原有的环沟(4),环沟(4)必须满足深0.5~1.0米,宽度不小于3米的要求。取稻田(1)进水口端的一段,用玻璃钢瓦围成一个养殖区(5),养殖区(5)面积占稻田(1)总面积的3%~15%。玻璃钢瓦的底端插入泥中,插入深度为30~40厘米,距底面10~20厘米范围内的玻璃钢瓦上密布0.8~1.2厘米的散苗孔。围栏用竹桩固定,竹桩间距为1.5~2米。沟外稻田(1)按水稻栽种要求进行翻耕和平整。在稻田(1)的进水口和排水口需建立防逃设施,以防止敌害鱼类进入和虾苗逃逸。亲虾可以在插秧前或插秧后放养,亲虾放养前,在沟内注水,注水时需用60目筛绢进行过滤,注水深度为20厘米,用生石灰进行消毒,7天后在沟内种水草,覆盖率为60%以上。沟内水位随水草的生长逐步加高至60~110厘米。亲虾放养时,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杀灭寄生在克氏原螯虾头胸甲中的肺吸虫和细菌;每亩稻田(1)亲虾放养量为10~25公斤,沟内亲虾密度为10~30尾/m2。每天投饲量为亲虾体重的3%~10%;亲虾在围养区(5)中进行自繁,待幼体长成仔虾后可从围栏的散苗孔中钻出进入稻田(1)中生长。当部分虾苗长成20克/尾以上的商品虾后,既可开始轮捕,每次起捕时捕出达到规格的大虾,留下小虾继续饲养,以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轮捕前需先用地笼网捕出围养区内的亲虾,然后拆除围栏,以便稻田中已长成的克氏原螯虾进入沟中时能够被捕获。水稻栽种可以在亲虾放养前,也可以在亲虾放养后进行,待水稻收割后对未捕尽的成虾进行清理和捕捉。
实施例三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是:在稻田(1)中进水口端开挖一个面积占稻田(1)总面积的3%~10%,深0.5~1.0米,宽3~6米的围养沟(2),沟四周用带孔的硬质塑料片围成一个养殖区,塑料片高出稻田30~60厘米,另有20~40厘米埋入泥中,距稻田底面20厘米范围内密布0.8~1.2厘米的散苗孔。塑料片用竹桩固定,竹桩间距为1.5~2米。沟内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等水草,沟外稻田(1)按水稻栽种要求进行翻耕和平整。在稻田(1)的进水口和排水口需建立防逃设施,以防止敌害鱼类进入和虾苗逃逸。稻田(1)中均匀开挖若干条垄沟,长度为稻田长度或宽度的95%,垄沟宽10~20厘米,深10~30厘米的垄沟(3),埋入200~1000公斤/亩有机肥。亲虾可以在插秧前或插秧后放养,亲虾放养前,在沟内注水,注水时需用60目筛绢进行过滤,注水深度为20厘米,并随着水草的生长逐步加高至60~110厘米。亲虾放养时,用3%盐水浸泡消毒5分钟;每亩稻田亲虾放养量为10~25公斤,沟内亲虾密度为10~30尾/m2。每天投饲量为亲虾体重的3%~10%;亲虾在围养沟(2)中进行自繁,待幼体长成仔虾后可从围栏的散苗孔中钻出进入稻田(1)中生长。当部分虾苗长成20克/尾以上的商品虾后,既可开始轮捕,每次起捕时捕出达到规格的大虾,留下小虾继续饲养,以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轮捕前需先用地笼网捕出围养沟(2)内的亲虾,然后拆除围栏,以便稻田(1)中已长成的克氏原螯虾进入沟中被捕获。水稻栽种可以在亲虾放养前,也可以在亲虾放养后进行,待水稻收割后对未捕尽的成虾进行清理和捕捉。
防逃设施还可用铝箔、竹席等等材料制作。

Claims (9)

1.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它包括放养前稻田的清整,亲虾的养殖与自繁、幼体的养成与捕捞、水稻栽培四大步骤,其特征在于:亲虾的养殖与自繁是在构筑了防逃设施的围养沟中进行,防逃设施接近地面处密布有直径0.8~1.2厘米的散苗孔,亲虾自繁后产生的虾苗可穿过防逃设施的散苗孔进入稻田中自然生长;所述放养前稻田清整的步骤是①在稻田中开挖围养沟并构筑防逃设施,②对沟外的稻田进行翻耕和平整,③有机肥料以开垄沟的方式底埋,④注水,⑤沟内消毒并种植水草;所述的围养沟是稻田中的一条水沟,在稻田中开挖围养沟的方法是在稻田内的进水口一端开挖一个占稻田总面积3%~15%,沟深0.5~1.0米,沟宽不小于3米的水沟;所述围养沟的防逃设施是指在沟的四周构建围栏,围栏上有0.8~1.2厘米棱形或矩形或圆形的孔,围栏距地面高30~60厘米,用桩固定,围栏的底端埋入泥中20~40厘米。
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虾的养殖与自繁的步骤是:①亲虾的消毒,②亲虾的围养,③亲虾自然交配、产卵和孵幼,④虾苗从防逃设施的散苗孔爬出进入稻田。
3.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体的养成与捕捞的步骤是:①幼体在稻田中自然生长,②幼体养成后轮捕上市。
4.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栽培可以在亲虾放养前,也可以在亲虾放养后进行,步骤是:①插秧,②水稻培育与收割,③清理余虾。
5.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以开垄沟的方式底埋是在围养沟外的稻田中,开设若干条垄沟,长度为稻田长度或宽度的95%,垄沟宽10~20厘米、深10~30厘米,并将禽畜粪肥埋入此沟中。
6.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草的方法是种沉水及漂浮植物,种植面积占围养沟总面积的20%以上。
7. 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虾消毒的方法是用10~3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
8. 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捕的方法是在轮捕前捕出围养沟里的亲虾,拆除围养沟四周的防逃设施,使稻田中的克氏原螯虾进入围养沟,在围养沟内进行捕捞,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分批起捕已达到商品规格的个体。
9. 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余虾是指水稻收割后捕出稻田中余留的克氏原螯虾。
CNB2007100198012A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63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98012A CN100423634C (zh)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198012A CN100423634C (zh)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1039A CN101011039A (zh) 2007-08-08
CN100423634C true CN100423634C (zh) 2008-10-08

Family

ID=3869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198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634C (zh)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363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9895A (zh) * 2010-08-11 2012-03-14 潜江市牛湾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虾稻连作养种技术
CN101946727B (zh) * 2010-08-13 2013-05-22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和水生蔬菜水雍菜共生的方法
CN102349460B (zh) * 2011-08-25 2013-04-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
CN103270918B (zh) * 2013-05-10 2014-11-05 常熟市银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稻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3960100B (zh) * 2014-05-23 2017-08-15 湖北虾乡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立体复合种养鸭和虾的方法
CN104719212B (zh) * 2015-04-10 2017-04-19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瓣结鱼与克氏原螯虾的稻田混养方法
CN104969891A (zh) * 2015-07-19 2015-10-14 华中农业大学 克氏原螯虾在稻田中一年双季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5494211A (zh) * 2016-01-08 2016-04-20 安庆市义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水稻中养殖小龙虾的生态型养殖方法
CN106577078B (zh) * 2016-12-23 2019-09-24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稻-虾-鳅耦合养殖方法及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CN106982767A (zh) * 2017-04-05 2017-07-28 陈捷 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方法
CN108718965B (zh) * 2018-06-04 2021-05-2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CN110249858A (zh) * 2019-07-17 2019-09-20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小龙虾稻田种养装置及方法
CN111608149A (zh) * 2020-06-22 2020-09-01 安徽玉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虾稻共生灌溉水渠控制装置
CN111903570A (zh) * 2020-07-13 2020-11-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块化集约化稻鱼共生系统
CN111742859A (zh) * 2020-07-16 2020-10-09 高邮市农村能源生态环保技术推广站 一种小龙虾秋苗与水稻连作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CN114885875A (zh) * 2022-06-07 2022-08-12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
CN116135013B (zh) * 2023-03-03 2024-09-27 阜宁县兴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浅水藕和克氏原螯虾生态种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26A (zh) * 1990-01-20 1991-08-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鱼(虾)菜共生系统
RO118243B1 (ro) * 2002-04-18 2003-04-30 Institutul De Cercetare-Dezvoltare Pentru Piscicultură Şi Industrializarea Peştelui Procedeu de creştere a racului de baltă (astacus leptodactylus esch.) în policultură cu specii de peşti paşnici
FR2884110A1 (fr) * 2005-04-12 2006-10-13 Alain Francois Dispositif pour elever des crustaces et en particulier des ecreviss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26A (zh) * 1990-01-20 1991-08-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鱼(虾)菜共生系统
RO118243B1 (ro) * 2002-04-18 2003-04-30 Institutul De Cercetare-Dezvoltare Pentru Piscicultură Şi Industrializarea Peştelui Procedeu de creştere a racului de baltă (astacus leptodactylus esch.) în policultură cu specii de peşti paşnici
FR2884110A1 (fr) * 2005-04-12 2006-10-13 Alain Francois Dispositif pour elever des crustaces et en particulier des ecrevisse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池塘养殖克氏鳌虾(上). 赵明森.江苏农业科技报. 2000 *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肖惠明,吴大铭.科学养鱼,第12期. 2003 *
稻田养澳洲淡水龙虾技术. 张荣华.农村新技术,第8期. 200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1039A (zh) 200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3634C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
CN111758628B (zh)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CN100403884C (zh) 河蟹养殖方法
CN102349460B (zh) 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
CN101449663A (zh) 小龙虾淡水养殖的方法
CN106376503A (zh) 一种小龙虾的有机生态养殖方法
CN106962246B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
CN107494361A (zh) 一种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CN113647349B (zh)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CN110881432A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生态育苗的方法
CN106614181A (zh)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9452211A (zh) 一种稻田中混合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CN111990303A (zh) 一种稻田里养殖澳洲淡水小龙虾的方法
CN111919687A (zh) 一种稻稻蟹综合种养方法
CN216701347U (zh) 小龙虾养殖系统
CN108605734A (zh) 一种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方法
CN112493188A (zh) 一种稻虾轮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09156280A (zh) 一种多元化农业高效种养方法
CN110800575A (zh) 一种稻田龙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
CN107242065B (zh)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CN108782383A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方法
CN109156249A (zh) 一种农业高效一地多用种养方法
CN115380859A (zh) 一种使用罗氏沼虾的虾稻共作的生态养殖方法
CN202714083U (zh) 一种泥鳅苗种自然繁育的池塘
CN113615614A (zh) 一种稻田罗氏沼虾高效共生种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