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7521C - 复合通风聚冷路基 - Google Patents
复合通风聚冷路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57521C CN100357521C CNB2005100431535A CN200510043153A CN100357521C CN 100357521 C CN100357521 C CN 100357521C CN B2005100431535 A CNB2005100431535 A CN B2005100431535A CN 200510043153 A CN200510043153 A CN 200510043153A CN 100357521 C CN100357521 C CN 10035752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bed
- broken
- concrete slab
- stone layer
- froz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结构特征是在压实的天然地表上置有填筑压密的砂砾石垫层,砂砾石垫层上部填加有贯通的水平块(碎)石层,在水平块(碎)石层的上部铺设带有纵向贯通的通风孔的混凝土板,通风孔垂直于路基走向;混凝土板上部有压密夯实的路堤填土。本发明将块(碎)石层与通风孔混凝土板相结合,充分利用了通风孔能够与外界空气进行快速热交换的功能和块(碎)石层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在冬季可最大限度地将热量散出,夏季又可阻隔热量向路基内传递,实现对路基下部冻土的降温作用,使其处在较低的温度状态,提升冻土上限,解决由于季节活动层在冻融过程中产生的冻胀与融沉给路基所带来的破坏,确保冻土路基的多年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的结构,尤其是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可有效地降低路基下部冻土温度,抬升冻土上限,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青藏高原冻土区,由于反复的冻融作用,在多年冻土区产生了许多特殊的自然地质现象,如冻胀、融沉、冻拔、冻融分选等,它们对工程产生极大的影响。统计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区主要的工程病害来自融沉和冻胀。目前,正在修建中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区约为632公里,其中高温冻土区为76%,高含冰量冻土区为59%。由于冻土中大量厚层地下冰的存在决定了其特殊而复杂的工程特性。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造成冻土退化的双重影响下,冻土融化或升温后承载力将大大地降低,严重影响道路路基的稳定性,这就为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地区道路的修建与维护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解决好冻土问题成为确保路基多年稳定、保证道路安全运营的关键。
为了解决好冻土问题,美国科学家Douglas J.Goering(Goering D J.Passively Cooled Railway Embankments for Use in Permafrost Areas[J].Journal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2003,17(3):119-133)提出了一种完全以块(碎)石堆积的路基结构形式。该措施利用了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对其下部土体进行降温,但由于松散的块(碎)石体整体性很差,力学稳定性很难保证,在机车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甚至坍塌。我国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采取了一种在块(碎)石层顶部填加一定厚度土层的路基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可以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但由于路堤上部土层的影响不仅减少了块(碎)石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造成了块(碎)石层顶底温差变小,从而导致块(碎)石层内自然对流效应变弱,甚至消失,不能有效地将外界冷能传到路堤下部的冻土中。因此,在高温冻土区要想单独利用现有的这些技术来实现对下部冻土的保护,确保路基稳定是相当困难的。
发明内容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尤其高温多年冻土)区对路堤下多年冻土的保护,确保路基的稳定,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根据青藏高原四季温差大、气温通常比地表温度低的气候特征,利用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通过混凝土板中的通风孔来降低块(碎)石层的上表面温度,增大块(碎)石层顶部和底部温差,加强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实现对下部冻土温度的降低,抬升多年冻土上限,提高冻土路基的多年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是在压实的天然地表上置有填筑压密的砂砾石垫层,砂砾石垫层上部填加有贯通的水平块(碎)石层,在水平块(碎)石层的上部铺设带有纵向贯通的通风孔的混凝土板,通风孔垂直于路基走向;混凝土板上部有压密夯实的路堤填土。
水平块(碎)石层厚度为1.0~3.0m,块(碎)石粒径为10~30cm,砂砾石垫层厚度≤0.5m。
混凝土板由混凝土和钢筋铸模而成。通风孔形状可为圆形、或半圆、或方形、或三角形。
这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工作原理为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其工作过程可描述为:当冬季外界气温较低时,通过混凝土板的通风孔来实现路堤内部与外界低温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块(碎)石层上表面温度,增大块(碎)石层顶部和底部表面温差,块(碎)石层中出现上部温度低于下部,空气密度上大下小,在重力和浮升力的作用下,内部有空气自然对流发生,空气的流动将外部冷量带入路基中,同时下部较轻空气的上浮流动也会把路基中大量的热量带出,实现对路堤填土及下部天然土层的降温作用;当夏季外界温度较高时,混凝土板的通风孔虽然同样会造成块(碎)石层上表面温度的升高,但此时块(碎)石层内上部温度高于下部,空气密度上小下大,空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无对流发生。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从而能够阻隔来自块(碎)石层顶部的热量。本发明利用了通风孔来加强块(碎)石层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有效降低其下部冻土温度,提高冻土上限,防止冻土路基冻胀和融沉的发生。
多孔介质中的这种热对流方式为非稳态的非等温渗流,其渗流控制方程可表述为如下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能量方程:
式中:vx、vy分别为空气在x和y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B为非达
西流的Beta因子,k为多孔介质的渗透率,μ为空气的动力粘度,ρa为空气密度,p为空气压强,T为温度,t为时间,ca为空气的定压比热,Ce *是介质等效体积热容,λe *为等效导热系数。
采用以上控制方程,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该复合通风聚冷路基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可使其下部多年冻土处于较低的温度状态;在同等条件下,本复合通风聚冷路基与现有块(碎)石层顶部填加一定厚度土层的路基相比,可使其下部多年冻土温度多降低1.5~2.0℃,并且其力学稳定性远远好于现有的由块(碎)石堆积的路基。
室内试验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了本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具有良好的冷却降温作用。试验在特制的大型保温模型箱(尺寸:8.0×1.84×2.7m.)中进行,箱中环境温度按照正弦函数T=1.0+12sin(2πt60+π/2)进行控制,式中T为环境温度(℃),t为时间(h),风速为2.5m/s。试验分为无混凝土板和有通风孔混凝土板两种情况。图3显示了无混凝土板和有通风孔混凝土板两种情况下试验模型中块(碎)石层底部温度过程线。图3中曲线A表示环境控温曲线、B表示无混凝土板情况、C表示有通风孔混凝土板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等同的试验条件下,有通风孔混凝土板的块(碎)石层底部温度明显低于无混凝土板的块(碎)石层底部温度。并且,在最后一个试验周期,有通风孔混凝土板的块(碎)石层底部最高温度已低于0℃,平均温度为-1.7℃,比环境平均温度(1.0℃)低2.7℃,比无混凝土板情况(-0.1℃)低1.6℃。
以上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均表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冷却降温作用,可使其下部多年冻土温度降低,使其处于较高的稳定状态,确保冻土路基的多年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块(碎)石层顶部通风孔混凝土板的存在,充分利用了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降温效应,在冬季可最大限度地将热量散出,夏季又可阻隔热量向路基内传递,实现对路基下部冻土的降温作用,使其处在较低的温度状态,提升冻土上限,解决由于季节活动层在冻融过程中产生的冻胀与融沉给路基所带来的破坏;
2、本发明无需任何外部动力设施,无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并且,块(碎)石取材方便,混凝土板可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往现场直接铺设,对冻土不会产生大的人为扰动,可满足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地区工程稳定性的特殊要求;
3、本发明结构简单,主要材料为块(碎)石、混凝土和钢筋,成本低,易于施工与维护,降温效果和工程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尤其在高温、高含冰量的多年冻土区,它和旱桥一样可以确保道路的稳定和安全,但其造价仅为旱桥的40~50%。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通风聚冷路基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复合通风聚冷路基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无混凝土板和有通风孔混凝土板两种情况下试验模型中块(碎)石层底部温度过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2,一种利用天然冷能的复合通风聚冷路基,首先将天然地表6压实,然后填筑厚度0.3m砂砾石垫层4,压密;砂砾石垫层4上部填加贯通的水平块(碎)石层3,厚度为1.5m,块(碎)石粒径为10~30cm,顶部以粒径较小的碎石找平,然后在水平块(碎)石层3上部铺设带纵向贯通的通风孔2的混凝土板1,板间接缝灌浆,增加混凝土板1的整体性和防止上部填土下漏,在混凝土板1上部再填加路堤填土5,并压密夯实。
当冬季外界气温较低时,通过混凝土板1的通风孔2实现路堤内部与外界低温气流进行快速热交换,降低块(碎)石层3上表面温度,增大块(碎)石层3顶部和底部表面温差(上部温度低于下部),加大其内部空气自然对流强度,增强路基的整体导热性,从而加大了路堤自身及其下部土层热量的散失;当夏季外界温度较高时,块(碎)石层3内上部温度高于下部,空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无对流发生。另外,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从而能够阻隔来自块(碎)石层顶部的热量。因此,实现了这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在寒季带走热量、输入冷量,而在暖季阻隔热量侵入的工效,达到了积累冷量,保护冻土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特征是在压实的天然地表(6)上置有填筑压密的砂砾石垫层(4),砂砾石垫层(4)上部填加有贯通的水平块碎石层(3),在水平块碎石层(3)的上部铺设带有纵向贯通的通风孔(2)的混凝土板(1),通风孔(2)垂直于路基走向;混凝土板(1)上部有压密夯实的路堤填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特征是水平块碎石层(3)厚度为1.0~3.0m,块碎石粒径为10~30cm,砂砾石垫层(4)厚度≤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特征是通风孔(2)形状为圆形、或半圆、或方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通风聚冷路基,其特征是混凝土板(1)是由混凝土和钢筋铸模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431535A CN100357521C (zh) | 2005-08-23 | 2005-08-23 | 复合通风聚冷路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431535A CN100357521C (zh) | 2005-08-23 | 2005-08-23 | 复合通风聚冷路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0822A CN1730822A (zh) | 2006-02-08 |
CN100357521C true CN100357521C (zh) | 2007-12-26 |
Family
ID=3596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431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7521C (zh) | 2005-08-23 | 2005-08-23 | 复合通风聚冷路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5752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4882B (zh) * | 2010-07-30 | 2012-05-23 | 东南大学 |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02433814A (zh) * | 2011-12-29 | 2012-05-02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冻土区高速公路片块石通风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CN103306290B (zh) * | 2012-03-27 | 2015-09-09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冻土区杆塔基础地基土快速回冻回填施工方法 |
CN103696338A (zh) * | 2013-12-09 | 2014-04-02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永久性冻土区公路空心层保温护脚复合式路基 |
CN103643608A (zh) * | 2013-12-17 | 2014-03-19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考虑季节效应的路基等效回弹模量取值方法 |
CN105088911B (zh) * | 2015-07-29 | 2017-06-3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防治“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新型道基结构 |
CN105088913B (zh) * | 2015-09-10 | 2017-03-15 | 东南大学 | 一种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结构 |
CN107201708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冻土区道路工程的复合蓄冷路基 |
CN107201700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一种通风管块石间夹式自控通风管路基 |
CN107201702B (zh) * | 2016-03-17 | 2023-04-14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对流调控全壁通风透气式冻土通风路堤 |
CN107201707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一种通风管-通风块降温隔热的复合路基 |
CN106442035B (zh) * | 2016-05-18 | 2023-08-01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混凝土-冻土接触面直剪试验试样的制作装置与方法 |
CN108004865A (zh) * | 2017-12-29 | 2018-05-08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基于强化强迫对流降温效果的多孔通风砖及通风层路堤 |
CN112376344A (zh) * | 2020-10-29 | 2021-02-19 | 东南大学 | 多年冻土区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复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5627668B (zh) * | 2022-10-27 | 2024-10-29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高寒高海拔深厚含土重冰层块石路基的排水通风结构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54213A (ja) * | 1983-02-22 | 1984-09-03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覆土工法 |
JPH10227032A (ja) * | 1997-02-17 | 1998-08-25 | Shimizu Corp | 冬季の自然冷熱を利用した粘性土の盛土施工法 |
CN1480591A (zh) * | 2002-09-06 | 2004-03-10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冻土工程中用的透壁式通风管 |
CN1502747A (zh) * | 2002-11-27 | 2004-06-09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用于保护冻土的隔热传冷装置 |
CN1556284A (zh) * | 2004-01-08 | 2004-12-22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复合温控通风路基 |
CN2679247Y (zh) * | 2004-01-08 | 2005-02-1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保护冻土隔热降温装置 |
RU2256032C1 (ru) * | 2004-03-15 | 2005-07-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ОАО ЦНИИС) | Дорожная насыпь на вечномерзлых грунтах |
CN2835328Y (zh) * | 2005-08-23 | 2006-11-08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通风混凝土板与块碎石层聚冷路基 |
-
2005
- 2005-08-23 CN CNB2005100431535A patent/CN10035752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54213A (ja) * | 1983-02-22 | 1984-09-03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覆土工法 |
JPH10227032A (ja) * | 1997-02-17 | 1998-08-25 | Shimizu Corp | 冬季の自然冷熱を利用した粘性土の盛土施工法 |
CN1480591A (zh) * | 2002-09-06 | 2004-03-10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冻土工程中用的透壁式通风管 |
CN1502747A (zh) * | 2002-11-27 | 2004-06-09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用于保护冻土的隔热传冷装置 |
CN1556284A (zh) * | 2004-01-08 | 2004-12-22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复合温控通风路基 |
CN2679247Y (zh) * | 2004-01-08 | 2005-02-1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保护冻土隔热降温装置 |
RU2256032C1 (ru) * | 2004-03-15 | 2005-07-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ОАО ЦНИИС) | Дорожная насыпь на вечномерзлых грунтах |
CN2835328Y (zh) * | 2005-08-23 | 2006-11-08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通风混凝土板与块碎石层聚冷路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边界条件对碎石层降温效果及机理的影响 赖远明,张明义,喻文兵,高志华.冰川冻土,第27卷第2期 200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0822A (zh) | 2006-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57521C (zh) | 复合通风聚冷路基 | |
CN101012632A (zh) | 强化通风隔热路基 | |
CN101818471A (zh) | 一种透壁通风管-块碎石层降温隔热复合路基在宽幅道路中的应用 | |
CN101307586A (zh) | 块碎石护坡与通风管复合路基 | |
CN201221044Y (zh) | 一种倒“t”形高效通风管路基 | |
CN105544311B (zh) | 一种富水地基抗冻胀无砟轨道路基结构 | |
CN101289830A (zh) | 带烟囱的管道通风路基 | |
CN104153269B (zh) | 一种导阻结合的宽幅路基路面结构下多年冻土保护方法 | |
CN213740383U (zh) | 一种适用于冻土地区的路基结构 | |
Wu et al. | Freeze-thaw erosion mechanism and preventive actions of highway subgrade soil in an alpine meadow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 |
Ren et al. | Railway subgrade thermal-hydro-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rack irregularity under the sunny-shady slopes effect in seasonal frozen regions | |
CN2835328Y (zh) | 通风混凝土板与块碎石层聚冷路基 | |
CN101418565A (zh) |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湿地地基处理工艺方法 | |
CN115305763B (zh) | 高海拔地区道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Ma et al. |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thermal stability of a W-shaped crushed-rock embankment with shady and sunny slopes in warm permafrost regions | |
CN204825539U (zh) | 一种控制温差防止寒冷山区公路不均匀变形的路基结构 | |
CN115075281A (zh) | 可减缓冻土热扰动的cfg桩-筏板复合地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1195817Y (zh) | 对流-通风复合路基 | |
CN205617176U (zh) | 一种整体均衡降温蓄冷的路基结构 | |
CN2846476Y (zh) | 块(碎)石聚冷路基 | |
CN205557220U (zh) | 一种风积沙护道冻土路基结构 | |
CN205617177U (zh) | 一种适用于冻土区道路工程的复合蓄冷路基结构 | |
CN105755918A (zh) | 一种具备遮阳与通风降温功效的块石层护坡路基 | |
CN205557219U (zh) | 全壁通风透气式冻土通风路堤结构 | |
CN201678924U (zh) | 透壁通风管-块碎石层降温隔热复合路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