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9918A -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cured coating by using positive photosensitive resin layer for half exposur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cured coating by using positive photosensitive resin layer for half expos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9918A
TW200819918A TW096135202A TW96135202A TW200819918A TW 200819918 A TW200819918 A TW 200819918A TW 096135202 A TW096135202 A TW 096135202A TW 96135202 A TW96135202 A TW 96135202A TW 200819918 A TW200819918 A TW 2008199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hotosensitive resin
sensitivity
po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5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31425B (zh
Inventor
Tadashi Ha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19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9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1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14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09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more than one photosensitive lay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2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or organometallic light-sensitive compou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organic resists
    • G03F7/0043Chalcogenides; Silicon, germanium, arsenic or derivatives thereof; Metals, oxides or alloy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20081991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正型感光性樹脂層所得透明性硬化 - 膜之製造方法。 - 詳言之,係關於在基材上將所形成之曝光感度相異之 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予以曝光,最後經過事後烘烤之步 驟’來製造透明性硬化膜之方法。 # 其中,在將具有上述構造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半曝光 下’可使任意形狀之反射層及平坦的透過層以及接觸孔在 高精度下製作之方法均可適用,尤其是,關於適用於半透 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者。 【先前技術】 一般,薄膜電晶體(TFT )型液晶顯示元件有反射型 ,半透過型,透過型之構造等,可由各自使用之裝置而適 • 宜選擇。在其中以屋內外無論晝夜均可行高精細顯示之半
我 透過型多被使用。此種半透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中在使TFT . 平坦化,使開口率變寬廣之目的則使用平坦化膜。如此在 平坦化膜上可保持反射部之光散射性因可使反射效率提高 而可製作表面不規則的凹凸。在此凹凸上可使鋁或鉬般之 金屬作爲反射板及像素電極來製膜。另一方面,在透過部 則ITO般之透明電極則作爲像素電極使用。爲使該等像素 電極與共通電極作導通則在平坦化膜形成接觸孔。 此種製作凹凸與接觸孔之方法,係使用感光性材料在 -4- 200819918 基板上製作厚膜之突起,自其上進而塗佈感光性材料使突 起爲某一程度之平坦化下來製作反射用凹凸後,形成接觸 孔之方法則多被使用。 但是此種方法,因有必要將使用到感光性材料之圖型 形成進行2次,故元件製造之生產效率(through-put )無 法提高,因此,此生產效率之提高爲所求。 因此近年來有提案將感光性材料塗佈後,透過半色調 光罩進行曝光(半曝光),藉以使接觸孔與反射用之凹凸 可同時製作之方法,而漸獲採用。 在此所用之感光性材料,則耐熱性,耐溶劑性等之處 理耐性優異者,與底層之密接性良好者,在合乎使用目的 之各種處理條件下可高精度地形成圖型而得之具有廣泛製 程範圍者,再加上,高感度且高透明性者以及顯影後膜不 均少者等之諸特性則被要求。 因此,由此種所要求特性之點而言,習知之上述感光 性材料方面,則含有萘醌二疊氮基化合物之感光性樹脂組 成物則開始被廣泛使用。 然而,在此種感光性樹脂材料之要求特性中,重要特 性方面,可例舉感度與製程範圍(process margin )。感 度之提高係,在顯示器元件等工業生產中,因其生產時間 大幅縮短爲可行,故在液晶顯示器之需要量顯著增大之目 前狀況之情況,感度則成爲此種感光性樹脂材料所要求之 最重要特性之一。又,製程範圍在如設計之形成高精度的 反射層爲非常重要,近年來隨著基板大型化以曝光限度, 200819918 . 顯影限度之寬廣在提高生產率成品率上則成爲必要。 但是,含有上述萘醌二疊氮基化合物之習知感光性樹 脂材料,在感度之面中並非可充分滿足者。就材料中聚合 ^ 物對鹼顯影液之溶解性提高,雖有可使感度提高之效果, ^ 但此方法有其界限,又亦會產生未曝光部之溶解使得殘膜 率降低,此對大型顯示器用之基板則有造成膜不均之原因 的缺點。 • 因此,至目前爲止,目的爲感光性樹脂材料之高感度 化則有一些方案被提出。 例如,有提案關於使鹼可溶性樹脂與特定聚羥基化合 物及其衍生物之至少含有任一者之敏輻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可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含有萘醌二疊氮基化合物之 習知感光性樹脂材料在透過半色調光罩之曝光則越爲高感 度化,半曝光區域之曝光限度則有越爲降低之傾向,因此 無法使高感度與曝光限度之提高並存。 Φ 另一方面,有提案關於作爲高感度,高解像度之感光 ^ 性材料習知則有開發出化學增強型光阻,作爲半導體用光 . 阻所開發出來之習知化學增強型光阻,與i線比較更爲短 波長之光源(KrF,ArF )亦可適應,可形成更微細圖型 者(可參照例如專利文獻2)。 但是,在上述化學增強型光阻中,在用於膜硬化般之 高溫下,又於光阻剝離液之存在下,會造成保護基之鍵結 部或醚鍵之熱交聯部容易分解,使得耐熱性及耐藥品性顯 著降低,要作爲永久膜來利用則幾乎爲不可能。 -6 - 200819918 又,爲使熱硬化爲可行’則欲將環氧基類或胺基塑料 類之交聯系導入化學增強型光阻,亦因曝光所致光阻中光 酸發生劑(以下,稱爲PAG)所發生之酸之影響,而進行 曝光部之交聯,因而會有與未曝光部之溶解對比消失等之 新的問題產生,故對此種交聯系之化學增強型光阻之導入 則有困難。 在此種狀況中,在半透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尤 其是平坦化膜之製造中,可進行半曝光用光罩圖型之開口 部的口徑或間隔之調整進行曝光,而形成接觸孔或反射用 凹凸圖型。但是,在光罩之調整量有其界限,而爲了形成 精度良好的凹凸圖型,被認爲有必要使平坦化膜之曝光 感度降低。因此在接觸孔形成,有必要使曝光量變大,其 結果,要提高元件製造之製造效率有所困難。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4-2 1 1 2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美國專利第5075 1 99號說明書 【發明內容】 發明揭示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爲克服上述般之問題,其目的爲提供一種可 照樣維持高感度具有寬廣曝光限度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 方法。其中,在半透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中,可適用於TFT 平坦化膜之製造,尤其是,其目的可提供一種藉由半曝光 可使接觸孔與反射用凹凸同時形成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 200819918 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亦即,本發明之第一觀點係,一種透明性硬化膜之製 造方法,其爲含有:在基材上將曝光感度相異之2層正型 感光性樹脂層,層合爲使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位於 該基材及高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間之位置之步驟,將 此經層合之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曝光之步驟,使該2層 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曝光後加熱之步驟,使該2層正型 感光性樹脂層顯影之步驟,使該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事 後烘烤之步驟,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中,其特徵爲 ,該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係含有下述(A )成分’ (B)成分,(C)成分及(D)成分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 , (A )成分:鹼可溶性樹脂 (B)成分: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 物 (C )成分··藉由事後烘烤與(A )成分進行交聯反 應之化合物 (D )成分:光酸發生劑。 第二觀點係,該曝光爲半曝光之第一觀點之透明性硬 化膜之製造方法。 第三觀點係,其中該曝光後加熱在溫度8G°C〜14G°c 進行,且該事後烘烤在溫度150°C〜27(TC進行之第一觀點 200819918 或第二觀點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 第四觀點係,其中該高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係, 各自含有下述(A)成分,(B)成分,(C)成分及(D )成分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之,第一觀點〜第三觀點中任 一觀點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 (A) 成分:鹼可溶性樹脂 (B) 成分: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 物 (C )成分:藉由事後烘烤與(a )成分交聯反應之 化合物 (D )成分:光酸發生劑。 第五觀點係,其中該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中, 根據(A)成分100質量份,含有爲1〜8〇質量份之該( B)成分,爲1〜70質量份之該(C)成分,及爲0.5〜50 質量份之該(D)成分者,之第一觀點〜第四觀點中任一 觀點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 第六觀點係,基材爲形成TFT元件之基材,之第一 觀點〜第五觀點中任一觀點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 第七觀點係,由第一觀點〜第五觀點中任一觀點之製 造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所成TFT陣列平坦化膜。 第八觀點係,具有由第一觀點〜第五觀點中任一觀點 之製ia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之顯示元件。 第九觀點係,具有由第一觀點〜第五觀點中任一觀點 之製造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之液晶顯示元件。 -9- 200819918 發明效果 本發明所得透明性硬化膜,因具有在半曝光時感度高 ,且曝光限度寬廣之效果,尤其是,可使TFT平坦化膜 之凹凸與接觸孔以高感度且可同時精度良好的形成之半透 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可恰當使用。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本發明係含有:在基材上將曝光感度相異之2層正型 感光性樹脂層,層合成爲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可位 於該基材及高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之間之位置,將此 2層所成正型感光性樹脂層曝光,進行曝光後加熱(Post Exposure Bake: PEB),顯影,事後烘烤之步驟,爲其特 徵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 詳言之,係含有:在基材上形成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 樹脂層,進而在該低感度層上使高感度正型感光性樹脂層 層合在基材上使曝光感度相異之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層 合之步驟,將此經層合之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予以曝光 之步驟,使該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曝光後加熱之步 驟,使該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顯影之步驟,使該2 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事後烘烤之步驟,之透明性硬化 膜之製造方法中,該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含有下述 (A)成分,(B)成分’ (C)成分及(D)成分之正型 感光性樹脂層爲其特徵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 -10- 200819918 (A)成分:鹼可溶性樹脂 (B )成分: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 物 (C )成分:藉由事後烘烤與(A )成分交聯反應之 化合物 (D)成分:光酸發生劑。 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在基材上將曝光感度相異之 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予以層合下,透過半色調光罩進行 曝光之際,在高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以下,稱爲高 感度層)與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以下,稱爲低感 度層)可形成相異圖型形狀。亦即,根據本發明之製造方 法,透過半色調光罩,而可在高感度層與低感度層使相異 之畫面形狀於1次曝光形成。 本發明中,因層合成爲低感度層位於該基材及高感度 層之間之位置,故在顯影時,作爲未曝光部則殘存高感度 層及低感度,半曝光部之高感度層被除去而使得低感度層 殘存,完全曝光部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高感度層與低感 度層)全被除去使基材暴露。 在此所謂之半曝光部,可以比完全曝光部更少的曝光 量進行顯影,且爲可形成所望畫面(image )之部分。 爲獲得所望畫面,則可抑制層合之低感度層與高感度 層之互混(intermixing)爲所求。在該二層中互混之抑制 爲不充分之情形,低感度層與高感度層之界面成爲不明瞭 ,在半曝光時則難以獲得所望畫面。 200819918 本發明中,在低感度層形成之際,將形成該層之正型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塗佈後進行預備乾燥(加熱處理 )下,可使含於該樹脂組成物之成分彼此之間進行交聯, ^ 藉此,難溶於有機溶劑之膜則可形成於基材上。因此,其 - 後在低感度層之上形成高感度層之際,即使將形成該層之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予以塗佈,則並無產生低感 度層與高感度層之互混。 • 接著,高感度層及低感度層,各自,在照射比顯影開 始爲必要的曝光量更少量之光之情形,在顯影時膜變薄被 抑制,而在照射顯影開始爲必要的曝光量之光之後,可快 速地顯影(高精度且高感度)爲所期望。 在此於半曝光部中,在顯影時,低感度層之溶解爲完 成之曝光量,與高感度層之溶解爲開始之曝光量之差則成 爲半曝光限度。此係,高感度層與低感度層之感度差有密 接關係,該等2層之感度差越大則半曝光限度越大。亦即 Φ ,高感度層若其感度越高,低感度層若其感度越低則曝光 • 限度可越變寬廣。而爲獲得高精度之畫面’半曝光限度以 , 以上爲佳。 另一方面,爲使元件製造之製造效率提高,則低感度 層有某一程度之高感度至爲重要。此係’目的在於使半曝 光限度變大,在低感度層之顯影之開始若必要的曝光量過 大時,結果造成低感度層之感度降低’反而係因製造效率 降低所致。 因此,低感度層方面,例如,以感度高的化學增強型 -12- 200819918 感光層爲佳。 因此,高感度層與高感度之低感度層比較進而高感度 之感光層被要求,而以感度更高的化學增強型之感光層爲 • 佳。 . 使用於本發明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係如上述,在形 成所望畫面後進行事後烘烤下可獲得透明硬化膜。 以下就更佳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加以敘述。 <低感度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低感度層)> 用於本發明之低感度層,係由(A )成分之鹼可溶性 樹脂,(B)成分之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 合物,(C )成分之藉由事後烘烤與(A )成分交聯反應 之化合物,及,含有(D)成分之光酸發生劑之正型感光 性樹脂組成物所成者。 通常,低感度層係將上述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溶解 # 於(E )溶劑成爲溶液形態,將該溶液塗佈於基材,在乾 • 燥下可形成。以下就各成分加以敘述。 [(A)成分] (A)成分係鹼可溶性樹脂,在恰當之物方面,在樹 脂之構造中,具有:與(B)成分之具有乙燒醚基之化合 物之間進行熱交聯反應用之官能基;以及與藉由(C )成 分之事後烘烤而與(A )成分交聯反應之化合物之間進行 熱硬化反應之膜硬化用之官能基,且,數平均分子量爲 -13- 200819918 2,000〜5 0,000之鹼可溶性樹脂。 換言之,(A )成分爲鹼可溶性樹脂,在恰當之物方 面,係在樹脂構造中,具有:與藉由預烘烤在(B)成分 ' 之具有乙烯醚基之化合物之間進行熱交聯反應用之官能基 - ,以及,與藉由事後烘烤與(C)成分進行交聯反應可予 熱硬化反應之膜硬化用之官能基,且,數平均分子量爲 2,000〜50,000之鹼可溶性樹脂。 # 熱交聯反應用之官能基,在提高之溫度之下(預烘烤 之溫度)與(B)成分化合物中乙烯醚基反應,在與(B )成分之化合物之間可進行熱交聯基,其代表性官能基, 係選自羧基及苯酚性羥基之群之至少一種。 又,膜硬化用之官能基,在上述(A )成分及(B ) 成分之熱交聯體中(在曝光部之情況,使熱交聯體進而解 離之脫交聯體中),在更爲高的溫度(事後烘烤之溫度) 之下,在與(C )成分之化合物之間進行交聯反應,使膜 ® 可予以硬化之基。 • 如後述,在(C)成分具有2個以上嵌段異氰酸酯基 - 之化合物之情形,具有(A )成分之膜硬化用之官能基, 在與(C)成分之化合物之間透過嵌段部分被解離之異氰 酸酯基進行交聯反應,使膜予以硬化。 作爲膜硬化用之官能基之代表性官能基,係選自苯酚 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基及活性氫之胺基之群的至少一種。 在此,具有活性氫之胺基係指,藉由反應可使質子釋 出之1級或2級之胺基之意。因此,醯胺基,因不具有活 -14- 200819918 性氫,故並不該當於具有活性氫之胺基。 (A)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若爲具有此種構造之鹼 可溶性樹脂爲佳,就構成樹脂之高分子主鏈之骨架及側鏈 之種類等並無特別限定。 然而,(A)成分之樹脂,數平均分子量在2,000〜 50,000之範圍內。數平均分子量超過50,000而爲過大之 物時,顯影殘渣易於發生,感度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數 平均分子量未達2,〇 00而爲過小之物時,在顯影之際,曝 光部之膜變薄發生相當量,會有硬化不足之情形。 在(A )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方面,可例舉例如丙烯 酸系樹脂,聚羥基苯乙烯系樹脂,或聚醯亞胺先質或聚醯 亞胺等。 本發明中,將複數種單體聚合所得共聚物(以下,稱 爲特定共聚物)所成鹼可溶性樹脂作爲(A )成分使用。 在此情形,(A)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可爲複數種特定 共聚物之摻合物。 亦即’上述特定共聚物,係將顯現鹼可溶性之單體, 亦即適宜選自具有羧基及苯酚性羥基中至少一者之單體之 群之至少一種單體,與具有膜硬化用之官能基的單體,亦 即適宜選自苯酚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基及活性氫之胺基中 之至少一者之單體之群之至少一種之單體,作爲必須構成 單位所形成之共聚物中,其數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 )爲 2,0 0 0 〜5 0,〇 〇 〇 之物。 此外上述特定共聚物之數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 -15- 200819918 量,例如係使用日本分光公司製GPC裝置(Shodex (登 錄商標)柱KF8 03L及KF8 04L),使溶離溶劑四氫呋喃 以流量1ml/分在柱中(柱溫度40°C)流動使之洗脫( elution)之條件進行測定。 在上述「具有羧基及苯酚性羥基中至少一者之單體」 則含有,具有羧基之單體,具有苯酚性羥基之單體,以及 ,具有羧基及苯酚性羥基兩者之單體。該等單體,並不限 於具有一個羧基或苯酚性羥基者,亦可具有複數個。 又在上述「苯酚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基及活性氫之胺 基中至少一者之單體」係含有,具有苯酚性羥基以外之具 有羥基之單體,具有具活性氫之胺基之單體,以及,苯酚 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基及活性氫之胺基兩者的單體。該等 單體,並不限於苯酚性羥基以外之具有具一個羥基或活性 氫之胺基一個者,亦可具有複數個。 以下,試例舉上述單體之具體例,但並非限定於該等 〇 在具有羧基之單體方面,可例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 烯酸,巴豆酸,單- (2-(丙烯醯基氧)乙基)鄰苯二酸 酯,單-(2-(甲基丙烯醯基氧)乙基)鄰苯二酸酯,N-(羧基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羧基苯基)甲基丙烯 醯胺,N-(羧基苯基)丙烯醯胺等。 具有苯酚性羥基之單體方面,可例舉例如羥基苯乙烯 ,N-(羥基苯基)丙烯醯胺,N-(羥基苯基)甲基丙烯醯 胺,N-(羥基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 -16- 200819918 苯酚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基之單體方面 2·羥基乙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丙烯酸酯 氧-6·羥基降括烯基(norbornene) -2-羧基( • 6-內酯,2 -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 -羥基 • 酸酯,5-甲基丙烯醯基氧-6-羥基降萡烯基 等。 進而,具有具活性氫之胺基的單體方隹 B 胺基乙基丙烯酸酯,2-胺基甲基甲基丙烯酸j 又,特定共聚物,可使具有熱交聯反應 單體及具有膜硬化用之官能基的單體以外之 稱爲其他單體)作爲構成單位所形成之共聚 其他單體,具體言之,有羧基及苯酚性 至少一者之單體,以及,苯酚性羥基以外之 性氫之胺基之中具有至少一者之單體予以共 佳,在不損及(A )成分之特性之範圍,尤3 Φ 其他單體之具體例方面,可例舉丙烯酸 • 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順丁烯二醯亞胺化合物 , 丁烯二酸酐,苯乙烯化合物及乙烯化合物等 丙烯酸酯化合物方面,可例舉例如甲基 基丙烯酸酯,異丙基丙烯酸酯,苄基丙烯酸 酸酯,蒽基丙烯酸酯,蒽基甲基丙烯酸酯, ,2,2,2-三氟乙基丙烯酸酯,三級丁基丙烯 丙烯酸酯,異萡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乙基 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2-乙氧基乙基丙烯 ,可例舉例如 ,5-丙烯醯基 carboxylic )- 丙基甲基丙烯 2 -錢基-6 -內醋 5,可例舉2- 酯等。 用之官能基的 單體(以下, 物。 羥基之中具有 具有羥基及活 聚爲可行者則 笔是無限定。 酯化合物,甲 ,丙燒腈,順 〇 丙烯酸酯,乙 酯,萘基丙烯 苯基丙烯酸酯 酸酯,環己基 丙烯酸酯,甲 酸酯,四氫糠 -17 - 200819918 基丙烯酸酯,3-甲氧基丁基丙烯酸酯,2-甲基-2-金剛 丙條酸酯,2 -丙基-2 -金剛院基丙嫌酸酯,8 -甲基-8 -癸基丙燒酸醋,及’ 8 -乙基-8-二環癸基丙嫌酸醋等。 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方面,可例舉例如甲基甲基 酸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異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苄 基丙烯酸酯,萘基甲基丙烯酸酯,蒽基甲基丙烯酸酯 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苯基甲基丙烯酸酯,2,2,2-三 基甲基丙烯酸酯,三級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環己基甲 烯酸酯,異萡基甲基丙烯酸酯,2 -甲氧基乙基甲基丙 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乙氧基乙基甲 烯酸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3-甲氧基丁基甲基 酸酯,2-甲基-2-金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2-丙基-2-烷基甲基丙烯酸酯,8 -甲基-8-三環癸基甲基丙烯酸 及,8-乙基-8-三環癸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乙烯化合物方面,可例舉例如甲基乙烯醚,苄基 醚,2-羥基乙基乙烯醚,苯基乙烯醚,及,丙基乙烯 〇 苯乙烯化合物方面,可例舉例如苯乙烯,甲基苯 ,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 順丁烯二醯亞胺化合物方面,可例舉例如順丁靖 亞胺,N-甲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 及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 獲得本發明所用特定共聚物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 如將自羧基及苯酚性羥基中具有至少一者之單體之群 烷基 三環 丙烯 基甲 ,蒽 氟乙 基丙 烯酸 基丙 丙烯 金剛 酯, 乙烯 醚等 乙烯 一醯 胺, ,例 所適 -18- 200819918 宜選擇之至少一種單體’與將自苯酚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 基及活性氫之胺基中具有至少一者之單體之群所適宜選擇 之至少一種單體,與依所期望之上述單體以外之單體,與 ‘ 依所期望使聚合引發劑等在溶劑中,於5 0〜1 1 0 °C之溫度 • 下進行聚合反應所得。此際,所用之溶劑,若爲構成特定 共聚物之單體及溶解特定共聚物者則並無特別限定。具體 例方面,可例舉後述(E )溶劑所記載之溶劑。 Φ 如此一來所得特定共聚物,通常,係此特定共聚物溶 解於溶劑之溶液狀態。 又,如上述所得特定共聚物之溶液,在二乙基醚或水 等之攪拌下投入予以再沈澱,將生成之沈澱物經過濾·洗 淨後,在常壓或減壓下,進行常溫或加熱乾燥下,可成爲 特定共聚物之粉體。藉由此種操作,可除去與特定共聚物 共存之聚合引發劑或未反應單體,結果,可獲得經精製之 特定共聚物之粉體。於一次操作無法充分地精製之情形, ^ 將所得粉體再溶解於溶劑,重覆進行上述操作爲佳。 • 本發明中,特定共聚物之粉體可照樣使用,或使該粉 , 體,例如再溶解於後述之(E )溶劑作爲溶液狀態使用亦 可。 又,(A)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方面,亦可使用聚醯 胺酸,聚醯胺酸酯,一部份經醯亞胺化之聚醯胺酸等之聚 醯亞胺先質,含羧酸基聚醯亞胺等之聚醯亞胺,該等若爲 驗可溶性可毋庸限定其種類而作使用。 上述聚醯亞胺先質或聚醯亞胺相對於顯影性或使用之 -19- 200819918 溶劑的溶解性觀點而言,則在數平均分子量(聚氧化伸乙 基及聚乙二醇換算値)2,000〜50,000之範圍內之物。 此外’上述聚醯亞胺先質或聚醯亞胺之數平均分子量 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係使用曰本分光公司製GPC 裝置(Shodex (登錄商標)柱 KD802,KD803 及 KD804 ),使溶離溶劑O.lmol%溴化鋰N,N-二甲基醯胺甲醯胺溶 液於流量iml/分在柱中(柱溫度40°C )流動予以洗脫之 條件下測定。 爲聚醯亞胺先質之該聚醯胺酸,一般可將(a)四羧 酸二酐化合物與(b )二胺化合物予以縮聚而得。 (a)四羧酸二酐化合物尤其是無限定,試例舉具體 例,則有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 ’ -聯苯基四羧酸二酐, 3,3",4,4’-二苯基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醚四羧酸 二酐,3,3’,4,4’-二苯基楓四羧酸二酐等之芳香族四羧酸, 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1,2-二甲基-1,2,3,4-環丁烷四 羧酸二酐,1,2,3,4-四甲基-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 1,2,3,4-環戊烷四羧酸二酐,1,2,3,4-環己烷四羧酸二酐, 3,4-二羧-1,2,3,4-四氫-1-萘琥珀酸二酐般之脂環式四羧酸 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般之脂肪族四羧酸二酐。 該等可爲1種或組合2種以上之化合物使用。 又,(b)二胺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例如2,4-二胺 基苯甲酸,2,5-二胺基苯甲酸,3,5-二胺基苯甲酸,4,6-二胺基-1,3-苯二羧酸,2,5-二胺基-1,4-苯二羧酸,雙(4-胺基-3-羧苯基)醚,雙(4-胺基-3,5-二羧苯基)醚,雙 -20- 200819918 (4-胺基-3-羧苯基)颯,雙(4-胺基-3,5-,4,4’-二胺基-3,3f-二羧聯苯基,4,4’-二胺 5,5’-二甲基聯苯基,4,4’-二胺基-3,3f-二羧 聯苯基,1,4-雙(4-胺基-3-羧苯氧基)苯: 基-3-羧苯氧基)苯,雙[4- ( 4-胺基-3-羧苯 ,雙[4- ( 4-胺基-3-羧苯氧基)苯基]丙烷, 胺基-3-羧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4-二0: 二胺基苯酚,2,5-二胺基苯酚,4,6-二胺 2,5-二胺基氫醌,雙(3-胺基-4-羥基苯基) 基-3-羥基苯基)醚,雙(4-胺基-3,5-二羥 雙(3-胺基-4-羥基苯基)甲烷,雙(4-胺 )甲烷,雙(4-胺基-3,5-二羥基苯基)甲 基-4-羥基苯基)碾,雙(4-胺基-3-羥基苯 4-胺基-3,5-二羥基苯基)楓,2,2-雙(3-胺 )六氟丙烷,2,2-雙(4-胺基-3-羥基苯基 2,2-雙(4-胺基-3,5-二羥基苯基)六氟丙烷 3,3’-二羥基聯苯基,4,4’-二胺基-3,3’-二羥 聯苯基,4,4’一二胺基-3,V-二羥基-5,5’-二 ,1,4-雙(3-胺基-4-羥基苯氧基)苯,1,3-羥基苯氧基)苯,1,4·雙(4-胺基-3-羥基 1,3-雙(4-胺基-3-羥基苯氧基)苯,雙[4-基苯氧基)苯基]親’雙[4 - ( 3 -胺基-4 -淫基 ]丙烷,2,2_雙[4- ( 3-胺基-4-羥基苯氧基) 等具有苯酚性羥基之二胺化合物,1,3-二胺 二羧苯基)礪 基-3,3’-二羧--5,5'-二甲氧基 ,1,3-雙(4-胺 氧基)苯基]楓 2,2-雙[4- ( 4-安基苯酚,3,5-基間苯二酚, 醚,雙(4-胺 基苯基)醚, 基-3-羥基苯基 烷,雙(3-胺 基)颯,雙( 基-4-羥基苯基 )六氟丙烷, ,4,4’-二胺基-基-5,5’ - _^甲基 甲氧基聯苯基 •雙(3-胺基-4-苯氧基)苯, (3-胺基-4-羥 ;苯氧基)苯基 苯基]六氟丙烷 基-4-氨硫基苯 -21 - 200819918 ’ 1,3-二胺基-5-氫硫基苯,1,4-二胺基-2-氫硫基苯,雙( 4-胺基-3-氫硫基苯基)醚,2,2 -雙(3_胺基-4 -氫硫基苯基 )六氟丙烷等具有苯硫酚基之二胺化合物,1,3-二胺基苯-4-砸酸,1,3-二胺基苯-5-碾酸,1,4-二胺基苯-2-颯酸,雙 (4-胺基苯-3-颯酸)醚,4,4匕二胺基聯苯基-3,3乂二碾酸 ’ 4,4’-二胺基-3,3’-二甲基聯苯基-6,6匕二諷酸等具有礪酸 基之二胺化合物。又,對伸苯基二胺,間伸苯基二胺, 4,4’-亞甲基-雙(2,6·乙基苯胺),4,4’-亞曱基-雙(2-異 丙基-6-甲基苯胺),4,4’-亞甲基-雙(2,6-二異丙基苯胺 ),2,4,6-三甲基-1,3-伸苯基二胺,2,3,5,6-四甲基-1,4-伸 苯基二胺,鄰聯甲苯胺(toildine ),間聯甲苯胺, 3,3 ',5,5 ’ -四甲基聯苯胺,雙[4 - ( 3 -胺基苯氧基)苯基]颯 ,2,2-雙[4- ( 3-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 ( 3-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胺基-3,3’-二甲基二 環己基甲烷,4,4’-二胺基二苯基醚,3,4-二胺基二苯基醚 ,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2,2-雙(4-苯胺基)六氟丙烷 ,2,2-雙(3-苯胺基)六氟丙烷,2,2-雙(3-胺基-4-甲苯 甲醯基)六氟丙烷,1,4-雙(4-胺基苯氧基)苯,1,3-雙 (4-胺基苯氧基)苯,雙[4- ( 4-胺基苯氧基)苯基]颯, 2,2-雙[4- ( 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 ( 4-胺 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等之二胺化合物。 該等可組合1種或2種以上之化合物加以使用。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醯胺酸在由(a)四羧酸二酐化合 物與(b )二胺化合物所製造之情形,兩化合物之配合比 -22- 200819918 ,亦即< (b )二胺化合物之總莫耳數/ ( a )四羧酸二酐化 合物之總莫耳數>以0.7〜1.2爲佳。與通常之縮聚反應相 同,此莫耳比越接近1則生成之聚醯胺酸之聚合度越大使 得分子量增加。 又,二胺化合物過剩使用而聚合之際,相對於殘存之 聚醯胺酸之末端胺基係使羧酸酐反應而可保護末端胺基。 此種羧酸酐之例方面可例舉酞酸酐,偏苯三甲酸酐, 順丁烯二酸酐,萘二甲酸酐,氫化酞酸酐,甲基-5 _降萡 烯基(norbornene) -2,3-二羧酸酐,伊康酸酐,四氫酞酸 酐等。 在聚醯胺酸之製造中,二胺化合物與四羧酸二酐化合 物之反應的反應溫度爲-20〜150°C,較佳爲可選擇-5〜 1 〇〇 °C之任意溫度。在獲得高分子量之聚醯胺酸,反應溫 度5 °C〜40°C,反應時間1小時〜48小時之範圍可適宜選 擇。爲獲得在低分子量且保存穩定性高的部分地經醯亞胺 化之聚醯胺酸則自反應溫度401:〜90°C,反應時間1〇小 時以上選擇更佳。 又,在使末端胺基以酸酐保護之情形之反應溫度爲_ 20〜150 °C,較佳爲可在-5〜100 °C之任意溫度選擇。 二胺化合物與四羧酸二酐化合物之反應可在溶劑中進 行。此際可使用之溶劑方面,有N,N-二甲基甲醯胺', 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N-乙烯吡咯啶酮’ N-甲基己內醯胺,二甲基亞颯,四甲基脲,吡啶’二甲基 颯,六甲基亞颯,間甲酚,γ-丁內酯,乙酸乙酯,乙酸丁 -23- 200819918 酯,乳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 3-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乙 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 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丙二醇 二甲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 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 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 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卡必醇乙酸酯, 乙基溶纖劑乙酸酯,環己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 ,2-庚酮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使用。進而,在 不溶解聚醯胺酸之溶劑,藉由聚合反應所生成之聚醯胺酸 在不析出之範圍,可混合於上述溶劑來使用。 如此一來所得之含聚醯胺酸之溶液,對正型感光性樹 脂組成物之溶液之調製可照樣使用。又,將聚醯胺酸於水 ,甲醇,乙醇等之弱溶劑予以沈澱單離進行回收後使用亦 可° 如此一來所得之聚醯胺酸,係使羧基酯化,亦可作爲 聚醯胺酸酯來使用。 如此一來所得之聚醯胺酸可單獨使用,亦可與上述鹼 可溶性樹脂同時使用。 又,本發明中,可使用任意之聚醯亞胺。本發明所用 之聚醯亞胺係指將該聚醯胺酸等聚醯亞胺先質以化學或熱 方式進行50%以上醯亞胺化者。該等聚醯亞胺可含有聚醯 胺醯亞胺,聚醚醯亞胺等的共聚物。 •24- 200819918 在本發明所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之聚醯亞胺’ 爲了賦予鹼溶解性以具有羧基或者苯酚性羥基者,或具有 藉由熱或酸之作用可生成羧酸或苯酚性羥基之基者爲佳。 對聚醯亞胺之羧基或苯酚性羥基之導入方法,可使用 :使用具有羧基或苯酚性羥基之單體的方法,以具有羧基 或苯酚性羥基之酸酐將胺末端封閉之方法,或在將聚醯亞 胺先質進行醯亞胺化之際使醯亞胺化率爲99%以下之方法 等。 又,對聚醯亞胺之熱或酸之作用所致使羧酸或苯酚性 羥基生成之基之導入方法,可使用藉由熱或酸之作用使羧 基或苯酚性羥基生成之單體之方法,將預先導入之羧基或 苯酚性羥基或者醯亞胺化後之羧酸殘基以熱或酸之作用而 解離之基予以反應之方法。 此種聚醯亞胺係將上述聚醯亞胺先質合成後,在進行 化學醯亞胺化或者熱醯亞胺化下而可得。 化學醯亞胺化之方法方面一般係在聚醯亞胺先質溶液 添加過剩之乙酸酐及吡啶自室溫至1 00 °c予以反應之方法 。又,熱醯亞胺化之方法方面一般係使用將聚醯亞胺先質 溶液在溫度180°C〜250°c—邊脫水一邊加熱之方法。 如此一來所得之聚醯亞胺可單獨使用,亦可與上述其 他鹼可溶性樹脂(例如特定共聚物等)同時使用。 [(B )成分] (B)成分係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 -25- 200819918 物。此係,在慣用之預烘烤溫度與(A )成分之鹼可溶性 樹脂可熱交聯之乙烯醚基在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之化合 物則佳,就其種類及構造並無特別限定。 此(B)成分之化合物,在與(A)成分之鹼可溶性 樹脂之熱交聯後,於光酸發生劑之存在下藉由曝光所產生 之酸,而可自(A )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分離(脫交聯) ,其後藉由使用到鹼顯影液之顯影與(A )成分之鹼可溶 性樹脂一起被除去。因此,在此種化合物方面,一般可適 用在乙烯醚型化學增強型光阻之成分所使用之乙烯醚系化 合物等。在此種化合物之使用情形,改變該化合物之配合 量以調整熱交聯密度’而具有可控制所形成之畫面之益處 接著,在(B )成分之化合物方面,在上述乙烯醚系 化合物之中’尤其是式(1)及式(2)所示之化合物’就 在曝光部中可毫無殘膜或殘渣之顯影之點則佳。
[化1]
(式中,η爲2〜10之整數,k爲1〜10之整數,R1爲n 價有機基)° -26- 200819918 [化a
式(2) (式中,m示2〜10之整數)。 式(1)之η示1分子中乙烯醚基之數,η方面,以2 〜4之整數更佳。接著,式(2)之m亦示一分子中乙烯 醚基之數,m方面,以2〜4之整數更佳。 該式(1)及該式(2)所示化合物之具體例方面,可 例舉雙(4-(乙烯氧甲基)環己基甲基)戊二酸酯,三( 乙二醇)二乙烯醚,己二酸二乙烯酯,二乙二醇二乙烯醚 ,三(4-(乙烯氧)丁基)偏苯三酸酯,雙(4-(乙烯氧 )丁基)對苯二甲酸酯,雙(4-(乙烯氧)丁基異鄰苯二 酸酯’及1,4-環己烷二甲醇二乙烯醚等之環己烷二甲醇二 乙烯醚等。 又’ (B )成分之化合物,相對於(A )成分1 0 0質 量份,可以1〜80質量份,較佳爲5〜40質量份之比率使 用。(B )成分之化合物使用量未達該範圍下限之過少量 時’在未曝光部中膜變薄爲顯著所形成圖型之起伏圖型( relief pattern )形狀爲不良。另一方面,(B)成分之化 合物使用量超過該範圍上限而爲過量時,膜之感度大幅降 低,在顯影後造成圖型間之殘渣之發生。 [(C)成分] -27- 200819918 (C)成分係藉由事後烘烤而與(A)成分進行交聯 反應之化合物,恰當爲,可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 嵌段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此係在與(B )成分之化合物 之間被熱交聯或進而在與其之間被脫交聯之(A )成分之 鹼可溶性樹脂所成膜,相對於此,例如在慣用之事後烘烤 溫度將可進行熱硬化般之嵌段異氰酸酯基之1分子中具有 二個以上之化合物則佳,就其種類及構造並無特別限定。
此(C)成分之化合物中,異氰酸酯基(-NCO )係藉 由適當保護基所嵌段之嵌段異氰酸酯基在1分子中具有二 個以上,接著在曝曬於熱硬化之際之高溫時,保護基(嵌 段部分)經熱解離而移除’透過所產生之異氰酸酯基在( A)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中之熱硬化用之官能基(例如苯 酚性羥基以外之具有羥基及活性氫之胺基)相互之間進行 交聯反應者,例如,式(3 ) [化3] 式⑶ R2—C—N—— II I Ο Η (式中,R2示嵌段部之有機基)所示之基在1分子中有 二個以上(此基可爲相同之物,又亦可爲各自相異之物) 之化合物。 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嵌段異氰酸酯基之(C)成分 之化合物,例如相對於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異氰酸酯基 之化合物,藉由使適當嵌段劑作用而可得。 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方面,可 -28 - 200819918 例舉例如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 i6 -亞己基二異氰酸酯, 亞甲基雙(4 -環己基異氰酸酯),三甲基亞己基二異氰酸 酯等,或該等之二聚物,三聚物’或’該等與二醇類,三 醇類,二胺類,三胺類之反應物。 嵌段劑方面,有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 2-乙氧基己醇,2 -N,N -二甲基胺基乙醇,2 -乙氧基乙醇, 環己醇等之醇類,苯酸,鄰硝基苯酣,對氯苯酣,鄰,間 或對甲酚等之苯酚類,ε-己內醯胺等內醯胺類,丙酮肟, 甲基乙基酮肟,甲基異丁基酮肟,環己酮肟,乙醯苯肟, 二苯基酮肟等之肟類,吡唑,3,5-二甲基吡唑,3-甲基吡 唑,等之吡唑類,十二烷硫醇,苯硫醇等之硫醇類。 (C )成分之化合物,在事後烘烤溫度之更高溫,會 產生嵌段部分之熱解離,而透過異氰酸酯基來進行交聯反 應者,而在預烘烤溫度般之更低溫,爲了不進行異氰酸酯 基所致交聯,則使嵌段部分之熱解離溫度比預烘烤溫度更 爲相當地高者,例如爲1 2 0 °C〜23 0°(:之物作爲((:)成分 之化合物尤佳。 此種(C )成分之化合物方面,可例舉例如其次之具 體例。 -29- 200819918 [化4]
(S-l) (S-2)
(S-3) 生者之(C)成分之化合物,就耐熱性 ,在此種化合物方面,可舉以下之物。 下述式中之R示有機基。 酮二異氰酸酯所衍 ,塗膜性之點更佳
-30- 200819918 [化5]
〇=k〇-R-〇>=〇
-31 - 200819918 [化6]
-32- 200819918 [化7]
本發明中,(C)成分之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又 可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又,(C )成分之化合物相對於(A )成分10 0質量份 -33- 200819918 ,可以3〜70質量份,較佳爲在5〜40質量份之比率作使 用。(C)成分之化合物使用量若爲未達該範圍下限之過 少量時,熱硬化並不充分無法獲得可滿足之硬化膜,另一 方面,(C)成分之化合物使用量超過該範圍之上限而爲 過量時,則顯影並不充分,而會產生顯影殘渣。 [(D)成分] (D)成分係光酸發生劑(亦稱爲PAG )。此係藉由 使用於曝光之光照射而爲直接或者間接使酸(颯酸類,竣 酸類等)發生之物質,若爲具有此種性質者,則其種類及 構造等並無特別限定。 (D )成分之光酸發生劑方面,可例舉例如重氮甲烷 化合物,鑰氯化合物,硼醯亞胺化合物,二颯系化合物, 碾酸衍生物化合物,硝基苄基化合物,安息香甲苯磺酸鹽 化合物,鐵芳烴錯合物,含鹵三哄化合物,苯乙酮衍生物 化合物,及,含氰基肟磺酸鹽化合物等。習知所知或習知 所使用之光酸發生劑均無特別限定,而可適用於本發明。 此外,本發明中,(D)成分之光酸發生劑可單獨使用一 種,又亦可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此種光酸發生劑之具體例方面,可例舉以下之物。尤 其是,該等化合物係有極多數可適用之光酸發生劑中之少 數例,當然對該等並無任何限定。 -34- 200819918 [化8]
氯化二苯基碘鑰,二苯基碘鑰三氟甲烷磺酸鹽 基碘鑰甲黃醯酯,二苯基碘鑰甲苯磺酸鹽,溴化二 鑰,二苯基碘鎗四氟硼酸酯,二苯基碘鑰六氟銻酸 苯基碘鐵六氟砷酸鹽(arsenate ),雙(對三級丁 )碘鑰六氟磷酸鹽,雙(對三級丁基苯基)碘鐵甲 ,雙(對三級丁基苯基)碘鍚甲苯磺酸鹽,雙(對 基苯基)碘鑰三氟甲烷磺酸鹽,雙(對三級丁基苯 鑰四氟硼酸酯,氯化雙(對三級丁基苯基)碘鑰, ,二苯 苯基碘 鹽,二 基苯基 黃醯酯 三級丁 基)碘 氯化雙 -35- 200819918 (對氯苯基)碘鑰,雙(對氯苯基)碘鍚四氟硼酸酯,氯 化三苯基鎏,溴化三苯基鎏,三苯基鎏三氟甲烷磺酸鹽, 三(對甲氧基苯基)鎏四氟硼酸酯,三(對甲氧基苯基) Λ 鎏六氟膦酸酯,三(對乙氧基苯基)鎏四氟硼酸酯,氯化 ^ 三苯基鳞,溴化三苯基鳞,三(對甲氧基苯基)鐵四氟硼 酸酯,三(對甲氧基苯基)錢六氟膦酸酯,三(對乙氧基 苯基)鐵四氟硼酸酯, _ [化 9]
-36- 200819918 [化 10]
ο οI. ϋ II II :〇 式(16) H3c
00 11 II s,s It II 式(17) O-J^SO ^(i8)
式(21) o^jo
OiJ1-〇 p
O H3 式(24) .0
-Oj-CF3 式(25) O
o P
«〇1»C4F9 式(26) Ο p
-〇-卜6 式(27) Ο -37- 200819918 [化 11]
-38- 200819918 [化 12] Π
式(36) 式(40) 式(42)
式(44) W门斗2„5 -39 - 200819918 [化 13]
-40- 200819918 [化 14]
-41 - 200819918 [化 15]
式(63) hoOO{J- h3co
[化 16] h3co
CC,3 CCI 式(68) Cl3 h3co
N=<CC,3 C-U 〉N 式(69)
,Η H H3CO, CCI3 i·一cci3 HOH2CH2CO
式(70) tci3 式(71) CCI3 c4h9o
式(72) pci3 CCI3 -42 - 200819918 又,(D)成分之光酸發生劑’相對於(A)成分之 鹼可溶性樹脂100質量份爲0.5〜50質量份,較佳爲於1 〜30質量份之比率使用。(D)成分之光酸發生劑之使用 量·未達該範圍之下限而爲過少量時,在曝光之際,自被熱 交聯之(B)成分之化合物之(A)成分之鹼可溶性樹脂 的解離無法進行,使得所望圖型之起伏圖型難以獲得,另 一方面,(D)成分之光酸發生劑之使用量超過該範圍之 上限而爲過量時,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保存穩定性變 得劣化。 [(E )溶劑] 用於本發明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上述(A )成分〜(D)成分,通常係使該等成分溶解於(E)溶 劑使溶液塗佈,來形成正型感光性樹脂層。 此(E )溶劑係,將(A )成分〜(d )成分溶解,且 依所期望將所添加之後述(F)成分等予以溶解者,若爲 具有此種溶解能之溶劑’其種類及構造等並無特別限定。 此種(E )溶劑方面,可例舉例如乙二醇單甲基醚, 乙二醇單乙基醚,甲基溶纖劑乙酸酯,乙基溶纖劑乙酸酯 ’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丙二 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丙基醚乙酸 酯’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環戊酮,環己酮,2_庚 酮’ γ -丁內酯’ 2 -羥基丙酸乙酯,2 -羥基-2_甲基丙酸乙酯 ,乙氧基乙酸乙酯’羥基乙酸乙酯,2 -羥基-3-甲基丁烷 -43- 200819918 酸甲酯,3 -甲氧基丙酸甲酯,3 -甲氧基丙酸乙酯,3 -乙氧 基丙酸乙酯,3_乙氧基丙酸甲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 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N,N-二 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及N-甲基吡咯啶酮等 〇 該等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二種以上使用。 該等(E )溶劑中,以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 基醚乙酸酯,2-庚酮,丙二醇丙基醚,丙二醇丙基醚乙酸 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就塗膜性良好且安全性高之 觀點而言更佳。該等溶劑,一般可作爲光阻材料用之溶劑 作使用。 [(F )成分] (F )成分係界面活性劑。在該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 物之溶液調製時,於目的爲提高其塗佈性下,在不損及本 發明效果之範圍,進而可添加界面活性劑。 (F )成分之界面活性劑方面,並無特別限定,而有 例如氟系界面活性劑,聚矽氧系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系界 面活性劑等。此種界面活性劑方面,可使用例如住友3M 公司製,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公司製或旭硝子公司製等市 售品。該等市售品,因可容易獲得而爲恰當。其具體例方 面,可例舉 f-topEF301,EF303,EF352 (Jemco 公司製 ),maga fuck F171,F173,R-30 (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 公司製),?111〇1^4?€430,?〇431(住友3乂公司製), -44 - 200819918 asahi guard AG710,Safron S-382,SC101 ,SC104,SC105,SC106 (旭硝子公司製 性劑。 該等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使用一種, 使用。 在使用界面活性劑之情形,其含量, 脂組成物之溶液1〇〇質量%中通常爲0.2 佳爲〇·1質量%以下。(F)成分之界面活 設定於超過0.2質量%之量,造成上述塗 鈍化,而無經濟效果。 [其他添加劑] 再者,本發明所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 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可因應需要,含有 矽烷偶合劑等之黏接補助劑,顏料,染料 消泡劑,或多價苯酚,多價羧酸等溶解促 矽烷偶合劑,可在目的爲提高與基板密接 其具體例如以下所示,有例如7 -甲 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矽烷,2-( 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Ν-胺基乙基-γ-基砂院’ 3 -脈基丙基三乙氧基砂院,γ -異 氧基矽烷,正辛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三 基)矽烷,β- ( 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 γ-環氧丙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氫硫基- ,SC102,SC103 )等氟系界面活 或組合二種以上 在正型感光性樹 質量%以下,較 性劑使用量即使 佈性之改良效果 成物,在不損及 流變學調整劑, ,保存穩定劑, 進劑等。例如, 性下使用。 基丙烯醯氧基丙 3,4環氧基環己 )按基丙基三甲氧 氰酸酯丙基三乙 (2-甲氧基乙氧 三甲氧基矽烷, 丙基三甲氧基矽 -45- 200819918 烷,3-辛醯基硫代-1-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溶液] 本發明所用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Α)成 分之鹼可溶性樹脂,(Β )成分之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 乙烯醚基之化合物,藉由(C)成分之事後烘烤而與(Α )成分進行交聯反應之化合物及(D )成分之光酸發生劑 。通常,將該等(A )成分〜(D )成分溶解於(£)溶劑 ,以溶液之形態供與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之形成。再者,各 自依所期望可含有(F )成分之界面活性劑,及其他添加 劑中之一種以上。 其中,此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該組成物之溶液之 恰當例係如以下。 [1] :基於(A)成分100質量份,含有1〜80質量份 之(B)成分,3〜70質量份之(C)成分,及0.5〜50質 量份之(D )成分的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2] :將上述[1]之組成物溶解於(E)溶劑的正型感晃 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 [3] :在上述[2]之組成物溶液中,進而含有(F)成分 0.2質量%以下的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 在上述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中固形成分之比 率,在使各成分可均一地溶解於溶劑的範圍’並無特別限 定,例如爲1〜8 0質量%,又例如爲5〜6 0質量% ’或爲 8〜50質量%。在此,固形成分係指自正型感光性樹脂組 -46- 200819918 成物之溶液之全成分除去(E)溶劑者之意。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之調製方法,並無特別 限定,其調製法方面,可例舉例如,將(A )成分(鹼可 溶性樹脂)溶解於(E )溶劑,在此溶液使(B )成分(1 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物),(C)成分( 藉由事後烘烤而與(A )成分進行交聯反應之化合物), (D )成分(光酸發生劑)及(F )成分(界面活性劑) 以設定之比率混合,成爲均一溶液之方法,或,在此調製 法之適當階段中,可因應需要進而添加其他添加劑予以混 合之方法。 在此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之調製之情形,在 溶劑中由聚合反應所得特定共聚物之溶液可照樣使用,於 此情形,在此(A )成分之溶液與上述同,在裝入(:6) 成分,(C)成分,(D)成分等而成爲均一溶液之際, 以濃度調整爲目的進而追加投入溶劑亦可。此時,在特定 共聚物之形成過程所用之溶劑,可與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 成物之溶液之調製時爲了濃度調整而使用之溶劑爲相同者 亦可,相亦者亦無妨。 因此,所調製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在使 用孔徑0.2μπι左右之過濾器等進行過濾後,作使用爲佳。 <高感度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高感度層)> 本發明所用之高感度層,與前述低感度層之感度比較 若爲感度充分高的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尤其並無限定。此種 -47- 200819918 高感度層方面,可使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所用之高感度層,可爲與低感度層所用之正型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同種之物。在此情形,就以高感度可提 高製造效率之點而言,圖型形狀之控制容易性,顯影時可 抑制未曝光部膜變薄之點而言爲佳。 在此情形,爲使低感度層與高感度層之感度差變大, 在高感度層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使(B )成分及( C)成分之含量,成爲比低感度層之含量更少之含量(質 量)爲佳。具體言之,在高感度層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 物中之(B)成分及(C)成分,以成爲含於低感度層之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B)成分含量Γ質量)之1〇〜 80%,以及,(C)成分含量(質量)之 30〜70%之含量 爲佳。更佳爲,高感度層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B )成分及(C )成分,以成爲含於低感度層之正型感光性 樹脂組成物之(B)成分含量(質量)之10〜50%,以及 ,(C)成分含量(質量)之40〜60 %之含量爲佳。 又,本發明所用之高感度層中,在使用與低感度層同 種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情形,該高感度層所用之正 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與上述 <低感度正型感光性樹脂 層(低感度層)>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溶液]之 調製方法同樣地獲得。
此時,較佳爲,將(A )成分〜(E )溶劑,及依所 期望將含(F )成分之混合溶液,在比室溫更高之溫度下 保持於所要之期間,進行一些下述熱交聯反應,添加(A -48- 200819918 )成分〜(E )溶劑,及依所期望添加(F )成分,而可獲 得含有(A)成分與(B)成分之交聯體之正型感光性樹 脂組成物之溶液。 進而較佳爲,使該混合溶液在30°C〜70 °C之溫度下保 持2小時〜5日,添加(A )成分〜(E )溶劑,及依所期 望之(F)成分,可獲得含有(A)成分與(B)成分之交 聯體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 藉由於上述溫度及時間條件下調整,可使所得樹脂組 成物溶液之均一性變高,藉此,在供與其後成膜步驟之際 ,光酸發生劑在膜中可更有效率地分散,而與所得膜之感 度飛躍地提高相關聯。 若使攪拌溫度成爲比70 °C更高溫時則進行交聯反應或 硬化反應使得組成物之溶液變成不均一,所得膜之感度大 幅降低,又,若比30°C更爲低溫時則組成物之溶液均一性 無法提高,而與感度之提高無相關。 <正型感光性樹脂層(感光層)及圖型之形成> 本發明中,係將基材上曝光感度相異之2層正型感光 性樹脂層,層合成爲使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位於該 基材及高感度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間之位置,而該等層之形 成方法並無特別限定。 例如,將低感度層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 被半導體使用之基板(例如,矽/二氧化矽被覆基板, Si3N4 ( silicon nitride )基板,金屬之例如鋁,鉬,鉻等 -49- 200819918 所被覆之基板,玻璃基板,石英基板,ITO基板等或在該 等形成電晶體等元件之基板)之上,以旋轉塗佈,流動塗 佈,輥塗佈,縫隙(slit )塗佈,縫隙接著是旋轉塗佈, 噴墨塗佈等進行塗佈,其後,以熱板或烤爐等進行預備乾 燥,而可形成低感度層。接著,將高感度層用之正型感光 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以與低感度層同樣方法進行塗佈以熱 板或烤爐等進行預備乾燥,而可形成高感度層。 此預備乾燥之條件方面,例如,可採用自溫度7 0 °C〜 160 °C,時間0.3分〜60分鐘之範圍中適宜選擇之加熱溫 度及加熱時間。加熱溫度及加熱時間,較佳爲8 (TC〜 140°C,0.5分〜10分鐘。 在此預備乾燥中溶劑被除去,又,(B)成分之具有 乙烯醚基之化合物與(A)成分之樹脂交聯,藉以在鹼顯 影液成爲難溶之膜。在此情形,預備乾燥之溫度在比上述 溫度範圍之下限更爲低之情形,溶劑在膜中有多數殘存而 有無法形成爲目的之圖型之情形,或有在高感度層之塗佈 時與低感度層產生互混之情形,進而,熱交聯成爲不充分 之物,在未曝光部中會有膜變薄產生之情形。又,在超過 上述溫度範圍之上限而爲過高之情形,未曝光部之交聯進 行而有產生顯影不良之情形,進而一旦所形成之熱交聯部 再度被切斷,在未曝光部中會有膜變薄產生之情形。 又,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合倂低感度層與高感度層之 層)之膜厚,例如爲0·1〜30μηι,又例如0.2〜1〇μπι,進 而爲例如0.2〜5μιη。 -50- 200819918 此際,低感度層及高感度層各自之膜厚,在不損及本 發明效果之範圍可任意選擇。 以如上述之方法所得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隙使用具 有設定之圖型的半色調光罩以紫外線,ArF,KrF,F2雷 射光等之光進行曝光時,藉由自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中所含 (D)成分之光酸發生劑所發生之酸的作用,該膜中曝光 部就可溶於鹼性顯影液。 上述曝光以由i線,g線及h線中具有至少1種波長 之光,或,以ArF,KrF或F2雷射之光來進行爲佳。 接著,相對於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曝光後加熱。在 此情形之加熱條件方面,可採用自溫度8〇它〜140 r,時 間0.3分〜60分鐘之範圍中適宜選擇之加熱溫度及加熱時 間。 其後,使用鹼性顯影液進行顯影。藉此,在正型感光 性樹脂層中,經半曝光之部分僅爲高感度層,而經完全曝 光之部分爲高感度層,同時亦除去了低感度層,而可形成 圖型般之起伏圖型(relief pattern)。 可使用之鹼性顯影液方面,可例舉例如氫氧化鉀,氫 氧化鈉等鹼金屬氫氧化物之水溶液,氫氧化四甲基銨,氫 氧化四乙基銨,膽鹼等之氫氧化第四級銨之水溶液,乙醇 胺,丙基胺,乙烯二胺等胺水溶液等之鹼性水溶液。進而 ,在該等顯影液,可添加界面活性劑等。 上述中,氫氧化四乙基銨0.1〜2.38質量%水溶液, 可作爲光阻之顯影液作一般使用,在本發明之感光性樹脂 -51 - 200819918 組成物中’使用此鹼性顯影液可在不引起膨脹等之問題下 作良好地顯影。 又’顯影方法方面,有盛液法,浸漬法,搖動浸漬法 等’可任意使用。此際之顯影時間,通常,爲1 5秒〜1 80 秒。 顯影後,相對於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流水所致洗淨 爲例如20〜90秒,接著使用壓縮空氣或者壓縮氮或以旋 轉(spining)進行風乾,可將基材上之水分除去,接著可 獲得圖型所形成之膜。 <透明性硬化膜之形成> 接著,相對於此種圖型形成膜,爲了熱硬化則進行事 後烘烤,具體言之可使用熱板,烤爐等進行加熱,而可獲 得耐熱性,透明性,平坦化性,低吸水性,耐藥品性等優 異,具有良好起伏圖型之膜。 事後烘烤方面,一般係使用選自溫度1 5 0 °C〜2 7 (TC之 範圍中之加熱溫度,在熱板上之情形爲5分〜3 0分鐘, 在烤爐中之情形爲3 0分〜90分鐘處理之方法被採用。 因而,藉由此等事後烘烤,可獲得爲目的之,具有良 好圖型形狀之透明性硬化膜。 本發明中,係在低感度層賦予高透明性與在高感度層 賦予高回流焊接性,藉此可製作半透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之 TFT陣列平坦化膜。 由以上可知,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爲充分高感度且 -52- 200819918 在顯影之際未曝光部之膜變薄非常小,而可形成半曝光限 度廣泛之具有微細圖型的塗膜。 因此’例如,TFT型液晶元件之陣列平坦化膜,液晶 或有機EL顯示器中各種膜,例如層間絕緣膜,保護膜, 絕緣膜’濾色片等之製造步驟可實現高度製造效率。 【實施方式】 實施例 以下,試例舉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 ,並非限定於該等實施例者。 [實施例所用簡略記號] 以下之實施例所用簡略記號之意義,係如下述。 MAA :甲基丙烯酸 MMA:甲基甲基丙烯酸酯 HEMA : 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CHMI : 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 AIBN :偶氮雙異丁腈 PGMEA: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PGME:丙二醇單甲基醚 PAG1:千葉特用化學品公司製CGI 1 3 97 (商品名)/ 化合物名:2-甲基·α-[5-[[(丙基磺醯基)氧]亞氨基]-( 5Η)-亞噻吩基]苯乙腈(式(7)之化合物) PVE1 :三個(4-(乙烯氧)丁基)偏苯三酸酯 -53- 200819918 PVE2: 1,4-環己烷二甲醇二乙烯醚 NC01 : Degussa AG 製 VESTAGON (登錄商標)β 1 065 (商品名)/化合物名:ε_己內醯胺嵌段聚異氰酸酯 (式(S-4 )之化合物) R30·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公司製magafuck R-3 0 ( 商品名)(氟系界面活性劑) MPTS: 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Ρ200·東洋合成工業公司製ρ_2〇〇(商品名)4,4,-[1-[4_[1_ ( 4-羥基苯基)d甲基乙基]苯基]亞乙基]雙酚1莫 耳與1,2 -奈醌-2-一疊氮基-5-磺酸氯化物2莫耳之縮合反 應所合成之感光劑(1,2-醌二疊氮基化合物) GT4 :環氧基化丁烷四羧酸四個·( %環己烯基甲基) 修飾ε -己內酯 [數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之測定] 依照以下合成例所得特定共聚物之數平均分子量及重 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日本分光公司製GPC裝置(Shodex (登錄商標)柱KF803 L及KF804L),使溶離溶劑四氫 呋喃以流量1ml/分流經柱中(柱溫度40°C )進行洗脫之 條件下測定。此外,下述之數平均分子量(以下,稱爲 Μη)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稱爲Mw),係以聚苯乙 嫌換算値表示。 <合成例1 > -54- 200819918 構成特定共聚物之單體成分係使用 MAA 19.4g, CHMI 3 5.3g,HEMA 25.5g,MMA 19.8g,自由基聚合引 發劑係使用AIBN 5g,使該等在溶劑PGMEA 212.5g中於 溫度60°C〜100°C進行聚合反應,而獲得Μη 4,100,Mw 7,600之(A)成分(特定共聚物)之溶液(特定共聚物 濃度:3 2 · 0質量% ) 。( P 1 ) <合成例2 > 構成特定共聚物之單體成分係使用 MAA 15.5g, CHMI 35.3g,HEMA 25.5g,MMA 23.7g,自由基聚合引 發劑係使用AIBN 5g,使該等在溶劑PGMEA 212.5g中於 溫度6(TC〜l〇〇°C進行聚合反應,可獲得Μη爲4,400, Mw爲7,0 00之(Α)成分(特定共聚物)之溶液(特定 共聚物濃度:32.0質量%) 。(P2) <組成物例1〜5> 依照其次之表1所示組成,在(A)成分之溶液,使 (B )成分,(C )成分,(D )成分,及(E )溶劑,進 而使(F )成分以設定之比率混合,於溫度23°C進行30 分鐘攪拌,或,於3 5 °C經3日攪拌成爲均一溶液,而來 調製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之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 -55- 200819918 [表l] (A)成分之溶液 (g) (B诚分 (g) (C诚分 (g) (D诚分 (g) 讎劑 (g) (F戚分 (g) 調製條件 溫度/時間 組成物例 P1 PVE2 NC01 PAG1 PGMEA R30 23〇C 1 25 2.4 1.6 0.32 11.8 0.0062 30分 組成物例 P1 PVE1 NC01 PAG1 PGMEA R30 23〇C 2 25 2.4 1.6 0.32 11.8 0.0062 30分 組成物例 P2 PVE1 NC01 PAG1 PGMEA R30 35〇C 3 25 0.4 0.8 0.32 16.8 0.0047 3曰 組成物例 P2 PVE1 NCOI PAG1 PGMEA R30 35〇C 4 25 0.4 0.8 0.24 16.5 0.0047 3曰 組成物例 P1 PVE1 NC01 PAG1 PGME R30 23°C 5 25 2.4 0.8 0.32 7.5 0.0058 30分
<組成物例6> 鹼可溶性樹脂溶液係,在合成例1所得之特定共聚物 溶液(PI) 17.2g,將1,2-醌二疊氮基化合物之P200 l.lg ,環氧基系交聯性化合物之GT4 l.lg,界面活性劑之R30 0.0039g,密接助劑之 MPTS 0.25g,溶劑之 PGMEA 5.2g 予以混合,在室溫經8小時攪拌來調整正型感光性樹脂組 成物之溶液。 <組成物例7> 鹼可溶性樹脂溶液係,在合成例2所得之特定共聚物 溶液(P2) 17.2g,使1,2-醌二疊氮基化合物之P200 1.7g ,環氧基系交聯性化合物之GT4 1 . 1 g,界面活性劑之R3 0 0.0039g,密接助劑之 MPTS 0.25g,溶劑之 PGMEA 6.5g 予以混合,在室溫經8小時攪拌來調整正型感光性樹脂組 -56- 200819918 成物之溶液。 <實施例1〜4及比較例1〜3> 就表2所示實施例1〜實施例4之2層膜,與比較例 1〜比較例3之各單層膜,各自測定高溫燒成後之光透過 率(透明性),感度,未曝光部之膜變薄,半曝光限度。 另外,在自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獲得硬化膜之際, 就比較例2及3,在顯影後,事後烘烤前之階段進行光漂 白(photo-bleaching)。另一方面,就實施例1〜4及比 較例1,並不進行該光漂白,而是在曝光後,顯影前之階 段進行曝光後加熱(PEB ),就此點,兩者之評價順序, 係如以下爲相異者。 [高溫燒成後光透過率(透明性)之評價] <實施例1〜4> 將下層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使用自旋式塗 佈機在石英基板上塗佈後,於溫度ll〇°C於120秒在熱板 上進行預烘烤,形成膜厚2. Ομπχ之塗膜。接著在該塗膜上 將上層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以自旋式塗佈機塗 佈後,於溫度ll〇°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預烘烤,形成 膜厚Ι.Ομπι之塗膜。將此塗膜在0.4%氫氧化四甲基銨( 以下,稱爲ΤΜΑΗ)水溶液經60秒浸漬後,以超純水進 行2 0秒流水洗淨。接著於23 0 °C進行30分加熱來進行事 後烘烤,形成膜厚2.4 μηι之硬化膜。將此硬化膜使用紫外 -57- 200819918 線可視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製 SHIMADZU UV-25 50 型號)以400nm之波長測定初期透過率。進而將此塗膜 於250°C經30分鐘加熱後,同樣地以400nm之波長測定 加熱後透過率。在此評價中膜厚,係使用FILMETRICS製 F20來測定。 <比較例1 > 將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以自旋式塗佈機在石 英基板上塗佈後,於溫度120 °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預 烘烤,形成膜厚 3.0μιη之塗膜。將此塗膜在 0.4%之 ΤΜΑΗ水溶液經60秒浸漬後,以超純水進行20秒流水洗 淨。接著於23 0 °C進行30分加熱進行事後烘烤,形成膜厚 2.4 μηι之硬化膜。將此硬化膜使用紫外線可視分光光度計 (島津製作所製SHIMADZU UV-25 50型號)以400nm之 波長測定初期透過率。進而將此塗膜於25 0°C經30分鐘加 熱後,同樣地以400nm之波長測定加熱後透過率。此評 價中之膜厚係使用FILMETRICS製F20來測定。 <比較例2及3> ^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之溶液使用自旋式塗佈機在石 英基板上塗佈後,於溫度11 0°C經120秒於熱板上進行預 烘烤,形成膜厚 3.Ομηι之塗膜。將此塗膜在 0.4%之 ΤΜΑΗ水溶液經60秒浸漬後,以超純水進行20秒流水洗 淨。在此塗膜以 Canon公司製紫外線照射裝置PLA- -58- 200819918 600FA在3 65nmn中以光強度5.5mW/cm2之紫外線於曝光 量800mJ/cm2進行照射(光漂白),接著在2 3 0 °C進行3 0 分加熱以進行事後烘烤,來形成膜厚2_4μιη之硬化膜。此 硬化膜係使用紫外線可視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製 SHIMADZU UV-2550型號)以400nm之波長測定初期透 過率。進而將此塗膜於2 5 0 °C經3 0分鐘加熱後,同樣地以 400nm之波長測定加熱後透過率。此評價中之膜厚,係使 用FILMETRICS製F20來測定。 [感度及膜變薄之評價] <實施例1〜4> 將下層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自旋式塗佈機在 矽晶圓上塗佈後,於溫度ll〇°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預 烘烤形成膜厚2.0 μιη之塗膜(低感度層)。接著在該塗膜 上,使用自旋式塗佈機進行上層用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之塗佈後,在溫度1 1 〇 °C經1 2 0秒在熱板上進行預烘烤形 成膜厚 1.0 μπι之塗膜(高感度層)。膜厚係使用 FILMETRICS製F 2 0來測定。在此塗膜以C ann ο η公司製 紫外線照射裝置 PLA-600FA在 3 65nm 中以光強度 5.5mW/cm2之紫外線以各種曝光量照射,接著在溫度 110°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曝光後加熱。其後在0.4%之 TMAH水溶液進行60秒浸漬下進行顯影後,以超純水進 行2 0秒之流水洗淨。在曝光部中浮渣之消失之最低曝光 量(mJ/cm2 )作爲感度。又,使未曝光部之膜厚減少量作 -59- 200819918 爲膜變薄。 <比較例1 > 使用自旋式塗佈機將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矽 晶圓上後,於溫度U〇°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預烘烤形 成膜厚3·0μπι之塗膜。膜厚係使用FILMETRICS製F20 來測定。在此塗膜以Canon公司製紫外線照射裝置PLA-600FA在365nm中使光強度5.5mW/cm2之紫外線以各種 曝光量照射,接著於溫度11 〇°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曝 光後加熱。其後在0.4%之TMAH水溶液經60秒浸漬下進 行顯影後,以超純水進行20秒流水洗淨。在曝光部中使 浮渣之消失之最低曝光量(mJ/cm2 )作爲感度。又,使未 曝光部膜厚之減少量作爲膜變薄。 <比較例2及3 > 使用自旋式塗佈機將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矽 晶圓上後,於溫度110°C經120秒在熱板上進行預烘烤形 成膜厚3.0μπι之塗膜。膜厚係使用FILMETRICS製F20 來測定。在此塗膜以Canon公司製紫外線照射裝置PLA-6〇OFA在365nm中使光強度5.5mW/cm2之紫外線以各種 曝光量照射。其後在0.4%之TMAH水溶液經60秒浸漬下 進行顯影後,以超純水進行20秒流水洗淨。在曝光部中 使浮渣(scum)之消失之最低曝光量(mJ/cm2)作爲感度 。又,未曝光部之膜厚之減少量作爲膜變薄。 -60- 200819918 [半曝光限度之評價] 以與上述[感度及膜變薄之評價]同樣之操作,在低感 度層上形成高感度層,照射紫外線,進行曝光後加熱,顯 影,洗淨。此際,在曝光部中殘膜量成爲2μπι±5%之曝光 量範圍作爲半曝光限度。 [評價結果] 以上之評價之結果如下表之表2所示。
[表2] 透過率(%) (λ =400nm) 感度 (mJ) 膜變薄 (μπι) 半曝光限度 初期 加熱後※ 曝光1 l(mJ) 曝光限度 (mJ) 膜厚 2μηι + 5% 膜厚 2μπι—5% 實施例1 上層 組成物例1 90 90 54 0 10 34 24 下層 組成物例3 實施例2 上層 組成物例1 90 90 54 0 10 32 22 下層 組成物例4 實施例3 上層 組成物例2 90 90 48 0 15 36 21 下層 組成物例3 實施例4 上層 組成物例2 90 90 48 0 15 33 18 下層 組成物例4 比較例1 單層 組成物例5 92 92 30 0 24 25 1 比較例2 單層 組成物例6 90 75 150 0.3 45 55 10 比較例3 單層 組成物例7 85 75 100 0.2 31 38 7 ※透過率之加熱後係指經250 °C,30分加熱後之値。 -61 - 200819918 在實施例1〜4上層係使用高感度層,下層係使用低 感度層可維持高度透過率,於高感度並無膜變薄而可顯影 ’進而在半曝光時可獲得廣泛之曝光限度。 另一方面,在比較例1於高感度雖可無膜變薄的顯影 ,但半曝光限度顯著降低。 又,比較例2及3之任一者與實施例1〜實施例4比 較爲低感度且未曝光部有膜變薄,又由兩者之結果可知, 在該等單層之系,感度越高則可見到半曝光限度,透過率 之越形降低。 _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透明性硬化膜之製造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 ,在半透過型液晶顯示元件中,爲可適用於TFT平坦化 膜之製造的,尤其是,作爲藉由半曝光可同時形成接觸孔 與反射用凹凸之透明性硬化膜之形成材料爲恰當。 -62-

Claims (1)

  1. 20081991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透明性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爲含有:在基材 上將曝光感度柑異之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層合爲使低 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位於該基材及高感度之正型感光 性樹脂層間之位置之步驟,將此經層合之2層正型感光性 樹脂層曝光之步驟,使該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曝光 後加熱之步驟’使該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顯影之步驟, 使該2層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事後烘烤之步驟,之透明性硬 化膜之製造方法中,其特徵爲, 該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係含有下述(A)成分 、(B)成分、(C)成分及(D)成分之正型感光性樹脂 層, (A) 成分:鹼可溶性樹脂 (B) 成分:1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 物 (C) 成分·藉由事後供烤與(A)成分進行交聯反 應之化合物 (D) 成分:光酸發生劑。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透明性硬化膜的製造方法 ,其中該曝光爲半曝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透明性硬化膜的製造 方法,其中該曝光後加熱在溫度80 °C〜140 °C進行,且該 事後烘烤在溫度150°C〜270°C進行。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透明性硬化 -63- 200819918 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高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係,各 自含有下述(A)成分、(B)成分、(c)成分及(D) 成分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 (A) 成分:鹼可溶性樹脂 (B) 成分:丨分子中具有二個以上乙烯醚基之化合 物 (C )成分:藉由事後烘烤與(a )成分進行交聯反 應之化合物 (D)成分:光酸發生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4項中任一項之透明性硬化 膜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低感度之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中,根 據(A)成分100質量份,含有爲丨〜8〇質量份之該(B )成分,爲3〜70質量份之該(C)成分,及爲0.5〜50 質量份之該(D)成分者。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透明性硬化 膜的製造方法,其中基材爲形成TFT元件之基材。 7. —種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製造 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所成TFT陣列平坦化膜。 8. —種具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 製造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之顯示元件。 9. 一種具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 製造方法所得透明性硬化膜之液晶顯示元件。 -64- 200819918 無 ·· 明說 單 無簡 igu :# 為符 圖件 表元 代之 定圖 :指表 圖案代 表本本 代定一二 指c C V七 八 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TW096135202A 2006-09-20 2007-09-20 使用半曝光用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之透明性硬化膜的製造方法 TWI431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4755 2006-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9918A true TW200819918A (en) 2008-05-01
TWI431425B TWI431425B (zh) 2014-03-21

Family

ID=39200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5202A TWI431425B (zh) 2006-09-20 2007-09-20 使用半曝光用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之透明性硬化膜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083566B2 (zh)
KR (1) KR101334753B1 (zh)
CN (1) CN101517492B (zh)
TW (1) TWI431425B (zh)
WO (1) WO20080356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8651B2 (en) 2005-07-25 2014-09-09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sitive-type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film manufactured therefrom
WO2008090827A1 (ja) 2007-01-22 2008-07-31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293937B2 (ja) * 2008-05-22 2013-09-18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1807553B (zh) * 2010-03-18 2013-05-0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感光性树脂薄膜材料的tft阵列板的制备方法
KR102224141B1 (ko) * 2015-03-11 2021-03-08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el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0667A (ja) * 2002-06-13 2004-01-22 Kyocera Chemical Corp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ポジ型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053402B2 (ja) * 2002-10-23 2008-02-27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Lcd製造用ポジ型ホトレジ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4173413B2 (ja) * 2003-08-28 2008-10-29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リフトオフ用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4131864B2 (ja) * 2003-11-25 2008-08-13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化学増幅型ポジ型感光性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の形成方法、及び機能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499471B2 (ja) * 2004-04-28 2010-07-07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6030971A (ja) * 2004-06-15 2006-02-02 Techno Network Shikoku Co Ltd フォトリソグラフィ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34753B1 (ko) 2013-12-02
KR20090058530A (ko) 2009-06-09
CN101517492A (zh) 2009-08-26
TWI431425B (zh) 2014-03-21
JPWO2008035672A1 (ja) 2010-01-28
CN101517492B (zh) 2012-04-18
WO2008035672A1 (fr) 2008-03-27
JP5083566B2 (ja)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63899B2 (ja) 環構造を持つ高分子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US8828651B2 (en) Positive-type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film manufactured therefrom
TWI411883B (zh)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自其所得硬化膜
JP4753040B2 (ja) 重合性基を有する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ネガ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WO2005111724A1 (ja) ビニ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を含む反射防止膜形成組成物
US20060188806A1 (en) Norbornene polymer for photoresist and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TW201007362A (en) Positive type resis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icrolens
TWI424270B (zh) 正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所得層間絕緣膜以及微透鏡
JP2022001941A (ja) ポリマ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7526B2 (ja) 末端に不飽和基を有する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TWI389935B (zh) 含聚醯胺酸之形成下層防反射膜之組成物
TWI431425B (zh) 使用半曝光用正型感光性樹脂層之透明性硬化膜的製造方法
JP4753036B2 (ja) 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硬化膜
KR101285640B1 (ko) 포지형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얻어지는 경화막
JP4591351B2 (ja) 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8256974A (ja) 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585796B2 (ja) 末端に不飽和基を有する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ポジ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293937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11059425A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有機el表示装置、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82308A (ja) スルホン酸化合物を含有す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2146207A (ja) 化学増幅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および前記組成物を用いたフォトレジストレリーフ画像の形成方法